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计算机之精彩时代

分时系统

1、由于多道程序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但程序员希望有更快的响应时间,于是,出现了分时系统。其实质是多道程序的变种。
2、每个客户都有一个联机终端,通过终端可使用计算机的CPU资源,计算机可为多个用户提供交互式服务。
3、当CPU为终端服务之余偶尔空闲时,还可运行较大批处理作业。
4、真正的CTSS(分时系统)由MIT科研人员在7094改造而成,但直到专门的硬件保护机制采用后,CTSS才得到流行。
5、MULTICS产生了,但是不太成功,支持数百万终端。

Multics(多路复用信息和计算服务)是一种大型机分时操作系统,始于1965年,一直使用到2000年。Multics最初是一个研究项目,对操作系统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系统成为霍尼韦尔公司向教育、政府和工业部门销售的商业产品。
Multics是一个计算机实用程序的原型,为远程用户在终端上提供安全的计算。许多人仍然怀念优雅、一致和强大的编程环境;一些多人模式的特征现在才被添加到当代系统中。
Multics是第一个提供分层文件系统的。这种创新的影响几乎可以在每一种现代操作系统中找到,包括Unix、Mac OS、DOS和Windows。
Multics文件系统也是第一个为每个条目提供访问控制列表(acl)的文件系统。
此外,支持Multics文件系统
条目上的长名字
条目上的多个名称
符号链接
存储配额
可移动设备
强制访问控制

小型机开始出现

DEC公司的PDP-1到PDP-11

unix来了

得益于MULTICS的启发,贝尔实验室的一位科学家,在PDP-7上开发了单用户版的MULTICS,UNIX的雏形横空出世!
UNIX发展成了2个分支:System V和BSD,并产生了一些变体,于是,posix标准由IEEE制定,使相同UNIX程序可在UNIX下运行。

第四代计算机

大规模集成电路使数千个晶体管可集中在一个每平方厘米硅片,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小型成为可能,于是,个 人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出现。
1、intel 8080 8位CPU,使用CP/M操作系统

CP/M其实就是第一个微机操作系统,享有指挥主机、内存、磁鼓、磁带、磁盘、打印机等硬设备的特权。通过控制总线上的程序和数据,操作系统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人们的指令,如同指挥一台晚会或乐队,高效率地合奏美妙的乐章。
CP/M操作系统
1973年,PL/M的创始人Gary Kildall博士决定“挂帅亲征”,很快在DEC公司的主机TOPS-10上,培植成功一个管理程序和数据的“胚胎”。博士旗开得胜,感觉当然是“味道好极了!”,但Intel 公司及其它著名电脑公司却对此充耳不闻,这使“元帅”和“士兵”们很是光火,1974年,“胚胎”得以向全世界公布:版本号V1.3;大名:CP/M;全称:Control Program/Monitor (控制程序或监控程序)。
虽然CP/M V1.3 是为肩任“控制程序和数据”的“上帝”而来的,但“上帝一世”却颇受冷落,电脑业者依旧冷眼旁观。1975年,CP/M V1.4 继承“王位”,开始大造舆论,加之Kildall 博士创建了Digital Research(数字研究公司),为CP/M呐喊欢呼,CP/M陆续被各国微机厂商采用,围绕他的软件也爆炸般地得到了开发。CP/M变红发紫,神话般普及,被推崇为“标准八位机软件总线”,Kildall 博士更是声名远播。
繁荣的CP/M家族不断添丁。运行在Intel 8080芯片上的CP/M—80;运行在8088、8086芯片上的叫CP/M—86;而在Motorola(摩托罗拉)68000 上运行的CP/M叫做CP/M-68K。CP/M—80、CP/M—86、CP/M-68K等组成了庞大的CP/M家族。
单用户的CP/M—80操作系统,后来发展成多用户的MP/M—80,单用户的CP/M—86又发展成并发的CP/M—86和多用户MP/M—86,它们成为家族的新生力量。

