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相机无法真实记录我们所看到的景物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答案却很复杂,一方面需要知道相机是如何成像的,另一方面需要研究人眼的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内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感知生活中不一样的美,也有助于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摄影师。

前言

人眼相对于相机的最大优势在于,我们的眼睛可以环视周边并且根据不同的主题场景进行动态调整,而相机只能捕获单个的静止图像。比如,我们可以环顾四周获得范围更广的视角;可以调整瞳孔大小,适应环境光线的变化;可以调整聚焦位置,适应物体的远近。

这时,你可能会想到摄像机,对于动态场景而言,摄像机更加适合与人眼进行比较。但是,人类视觉的最重要的独特性是,我们看到的场景可能并非真实的场景,它是人脑通过对眼睛获取信息进行重建的结果。

很多人对此可能会表示怀疑,下面的示例可以向你展示,自己被视觉欺骗的情况。

虚假色(False Color):实际的图像中是一圈紫色圆点,一点钟方向有一个缺口,当你注视图片中心的十字时,丢失点会出现并且围绕中心旋转,过一会儿,移动点会变成绿色,这在原图中是不存在的,如下图所示。

  

马赫带(Mach Bands):实际的图像中每个带条的亮度都是一致的,而我们却看到在其边缘附近更暗(上边缘)或者更亮(下边缘)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眼和相机进行公平的比较。在后续的部分,我们将尽可能将实际场景的内容与人脑的思维分离开来,从而进行客观的比较和分析。

差异概述

对于人眼与相机之间的差异,通常最为重要也是分歧最大的几点包括:视场角,分辨率和细节,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差异点,比如景深、立体视觉、白平衡和色域,这些都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视场角

相机的视场角取决于镜头的焦距以及传感器的尺寸。镜头的焦距越长,视场角越窄,如下图所示。

对于人眼而言,尽管其焦距大概为22毫米,但是由于以下因素的影响,没法儿直接获得其视场角的大小。首先,人眼的后部是弯曲的;其次,视野的外围细节逐渐少于中心;最后,感知到场景是两只眼睛的组合结果。

每只眼睛具有120~200°的视场角,主要取决于如何定义目标物体“被看见”。同时,双眼的重叠区域为130°左右,几乎与使用鱼眼镜头一样宽,如下图所示。这是由于进化所致,极端的外围视觉有助于感测运动和大型物体(例如正在扑来的狮子)。如果相机也使用类似的广角,拍摄的照片会高度失真且不自然。

影响视觉感知的最大因素是人眼的中心视场角(大约40~60°)。从主观上讲,这个角度就是你能够在不移动眼球即可看到物体时的角度。对比相机,它接近于全景相机的43毫米标准镜头,或者带有1.6倍裁剪因子的相机的27毫米镜头。

由上图可知,视场角的变化会影响拍摄对象的相对大小。视场角变宽会放大对象的相对大小,视场角变窄则会使拍摄对象的相对大小都几乎相同,从而损失画面的深度感。极宽的视场角也会使靠近画面边缘的拍摄对象产生拉伸效果,如下图所示。

相比之下,人眼即便捕捉到的是扭曲的广角图像,人脑也会将其重建为几乎没有失真的3D心理图像。

分辨率和细节

假设视场角为60°,在20/20的视力下,人眼能够分辨相当于52兆像素相机。而当前大多数的数码相机的像素为5-20兆像素,所以,我们通常认为相机的分辨率远远低于自己的视觉系统。

不过,这样的计算方法具有明显的误导性,毕竟20/20代表的是中心视力的理想值,实际上,一旦偏离中心点,人眼的视觉能力便会急剧下降,偏离中心仅20°,人眼就只能分辨十分之一的细节。而且,在外围区域,人眼仅仅能够检测到较大的对比度和最小的颜色,如下图所示。

考虑到上述因素,当我们仅是看一眼时,可以感知到的细节,与5~15百万像素的相机比较接近,这还要取决于人的视力状况。幸好,人脑并不需要记下每个像素,只会记录图像中令人难忘的纹理,颜色和对比度。

为了能够重建详细的心理图像,我们的眼睛会快速连续地关注几个感兴趣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最终的结果是一种心理图像,其中的细节已经根据兴趣点优先进行了有效地排序。对于摄影师而言,这是很重要的,却又常常会被忽略。尽管照片中包含的细节已经接近了相机所能达到的细节获取极限,但是如果其中没有令人难忘的兴趣点,那么对于观看照片的人而言,大部分细节都会被自动忽略。

