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背景与简介
    • 原理
      • 密集组网技术
      • 密集组网规划
      • 微小区
  • 19-01-16
    • 关键技术
      • (1)[多连接技术](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919933)
      • (2)无线回传技术
    • 超密集组网规划部署(实现方案)
  • 优缺点
      • 超密集组网的主要问题
    • 如何实现

大规模MIMO技术的潜在应用场景包括 异构网络

增加单位面积内微基站密度是解决热点地区移动数据流量飞速增长的最有效手段。超密集组网(UDN,Ultra-Dense Network)是基于既有微基站相关的技术研究,在5G阶段引起普遍关注的技术研究方向和网络站点规划重要方式。

背景与简介

原理

热点地区的数据流量需求一直是电信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为了解决5G网络建设中的频谱效率和容量提升问题,采用超密集组网的方法,

  1. 分析了超密集组网虚拟层技术,
  2. 研究了高频传播损耗数学模型,
  3. 通过仿真得出高频视距和非视距传播损耗随距离的变化关系,从而指导工程建设中超密集组网站点规划。

增加单位面积内微基站密度是解决热点地区移动数据流量飞速增长的最有效手段。超密集组网是基于既有微基站相关的技术研究。

密集组网技术

无线物理层技术,如编码技术、MAC、调制技术和多址技术等,只能提升约10倍的频谱效率,即便采用更宽的带宽也只能提升几十倍的传输速率,远远不能满足5G的需求,
采用频谱资源的空间复用带来的频谱效率提升的增益达到千倍以上,通过

  1. 减小小区半径,
  2. 采用UDN网络部署,增加单位面积内小基站的密度,
  3. 通过在异构网络中引入超大规模低功率节点实现热点增强消除盲点改善网络覆盖提高系统容量

打破了传统的扁平单层宏网络覆盖,使得多层立体异构网络(HetNet)应运而生,可显著

  1. 提高频谱效率,
  2. 改善网络覆盖,
  3. 大幅度提升系统容量,系统容量提升如(1)式所示,

通过增加小区数和信道数,容量成倍提升,同时UDN具有更灵活的网络部署和更高效的频率复用

UDN采用虚拟层技术,即单层实体网络构建虚拟多层网络,如图1所示,单层实体微基站小区搭建两层网络(虚拟层和实体层),宏基站小区作为虚拟层,虚拟宏小区承载控制信令,负责移动性管理;实体微基站小区作为实体层,微小区承载数据传输。该技术可通过单或者多载波实现;单载波方案通过不同的信号或者信道构建虚拟多层网络;多载波方案通过不同的载波构建虚拟多层网络,将多个物理小区(或多个物理小区上的一部分资源)虚拟成一个逻辑小区。虚拟小区的资源构成和设置可以根据用户的移动业务需求动态配置和更改虚拟层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小区可以解决超密集组网中的移动性问题。

密集组网规划

5G中的网络规划主要针对广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大规模MTC(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海量物联网通信)等业务网络形态,各形态特点如下:

  1. 对于移动广覆盖业务场景的网络形态,以宏蜂窝基站簇覆盖为主,支持高移动性,核心网控制功能集中部署,无线资源管理功能下沉到宏蜂窝和基站簇,基站簇场景下,结合干扰协调需求,实现基于独立模块的集中式增强资源协同管理
  2. 对于热点高容量业务场景的网络形态,微蜂窝进行热点容量补充,同时结合大规模天线高频通信等无线技术;核心网控制面集中部署,在干扰严重受限的宏微和微蜂窝簇场景下,资源协同管理和小范围移动性管理下沉至无线侧,用户面网关、业务使能和边缘计算下沉到接入网侧,实现本地业务分流内容快速分发
  3. 对于低时延高可靠业务场景的网络形态,通用控制功能和大范围移动性相关功能集中,小范围移动性管理功能、特定业务特定控制功能下沉至无线侧,用户面网关、内容缓存、边缘计算下沉至无线侧,实现快速业务终结和分发,支持网络控制的设备间直接通信
  4. 对于大规模MTC业务场景的网络形态,网络控制功能依据MTC业务进行定制和裁剪,增加MTC信息管理、策略控制、 MTC安全等,简化移动性管理等通用控制模块,用户面网关下沉,增加汇聚网关,实现海量终端的网络接入数据汇聚服务,在覆盖弱区和盲区,基于覆盖增强技术,提供网络连接服务。

