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2021年科软
  • 政治
  • 英语
  • 数学
  • 408
  • 2022年南软
  • 政治
  • 英语
  • 数学
  • 842专业课
  • 复试
  • 最后祝大家一战成硕!

个人情况介绍:
我来自是江苏省内某双非一本科班,本科绩点3.99/4.5,21年一战科软,初试376,408考的很不理想,分数出来那天,不看最后的分数线,我就预感可能过不了科软的408单科线,之后就开始准备调剂。之后几个月,由于自己一直不甘心,个人也很憧憬名校,身边的大多数同学也都去了理想的学校,于是6月底开始准备二战。
下面我先写一战经验(shi bai)贴,再写二战经验贴,毕竟每个人成功的方式都不一样,失败的经验更值得参考,2次考研我也和屏幕前的你一样,看了各种各样的经验贴,最后能不能上理想的学校还是要看自己的自律程度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毕竟大家高中一个班的同学,同一个老师,同一份习题,最后高考也去了各种各样的学校。

2021年科软


第一天考完感觉还是很好的,第二天数学考完感觉也很不错,当时就和同学对了答案,最后错了几个想不到的错误,首先是一个选择题第三题圆柱体表面积只算了个侧面积检查几遍也没检查到这个错误(二战的时候发现330题上有这种类型的题目),还有就是填空题最后一题多项式的系数,我是死算的最后还是算错了,最意想不到的错误就是最后的线代题了,21年的线代很简单,最后也没想到会有这种错误,题干说有2个不同的特征值,然后算出了b,1,3,三个特征值,然后令b=1或b=3分类题目就解决了,考场上我直接觉得0和1,3是一样的,令b=0了…大家考试期间最好不要去对答案。
408的考试时间还是非常紧的,加上我题目做的不多,只做了王道书后的所有选择题+所有408真题+部分大题,408知识点很多学了一个忘了另一个,其他时间就是在看书复习+看王道的学习视频,并总结了一些经常重复的考点,最后阶段又将408真题过了一遍,模拟题做了一两套就匆匆上了考场…

政治

一战我政治是10月1号开始的,最后考了75分,政治这门学科不建议开始的太早,毕竟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太早也会占用你数学专业课的时间,数学专业课决定了你能不能过理想学校的复试线,英语政治决定你稳不稳。我10.1号开始看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视频并对着核心考案做笔记(只是做了笔记后面就没用到了,肖秀荣精讲精练我也是没有看),看一章节做一章节的1000题,最后花了差不多1个半月看完了。到了11月中旬就开始买了腿姐的背诵小册子开始做模拟题,模拟题我写了肖4+肖8+徐涛8+腿姐4这些,没有用刷题小程序,到了12月份看了腿姐的冲刺班,这个班我觉得对我政治的提升还是最高的,腿姐总结了一些答题模板以及做题思路等都是非常好的,还有一些真题中的常见错误选项,冲刺班大概5节课,每节课2h多,每天晚上再写一些冲刺卷。至于背诵的话,12月份开始的,早上花半个小时跟着腿姐的公众号带背(11月初开始)背一背小册子,腿姐冲刺讲义出来以后再背冲刺讲义+小册子,腿姐的技巧班和押题班我是没有看的。

英语

英语的话我是通过了四六级,六级不到500分,四六级突出的是应试技巧,通常阅读找到句子几乎不用变化就能找到正确选项,考研英语侧重于你对文章的理解,以及语法、单词的等价变换你要能认识。自认为英语从小是我比较擅长的科目,英语我是从2月底开始的,每天开始背单词,背单词我用的是不背单词app,个人认为这个app功能很强大界面也做的很好看,也有各种实际场景的例句,适合有一些基础的人,如果对你来说背单词很艰难,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那你可以用墨墨背单词,这个里面几乎每个单词都有同学分享的巧妙的记单词的方法,每天我都会去背,到考研一天都没有落过,最开始我每天背20个,后面会40个每天甚至更多,到考研时背了2遍。最后考研后也有单词一遍也没背完的朋友考了80+,所以单词大家不用太焦虑,很多背的单词卷子上都不会出现。
3月-6月:
这个阶段我是做了2001-2009的英语真题,虽然是英语一的真题,但还很有必要去做,21年的一篇阅读讲的公司之间的acquisition(收购),其实在零几年的阅读就已经出现过类似的文章了,零几年的阅读都很经典,非常值得在前期好好研究,可以做一篇阅读看一下唐迟老师的阅读讲解。
7月-考前:
做2010后的真题,我用的是黄皮书考研真相(适合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 里面对语句中成分、语法的分析非常全面。我一天做2篇阅读,第二天对着黄皮书改,然后看唐叔的视频。11月份开始准备大作文小作文,看的是刘晓艳的作文视频,然后自己把模板总结一下,翻译和新题型都是看的刘晓艳团队的。最后考完对了答案我是客观题扣了6分,因为字比较丑的缘故,主观题扣了14分,也有客观题扣的比我多,最后英语比我高的朋友,所以英语主观题(翻译+作文)字不好的同学一定要把字给练好了,不论你的作文写的多么好,字不好看老师就不可能看下去了,分也不可能高,最后留了4年真题全真模拟。

