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 一个程序员对设计模式的理解: “不懂”为什么要把很简单的东西搞得那么复杂。后来随着软件开发经验的增加才开始明白我所看到的“复杂”恰恰就是设计模式的精髓所在,我所理解的“简单”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模式,目的仅仅是着眼于解决现在的问题,而设计模式的“复杂”就在于它是要构造一个“万能钥匙”,目的是提出一种对所有锁的开锁方案。在真正理解设计模式之前我一直在编写“简单”的代码. 这个“简单”不是功能的简单,而是设计的简单。简单的设计意味着缺少灵活性,代码很钢硬,只在这个项目里有用,拿到其它的项目中就是垃圾,我将其称之为“一次性代码”。
-->要使代码可被反复使用,请用'设计模式'对你的代码进行设计.
很多我所认识的程序员在接触到设计模式之后,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有人形容学习了设计模式之后感觉自己好像已经脱胎换骨,达到了新的境界,还有人甚至把是否了解设计模式作为程序员划分水平的标准。
我们也不能陷入模式的陷阱,为了使用模式而去套模式,那样会陷入形式主义。我们在使用模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模式的意图(intent),而不要过多的去关注模式的实现细节,因为这些实现细节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不要顽固地认为设计模式一书中的类图或实现代码就代表了模式本身。
设计原则:(重要) 1. 逻辑代码独立到单独的方法中,注重封装性--易读,易复用。 不要在一个方法中,写下上百行的逻辑代码。把各小逻辑代码独立出来,写于其它方法中,易读其可重复调用。 2. 写类,写方法,写功能时,应考虑其移植性,复用性:防止一次性代码! 是否可以拿到其它同类事物中应该?是否可以拿到其它系统中应该? 3. 熟练运用继承的思想: 找出应用中相同之处,且不容易发生变化的东西,把它们抽取到抽象类中,让子类去继承它们; 继承的思想,也方便将自己的逻辑建立于别人的成果之上。如ImageField extends JTextField; 熟练运用接口的思想: 找出应用中可能需要变化之处,把它们独立出来,不要和那些不需要变化的代码混在一起。
把很简单的东西搞得那么复杂,一次性代码,设计模式优势的实例说明:(策略模式) 说明: 模拟鸭子游戏的应用程序,要求:游戏中会出现各种颜色外形的鸭子,一边游泳戏水,一边呱呱叫。
第一种方法:(一次性代码) 直接编写出各种鸭子的类:MallardDuck//野鸭,RedheadDuck//红头鸭,各类有三个方法: quack():叫的方法 swim():游水的方法 display():外形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运用继承的特性,将其中共同的部分提升出来,避免重复编程。 即:设计一个鸭子的超类(Superclass),并让各种鸭子继承这个超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Duck{public void quack(){  //呱呱叫System.out.println("呱呱叫");}public void swim(){   //游泳System.out.println(" 游泳");}    public  abstract void display(); /*因为外观不一样,让子类自己去决定了。*/
}

对于它的子类只需简单的继承就可以了,并实现自己的display()方法。
//野鸭

 public class MallardDuck extends Duck{public void display(){System.out.println("野鸭的颜色...");}}

//红头鸭

 public class RedheadDuck extends Duck{public void display(){System.out.println("红头鸭的颜色...");}
} 

不幸的是,现在客户又提出了新的需求,想让鸭子飞起来。这个对于我们OO程序员,在简单不过了,在超类中在加一
个方法就可以了。
public abstract class Duck{public void quack(){  //呱呱叫System.out.println("呱呱叫");}public void swim(){   //游泳System.out.println(" 游泳");}    public  abstract void display(); /*因为外观不一样,让子类自己去决定了。*/public void fly(){System.out.println("飞吧!鸭子"); }
}

对于不能飞的鸭子,在子类中只需简单的覆盖。
//残废鸭

 public class DisabledDuck extends Duck{public void display(){System.out.println("残废鸭的颜色...");}public void fly(){//覆盖,变成什么事都不做。
  }
} 

其它会飞的鸭子不用覆盖。

这样所有的继承这个超类的鸭子都会fly了。但是问题又出来了,客户又提出有的鸭子会飞,有的不能飞。
>>>>>>点评: 对于上面的设计,你可能发现一些弊端,如果超类有新的特性,子类都必须变动,这是我们开发最不喜欢看到的,一个类变让另一个类也跟着变,这有点不符合OO设计了。这样很显然的耦合了一起。利用继承-->耦合度太高了.
第三种方法: 用接口改进. 我们把容易引起变化的部分提取出来并封装之,来应付以后的变法。虽然代码量加大了,但可用性提高了,耦合度也降低了。
我们把Duck中的fly方法和quack提取出来。
  public interface Flyable{public void fly(); }public interface Quackable{public void quack();}