5G规划覆盖重要发展方向是精细化超密集组网。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采用多系统多分层多小区多载波方式进行组网,满足不同的业务类型需求。需采用UDN部署的应用场景如表1所示:

未来5G站点规划可在现有4G站点上增加5G站点,由于5G频段比4G高,需要增加弱覆盖区域的站点规划,在业务热点区域采用密集组网的方式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如图2所示:

微小区

从图2可以看出,5G网络采用HetNet部署,5G同时也支持全频段接入,低频段提供广覆盖能力,密集组网采用高频段,从而提供高速无线数据接入能力。根据工信部现有频谱划分3.3GHz-3.6GHz和4.8GHz-5GHz的低频为5G的优选频段,解决覆盖的问题,高频段如28GHz和73GHz邻近频段主要用于提升流量密集区域的网络系统容量。但高频段穿墙损耗非常大,不适合用于室外到市内的通信覆盖场景。高频段穿透植被也有较大的损耗,高频段视距(LOS,Line of Sight)传播损耗模型如公式(2)所示:

当前高频段用于5G覆盖的有28GHz和73GHz,两个频段的传播损耗参数值如表2所示:

高频段非视距(NLOS,None Line of Sight)传播损耗模型如公式(3)所示:

对于热点高业务容量区域,覆盖主要是采用高频段密集组网的微基站来完成,规划站点可直接根据高频段指标要求;
根据传播损耗模型及参数值,对28GHz和73GHz两个频段进行了LOS和NLOS仿真,
仿真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从仿真的结果来看,

  1. 高频段的损耗较大,NLOS和LOS在距离较近时,损耗差距较小,随着覆盖距离的增大,损耗差距也越大;
  2. 同时,73GHz传播损耗与28GHz传播损耗差距也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3.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高业务量热点区域,超密集组网站间距在20~50米左右,这就需要部署至少10倍以上现网站点,

站点数量增多、有线回传成本大幅提高,从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的角度考虑,不适宜为所有的UDN微基站铺设光纤来提供有线回传;
同时即插即用的组网要求,使得有线回传不能覆盖所有UDN组网场景,利用和接入链路相同频谱的无线回传技术,由于高频段可以提供足够大的带宽做无线回传,优选高频段无线回传,且需采用点对点LOS回传。

无线回传方式中,相同的无线网络资源被共享,同时提供终端接入和节点回传,需接入和回传相统一的高频段移动通信系统,相应需要对无线回传组网方式、无线资源管理以及高频段无线接入与移动回传等构建统一的空口、分级/分层调度机制的设计。UDN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距离减少,导致存在同频干扰、共享频谱干扰、不同覆盖层次之间的干扰,同时,邻近节点传输损耗差别小,导致多个干扰源强度相近,网络性能恶化,需通过采用多点协同(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等多个小区间集中协调处理,实现小区间干扰的减弱、消除,甚至利用,使得UDN网络干扰系统转化为近似无干扰系统。

5G网络规划采用低频段广覆盖高频段解决热点高业务流量区域,同时采用超密集组网方式来解决覆盖提升频谱效率业务速率,同时采用无线回传的方式解决传输工程建设难实施的问题。

19-01-16

高频段是未来5G 网络的主要频段,在5G 的热点高容量典型场景中将采用宏微异构超密集组网架构进行部署,以实现5G 网络的高流量密度高峰值速率性能。为了满足热点高容量场景的高流量密度高峰值速率用户体验速率的性能指标要求, 基站间距将进一步缩小,各种频段资源的应用多样化的无线接入方式各种类型的基站将组成宏微异构超密集组网架构

关键技术

(1)多连接技术

对于宏微异构组网

多连接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 UE 与宏微多个无线网络节点的同时连接
不同的网络节点可以采用相同的无线接入技术, 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
宏基站不负责微基站的用户面处理,因此不需要宏微小区之间实现严格同步降低了对宏微小区之间回传链路性能的要求。
双连接模式下,宏基站作为双连接模式的主基站,提供集中统一的控制面微基站作为双连接的辅基站,只提供用户面的数据承载。辅基站不提供与 UE 的控制面连接,仅在主基站中存在对应 UERRC 实体。主基站和辅基站对 RRM 功能进行协商后,辅基站会将一些配置信息通过X2 接口传递给主基站,最终 RRC 消息只通过主基站发送给 UEUERRC 实体只能看到从一个 RRU 实体发送来的所有消息,并且 UE 只能响应这个 RRC 实体。用户面除了分布于微基站,还存在于宏基站。由于宏基站也提供了数据基站的功能, 因此可以解决微基站非连续覆盖处的业务传输问题。
详情

