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没有任何统计学基础的读者朋友可能也听说过「p 值」,但是鲜有文章能够清楚解释 p 值是什么,以及 p 值在统计学中的作用。本文是 TowardDataScience 的一篇博文,作者条理清楚地解释了 p 值的相关内容,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例子,适合读者参考。

还记得我作为暑期实习生第一次在 CERN 海外实习时,大多数人都在讨论,要超过「5-sigma」阈值(这意味着 p 值为 0.0000003)才能确认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

那时我对 p 值、假设检验甚至统计显著一无所知。

直到进入数据科学领域后,我终于意识到了 p 值的含义,以及在某些实验中,p 值是如何成为决策工具的一部分的。

因此,我决定在这篇文章中解释什么是 p 值以及如何在假设检验中使用 p 值。希望能帮你更好、更直观地理解 p 值。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从假设检验到理解 p 值,以及根据 p 值指导我们的决策过程。我强烈建议你仔细阅读全文,以便详细地了解 p 值:

  1. 假设检验;

  2. 正态分布;

  3. 什么是 p 值;

  4. 统计显著性。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

在讨论 p 值的意义之前,我们先理解一下假设检验。在假设检验中,常用 p 值确定结果的统计显著性。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确定结果的统计显著性。而统计显著性建立在这 3 个简单概念之上:

  • 假设检验

  • 正态分布

  • p 值

假设检验是用来通过一组数据检验针对总体的声明(零假设)有效性的。如果零假设不成立,我们就会相信备择假设。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提出声明(零假设),并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声明是否有效。如果声明是无效的,就选择备择假设。就这么简单。

而要知道声明是否有效,就要用 p 值来衡量证据的强度,从而了解到它是否有统计显著性。如果证据支持备择假设,那就拒绝零假设并接受备择假设。后面的章节中会解释这些内容。

我们举个例子来更清晰地说明这一概念,这个例子会贯穿全文同时说明其他概念。

假设某个披萨店声称,他们的平均配送时间小于等于 30 分钟,但你认为他们的配送时间不止 30 分钟。所以你做了假设检验,对配送时间随机采样来检验这一说法:

  • 零假设——平均配送时间小于等于 30 分钟;

  • 备择假设——平均配送时间大于 30 分钟。

这里的目标是确定样本数据中的证据能更好地支持哪种假设(零假设或备择假设)。

本例中用的是单尾检验,因为我们只想知道平均配送时间是否大于 30 分钟。

因为配送时间小于等于 30 分钟都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我们忽略另一个方向的可能性。这里想要检验的是平均配送时间是否会大于 30 分钟。换句话说,我们想知道披萨店是否在某种角度上骗了我们。

假设检验的常用方法之一是 Z 检验。这里我们不讨论细节,因为我们想要先理解表面的内容,然后再深入。

正态分布

平均值为 μ 标准差为 σ 的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是用来观察数据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平均值(μ)和标准差(σ)。

均值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它决定了正态分布峰值的位置。标准差是衡量可变性的标准,它决定了均值到值的下降幅度。

正态分布通常和 68-95-99.7 规则(上图所示)相关:

  • 68% 的数据在平均值(μ)±1 个标准差(σ)内;

  • 95% 的数据在平均值(μ)±2 个标准差(σ)内;

  • 99.7% 的数据在平均值(μ)±3 个标准差(σ)内。

还记得文章开头说的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5-sigma」阈值吗?在科学家证实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之前,5-sigma 约为数据的「99.9999426696856%」。设置这么严格的阈值是为了避免潜在的错误信号。

好了。现在你可能想知道「正态分布是如何应用在假设检验中的」。

因为是用 Z 检验进行假设检验的,因此要计算 Z 分数(用于检验统计量),这是数据点到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数。在本文的例子中,每个数据点都是收集到的披萨配送时间。

计算每个数据点的 Z 分数的公式。

对每个披萨配送时间点计算 Z 分数,并绘制出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时,x 轴上的单位从分钟变成了标准差单位,因为已经通过计算(变量减去平均值再除以标准差,见上述公式)将变量标准化了。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是很有用的,因为我们可以比较测试结果和在标准差中有标准单位的「正态」总体,特别是在变量的单位不同的情况下。

Z 分数的标准正态分布

Z 分数可以告诉我们整个数据相对于总体平均值的位置。

我喜欢 Will Koehrsen 的说法——Z 分数越高或越低,结果就越不可能偶然发生,结果就越有可能有意义。

但多高(低)才足以说明结果是有意义的呢?

