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有关SQL”关注我哟

加个“星标”,天天与6000人一起快乐成长

前言

《巴黎评论》向来是我最喜欢的读物之一。读第二册的时候,我甚至每天中午都去言几又站着看半小时。每个作者的回答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反思自己的作为,更进一步了解自己。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比认清自己,更有意思的呢?

所以,对这些评论的摘录和思考,真正是属于极私密发自我内里的对话,更是不可公开言说的独白。我不知道多少人爱看,无论如何却又阻挡不了我发表的冲动。

最后,想要读懂,或者说从《巴黎评论》中读出有趣的事情来,我有一个好方法,那就是只字不差的阅读。

正文

《巴黎评论》:那时你确信就想当作家嘛

卡波蒂:那时我是意识到相当作家,可是到了15岁左右时才才确信我可以当作家。那时我已经鲁莽的把短篇小说投给杂志和文学季刊了。毫无疑问,每个作家都不会忘记第一篇稿子被接受的经历,可是在17岁那年的一个美好日子里,我在同一个上午接连收到了我的第一份,第二份,第三份稿件录用函。“欣喜若狂”可不仅仅是个成语。

最热门的事件,最热门的期刊杂志,占据了这些热点的爆发,能够在这里展现自己,那无疑是占得先机了。我们可以想象,IT 行业中,最热门的那几个论坛,可以发表自己看法的地方,都在哪里?而不是扎堆去一些发声了,但是没人关注的地儿。

第二就是质量问题。能到这些地方发表作品固然是好,但前提是自己的水平足够在这里得到别人的关注。这还不是编辑说了算的,因为即时编辑审核过了,但你还得有吸人眼球的高质量文章。

《巴黎评论》:你提到的三位编辑鼓励了你,是指他们买下你的作品,还是他们同时也对你提出了建议?

卡波蒂:我没法想象,还有什么比买下你的作品更鼓舞人心的事儿了。我从来不写,实际上,我也确实不会写-——任何我觉得拿不到报酬的东西。不过,事实上,我提到的这些人,还有其他一些人,都一点不吝惜他给你的建议。

事实上我也很想知道,写的文章除了赚钱,名利和名声,还有什么发表的必要?当然当做笔记记录的文章,不算是这类文章。所以写一篇正经的文章,就是要赚钱或者至少收获一个好名声。

《巴黎评论》:你最近出版了一本书,讲的是《波吉与贝丝》到俄国演出的那段旅程。这本书最有趣的特质之一,是即使与那些常年公证记录实时的新闻记者笔下的报道相比,它的文风也显得异常客观。本书给人的印象是,它已经尽其所能,最大程度的接近了从另一个人眼里看到的真相,鉴于你大多数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质,这一点颇为惊人。

卡波蒂:其实我并不认为这本书-《缪斯入耳》与我其他虚构作品风格截然不同。也许之所以会有那样的感觉是因为这本书的内容描述的是真实事件。毕竟,《缪斯入耳》是不折不扣的新闻报道,而一旦从事新闻报道,你的身边就充斥着真实情况和表面文章,充斥着未予置评的暗示——你不能用小说的方式达到一针见血的深度。不过,我想要做及时报道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证明我能把自己的风格应用到新闻事实里面去。

新闻事实,案件记录就像是银行流水一样,都是客观的存在。而对于这些事件的解读,才是当下要紧的事。随着时代的变迁,可能有些事件会被解读出不一样的版本,这也是新闻的价值所在之一吧。你可以清楚的推断当时的一个社会环境。

对新闻的报道大家会质疑这份报道的真实性与导向性。而对小说则宽宏大量的多。所以小说能反映的价值判断比新闻更犀利,手段更灵活,在新闻中出现任何的个人价值判断都是会被误解的。这也是新闻的难处。

《巴黎评论》:你是不是读的很多

卡波蒂:太多了,而且什么都读,包括标签、处方和广告。我对报纸充满热情——每天都会把所有的日报看一遍,还会看报纸周日版和几份国外杂志。至于那些我没买的报纸,我会站在报摊跟前看。我平均每周读书5本左右——正常长度的小说约莫两小时读完。近几年我的阅读似乎集中在书信、日记和自传上。边写边读对我没什么影响,不会突然发觉另一个作家的风格从我的笔下渗出来。

