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

我在第一篇分享了为什么我认为现在是互联网人去做硬件创业的好时机,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少互联网背景的同学真的来做硬件的时候,遇到了很多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在我看来,很多问题其实是源于互联网人没有把“自己应该做什么”这件事情想清楚,结果做失败了之后,又对这件事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回到互联网领域去传播了这些误解。

今天我希望能够从我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些误解,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做。

本文也是 InfoQ 中文站《给软件人讲硬件》系列访谈的第二篇。

误解之一:做硬件是个很难的事情

前些天,我在福布斯的一个讨论智能硬件的论坛上,论坛里有为数不少的人跟我们说做硬件很难,难在哪里呢?

  • 招聘不到电子领域的大牛
  • 电子设计耗费很多时间和资源
  • 工厂生产的良率很低

有时候,我感觉我们互联网这一代总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知道的 Google 也会知道,所以跑来做硬件也不去先跟传统行业学习,结果闹出很多笑话。上面这几个难点为什么难呢?

招聘不到电子大牛,问题是电子大牛为什么要跟你干?去年我接到很多互联网朋友的电话,说要去创业做智能硬件,可不可以给我介绍一个硬件的大牛?我说你这个硬件准备投资多少钱?几百万吧。几百万怎么聘一个电子大牛?人家要么在大公司,Intel、Marvell,要么在第一线做事情,每个月出货量kk级。你薪水没有诱惑力,做的东西也没有挑战,你怎么找电子大牛?

为什么电子设计会耗费很多时间?因为你招聘不到电子大牛,只好往二军找。实际上二军也不肯来,最后来的都是三军、四军的,比如硕士毕业两三年的,电子设计不debug一阵子是出不来的,怎么可能不慢。

至于工厂生产的良率低,这个就涉及到更多,简单说来就是因为你找的画PCB板的、找的ID设计也都是刚毕业的学徒。可能你找的画板的把上面下面都放了芯片,结果过SMT的锅炉要过两遍,过第二遍的时候芯片就烧了。ID设计,做了个曲面,原型打样的时候看起来还像回事,市场宣传做完了之后才去找工厂,一去,人家工厂说,你这个画的是曲面,你知道现在曲面的制成良率只有10%多吗?结果你在外面跟人说这个曲面的表一只卖500块,成本要2000块,又出不了货。

所以,互联网企业一开始搞的轰轰烈烈,结果精力都用来付学费了。产品出不来总要给人家一个交代,就说做硬件好难。国内每一个失败的智能硬件,基本上都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但是做硬件真的是很难的事情吗?有意思的是,这个问题跟下面这个问题正好是相互矛盾的:

误解之二:做工厂是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儿?

现在,很多互联网人做硬件创业,总觉得自己是乔布斯一样,去人家工厂觉得做工厂的什么都不懂,他们是小生意,我们是互联网的,我拿到500万VC的钱了,看不起做工厂的。

但这里面有一个背景。过去20年,全世界的焦点都在做互联网的人身上,光环都在我们身上,但我们则因此忘记了我们第三产业是一个周边产业,忘记了第二产业——生产业——到底有多大。做工厂的是小生意吗?我有个做手机板子的朋友,他说自己在深圳的生意算是中上。什么是中上呢?每月出200万片,一片40美金。算一算,这是8000万美金的月流水,一年的流水有上亿美金。像这种规模的工厂,在深圳有很多,而且大部分都不是上市公司,不像富士康或者台湾的厂子。

回头想想,互联网公司别说一亿的美金流水,哪怕一亿的人民币流水,早就被捧上天啦。你以这个心态进去,其实没有想清楚自己跟别人老板规模的差距,这也是很多互联网人走进去之后没办法成功的原因。