数学

数学是从2月底开始的,几乎是把高数忘光了,基础可以看武忠祥老师的视频,然后我是做了一部分1800,加上660题的全部,到了6月底基础部分就结束了。
7月份开始强化阶段
看了武忠祥老师的强化班,个人认为武忠祥老师讲的是非常好,概念部分讲的很细,方法也很巧妙。线性代数看的是李永乐老师的视频,看完视频后做对应的《高等数学辅导讲义》、《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的课后习题,22届已经把习题和讲义分开了,也就是习题就是严选题。由于21年考研我看了很多数学高分的经验贴都用了《李正元复习全书》,我8月份再看视频的同时,也开始了全书的学习,从书上一个一个例题去做,8月份每天早上几乎都在看全书,看了一早上只能做几页的例题(有些题比较难和偏),没有什么成就感,于是做到了9月初就不看全书了。这里建议数学基础一般的同学无需去做《李正元全书》题,死磕完全书,别人都做了几本习题册了。由于8月都花时间在《李正元全书》上了,强化视频还没看完,花了1个月看完了视频,做完了课后题。
10.1开始真题
从2000年开始做真题,第一套真题就做的很差,一度想换学校,最后还是没换。我当时的水平大概是2天一套真题,每天早上8点30-11点30当成考试去做,第一天做,第二天改。就这样到11月中完成了所有真题。
11月中开始模拟题
模拟题做了李林4+6,加上李永乐团队的决胜冲刺6套卷(做了大概2套),后面就是复习真题了,最后上考场。

408

我是6月份在学校看了计算机网络的书其他就没看了,由于专业课的知识都忘的差不多了,7月-8月: 只看了王道的数据结构的课程,然后做了书后所有的选择题,8月-9月: 看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视频和操作系统的视频,并做了书后所有选择题+真题,9月-10月: 看了部分计算机网络的视频并写了王道书后所有选择题+真题,然后再写组原和操作系统的大题真题,写的时候发现很多知识点又忘了,不懂的地方再去看看视频讲解,经典的题目做一些笔记,10月中-考前: 做真题改真题。3个小时的试卷,很多年份我要花3个半小时甚至4个小时才能做完(还是太菜了),然后有的年份订正加看错题视频讲解要花2天时间,就这样到了考前,总的来说408计算的题目非常多,而且你要理解题目意思再去写公式计算非常耗时。40道选择题一题2分,我一般都错10-13个,40道选择题里面有很多计算类型的题目,也有很多理解性的题目,理解性的题目比较难,我记得有一次我对着书选都选错了。(太菜了),总的来说408失败的原因就是视频看多了,题目做少了,开始的也迟。

7月之后每天时间分配:
每天一般6点起床,6点30到市图书馆(要占座),然后边吃早饭边背单词,之后就是做英语阅读,到8点30图书馆开门后,由于数学是早上考,专业课是下午考,所以我8点半-12点一般学数学,12点后回家吃饭午休,下午14点半-19点是专业课的时间,晚上20点-0点 学数学,10月之后22点-0点就学政治了,0点之后就是洗漱,看会儿手机,大概0点50睡觉。这样下来每天大概番茄ToDo有效学习时间在11-12个小时之间,有些天可以学到13个小时,这些时间都是坐在座位上学习的,我计时后一般会把手机放到书包侧面的口袋里。每周末休息,基本不学习。

2022年南软

7月开始二战,之前一直在emo中,一战的笔记基本上都被我卖废品了,只剩下之前4月份从学校带回来的南软的OS和CN等参考书和一些数学模拟题了,可以说是重新开始。
二战最不一样的地方是我每个阶段都有了计划,比如说我7月份要完成330题+严选题,8月份要完成880题等,这些计划并不是一开始就制定好的,而是我做了几天的题目根据我每天能完成的量制定的。
估分最后估的是大概也在390~400之间,政治今年可能压分了去年我客观题39最后75分,今年客观题42,最后只有74,数学我估的是125-132之间,这5分是由于填空题第2题隐函数求二阶导我记不清是算对还是算错了,分子和答案一样,分母算错了,最后也是没检查出来,还有错了选择题第三题忽略了题干函数在X0处有二阶导数了,125也几乎是我模拟题(除了李艳芳)的最低分了。

