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硕考研初试410分(数学满分)总成绩第二上岸经验贴

最近被很多22的考南软的同学加好友问问题,本人实在没有精力回复那么多人。就斗胆写一篇经验贴,也算是对自己考研旅程的总结,本贴中也将会根据很多人问我的问题来设计设问进行解答。
我自己考研之前以及准备阶段也看过很多经验贴,从中也汲取了一些非常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当时也想着如果自己能够顺利上岸,也要写一篇经验贴帮助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以及给自己的考研旅程做一个总结(装个B)。同时,站在当时我的一个考研小白的角度,我当时是希望看到一些讲的比较详细,深入细节的经验贴的(人比较蠢),所以我写经验贴可能会写的比较啰嗦。文笔也一般,见谅,但是耐心看完,相信也会有所收获。

事先声明:本文部分观点较为自我且有些为本人不负责任的判断或预测,须有自我分析鉴别能力,阅读经验贴并付诸实践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勿盲目。

目录

  1. 自我情况以及考研基础介绍
  2. 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考南软?
  3. 计算机考研以及南软考研概况
  4. 我的考研各阶段里程表
  5. 初试各学科的复习经验
  6. 复试各学科的复习经验
  7. 考研的一些注意事项
  8. 后记

自我情况以及考研基础介绍

  • 本人初试成绩为410分(第5),复试分数为226.7(第三,这成绩真是德不配位啊。。。全靠运气),总成绩排名第2上岸,总的来说算我一个满意的成绩,在复习到后期的时候,我预感自己可能可以考400+,或者以一个较高的名次上岸,但是也没想到会是第二名,所以还是挺惊喜的。还要说起一件趣事,我去年考研的时候在群里认识了去年的南软初试第一麒麟哥(acm银大佬,暑期实习已斩获阿里云,腾讯wxg offer),请教了他很多考研方面的问题,他最后总成绩也是第二,是真的巧。
  • 本科学校的话,我来自江苏省内某双非一本(高考炸裂。。),科班非跨考,我这个本科学校可以说在南软录取名单中不说垫底,也算后百分之30的水平了,所幸南大并不歧视本科,且复试除了对本校有些优待外非常非常公平,所以各位如果本科不够好或者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也不用担心,好好努力南大会为你敞开大门的。当然生源一年比一年好也是事实,今年复试名单里20+南大本,985本比例估计也要超过百分50了,还有一堆北邮南理南航这样的强211,理性的说,本科差的同学要想上岸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行。
  • 我的考研基础的话,不谦虚的来说确实还不错,我数学从高中以来一直都还不错,本科时候的高数98,概率论99,线代分忘了反正也不低,数理基础一直是我的强项,所以在考研之前我的数学信心就很足。政治这东西谈不上什么基础,需要的时间也不长,但是却是我觉得性价比很高的一门课,掌握了合适方法,可以很轻松的获得高分,这个我在后面会详细说。英语的话我4级590,6级520,都是裸考,应该算还可以,但是跟群里的英二90大佬们比不了。专业课我觉得算我的弱项(本科时候真的混),专业课842四门课本科都学过,但是也仅限于学过了,尤其我还没学过java,所以开始复习软工还是挺慌的(代码都是java),后来发现根本没有必要,详细的后面会说。而且学校的期末考试难度和深度肯定是比不了考研的(尤其是软工这门课,我本科学的只是导论,和南大的软工完全不同),所以都需要重新系统的再学。

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考南软?

  • A1:首先我考研的目的很简单,我大一进校的第一天就知道我要读研究生,我是一个挺骄傲的人,高考对我真的打击很大,因此我想获得更好的学历,去更好的学校更高的平台来证明自己以及使自己更有竞争力,我经常听某些考研名师关于考研动机啥的说一堆,分析这分析那的,我觉得光这一条就够了,尤其对于我这种高考loser来说。起初想的是保研,但是鉴于我们学院的保研政策,我从大二就知道我必须要走考研这条更高风险的道路了(从此开始放飞自我,不用管绩点了,把学习的时间都用来打球玩游戏等其他事情了#滑稽)
  • A2:择校方面其实一开始我一直是想考北大软微的,但是到后面真正开始择校的时候,由于我有朋友考研或者保研到南大软院,我觉得会有一个参照物,加上北大软微20年有些炸裂,遂求稳选择了南软。加上我自己就是南京土著,选择南软正好可以回家上学,并且我以后也就打算继续在南京生活工作(老石头城忠犬了),选择南大就顺理成章了。至于南软的难度其实我一直看的还好,虽然有一些难度,但我觉得只要努力复习也就那样,而且我考研的时候听说的是842有手就行,全是原题和背诵嘛,手动滑稽。

计算机考研以及南软考研概况

  • 计算机考研概况
    这两年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风很大,从17-18年有手就行(真的),到现在动辄380,390的复试只用了三年的时间,今年南大cs专硕复试线382(旱区11408),科软复试线388(水区22408),浙大cs专硕375 学硕399(旱区11408)其他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印象中只有中山大学和武理算是爆冷。计算机类考研可以说是全面开花,相比于以前的时常捡漏,现在基本上所有985的cs考研难度都上了一档次。可以预见的是,明年将会更难,我预计cs考研将会逐步跟金融专硕相媲美,在上升期之后进入一个稳定高点,所以能早一点上车就早一点上车。至于择校方面,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因为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我能说的就是每个人应该合理的评估自己的实力,选择相适应的学校。并且在考之前尽量的搜集几个目标院校的近三年的情况,做到对近三年复试线、报录比、均分、复试比等信息了然如心,考研群里时常有人来来回回问这些问题,实在是令人费解,以南软举例,19,20,21的情况都是可以在学院官网中直接看到的,一个基本的检索信息的能力应该是要具备的。当然,评估一所高校的考研难度并不能只看绝对分数,而应该首先看复试名单中学生的数学平均分(考量生源以及难度最有效的方法),其次应该尤其注意专业课均分,有的学校总分看起来高很可能只是因为其专业课门数很少或十分简单(比如浙软,大工),而有的学校复试分相对较低,可能是因为其专业课门数多且难度较高(比如今年南软842,北大软微)。
  • 南软近些年情况
    2019年 南软330复试线 1:1.8进复试(实际还是1.2,因为有70非全,但非全常年只有几人过线) 专硕收188人
    2020年 南软340复试线 1:1.8进复试(实际还是1.2,因为有70非全,但非全常年只有几人过线) 专硕收140人(未像18 19扩招到188,ps:每年9月的招生简章都会写140,但会根据保研动态调整)
    2021年 南软364复试线 1:1.2进复试(没有非全了) 专硕收124人(保研照以往多来了16,因此统考少了16个名额,且根据南大的会议讯息,会越来越倾向于把名额给保研,所以22究竟招多少,我估计应该跟今年差不多上下浮动几个)
    下面着重说一下南软的今年的考研概况

    着重看一下专业课,均分99,最高分123(tql),本人考完之后一度心态爆炸,担心过不了75的院线,还好老师今年手下留情抬了一手,但是平均分依旧不过百,对比隔壁cs 408均分129,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今年842的难度比408难个20+分(408越来越简单是趋势,考的学校越来越多)。至于为什么难,后面会详细说。所以说不要被南软364的复试线所迷惑,考虑到江苏还是旱区,考南软并不比科软简单,但相比南浙交的cs还是要简单一些的,毕竟数学二英语二花费的时间要稍微少一些,而且南软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两年制(第一年暑假就可以找暑期实习了,并且绝大部分老师都是放且强制实习的)据我了解绝大部分院校都已经是2.5年制或者直接三年制了(比如东南大学软件学院),所以南软的性价比仍然非常高。还有一点就是南软的复试是不太看竞赛和项目经历的,竞赛获奖根本没机会给老师看,项目是完全可以突击准备的,可以说像我一样的科班混子或者跨考的无项目无竞赛者的福音了,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初试结束之后准备就可以。南软的就业也非常好,去一线城市大厂的话很少低于35w,很多都是sp以上,所以如果是面向就业的同学,那么南软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而且在不提供宿舍的情况下竞争压力是真真切切会减小一些的
  •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报录比情况,据未经考证的消息20年的实际考试人数为1747,录取140人,今年的同样是未经考证的消息,实际参加考试人数700+,录取124人(如果是真的话,人数上算爆冷),但是我相信从中也可以看出报名人数这东西关键是看报名的强者有多少,这点我引用397老哥经验贴的话,我觉得说的很贴切。(ps:每年大群里劝进劝退都很多,不用关注这些无用信息,因为根据我两年的水群经验来看,大部分劝退的人你不会在复试群看到他的,只要自己坚定目标且努力,考上南软并没有那么难)

