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 参数收集的逆过程

假设有如下函数:

def add(x,y): return x+y

比如说有个包含由两个相加的数字组成的元组:

params = (1,2)

使用*运算符对参数进行“分配”,不过是在调用而不是在定义时使用:

>>> add(*params)

3

======

同样,可以使用 双星号 运算符来处理字典。

假设之前定义了hello_3,那么可以这样使用:

>>> params = {'name':Sir Robin','greeting':'Well met'}

>>> hello_3(**params)

Well met.Sir Robin

星号只在 定义函数(允许使用不定数目的参数)或者 调用(“分割”字典或者序列)时才有用。

6.5 作用域

在执行x=1赋值语句后,名称x引用到值1。这就像是使用字典一样,键引用值。当然,变量和所对应的值用的是个“不可见”的字典。

內建的vars函数可以返回这个字典:

>>> x = 1

>>> scope = vars()

>>> scope['x']

1

>>> scope['x'] += 1

>>> x

2

这类“不可见字典”叫做 命名空间 或者 作用域 。除了全局作用域外,每个函数调用都会创建一个新的作用域:

>>> def foo(): x = 42

...

>>> x = 1

>>> foo()

>>> x

1

这里的foo函数改变(重绑定)了变量x,但是在最后的时候,x并没有变。这是因为当调用foo的时候,新的命名空间就被创建了,它作用于foo内的代码块。赋值语句x=42只在内部作用域(局部命名空间)起作用,所以它并不影响外部(全局)作用域中的x。

函数内的变量被称为局部变量(local variable),这是与全局变量相反的概念。参数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局部变量,所以用全局变量的名字作为参数名并没有问题。

>>> def output(x): print x

...

>>> x = 1

>>> y = 2

>>> output(y)

2

======

重绑定全局变量:

如果在函数内部将值赋予一个变量,它将会自动成为局部变量——除非告知Python将其声明为全局变量:

>>> x = 1

>>> def change_global():

global x

x = x + 1

>>> change_global()

>>> x

2

======

嵌套作用域

Python的函数是可以嵌套的:

def foo():

def bar():

print "Hello,World!"

bar()

函数嵌套有一个很突出的应用,例如需要一个函数“创建”另一个。也就意味着可以像下面这样(在其他函数内)书写函数:

def multiplier(factor):

def multiplier(number):

return number*factor

returnmultiplyByFactor

一个函数位于另外一个里面,外层函数返回里层函数。也就是说函数本身被返回了,但并没有被调用。重要的是返回的函数还可以访问它的定义所在的作用域。换句话说,它“带着”它的环境(和相关的局部变量)。

每次调用外层函数,它内部的函数都被重新绑定。factor变量每次都有一个新的值。由于Python的嵌套作用域,来自(`multiplier的)外部作用域的这个变量,稍后会被内层函数访问:

>>> double = multiplier(2)

>>> double(5)

10

>>> triple = multiplier(3)

>>> triple(3)

9

>>> multiplier(5)(4)

20

类似multiplayByFactor函数存储子封闭作用域的行为叫做闭包(closure)。

6.6 递归

递归的定义(包括递归函数定义)包括它们自身定义内容的引用。

关于递归,一个类似的函数定义如下:

def recursion():

return recursion()

理论上讲,上述程序应该永远地运行下去,然而每次调用函数都会用掉一点内存,在足够的函数调用发生后(在之前的调用返回后),空间就不够了,程序会以一个“超过最大递归深度”的错误信息结束。

这类递归就做无穷递归(infinite recursion),类似于以while True开始的无穷循环,中间没有break或者return语句。因为(理论上讲)它永远不会结束。

有用的递归函数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当函数直接返回值时有基本实例(最小可能性问题)

递归实例,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问题较小部分的递归调用。

这里的关键就是将问题分解成小部分,递归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因为它总是以最小可能性问题结束,而这些问题又存储在基本实例中的。

