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Linux 防火墙的启动和关闭
1.1 启动命令
[root@singledb ~]# service iptables stop
Flushing firewall rules:                                   [  OK  ]
Setting chains to policy ACCEPT: filter nat                [  OK  ]
Unloading iptables modules:                                [  OK  ]
[root@singledb ~]# service iptables start
Applying iptables firewall rules:                          [  OK  ]
Loading additional iptables modules: ip_conntrack_netbios_n[  OK  ]
 
1.2 设置开机自启动
[root@singledb ~]# chkconfig iptables off
[root@singledb ~]# chkconfig --list iptables
iptables        0:off   1:off   2:off   3:off   4:off   5:off   6:off
[root@singledb ~]# chkconfig iptables on
[root@singledb ~]# chkconfig --list iptables
iptables        0:off   1:off   2:on    3:on    4:on    5:on    6:off
[root@singledb ~]#
 
       在chkconfig --list 命令,列出了0到6个数字的状态。Linux 启动有7种模式。 这些数据分别代表这几种模式下,iptables的状态。  3 是命令行模式,5 是有界面的。
 
关于这几种模式,具体参考我的BLog:
       Linux 开机引导与关机过程 http://www.2cto.com/os/201202/119412.html
 
5.1 init 和运行级
       传统的init 定义了7个运行级(run level),每一个级别都代表系统应该补充运行的某些特定服务:
              (1)0级是完全关闭系统的级别
              (2)1级或者S级代表单用户模式
              (3)2-5 级 是多用户级别
              (4)6级 是 重新引导的级别
 
 
二. Iptables参数
       Iptalbes 是用来设置、维护和检查Linux内核的IP包过滤规则的。可以定义不同的表,每个表都包含几个内部的链,也能包含用户定义的链。每个链都是一个规则列 表,对对应的包进行匹配:每条规则指定应当如何处理与之相匹配的包。这被称作'target'(目标),也可以跳向同一个表内的用户定义的链。
 
[root@singledb ~]# iptables --help
iptables v1.3.5
 
Usage: iptables -[AD] chain rule-specification [options]
       iptables -[RI] chain rulenum rule-specification [options]
       iptables -D chain rulenum [options]
       iptables -[LFZ] [chain] [options]
       iptables -[NX] chain
       iptables -E old-chain-name new-chain-name
       iptables -P chain target [options]
       iptables -h (print this help information)
 
Commands:
Either long or short options are allowed.
  --append  -A chain            Append to chain
  --delete  -D chain            Delete matching rule from chain
  --delete  -D chain rulenum
                                Delete rule rulenum (1 = first) from chain
  --insert  -I chain [rulenum]
                                Insert in chain as rulenum (default 1=first)
  --replace -R chain rulenum
                                Replace rule rulenum (1 = first) in chain
  --list    -L [chain]          List the rules in a chain or all chains
  --flush   -F [chain]          Delete all rules in  chain or all chains
  --zero    -Z [chain]          Zero counters in chain or all chains
  --new     -N chain            Create a new user-defined chain
  --delete-chain
            -X [chain]          Delete a user-defined chain
  --policy  -P chain target
                                Change policy on chain to target
  --rename-chain
            -E old-chain new-chain
                                Change chain name, (moving any references)
Options:
  --proto       -p [!] proto    protocol: by number or name, eg. `tcp'
  --source      -s [!] address[/mask]
                                source specification
  --destination -d [!] address[/mask]
                                destination specification
  --in-interface -i [!] input name[+]
                                network interface name ([+] for wildcard)
  --jump        -j target
                                target for rule (may load target extension)
  --goto      -g chain
                              jump to chain with no return
  --match       -m match
                                extended match (may load extension)
  --numeric     -n              numeric output of addresses and ports
  --out-interface -o [!] output name[+]
                                network interface name ([+] for wildcard)
  --table       -t table        table to manipulate (default: `filter')
  --verbose     -v              verbose mode
  --line-numbers                print line numbers when listing
  --exact       -x              expand numbers (display exact values)
[!] --fragment  -f              match second or further fragments only
  --modprobe=<command>          try to insert modules using this command
  --set-counters PKTS BYTES     set the counter during insert/append
[!] --version   -V              print package version.
[root@singledb ~]#
 