我的考研各阶段里程表(供进度参考)

3.22-5.6:每日学习时长:4-5小时(数学3-4小时,os半小时,背单词半小时) 一般是12点起床吃饭之后的一整个下午
由于新冠疫情,一直没有开学,不得不在家中开始考研,当时还觉得五月份大致能开学,所以这段时间里我只开始了数学复习和一门专业课操作系统的复习以及背单词,时间分配大致是数学3-4小时,os半小时(主要是看王道视频+写王道课后选择题),背单词半小时,到5.2时我完成了数学高数基础阶段的复习+线代基础开头(包括对应的1800习题)以及os学完一大半

5.6-9.6:每日学习时长:7-9小时(数学5-6小时 专业课2小时 英语半小时) 一般是12点起床之后吃中饭之后一整个下午,然后吃完晚饭学到晚上12点 ,偶尔早上能学两小时
五月份学校开了会,彻底断了我的回学校复习的念想,当时还挺焦虑的,觉得在家可能自制力不足,后来正巧家里空了一套本来出租的房子,离家也比较近,我就每天去那里复习了,而且我是强制自己不带手机的,所以那段时间我感觉复习效果比较好,人比较集中,学校的课也都是网课不点名,每天心无旁骛的(也没女朋友。。)复习。这段时间我完成了数学线代基础+高数汤家凤强化(不推荐,后面我会说)+高数武忠祥强化(武忠祥讲义后的习题)+线代李永乐强化(包含对应的1800习题)+880高数部分+操作系统以及数据结构的王道复习(看完视频学一遍+后面的选择题)+过完一遍英语单词+英语二所有真题的客观题

9.6-12.25:每日学习时长:8-9小时(数学3-4小时 专业课4小时,政治1-2小时) 一般是10点起床之后早上写一套数学试卷,然后吃完中饭学到晚上九点图书馆闭馆
9.6开学之后,我就在图书馆复习了,躲在一个边缘的人少的角落复习,但周末还是经常因为起的太迟没座位。。,这段时间数学方面到10月初完成33套真题,10月一直到考试保持每天一张模拟卷,最后做了约70张。英语基本没怎么看了,最后重新写了近三年的真题加上几张英语一真题,政治的话我是九月开始的具体后面后说。专业课方面开始动842真题+看了一遍王道计网+系统学了一下软工红书上的四个设计模式(为后面专业课拉跨埋下伏笔)

我给大家说我的起床时间其实并不是为了凡尔赛,而是我想说考研复习看重的是效率而不是时间,只要效率高,并且每天保证有效学习时长达标,几点起床并不重要,适应自己的作息才是根本,有的人就是晚上复习才有精神,而有些人可能习惯了早起,这点因人而异。另外一点我的建议是考研一旦开始,就要做到连续作战,尽量不要有长时间的间断,因为这有助于你心态的建立和养成(其实习惯了之后考研也没那么苦),我的9个月考研期间可以说完全不学习的天数不超过3天,但是我认为偶尔休息1天是可以接受的。

初试各学科的复习经验

下面就开始说干货了,按照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顺序

政治

- 选用资料

徐涛核心考案,肖秀荣精讲精练(和徐涛课不配套,就没有看),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时政小册子(+后面公众号两次补充时政资料)+腿姐选择题背诵手册+徐涛选择题背诵手册(小黄书)+肖4肖8+ 小程序(我用的叫壹硕考研,用来刷所有老师的模拟卷)

- 复习过程及经验

  • 政治我是九月份回学校之后在开始的,可以说开始的不算早,但我觉得也不算迟,且复习到后期感觉还是有些心得的。我有些考研的同学甚至3-4月份就开始看政治了,我感觉这是完全没有必要且性价比极低的,在我看来,政治就是看那几个月的短期记忆,过早开始挺浪费时间的,而且很可能事倍功半最后分也不高,政治是完全可以做到小钱办大事的,关键就在于小程序
  • 第一遍学习:首先9月到10月中旬,我是每天从图书馆闭馆之后回宿舍洗完澡之后用电脑看徐涛的强化课(不要听基础课!),2倍速看个2-3课时,看的时候可以说也不是很集中,经常边玩手机边看,其实这第一遍不用太专注,记很多笔记,因为我可以说看完了这一遍,核心考案这本书基本上就不会翻了,这第一遍学习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留下一个大概的知识点体系和一些印象,我可以说有些课听不听都是无所谓的(比如思修),但是马原毛概我还是建议听一遍的,比较晦涩一些,其他听一听也没有坏处,可以当成考研生活的调剂,徐涛讲的也不错。这段时间我是没有做题的,大概到了10月中旬看完了视频。
  • 做1000题:看完了视频之后已经快11月了,当时我也纠结过要不要做1000题,还是直接开始写模拟卷,但是当我写了两年的真题练练手之后(ps:政治不太需要做真题,纯粹检验下自己),感觉自己脑中没有体系,盲人摸象的感觉,最后还是决定快速的把1000题过一遍。由于第一遍学习基本上没记下来什么东西,所以我的做法是买了腿姐的小册子,每天花45min左右,先看小册子,看2-3章,然后看完之后在开始做对应章节的1000题,做完对完答案看看解析就算结束。大概到了11月中旬就把1000题刷完了,这时候我对政治已经有了一些大概的印象了。
  • 时政+小程序选择题:做完了1000题之后我就在小程序上做了一两章模拟题练练手,分都在30-35左右,感觉时政题老是做不对,于是我就买了一本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花了约2个小时的时间整个过了一一遍加上勾勾画画,之后也经常定期看一看。然后大概这时候肖8和徐涛8也都出来了,每天刷2-3套选择题,肖8大概都是35分左右,怎么都上不去40,徐涛均分更低一些,出现过20几。。。之后我就决定系统的把小册子过两遍在开始继续做了,所以做押题卷我的建议是不要裸做,最好通过看背选择题小册子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在开始做这样才有效果。系统的看完几遍之后在做果然好了很多,之后就开始在小程序上刷其他老师的模拟题(米鹏 腿姐啥的),每天一有碎片时间就刷个1套(一套大约只需要10-15分钟),刷到后面基本上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了,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小程序上有自动添加错题功能,在刷完题目之后还可以定期刷错题。总的来说我觉得选择题方面多看小册子,刷完所有模拟题,我觉得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了,40+稳稳的。这种面向应试的方法远比花很多时间看老师们的解题技巧视频来的划算(政治选择题就是考记忆力,真不觉得有什么技巧)。另外还有一个很好的资料,是一个叫小白考研的公众号,在每年的11月会出一个叫押题库的东西,总的来说就是把主流的模拟题的选择题每道题的知识点总结出来供大家记忆,可以强化一些高频考点,我后期看那个看的很多,也比较推荐,总结的很好,大家到时候可以关注一下。但是大题的背诵我就不是很建议了,感觉质量一般。
  • 大题:认准肖4就完事儿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我今年上考场看到政治大题人都傻了,大概10中7-8吧,甚至有些题设问都完全相同,简直离谱,大题就背肖4就完事儿了(其他模拟卷的大题不需要写和背,直接略过)。至于肖8或者其他资料的大题要不要背,我觉得见仁见智了,毕竟842有比政治更大的背诵量摆在那呢,如果是背诵大神,那当我没说,但是我觉得政治大题是有明确的天花板的,绝大部分人都在30-35之间,即使你背的再6,毕竟是文科科目,拉分主要靠的是选择题,我今年能考77主要靠的也是选择45分。另外我也不是完全按照肖4答案背的,而是背诵的精简版(结合材料的部分简略些),我推荐是背诵研木易木子(一个公众号)的版本,他除了精简一些还会教你一些固定的答题语料,可以减轻不少背诵的压力,强力推荐。大题我自我感觉背诵的挺好的,只有32主要是因为一道肖4原题完全写错了(以为矛盾不是唯物辩证法,写的联系发展。。),不然可能能上80。总的来说大题认准肖4(即使今年押的不准,也会让你有话可说),另外在考场上尽量书写工整些,务必写满,且要分点答题,适当结合材料(材料有分的,不能完全当默写肖4)。