当每次函数被调用时,针对这个调用的新命名空间会被创建,意味着当函数调用“自身”时,实际上运行的是两个不同的函数(或者说是同一个函数具有两个不同的命名空间)。实际上,可以将它想象成和同种类的一个生物进行对话的另一个生物对话。

6.6.1 递归经典案例:阶乘和幂

计算数n的的阶乘:

def factorial(n):

result = n

for i in range(1,n):

result *= 1

return result

递归实现:

1的阶乘是1;

大于1的数n的阶乘是n乘n-1的阶乘。

def factorial(n):

if n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n * factorial(n-1)

======

计算幂

例子:power(x,n)(x为n的幂次)是x自乘n-1次的结果(所以x用作乘数n次。

def power(x,n):

result = 1

for i in range(n):

result *= x

return result

递归实现:

对于任意数字x来说,`power(x,0)是1;

对于任何大于0的书来说,power(x,n)是x乘以(x,n-1)的结果。

def power(x,n):

if n == 0:

return 1

else:

return x * power(x,n-1)

6.6.2 递归经典案例:二分法查找

递归实现:

如果上下限相同,那么就是数字所在位置,返回;

否则找到两者的中点(上下限的平均值),查找数字是在左侧还是在右侧,继续查找数字所在的那半部分。

def search(sequence,number,lower,upper):

if lower == upper:

assert number == sequence[upper]

return upper

else:

#整数除法//,浮点数除法/

middle = (lower + upper) // 2

if number > sequence[middle]:

return search(sequence,number,middle+1,upper)

else:

return search(sequence,number,lower,middle)

提示:标准库中的bisect模块可以非常有效地实现二分查找。

补充:函数式编程

Python在应对“函数式编程”方面有一些有用的函数:map、filter和reduce函数(Python3.0中都被移至fuctools模块中)。

map和filter在目前版本的Python并非特别有用,并且可以使用列表推导式代替。不过可以使用map函数将序列中的元素全部传递给一个函数:

>>> map(str,range(10)) #Equivalent to [str(i) for i in range(10)]

['0','1','2','3','4','5','6','7','8','9']

filter函数可以基于一个返回布尔值的函数对元素进行过滤。

#island 判断字符变量是否为字母或数字,

#若是则返回非零,否则返回零

>>> def fun(x):

return x.isalnum()

>>> seq = ["foo","x41","?!","***"]

>>> filter(func,seq)

['foo','x41']

本例中,使用列表推导式可以不用专门定义一个函数:

>>> [x for x in seq if x.isalnum()]

['foo','x41']

事实上,还有个叫做lambda表达式的特性,可以创建短小的函数。

>>> filter(lambda x: x.isalnum().seq)

['foo','x41']

=======

reduce函数一般来说不能轻松被列表推导式替代,但是通常用不到这个功能。它会将序列的前两个元素与给定的函数联合使用,并且将它们的返回值和第3个元素继续联合使用,直到整个序列都处理完毕,并且得到一个最终结果。

可以使用reduce函数加上lambda x,y:x+y(继续使用相同的数字):

>>> numbers = [72,101,108,108,111,44,32,119,111,114,108,100,33]

>>> reduce(lambda x,y:x+y,numbers)