这就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最后一片拼图——p 值。根据实验开始前设定的显著水平(alpha)检验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什么是 P 值

与其用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来解释 p 值,不如用文中的披萨配送时间为例来解释它。

对披萨配送时间随机采样,目的是检查平均配送时间是否大于 30 分钟。如果最终的结果支持披萨店的说法(平均配送时间小于等于 30 分钟),那就接受零假设。否则,就拒绝零假设。

因此,p 值的工作就是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我生活在披萨配送时间小于等于 30 分钟(零假设成立)的世界中,那我在真实世界中得到的证据有多令人惊讶?

p 值用数字(概率)回答了这一问题。

p 值越低,证据越令人惊讶,零假设越荒谬。

当零假设很荒谬的时候还能做什么?可以拒绝零假设并转而选择备择假设。

如果 p 值低于之前定义的显著水平(人们一般将它称为 alpha,但我将它称之为荒谬阈值——别问为什么,我只是觉得这样更容易理解),那么就可以拒绝零假设。

现在我们理解了 p 值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把 p 值用到文中的例子中。

现在已经抽样得到了一些配送时间,计算后发现平均配送时间要长 10 分钟,p 值为 0.03。

这意味着在披萨配送时间小于等于 30 分钟(零假设成立)的世界中,由于随机噪声的影响,我们有 3% 的概率会看到披萨配送时间延长了至少 10 分钟。

p 值越低,结果越有意义,因为它不太可能是由噪声引起的。

大多数人对于 p 值都有一个常见的误解:

p 值为 0.03 意味着有 3%(概率百分比)的结果是偶然决定的——这是错误的。

人们都想得到确切的答案(包括我),而这也是我在很长时间内都对 p 值的解释感到困惑的原因。

p 值不能证明任何事。这只是一种根据惊讶程度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方法。

Cassie Kozyrkov

我们是如何用 0.03 的 p 值来做出合理决策的(重点):

  1. 想象我们生活在平均配送时间小于等于 30 分钟的世界——因为我们信任披萨店(我们最初的信念)!

  2. 分析收集的配送时间样本后,p 值为 0.03,低于 0.05 的置信水平(假设在实验之前就设置好了),因此可以说结果是具有*统计显著性*的。

  3. 因为我们一直相信披萨店可以在 30 分钟内配送披萨,现在需要考虑的是这一信念是否仍然有意义,因为结果告诉我们,披萨店没能兑现承诺,而且结果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

  4. 那该怎么办?我们先试着用各种方法使初始信念(零假设)成立。但是因为披萨店的口碑越来越差,并且经常找导致配送延迟的借口,我们自己都觉得再相信披萨店是很可笑的事情,因此,我们决定拒绝零假设。

  5. 最终,我们做出了不再从这家披萨店买披萨的合理决定。

到现在为止,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在上面的例子中,p 值不能证明或决定任何事。

在我看来,当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可以作为挑战初始信念(零假设)的工具。在我们认为自己的信念荒谬(假设 p 值表明结果具有统计显著性)的那一刻,就放弃了自己的初始信念(拒绝零假设)并做出了更合理的决定。

统计显著性

这是最后一步,将所有内容放在一起,并检验结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只有 p 值是不够的,还要设定阈值(即显著水平——alpha)。为了避免偏差,实验开始之前就应该设定 alpha。如果观测的 p 值小于 alpha,那就可以得出结论——结果具有统计显著性。

经验法则一般将 alpha 设定为 0.05 或 0.01(同样,值取决于你的问题)。

如上文所述,假设在实验开始前将 alpha 设置为 0.05,得到的结果具有统计显著性,因为 p 值(0.03)小于 alpha。

为便于参考,整个实验的基本步骤如下:

  1. 陈述零假设;

  2. 陈述备择假设;

  3. 确定 alpha 值;

  4. 找到和 alpha 水平相关的 Z 分数;

  5. 根据公式计算检验统计量;

  6. 如果检验统计量的值比 alpha 水平的 Z 分数小(或 p 值小于 alpha 值),拒绝零假设。否则,接受零假设。

步骤 5 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公式。

原文链接:https://towardsdatascience.com/p-values-explained-by-data-scientist-f40a746cfc8

作者:Amond Lee、机器之心编译

p 值的意义是什么?终于有人讲明白了相关推荐

  1. 相关和因果是一回事吗?R值低就是不相关?终于有人讲明白了

    导读:相关性分析是指对多个具备相关关系的变量进行分析,从而衡量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或密切程度.相关性可以应用到所有数据的分析过程中,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相关性用R(相关系数)表示,R的取值范围 ...