1974年 第一个微机操作系统CP/M诞生

“时事造英雄”,这一历史重任落到了加里·基尔代尔身上。一切都源于Intel于1971开发的第一块微处理器4004上。它的第一声啼哭并不响亮,因为没有人感觉到它出生的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重要变化。但加里·基尔代尔从Intel一块“25美元卖一台微机”的广告上注意到了。为此,他舍弃了价值300万美元的IBM360计算机,转而研究Intel4004。他的目标是利用这块芯片为父亲制作一个导航计算器。但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Intel4004的指令集不够用,进而联系了Intel公司。Intel对导航计算机器不感兴趣,但对基尔代尔开发的应用程序感兴趣,因此在1973年邀请其进入Intel公司参观,并将新产品Intel8008交其使用。基尔代尔花了几个月时间,开发出微处理器程序设计语言——PL/M,通过该语言,在DEC公司的TOP-10主机上,成功开发了一个管理程序和数据的控制程序,并于1974年发布了其第一个版本CP/M 1.3(Control Program/Microprocessor or Microcomputer即微处理器或微机控制程序),从此基于Intel芯片的微机上也有了通用的控制调试程序,微机操作系统的大幕从此拉开。


1974——1980年,执牛耳者CP/M
CP/M因其短小、精致、管理文件方便而著称,可实现对磁盘文件的自动存取。其创新性在于通过模块分层结构,将操作系统分了三层。上层为CCP(控制台命令处理程序)用来处理控制台命令,类似于Windows中进行复制、新建等命令;中层为BDOS(基本磁盘操作系统),是CP/M的核心,类似于整个Windows运行平台;下层为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CP/M与机器硬件的接口,类似于主板中BIOS。CP/M最早被用8位微机上,后来不断发展,可以运行在Intel8086和Motoroal的各种机型上。这种设计理念一直影响着后来者。之后加里·基尔代尔成立了数字研究公司(DRI),专门负责CP/M操作系统的开发与销售。由于CP/M通用性较强,订单滚滚而来。CP/M成了1980年代之前最有影响的PC操作系统,有将近3000种软件支持CP/M机,CP/M成了操作系统的事实标准。

1980年,西雅图电脑产品公司(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的一名24岁的程序员蒂姆·帕特森(Tim Paterson)花费了四个月时间编写出了86-DOS操作系统。1981年7月,微软以五万美元的代价向西雅图公司购得本产品的全部版权,并将它更名为MS-DOS。
最早在1979年年底,Seattle Computer公司开发了第一款基于8086芯片的操作系统CP/M-86,经过改进后推出了QDOS,并在80年年底推出了86-DOS0.3版,比尔·盖茨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86-DOS的销售经营权。1981年4月,Seattle Computer正式发布了86-DOS v1.0版,微软在当年7月,将86-DOS的版权和其他所有权力买断,并将其改名为MS-DOS向市场发布。这是微软赖以发迹的第一个成功的操作系统产品。
最基本的MS-DOS系统由一个基于MBR的BOOT引导程序和三个文件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是输入输出模块(IO.SYS)、文件管理模块(MSDOS.SYS)及命令解释模块。除此之外,微软还在零售的MS-DOS系统包中加入了若干标准的外部程序(即外部命令),这才与内部命令(即由解释执行的命令)一同构建起一个在磁盘操作时代相对完备的人机交互环境。

注意:CP/M-86改进后,形成了86-DOS,接着,微软将它购买后,将它更名为MS-DOS。

图形化界面出现

1、苹果公司的macintosh机,从16位摩托罗拉的68000到后来32位IBM的powerPC cpu
最后基于berkely unix推出了著名的mac os,2015年宣布使用intel CPU
2、微软公司,从DOS到众所周知的windows
3、UNIX推出了x window窗口体系。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基于单个用户的独立操作系统组成,每台计算机上运行自己的操作系统,可互相登录。

分布式操作系统

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用户无法感知自己的文件放在哪台计算机上,用户看来,更像一个单CPU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第3版笔记与minix3心得(5)-操作系统发展历史(3)相关推荐

  1. 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第3版笔记与minix3心得(3)-操作系统发展历史(1)

    1.第一代计算机-真空管和插接板 (1)使用真空管 A. 真空管(英语:Vacuum Tube)是一种在电路中控制电子流动的电子元件.参与工作的电极被封装在一个真空的容器内(管壁大多为玻璃),因而得名 ...

