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通信概述

串口通信指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

常用三种串口通信协议

1、RS-232

RS-232(ANSI/EIA-232标准)是IBM-PC及其兼容机上的串行连接标准。可用于许多用途,比如连接鼠标、打印机或者Modem,同时也可以接工业仪器仪表。用于驱动和连线的改进,实际应用中RS-232的传输长度或者速度常常超过标准的值。RS-232只限于PC串口和设备间点对点的通信。RS-232串口通信最远距离是50英尺。

从计算机连出的线的截面。

RS-232针脚的功能:

数据:

TXD(pin 3):串口数据输出(Transmit Data)

RXD(pin 2):串口数据输入(Receive Data)

握手:

RTS(pin 7):发送数据请求(Request to Send)

CTS(pin 8):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

DSR(pin 6):数据发送就绪(Data Send Ready)

DCD(pin 1):数据载波检测(Data Carrier Detect)

DTR(pin 4):数据终端就绪(Data Terminal Ready)

地线:

GND(pin 5):地线

其它

RI(pin 9):铃声指示

2、RS-422

RS-422(EIA RS-422-AStandard)是Apple的Macintosh计算机的串口连接标准。RS-422使用差分信号,RS-232使用非平衡参考地的信号。差分传输使用两根线发送和接收信号,对比RS-232,它能更好的抗噪声和有更远的传输距离。在工业环境中更好的抗噪性和更远的传输距离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RS-485(EIA-485标准)是RS-422的改进,因为它增加了设备的个数,从10个增加到32个,同时定义了在最大设备个数情况下的电气特性,以保证足够的信号电压。有了多个设备的能力,你可以使用一个单个RS-485口建立设备网络。出色抗噪和多设备能力,在工业应用中建立连向PC机的分布式设备网络、其他数据收集控制器、HMI或者其他操作时,串行连接会选择RS-485。RS-485是RS-422的超集,因此所有的RS-422设备可以被RS-485控制。RS-485可以用超过4000英尺的线进行串行通行。

串口的基本结构

SBUF:51单片机中的特殊寄存器,串行数据缓冲器(一个接收一个发送),两个其实是共用的一个地址99H,但是两个在物理上面是分开的。

当发送使用时,就采用SBUF=XXX; (XXX为需要传送的数据)

当接收使用时,采用XXX=SBUF;

记得因为是串行的所以传输都是一位一位进行的。

T1溢出率:T1计时器的溢出频率(就是计时器每次低位计满向高位进位时间的倒数)

用处:用于计算波特率(每秒传输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串口通信方式

并行

适合短距离通信,并行通信控制简单、相对传输速度快(8位一起传输)。

串行

只能一位一位的传送。

同步(了解)

建立发送方时钟对接收方时钟的直接控制,使双方达到完全同步。此时,传输数据的位之间的距离均为“位间隔”的整数倍,同时传送的字符间不留间隙。

发送方对接收方的同步可以通过外同步和自同步

异步(常)

以字符(构成的帧)为单位进行传输。数据位从低到高传送。

格式:

这里的空闲时间是任意的。

单片机C语言之串口通信协议

现在我们要做一个实验,将一个字节从51单片机发送到电脑串口调试助手上。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串口通信协议的收发过程。

虚拟串口

实验一、虚拟串口实验

一般单片机都有专门的串口引脚,51里面分别是P3.0和P3.1,这些引脚拥有串口的硬件电路,因此使用它们并不需要设置信号的发送停止。为了掌握协议,我们使用其他的引脚来模拟串口,所以也叫虚拟串口。这里我们选用P1.0,然而注意到我们51单片机要发送数据给电脑,必须经过一个串口转USB设备(即TTL电平转换为RS232电平),而限于我们的开发板只有P3.0与P3.1连接到了串口转USB设备,所以我们可以将P1.0短接到P3.1 。 下图是这个串口转USB的原理图。

代码如下:

#include “reg51.h”

/*

将P1.0虚拟成串口发送脚TX

以9600bit/s的比特率向外发送数据

因为波特率是 9600bit/s

所以me发送一位的时间是 t=1000000us/9600=104us

*/

sbit TX=P3^1; //P1^0 output TTL signal, need to transferred to rs232 signal, can be connected to P3^1

#define u16 unsigned int //宏定义

#define u8 unsigned char

u8 sbuf;

bit ti=0;

void delay(u16 x)

{

while(x--);

}

void TImer0_Init()

{

TMOD |= 0x01;

TH0=65440/256;

TH0=65440%256;

TR0=0;

}

void Isr_Init()

{

EA=1;

ET0=1;

}

void Send_Byte(u8 dat)

{

sbuf=dat;//通过引入全局变量sbuf,可以保存形参dat

TX=0; //A 起始位

TR0=1;

while(TI==0); //等待发送完成

TI=0; //清除发送完成标志

}

void TF0_isr() interrupt 1 //每104us进入一次中断

{

staTIc u8 i; //记录进入中断的次数

TH0=65440/256;

TL0=65440%256;

i++;

if(i》=1 && i《=8)

