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

这周四,如约给大家做了一次直播。这次直播请了5位大佬朋友,分别是:好未来直播事业部总经理周老板、新浪金融产品负责人贾老板、Vivo技术主管,知名大V启舰、桃李创投创始合伙人郭老板。

非常感谢这几位大佬给面,让这次直播变得异常精彩,很多小伙伴跑过来私聊感谢,并表示期待下一次的直播。

我们六个人给大家直播了接近三小时,大佬们输出的干货非常多,大家可以看看这张脑图:

但直播结束后,发现还是讲漏了一个关键点:成长思维,于是干脆写一篇文章好好聊聊这个关键的底层思维。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相信人的智力会随着时间变化吗?还是相信人生下来聪明与否就已经决定了,后面也会一尘不变?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同人不一样,其实区分了两种人生的底层思维逻辑。一种是「固定思维」,另一种是「成长思维」。

1.固定思维

什么是「固定思维」?

笃信人的智力或者其他能力都是天赋,很难改变,甚至自己能做好或做不好哪些事都是因为天赋使然。这种人生思维模型就叫固定思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总喜欢去跟人比智商,甚至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而绞尽脑汁,非常害怕被证明是不聪明的那类。

我们很多人从小就被训练成这种思维模式。

我小时候就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足够聪明,但真正将这种思维模式固化在我大脑里的,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她非常在意学生是否聪明,甚至我们的座位都是按照她认为的聪明度来排位。只有智商高最高的同学才能坐在前排、担任班级职务、和老师谈心。

在她的引导下,全班同学都有一个强烈的目标:「每次考试,或者回答问题的时候,大家都要极力证明自己足够聪明」,这么一来,所有人都丧失了学习本身的乐趣。

在我20岁之前,我最大的爱好是不断证明自己在某些擅长的方面有卓越的天赋。而那些我不擅长的事情,我会认为是因为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拥有「固定思维」的人会长期陷入一种证明自己的状态:「我看上去是高智商还是低能儿」、「我会取得事业的成功还是会失败」、「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2.成长思维

世界上还有另一种思维模式:「成长思维」。

拥有成长思维的人,会认为自己所有的基本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获得的。即便人们的先天才能和资质都不一样,但依然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的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当然,并不是说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每个人想做什么都能成功。并不是说有了成长思维,你就能成为爱因斯坦或者贝多芬。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人笃信人类真正的潜能是巨大的,自己在经过多年热情、辛苦奋斗及刻意练习之后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进步。

你是否知道达尔文在青少年时代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而不像是肩负历史使命的天才。他的父亲有一次指责他说:“你除了打猎、玩狗、抓老鼠,别的什么都不管,你将会是你自己和整个家庭的耻辱”。

如果你认可人的基本能力可以发展和成长,那么你一定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证明自己拥有某种天赋,而是会把时间用来发展你的能力。

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去证明自己杰出?为什么要极力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改变这些不足?

选择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情来做,即使是事情发展不顺利也能拥有这种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这就是拥有成长思维的人身上的特点。

这种思维模式,让人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

3.两种思维的差别

我的高中同学A君,学习非常好,A君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天才,经常会宣称自己是因为足够聪明才能取得好的成绩。高中时期如果考了班级第二都会非常伤心沮丧,事实上整个高中三年大部分时间A君都是第一名。

高考他也非常出色,考上了一所985大学的热门专业。本以为他会顺风顺水的发展下去。去年的一次同学聚会,他没有去,和熟悉的同学谈起他,了解到他在老家做小生意。

惊讶之下,问起了他的详细经历,才知道他进入大学后,周围都是优秀的人,他很难再取得前列的成绩,结果自暴自弃导致大学肄业。肄业后做过多份工作也不尽人意。

感叹惋惜之余,我不禁思考A君为什么会一点点小的打击都无法承受。回想起他高中给我说过的话「我们一定要证明自己的聪明」、「这次如果不能拿第一,就说明我不够卓越」。

A君的思维是典型的固定思维模式,并不是说固定思维模式的人不能成功。但他们在面对挫折之后,可能会陷入自我否定和放弃的怪圈。因为挫折对他们来说是否认了他们的某项杰出能力。