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才是最大的财富。能够拥有无限多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产生更大的价值,想来都是非常兴奋的一件事情。

年纪越大,花里胡哨的东西越是看得少了,反而对白话叙述的文字看得越有味道。比如日记和自传,连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都开始觉得好像不是特别的对胃口了。因为读上去太累。但也知道这种手法可能是必须去读懂它的。

《巴黎评论》: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特别大

卡波蒂:就我意识所及,我从未观察任何直接的文学影响。不过有些评论家告诉我,我早期的作品受惠于福克纳、韦儿蒂以及麦卡勒斯。有可能,上述三位都是我推崇备至的,还得加上凯瑟琳.安.波特。尽管十三至十六岁并不是唯一适合阅读托马斯.沃尔沃的年纪,但那段时间却最容易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当时在我眼里他是一个伟大的天才,现在我还这么看,可是已经一行都读不下去了。而以下作家仍时时还能唤起我的激情:福楼拜、屠格涅夫、契诃夫、简奥斯丁、詹姆斯、E.M.福斯特、莫迫桑、里尔克、普鲁斯特、萧伯纳、薇拉凯瑟。

这里或许应该加上自己作为一名 IT 人,尤其是数据领域的 IT 人,讲讲自己受到哪些作家,和正在影响着自己发展的那些自媒体作者。他们对自己的影响,和自己的一些正向反馈。

拉出一个列表,详细介绍这些人的生平已经他们的特点和写作风格。说到风格,似乎现在更多人喜欢文笔犀利的那些自媒体人,老道而且洞察能力特别强劲。像张佳玮这类文艺人,还有余晟身在IT却心在文艺界的程序员,可谓是凤毛菱角,可能是我太孤陋寡闻了。

我早年跟随的一些作者,文笔都以质朴为主,仅用来介绍知识而已。像云风,田春冰河,老赵,盖国强等等。

《巴黎评论》:你似乎认为风格化作家与非风格化作家之间是泾渭分明的,那么你认为哪些作家是风格化的,那些不是?

卡波蒂:在我看来,如果你能原谅我用一个颇为粗陋的小意象,那么,我觉得风格就是能映照出一位艺术家的感性而非作品内容的镜子。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作家都有风格——罗纳德.菲儿班出了风格之外几乎一无所有,而且感谢上帝,他也意识到了这点。可是,拥有风格,一种风格,常常是一道障碍,一股反作用力,而不能达到它应该达到的效果,不能像E.M.福斯特、柯莱特、福楼拜、马克吐温、海明威以及伊萨.迪内森那样,用风格为自己加分。我觉得他们都成功克服了强烈却有害的风格,哪些风格并不能加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还有一种是没有风格的风格家——难度很高,很让人敬仰,也总是很流行:格雷厄姆.格林、毛姆、桑顿.怀尔德、约翰.赫塞等。

没有风格的作家,难度很高。他们用来写作的技巧,我猜是灌输了自己的独特思想在里面,叙述手法迥异。

有风格的作家,往往不一定拘泥于一种风格,而是把风格当做一种表现手法,一种吸引读者的手法。

就像之前所说,如果带节奏,耍大牌,文锋犀利(大都是用粗俗的话语来打压一些正常表述、事件、问题等),确实能得到一部分读者的青睐,在这部分读者看来可能得到的是共鸣,他们会觉得这是件好玩,收获很大的事情。

《巴黎评论》:写一本书,你是在动笔之前就已经完全组织好了结构呢,还是一边写一边展开,让你大吃一惊?

