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偈出自《六祖坛经》
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因为其师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感觉禅悟不彻底,
于是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
从字面上讲:菩提树是空的,明镜台也是空的,身与心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尘埃呢?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而最终的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
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后天培养的,自性是先天的,
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碍自性;佛家语,万事万物都是妄念牵动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尘,尘即妄念,
牵动自性而起的幻相,当然身的相和前世有关了,尘是妄念,自性是圆满的清净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发,人若悟得自性,
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称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圆满清净,其性空,缘起缘灭,非常自在,
根本没有妄念,有何谈有染!
就常人来讲,如悟到,对于世间的事情,万物,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就足够了。对于修证佛法的人来说,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佛法是让人悟得本性的,从而对万事万物没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执着于文字,
用文字猜度佛法,永远找不到本性。禅宗,修证需要极高的慧根。现代人,慧根普遍低,本人建议,禅宗明理即可,不适合修证,
修证要从神秀的渐悟入手,最后到慧能的顿悟,两者缺一不可,离开渐悟谈顿悟,那是口头禅。

点击打开链接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_2rd5l9oRFDpWClvMEiZHqI42Ni1osPR95uFehbtrGsDSyFVNmovxCB54AJPoluXcGjoMSl_MTQoFSuOsJUQOK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相关推荐

  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典故和出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典故和出处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

  2.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其实这四句偈语的作者,本身就不赞成你这么问,禅宗讲究悟,作者本身就是文盲,一切都不是从文字和书本上看到的,作者之所以成为中国最后一代禅宗,全靠一个悟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佛家讲求空,这四句偈语的 ...

  3.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很多时候想找个大神指导一下.可是思来想去,自己研究的东西还停留着基础阶段,大部分问题基本都能找到资料.真正解决不了的问题,却不知道如何问,学过一段时间,积累一定的知识,总能豁然开朗. 问题 ...

  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因为其师兄的: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 .六祖感觉悟禅不彻底,于是他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从字面上讲:菩提树是空的, ...

  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谁知此禅诗为何意?...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少林六祖慧能偈语. 菩提树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慧能写这个偈语之前北宗六 ...

  6.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单从字面理解是这样的: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这来自一个佛教典故 神秀和慧能原本在同一个寺中修行,后来方丈要选择接替他的人,就把这两个 ...

  7.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学习)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 ...

  8.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典故

    不少人都用这句当作自己的签名,想必还不知道其由来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典故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 ...

  9.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出处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 ...

最新文章

  1. python写一个表白程序-用Python做一个情人节表白神器
  2. html图片与周围元素边界5px,css3如何将图像设置为元素周围的边框
  3. 27.泛型generics.rs
  4. jsonschema中的$ref的循环引用导致json-editor栈溢出
  5. 2016 China Joy抢先看,文末有彩蛋!
  6. Windows下SVN提交模板制作及应用
  7. 物联网服务器Domoticz自带的消息推送到QQ邮箱
  8. 【帆软FR】新增自定义字体(以LED字体为例)
  9. boost入门(四):Asio实现网络通信
  10. 计算机常用的内存是rom,手机内存和电脑内存是一样的吗?智能硬件常用的ROM和RAM详解...
  11. cad直线和圆弧倒角不相切_cad中绘制圆角倒角有哪些技巧?
  12. matlab44矩阵,如何在MATLAB中将2X2矩阵转换为4X4矩阵?
  13. C#在一个form中改变另一个form中控件的内容、C#做登录界面并且密码显示为*
  14. Java艺术字图片生成
  15. win10 apex安装
  16. [渝粤教育] 西北工业大学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参考 资料
  17. 中秋晴朗夜,我们与星月相见
  18. 【Ubuntu】ubuntu 安装 ES (ElasticSearch)
  19. python爬取豆瓣影评_【python爬虫实战】爬取豆瓣影评数据
  20. 架构师知识体系(5)--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吧

热门文章

  1. MongoDB索引优化
  2. python作排产计划_轻松打造11周精通python计划(完结) | 软件库
  3. 智能优化算法之灰狼优化算法(GWO)的实现(Python附源码)
  4. mysql 枚举字段,MySQL字段中的枚举是什么意思 | 学步园
  5. 用R写一个迷宫小游戏
  6. Java实现若干个数计算平均值并保留小数位 java计算平均值 java四舍五入保留小数
  7. 传奇设置云服务器的端口,传奇服务器端口设置详细攻略详细操作分享
  8. c++高级编程学习笔记4
  9. ios开发者证书申请
  10. ERP/MIS开发 LLBL Gen多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