1161

当然,这里也可以使用内建函数sum。

6.7 小结

抽象。抽象是隐藏多余细节的艺术。定义处理细节的函数可以让程序更抽象。

函数定义。函数使用def语句定义。它们是由语句组成的块,可以从“外部世界”获取值(参数),也可以返回一个或者多个值作为运算的结果。

参数。函数从参数中得到需要的信息,也就是函数调用时设定的变量。Python中有两类参数:位置参数 和 关键数参数。参数在给定默认值时是可选的。

作用域。变量存储在作用域(也叫作命名空间)中。Python有两类主要的作用域——全局作用域 和 局部作用域。作用域可以嵌套。

递归。 函数可以调用自身即递归。一切用递归实现的功能都能用循环实现,但是有些时候递归函数更易读。

函数式编程。Python有一些进行函数式编程的机制。包括lambda表达式以及map、filter和reduce函数。

6.7.1 本章的新函数

| 函数 | 描述 |

| ------------- |:-------------|

| map(func,seq[,seq,...])| 对序列中的每个元素应用函数 |

| filter(fuc,seq) | 返回其函数为真的元素的列表 |

| reduce(func,seq[,initial]) | 等同于func(func(func(seq[0],seq[1],se1[2]... |

| sum(seq) | 返回seq所有元素的和 |

| apply(func,args[,kwargs]] | 调用函数,可以提供参数 |

第7章 更加抽象

在面对对象程序设计中,术语对象(object)基本上可以看做数据(特性)以及由一系列可以存取、操作这些数据的方法所组成的集合。使用对象替代全局变量和函数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对象最重要的优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多态(Polymorphism):意味着可以对不同类的对象使用同样的操作,它们会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工作。

封装(Encapsulation):对外部世界隐藏对象的工作细节。

继承(Inheritance):以通用的类为基础建立专门的类对象。

7.1.1 多态

术语多态的意思是“有多种形式”。多态意味着就算不知道变量所引用的对象类型是什么,还是能它进行操作,而它也会根据对象(或类)类型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repr函数是多态特性的代表之一,可以对任何东西使用:

def length_message(x):

print "The length of",repr(x),"is",len(x)

>>> length_message('Fnord')

The length of 'Fnord' is 5

>>> length_message([1,2,3])

The length of [1,2,3] is 3

很多函数和运算符都是多态的——你写的绝大多数程序可能都是,只要使用多态函数和运算符,就会与“多态”发生关联。事实上,唯一能毁掉多态的就是使用函数显式地检查类型,比如type、isinstance以及issubclass函数等等。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尽力避免使用这些毁掉多态的方式。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让对象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工作,不管它是不是真正的类型(或者类)。

7.1.2 封装

封装是指向程序中的其他部分隐藏对象的具体实现细节的原则。

但是封装并不等同于多态,多态可以让用户对于不知道什么是类(对象类型)的对象进行方法调用,而封装是可以不用关心对象是如何构建的而直接进行使用。

基本上,需要将对象进行抽象,调用方法的时候不用关心其他的东西,比如它是否干扰了全局变量。

可以将其作为 特性(attribute) 存储。特性是作为变量构成对象的一部分,事实上方法更像是绑定到函数上的属性。

对象有着自己的状态(state)。对象的状态由它的特性(比如名称)来描述。对象的方法可以改变它的特性。所以就像是将一大堆函数(方法)捆在一起,并且给予他们访问变量(特性)的权力。它们可以在函数调用之间保持保存的值。

7.1.3 继承

7.2 类和类型

7.2.1 类到底是什么

类是一种对象,所有的对象都属于某一个类,称为类的实例(instance)。

当一个对象所属的类是另外一个对象所属类的子集时,前者就被称为后者的 子类(subclass),所以“百灵鸟类”是“鸟类”的子类。相反,“鸟类”是“百灵鸟类”的“超类”(superclass)。但是,在面向程序设计中,子类的关系是隐式的,因为一个类的定义取决于它所支持的方法。类的所有实例都会包含这些方法,所以所有子类的所有实例都有这些方法。定义子类只是个定义更多(也有可能是重载已经存在的)方法的过程。

7.2.2 创建自己的类

7.2.3 特性、函数和方法

事实上,self参数正是方法和参数的区别。方法(更专业一点可以称为绑定方法)将它们的第一个参数绑定到所属的实例上,因此无需显式提供该参数。当然也可以将特性绑定到一个普通函数上,这样就不会有特殊的self参数了:

>>> class Class:

def method(self):

print 'I hava a self'

>>> def function():

print "I don't..."

>>> instance = Class()

>>> instance.method()

I hava a self!

>>> instance.method =function

>>> instance.method()

I don't...