2.1  TARGETS www.2cto.com
       防火墙的规则指定所检查包的特征和目标。如果包不匹配,将送往该链中下一条规则检查;如果匹配,那么下一条规则由目标值确定.该目标值可以是用户定义 的链名,或是某个专用值,如ACCEPT[通过], DROP[删除], QUEUE[排队], 或者RETURN[返回]。
       ACCEPT 表示让这个包通过。DROP表示将这个包丢弃。QUEUE表示把这个包传递到用户空间。RETURN表示停止这条链的匹配,到前一个链的规则重新开始。如 果到达了一个内建的链(的末端),或者遇到内建链的规则是RETURN,包的命运将由链准则指定的目标决定。
 
2.2  TABLES
       当前有三个表(哪个表是当前表取决于内核配置选项和当前模块)。
-t table 这个选项指定命令要操作的匹配包的表。如果内核被配置为自动加载模块,这时若模块没有加载,(系统)将尝试(为该表)加载适合的模块。这些表如下:
       (1)filter 表:这是默认的表,包含了内建的链INPUT(处理进入的包)、FORWORD(处理通过的包)和OUTPUT(处理本地生成的包)。
       (2)nat 表: 这个表被查询时表示遇到了产生新的连接的包,由三个内建的链构成:PREROUTING (修改到来的包)、OUTPUT(修改路由之前本地的包)、POSTROUTING(修改准备出去的包)。
       (3)mangle表: 这个表用来对指定的包进行修改。它有两个内建规则:PREROUTING(修改路由之前进入的包)和OUTPUT(修改路由之前本地的包)。
 
2.3  OPTIONS :
       这些可被iptables识别的选项可以区分不同的种类。
 
2.4  COMMANDS
       这些选项指定执行明确的动作:若指令行下没有其他规定,该行只能指定一个选项.对于长格式的命令和选项名,所用字母长度只要保证iptables能从其他选项中区分出该指令就行了。
(1)-A -append
       在所选择的链末添加一条或更多规则。当源(地址)或者/与 目的(地址)转换为多个地址时,这条规则会加到所有可能的地址(组合)后面。
(2)-D -delete
       从所选链中删除一条或更多规则。这条命令可以有两种方法:可以把被删除规则指定为链中的序号(第一条序号为1),或者指定为要匹配的规则。
(3)-R -replace
       从选中的链中取代一条规则。如果源(地址)或者/与 目的(地址)被转换为多地址,该命令会失败。规则序号从1开始。
(4)-I -insert
       根据给出的规则序号向所选链中插入一条或更多规则。所以,如果规则序号为1,规则会被插入链的头部。这也是不指定规则序号时的默认方式。
(5)-L -list
       显示所选链的所有规则。如果没有选择链,所有链将被显示。也可以和z选项一起使用,这时链会被自动列出和归零。精确输出受其它所给参数影响。
(6)-F -flush
       清空所选链。这等于把所有规则一个个的删除。
(7)--Z -zero
       把所有链的包及字节的计数器清空。它可以和-L配合使用,在清空前察看计数器,请参见前文。
(8)-N -new-chain
       根据给出的名称建立一个新的用户定义链。这必须保证没有同名的链存在。
(9)-X -delete-chain
       删除指定的用户自定义链。这个链必须没有被引用,如果被引用,在删除之前你必须删除或者替换与之有关的规则。如果没有给出参数,这条命令将试着删除每个非内建的链。
(10)-P -policy
       设置链的目标规则。
(11)-E -rename-chain
       根据用户给出的名字对指定链进行重命名,这仅仅是修饰,对整个表的结构没有影响。TARGETS参数给出一个合法的目标。只有非用户自定义链可以使用规则,而且内建链和用户自定义链都不能是规则的目标。
(12)-h Help.
       帮助。给出当前命令语法非常简短的说明。
 