在细节方面,人眼与相机之间还有以下的重要差异。

不对称性。在视线以下,人眼能够感知到更多的细节(相对于视线以上)。另外,人眼的周边视觉在远离鼻子的方向上,比朝向鼻子的方向上,更加敏感。相比之下,相机几乎能够完美对称地记录图像。

弱光环境。在极低的光线环境下,比如月光或星光,人眼基本丧失了对颜色的判别力,并且中心视野的细节获取能力也会下降,甚至还不如上述的偏离中心的情况。许多天文摄影师都知道这一点,此时,他们通常会凝视昏暗的恒星的侧面,以便于可以借助于肉眼观察拍摄效果。

微妙的渐变。通常我们较多地关注细节部分,其实细微的色调渐变也很重要,碰巧它还是人眼与相机的重要差异之一。使用相机时,细节放大后会更容易分辨。而实际上,对人眼来说,细节放大后,反而可能会变得不太明显。如下图所示,两幅图像具有相同对比度的纹理,但是由于纹理已被放大,因此在右侧的图像中反而是不可见的。

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通常大家都认为在动态范围领域,人眼具有巨大的优势。如果考虑瞳孔根据亮度变化的动态调节情况,确实如此,人眼远远超过相机至少24个光圈值。但是这样的对比并不公平,毕竟我们不是在跟摄像机作比较。

如果我们改为考虑人眼的瞬时动态范围(保持瞳孔张开程度不变),那么相机的表现会更好。这类似于,调整我们的眼睛查看场景中的一个区域,而不看其他任何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人眼大约可以看到10~14个光圈级动态范围,绝对超过了大多数的紧凑型相机(5~7个光圈级),但是与数码单反相机(8-11个光圈级)相接近。

另一方面,人眼的动态范围也取决于亮度和目标物体的对比度,因此上述内容仅适用于典型的日光条件。例如,在月光或星光下,人眼可以达到更高的瞬时动态范围。

量化动态范围:摄影中最常使用的用于测量动态范围的单位是f-stop,它描述了场景中最亮和最暗的可录制区域之间的比率,以2的幂数表示。因此,动态范围为3个光圈的场景的白色亮度是黑色的8倍(2的3次幂)。

灵敏度是另一个重要的视觉特征,它描述了分辨非常微弱或快速移动的目标物体的能力。在明亮的光线下,现代相机更擅长分辨快速移动的物体,比如高速摄影作品。当摄像机的ISO速度超过3200时,通常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而人眼的等效日光ISO通常被认为低至1。

但是,在弱光条件下,人眼会变得更加敏感(假设先让眼睛适应环境30分钟以上)。通常,天文摄影师估计其接近ISO 500~1000,虽然仍不及数码相机高,但是接近。另一方面,相机的优点是可以使用更长的曝光,以捕获更暗的物体;然而,当人眼凝视某物超过10~15秒后,基本不会再看到更多的细节。

结论

人们可能会争辩说,相机是否能够击败人眼是无关紧要的,因为相机需要不同的标准:它们需要产生逼真的照片。一张打印的照片不用考虑眼睛将会聚焦在哪个区域,因此场景中的每个部分都需要包含最大的细节,以防万一,这才是相机需要考虑的地方,特别是对于大尺寸或近距离观看的打印件。当然,摄像机会更加适用于需要记录上下文的情况。

总体而言,视觉系统的大多数优势都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的大脑能够智能地解释来自人眼的信息,而使用相机时,我们所拥有的只是原始图像。即使这样,目前的数码相机的性能也出乎意料地出色,并且在视觉功能方面已经超越了我们的眼睛。真正的赢家是摄影师,因为他能够智能地组合多幅相机图像,从而创造出甚至超越我们原本心理图像的作品。

【剑桥摄影协会】相机VS.人眼相关推荐

  1. 【剑桥摄影协会】相机的测光(Metering)与曝光(Exposure)

    了解数码相机如何通过光线测量来控制准确的曝光是至关重要的.测光系统是相机的大脑,它根据照明条件和ISO感光度的设定,决定快门速度和光圈.测光系统的选项通常包括:部分测光.评估区域或矩阵测光.中心加权测 ...