注意,self参数并不依赖于调用方法的方式,前面使用的是instance.method(实例.方法)的形式,可以随意使用其他变量引用同一个方法:

>>> class Bird:

song = 'Squaawk!'

def sing(self):

print self.song

>>> bird = Bird()

>>> bird.sing()

Squaawk!

>>> birdsong = bird.sing

>>> birdsong()

Squaawk!

尽管最后一个方法调用看起来与函数调用十分相似,但是变量birdsongs引用绑定方法bird.sing上,也就意味着这还是会对self参数进行访问(也就是说,它仍旧绑定到类的相同实例上)。

再论私有化

默认情况下,程序可以从外部访问一个对象的特性:

>>> c.name

'Sir Lancelot'

>>> c.name = 'Sir Gumby'

>>> c.getName()

'Sir Gumby'

为了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应该使用私有(private)特性,这是外部对象无法访问到,但getName和setName等访问器(accessor)能够访问的特性。

Python并不直接支持私有防暑,为了让方法或者特性变为私有(从外部无法访问),只要在它的名字前面加上双下划线即可。

class Secretive:

def __inacessible(self):

print "Bet you can't see me.."

def accessible(self):

print "The secret message is:"

self.__inaccessible

现在,__inaccessible从外界是无法访问的,而在类内部还能使用(比如从accessible)访问:

>>> s = Secretive()

>>> s.__inaccessible()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ine 1, in ?

s.__inaccessible()

AttributeError: Secretive instance has no attribute '__inaccessible'

>>> s.accessible()

The secret message is:

Bet you can't see me...

尽管双下划线有些奇怪,但是看起来像是其他鱼鱼中的标准的私有方法。而在类的内部定义中,所有以双下划线开始的名字都被“翻译”成前面加上单下划线类名的形式。

>>> Secretive._Secret__inaccsible

但实际上还是能够在类外访问这些私有方法,尽管不应该这么做:

>>> s._Secretive.__inaccessible

Bet you can't see me..

简而言之,确保他人不会访问对象的方法和特性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类“名称变化”是提醒他们不应该访问这些函数或者特性的强有力信号。

如果不需要使用这种方法但是又想让其他对象不要访问内部数据,那么可以使用单下划线,这不过是个习惯,但的确有实际效果。例如,前面有下划线的名字都不会被带星号的import语句(from module import *)导入。

7.2.4 类的命名空间

下面的两个语句几乎等价:

def foo(x):return x*x

foo = lambda X:x*x

两者都创建了返回参数平方的函数,而且都将变量foo绑定到函数上。变量foo可以在全局(模块)范围内进行定义,也可处在局部的函数或方法内。定义类时,太阳的事情也会发生,所有位于class语句中的代码块都在特殊的命名空间中执行——类命名空间(class namespace)。这个命名空间可由类内所有成员访问。但并不是所有Python程序员都知道类的定义其实就是执行代码块。

7.2.5 指定超类

子类可以拓展超类的定义。将其他类名写在class语句后的圆括号内可以指定超类。

7.2.6 检查继承

如果想要查看一个类是否是另一个的子类,可以使用内建的issubclass函数。

如果想要知道已知类的基类(们),可以直接使用它的特殊特性__base__:

同样,还能使用isinstance方法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一个类的实例:

7.2.7 多个超类

7.2.8 接口和内省

7.3 一些关于面向对象设计的思考

7.4 小结

第8章 异常

8.1 什么是异常

python中factor函数_Python基础教程相关推荐

  1. python中factor函数_Python入门-函数

    函数 在维基百科上函数式这样描述的: 函数在数学中为两集合间的一种对应关系:输入值集合中的每项元素皆能对应唯一一项输出值集合中的元素. 此处的函数区别于我们数学上的函数,在编程世界中,函数(Funct ...

  2. python中globals用法_Python基础教程之内置函数locals()和globals()用法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基础教程之内置函数locals()和globals()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1. 这两个函数主要提供,基于字典的访问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方式. python ...