深圳工厂的实力到什么程度呢?我在几个星期前见过一只5寸屏的工程机,非常震撼。它跟现在小米、锤子、iPhone4的设计一样的,两片玻璃,无边框,内核是quacomm,中间是结构件。可以这么说,把iPhone5s摆在它旁边,你会以为它是iPhone的下一代,iPhone5s看起来像是上一代的。这只工程机是一个深圳工厂的老板拿给我看的,他的工厂不做组装,但是手机里面所有的零件都做——包括贴屏。当时我问他是给谁代工的,谁知他说不是代工。

这只手机是怎么做出来的?他说三个月前有一天起床,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我能不能做一个自己的手机呢?”他的工厂虽然规模不小,有上万人,但他自己就是绝大多数的股东,相当于只要不影响客户,他的生产线可以想干嘛就干嘛。于是他就在公司里找了两个人,跟他们说,你们到公司上下去调动资源,做一只手机出来吧。就这样,三个月做出来了这样一部,你能说他没有技术含量?在深圳,掌握这种资源的公司其实很多。

可能互联网人还是会说工厂的人不懂互联网思维,不懂互联网。的确他们是看不懂。他们第一看不懂的是,一家一点收入都没有的公司,怎么会有VC疯狂的追?公司身价都10亿了,公司财务还没有收过钱?第二看不懂的是,做硬件这么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会做不出来,为什么会没有办法出货?第三看不懂的是,像是手环这种东西到底是有谁会买,这种一年最多卖几十万件的市场到底有谁会关注?但他们一直在观察互联网,想搞明白这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误解之三:厂家不愿意做小规模的生产?

有些创业者说他们想要下几千件的单,厂家不给他们做。的确,大部分厂家不愿意做小规模,因为生产本来就是大规模的。

但是这事儿也得两说。

最近法国有一个手机品牌叫做Wiko,在法国很火,做了三年,2013年做到18%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年出货量250万台,预计未来两年会超过三星。你问法国人知不知道Wiko,他会很骄傲的说这是法国的品牌。而你把它打开来,会发现里面90%的东西都是来自一家叫天珑的公司。

这手机是怎么来的?这几个法国人做市场调研,发现在法国,100-300美金这一档的智能手机有空缺,没有特别的品牌,他们就决定做个公司做这一段位。他们直接跑到了深圳华强北,市面上先看看样式,然后直接跑去跟公司谈,找到了天珑。天珑一听觉得还不错,就让这个团队回法国做市场,下面的所有东西天珑包办。你想,天珑一年的出货量是一千万,200万台对他来说也是小量,但他为什么又做了?因为他是Wiko 90%的股东。Wiko是他自己的东西。

今天你一个小公司跑去深圳,摆出一副“我是乔布斯”的样子,把别人都当作外包厂,做区区五千单的量还要cost down,当然没有人甩你。所谓不做小量,不是真的不做,而是生态圈要重组。1亿单跟5k单,不能享受同样的待遇。今年一些大厂也在想怎么介入,像富士康就宣布在北京做一个打样中心,专门服务小团队。这是未来几年需要磨合的,两边各让一步。

误解之四:智能硬件的未来在大数据?

现在很多台面上做智能硬件、智能手环的,你看他们的PPT,都提到大数据。

在我看来,只要提到大数据的,多半没救了。为什么?你放大数据在PPT上面,就等于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我的手环还能干嘛。第一,全中国一亿的人每天走几步路的数据,你没法儿卖钱的,没法儿让用户再买更多东西,这数据基本上就是垃圾。第二,最近苹果宣布Healthkit,基本上就是说,以后所有的大数据都跟你们没关系了。你不把数据给我,就不要用我的Healthkit。所以苹果那个数据真的很大,可以说是大数据,其他的就算了。

这是另外一个互联网过来很大的问题,在于心太大。当然变成这样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公司拿不到下一轮VC就死了,所以要忽悠。

未来的十年会很有趣。我们要用更正确的东西引导互联网进入智能家居,而不是被“大方向”迷惑。

误解之五:物联网将会像互联网那样统一标准,因为这是开发者想要的?