英语

- 选用资料

黄皮书英语二真题+黄皮书英语一真题(只做了5张)+10天解决考研词汇(完全没看)+扇贝单词

- 复习过程及经验

  • 英语可以说是复习的最简单和最省时间的了,我基本没有花什么时间。我的英语基础还不错,尤其考研英语还不考语法这些东西,可以说只考阅读和写作,所以我一直对英语复习是比较佛系的。最后考了82分(客观扣7.5)还算符合了预期,但是其中暴露出了几个问题,还是挺让人后怕的,写出来也是为了提醒各位引以为戒。首先我英语是五月份开始的,只背单词,用的是扇贝单词,每天140个,一个月左右背完了以后就开始写真题了,后面就再也没背过单词。是的,我只背了一遍单词。。所以后面在做题过程中还是经常遇到不会的单词,但是很多不影响理解,我也就没在意了,实在不喜欢背单词(但是必须要保证经常出现在问题和选项中的单词必须会,比如作者态度题)。这个可以说是第一个问题,大家有条件的话还是尽量保持每天都背单词的习惯
  • 第二个问题是对写作太不重视,我整个考研期间写的第一篇大作文和小作文是在12.26的考场上写的。直接导致我在考场上先写大作文,结果足足写了40min才草草写完,加上今年阅读挺难的(文章难,选出答案还好),导致考场心态出了问题,最后手忙脚乱匆匆结束了考试,还好最后结果没出大问题。所以各位在考前还是要多练几篇作文的,大作文小作文都写个几篇。至于需不需要模板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有些作用的,我最后也背了模板,但是我觉得要科学的使用模板,不能完全的套用模板。那样必然分不会高(所谓的那种只需要你填几个词的万能模板论点都是固定那几个,实在不靠谱)。我觉得第一段描述图片和第二段以及结尾段的开头句子是可以套用模板写出高级词汇的,其他的还是要自己根据题目来写。
  • 总的来说,对于英语基础尚可的同学,英语复习还是比较简单的,背单词+做真题即可,如果你做英语二真题基本上客观题都扣10分以内,那就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跟我一样复习就好。有不少人做真题是做完了之后对客观题的每篇文章都进行仔细翻译研读语法句型啥的,我是没有这样做的,感觉太浪费时间了,基本做对的题就扔了,做错的就看看解析和翻译,黄皮书的解析我觉得已经很细致了,句型语法我觉得没有太大必要研究,毕竟阅读重在理解嘛,所以这点就自己灵活把握就好。其他的题目不需要碰,没有真题内味。至于考英语二的要不要做英语一的真题,我觉得学有余力的话做做也没有坏处,但是我只推荐做近几年的,太早期的英语一还是挺难的,跟目前英二的难度相差较大。英语方面方法性的东西我没法讲太多,大家可以等待群里几位英语90大佬的经验贴,都是几乎客观题没扣分的,tql。我最后说一点就是一定要重视起来新题型的复习,这两年新题型难度明显加大,非常容易一错错2-3个,这点要注意。

数学

- 写在前面

下面到了重头戏数学,数学也是我自我感觉复习的最好的科目了,复习的比较科学和系统,大家可以根据我的经验,结合目前的学习情况进行扬弃,我的数学学习方法还是有一些“暴力”的,可能不适合每个人,下面我会细说。

考研数学复习要想复习的好,我觉得要紧抓阶段性和系统性,在不同的阶段做每个阶段该做的事,同时每个阶段都“挖”到对应的深度,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那么我觉得数学复习方面就不会存在太大问题了。我的考研复习分为四个阶段,3-5月的基础阶段,5-8月的强化阶段,8-9月的真题阶段以及9-12月的模拟题阶段。下面我会说具体说我每个阶段的学习历程,穿插我觉得需要强调的部分和tips。
此外,数学是一个很看反馈的学科,如果你学的很顺利,做对应阶段的题目正确率很高,那么你就很容易得到正反馈,就会越学越有信心,每过一个阶段都会感觉自己有提升。

- 选用资料(资料前后按时间顺序)

基础阶段:高数:汤家凤高等数学辅导讲义,1800(入门+基础)线代:李永乐复习全书基础篇(只看线代),1800(入门+基础)
强化阶段:高数汤强化:高等数学辅导讲义,1800(强化)线代强化: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1800强化
高数武忠祥强化:武忠祥高等数学辅导讲义(每章课后题全做) 李林880题
真题阶段:张宇真题+其他真题pdf(偶尔特定题看看解析用,综合来说真题张宇的全度排版解析做的最好,而且张宇是一张一张卷子,我比较喜欢)李林108(题目很少,做完了就弃了,感觉一般)
模拟题阶段:对于22来说至关重要,太多了后面单独讲
其他错题好题本,我觉得整理错题好题本并且一段时间后重新做错题好题是有效果的,但是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在错题本上手抄题干和答案,这是非常浪费时间,我的做法是通过pdf截图,答案可以标注个页码即可。如下

做题手法与常见错误总结手册:我是按照章节为单位划分的,主要是总结一些做题时遇到的一些比较巧妙的方法,以及一些经常犯的错误,是不是翻一翻可以有效加深印象,我是从强化阶段开始一直总结到了最后,内容也越来越多,考前一天晚上都还在看。这个总结不用写的很书面,可以写的很口语化,能提醒自己就好。如下

- 对于各老师及资料选择的看法

考研数学老师很多,我相信每个初学者都会纠结选择哪个老师,基础看谁的课,强化看谁的课,做谁的题等等这些高频问题。我复习以来基本上每个老师的资料我都用过,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

  • 汤家凤:只推荐基础课和1800,强化课实在是很一般,强化课强化课关键在于强化,然而感觉挖的深度不太够,相比基础课来说。拓展的内容很有限,相比武忠祥介绍的方法太少,随便举个例子,数列极限介绍方法缺漏很多,相关变化率,曲率圆等一些冷门的考点没涉及。而且tjf的讲课风格是按照题型为导向来讲的,比较死板,看过他的1800讲解视频就知道,大部分是对着答案讲,然而根据考研的导向来说越来越活是趋势(21年除外)。模拟卷方面也是不行,很多题目都是以计算量当难度,算一面草稿纸的那种,真题不会有这种,以计算量大的20,21也没有,题目很老旧,在21大改题型的情况下,21的模拟卷相比20很多题目只是换了个分值(可能是因为汤家凤老师长期单打独斗没有时间弄了,就模拟卷来说完全被拍死在沙滩上,别的老师几乎全是新题),所以他的模拟题我没做也极度不推荐,有时间不如做别的。说不好的也要说好的,之所以推荐汤家凤基础,是因为tjf应该是为数不多的在基础阶段将定理证明以及定义抠的很细的老师了,我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这种一板一眼的风格是比较适合基础阶段的,毕竟这个阶段要义就是基础要牢固。1800也同理,基础阶段做题不需要题目多难,但需要量的积累,1800基础和强化的划分做的很不错,基础虽然题量较多且较为重复,但基础阶段不就是重复多练么,耐下心来做就好。一句话总结:tjf老师适合且只适合打基础
  • 张宇:只做过他的真题和模拟卷张8张4,视频没看过,没有发言权。模拟题新且难,但是挺有价值,后面细说。
  • 武忠祥:很好的老师,实力强大,讲课有高屋建瓴之感,一种尽在掌握的感觉。相比tjf讲题只会告诉你怎么做,wzx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什么情况下适合怎么做。是一位非常适合强化阶段的老师,wzx的强化课必看,就这么简单。我看完课做完那本武忠祥高等数学辅导讲义之后感觉收获巨大,尤其是一些非常好的方法,尤其是求极限和积分那里。唯一的缺点可能是他的基础课对有些人来说不那么基础,不懂的地方可以回看一下。另外李永乐三人组(现在已经散伙了)的习题660,330我是没做的,在数学考纲修改之后,填空选择分值上升,660.330也是很受热捧,但是我看了一些660的题,我觉得太多题是在抠基础概念定理了,我觉得方向上不太对真题的路子,330又听说太简单,所以660.330我是没有做的。
  • 李永乐:我没听过其他老师的线代,但是李永乐爷爷的线代市占率如此之高我觉得没啥问题。就基础强化都跟李永乐就好了,注意用书区别。李永乐爷爷是我考研期间感觉最喜欢的老师了,有老一辈知识分子以及老师的亲切感,没有那么重的铜臭味,有仙风道骨之感,实在佩服。也祝李爷爷身体健康,能够讲更长时间。
  • 李林:880非常好,详细的后面说。很多人听说他是因为模拟题,我觉得确实不错,是模拟题中最有真题内味的,但是感觉去年的有些简单了,但是还是必做。