(2)无线回传技术

现有的无线回传技术主要是在视距传播环境下工作 , 主要工作在微波频段毫米波频段传播速率可达 10 Gbit/s
当前无线回传技术与现有的无线空口接入技术使用的技术方式和资源是不同的。
在现有网络架构中, 基站与基站之间很难做到快速、高效、低时延的横向通信。
基站不能实现理想的即插即用,部署和维护成本高昂,其原因是受基站本身条件的限制,另外底层的回传网络也不支持这一功能。
为了提高节点部署的灵活性,降低部署成本,利用与接入链路相同的频谱和技术进行无线回传传输能解决这一问题。
在无线回传方式中,无线资源不仅为终端服务,还为节点提供中继服务。

超密集组网规划部署(实现方案)

5G 超密集组网可以划分为宏基站+ 微基站微基站+ 微基站两种模式,两种模式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干扰与资源的调度

  • 宏基站+ 微基站部署模式
    5G 超密集组网在此模式下,在业务层面,由宏基站负责低速率、高移动性类业务的传输,微基站主要承载高带宽业务。以上功能实现由宏基站负责覆盖以及微基站间资源协同管理,微基站负责容量的方式,实现接入网根据业务发展需求以及分布特性灵活部署微基站,从而实现宏基站+ 微基站模式下控制与承载的分离。通过控制与承载的分离,5G超密集组网可以实现覆盖和容量的单独优化设计,解决密集组网环境下频繁切换问题,提升用户体验,提升资源利用率。

  • 微基站+ 微基站部署模式
    5G 超密集组网微基站+ 微基站模式未引入宏基站这一网络单元,为了能够在微基站+ 微基站覆盖模式下,实现类似于宏基站+ 微基站模式下宏基站的资源协调功能,需要由微基站组成的密集网络构建一个虚拟宏小区
    虚拟宏小区的构建,需要簇内多个微基站共享部分资源(包括信号、信道、载波等),此时同一簇内的微基站通过在此相同的资源上进行控制面承载的传输,以达到虚拟宏小区的目的。
    同时,各个微基站在其剩余资源上单独进行用户面数据的传输,从而实现5G 超密集组网场景下控制面与数据面的分离。
    在低网络负载时,分簇化管理微基站,由同一簇内的微基站组成虚拟宏基站,发送相同的数据。在此情况下,终端可获得接收分集增益,提升了接收信号质量。
    当高网络负载时,则每个微基站分别为独立的小区,发送各自的数据信息,实现了小区分裂,从而提升了网络容量。

优缺点

超密集组网通过更加密集化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部署,

  1. 在局部热点区域实现百倍量级的系统容量提升;

要点在于通过小基站加密部署提升空间复用方式

目前,UDN正成为解决未来5G网络数据流量1000倍以及用户体验速率10~100倍提升的有效解决方案。

超密集异构组网技术可以促使终端在部分区域内捕获更多的频谱,距离各个发射节点距离也更近:

  1. 提升了业务的功率效率、频谱效率
  2. 大幅度提高了系统容量
  3. 天然地保证了业务在各种接入技术和各覆盖层次间负荷分担。

UDN可以带来可观的容量增长,然而在实际部署中UDN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随着小区密度的增加,小区间的干扰问题更加突出,干扰是制约UDN性能最主要的因素,尤其是控制信道的干扰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2. 用户的切换率和切换成功率是网络重要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关键性能指标)指标,随着小区密度的增加,基站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这将导致用户的切换次数和切换失败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

但在超密集部署场景下,由于各个发射节点间距离较小,网络间的干扰将不可避免,主要类型有:

等。

在现实场景下,如何有效进行节点协作干扰消除干扰协调成为重点解决的问题,现在业内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如

等,但效果皆有待进一步检验。

超密集组网的主要问题

热点高容量密集场景下, 无线环境复杂且干扰多变, 基站的超密集组网

  1.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2. 并通过快速资源调度可以快速进行无线资源调配提高系统无线资源利用率和频谱效率,

如何实现

1.引入D-MIMO技术,解决干扰并提升单位面积容量
2.引入Virtual Cell技术,实现一致的用户体验
3.小小区动态调整,频谱利用率最大化

图片

超密集组网(UDN)相关推荐

  1. 基于cpt的组网实验_毫米波5G基站的应用场景和超密集组网规划方法详解

    部署一张切实可行的5G网络,频谱的选择和可利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足够的优质频谱,5G技术再厉害也展示不出来.毫米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可靠性高.方向性好等特点,在5G时代更高速率.更低能耗.更多连 ...