2.5  PARAMETERS
以下参数构成规则详述,如用于add、delete、replace、append 和check命令。
(1)-p -protocal [!]protocol
       规则或者包检查(待检查包)的协议。指定协议可以是tcp、udp、icmp中的一个或者全部,也可以是数值,代表这些协议中的某一个。当然也可以使用在 /etc/protocols中定义的协议名。在协议名前加上"!"表示相反的规则。数字0相当于所有all。Protocol all会匹配所有协议,而且这是缺省时的选项。在和check命令结合时,all可以不被使用。
(2)-s -source [!] address[/mask]
       指定源地址,可以是主机名、网络名和清楚的IP地址。mask说明可以是网络掩码或清楚的数字,在网络掩码的左边指定网络掩码左边"1"的个数,因 此,mask值为24等于255.255.255.0。在指定地址前加上"!"说明指定了相反的地址段。标志--src 是这个选项的简写。
(3)-d --destination [!] address[/mask]
       指定目标地址,要获取详细说明请参见-s标志的说明。标志--dst 是这个选项的简写。
(4)-j --jump target
       -j 目标跳转,指定规则的目标;也就是说,如果包匹配应当做什么。目标可以是用户自定义链(不是这条规则所在的),某个会立即决定包的命运的专用内建目标,或 者一个扩展(参见下面的EXTENSIONS)。如果规则的这个选项被忽略,那么匹配的过程不会对包产生影响,不过规则的计数器会增加。
(5)-i -in-interface [!] [name]
       i -进入的(网络)接口[!][名称] ,这是包经由该接口接收的可选的入口名称,包通过该接口接收(在链INPUT、FORWORD和PREROUTING中进入的包)。当在接口名前使 用"!" 说明后,指的是相反的名称。如果接口名后面加上"+",则所有以此接口名开头的接口都会被匹配。如果这个选项被忽略,会假设为"+",那么将匹配任意接 口。
(6)-o --out-interface [!][name]
       -o --输出接口[名称] ,这是包经由该接口送出的可选的出口名称,包通过该口输出(在链FORWARD、OUTPUT和POSTROUTING中送出的包)。当在接口名前使 用"! "说明后,指的是相反的名称。如果接口名后面加上"+",则所有以此接口名开头的接口都会被匹配。如果这个选项被忽略,会假设为"+",那么将匹配所有任 意接口。
(7)[!] -f, --fragment
       [!] -f --分片,这意味着在分片的包中,规则只询问第二及以后的片。自那以后由于无法判断这种把包的源端口或目标端口(或者是ICMP类型的),这类包将不能匹 配任何指定对他们进行匹配的规则。如果"!"说明用在了"-f"标志之前,表示相反的意思。
 
2.6  OTHER OPTIONS
       还可以指定下列附加选项:
(1)-v --verbose
       -v --详细,详细输出。这个选项让list命令显示接口地址、规则选项(如果有)和TOS(Type of Service)掩码。包和字节计数器也将被显示,分别用K、M、G(前缀)表示1000、1,000,000和1,000,000,000倍(不过请参 看-x标志改变它),对于添加,插入,删除和替换命令,这会使一个或多个规则的相关详细信息被打印。
(2)-n --numeric
       -n --数字,数字输出。IP地址和端口会以数字的形式打印。默认情况下,程序试显示主机名、网络名或者服务(只要可用)。
(3)-x -exact
       -x -精确,扩展数字。显示包和字节计数器的精确值,代替用K,M,G表示的约数。这个选项仅能用于-L 命令。
(4)--line-numbers
       当列表显示规则时,在每个规则的前面加上行号,与该规则在链中的位置相对应。
 