  2. 【剑桥摄影协会】相机曝光(Exposure)

    相机拍照时的曝光时间决定了最终照片的亮暗程度.它只取决于三种相机设置:光圈,ISO和快门速度,它们也被称为"曝光三角",掌握其使用方法是提高摄影技术的重要环节. 理解曝光 实现正确 ...

  3. 【剑桥摄影协会】白平衡(White Balance)

    白平衡(WB)是用于消除不符合真实场景的色偏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让人眼看到的白色物体在照片中呈现出同样的白色.合适的相机白平衡设定,必须要考虑到光源的"色温",即白光的相对暖(色)或 ...

  4. 【剑桥摄影协会】RAW文件格式

    在数码摄影中,RAW文件格式相当于电影摄影中的底片,它包含了直接来自数码相机传感器的原始像素信息.由于RAW文件格式尚未进行解马赛克的处理,因此其每个像素位置只包含一个红色.绿色或蓝色的值.通常数码相 ...

  5. 【剑桥摄影协会】色彩管理之概述

    "色彩管理"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可以知道成像链路中每种设备的颜色特性,并可以将其应用于色彩重现.这一过程通常在幕后执行,并且无需任何干预,但是一旦出现颜色问题时,了解该过程便至关 ...

  6. 【剑桥摄影协会】清晰度(Sharpness)

    清晰度描述了照片中细节内容的清晰程度,能够有效地衡量细节纹理的展现效果.清晰度的效果会受到相机设备,图像放大程度和观看距离的影响,但是通过适当的摄影和后处理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清晰度的效果.决定一幅图 ...

  7. 【剑桥摄影协会】超焦距

    超焦距是指一个特定的聚焦距离,当将相机聚焦在该距离时,可以确保从该距离的一半一直到无穷远处获得最大的清晰度,如下图所示.超焦距在风景摄影中特别有用,能够帮助摄影师充分利用景深,拍出细节更加丰富的作品. ...

  8. 【剑桥摄影协会】手持拍照的相机抖动改善

    在手持拍照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相机抖动导致照片模糊的问题,如下图所示.这种手不够稳的情况,通常会给很多人带来困扰.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完全避免的,幸好,有许多方法能够尽量改善其对于最终照片效果的 ...

  9. 【剑桥摄影协会】色彩管理之色彩空间

    "色彩空间"是一种有用的概念工具,它可以用于了解特定设备或者数字文件的颜色特性.当你想要在另一台设备上重现颜色时,色彩空间可以帮助你进行阴影/高光细节与颜色饱和度之间的取舍判断. ...

最新文章

  1. 0基础学好python难不难_零基础学习Python难不难?Python有什么优势?
  2. cytoscape绘图互作网络图(二)
  3. python进程间通信的秘密
  4. threeten-extra使用实例
  5. maven学习笔记之IDEA+Maven+Jetty运行一个简单的web项目
  6. java输入日期计算天数_(JAVA)输入年月日,计算日期是今年的第几天?
  7. 深入探讨数据仓库建模与ETL的实践技巧
  8. Weblogic的缓存
  9. 下拉加载更多--判断页面距离
  10. 建立一个lstm_基于LSTM的双色球预测(一)
  11. isinstance 判断归属
  12. 【zabbix解决value too small or too large】
  13. ubuntu16服务器vnc无显示器,Ubuntu 18.04 解决无显示器无法vnc远程连接的问题 虚拟显示器 dummy video...
  14. Google地图实时轨迹
  15. TiDB集群手动安装
  16. [Mac 硬件相关] Mac日常拆卸及相关维护(更换电池/清风扇/更换硅脂)
  17. java privatekey输出字符串_JAVA题:编写一个加密程序,对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加密后输出。加密的方法是将每个字符映射成字母表中的对称...
  18. 单目三维目标检测之CaDDN论文阅读
  19. Linux上下文切换[转]
  20. RFID基础知识习题

热门文章

  1. 代码的好味道和坏味道之22种坏味道
  2. Linux命令任务管理器,linux top显示命令详解(任务管理器)
  3. 幼儿园学数字计算机,幼儿数学电脑版
  4. 上班族健康 吐气如兰
  5. ADB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解决方法
  6. DNS解析相关实验:7台主机的恩怨情仇
  7. python二进制十进制转化
  8. 油田选址问题matlab,油田选址问题完整解答(内附完整代码)
  9. 如何设置H5小游戏网页icon图标
  10. 初学JAVA-4-JAVA基本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