- 复习过程及经验

基础阶段 3.22-5.22

  • 首先开始的是高数基础,我是根据汤家凤的基础课视频,看一章做一章的1800入门+基础,很多人是选择看完所有章节在开始做题目,我觉得这是不太对的,因为高数和线代尤其线代章节之间关系是很紧密的,循序渐进最好,在对前面的章节没有通过做题目理解到位的情况开始后面章节,有些填鸭且效果可能会不太好,所以我推荐是看一章做一章,一步一步的打好基础。写题目建议用空白的a4纸写,写好之后一章一章整理好,方便回看。在做1800基础的时候,我的正确率几乎都超过85%,所以复习的信心是很足的,写完题之后我偶尔会看一下tjf在b站上对1800的部分题的讲解,我觉得看看错的题目的讲解稍微有那么点用,但是不用整个听完,毕竟大部分都是对着答案讲。
  • 线代基础也是同理,跟着李永乐线代基础课看一章写一章1800,整个数学二基础阶段大约花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这个时候大家遇到的错题好题只要进行标注即可,因为这时候不会的题很多在强化阶段之后都会变成简单题,只是因为知识没讲到导致的,所以我建议强化阶段在进行会看复盘,把真正有价值的题记录在错题好题本上。

强化阶段 5.22-9.16

  • 由于我复习的时间还算早,所以我觉得时间还是挺充裕的,我本来就打算九月在开始真题,所以这段时间都准备用来强化,因此我进行了两次高数强化,一次线代强化,刷完了880。准备考研的时候就被安利了武忠祥的强化课,但本着有始有终的原则,还是把汤家凤强化过了一遍。
  • 首先开始了汤强化,跟基础阶段一样,看一个模块做一个模块的1800强化(强化课以模块为单位,比如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是一起的,同属于一元函数积分学)。1800强化的题量比较大而且有的题难度不小,1800这个习题是属于那种上限很高下限很低的,我做过的最难的几道题反而都是1800上的。这部分大概1个月左右完结了,但是感觉收获不大,这个我在前面也提到了,所以我不怎么推荐看tjf的强化,直接看武忠祥的就可以,我是有些强迫症的。但是汤家凤的两个证明题的题型总结的还是很不错的,中值定理证明以及定积分那块的证明,这是我感觉他超出其他老师的地方,我个人也最喜欢写证明题,结合了汤以及我自己的总结之后,后面在遇到中值定理和定积分的证明题基本都能乱杀,只是21没有出证明题有点可惜,在22又必定加大难度的情况下,我觉得证明题是99%会出现的。所以这两个题型我还是建议看一下汤的。同时要说一点,在这个阶段,我每学完一章都会重做一遍之前基础阶段标注的题,然后再把继续错的题和有价值的好题整理到错题本上,这点在后面也是一样。
  • 之后就开始线代强化,同样是跟着李永乐老师的强化课,学一章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做一章1800强化,线代这门学科我感觉强化相比基础还是拔高了不少的,尤其是特征值特征向量,二次型那里,在线代只剩一道大题的情况下,大概率是会将这两章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大综合来进行出题的,所有21的模拟卷也都是基于这个逻辑来出题的,但遗憾的是21的卷子又打脸了(20线代惊艳之后就出了个这??)。总而言之,线代跟好李永乐就好,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本书非常好。但是在同解方程组证明充要条件那里有一些讲的不够完整,这点可以参看张宇的线代九讲,那里说的比较完整。
  • 接着我就进行了高数的第二遍武强化,跟着武忠祥高等数学辅导讲义,看一章武强化做一章讲义的课后习题,课后习题的题量也不小,而且据武忠祥本人说难度大于330。这一遍也是我感觉进步最快的阶段,在听课的过程的过程感觉很有新鲜感,时常听到之前没有学过但是非常好用的方法,尤其是极限(1的无穷极限三部曲)和定积分几何意义(求旋转体体积用二重积分思想)那边。经过这一遍强化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 第二本习题:在完成了高数和线代的强化之后,大概到了8月中旬,这个时候我感觉开始真题有些早了,加上之前就想好了自己写两本习题左右,所以就准备在挑一本习题集来做,就选了李林880,做了几天之后我感觉880是非常适合强化阶段的一本习题集,相比1800,题量少了些,大约是1000出头,但是题目考察比较灵活综合,且比较有真题内味。**1800主要锻炼计算能力,880更注重在锻炼思维性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两个搭配是很不错的,尤其是880的线代部分,相比1800灵活很多,1800线代较一般。**大约花了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做完了880,感觉还是收获很大了,但是880的错题我就只做了标记没有再整理了。
  • 有很多人问我数学是不是刷题越多越好,我觉得这个是要结合自身情况的,数学刷题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量和质相适应,题目多少与自身情况相适应,如果你本身数学基础一般,做题很痛苦,你也每天和别人一样刷同样量的题,那不是一天的时间都耗在数学上了么。考研是考四门课,最后比拼的是总分,不能盲目刷题,在数学基础一般,做题速度一般的情况下,我觉得选择一本习题集从一而终比较好,不要做一做就换一本,做完一整本再说,每个老师编习题都是用心考虑了题目设置的。在能力足够的情况,可以考虑再写其他的。我在考研阶段写的题算非常多了:1800 880 武讲义每章习题 高教社600题(模拟题阶段写的),李林108,约70张模拟卷,一般人估计难以做到像我这样,所以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我这样做也是有我的客观原因的,我本人不太喜欢复习专业课,英语政治花的时间也很少

真题阶段 9.16-10.12

  • 进入了真题阶段之后,事情就很简单了,在强化阶段之后,我的整个数学体系都已经建立了起来,每天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开始做卷子就可以了,我每天花在数学上面的时间也少了很多,每天大约就是做一张真题+对答案+偶尔回顾错题,基本是占用早上的时间掐表模拟,因为数学是早上考,其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专业课上了。不过掐表基本都是掐个寂寞,因为真题大部分还是比较简单的,尤其是非常早的年份,题目数量很小,很多一个小时就能完成。近15年的真题的题型样式才跟现在差不多,不过在去年考纲修改了之后,真题的模拟性质降低了,但是题目质量仍然是最对味的,依然要重视,模拟题再怎么出跟真题还是有区别的。00以前的真题基本上是一天两份,后面就是一天一份,自我感觉真题几乎都没有什么难度,因为真题的有些题你都已经在习题集上见过了,并且以往真题涉及到的考点,所有老师都会更加强调的,所以虽然大部分题都是第一次做,但是不会太卡壳。基本上所有年份的都能在2小时以内解决,做真题模拟题的时候我是不会检查的,得分的话很少低于145,但是还是会有粗心错误的,至于在做之前论调较难的16,18,19,20年我感觉也只是多花一些时间(20的线代很有难度),难度上依然被某些模拟题秒杀,但是相比其他年份真题还是差距不小的,尤其17年(简直是来开玩笑的),这几个年份和21年的可以用来重点模拟,检验自己的实力。但是千万不能因为真题做的可以就开始自负,事实上在真正的考场上做题,心态心情都会紧绷很多,一题卡住很可能就会心态失衡,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模拟考场,做完之前不要看答案。