  2. 5G无线技术基础自学系列 | 密集组网

    素材来源:<一本读懂5G技术> 一边学习一边整理内容,并与大家分享,侵权即删,谢谢支持! 附上汇总贴:5G无线技术基础自学系列 | 汇总_COCOgsta的博客-CSDN博客 我们来看这样 ...

  3. 5G NR — 密集组网和异构组网

    目录 文章目录 目录 密集组网和异构网 密集组网和异构网 5G 大带宽需求引发连锁反应,为达到良好覆盖,密集组网成为趋势. 异构网(HetNet):是在宏站覆盖的基础上,增加微站用于补盲和满足高业务量 ...

  4. 5g网络模式是以什么划分的_5G基础知识及试题

    简答: 1.NR 测量配置中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答:包括 Measurement objects , Reporting configurations , Measurement identities ...

  5. amf组网_5G组网与部署探讨

    原标题:5G组网与部署探讨 5G组网与部署探讨 王敏,陆晓东,沈少艾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40) [摘要]5G即将正式商用,5G网络部署与演进已经成为运营商迫切且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分 ...

  6. 5G浪潮推动 射频产业风起云涌

    射频器件是无线连接的核心,凡是需要无线连接的地方必备射频器件.在5G浪潮推动下,未来全球无线连接数量将成倍的增长,射频器件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5G浪潮推动 射频产业风起云涌 5G网络加速推进 ...

  7. 第九届大唐杯省赛知识点梳理-5G无线技术(35%)

    5G无线技术(35%) 大纲要求:掌握无线技术演进,掌握5G场景与技术需求,掌握5G无线网络架构,掌握5G无线技术及应用,包括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部署.全频谱接入.新型多址.新型多载波.先进调制编码 ...

  8. 5G技术构成:透过eMBB、mMTC、uRLLC三大应用场景从通信技术根源出发

    术语: eMBB(移动宽带增强).mMTC(大规模物联网,更多的称为海量机器类通信 [1-2]  ).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 eMBB        Enhanced Mobile Bro ...

  9. 2023第十届大唐杯省赛心得体会总结

    第十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结束,分享一下2023第十届大唐杯省赛的相关经验. 年初研究生组就开始报名了,所以这回也是摩拳擦掌,加上大唐杯的认可度很高,今年的情 ...

最新文章

  1. 好看的一本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啊
  2. 分享一个VisualStudio2010插件——Productivity Power Tools
  3. CnCiswumWN
  4. 在网站上点击按钮直接聊QQ
  5. 解决打印机问题的方法
  6. mysql数据类型内存_MySQL数据库基本功-常用数据类型介绍和优化技巧
  7. word中如何删除某一页上的页眉
  8. 怎么用dw做html网页模板,使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的20个技巧
  9. 庄懂的TA笔记(六)<FakeEnvReflect 生锈,锈迹效果>
  10. 磁盘类型和相关术语学习笔记
  11. STM32HAL库-移植mbedtls开源库示例(一)
  12. Centos Stream 9安装docker-ce
  13. docker学习——tmpfs mounts
  14. 工控机和服务器哪个稳定性高,简单分析工控机和服务器有什么不同
  15. 国内免费软件开发外包平台发展
  16. [655]HanLP 分词
  17. 美柚怎么引流到微信?利用美柚精准引流加微信
  18. CSS 指层叠样式表 (Cascading Style Sheets) 和选择器
  19. IEEE Access论文录取!
  20. 监控MySQL(mysql_exporter)

热门文章

  1. skycc广告群发软件v9.2专业版
  2. 网络 | email
  3. 移动端登录页样式错乱_Web前端导致页面css样式混乱的原因问题,我和小伙伴们惊呆了...
  4. 大数据应用及未来展望
  5. Hibernater由于外键设置不为空,导致在主键级联删除时失败解决办法!
  6. MAX813/MAX813L看门狗电路理解
  7. 学习笔记1—元胞自动机(CA)模型①
  8. lenovo thinkpad t460s trackpiont小红点移动速度调整
  9. 全球与中国口腔引导性骨再生(GTR)膜市场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10. python爬取微博热搜显示到折线图_微博热搜榜前20信息数据爬取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