  2. 贯穿计算机系统所有方面的重要概念,终于有人讲明白了

    导读:我们在此强调几个贯穿计算机系统所有方面的重要概念.我们会在本文多处讨论这些概念的重要性. 作者:Randal E. Bryant,David R. O'Hallaron 来源:华章计算机(hzb ...

  3. 什么是机器学习?有哪些应用?终于有人讲明白了

    导读: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技术的繁荣.近些年,国内外的科技公司对机器学习人才都有大量需求.怎样入行机器学习?本文带你从0开始学起. 作者:星环科技人工智能平台团队 来源:大数据DT(ID:h ...

  4. 什么是机器学习?有哪些分类?怎样上手开发?终于有人讲明白了

    导读:本文首先介绍何谓机器学习,以及与机器学习相关的基本概念,这是学习和理解机器学习的基础.按照学习方式的不同,机器学习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等,本文会详细介绍它们各自的特 ...

  5. rds基于什么开发_IaaS、PaaS、SaaS、DaaS都是什么?现在怎么样了?终于有人讲明白了...

    导读:本文将详细科普云计算的概念.云服务的发展现状,并逐一介绍各种云服务模式(IaaS.PaaS.SaaS.DaaS),建议收藏! 01 云计算的概念 云是一种服务,可以像使用水.电.煤那样按需使用. ...

  6. 什么是HBase?它是怎样工作的?终于有人讲明白了

    导读:HBase是一个构建在HDFS之上的.分布式的.支持多版本的NoSQL数据库,它的出现补齐了大数据场景下快速查询数据能力的短板.它非常适用于对平台中的热数据进行存储并提供查询功能. 作者:朱凯 ...

  7. Netflix正在搞的混沌工程到底是什么?终于有人讲明白了

    导读:与任何新概念一样,混沌工程时常被误解.本文会探讨混沌工程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 作者:Casey Rosenthal, Nora Jones 来源:大数据DT(ID:hzdashuju) 在Net ...

  8. 什么是架构?网络架构中都有什么?终于有人讲明白了

    导读:理解架构这个词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它可能被过度使用,并且使用在各种环境中.如果缺少一致的理解,将会有交流失败的风险.那么架构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作者:大卫·D.克拉克(David D. C ...

  9. 6种数据分析实用方法,终于有人讲明白了

    导读:在<终于有人把AI.BI.大数据.数据科学讲明白了>中,我们讨论了分析以及相关的一些概念,如大数据和数据科学.现在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分析中使用的实用方法,包括各种分析工具. 具体来说, ...

最新文章

  1. 单周期十条指令CPU设计与verilog实现(Modelsim)
  2. Linux QtCreator 设置mingw编译器生成windows程序
  3. 扩展方法必须在非泛型静态类中定义_第11篇:Cython面向对象编程--扩展类的实例化...
  4. python代码怎么变成软件_Python变成技术
  5. ElementUI表单构建
  6. java 字符串掐头去尾_Java 8 Stream 简单介绍
  7. 美文推荐——油菜花开作文
  8. C语言常用格式化符号
  9. java 异步上传一张图片_java异步上传图片
  10. Luogu P3354 [IOI2005]Riv河流 题解———再加一维!再加一维!
  11. mysqlbinlog 加-v -vv 的区别
  12. 机房环境监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道一时间转换工具发布
  14. 亲社会行为:为什么人们会助人
  15. matlab潮汐图,使用MATLAB拟合工具箱进行潮汐调和分析
  16. 卓尼斯ZT-180评測
  17. 智能交通IoT大数据平台
  18. 信息流文案常见写作套路
  19. VM虚拟机三种网络模式详解
  20. OPPO软件测试中心,OPPO 测试专用132安全中心-OPPO智能手机官网

热门文章

  1. 上班族保护颈椎有诀窍
  2. 框架集frames笔记
  3. Note(读书笔记)
  4. python 技巧总结_python技巧汇总
  5. 支付宝支付成功之后的接口_继支付宝微信之后,51信用卡还款也开始收费了,手续费再创新高...
  6. 搭建GPU服务器(容器篇)
  7. Mybatis 任务二:配置文件深入
  8. 三菱PLC梯形图入门操作指令
  9. 宏文件下载_用一个宏文件,就一个轻松把SolidWorks的英文特征翻译成中文
  10. c# Npoi导出Excel并合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