如果是拥有成长思维的人,在面对挫折时。他们也会伤心和沮丧,但他们不会陷入自我否认更不会放弃。他们会接受失败和挫折,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固定思维的人把挫折视为失败,而拥有成长思维的人把挫折视为挑战和财富。

他们在经营事业的时候,想到的更多的是成功、荣誉、社会地位、他人的认可。与此相对的是,拥有成长思维的人在工作中思考的更多是关于自己的成长和探索。

他们在与他们相处的时候,会容易给其他人贴上标签,这也导致固定思维的人更难听进去不同的意见。拥有成长思维的人更容易倾听和理解。

他们更容易给自己设限,设置舒适区。而成长思维的人却可以不断突破舒适区,探索新事物,进入成长区。

他们更不容易接受批评,在工作中一被领导批评就摆烂放弃的人多属于固定思维的人。成长思维的人珍视批评反馈,并能从批评中学习成长。

他们往往认为毕业工作之后无需继续学习。而成长思维的人认为学习是终身都需要坚持的事情。

4.如何具备成长思维

人类的大脑非常善于学习和改变,如果找到正确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具备成长思维。

了解并改变自己的固定思维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固定思维起作用的场景。也许是遭遇了挫折,我们觉得沮丧无比、甚至开始全盘否定自己,陷入自责痛苦的状态甚至开始放弃。

也许是学习新的领域,固定思维让我们产生畏难情绪怀疑自己是否有学习新领域的能力。

也许是在面对冲突时,固定思维让我们迅速给其他人打上标签,并拒绝心平气和的沟通。

复盘自己,找出固定思维发芽生根的场景。找出它们,并牢牢记住这些场景。

在了解自己在一些场景所表现出来的固定思维之后,当它再次出现之际,和自己对话,告诉自己还有其他选择。

如果遭遇了挫折,告诉自己挫折只是提醒了自己在这件事情上还有进步空间,自己还需要更多的努力。这个时候挫折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学习新的领域遇到障碍时,告诉自己新的领域需要新的能力。暂时的不适感是正常的,坚持之后必然可以克服这些障碍。

在与人冲突之际,告诉自己不要给对方贴标签,判断对方。而是站着对方的角度思考下,听听对方想表达的声音。

保持好奇心

乔布斯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非常精辟。

这是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致辞中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整个演讲的核心。其实做到这句话,你就拥有了成长心态。

看看这段视频:

如果我们始终能保持好奇心,并且始终能保持谦卑心态,那我们就能不断学习成长,并且不会被自己的一点点成绩所束缚,热爱学习并能接受失败。

乔布斯在演讲中提到:“记住你即将死去”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所有的荣誉与骄傲,难堪与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当你担心你将失去某些东西时,“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最好的解药。如你能够清空一切, 你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心。

乔布斯一定是个成长思维的人,这段话里提到的荣誉与骄傲,难堪与恐惧恰恰是固定思维的人需要依附的东西。

最后用一张图来共勉:

·················END·················

扫码加好友,加入海归Python编程和人工智能群

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这个底层思维相关推荐

  1. 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系统思维(构建知识体系)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7m7UsMInb9j5M6TdH4ODKw 大部分人可能从来没有总结梳理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但往往在实际做事情的过程中都遵循一套科学的 ...

  2. 【底层思维】思维的深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底层思维的4个方法论

    爱因斯坦说,我们不能在制造问题的层级来解决问题. 所以,想要真正地解决难题就要学会升维思考,从而找到问题的底层逻辑. 而且思维越底层,思考的维度就越高. 听有道君这么说,你一定在想,我知道要升维思考, ...