下面是我的番茄ToDo统计时长,也有很多天我不计时。

7月之后每天时间分配:
每天7点半起床,然后吃早饭背单词,
8点半-12点:数学,
14点-14点40:练字+英语,
14点40-19点:专业课,
20点-23点30:学数学。后期22点后都学政治了。
然后洗漱,每天还是0点50睡觉。
每周休息半天。

政治

10.8号开始:
看腿姐的小册子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一直到11月多一点,然后开始做模拟题,模拟题我买了肖4+肖8和腿姐的,其他的模拟题用的小程序刷的,同时也把2010年之后的政治真题的选择题刷了一遍,有很多经典的错误选项值得去总结。12月之后我基本就是6点半起床,然后背政治,后面政治的学习就是背诵+模拟题+腿姐冲刺班了,背诵的话我是结合了腿姐冲刺讲义+腿姐四套卷+肖4

英语

7月开始到每天背单词,由于一战背了2遍,最后到考试我还剩1000多个单词就背完一遍了。鉴于之前英语字写的不好,我买了个字帖每天练字10几分钟,然后从2010年的英语二真题开始每天写一篇阅读,第二天对着黄皮书改阅读,英语每天大概是30分钟学习时间。11月我开始总结作文模板,看了刘晓艳+王江涛的作文书中的很多作文,最后总结出一套模板,英语作文是没必要死记硬背的。比如我的大作文第三段第一句一定是In a nutshell其他每段都有固定的话,模板不是整篇文章,只是一个框架,还是需要根据作文题目去丰富内容,自己也要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在考场上我也用到了这些句子,将它改写成符合作文题的句子。阅读上遇到看了答案也感觉很牵强的选项,我会去看唐迟老师的讲解视频,掌握唐叔的精髓之后,阅读的逻辑思维导图建议熟悉一下,比如说下面这样的。建议英语好的同学少看视频,我二战每天英语基本不会超过40分钟。

最后客观题是错了一个阅读扣了2分,主观题扣了10分。

数学

数学可以说是我花的精力和时间最多的一门课了。
7.1-7.31: 由于没有了一战的笔记有些知识点也忘了这个阶段看完了武忠祥老师和李永乐老师的视频然后完成了 《高等数学辅导讲义》和《线性代数讲义》 所有严选题+强化通关330题,这里两本讲义还是很建议使用的,后期我做模拟题遇到差不多的经常会翻看这两本讲义里的经典题对比,330题里面有些题目是错的但也不是很多,也有很多经典题也可以做一做。

8.1-9.15: 这个阶段完成了李林的880题+部分660题,880题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有真题那味,有很多很经典并且思考性的题目,这本习题我认为是必做的,之后做试卷的时候我每天都会拿时间去二刷880和330的错题+经典题。

9.15-10.7: 这个阶段我完成了2000年后的所有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的真题,数学一和数学三只做数学二考的部分。虽然21年做过一遍数学二的真题了,但1年过去也基本忘了,每天早上都会当成考试去做真题,大概2个小时做完,简单的年份1个多小时就可以写完,基本都是140几分,然后订正完,开始写对应年份的数学一和数学三的真题,有少部分年份数学一和数学二和数学三一样的题很多,但很多年份都有很多不一样的题。像20年数学二的线代第2道大题,其实这道题是零几年数学一的题目改编的,自己做真题模拟题的时候把一些经典的题目截图或者拍照拍下来,放到一个笔记本中,方便后期复习。

10.8号-考前: 这个阶段就是做模拟题了,我最后做了大概70套模拟题。

  1. 宇哥8套卷+4套卷(过关版)难度⭐⭐: 难度很低,建议早期做一做。
  2. 宇哥8套卷+4套卷(高分版)难度⭐⭐⭐: 难度稍微大于过关版,计算量非常大,可以当解答题的题目放到了填空选择中去做。
  3. 李林6+4 难度⭐⭐⭐: 必做的模拟题了。
  4. 21年和22年李永乐团队数学决胜冲刺6套卷 难度⭐⭐⭐: 难度和宇哥高分版差不多,不是很难,2022年数学二真题的证明题几乎和2021年中6套卷模拟题里的一道选择题一样,22年的6套卷里已经删去这题了。
  5. 李永乐团队数学终极预测3套卷(名校冲刺版)难度⭐⭐⭐: 不是很难建议做一做。
  6. 20年+21年+22年合工大超越 难度⭐⭐⭐⭐: 题目有一定思维量,有的题目很巧妙。
  7. 22年合工大共创 难度⭐⭐⭐⭐: 难度和超越差不多。
  8. 李艳芳预测三套卷 难度⭐⭐⭐⭐⭐: 题目比较难,计算量比较大,看个人情况入手。

