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ES6中除了上篇文章讲过的语法新特性和一些新的API之外,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新特性就是Promise和Generator,今天我们将会详细讲解一下这两个新特性。

Promise

什么是Promise

Promise 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比传统的解决方案“回调函数和事件”更合理和更强大。

所谓Promise,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

从语法上说,Promise 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

Promise的特点

Promise有两个特点:

  1. 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

Promise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Pending(进行中)、Resolved(已完成,又称 Fulfilled)和Rejected(已失败)。

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

  1. 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Promise对象的状态改变,只有两种可能:从Pending变为Resolved和从Pending变为Rejected。

这与事件(Event)完全不同,事件的特点是,如果你错过了它,再去监听,是得不到结果的。

Promise的优点

Promise将异步操作以同步操作的流程表达出来,避免了层层嵌套的回调函数。

Promise对象提供统一的接口,使得控制异步操作更加容易。

Promise的缺点

  1. 无法取消Promise,一旦新建它就会立即执行,无法中途取消。
  2. 如果不设置回调函数,Promise内部抛出的错误,不会反应到外部。
  3. 当处于Pending状态时,无法得知目前进展到哪一个阶段(刚刚开始还是即将完成)。

Promise的用法

Promise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Promise实例:

var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 some code
if (/* 异步操作成功 */){
resolve(value);
} else { reject(error); }
}
);

promise可以接then操作,then操作可以接两个function参数,第一个function的参数就是构建Promise的时候resolve的value,第二个function的参数就是构建Promise的reject的error。

promise.then(function(value) {
// success
}, function(error) {
// failure }
);

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function timeout(ms){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solve,ms,'done');}))
}timeout(100).then(value => console.log(value));

Promise中调用了一个setTimeout方法,并会定时触发resolve方法,并传入参数done。

最后程序输出done。

Promise的执行顺序

Promise一经创建就会立马执行。但是Promise.then中的方法,则会等到一个调用周期过后再次调用,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console.log('Step1');resolve();
}));promise.then(() => {console.log('Step3');
});console.log('Step2');输出:
Step1
Step2
Step3

Promise.prototype.then()

then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注意,不是原来那个Promise实例)。因此可以采用链式写法,即then方法后面再调用另一个then方法.

getJSON("/users.json").then(function(json){return json.name;
}).then(function(name){console.log(name);
});

上面的代码使用then方法,依次指定了两个回调函数。第一个回调函数完成以后,会将返回结果作为参数,传入第二个回调函数

Promise.prototype.catch()

Promise.prototype.catch方法是.then(null, rejection)的别名,用于指定发生错误时的回调函数。

getJSON("/users.json").then(function(json){return json.name;
}).catch(function(error){console.log(error);
});

Promise 对象的错误具有“冒泡”性质,会一直向后传递,直到被捕获为止。也就是说,错误总是会被下一个catch语句捕获

getJSON("/users.json").then(function(json){return json.name;
}).then(function(name){console.log(name);
}).catch(function(error){//处理前面所有产生的错误console.log(error);
});

Promise.all()

Promise.all方法用于将多个Promise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

var p = Promise.all([p1,p2,p3]);

  1. 只有p1、p2、p3的状态都变成fulfilled,p的状态才会变成fulfilled,此时p1、p2、p3的返回值组成一个数组,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2. 只要p1、p2、p3之中有一个被rejected,p的状态就变成rejected,此时第一个被reject的实例的返回值,会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Promise.race()

Promise.race方法同样是将多个Promise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

var p = Promise.race([p1,p2,p3]);

只要p1、p2、p3之中有一个实例率先改变状态,p的状态就跟着改变。那个率先改变的 Promise 实例的返回值,就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Promise.resolve()

Promise.resolve()将现有对象转为Promise对象.

Promise.resolve('js');
//等价于
new Promise(resolve => resolve('js'));

那么什么样的对象能够转化成为Promise对象呢?

  1. 参数是一个Promise实例
  2. 参数是一个thenable对象
  3. 参数不是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或根本就不是对象
  4. 不带有任何参数

Promise.reject()

Promise.reject(reason)方法也会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该实例的状态为rejected

var p = Promise.reject('error');
//等价于
var p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 reject('error'));

Promise.reject()方法的参数,会原封不动地作为reject的理由,变成后续方法的参数。这一点与Promise.resolve方法不一致

done()

Promise对象的回调链,不管以then方法或catch方法结尾,要是最后一个方法抛出错误,都有可能无法捕捉到(因为Promise内部的错误不会冒泡到全局)。因此,我们可以提供一个done方法,总是处于回调链的尾端,保证抛出任何可能出现的错误

asyncFunc().then(f1).catch(f2).then(f3).done();

finally()

finally方法用于指定不管Promise对象最后状态如何,都会执行的操作。它与done方法的最大区别,它接受一个普通的回调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不管怎样都必须执行.

server.listen(1000).then(function(){//do something
}.finally(server.stop);

Generator

什么是Generator

Generator 函数是 ES6 提供的一种异步编程解决方案

从语法上,首先可以把它理解成,Generator函数是一个状态机,封装了多个内部状态

执行 Generator 函数会返回一个遍历器对象.