最近听到有智能硬件创业的朋友在做物联网标准统一的工作,对此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东西。

2003-2005年我在日本做顾问,当时开源硬件打入日本市场,后面那家公司是做高端芯片的,他们去全世界做芯片设计的公司拿方案,然后去松下、去索尼、日立,给他们看他们需要哪一款芯片,公司如果说要,他就跑到台湾自己开店,做芯片级的供应链整合。03年的时候他们就有一个计划要推动ZigBee——ZigBee当时刚好成为IEEE的标准,所以大家都觉得很兴奋:智能家居要一统江山了。结果销售团队去松下讲ZigBee的好处,介绍了几个方案,松下很有兴趣,觉得ZigBee很好,我们想要,但是有一个条件:我要一个跟索尼不相容的ZigBee。

这是兵家必争之地,没有人会愿意跟竞争对手的品牌相容。索尼也是一样,要跟松下不相容的ZigBee——这可是IEEE的世界标准哦。其实互联网也是一样,你想整个W3C花了多少时间写SOAP?谁管他啊,最后是一群野人跑来用JSON,大家最后用JSON了。这就是现实,那就是我们如果需要连接,无论用什么方法总是能实现;如果不希望连接,标准委员会的促进工作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兼容可以很贵,也可以很便宜;但是在没有利益的时候,没有人会去玩、去认真的做这件事。

中国有一个智能家居标准委员会,美的、海尔,反正苏宁逛一圈你能够看到的所有品牌都坐在里面。而这个委员会的目标,就是确保中国智能家居的标准永远出不来。你这些“委员”过去,是代表大电器公司的,而大电器公司文化非常重,所有东西的存在都是为了集团的利益:冰箱要照顾空调,空调要照顾洗衣机,大家要互相保护。公司内部是自己人,外面是竞争对手,你要是出去说自己跟别家的可以相容,回到公司人家要说你是叛徒。所以要去开会的人,目的就是要确保这个会议流产。

那么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最后可能会怎么达成呢?一线工厂是不可能的,我觉得会是源自于互联网公司跟二线厂商合作、生产以互联网为标准的家电。中国现在的二线厂很多是ODM,对他来讲,是否挂牌他不care,只要有钱收就行。这样合作如果能推出体验更好的电冰箱,体验更好的洗衣机,还是很有前景的。其实现在的小米电视、乐视TV,不就是互联网公司跟电视厂合作吗?这个模式已经有了,互联网公司做上层软件、品牌、市场、销售,二线厂做生产和售后。

你其实也不可能指望去抱一线工厂的大腿,因为你那几千台的量他们才不会做。而因为市场小,他们也不会跑来跟你竞争,而小厂则会跟你合作。你的上层软件可以让洗衣机的体验更好,洗衣机核心由二线厂提供,外壳可以到昆山打,团队可能就需要10个人,这样造一台洗衣机可能成本也就两千。这样一个制造背景的智能电视、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要实现互联互通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有两点你要想好了:

  • 第一,手机能够跟路由交流,能够跟洗衣机交流,能够跟冰箱交流,又怎么样?
  • 第二,开发者不会为你的智能硬件开发应用。你卖硬件,你变现了,他帮你开发应用,他又卖什么?所以开发者会去做自己的智能硬件,卖自己的智能硬件。

关于这第二点我还想延伸说一下。

为什么Google的Android Wear在深圳根本没人care?因为人家三年前就把Android做到手表上了。对于“智能硬件开发平台”这个事情,我可以看到的是在未来三个月,更有可能发力的一家公司是MTK。他们现在有一个叫做Linkit的可穿戴式平台,这个平台的资料现在已经在深圳上百家IDH的手里面,包括20个不同的型号、几百片不同的公板,小到可以做手环,大到可以做高端4G通讯。你只要写Linkit的程序,未来你要做自己的硬件,只需要选一块公板就可以,非常方便。这个东西现在还没有公开,我相信他幕布掀开的那天,就是软件人的好时代来临了。