模拟题阶段 10.12-12.25

  • 真题写完了之后进行了1-2天的总结就开始写模拟题了,对于22考研来说,我觉得模拟题练习是至关重要的,22考研势必增加难度,而新大纲下的真题仅有21一张,全真模拟就只能通过模拟卷来实现了。模拟题的难度大多是大于甚至远大于真题的难度的,以我的理解,模拟题的作用并不是押题(指望xx老师压中题目是非常不正确的心态,18年那不是押题而是泄题。。),而是锻炼自己的考场心态以及抗压能力,在今年卷子变难的情况,通过模拟题来提前适应和应对考场上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基本上是每天早上做一张不间断,大部分模拟题都能两个小时左右完成,张8张4李艳芳部分卷子需要两个半小时甚至更多,对完答案加上解析控制在3个小时以内,做模拟题的选择和数量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如果你做模拟题做完加看解析订正需要非常长的时间,那么可以考虑2-3天做一张,不要因小失大耽误了其他课的复习。如果大部分模拟题都能做到一个很满意的分数,那我觉得应付真题可以说降维打击了。
  • 下面我就对我做过的模拟题进行一下点评和推荐,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基础情况来进行选择。(难度以及推荐程度1-10打分,取最高的卷子为10),ps:汤家凤的模拟卷和那个强化10套卷我没做也极不推荐
  • 张宇8:卷子很灵活,计算量大+思维难度高,部分选择填空的计算量甚至能秒真题几道大题的计算量,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优点是新题很多,尤其线代出的不错,听说是从竞赛题书上弄下来的。缺点就是对基础一般的比较劝退,我的最低分也是做的张8第四套,印象里120出头。难度系数:10 推荐指数:8
  • 张宇4:跟张8差不多的特点,但是感觉难度上稍微简单了一些,也很适合锻炼考场抗压能力。难度系数:9 推荐指数:8.5
  • 李正元5:听说今年已经不是李正元亲自出的题了,就是一些机构老师出的。感觉卷子质量很一般,被我发现多处错误,甚至有题目漏条件的情况出现,且尤其偏重定积分几何应用,在总体模拟卷中处于中流吧,做做也没坏处。** 难度系数:7 推荐指数:6**
  • 李永乐6:非常偏重概念和证明题的模拟卷,概念不清,不喜欢做证明题的人可能会做的很差,平均一张卷子1-2个证明题,设置上来说不太符合真题规范。同样属于做做没坏处的卷子。难度系数:7 推荐指数:6
  • 李林6:李林的模拟卷应该是每人一份的,但是不要抱着押题的态度来做了。李林的卷子比较对真题的味,做的比较有感觉。但是我觉得今年的出的太过简单了一些,坐下来感觉只有一题微分方程炮弹题印象比较深,总的来说难度跟今年真题差不多,但是还是必做。难度系数:6 推荐指数:9
  • 李林4:跟李林6差不多,必做难度系数:6 推荐指数:9
  • 余丙森三套卷:一个非常小众的卷子,在等李4张4的过程中没卷子做了,就买了来做,结果非常意外,我觉得这三套卷子出的非常好,设置比较科学,难度适中(与16 18 20相当),几乎都是新题,且味很正,强烈推荐。难度系数:7 推荐指数:9
  • 李艳芳三套卷:这个也是一个很小众的卷子,被科软群安利的,是我考研期间最后做的模拟卷,难度上让我吃了一惊,跟张8张4难度差不多,但是难的方向有所差异,思维难度比较大,也是一套训练抗压能力不错的卷子。难度系数:9 推荐指数:8
  • 合工大超越5套卷(21+20+19+1718部分):是合工大超越辅导机构出的卷子,出题人里面有原来命题组的人。是我最喜欢的卷子,难度较大但低于张宇的卷子,题目很对味,题目设置比较合理,我做了约20套,不过有部分题目重复出现。但是不同年份的难度有些差异,似乎有越来越简单的倾向,去年的比较简单。综合来说难度系数:8 推荐指数:10
  • 合工大共创5套卷21年:一句话概括,很垃圾的卷子,排版差还一堆错,卷子答案或者题目有错在没有勘误的情况下是多么恶心的事情不用我多说了吧,强烈不推荐。难度系数:7 推荐指数:0
  • 高教社600题:这个不是模拟题,是我在模拟题阶段做的另一本习题集,由于21年是新大纲的第一年,所以关注了一下官方高教社的资料,偶尔看到这本的pdf就打印了下来。拿到之后翻阅一下感觉题目质量很不错,味很对,尤其是线代,很新有很多没见过的题或者方法(出于对20线代的警惕,去年我对线代很重视)。所以有时间的话可以在后期看看这一本,答案和题目是连在一起的,做的很快,基础题直接跳即可。

21年考情分析以及22年预测

  • 21年的数学二总体来说考的还是比较简单的,整张卷子相对来说难度主要在选填上,有1-2题有些坑,我猜大部分做的不好的人也都是选填出了问题。大题主要也就是考察计算,没出中值定理、定积分证明,线代也没整活。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很友好的。数学比较好或者指望数学拉分的同学估计都是不太喜欢这套卷子的,很可能你粗心错一个变成自己被拉分了。。我大概只花了1个小时40分钟就全部写完了,之后就拿草稿纸完整的重新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也就等交卷了。考完就觉得应该是不会错,过程也写的很详实,但是一分没扣也挺惊讶的,原本以为卷子简单,改卷应该会抠的很细。考完之后出结果也是出现遍地140+的情况,这套卷子的区分度确实非常一般,瞬间感觉模拟卷白做了哈哈哈哈。但是其实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模拟卷最重要的就是锻炼考场心态,我因为做模拟卷也极少低于140分,所以上考场之前我是非常有信心的,即使遇到卡壳的题也不会慌,遇到这种简单得卷子自然也是降维打击了。
  • 但是22年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题目毫无疑问会变难,之前没有考察的有难度的考点出现概率也会增大,这时候我上面提到的用模拟卷来模拟就非常重要了,可以预见的22年数学将会同之前的偶数年一样非常拉分,数学分数的高低几乎就可以决定上岸与否,所以一定要重视数学,数学拉跨的话,其他公共课很难拉的上来

专业课842

- 写在前面

  • 在传了很久的谣言南软要改408,以及21考研改408大潮,以及隔壁南大cs改408的情况下,软院专业课依然是842,并且在今年大改题型以及出题方式,这说明说什么,我觉得可以自己悟出来了。所以我觉得南软改408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退一万步讲即使改了408,在三门学科相同的情况,在9月简章后开始准备计组也是来得及的,所以9月之前可以安心准备与408公共的三门,软工或者计组九月开始是完全来得及的。我今年考完专业课之后一度心如死灰,担心过不了75的院线,在不担心公共课的情况下算了很多遍专业课的分数,至今我还记得专业课的每一道题。算出来最多也就是85-92的分数,但是没想到最后考了101(60多名左右),估计老师改卷子是大放水了,不然破百的可能都没多少,恐怖如斯。
  • 在考842之前,也要熟悉自命题和统考命题408的区别,在我看来,考408可以说稳定性比较高,你实力强就可以取得高分,实力弱则反之,但是自命题的话,就以比较极端的842为例,无考纲无题型(只有参考书目和每门课分值),这就导致范围很广,且复习易没有方向性,只能通过往年真题来预判,假如运气不好出题方向变化就会直接出现直接像今年这样出现最高分123,平均分不过百的情况。所以考自命题的话风险性比较大一些,有点看运气,如果你的复习方向恰巧对路子或者选用了正确的资料,那么可能你只需要用很少的时间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如果不对路子,很可能你花了很多时间却依然考的很烂。但是我相信,只要你是认真复习的,842也不会拖你的后腿的
  • 所以对于专业课复习,我觉得一定要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只要方向正确,复习842还是要比408轻松些的,一定要从极端应试的角度来复习,面向分数考研(之前在考研群里甚至看到复习操作系统去把汇编学了一遍的同学,挺离谱的)。在今年大改题型的情况下,真题的价值进一步降低了,我倾向于认为22年考研的出题方式和题型会与21年相似(南软有三年一变的传统)
  • 21年专业课题型:选择题20题(一题2分,四门各五题),选择题有一部分为之前的原题或原题改编。ds考察了图算法和非常冷门的算法四特性(20分。。吐了),软工是变化最小的,除了多了选择,依然是简答+一道修改代码+一道设计模式,但是设计模式整了大活,考察了之前真题没有考察过的,软工二教材上也没有的观察者模式,本人直接0分预定了。os则是变化最大的了,之前os35分基本都是送分的计算题,结果今年考了3题十分冷门的简答+画图题,直接懵逼,还好os复习的比较全面,还是能写出个所以然的,我估计也是这里得到了超出预期的分。网络的话除了选择依然是考察背诵。