形式上,Generator 函数是一个普通函数,但是有两个特征。一是,function关键字与函数名之间有一个星号;二是,函数体内部使用yield语句,定义不同的内部状态。

举个例子:

function * helloWorldGenerator(){yield 'hello';yield 'world';return 'ending';
}var gen = helloWorldGenerator();

输出结果:

console.log(gen.next());
console.log(gen.next());
console.log(gen.next());{ value: 'hello', done: false }
{ value: 'world', done: false }
{ value: 'ending', done: true }

yield

遍历器对象的next方法的运行逻辑如下:

(1)遇到yield语句,就暂停执行后面的操作,并将紧跟在yield后面的那个表达式的值,作为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值。

(2)下一次调用next方法时,再继续往下执行,直到遇到下一个yield语句。

(3)如果没有再遇到新的yield语句,就一直运行到函数结束,直到return语句为止,并将return语句后面的表达式的值,作为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值。

(4)如果该函数没有return语句,则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值为undefined。

注意,yield句本身没有返回值,或者说总是返回undefined。

next方法可以带一个参数,该参数就会被当作上一个yield语句的返回值。

function * f() {for( let i =0; true; i++){let reset = yield i;if(reset){i = -1;}}
}let g = f();
console.log(g.next());
console.log(g.next());
console.log(g.next(true));

输出结果:

{ value: 0, done: false }
{ value: 1, done: false }
{ value: 0, done: false }

可以看到最后的一步,我们使用next传入的true替代了i的值,最后导致i= -1 + 1 = 0.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function * f2(x){var y = 2 * ( yield ( x + 1));var z = yield (y / 3);return (x + y + z);
}var r1= f2(5);
console.log(r1.next());
console.log(r1.next());
console.log(r1.next());var r2= f2(5);
console.log(r2.next());
console.log(r2.next(12));
console.log(r2.next(13));

输出结果:

{ value: 6, done: false }
{ value: NaN, done: false }
{ value: NaN, done: true }{ value: 6, done: false }
{ value: 8, done: false }
{ value: 42, done: true }

如果next不传值的话,yield本身是没有返回值的,所以我们会得到NaN。

但是如果next传入特定的值,则该值会替换该yield,成为真正的返回值。

yield *

如果在 Generator 函数内部,调用另一个 Generator 函数,默认情况下是没有效果的

function * a1(){yield 'a';yield 'b';
}function * b1(){yield 'x';a1();yield 'y';
}for(let v of b1()){console.log(v);
}

输出结果:

x
y

可以看到,在b1中调用a1是没有效果的。

将上面的例子修改一下:

function * a1(){yield 'a';yield 'b';
}function * b1(){yield 'x';yield * a1();yield 'y';
}for(let v of b1()){console.log(v);
}

输出结果:

x
a
b
y

异步操作的同步化表达

Generator函数的暂停执行的效果,意味着可以把异步操作写在yield语句里面,等到调用next方法时再往后执行。这实际上等同于不需要写回调函数了,因为异步操作的后续操作可以放在yield语句下面,反正要等到调用next方法时再执行。所以,Generator函数的一个重要实际意义就是用来处理异步操作,改写回调函数。

我们看一个怎么通过Generator来获取一个Ajax的结果。

function * ajaxCall(){let result = yield request("http://www.flydean.com");let resp = JSON.parse(result);console.log(resp.value);
}function request(url){makeAjaxCall(url, function(response){it.next(response);});
}var it = ajaxCall();
it.next();

我们使用一个yield来获取异步执行的结果。但是我们如何将这个yield传给result变量呢?要记住yield本身是没有返回值的。

我们需要调用generator的next方法,将异步执行的结果传进去。这就是我们在request方法中做的事情。

Generator 的异步应用

什么是异步应用呢?

