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由于LED显示技术的迸发,业内对LED显示屏成品的多维度发展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反而对我国最初进入LED显示屏行业的门槛——封装技术的讨论,并没有形成体系的讨论。去年,在各家LED屏企的努力之下,COB技术扩大了推广应用,得到技术的全面开花;IMD(多合一)技术走向成熟,两种先进技术引领LED显示屏封装行业的发展势头,并引领行业呈现出封装趋向集成化的发展大潮流。那么在行业发展的滚滚洪流中,这两项技术谁又能率先拔得头筹呢?

我国LED显示屏从封装起家,历经数十年的发展,衍生出DIP、SMD、IMD、COB以及巨量转移等五大类封装技术,分别适用于不同点间距的芯片封装。五大封装技术共生,各有特点和应用市场,为什么说封装行业开始走向集成化呢?从五大技术应用特点的角度来分析,便可一窥究竟。

技术解读

DIP技术,将灯珠直接插入PCB板上,再通过焊接制作成显示屏模组,为直插式封装。

SMD技术,是将单个或多个LED芯片,通过机器粘焊在带有塑胶“杯形”外框的金属支架上再往塑胶外框内灌封液态封装胶,高温烘烤成型,属于自动化表贴封装。

IMD多合一封装技术,将两个及以上的像素结构集合在一个封装单元里,目前以四合一技术应用最为成熟,属于集成封装技术。

COB封装技术,集成多个LED裸芯片用导电或非导电胶直接粘附封装在PCB板上,省去支架,将整个模组完整封胶,属于高度集成封装技术。另外,COB封装减少了灯珠以及回流焊贴片的工艺,集合了上、中、下游技术,合并灯珠与PCB面板封装环节,从LED芯片封装到LED显示单元模组或显示屏的生产都由一家企业完成,需要上、中、下游企业紧密的合作,这是生产流程上的集成化。

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将百万级的晶元高度集成到一起,即巨量转移技术,所以也属于高度集成封装技术。结合上文以及封装技术的发展历程,便可看出LED显示封装技术正在走向集成化。

应用前景分析

DIP作为最悠久的封装技术,纵横封装领域数十年,凭借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势,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这种技术需要手动直插,效率低下,而且只适用于P10以上的户外显示屏。在整体显示屏走向10以下,以及因早期LED屏老化而掀起的替换风潮之下,DIP技术市场严重萎缩,并退出封装行业历史主舞台。

SMD适用于P2-P10之间点间距的封装,也是封装行业目前的主流封装技术,具有技术成熟,机器表贴效率高的优势,且在亮度、一致性、可靠性、视角、外观等方面表现良好。但是,由于先天性支架问题的存在,具有气密性差、散热不良、发光不均匀和发光效率下降等问题,虽然通过众多企业的研究与探讨,依然没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最近两年,SMD封装常规类芯片产能严重过剩,波及台湾日韩等地区,价格下降,利润严重下滑;与此同时,LED常规显示屏市场也趋于饱和,常规类的灯珠出货艰难,芯片封装行业进入发展瓶颈期。出货难,库存多,行业状态低迷,企业遭受三面攻击,亟需新的发展动力来摆脱发展困境。

这时,因个性化需求的提升,各细分领域市场开始发力,其中的小间距LED显示屏,因为安防市场的扩大而强势崛起,成为各大企业的盈利点,所以各大封装厂商的企业部署也紧盯小间距灯珠,并且有条不紊地开展小间距计划。SMD虽然是业内最普遍的封装技术,但当封装尺寸小于2.0时,受限于固晶、焊线、划片(冲切)、焊线的设备精度等因素,则会导致工艺难度急剧增加,良率降低,增加终端成本,因此,SMD封装难以进入盈利最好的小间距封装市场。SMD技术不适用于小间距封装,促使另一种同根同源的封装技术——IMD多合一集成封装技术的诞生。