强化阶段,每学完一章后可以自己把常用的方法总结一下 自己平常做题后再把一类题总结到一起,以后看到条件,你应该想到几种方法去处理。

842专业课

复习842之前我看了很多经验贴,然后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总结了下,之后按照下面这个顺序开始复习。资料方面我买了3个学长的资料+南软考研大群的资料,冲刺篇真题强化篇都是在南软考研大群购买的资料。

操作系统选择题今年考了408的以往真题,2023考研复习建议把历年408操作系统的选择题做一下。

7.1-7.31: 由于软工和我本科学的内容不同,所以我第先学了它,每天就着软工书,看丁二玉老师的视频,边看边做笔记,然后做冲刺篇中的题目,花了一个月完成软工第一轮的学习,8月就没看软工了。其他时间我会去复习数据结构,然后做王道书后的选择题和所有算法题,数据结构我每天学的不多,是贯穿在专业课复习中的最后到8月底刷完了王道书后所有的算法题,选择题不是南软考的风格,不需要全做。

8.1-8.31: 这个月我复习了操作系统,穿插着数据结构,看了数据结构的黑底PPT+王道算法题,OS蓝底PPT,一章节PPT,一章参考书的看,然后做冲刺篇的题目。计算机网络我是有基础的,我只做了冲刺篇中的题目和部分王道习题,然后看了看书。8月底基本上专业课一轮复习就结束了。

9.1-10.8: 开始做真题,2-3天写一张真题,订正真题时也可以继续复习软工的参考书,看OS期末复习PPT,同时每天会背诵各科知识点。

10.8-考前: 照着软工复习提纲背诵+强化篇,看了23种设计模式+课后习题,唯独没有看前面的设计原则那,最后真题就出的设计原则那的题,我第一问设计原则写错了,第二问的类图应该没有问题。最后阶段复习了所有的PV题(参考书后的+期末题+真题出现的)+书上管程的例子,DS黑底PPT我看了4遍,OS蓝底PPT也看了3-4遍,这个阶段对着复习提纲也把软工书从头到尾背了2遍。

22年数据结构的算法题延续了21年比较创新,估计23年也是这类算法题,不太可能考以前考过的原题了,OS计算题也没有出现原题,都是新题,其中选择题来自408以往真题,计算题不是很难。CN的简答题今年出的比较偏,选择题还是不难的。

对于选择408还是842,还是要看你适合什么,408考点更多,计算题更多,题型稳定,842出题风格不稳定,有很多背诵的内容,组原和软工比我是认为软工对于程序猿的帮助更大,组原计算比较多,概念也多,一般程序猿以后用的不多。软工较为抽象,理解之后你会对于软件工程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复试

今年复试发生了很多变化,我1月份开始复习数据库基础+高性能数据库+LeetCode算法题,最后复试并没有考,但是对于自己的数据库能力确有提升。
第一天是程序设计(C/C++/Java),由于是考前5天发的公告,于是我就在牛客上刷Java专项的题,最后也是刷完了所有的题。
尽管我最后抽到的题,几乎没有遇到牛客里类似的代码题,也抽到了一道Java GC的题目,牛客里GC的题我认为不考就直接跳过了,但也有很多同学遇到和牛客里类似的题目,我最后是错了3-4题估计。

第二天专业面: 我的专业面问的是开放性的OS题目,我利用我初试学的内容回答的,复试准备的几乎没有用上,最后介绍一下项目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政治面: 抽题,一道填空+一道选择+一道解答题。

2023年基本会回归线下复试了,线下复试就需要准备数据库了,数据库基础我是看的王珊的书,然后高性能数据库是报名了慕课上南软刘嘉老师的课程再结合PPT去复习。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上岸方式,大家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并一步步的去贯彻。

最后祝大家一战成硕!