所谓”异步”,简单说就是一个任务不是连续完成的,可以理解成该任务被人为分成两段,先执行第一段,然后转而执行其他任务,等做好了准备,再回过头执行第二段。

比如,有一个任务是读取文件进行处理,任务的第一段是向操作系统发出请求,要求读取文件。然后,程序执行其他任务,等到操作系统返回文件,再接着执行任务的第二段(处理文件)。这种不连续的执行,就叫做异步。

相应地,连续的执行就叫做同步。由于是连续执行,不能插入其他任务,所以操作系统从硬盘读取文件的这段时间,程序只能干等着。

ES6诞生以前,异步编程的方法,大概有下面四种。
回调函数
事件监听
发布/订阅
Promise 对象

回调函数

fs.readFile(fileA, 'utf-8', function(error,data){fs.readFile(fileB, 'utf-8', function(error,data){
}
})

如果依次读取两个以上的文件,就会出现多重嵌套。代码不是纵向发展,而是横向发展,很快就会乱成一团,无法管理。因为多个异步操作形成了强耦合,只要有一个操作需要修改,它的上层回调函数和下层回调函数,可能都要跟着修改。这种情况就称为”回调函数地狱”(callback hell)。

Promise

Promise 对象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它不是新的语法功能,而是一种新的写法,允许将回调函数的嵌套,改成链式调用。

let readFile = require('fs-readfile-promise');
readFile(fileA).then(function(){return readFile(fileB);
}).then(function(data){console.log(data);
})

Thunk函数和异步函数自动执行

在讲Thunk函数之前,我们讲一下函数的调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值调用,一种是传名调用。

“传值调用”(call by value),即在进入函数体之前,就计算x + 5的值(等于6),再将这个值传入函数f。C语言就采用这种策略。

“传名调用”(call by name),即直接将表达式x + 5传入函数体,只在用到它的时候求值。

编译器的“传名调用”实现,往往是将参数放到一个临时函数之中,再将这个临时函数传入函数体。这个临时函数就叫做 Thunk 函数。

举个例子:

function f(m){return m * 2;
}f(x + 5);

上面的代码等于:

var thunk = function () {return x + 5;
}
function f(thunk){return thunk() * 2;
}

在 JavaScript 语言中,Thunk函数替换的不是表达式,而是多参数函数,将其替换成一个只接受回调函数作为参数的单参数函数。

怎么解释呢?

比如nodejs中的:

fs.readFile(filename,[encoding],[callback(err,data)])

readFile接收3个参数,其中encoding是可选的。我们就以两个参数为例。

一般来说,我们这样调用:

fs.readFile(fileA,callback);

那么有没有办法将其改写成为单个参数的function的级联调用呢?

var Thunk = function (fn){return function (...args){return functon (callback){return fn.call(this,...args, callback);}}
}var readFileThunk = Thunk(fs.readFile);
readFileThunk(fileA)(callback);

可以看到上面的Thunk将两个参数的函数改写成为了单个参数函数的级联方式。或者说Thunk是接收一个callback并执行方法的函数。

这样改写有什么用呢?Thunk函数现在可以用于 Generator 函数的自动流程管理。

之前在讲Generator的时候,如果Generator中有多个yield的异步方法,那么我们需要在next方法中传入这些异步方法的执行结果。

手动传入异步执行结果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有没有自动执行的办法呢?

let fs = require('fs');
let thunkify = require('thunkify');
let readFileThunk = thunkify(fs.readFile);let gen = function * (){let r1 = yield readFileThunk('/tmp/file1');console.log(r1.toString());let r2 = yield readFileThunk('/tmp/file2');console.log(r2.toString());
}let g = gen();function run(fn){let gen = fn();function next (err, data){let result = gen.next(data);if(result.done) return;result.value(next);}next();
}run(g);

gen.next返回的是一个对象,对象的value就是Thunk函数,我们向Thunk函数再次传入next callback,从而出发下一次的yield操作。

有了这个执行器,执行Generator函数方便多了。不管内部有多少个异步操作,直接把 Generator 函数传入run函数即可。当然,前提是每一个异步操作,都要是Thunk函数,也就是说,跟在yield命令后面的必须是Thunk函数。

总结

Promise和Generator是ES6中引入的非常中要的语法,后面的koa框架就是Generator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详细讲解koa的使用,敬请期待。

本文作者:flydean程序那些事本文链接:http://www.flydean.com/es6-promise-generator/本文来源:flydean的博客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程序那些事」最通俗的解读,最深刻的干货,最简洁的教程,众多你不知道的小技巧等你来发现!

5、this调用语句必须是构造函数中的第一个可执行语句_ES6中的Promise和Generator详解...相关推荐

  1. 5、this调用语句必须是构造函数中的第一个可执行语句_Java 构造函数

    1.构造函数是用来干什么的 构造函数是用来初始化对象的成员属性的. 举个例子: public class MyClass {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int id;pub ...

  2. this调用语句必须是构造函数中的第一个可执行语句_详解-JavaScript 的 this 指向和绑定...