- 资料以及信息战

  • 所以我总结一下,要想842复习的话就要抓住三点,真题+课本+资料(包含ppt和背诵资料和一个软工提纲等等),真题+期末题虽然现在出现原题的概率和分值越来越低(21选择填空简答有一些原题或原题改编)但是还是必须要会的,因为这是你可以真真切切把握住的分数。但是像以往一样把真题全部搞懂就能拿一个不错的分数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从去年的考情来看,课本和配套ppt(尤其os ppt)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这也就越加凸显了自命题资料和信息的重要性,真题期末题的话就加我在开头所写的大群找群主购买即可,亲测价格良心且解析质量比较高,不要买错了
  • 至于其他的资料则要看个人的搜集能力了,我在这方面也算是下了苦功夫,我的资料也算是比较全的,尤其是是视频资料以及背诵资料。南软往年考察简答名词解释也就是背诵的分值大约是在50分(软工25网络25),但是今年降到了30分(软工15网络15),但是背诵仍然是极端重要的,道理一样,因为这是你可以真真切切凭自己努力就稳定拿到的分,我的背诵可以说还是背诵的比较好的,我刚拿到卷子就把背诵的30分先写好了且写的非常详实,也算是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 我的背诵资料是我根据之前的某一年一位学姐的资料在综合其他的资料自己筛选总结了一份,使用了之后背诵方面就完全不用再看其他的资料了,只用看着一个就好,也避免了因为资料太多而无法取舍的问题。资料准备也需要时间,有需要的可以加资料qq:,除了背诵资料之外,我会在群里分享一些我认为比较有价值的视频,初试及复试资料,有些是市面上没有出现过的。到时候我会做一个资料清单,有需要的加资料qq:即可,我无偿得到的我一定免费分享给大家,至于大部分人都有的祖传网盘资料,王道上随便翻一翻就有我就不整理了。背诵资料我会在五月份结束之前制作完毕这一点不用担心,背诵至少也是9月份之后才需要思考的一件事情了,很早就开始背也容易忘,我大概是从10月份开始才开始正是背诵的,背诵的大头是网络和软工
  • 很多人私聊我咨询资料方面的问题,因此所有资料(包含ppt和背诵资料和几份软工提纲)我都会在近期进行一下整理,把我认为的初试+复试的有价值的资料进行打包资料qq:1775743856。下面我就按照四门的顺序讲一讲我复习专业课的一些经验之谈,我会主要从复习方式,历程和资料选用的角度来谈一谈,至于复习的细节啥的也轮不到我一个101的来谈哈哈

- 操作系统35分

  • 选用资料:王道操作系统+王道视频,操作系统费翔林,os蓝底ppt(尤其某个期末复习ppt),学姐真题+冲刺篇
  • 操作系统这门课是我最早开始复习的一门课,从3.22每天学个一个小时左右,学了两个月左右学完了,操作系统的复习按以前来说紧跟王道就完事儿了,在这门课上842可以被王道全覆盖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去年情况突变,以前操作系统的35分基本以计算题为主,基本就是进程转换,页面置换,磁道等等的很基础的送分题以及pv(必考)。但是去年除了选择题10分,pv必考8分外,考了17分的三道比较古怪的简答画图题,这实在是让人始料未及,所以我觉得操作系统的复习也是相比以前复习方向需要变化最大的一门了。但是所有的真题毫无疑问还是需要会的,说不定明年又开始考计算题了呢。
  • 第一遍的话仍然是跟着王道视频,刷一遍王道就好,但是王道后面的题目是可做可不做的,做也就做做选择题就好,大题不推荐做,对于考842来说没有什么价值,考察方向不同。之所以推荐王道的视频,是因为王道的操作系统我觉得是讲的非常好的,第一遍入门学习非常合适。在刷完王道之后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别看真题很多,但其实大部分题型都很固定,做的会非常快。在保证所有真题都会的情况下,就要开始研究参考书和ppt,我去年是没有进行这一步,ppt我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但是我怎么也没想到他会这么考,所以今年的同学需要更加仔细的研究参考书和ppt,但是也要有重点的看,根据我的感觉,要重点看那些可能会出现简答+画图的地方(比如中断,进程切换这些重点),842偏爱考画图在20年就已经有预兆了(考了一道十分的请求分页过程图),至于哪些需要看那些不需要,这就要看各位的嗅觉了,大部分内容想想也知道是不可能考的。
  • PV:pv的话其实非常好复习,首先重点看学姐真题资料的那个冲刺篇上总结好的以往的真题和期末题以及ppt上出现的,在18年以前基本上都是这个范围的,但是近三年没有重复考过原题,而是非常巧合的都考察了王道的pv那一节的课后习题,注意是连续三年,所以该做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另外参考书上的pv也可以做一做,和真题王道有部分重合。
  • 背诵:背诵的话操作系统考察的比较少,这个少主要是分值比较少,考的频次不低,但是那种统一考察10-15分的这种情况真题基本没有出现,一般都是考察一些非常典型的名词解释,单独考或者穿插在简答题中都有,如系统调用,进程切换这些非常常规的。这个方面自己总结真题考察过的背诵就好,期末题出现的我没有背诵,因为实在太多,且考察概率太小。后面我在总结背诵资料的时候也会总结好。

- 数据结构45分

  • 选用资料:王道数据结构+王道视频,参考书籍里那本清华数据结构(基本不需要看,可以当字典用),学姐真题+冲刺篇(尤其各科的冲刺篇,是一本非常好的资料),dsppt(期末复习那个重要,其他的重要性一般
  • 数据结构我是紧接着操作系统之后开始复习的,也是花了约2个月的时间慢速复习的,数据结构的复习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以前的话基本上就把842的真题搞懂就好了,除了算法之外的选择,填空,计算画图题也都比较常规。算法的话以前出现概率不高,即使出现了难度也不会太高。但是最近连续两年考了算法,20年是两道大题20+分(一道原题,一道链表有环),21年是考了6分的算法填空(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卷子要想增加难度和区分度,算法考察是肯定要有的,所以我倾向于认为22年仍然有算法题(而且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复习图的算法了),而且根据南软递归王的特性,递归的题要重点关注。至于今年的20分的以人工智能梯度下降算法为背景的算法四特性题(还要编写用例和改错),我觉得就要靠各位的积累了,我在做的时候还是知道四特性的,所以应该还是获得了一些分数,如果完全不知道,那真的是无从下笔。这种题目靠复习是没什么用的,只能看平时的积累和运气了,但是我觉得有时间去看一看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一些算法可能会是一个思路,但是不要耗费太多时间,这种题基本上看命。拿到该拿到的分才是王道