卡波蒂:两者兼有。我总是会有幻觉,认为故事的开端,中间和结尾,都同时在我的脑袋里上演——我好像能在刹那间都看见。可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在写作的过程中,无数意外频繁发生。感谢上帝,因为那些意外、那些转折、那些在恰当的时刻凭空冒出来的词汇是一笔意料之外的红利,那可喜的小小动力能推着作家前进。我一度在笔记本上写过短篇小说的故事大纲,但是我发觉,不知怎么的,这么做会泯灭我的想象力所催生的灵感。

想到哪写到那,任凭脑袋天马行空,是我最喜欢的写作方式。写的过程中会有无数的问题向我抛来,我非常受用这种没有边际的想法,而且往往能带着我跑得很远,有些未解之谜,暂时没有精确答案的问题,都会被记录在有道云笔记里面。持续的会去跟踪一段时间,直至把它想明白,想透彻,一点点抽丝剥茧的去进行主题阅读,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笔记都能给我无数的新的想法,促使我一举拿下之前未想明白的很多事情。

比如我在了解 SQL Server 存储引擎的时候,就是不断的问自己问题,这表到底是存在哪个磁盘上的,哪个文件中记载了这部分数据,是不是可以把表建立在特定的文件上呢?

当写下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慢慢就在摸清楚存储引擎干的一些活,配合着 MSDN 的文档,顺藤摸瓜的就知道了文件组 ,文件,日志,分区等等概念。慢慢的这张网就越来越大,越来越细了。细到在 XMIND 的一个 tab 页里面存储不了,又分了很多小类别,分别存储在不同的 tab 页中。

我认为这在刚开始摸索一样东西的时候,是个好方法。而写的东西要发表的时候,就不能这么干了,需要收敛。读者肯定不愿意一股脑的接收这么多概念和信息的,循序渐进讲明白概念和适当把握深浅是作者需要考虑的地方。

《巴黎评论》:作家能通过学习形成风格嘛?

卡波蒂:不,我想风格是不能刻意达成的。你的风格就是你本身。归根结底,作家的个性与其作品息息相关。“个性”是个备受争议的词儿。作家独立的人性,他对着全世界说的话,打的手势,看起来就得像一个在与读者交流的人。如果个性模糊,教人困惑,或者仅仅具有文学性,那就行不通了。福克纳、麦卡勒斯————他们就设计了自己的个性。

caoz 曾经在他的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文章中,提出“稀缺性造就价值”这么个概念。我觉得他还说的笼统了一点,“稀缺性价值”和“物依稀为贵”是一个道理。但有这概念不行,“道理谁都明白,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所以到底如何培养自己的“稀缺性价值”才是最为重要的。

说到底,“稀缺性的价值”对于人来说,就是你这个人的“个性”上的“稀缺性”,更为本质的是你这个人“思维方式”的稀缺性。有很多因素造就了你的“思维方式”的稀缺性,比如你早年的教育,你的家庭背景,你的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方法,还有你阅读过的一些材料以及思考过的一些问题,等等。

风格,个性就像卡波蒂所说,不能刻意达到。因为你在追求的过程中,不可能准确的成为一名你想成为的那种风格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偏离。但你肯定知道哪种风格你尝试过了,你喜欢那种风格,于是你就可以设计自己的作品带有那种风格。

但如果你经常在各种风格之间切换,你会变得圆滑,会让人觉得你太难以捉摸,而丧失掉一些社交的便利性。假如你给自己设计了一种成熟稳重的形象,而在社交场合你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去交流,那么自然得到别人的认可会颇费一番解释。

以最真诚的态度去社交,减少别人的猜疑,获得别人的标签式的认可,是成本最低的方式。人不用各种方式来揣测你,和你打交道最轻松,你的朋友还会少么!

End

往期精彩:

《巴黎评论 I》启示录连载之 - 杜鲁门.卡波蒂相关推荐

  1. 《巴黎评论》启示录连载之一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 如果我去采访这位有名的日本作家,大抵会问的一些问题: 1 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写作,觉得非写不可,不写就难受 2 受到什么影响,让童年没有爱好的写作者,持续写作 3 最喜欢混迹的圈子,最喜欢读的 ...

  2. 1024程序员节,一份精华合辑送给你

    点击蓝色"有关SQL"关注我哟 加个"星标",天天与10000人一起快乐成长 写在前面 今天,10月24日. 对于程序员来说,这天意义非凡.我的公众号,提供了一 ...