    JavaScript 中的 new.bind.call.apply 实际这些都离不开 this,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 this,在此过程中分别讲解其他相关知识点. 注意: 本文属于基础篇,请大神绕路.如 ...

  3. this调用语句必须是构造函数中的第一个可执行语句_谈谈JavaScript中的函数构造式和new关键字...

    您是否曾困惑于 Javascript 中的new关键字呢?是否曾想理解关于 function 和 constructor 的区别是什么呢? 大多数 Javascript 的新开发者不太想要使用new关 ...

  4. java结束程序是什么语句,在Java程序中,每条功能执行语句的最后都必须用结束。...

    在Java程序中,每条功能执行语句的最后都必须用结束. 答: 分号 热继电器可以实现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答:× 皮亚杰用表示通过作用或者操控物体和事件来发现其特点从而获取知识的人 答:建构者 品行包括 ...

  5. python中import re_Python3中正则模块re.compile、re.match及re.search函数用法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3中正则模块re.compile.re.match及re.search函数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re模块 re.compile.re.match. re.s ...

  6. Sql Server 中 GAM、SGAM、PAM、IAM、DCM 和 BCM 的详解与区别

    Sql Server 中 GAM.SGAM.PAM.IAM.DCM 和 BCM 的详解与区别 GAM.SGAM.PAM.IAM.DCM 和 BCM 都是 SQL Server 中用来管理空间分配的一些 ...

  7. 计算机曝光模式有哪些,摄影:单反相机中P、A、S、M四种曝光模式的用法详解 -电脑资料...

    这篇教程是向脚本之家的朋友介绍单反相机中P.A.S.M四种曝光模式的用法,对于摄影爱好者非常值得学习,推荐到脚本之家,喜欢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朋友在初接触单反相机时对相机的P.A.S.M四种曝光模 ...

  8. PS中色相饱合度/可选颜色/色彩平衡/曲线的区别和运用方法详解

    http://www.jb51.net/photoshop/374517.html PS中色相饱合度/可选颜色/色彩平衡/曲线的区别和运用方法详解 整体思路: 1.使用颜色混合模式营造照片基调. 2. ...

  9. 如何在Python中获取图片分辨率?——Python实现获取图片分辨率的代码及详解。

    如何在Python中获取图片分辨率?--Python实现获取图片分辨率的代码及详解. 在进行图片处理或者图片分析的时候,获取图片的分辨率信息是必不可少的.Python提供了许多库可以方便地获取图片的分 ...

最新文章

  1. PHP网站工作流程图,在网站绘制工作流程图的教程分享(打工人必看)
  2. laravel 5.5 的相关字符串辅助函数
  3. git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安装与使用
  4. MySQL之视图、触发器、事务、存储过程
  5. 光流 | 基于光流的运动物体语义分割(源代码)
  6. php 筛选数组,php数组如何按照字段筛选
  7. java 输出ssl握手信息_使用Java的SSL握手错误
  8. 计算机辅助教育会议,子会议1:学习科学、计算机辅助合作学习、智慧教育
  9. php中数字可以加字符吗,在php中,怎么样把数字转化为字符串
  10. HTML5教程:1.1 迎接新的Web时代
  11. Qt使用MSVC编译器关闭“warning: C4819: 该文件包含不能在当前代码页(936)中表示的字符。请将该文件保存为 Unicode 格式以防止数据丢失”警告的方法
  12. 突袭HTML5之SVG 2D入门12 - SVG DOM
  13. 免费下载深度操作系统(deepin),三步快捷体验优秀国产操作系统
  14. [转]三大运营商借云转型 虚拟资源池与并发计算是核心能力
  15.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块存储区别介绍
  16. 杭电ACM 1000题
  17. Python 利用聚类算法对图片进行颜色压缩
  18. 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仍在恢复 | 经济学人全球早报精选
  19. go源码阅读——type.go
  20. 数据可视化 为业务提供决策建议

热门文章

  1. 阿里云数据库mysql 创建数据库服务器_如何使用mysql创建数据库服务器
  2. mysql count里面能加条件吗_select count(1) 和 count(*),哪个性能更好?
  3. 计算虚拟化涉及的关键技术有哪几项_都开始商用了 5G的这些关键技术还不知道?...
  4. C语言定义外部变量或函数使得另一个C文件可以调用
  5. leetcode-sort-colors
  6. 吴恩达作业6:梯度检验
  7. 《Python快速入门》基础知识扫盲课
  8. 数据链路层(学习笔记)
  9. Java消息服务思维导图笔记
  10. MySQL自动建立集合自动分片_1.mongodb初步使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