- 软件工程45分

  • 选用资料:红皮软工二,黑书(不用买和看,买了也是盖泡面),java设计模式(刘伟),学姐真题+冲刺篇,丁二玉培训班视频,一份官方的软工复习提纲
  • 在复习完ds和os之后,我就开始复习南软的重头戏软工了,大约是8月中旬开始的,由于花的时间变多,大约一个月左右就学完了第一遍了。软工的复习主要是依托软工二这本教材展开,别看这本教材有20多章,其实会出题的就那几章,基本上一大部分章节都是不会考察或者只会考考背诵的,这部分只要到最后集中背诵就好。先说一下题型,软工的45分一般以前一般是25分背诵(五道简答)+20分两道大题,在去年发生了微小的变化,变成10分的五道选择题,15分的背诵(三道简答)以及没变的20分的两道大题,大题在这几年都比较固定,基本上都是一道修改代码+一道设计模式。基本上除了背诵会考察的重点就两个地方,一个是5-6章需求部分(包括画图),一个是13-16章设计原则设计模式,这里是绝对的重点,20分的大题一般都在这,其他的地方如9,10,11设计也比较重要,其他的地方基本上最多就是出现小题或者背诵,小题一般也是原题复现或者改编。所以千万不要再某些章节纠结浪费时间,尤其是这些章节某些不严谨的代码或图。
  • 我是在八月份的时候根据丁二玉老师的培训班视频开始的复习,我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有这么个东西,碰巧也遇到了有这个资源的学长,当时就买了准备后面入门的时候看。我觉得丁二玉老师的视频还是讲的非常好的,比较适合入门,不然没人指导直接扑进书本容易懵。视频其实也有ds和os的,但是我是没有看的,觉得作用不大。第一遍学完之后我就准备开始动真题了,不过我是先做的学姐的冲刺篇资料,把真题按题型分了做的,我觉得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 设计模式: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道10分的大题,在以前基本上只会考察红书上的四个模式:策略,工厂类(简单工厂,工厂方法,抽象工厂),单例,迭代器,甚至可以说只会考察策略,工厂我印象里好像也没单独考过,其他两个就更别说了。我也是笃定了这一点,今年只学了这四种,更操蛋的是我还知道前两年的设计模式真题都是我上面所说的那本java设计模式的原题,在这种情况下,我把那本书把这四种的模式的题目都做了,结果今年竟然考察了那本书上的观察者模式原题,含泪得到0分,考完真的想打自己一个巴掌,在期末题出现过的情况下以及被朋友告知软工出题老师研究生期末考试必出观察者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复习。所以设计模式我觉得不用我多说了,红书4种+观察者必须掌握,把java设计模式上的这几个的题目都搞会,至于会不会考这些之外的,天知道,学有余力的话可以把这几种之外的head first设计模式上的看一看,毕竟这个是南软设计模式课的官方教材,所有23种都掌握是没有必要的。
  • 背诵:软工的背诵分值还是不小的,这部分主要是根据真题+软院官方的一个复习提纲ppt来展开,根据ppt上标注的重点来展开背诵即可,我后面也会在背诵资料里弄好。
  • 要不要学java的问题:不要听某些人渲染焦虑,好像必须要会java会的很深才能学软工一样,其实在学软工之前,我也是没学过java的,但是基本上你只要学过面向对象语言,有oop的思想就可以了,接口等一些java特有的基础知识遇到了去学一下就就好,花的时间很少

- 计算机网络25分

  • 选用资料:王道计算机网络,背诵资料,真题学姐资料
  • 网络的复习是最简单的,基本上只考背诵,25分中有20分都是应该拿的到分的,但是某些年份也会有一些较为有难度的题,比如20考了静态路由的设置代码好像。所以网络复习就见仁见智了,需不需要跟着王道走一遍,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我自己是跟着王道视频2倍速超快的过了一遍,题目是一道没有做的,只做了真题,但是你要让我说842绝对不会像408那样考别的题,我也不敢保证。但是我从个人不负责任的分析,不觉得会有太大变化,重点就背诵就好,至于其他题目学会真题即可。

复试复习经验

  • 选用资料:购买的学长的总结好的复试大礼包(包括上机+数据库+一些面试真题),20上岸的学长的博客(质量极高)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37302219,刘嘉数据库视频+ppt(疫情期间录的,b站上有),王珊数据库,sql语言艺术(the art of sql 刘嘉上课的来源,基本是对着书念),sql cookbook(很多数据库真题来源)
  • 今年我们仍然是线上面试,明年的话线上复试的概率应该是无限接近于0了,所以我今年线上复试的经验我觉得就没必要讲了,到时候直接按照线下复习的就好。今年线上的话是专业面150分,英语面50,政治面50,拉分的主要是专业面和英语面。线下的话就是数据库100分,上机50分,专业面100分,英语面50分,形式会不会发生变化犹未可知,但是数据库+上机应该是必有的,这也是线下复试绝对的重点,线上是没有办法,所以专业面是重点,而线下的话无疑是数据库和上机笔试是重点
  • 上机:南软的上机还是比较特殊的,按19的话是一道面向对象+一道算法题,真题基本上近两年的资料里面也都有可以自己看一下。特殊就特殊在判分的方式,一般是用java,环境是ecplise,内嵌mooc test插件(慕测插件,南软老师的公司),在编写完之后可以随时看到自己通过了多少用例,这个可以去慕测的网站下载带插件的ecplise自己试一试有个底(有一个练习题)。一般是面向对象30个用例,算法20个,有一部分用例是显式的,有一部分是隐式的,所以不会的情况下应该也是可以打表骗点分的。所以有很多人问能不能用cpp,答案就很明显了,能是能,但是别人java能立刻看到分,而cpp编译器里是没有插件的。上机这东西考完初试就可以带着练习了,这个还是很拉分的,据说19年300多人复试,满分只有34人,大部分人0-25分,如果实力强的话确实可以逆袭很多人。算法题的难度也是有提升的,18年基本有手就行,19年那个还是挺难的。
  • 数据库:数据库可以说南软复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100分的分值加上很高的难度,和我本科学的数据库基础完全是两本书,南软本科的数据库课程有两个,一个是数据库基本原理,教材就是王珊那本书,一个是数据库开发技术,没有教材,但是ppt和讲课都是对照那本sql语言艺术来讲解的,讲的全是一些高性能数据库的内容,我估计大部人在本科应该是都没有接触过的,难度比较大,真题期末题的难度更大。但是某些年份比如2019就是直接copy的2014年的一章期末卷,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这样,但是这也说明了复习数据库真题期末题的极端重要性。在学懂非常难的情况下,首先要做到会做题(背题),真题期末题不管怎么样必须会,39分的sql题可以系统的学一下那本sql cookbook,会有原题或原题改编。
    我是用王珊那本书入的门,看的是mooc上哈工大老师战德臣的视频,我觉得讲的还行,但是结果反推的话,那本上书上很多依赖或者有些内容是不需要掌握的,一定要根据真题的出法来学。由于复试数据库基本都是高性能数据库的内容,王珊那本书看完之后就可以不用怎么看了,也不需要做很多数据库基础的真题,专攻高性能数据库,我后面又看了刘嘉的上课视频,讲的非常好,而且声音很好听,强推。总的来说数据库和初试各科的复习还是很像的,抓住真题抓住真题抓住真题抓住真题。如果你把真题吃得很透,19年考了原题,你考个80-90就是巨大的优势,因为大部分人应该都是过不了60的
  • 专业面:面试的话我不清楚线下和线上是否一样,今年线上专业面是以7分钟抽题+8分钟讲项目组成,线下的话是否有抽题这个环节我不清楚,但是讲项目应该是肯定有的,我其实考研之前算是可以说没有项目,所以无项目的同学也不需要担心,至于竞赛,呵呵,南软根本不看或者说你根本没有机会给老师看,这点可以说是科班混子和跨考福音了,复试非常公平!初试完了之后准备了一个比较小的算法实现类项目,我原先以为结果应该不会太好,没想到老师很感兴趣,男女双打问了我好几个问题我也都答上来了,复试完之后我就感觉分数估计不会低,没想到复试第三,实在是运气不错。因此对于项目选择我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谈的:1.不要准备太烂大街的项目,比如ssm之类的,听闻20年复试100+ssm,老师听了之后甚至不想问,这种分数不太可能高。2.在工程能力一般的情况下比如我,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新颖的算法实现类项目,虽然比较小,但是很容易吸引老师的注意力和兴趣,基本上老师对你的项目感兴趣,不断的问你问题,你的分数就不会低。3.准备项目时可以和我一样准备一个稿子,准备一下项目介绍,流程,老师可能会问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项目遇到了哪些问题之类,提前预判老师的设问就很容易答得流利从容一些 4.诚实,不卑不亢,千万不要有欺骗或者不礼貌行为,如果使老师不愉快,一票否决都是有可能的。
  • 英语面:线上的话是读文献(一般是论文摘要)+翻译,线下应该也是这样,但是19好像也有的抽到了自由问答的,总的来说英语复习更看积累,突击的话也就只能准备准备问题吧。至于论文可以像我一样去ieee或者知网上搜索一些软院老师们最近几年发的论文,整理一下他们的摘要,然后进行练习,尤其注意一些专业词汇。
  • 不要轻视复试:南软的复试从分值来看的的话还是比较友好地,线下的话是复试300分,初试500分,两个直接相加排名,等于初试占比62.5%,但是千万不要小看复试的300分,因为有150分的内容都是笔试,这部分是拉分非常严重的,而且这150分有60分的及格线,笔试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一定要重视,19年的一个400一个398就是因为笔试不及格被一票淘汰了。