  3. python中ijust函数_Python基础

    脚本运行Windows 下需将python加入的系统变量中: Linux 下需添加头部#! /usr/bin/enc python print('Hello World!') 循环 for 循环 fo ...

  4. python中fac函数_Python基础复习函数篇

    目录 1.猴子补丁 2. global和nonlocal关键字 3.迭代器和生成器 4.递归函数 5.高阶函数和lamdba函数 6.闭包 7.装饰器 1.   猴子补丁 猴子补丁主要用于在不修改已有 ...

  5. python中function函数_Python基础---函数Function

    函数Function 定义:带名字的代码块,用于完成具体的工作 最基本的一种代码抽象的方式,借助函数,可以不用关心底层的具体计算过程,直接在更高层次上思考问题 在Python中,内置了多种多样的函数, ...

  6. python拟合三元函数_python基础教程之常用内置函数、三元运算、递归

    目录 常用内置函数 abs/round/sum eval/exec enumerate max/min sorted zip map filter 补充:reduce lambda 初识递归 再谈递归 ...

  7. python中difference函数_Python基础篇六 set之difference symmetric_difference

    set有两个相似的内置函数: difference()返回多个集合的差集symmetric_difference()返回两个集合中不重复的元素集合 什么意思呢?被困惑了一下,各种try, try, t ...

  8. python 中arange函数_python基础之np.arange函数

    返回值: np.arange()函数返回一个有终点和起点的固定步长的排列,如[1,2,3,4,5],起点是1,终点是5,步长为1. 参数个数情况: np.arange()函数分为一个参数,两个参数,三 ...

  9. python中非可选参数_python基础教程函数参数

    python里有很多的内置函数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发便利,在我们实现某些功能或者优化代码的时候,可以自己定义一个函数,同时我们在定义一个类的时候也会用到函数的一些知识去构造一个方法,这里就涉及到一些 ...

最新文章

  1. windows server2012怎样关机怎样重启-详细教程
  2. Linux底层函数库“glibc”再现重大安全漏洞
  3. opencv 阈值分割 — threshold()
  4. sdut 2506 完美网络(优先队列)
  5. 语音识别(四)——DTW, Spectrogram, Cepstrum Analysis
  6. Difference between RawValue and FormattedValue
  7. lua52 C API测试代码
  8. 【ArcGIS风暴】什么是点云?什么是Las数据集?一篇文章告诉你点云数据的奥秘
  9. 202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马云、任正非、王传福位列前三
  10. recycleview可见位置_判断view是否在可见区域
  11. 紧急救援 L2-001 dijkstra 打印路径 最短路条数 权值
  12. JEECG支付服务窗平台与服务窗接口对接文档
  13. android添加一层半透明,android – 在imageview上添加半透明叠加层
  14. init: wait for '/dev/block/bootdevice/by-name/cache' timed out and took 5007ms【学习笔记】
  15. java基础,鼠标拖动拼图_使用UGUI实现拖拽功能(拼图小游戏)
  16. eclipse4.7的tomcat插件安装(三只小猫)
  17. 专访亚创集团CEO田行智:业务规模进入拐点 上市迎来好时机
  18. 直播前、直播中、直播后...直播带货技巧大盘点
  19. ip iq 谐波检测matlab仿真,基于Matlab的低压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法仿真研究
  20. 第二十章 : 正则表达式

热门文章

  1. 函数声明和函数表达式
  2. 基于JAVA+SpringMVC+Mybatis+MYSQL的宠物商城管理系统
  3. 基于JAVA+SpringMVC+MYSQL的高校教师档案管理系统
  4. 作业帮:字符串反转(头部插入)
  5. python通过内置模块监控磁盘、内存、CPU、负载
  6. 网络棋牌游戏服务器架构
  7. OpenShift Redhat的使用和介绍
  8. 判断字符串是数字、字符、还是...
  9. vs.net c# 安装、注册windows service服务,判断服务是否存在,是否启动
  10. 测试是为了对软件质量进行度量和评估,软件测试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