2022南京大学软件学院考研初试400分上岸经验贴相关推荐

  1. 2022年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双非一战上岸经验贴

    一.引言 绪论 离知晓复试总成绩已过去近一周的时间,本来在初试之前就想着上岸一定立马写一篇经验贴,但由于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并不突出和准备携程二面.毕业设计等原因,一直拖到今天.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

  2. 2021年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硕考研初试410分(数学满分)总成绩第二上岸经验贴

    2021年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硕考研初试410分(数学满分)总成绩第二上岸经验贴 最近被很多22的考南软的同学加好友问问题,本人实在没有精力回复那么多人.就斗胆写一篇经验贴,也算是对自己考研旅程的总结, ...

  3. 计算机专业考研390分是什么水平,考研初试390分被淘汰,复试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标题:考研初试390分被淘汰,复试到底发生了什么? 摘要:有些同学在初试考了一个高分之后就开始放松自己,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每年还是有不少的同学在复试里翻了船.初试高分而复试被刷,相信没有比这更加惨 ...

  4. 计算机考研413,考研初试413分学子备考经验

    考研初试413分学子备考经验 摘要:作者从考研前期规划说起,分科推荐了复习参考书并按时间顺序详细介绍了复习经验,希望2016考研的学弟学妹们阅此文有所得.►第一章.前序2 作者 我是弓长方方土 次阅读 ...

  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考研双非二本上岸经验分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考研601.873上岸经验分享 一.择校及定专业 1.1自身考虑情况 首先自己本科是江苏省的一个普通二本,本科专业是统计学,作为一个二战考生,去年报的是浙江工商大学的0714统计学 ...

  6.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专硕一战上岸考研经验贴 初试389 复试210.3

    /**比不上像jesse哥,悟空哥之类的大佬.但还是想说些什么,你可以当我是在装13(/滑稽).好吧,其实是fl980键盘抢到手了,手痒.*/ 21年复试线啥的就不提了(懒得写,可以移步去官网查),本 ...

  7. 计算机考研初试复试比例,考研初试400多分,16人都被刷,计算机专业报考人太多,报应来了...

    在目前大家都一味地挤着报考计算机专业,其他工科专业都被抛弃,以至于很多考研分数400+的依然是被刷掉,这就是近期天津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复试的情况,在以前,考400以上都被称之为神人,但现在报考计算机专 ...

  8. 学计算机南京邮电大学还是福州大学好,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火爆,初试400分以上30多人...

    26日很多学校都公布了考研初试成绩,不少名校计算机专业成绩400+的考霸云集,计算机相关学科的火爆甚至蔓延到一些原先并不火爆的高校,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400分以上竟有30多人,为何会造成这样 ...

  9. 计算机考研初试350分什么水平,考研分数,考研350分什么水平!

    考研的分数线怎么看? a区的话一般水平吧.不过视学校的情况不同而不同.并且,好的的学校就是神仙打架.我朋友考的北京的学校,403分.有的题难,分数低.有的容易,就分数高.你可以.一.初试分数对于初试分 ...

最新文章

  1. path与classpath区别 path是Windows查找.exe文件的路径;classpath是jvm查找.class文件的路径
  2. 一线城市中高端人才月薪超 2 万,电子通信行业应届生薪资涨幅最高
  3. 我所经历的大文件数据导出(后台执行,自动生成)
  4. 打印正整数n之内的斐波那契数列
  5. 国际化和判断当前语言环境
  6. 1.嵌入式系统的简介
  7. boost::units模块实现三角函数相关的测试程序
  8. php过滤提交数据 防止sql注入***(8)
  9. vue安装less并全局引入less/sass文件
  10. 网上找工作秘籍(3)
  11. 【Linux】处理数据文件
  12. 移动端海洋实时仿真技术研究与实现
  13. 四:客服端防护HTTP发送请求类
  14. 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网页抓取工具访问_从网站抓取数据的3种最佳方法
  15. C# 使用Microsoft.Reporting打印票据
  16. 手把手实现AI诗歌生成(AI写诗)
  17. 拒绝平庸,这10个鲜为人知的实用网站,让你受益无穷!
  18. 条码扫描枪有什么接口?应该怎么选择扫描枪的接口
  19. Yolov5中使用Resnet18作为主干网络
  20. iOS复习中有关SDWebImage可能知识点总结

热门文章

  1. 鼠标控制两台台式机_台式机和控制台上的真棒实时GI
  2. Ubuntu五笔输入终极解决方案(Rime)
  3. java 用Apache Commons Email发邮件
  4. 布置主卧室的八大风水要点
  5. 关联规则—Apriori、FP-growth/FP-Tree
  6. day02-HTML的基本标签
  7. 中国人,怎样毁了 祖传中医
  8. Windows下本机SSH的生成
  9. 新闻客户端的三种模式和四种活法
  10. 移知模拟版图就业班,直播教学+项目实战,两个月即可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