2.7  MATCH EXTENSIONS
       iptables能够使用一些与模块匹配的扩展包。以下就是含于基本包内的扩展包,而且他们大多数都可以通过在前面加上!来表示相反的意思。
2.7.1 tcp
       当--protocol tcp 被指定,且其他匹配的扩展未被指定时,这些扩展被装载。它提供以下选项:
(1)--source-port [!] [port[ort]
       源端口或端口范围指定。这可以是服务名或端口号。使用格式端口:端口也可以指定包含的(端口)范围。如果首端口号被忽略,默认是"0",如果末端口号被忽 略,默认是"65535",如果第二个端口号大于第一个,那么它们会被交换。这个选项可以使用--sport的别名。
(2)--destionation-port [!] [port:[port]
       目标端口或端口范围指定。这个选项可以使用--dport别名来代替。
(3)--tcp-flags [!] mask comp
       匹配指定的TCP标记。第一个参数是我们要检查的标记,一个用逗号分开的列表,第二个参数是用逗号分开的标记表,是必须被设置的。标记如下:SYN ACK FIN RST URG PSH ALL NONE。因此这条命令:iptables -A FORWARD -p tcp --tcp-flags SYN, ACK, FIN, RST SYN只匹配那些SYN标记被设置而ACK、FIN和RST标记没有设置的包。
(4)[!] --syn
       只匹配那些设置了SYN位而清除了ACK和FIN位的TCP包。这些包用于TCP连接初始化时发出请求;例如,大量的这种包进入一个接口发生堵塞时会阻止 进入的TCP连接,而出去的TCP连接不会受到影响。这等于--tcp-flags SYN, RST, ACK SYN。如果"--syn"前面有"!"标记,表示相反的意思。
(5)--tcp-option [!] number
       匹配设置了TCP选项的。
2.7.2  udp
       当protocol udp 被指定,且其他匹配的扩展未被指定时,这些扩展被装载,它提供以下选项:
(1)--source-port [!] [port:[port]
       源端口或端口范围指定。详见TCP扩展的--source-port选项说明。
(2)--destination-port [!] [port:[port]
       目标端口或端口范围指定。详见TCP扩展的--destination-port选项说明。
2.7.3  icmp
       当protocol icmp被指定,且其他匹配的扩展未被指定时,该扩展被装载。它提供以下选项:
(1)--icmp-type [!] typename
       这个选项允许指定ICMP类型,可以是一个数值型的ICMP类型,或者是某个由命令iptables -p icmp -h所显示的ICMP类型名。
2.7.4  mac
--mac-source [!] address
       匹配物理地址。必须是XX:XX:XX:XX:XX这样的格式。注意它只对来自以太设备并进入PREROUTING、FORWORD和INPUT链的包有效。
2.7.5 limit
       这个模块匹配标志用一个标记桶过滤器一一定速度进行匹配,它和LOG目标结合使用来给出有限的登陆数.当达到这个极限值时,使用这个扩展包的规则将进行匹配.(除非使用了"!"标记)
(1)--limit rate
       最大平均匹配速率:可赋的值有'/second', '/minute', '/hour', or '/day'这样的单位,默认是3/hour。
(2)--limit-burst number
       待匹配包初始个数的最大值:若前面指定的极限还没达到这个数值,则概数字加1.默认值为5
2.7.6 multiport
       这个模块匹配一组源端口或目标端口,最多可以指定15个端口。只能和-p tcp 或者-p udp 连着使用。
(1)--source-port [port[, port]
       如果源端口是其中一个给定端口则匹配
(2)--destination-port [port[, port]
       如果目标端口是其中一个给定端口则匹配
(3)--port [port[, port]
       若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相等并与某个给定端口相等,则匹配。
2.7.7 mark
       这个模块和与netfilter过滤器标记字段匹配(就可以在下面设置为使用MARK标记)。
--mark value [/mask]
       匹配那些无符号标记值的包(如果指定mask,在比较之前会给掩码加上逻辑的标记)。
2.7.8 owner
       此模块试为本地生成包匹配包创建者的不同特征。只能用于OUTPUT链,而且即使这样一些包(如ICMP ping应答)还可能没有所有者,因此永远不会匹配。
(1)--uid-owner userid
       如果给出有效的user id,那么匹配它的进程产生的包。
(2)--gid-owner groupid
       如果给出有效的group id,那么匹配它的进程产生的包。
(3)--sid-owner seessionid
       根据给出的会话组匹配该进程产生的包。
2.7.9  state
       此模块,当与连接跟踪结合使用时,允许访问包的连接跟踪状态。
--state state
       这里state是一个逗号分割的匹配连接状态列表。可能的状态是:INVALID表示包是未知连接,ESTABLISHED表示是双向传送的连接,NEW 表示包为新的连接,否则是非双向传送的,而RELATED表示包由新连接开始,但是和一个已存在的连接在一起,如FTP数据传送,或者一个ICMP错误。
2.7.10  unclean
       此模块没有可选项,不过它试着匹配那些奇怪的、不常见的包。处在实验中。
2.7.11  tos
       此模块匹配IP包首部的8位tos(服务类型)字段(也就是说,包含在优先位中)。
--tos tos
       这个参数可以是一个标准名称,(用iptables -m tos -h 察看该列表),或者数值。
2.8  LOG
       为匹配的包开启内核记录。当在规则中设置了这一选项后,linux内核会通过printk()打印一些关于全部匹配包的信息(诸如IP包头字段等)。
(1)--log-level level
       记录级别(数字或参看syslog.conf(5))。
(2)--log-prefix prefix
       在纪录信息前加上特定的前缀:最多14个字母长,用来和记录中其他信息区别。
(3)--log-tcp-sequence
       记录TCP序列号。如果记录能被用户读取那么这将存在安全隐患。
(4)--log-tcp-options
       记录来自TCP包头部的选项。
(5)--log-ip-options
       记录来自IP包头部的选项。
2.9  MARK
       用来设置包的netfilter标记值。只适用于mangle表。
--set-mark mark
 