考研注意事项

1.不要在早期把很多时间给到政治,很多人从很早开始就每天复习政治几个小时,我把这个视为虚假努力的一种表现,因为谁都知道复习政治轻松。
2.不要把大量时间放在重复性无智力因素工作上,比如手抄错题+解析等等,考研要看成果和效率,重要的是有效学习时间,永远不要只感动了自己。
3.重视规划!!一定要重视规划自己的各学科各个阶段学习任务和如何开展这个阶段的学习,我在上述讲的初试复试的经验基本上在我三月准备复习的时候就已经规划好了(用什么资料看什么书怎么整理错题等等),后面只是微调,规划好了之后你每天需要做的只是服从和重复,而不必乱想其他东西了。

4.不要追星考研老师,在公众号微博等等每天追更评论啥的,很没有必要,我甚至见过1000题都要买签名版的。。离谱
5.个人建议,不要报班
6.合适的话可以找一个研友,我在十月份在群里遇到了一个研友,之后就一直相互讨论问题,节约了很多时间,最后也一起高分上岸了,但是首先要合适,不要变成了饭友,球友,游友等等影响了学习。
7.感情方面不要开始不要结束。

后记

考研其实真的没有那么辛苦,我每天学习8小时左右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娱乐时间的,别把考研考研想的和炼狱一样,保持心态永远是最重要的。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讲我考研第一天考完的那天晚上的经历,那天刚考完英语我很烦躁,在自习室里最后一遍复习数学公式,我脑海中一直在想这次的结果会如何如何,会不会和高考一样,某一刻我突然想通了,数学这东西我都复习到位了,考场上我只要把这些东西都输出出来就好,之后就很平静的在看书了,看完就上去睡觉了,那天竟然出人意料地入睡很快(第一天到两点我还没睡着),早上6点就起床了还去图书馆又花了一个小时写了一份超越选择和填空,之后就从容奔赴考场了,考试前五分钟看卷子看完我就觉得我能考满分,最后果然。很多时候刻意的想使自己平静,反而适得其反。(我相信我高考时如果能悟到这一点,应该可以发挥的好一些。)

你能做的就是平时复习的再精细再好一些,当你真正的复习很到位时,考场心态什么的都是浮云,因为强就是最好的心态,最后的结果水到渠成。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去洗。等到上了考场的那一刻,灯亮了,你发现有的人忘记加洗衣粉,有的人用的是洗衣机。但只要你认真地洗过了每一个地方,那件衣服一定可以光亮如新的,而你以后每次穿这件衣服时都会想起这段岁月。”

最后再借用jesse哥经验贴里的一句话,有多少个上岸的人就有多少个上岸的方式。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把经验贴奉为圭臬一般,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找准方向之后,有效地规划并执行。高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应试教育是体力活。考研累归累,但是既然下水了还是得努力上个岸吧,谁叫你本科拉跨保不上研呢?

祝诸君好运,九月鼓楼见!

2021年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硕考研初试410分(数学满分)总成绩第二上岸经验贴相关推荐

  1. 复旦大学2019计算机考研,2019年复旦961软件工程专硕考研初试363+复试经验分享

    "复旦软件工程专硕相比交大.浙大,难度还是要小不少,而且复旦不怎么歧视本科学校,所以复旦的计算机和软件对于以后想从事计算机.人工智能.数据算法等行业和岗位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值得 ...

  2. 【考研经验】2018吉林大学软件工程专硕考研初试复试经验分享

    转载于王道论坛,原文作者 张齐贤 点击原文链接,可进入原帖. 本科:黑龙江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科14-2  应届 录取情况:吉林大学  软件专硕(三年) 分数:初试 (68 55 67 ...

  3. 2023年双非二战跨考上岸南京大学软件工程842专硕考研初试403分经验贴

  4. 23考研零基础跨考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硕420分数学满分经验贴

    目录 前言 关于南大软件学院 关于我为什么跨考和备考前的信息搜集(可跳过) 数学 基础部分 强化部分 真题部分 re强化部分 模拟卷部分 政治 基础 强化 冲刺 肖四与背诵 今年的情况 英语 单词 真 ...

  5. 【初试篇】民办三本上岸(大概)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硕的经验分享

    写在开头 ①标题解释:为什么是大概,昨天死亡电话打完了,我没有收到,大概是进拟录取名单了.不太可能给我漏了没打吧. ②免责声明!!:本文不含包括但不限于任何自命题842真题.复试内容以及其它敏感内容的 ...

  6. 软工专硕考研_你可能需要了解--2018年北京大学软微软件工程专硕考研 经验分享...

    原标题:你可能需要了解--2018年北京大学软微软件工程专硕考研 经验分享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软件工程考研资讯 一.招生目录(2018年官网新款) 二.历年招生情况 年份 录取人数 复试基本分数 ...

  7. 2017年中山大学软件工程专硕考研经验

    大家好,我本科就读于华东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3级,报考了中山大学软件工程专硕.在上大学前我就背负着考研的使命,因为我的家人强烈要求我考研,于是在大三下学期我开始了考研的征程. 下面我从初 ...

  8. 中山大学软件工程专硕考研经验(双非跨考)

    我是一名双非医科大学的本科生,因为不是很喜欢这个专业,并且对计算机感兴趣(喜欢写代码),最后就决定跨考计算机了.为什么选择中大呢?说来话长,很多人可能觉得我自不量力,双非跨考还考中大,但是因为有认识的 ...

  9. 2020软件工程专硕考研经验指导

    前不久刚出拟录取名单,很幸运上了20届某北京211高校软件工程专硕,想着给学弟学妹们些指导,然后就写下本篇文章. 学硕和专硕 本篇文章就软件工程专业而言,本院软件工程分全日制学硕.专硕和非全日制,学硕 ...

最新文章

  1. spring boot 修改 jackson string的null为空字符串
  2. what is your research about?
  3. 计算机管理器win,进入windows启动管理器,win启动管理器
  4. typedef 的四个用途和两大陷阱
  5. Google的Flutter工具允许开发者开发跨平台应用
  6. C++中用TinyXML对XML文件进行解析
  7. 计算机每个人都适合学吗,代码不等于计算机科学:为什么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编程...
  8. 计算机基础知识总结(一)
  9. python bin文件读写_Python读写文件
  10. DSP 2812: 使用C++封装外设时钟控制
  11. nmap 查看服务器版本信息,nmap命令-nmap命令扫描服务器信息的格式
  12. Opencv颜色空间最全
  13. 低深度测序下的拷贝数变异文章阅读笔记
  14. Android的MVP架构
  15. 基于活动场景签到微会动平台上线发布两款酷炫微信现场扫码签到产品
  16. python如何截取视频中的某一段
  17. 【python】opencv教程CV2模块——图片处理,HSV、色调、亮度调节
  18. 【算法】时间复杂度/运行时间——大O表示法
  19. 一亩三分地 新手上路 95大米 答案 新手入门
  20. 云原生之使用Docker部署Dashdot服务器仪表盘

热门文章

  1. 增加PRODUCT_BOOT_JARS及类
  2. WKID对照表: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
  3. 计算机目录排版的文章,自动生成目录,论文排版看这一篇就够了
  4. 计算机应用基础难点,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重、难点
  5. 介绍一下xgb_xgboost实战,一篇就好
  6. 用html5做课件,这么好玩!PPT竟然还能用来制作H5?
  7. EF migration conflicted with foreign key constraint
  8. 使用 emeditor 删除空行
  9. 微服务架构在区块链BaaS平台中的实践
  10. 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考研资料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