  2. 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第3版笔记与minix3心得(4)-操作系统发展历史(2)

    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与多道程序 第二代计算机-缺点 (1)2条不兼容路线 A. IBM7094负责科学与工程的数值计算,大规模计算机. B. IBM1401面向字符商用计算机,用于磁带归档和打印 ...

  3. 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第3版笔记与minix3心得(2)-minix3内核调用

    minix3内核调用简介 一般来说,内核调用允许系统进程请求内核服务,例如执行特权操作. minix3内核调用API Kernel Call Purpose PROCESS MANAGEMENT SY ...

  4. 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第3版笔记与minix3心得(1)-minix3简介

    1.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组成中的定位 底层面对计算机系统部件 上层提供易于理解和编程的接口 2.minix3分为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 3.MINIX 3是一个免费的.开源的.高度可靠.灵活和安全的操作系统. ...

  5.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16.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发展历史)

    1.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发展历史 1961-1972:早期分组交换原理的提出与应用 1972-1980:网络互连,大量新型.私有网络的涌现 1980-1990:新型网络协议与网络的激增 19 ...

  6. 《操作系统之哲学原理(第2版)》———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操作系统之哲学原理(第2版)>本书对操作系统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念.进程与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输入与输出.多核环境下的进程调度和操作系统设计.本 ...

  7. JavaScrpit 犀牛书第七版笔记

    JavaScrpit 犀牛书第七版笔记 挖个坑吧,JavaScript 犀牛书英文的第七版(JavaScript: The Definitive Guide, 7th Edition)其实在去年(20 ...

  8. 琢石成器――windows环境下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笔记

    琢石成器――windows环境下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笔记 2011年12月20日 基础篇 第1章 背景知识 1 1.1 Win32的软硬件平台 1.1.1 80x86系列处理器简史 1.1 ...

  9. 操作系统哲学原理(22)操作系统设计原理-操作系统设计之哲学原理

    说明:该系类文章更多的是从从哲学视角看 操作系统 这门学科.同时也是 操作系统的学习笔记总结.因为博主 这些年主要是以研究安卓系统和 嵌入式Linux为主,因此这个系类文章也是这两个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石 ...

最新文章

  1. 项目的简单总结二--可拉伸的头视图
  2. verycd重整——linux教程
  3. Python面向对象篇(2)-继承
  4. 骁龙660是32位还是64位_都是搭载骁龙660处理器 这三款国产手机如何选
  5. linux 内核修改rss,linux 内核参数 rss
  6. 数据库简单实用(一)
  7. easyui框架中关于dialog自带关闭事件的使用
  8. C#面向过程之编译原理、变量、运算符
  9. 队列queue中的常用函数
  10. 淘宝店铺装修:如何实现全屏1920px,从上到下!
  1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12. 用c语言算法统宗 李白沽酒,趣味数学题:百羊问题与李白沽酒
  13. 网易云音乐添加到html5,网易云音乐怎么把音乐存到云盘_网易云音乐将音乐存入添加到云盘方法介绍_3DM手游...
  14. OK6410A 之 SPI 驱动 测试 步骤
  15. 文件服务器 u口共享,轻松搭建专业级FTP文件共享服务器
  16. CCF-201809-3
  17. 红图新媒体-新媒体运营从何入手呢?速点了解更多
  18. ins 登录发现未知网络_如何发现未知的知识
  19. 手游无限多开器安卓版_手游多开器安卓版-手游多开器手机版 _5577安卓网
  20. 环境参数智能监测站设计(说明书篇)

热门文章

  1. iOS 手机App消息推送功能(后台Java实现)
  2. JVM性能调优监控工具总结
  3. U盘无法拷贝超过4G的大文件
  4. Ubuntu10.04系统调试TQ2440开发板之一《Ubuntu下搭建TQ2440的程序下载环境》
  5. 安卓学习之--如何关闭所有的activity
  6. 使用STM32F103ZET霸道主板实现SD卡的读写(非文件系统)
  7. 深入理解JVM类加载机制
  8. 使用JDBC处理MySQL大数据
  9. Could not parse configuration: /hibernate.cfg.xml
  10.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安全与对抗竞赛----crackme02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