COB封装和IMD技术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两者都能够突破SMD技术的局限,将像素点间距缩小至2.0mm以下;其次两项技术也都是缘起于小间距LED显示屏技术的发展,并且也都是主要应用于小间距LED显示屏领域。以此类推,COB以及IMD技术,既然能够应用于小间距LED显示屏产品,那同样可以应用于大间距LED显示屏中去。不可否认,COB技术由于其先天缺陷,应用于大屏产品会存在成本问题。但是IMD技术起源于SMD,继承SMD的经验、技术、设备以及生产线,应用成本相对较低,则可以延伸至2.0以上的间距。另外,COB封装以及IMD技术是这两年封装行业讨论最多的话题,探究两者的可行性、可靠性、生产良率、适用范围等,两项技术随着行业探讨的深入而不断深化,促进两者走向更为平稳和成熟的应用阶段。因此,未来的SMD被IMD技术所取代也不是没有可能。

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比较超前,需要克服的技术难点比较多,最大的困难技术巨量转移尚未研究出较好的解决方案。另外,Mini/Micro LED显示还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链,即使未来Mini/Micro LED显示屏趋势大热,但是也要较长的路要走。

从应用场景来看,常规屏进入平台期,虽然细分市场也属于扩展阶段,但小间距的发展势头以及应用范围更胜一筹。况且,随着智慧城市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安防监控市场亦将持续扩张;另外,随着5G网络的普及,会议可视化也开始走进各大企业会议室;不仅如此,各大细分领域企业也开始探索旗下产品在小间距显示的可能性,目前市面上也已经出现相比较成熟的产品。几大趋势发展潮流浩浩荡荡,将持续带动小间距LED显示屏的腾飞,因此,未来可期的小间距显示领域则成为多数LED封装企业,乃至是LED屏企日后战略布局的首选。由此可以看出,LED显示封装也在悄悄走向集成化。

从技术角度来看,SMD、COB以及IMD率先突围,而从发展前景来看,COB、IMD以及Mini/Micro LED未来可期,但是Mini/Micro LED尚未形成一定的发展,所以COB以及IMD脱颖而出。由此综合分析得出,五大封装技术,COB以及IMD会率先拔得头筹。

结语:

COB和IMD技术各有千秋,如何抉择才是大部分封装企业以及LED屏企考虑的问题。COB虽然封装成本高,但是其减少传统的固晶工艺,重量有所减轻,可往轻薄化方向发展。不过,进入COB领域,需要重新购买设备、生产线等,要求企业拥有深厚的资金实力。而IMD技术,可以沿用SMD的设备、生产线以及人员经验等,并且可以延伸至2.0以上领域,因此,IMD领域更适合于封装企业的发展。既然集成封装潮流不可逆转,那就选择合适的路来走。

显示封装_LED显示封装高度集成化道路上,五大封装技术谁能率先拔得头筹?相关推荐

  1. 胎心仪/指夹式血氧仪/监护仪/数码管电量显示/数字闹钟等,低功耗抗干扰LED数码管显示(数显)驱动IC-VK1S68C SSOP24小体积封装,可驱动70/66/52/60点阵

    产品型号:VK1S68C 产品品牌:VINKA/永嘉微电 封装形式:SSOP24 概述: VK1S68C是一种带键盘扫描接口的数码管或点阵LED驱动控制专用芯片,内部集成有3线串行接口.数据锁存器.L ...

  2. 永嘉原*厂-VK1Q68D 是低功耗LED显示/数码管显示驱动IC,带键盘扫描电路,4~7 位,10~13 段 显示,QFN24 4*4MM超小体积封装

    型号:VK1Q68D 品牌:VINKA/永嘉微电 封装:QFN24L(4*4MM) 概述 VK1Q68D 是1/5-1/8 占空比的 LED 显示控制驱动电路.由 10 根段输出.4 根栅输出.3 根 ...

  3. VK1650是LED数显驱动IC/数码管显示驱动控制电路(IC),8*4共阴/4*8共阳驱动,SOP16封装,可兼容替代市面上1650,FAE技术支持

    产品品牌:永嘉微电/VINKA 产品型号:VK1650 封装形式:SOP16 概述: VK1650 SOP16是一种带键盘扫描电路接口的 LED 驱动控制专用芯片,内部集成有数据锁存 器.LED 驱动 ...