如果你想做智能眼镜,还可以关注一下另外一家做高级公板的公司Jorjin,他们也会来这次QCon上海。现在市面上你能看到的Glass,除了Google Glass之外都是他们ODM的。他们会在9月宣布他们的SDK,而这跟Google不同哦。Google Glass是,你把1500美刀的眼镜买回去,Google说我让你做的你才能做,不给你的你就别想做。而Jorjin他们的SDK是这样的:你看这是MCU,这是Wifi模块,这是光学的部分,上面是Linux,所有的代码都给你拿回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你需要的只是找人帮你做一个眼镜框。

误解之六:我妈妈会不会用你这个智能硬件?

现在这个想法好像还挺流行,那就是“我妈妈不会用的智能硬件是没什么前景的”。

对此我只能说,我做互联网20年,我妈妈一直到5年前才弄明白我到底是做什么的。在前面的15年,如果人人都问这个问题,那互联网早死了。

误解之七:做硬件要像乔布斯学习?

从现在台面上做硬件创业的,不难看出乔布斯的影响:无论是发布会的风格,还是自己从电子设计开始找大牛做硬件的想法,都在像乔布斯看齐。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互联网人要去做硬件创业,但是Google上能找到的教材只有一本《乔布斯传》的原因吧。但这样一来,可是大大走了弯路。

就好比你要去做一个网站,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无论如何不会是重写一个自己的Web服务器吧。那为什么你做网站的时候不会这样,跑来做硬件的时候却先来做这个事情呢?又有哪个网站会出来说,我们的竞争力在于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Web服务器?没有吧。那为什么你做网站的时候不这样,跑来卖硬件的时候又做这个事情呢?

再说了,就算是学习乔布斯,也没有学到位。苹果的硬件并不是设计师说怎么设计富士康就怎么做,实际上他们的设计师基本上都在富士康驻场,出来的设计可以直接试产测试良率,良率不好要拿回去改。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说把前面的事情都做好了才拿给工厂。

未来10年的智能硬件是软件的天下,但可千万要想得开,发挥自己在软件上、在互联网思维上、在互动设计上的优势,在电子、硬件设计上找到好的伙伴,以良好、平等的合作心态谈合作。中国目前在手机应用上领先世界,加上世界上最大的生产体系,未来智能硬件的前景是光明的!

作者简介

李大维(David LI),从1990年起开始参与开源运动,曾经是免费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成员、Objectweb董事会成员并参与Apache项目运作。在过去20年,David发起并过众多开源软件项目并服务其中。2010年他创立了新车间,中国第一个创客工坊,并在全国开启追随创客文化的风潮。近年来李大维又开始关注城市农业,并探究如何将开源精神融入到农业和园艺之中。在2014年10月16-18日的QCon上海大会中,李大维将作为智能硬件专场的出品人,为大家展示领域内最核心的那一批人都在做些什么。

李大维:互联网人做硬件创业容易产生的七大误解【转载】相关推荐

  1. 李大维:互联网人做硬件创业容易产生的七大误解

    本文根据InfoQ中文站编辑跟李大维的一次沟通内容整理而成. \\ 我在第一篇分享了为什么我认为现在是互联网人去做硬件创业的好时机,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少互联网背景的同学真的来做硬件的时候,遇到了很多自己 ...

  2. 一文了解雷军,用互联网模式做实体经济的得与失

    "小米的创业历程是用互联网模式做实体经济,全面提升商业效率的深刻革命.我们深知,这不是轻松热闹的春游,而是一场漫长而严酷的征程:不是一时兴起的激情,而是长久的热爱与坚持:不是一城一地的一时得 ...

  3. 众创模式如何改造硬件创业?

    随着BAT.华(为)联(想)(小)米各路巨头的加码,智能硬件创业潮持续升温,成为中国整个创业大潮的一个重要支流.从整个行业项目数量和融资情况来看,同一时期的O2O创业大军速度更快.原因在于:智能硬件创 ...