2.10 REJECT
       作为对匹配的包的响应,返回一个错误的包:其他情况下和DROP相同。 此目标只适用于INPUT、FORWARD和OUTPUT链,和调用这些链的用户自定义链。这几个选项控制返回的错误包的特性:
--reject-with type
       Type可以是icmp-net-unreachable、icmp-host- unreachable、icmp-port-nreachable、icmp-proto-unreachable、icmp-net- prohibited 或者icmp-host-prohibited,该类型会返回相应的ICMP错误信息(默认是port-unreachable)。选项echo- reply也是允许的;它只能用于指定ICMP ping包的规则中,生成ping的回应。最后,选项tcp-reset可以用于在INPUT链中,或自INPUT链调用的规则,只匹配TCP协议:将回 应一个TCP RST包。
 
2.11 MIRROR
     这是一个试验示范目标,可用于转换IP首部字段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再传送该包,并只适用于INPUT、FORWARD和OUTPUT链,以及只调用它们的用户自定义链。
 
2.12  SNAT
       这个目标只适用于nat表的POSTROUTING链。它规定修改包的源地址(此连接以后所有的包都会被影响),停止对规则的检查,它包含选项:
(1)--to-source [-][ort-port]
       可以指定一个单一的新的IP地址,一个IP地址范围,也可以附加一个端口范围(只能在指定-p tcp 或者-p udp的规则里)。如果未指定端口范围,源端口中512以下的(端口)会被安置为其他的512以下的端口;512到1024之间的端口会被安置为1024 以下的,其他端口会被安置为1024或以上。如果可能,端口不会被修改。
(2)--to-destiontion [-][ort-port]
       可以指定一个单一的新的IP地址,一个IP地址范围,也可以附加一个端口范围(只能在指定-p tcp 或者-p udp的规则里)。如果未指定端口范围,目标端口不会被修改。
 
2.13  MASQUERADE
       只用于nat表的POSTROUTING链。只能用于动态获取IP(拨号)连接:如果你拥有静态IP地址,你要用SNAT。伪装相当于给包发出时所经过接 口的IP地址设置一个映像,当接口关闭连接会终止。这是因为当下一次拨号时未必是相同的接口地址(以后所有建立的连接都将关闭)。它有一个选项:
--to-ports [-port>]
       指定使用的源端口范围,覆盖默认的SNAT源地址选择(见上面)。这个选项只适用于指定了-p tcp或者-p udp的规则。
 
2.14  REDIRECT
       只适用于nat表的PREROUTING和OUTPUT链,和只调用它们的用户自定义链。它修改包的目标IP地址来发送包到机器自身(本地生成的包被安置为地址127.0.0.1)。它包含一个选项:
--to-ports []
       指定使用的目的端口或端口范围:不指定的话,目标端口不会被修改。只能用于指定了-p tcp 或-p udp的规则。
 
2.15  DIAGNOSTICS
       诊断,不同的错误信息会打印成标准错误:退出代码0表示正确。类似于不对的或者滥用的命令行参数错误会返回错误代码2,其他错误返回代码为1。
 
2.16  COMPATIBILITY WITH IPCHAINS
       与ipchains的兼容性, iptables和Rusty Russell的ipchains非常相似。主要区别是INPUT 链只用于进入本地主机的包,而OUTPUT只用于自本地主机生成的包。因此每个包只经过三个链的一个;以前转发的包会经过所有三个链。其他主要区别是-i 引用进入接口;-o引用输出接口,两者都适用于进入FORWARD链的包。当和可选扩展模块一起使用默认过滤器表时,iptables是一个纯粹的包过滤 器。这能大大减少以前对IP伪装和包过滤结合使用的混淆,所以以下选项作了不同的处理:
-j MASQ
-M -S
-M -L
 