  3. SQL 开发应有的一种思维

    微信群的朋友们,提出的问题也是越来越有味道了. 可能有些读者会笑话我说,别人要你帮忙免费解决问题,你还觉得有趣,傻瓜! 但我觉得,做这样的傻瓜还确实挺有趣,收获远比其他某些付费却无趣的问题,多得多! ...

  4. 神圣的傻瓜,善良的杰克·凯鲁亚克:纪念《在路上》50年

    今年是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的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50年.据说这本书的最新翻译本在中国已经是第8次印刷,销售超过 ...

  5. ​【文末有福利】为何美国的科研既能得诺贝尔奖,又能产生高科技产品?

    美国历史上有三个叫布什的大人物,两位担任总统的布什和本书的作者范内瓦·布什,后者和前两者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如果把两位布什总统加起来放在天平的一边,范内瓦·布什放在另一边,真的很难讲哪一边更重. ...

  6. 转载:35岁前成功的12条黄金法则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习惯能载着你走向成功,也能驮着你滑向失败.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1.习惯的力量:35岁以前养成好习惯 你想成功吗?那就及早培养有利于成功的好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35 ...

  7. 《who Who Are You Working For》(你在为谁工作)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触动心底的反思 你在为谁工作 "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工作呢?"如果不尽快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今生我们很可 ...

  8. 【职场心路】一个老DBA的自白

    杨志洪[DBA+社群]创始人 [DBA+社群]上海发起人 数据管理专家,Oracle ACE.OCM. SHOUG/ZJOUG核心成员.DAMA会员/CCF会员,译著<Oracle核心技术> ...

  9. 从特斯拉到爱因斯坦,物理学家为何钟情于猫

    牛顿和猫洞的故事,图片来自3milliondogs.com 来源:数学中国 尽管我们看到了大量的猫被用作实验对象.面对科学发展过程中这黑暗一面,我有必要强调一下,纵观历史,许多物理学家与他们的猫的关系 ...

最新文章

  1. 【CTF】实验吧 古典密码
  2. 隔空测量电压:电场强度测试仪-FMX-004
  3. ViewPager详解(一)——ViewPager的基本使用完整示例
  4. 个人计算机的安全设置,个人计算机安全设置..doc
  5. office2016中插入公式心得
  6. dataframe scala 修改值_【Spark学习笔记】 Scala DataFrame操作大全
  7. 电脑固态硬盘接口辨析
  8. java 抛出空指针_java - Java ServerSocket抛出空指针异常 - 堆栈内存溢出
  9. ubuntu安装python3.8_在Ubuntu 18.04系统上安装Python 3.8的两种方法
  10. “人工智障”,我们还能忍你多久?
  11. 【CNN】很细的讲解什么以及为什么是卷积(Convolution)!
  12. 2022年 微信大数据挑战赛
  13. 现实世界的Windows Azure:采访Definition 6首席技术官Paul Hernacki
  14. php用高德地图api坐标返回市_php 使用高德地图(一) 画多边形及编辑 获取坐标 (简单总结)...
  15. java 调用soapui_利用soapui和jdk API访问webservice
  16. 电子招标是未来的招投标趋势
  17. 如何写一篇计算机领域的论文(总结)
  18. java流媒体直播_实时监控、直播流、流媒体、视频网站开发方案设计简要
  19. spring Clound EMERGENCY! EUREKA MAY BE INCORRECTLY CLAIMING INSTANCES ARE UP WHEN THEY'RE NOT. RENEW
  20. torch实现ESIM算法

热门文章

  1. 发布3天获推荐10w+,视频号内容出现新玩法?
  2. 在线ico图标制作、python代码实现ico格式转换
  3. 网易考拉海购:电商高并发架构设计的铁律
  4. Beautiful Soup:4 kinds of objects
  5. CSS实现水波纹效果
  6. ❤️Python制作表白小程序,七夕能不能脱单就全靠它了!❤️(附源码)
  7. OSPF与BGP协议流程与协议格式简单学习
  8. Gerrit添加Verified
  9. 基于SqlServer基本表的插入、修改和删除
  10. 实战 | 如何利用 Scrapy 编写一个完整的爬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