  4. 对第三方社会化 sdk 的集成和二次封装,比如第三方授权登录、第三方分享等

    SocialSDKAndroid 项目地址:tsy12321/SocialSDKAndroid 简介:对第三方社会化 sdk 的集成和二次封装,比如第三方授权登录.第三方分享等 对第三方社会化 sdk ...

  5. 全倒装超微间距COB(COB微间距)显示主导新型显示技术。

    Mini LED封装主要包括COB(Chip on Board)技术和IMD(Integrated Mounted Devices)集合封装技术两种方案. COB是一种多灯珠集成化无支架封装技术,直接 ...

  6. 发光二极管pcb封装图画法_五个方面剖析SIP封装工艺,看懂SIP封装真正用途

    前言:随着物联网时代来临,全球终端电子产品渐渐走向多功能整合及低功耗设计,因而使得可将多颗裸晶整合在单一封装中的SIP技术日益受到关注.除了既有的封测大厂积极扩大SIP制造产能外,晶圆代工业者与IC基 ...

  7. GitHub干货分享(APP引导页的高度集成 - DHGuidePageHUD)

    每一个APP都会用到APP引导页,分量不重但是不可缺少,不论是APP的首次安装还是版本的更新,首先展现给用户眼前的也就只有它了,当然这里讲的不是APP引导页的美化而是APP引导页的高度集成,一行代码搞 ...

  8. 《计算机系统:系统架构与操作系统的高度集成》——1.3 操作系统的作用

    本节书摘来自华章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系统架构与操作系统的高度集成>一书中的第1章,第1.3节,作者:(美)拉姆阿堪德兰(Ramachandran, U.)(美)莱希(Leahy, W. D ...

  9. SKY85728-11低噪声放大器skyworks 高度集成 5 GHz前端模块(FEM)

    概述 sky85728-11是一个高度集成,5 GHz前端模块(FEM)采用5 GHz单刀双掷(SPDT)发射/接收(T / R)开关,一个5 GHz的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LNA)旁路,和一个5 GH ...

最新文章

  1. 检测、分割用什么轻量级网络呢?
  2. IntelliJ IDEA详细配置
  3. 你在网上看到的0失误游戏视频,可以是用AI生成的丨Demo在线可玩
  4. 缩小sql server 日志文件
  5. 阿里云centos 6.3 安装宝塔nginx面板无法远程mysql数据库和无法FTP连接问题解决方法
  6. docker web程序本地化_Docker教程
  7. Yann LeCun:掌舵Facebook人工智能 | 完美人物志
  8. 【机器学习入门笔记0:OpenCV+TensorFlow学习内容(目录)】20190122
  9. 《单线程的build hash table、write rows to chunks、hash join的步骤以及流程图》
  10. AeroFS 开源 SSMP 协议,包含 Java 和 Go 实现
  11. java中rtsp转m3u8_记录:通过ffmpeg rtsp转 http m3u8
  12. nginx启动成功,web页面报错
  13. 折线图_Line plot - 折线图
  14. Namenode主节点停止报错 Error: flush failed for required journal
  15. 软件专业大学生常用的刷题、找答案、找资源的网站
  16. 软件测试高频面试题真实分享/网上银行转账是怎么测的,设计一下测试用例。
  17. 浅谈关于Java中map这个类衍生的类
  18. 小白入门之海康威视摄像机的二次开发
  19. Polkadot的PLO第一阶段: Equilibrium在DOT上筹集了850万美元
  20. 渲染图用计算机配置,3d渲图电脑配置清单

热门文章

  1. 【软件领域知识整理】贵金属交易的K线图解释(二)
  2. 如何控制修改UIWebView中的UIScrollView
  3. Table边框使用总结
  4. 取得浏览器当前鼠标的X,Y坐标的JavaScript脚本及document元素的一些重要属性
  5. HBase配置(伪分布式模式)
  6. 矩阵乘法的本质(线性空间篇,知乎:马同学)
  7. 自学stm32的一些个人经验
  8. jenkins X 和k8s CI/CD
  9. BZOJ4241历史研究题解--回滚莫队
  10. gdb打印STL和boost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