最后Duck的设计成为:

public abstract class Duck{public void swim(){   //游泳System.out.println(" 游泳");}    public  abstract void display(); /*因为外观不一样,让子类自 己去决定了。*/
}

而MallardDuck,RedheadDuck,DisabledDuck 就可以写成为:

//野鸭

public class MallardDuck extends Duck  implements Flyable,Quackable{public void display(){System.out.println("野鸭的颜色...");}public void fly(){//实现该方法
  }public void quack(){//实现该方法
  }}

//红头鸭

 public class RedheadDuck extends Duck implements Flyable,Quackable{public void display(){System.out.println("红头鸭的颜色...");}public void fly(){//实现该方法
  }public void quack(){//实现该方法
  }
} 

//残废鸭 只实现Quackable(能叫不能飞)

 public class DisabledDuck extends Duck implements Quackable{public void display(){System.out.println("残废鸭的颜色...");}public void quack(){//实现该方法
  }
}

>>>>>>点评: 好处: 这样已设计,我们的程序就降低了它们之间的耦合。 不足: Flyable和 Quackable接口一开始似乎还挺不错的,解决了问题(只有会飞到鸭子才实现 Flyable),但是Java接口不具有实现代码,所以实现接口无法达到代码的复用。
第四种方法:
对上面各方式的总结: 继承的好处:让共同部分,可以复用.避免重复编程.
继承的不好:耦合性高.一旦超类添加一个新方法,子类都继承,拥有此方法,
                        若子类相当部分不实现此方法,则要进行大批量修改.
                         继承时,子类就不可继承其它类了.
接口的好处:解决了继承耦合性高的问题.
                         且可让实现类,继承或实现其它类或接口.
接口的不好:不能真正实现代码的复用.可用以下的策略模式来解决.
------------------------- strategy(策略模式) -------------------------
我们有一个设计原则: 找出应用中相同之处,且不容易发生变化的东西,把它们抽取到抽象类中,让子类去继承它们; 找出应用中可能需要变化之处,把它们独立出来,不要和那些不需要变化的代码混在一起。 -->important.
现在,为了要分开“变化和不变化的部分”,我们准备建立两组类(完全远离Duck类),一个是"fly"相关的,另一个
是“quack”相关的,每一组类将实现各自的动作。比方说,我们可能有一个类实现“呱呱叫”,另一个类实现“吱吱
叫”,还有一个类实现“安静”。
首先写两个接口。FlyBehavior(飞行行为)和QuackBehavior(叫的行为).
public interface FlyBehavior{public void fly();     }public interface QuackBehavior{public void quack();}

我们在定义一些针对FlyBehavior的具体实现。

 public class FlyWithWings implements FlyBehavior{public void  fly(){//实现了所有有翅膀的鸭子飞行行为。
   }}public class FlyNoWay implements FlyBehavior{public void  fly(){//什么都不做,不会飞
    }}   

针对QuackBehavior的几种具体实现。

public class Quack implements QuackBehavior{public void quack(){//实现呱呱叫的鸭子
  }
}public class Squeak implements QuackBehavior{public void quack(){//实现吱吱叫的鸭子
  }
}public class MuteQuack implements QuackBehavior{public void quack(){//什么都不做,不会叫
  }
}

点评一: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飞行和呱呱叫的动作被其他的对象复用,因为这些行为已经与鸭子类无关了。而我们增加一些新

的行为,不会影响到既有的行为类,也不会影响“使用”到飞行行为的鸭子类。
最后我们看看Duck 如何设计。

public abstract class Duck{        --------->在抽象类中,声明各接口,定义各接口对应的方法.FlyBehavior flyBehavior;//接口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接口public Duck(){}public abstract void display();public void swim(){//实现游泳的行为
        }public void performFly(){flyBehavior.fly();  //-->由于是接口,会根据继承类实现的方式,而调用相应的方法.}public void performQuack(){quackBehavior.quack();        }}

看看MallardDuck如何实现。
----->通过构造方法,生成'飞','叫'具体实现类的实例,从而指定'飞','叫'的具体属性

 public class MallardDuck extends Duck{public MallardDuck {       flyBehavior = new FlyWithWings ();quackBehavior = new Quack(); //因为MallardDuck 继承了Duck,所有具有flyBehavior 与quackBehavior 实例变量}public void display(){//实现
   }}