三.  Iptables 示例
1、查看本机关于IPTABLES的设置情况:
[root@singledb ~]# iptables -L -n
Chain FORWARD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ACCEPT     all  --  0.0.0.0/0            192.168.122.0/24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ACCEPT     all  --  192.168.122.0/24     0.0.0.0/0         
 
这里面显示的IP地址加上网络号, 这里网络号是/24。 关于IP 地址内容,参考Blog:
       IP(Internet Protocal) 地址 说明
       http://blog.csdn.net/tianlesoftware/archive/2011/02/25/6207289.aspx
 
2.  Iptables 保存
       iptables的配置和其他用命令配置IP一样,重起就会失去作用,可以用如下两种方式进行保存。
# service iptables save
或者:
# iptables-save > /etc/sysconfig/iptables
 
       /etc/sysconfig/iptables 是默认的保存位置。 在/etc/sysconfig 目录下还有一个iptables的配置文件:etc/sysconfig/iptables-config
 
注意:一般不建议用户手工修改这个文件的内容,这个文件只用于保存启动iptables时,需要自动应用的防火墙规则。
 
保存之后,把防火墙重启一下,才会生效。
    #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3、清除原有规则(慎用):
# iptables -F --> 清除预设表filter中的所有规则链的规则
# iptables -X --> 清除预设表filter中使用者自定链中的规则
 
4、设定预设规则
查看规则的状态:
[root@localhost ~]# iptables -L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FORWARD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OUT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更改规则:
 [root@tp ~]# iptables -P INPUT DROP
 [root@tp ~]# iptables -P OUTPUT ACCEPT
 [root@tp ~]# iptables -P FORWARD DROP
 
如果是ssh连接,连接会中断。
 
       上面的意思是,当超出了IPTABLES里filter表里的两个链规则(INPUT,FORWARD)时,不在这两个规则里的数据包就DROP(放 弃).应该说这样配置是很安全的.我们要控制流入数据包。而对于OUTPUT链,也就是流出的包我们不用做太多限制,而是采取ACCEPT。
       INPUT,FORWARD两个链采用的是允许什么包通过,而OUTPUT链采用的是不允许什么包通过。 这样设置还是挺合理的,当然你也可以三个链都DROP,但这样做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而且要写的规则就会增加.但如果你只想要有限的几个规则是,如只做 WEB服务器.还是推荐三个链都是DROP.
 
5、添加规则.
     首先添加INPUT链, 如我们要开启22端口: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注意:如果你把OUTPUT 设置成DROP的就要写上下面的规则,好多人都是忘了写这一规则导致始终无法SSH。
     #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sport 22 -j ACCEPT
 
6、端口操作相关示例:
 
6.1 添加端口
(1)    允许源地址为x.x.x.x/x的主机通过22(ssh)端口.
iptables -A INPUT -p tcp -s x.x.x.x/x --dport 22 -j ACCEPT
(2)允许80(http)端口的数据包进入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3)允许110(pop3)端口的数据包进入,如果不加这规则,就只能通过web页面来收信(无法用OE或Foxmail等来收)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110 -j ACCEPT
(4) 允许25(smtp)端口的数据包进入,如果不加这规则,就只能通过web页面来发信(无法用OE或Foxmail等来发)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5 -j ACCEPT
(5)允许21(ftp)端口的数据包进入(传数据)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1 -j ACCEPT 
(6)允许20(ftp)端口的数据包进入(执行ftp命令,如dir等)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0 -j ACCEPT 
(7)允许53(dns)端口的数据包进入(tcp)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53 -j ACCEPT 
(8)允许53(dns)端口的数据包进入(udp)
 iptables -A INPUT -p udp --dport 53 -j ACCEPT 
(9)允许ICMP包通过,也就是允许ping
 iptables -A INPUT -p icmp -j ACCEPT
(10)利用iptables 对连接状态的支持
       iptables -A INPUT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11)把INPUT链的默认规则设置为DROP
       iptables -P INPUT DROP
 
6.2 查看端口信息
[root@singledb ~]# iptables -L -n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22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2222
 