  4.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创业?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创业? 答案是:赌徒. 道理很简单,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冒险活动.赌徒最有胆量,敢下注,想赢也敢输,所以,他们最适合创业.科学研究发现,赌徒的心理承受能力远远强过普通人,而创业正是最需要强 ...

  5. 《NFL橄榄球》:明尼苏达维京人·橄榄1号位

    明尼苏达维京人(英语:Minnesota Vikings)是一支职业美式足球球队,位于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他们现时在国家橄榄球联合会北区参与国家美式足球联盟比赛.该球队本为美国美式足球联盟(AF ...

  6.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创业? [转贴]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创业? 答案是:赌徒. 道理很简单,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冒险活动.赌徒最有胆量,敢下注,想赢也敢输,所以,他们最适合创业.科学研究发现,赌徒的心理承受能力远远强过普通人,而创业正是最需要强 ...

  7. 公元前后的王莽与屋大维

    公元元年前后,地球的两端同时产生了两个辉煌的大国,z国和罗马. 我国经历了漫长而又松散的分封制后,在秦帝国时期实现了大一统,在那个时代,因为分封制有效的管理半径最多也就是500公里左右,所以非常不适合 ...

  8. 那些辞职创业的互联网人现在怎么样了?

    近日,红衣大炮周鸿祎在网络上发布了 2019 年的一段视频,探讨了实现财务自由的方法.他表示工资永远只能糊口,解决不了买房买车.只有参与创业,拿到股票,才是实现财富自由唯一的方法. 创业 VS 上班, ...

  9. 六大案例、多维数据告诉你,为什么C端硬件创业领域会尸横遍野?

    来源 | CB Insights 编译 | Rik .张震 2017 年 7 月,设备制造商 Jawbone 成为了创业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失败案例之一. 该公司的资产出售宣言姗姗来迟:尽管 10 年间总 ...

最新文章

  1. POJ 2728 Desert King [最优比率生成树]
  2. form表单中method的get和post区别
  3. 图像降噪算法——图像噪声模型
  4. 《XNA高级编程:Xbox 360和Windows》1-2
  5. 如何动态修改uri_maven如何动态统一修改版本号
  6. 查询去除空值_SQL数据处理(五):SQL多表查询
  7. 如何模块化设计B端系统?
  8. internetreadfile读取数据长度为0_Go发起HTTP2.0请求流程分析(后篇)——标头压缩
  9. 杭电1710 (已知二叉树前中序 求后序)
  10. 36数字在排序数组中出现的次数
  11. 分布式作业 Elastic Job 如何动态调整?
  12. Angular 2 Decorators - 2
  13. atitit.React   优缺点 相比angular react是最靠谱的web ui组件化方案了
  14. mysql锁定某个库_mysql 表锁定,库锁定
  15. 【开发心得】如何免费用python刷网站的百度排名(已实测含源码)
  16. 用什么软件免费查重呢?4款比较靠谱的论文查重软件值得一试
  17. 5G连通性的未来:14个可能被颠覆的行业
  18. 推荐几款实用的内网穿透工具
  19. php字符串处理函数大全--有时候我们只需要知道名字。
  20. 【shell】【sed】在行前/行后插入一新行

热门文章

  1. I/O流之缓冲流的文件复制代码及节点流处理数据加密
  2. JMETER目录结构详解
  3. 性能测试之三——资源监控的方法
  4. c语言case语句块,JavaScript使用Switch语句来选择将要执行的代码块
  5. 05-03 docker 常用命令
  6. SQL Server如何保证可空字段中非空值唯一
  7. mysql标记上具有语法错误_ProgrammingError:(1064,'您的SQL语法有错误;请查看与MySQL服务器版本相对应的手册以获得正确的语法...
  8. 计算机python指什么_Python是什么?
  9. mysql的number类型对应的db2_【转】oracle数据库NUMBER数据类型
  10. java merge_java – OptimisticLockException当使用JPA m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