  3. 【夜读】更好的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夜读]更好的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01 学会欲望极简 很多时候,人的不快乐并非来源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是欲望太多,让我们身心俱疲. 有许多东西都是没必要强求的,如果想要更好的生活,就要学会做减法. 你 ...

  4.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底层思维

    内容来源 |  本文摘编自中信出版社书籍<好好学习> 作者 | 成甲  责任编辑 | 智勇   值班编辑 | 金木研 预计 13 分钟阅读 什么样的思维是底层思维,恐怕不好一一定论,万物相 ...

  5. 底层思维铸就高效成长的人生

    什么是底层思维?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差距,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认知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结果,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而底层思维就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 ...

  6. 我写的不只是小说更是程序人生

    这篇文章本来应该在上周就完成的,因为那时我刚好完成小说的上卷部分,10章,一个相对完美的数字.可没想这第十章一下子蹦出九千多字来,废话说了一大堆,结果是整个星期天都被耗在电脑前,一直折腾到晚上接近凌晨 ...

  7. 比情商更能拉开人生差距的,是“闭环思维”

    作者| Mr.K   编辑| Emma 来源| 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 职场中,最让人恨得牙根直痒痒的,不是能力不强思考不周的人,而是那些悄无声息暗搓搓就把事情搞砸了的人.K ...

  8.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如何从童年创伤中复原?

    梅格·杰伊 73个想法 ◆ 前言 太多人面临的问题其实是相似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其实他们并不孤独,他们面临的问题其实也并不独特. ◆ 第1章 超常者 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内心憋着一个无法倾诉的故事. 不 ...

  9. 作为计算机专业写程序的我们,不应该迷茫,我们更应懂得人生

    我深深地发现,对于我国这样从小被父母和老师安排各种事情长大的人,当有一天,父母和老师都跟不上的时候,我们几乎完全不知道怎么去做选择. 排序算法 你不可能要所有的东西,所以你只能要你最重要的东西,你要知 ...

最新文章

  1. Vue 脚手架生成的项目结构分析||Vue 脚手架的自定义配置
  2. Windows server 2016 搭建RDS服务
  3. kryo java_优化Java序列化– Java,XML,JSON,Kryo,POF
  4. C语言中输入输出格式控制
  5. struts2+hibernate+spring配置管理(一)-配置文件2
  6. python字符子串_子字符串和子序列(Python),子串,python
  7. UBUNTU下面安装ICE失败记录过程
  8. 打破AI算力瓶颈,华为升级“智能计算”重塑IT行业
  9. struts2 模型驱动封装
  10. 两年数据对比柱形图_视频教程:堆积柱形图的几种变化形式
  11. C++中一维二维数组传参
  12. 中国本土八大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13. STM32F407单片机移植ADS1115驱动程序
  14. 解决jellyfin媒体库标题乱码
  15. 集合查询和查询结果处理
  16. 程序员的职场潜意识Top10
  17. C++ 常数据成员、常成员函数和常对象
  18. 无忧考吧java的题库准吗,无忧考吧题库_无忧考吧从业题库难度和真正考试难度一样吗_淘题吧...
  19. 震惊!英伟达 4 月的发布会全部是合成的
  20. Synergy报错 grabbed clipboard 和 disconnected 连接不上客户端

热门文章

  1. 观察者模式与职责链模式的相同和不同_GOF设计模式(策略模式,职责链模式)...
  2. 想要考计算机证要学,学长忠告:建议新生要考取的三类证书,不然你就虚度四年了...
  3. 《深入理解 Spring Cloud 与微服务构建》第一章 微服务简介
  4. [转载]Oracle触发器用法实例详解
  5. python_10 迭代器和生成器
  6. 12.引入依赖项目的时候,如果找不到jar
  7. Java复习第三天-静态方法
  8. TypeScript 1.5 Beta带来修饰元数据支持
  9. 在Qt Creator中添加OpenCV库
  10. 安装ruby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