       端口的信息添加到相信的链之后,可以查看到,如之前添加的22端口。 就在INPUT链。
 
6.3  删除端口信息
[root@singledb ~]# iptables -D IN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root@singledb ~]# iptables -D INPUT -p tcp --dport 2222 -j ACCEPT
[root@singledb ~]# iptables -L -n
 
删除后,我们在次查看,INPUT 链中就没有了相关的信息。
 
7、iptables限制IP访问特定端口
7.1允许某个IP (192.168.6.100)的机器进行SSH连接:
[root@singledb ~]# iptables -A INPUT -s 192.168.6.100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root@singledb ~]# iptables -L -n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ACCEPT     tcp  --  192.168.6.100        0.0.0.0/0           tcp dpt:22
 
7.2 允许某一段的IP 访问SSH
[root@singledb ~]# iptables -D INPUT -s 192.168.6.100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root@singledb ~]# iptables -A INPUT -s 192.168.6.0/24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root@singledb ~]# iptables -L -n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ACCEPT     tcp  --  192.168.6.0/24       0.0.0.0/0           tcp dpt:22
       因为之前添加过这个端口,所以先删除了22的配置,然后添加的,这里我们使用的192.168.6.0/24. 它表示的是192.168.6.1-192.168.6.254的IP都可以访问。这里的24 代表网络号。 具体参考:
       IP(Internet Protocal) 地址 说明
       http://blog.csdn.net/tianlesoftware/archive/2011/02/25/6207289.aspx
 
7.3 限制某一IP 访问SSH
[root@singledb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s ! 192.168.6.100 --dport 22 -j ACCEPT  --注意!号有个空格
[root@singledb ~]# iptables -L -n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ACCEPT     tcp  --  192.168.6.0/24       0.0.0.0/0           tcp dpt:22
 
8、配置一个NAT表放火墙
8.1、查看本机关于NAT的设置情况
[root@singledb ~]# iptables -t nat -L
Chain PREROUTING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POSTROUTING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MASQUERADE  all  --  192.168.122.0/24    !192.168.122.0/24  
MASQUERADE  all  --  192.168.122.0/24    !192.168.122.0/24  
 
Chain OUT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这些信息也可以在iptables的配置文件(/etc/sysconfig/iptables)里直接查看。
 
8.2 清除NET表的信息:
[root@singledb ~]#iptables -F -t nat
[root@singledb ~]# iptables -X -t nat
[root@singledb ~]#iptables -Z -t nat
 
8.3、添加规则
(1)防止外网用内网IP欺骗
[root@singledb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i eth0 -s 10.0.0.0/8 -j DROP
[root@singledb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i eth0 -s 172.16.0.0/12 -j DROP
[root@singledb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i eth0 -s 192.168.0.0/16 -j DROP
 
(2)禁止与211.101.46.253的所有连接
[root@singledb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d 211.101.46.253 -j DROP
 
(3)禁用FTP(21)端口
[root@singledb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 --dport 21 -j DROP
这样写范围太大了,我们可以更精确的定义.
[root@singledb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 --dport 21 -d 211.101.46.253 -j DROP
       这样只禁用211.101.46.253地址的FTP连接,其他连接还可以.如web(80端口)连接.
 
(4)drop非法连接
[root@singledb ~]# iptables -A INPUT -m state --state INVALID -j DROP
[root@singledb ~]#iptables -A OUTPUT -m state --state INVALID -j DROP
[root@singledb ~]# iptables-A FORWARD -m state --state INVALID -j DROP
 
(5)允许所有已经建立的和相关的连接
[root@singledb ~]# iptables-A INPUT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root@singledb ~]#iptables-A OUTPUT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9. 保存
[root@singledb ~]# service iptables save
Saving firewall rules to /etc/sysconfig/iptables:          [  OK  ]
[root@singledb ~]#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Flushing firewall rules:                                   [  OK  ]
Setting chains to policy ACCEPT: filter nat                [  OK  ]
Unloading iptables modules:                                [  OK  ]
Applying iptables firewall rules:                          [  OK  ]
Loading additional iptables modules: ip_conntrack_netbios_n[  OK  ]
[root@singledb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anhl/archive/2012/10/24/2737096.html

Linux iptables 防火墙相关命令介绍及使用相关推荐

  1. Linux firewall(防火墙)相关命令

    // 1.检验防火墙是否启动 firewall-cmd --state // 2. 检查8080 端口是否启动: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li ...