这样就满足了即可以飞,又可以叫,同时展现自己的颜色了。

这样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是把flyBehavior ,quackBehavior 的实例化写在子类了。我们还可以动态的来决定。   我们只需在Duck中加上两个方法。
在构造方法中对属性进行赋值与用属性的setter的区别:
构造方法中对属性进行赋值:固定,不可变;
用属性的setter,可以在实例化对象后,动态的变化,比较灵活。
  public abstract class Duck{FlyBehavior flyBehavior;//接口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接口public void setFlyBehavior(FlyBehavior flyBehavior){this.flyBehavior = flyBehavior;}public void setQuackBehavior(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  {this.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

本文出自 “Changes we need ! ”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shenzhenchufa.blog.51cto.com/730213/161581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orangesea/p/4075414.html

Java的设计模式----strategy(策略模式)相关推荐

  1. 设计模式——Strategy(策略)模式

    目录 前言 1 定义 2 适用性 3 结构 3.1 结构图 3.2 参与者 4 实际应用举例 4.1 Context--List列表和StuContext 4.2 具体策略:ConcreteStrat ...

  2. [设计模式] —— Strategy 策略模式

    文章目录 Strategy 策略模式 动机 定义 示例代码 结构图 总结 Strategy 策略模式 组件协作模式通过晚绑定,来实现框架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松耦合.是框架和引用程序协作常用的. 动机 某些 ...

  3. C++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Strategy)

    Strategy策略模式 作用:定义了算法家族,分别封装起来,让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客户. UML图: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

  4. java策略模式详解_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原理与用法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策略模式指:策略模式指将程序中可变部分抽象分离成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而且使它们还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 ...

  5. Java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与状态模式

    一.策略模式定义 定义: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而且使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发生变化. 好了,定义看看就完了,我知道你很烦看定义. 二.策 ...

  6. Java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UML类图分析+代码详解)

    大家好,我是一名在算法之路上不断前进的小小程序猿!体会算法之美,领悟算法的智慧~ 希望各位博友走过路过可以给我点个免费的赞,你们的支持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加油吧!未来可期!! 本文将介绍java设 ...

  7.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Java 实现)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Java 实现) 大家一定都使用过电子地图.在地图中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然后再选取你的出行方式,就可以计算出最优线路以及预估的时长.出行方式有驾车.公交.步行.骑行等.出行方式不同 ...

  8.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Strategy)摘录

    23种GOF设计模式一般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模式. 创建型模式抽象了实例化过程,它们帮助一个系统独立于如何创建.组合和表示它的那些对象.一个类创建型模式使用继承改变被实例化的类,而 ...

  9. 揭秘设计模式:策略模式(Strategy)的枚举(Enum)实现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链接地址:http://www.xx566.com/detail/120.html 上一篇:揭秘设计模式:策略模式(Strat ...

最新文章

  1. Ext Scheduler Web资源甘特图控件
  2. Spring WebFlux和Spring Cloud开发响应式微服务
  3. Codeforces Round #671 (Div. 2)
  4. ubuntu14.04 通过PPA 安装ffmpeg
  5. close_wait过多服务器无响应,记一次大量CLOSE_WAIT连接导致的服务宕机
  6. kali linux关闭进程,技术|如何使用 Kali Linux 黑掉 Windows
  7. javascript浮点数学习总结之0.1+0.2
  8. pythonchallenge之C++学习篇-01
  9. webots python e-puck 集群通信案例
  10. good nice fine well区别
  11. Shell date连接mysql执行指令
  12. 自适应和响应式区别以及写法
  13. 多线程支持断点续传的文件传输--(摘自大富翁)
  14. NetSuite2.0 Restlet脚本 时间初始化脚本
  15. 常用的数量统计量的计算及统计意义
  16. 数据库-20210719(随手记)
  17. UBOOT I2C读写详解(基于mini2440)
  18. 手把手教你如何推广博客网站
  19. php 根据秒数计算时间戳,php时间戳秒数
  20. 网贷行业马太效应加剧,泰然金融稳居行业头部平台

热门文章

  1. ITK:使用二项式内核模糊图像
  2. VTK:可视化算法之CutWithScalars
  3. VTK:可视化之VectorField
  4. OpenCV创建校准图案calibration pattern
  5. OpenCV Sobel Derivatives衍生物
  6. OpenGL depthclamp深度夹紧实例
  7. C++实现huffman哈夫曼编码的算法(附完整源码)
  8. C++ OpenGL透明纹理源码
  9. C语言中时间的基本用法
  10. java 云 代码_云端如何编写Java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