  2. Linux iptables 防火墙相关资料

    1. 设定为系统服务 开启: chkconfig iptables on 关闭: chkconfig iptables off 2. 通过服务命令开启关闭 开启: service iptables s ...

  3. Linux安全关机命令以及相关命令介绍

    Linux安全关机命令以及相关命令介绍 致新手运维师 作为一名Linux运维师,应该明白Linux服务器运行时关机的正确方法,有助于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不至于造成一些必要的损失.当然,Linux服务器作为 ...

  4. Linux iptables防火墙设置与NAT服务配置

    Linux iptables防火墙设置与NAT服务配置 - 摘要: linux教程,NAT服务器,iptables防火墙设置与NAT服务配置, 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 ...

  5. Linux IPTABLES 防火墙专题讲座 - 下篇-龙小威-专题视频课程

    Linux IPTABLES 防火墙专题讲座 - 下篇-55人已学习 课程介绍         Linux IPTABLES 防火墙专题讲座 - 下篇,让学员熟练掌握IPTABLES ,并且深入理解结 ...

  6. linux防火墙ddos,Linux iptables防火墙详解 + 配置抗DDOS***策略实战

    Linux iptables防火墙详解 + 配置抗DDOS***策略实战 Linux 内核中很早就实现了网络防火墙功能,在不同的Linux内核版本中,使用了不同的软件实现防火墙功能. 在2.0内核中, ...

  7. Linux iptables 防火墙常用规则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米扑博客 总结了 Linux iptables 防火墙常用规则,分享出来. iptables 安装 yum install i ...

  8. Linux IPTABLES 防火墙专题讲座 - 上篇-龙小威-专题视频课程

    Linux IPTABLES 防火墙专题讲座 - 上篇-88人已学习 课程介绍         结合Linux内核工作原理 贴心讲解LINUX普及的防火墙技术 IPTABLES 本门课程为上篇 课程收 ...

  9. Linux iptables 防火墙 添加删除 端口

    Linux iptables 防火墙 添加删除 端口 ps:本人亲测,阿里云2核4G5M的服务器性价比很高,新用户一块多一天,老用户三块多一天,最高可以买三年,感兴趣的可以戳一下:阿里云折扣服务器 一 ...

最新文章

  1. shell监控MySQL服务是否正常
  2. 使用中文输入法时对键盘事件的处理
  3. 使用 yolov3训练 voc2012
  4. 【Python】pymysql基础:数据库操作
  5. 图像识别中的深度学习【香港中文大学王晓刚】
  6. CTF个人总结指南(更新中)
  7. TypeScript Type Compatibility 类型兼容性
  8. Dataway让 Spring Boot 开发变得更高效!
  9. 使用FindBugs-IDEA插件找到代码中潜在的问题
  10. ViewDragHelper
  11. 安卓10未知来源_华为已将“基于安卓10”变成“兼容安卓10”,EMUI就是鸿蒙OS
  12. 实验三:凸包(输入点坐标计算凸包坐标)
  13. 圈内著名ts_央视为电竞发声:AG和estar当选著名战队,梦泪,猫神被官方肯定
  14. ICC布局规划---1
  15. 基于php教学信息自助查询系统
  16. 年薪 50 万程序员能在北京过上啥样生活?
  17. 这几款软件,你千万别装
  18. 【计算机网络】HTTPS的基础知识
  19. 高清宾利欧陆GT Mac动态壁纸
  20. 雅马哈RCX340机器人与相机实例程序说明

热门文章

  1. 游戏中的实时水体模拟技术分享:波形叠加法与波动方程
  2. Java面试题 Java如何进行高效的数组拷贝?【Arrays.copyOf()】
  3. MySQL主从复制性能优化
  4. JavaWeb第四讲 会话跟踪技术HttpSession、Cookie、url、隐藏表单域
  5. 运维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6. Spring.Resource与Spring资源获取方式
  7. JAVA.IO字节流
  8. page cache 与free
  9. [svc][op]从历险压缩日志里网站pv uv统计
  10. cocoapods Analyzing dependencies 问题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