{

if((sbuf&(1《《(i-1)))==0) // (sbuf&(1《《(i-1)))表示取出i-1位

{

TX=0;

}

else

{

TX=1;

}

}

if(i==9) //停止位

{

TX=1;

}

if(i==10)

{

TR0=0;

i=0;

ti=1; //发送完成

}

}

void main()

{

TX=1; //使TX处于空闲状态

Timer0_Init();

Isr_Init();

while(1)

{

Send_Byte(65); //0x41

delay(60000);

}

}

实验引入了定时器0来控制发送线上的各个位的保持时间。首先main函数进入,TX置1则使发送线处于空闲,这时候发送方和接受方都处于空闲。接下来初始化定时器0,TR0置0表示还不要启动定时器0。接着中断系统初始化,此时中断系统已经开启。进入while循环,先进Send_Byte()函数,将65传给形参dat,dat再将65赋值给sbuf,到这里准备工作就做好了。接着TX置0,这个是起始位,要保持这个起始位104us。于是就启动定时器TR0置1,计时器开始计数。当第一次溢出的时候,也就是过了104us,进入中断,同时接收方也侦测到了这个突然被拉低的信号,于是迅速启动自己的定时器。进入中断子函数后,先是重装定时器初值,然后i加1,也就是当i=1时,就应该发送数据的最低位了,总共有8位数据,所以使用条件语句if(i》=1 && i《=8)来判断是否发送完数据位。然后再通过if(i==9) 来发送停止位,最后当i=10时,也就是发送完了,这时候要关闭定时器(那么程序也就),同时i置0,ti置1(才能跳出while(ti==0)循环),最后将ti置0,保证下次要发送字节时让程序停留在while(ti==0)。

片上串口

以上说的是虚拟串口,上文中谈到与串口相关的引脚P3.0与P3.1,事实上51单片机自带片上串口,那这个串口又该怎么使用呢?

片上串口支持同步模式与异步模式。简单来说同步模式就是指有时钟线,而异步模式无时钟线。这里的时钟线是指在同步通信时,用一根线专门传输时钟信号,这个信号用来与要发送的每一位保持同步,这样就避免了例如异步通信中因为采用定时器而引入的时间误差。

片上串口还支持8位模式和9位模式。如下图所示

其中D0-D7是一个字节的8个位。9位模式只是多了一个位TB8,这个TB8的作用是奇偶校验或多机通信。奇偶校验原理这不加分析。多机通信时比如主机只发送数据给网络中的一台地址为0x02的设备,这时候先让TB8为1,前面的D0-D7则为地址即0x02,之后再让TB8为0,前面的D0-D7则为数据了。

上面设置了片上串口的模式,另外还要设置串口的波特率。

片上串口的波特率等于定时器1工作在方式2时溢出率的32分频。如果要定时器1工作在方式2,那么TMOD=0x20。另外要保证为32分频,我们还必须设置计数器初值。设晶振为11.0592Mhz,则定时器的计数脉冲为F=f/12,则定时器每计一个脉冲的时间为T=12/f。又令计数器的起点为x,则溢出一次要计的脉冲数为(256-x)。所以在计数起点为x时,溢出一次的时间为t=12/f*(256-x)。则对应的溢出率为1/t=f/(12*(256-x))。对应的波特率就为b=f/(384*(256-x))。

x=256-f/(384*b)

其中f为晶振频率,b为希望的波特率,x为定时器的计数起点TH1的值。

例如当晶振为11.0592M,希望波特率为9600bit/s,则TH1=253。题外话,我们同样可以演算出在其他常用波特率情况下,TH1始终为一个整数。这里也就解释了为什么51里面选用了11.0592M的晶振而不是12M,这样就保证了串口的时序更加准确,虽然牺牲了定时器的准确度。

实验二,片外串口发送一个字节。

好了现在开始我们的实验之旅。直接看代码吧。

#include “reg51.h”

#define u16 unsigned int

#define u8 unsigned char

void delay(u16 x)

{

while(x--);

}

void Uart_Init() //串口初始化

{

SCON=0x50; //8位异步模式

TMOD|=0x20; //定时器1工作方式2

TH1=253;//9600bit/s

TR1=1;

}

void Send_Byte(u8 dat)

{

SBUF=dat; //启动发送,只需要把发送内容给SBUF这个寄存器

while(TI==0); //等待发送完成,因为TI为1时表示在发送停止位

TI=0;

}

void main()

{

Uart_Init();

while(1)

{

Send_Byte(‘m’);

delay(60000);

}

}

实验二较之实验一,代码减少了很多,而且不用考虑繁琐的位发送时序。只需要明白各个寄存器SCON,TMOD,TCON,SBUF的用法。TI是SCON中的第一位,为发送中断请求标志位。在本方式中,在停止位开始发送时由内部硬件置位,响应中断后TI必须又软件清零。

实验三、片上串口发送一个字符串

上面介绍了如何发送一个字节,那如何发送一个字符串甚至文本呢?这里我们首先介绍下字符串的概念。

字符串:从存储器的某个地址开始,连续存放多个字符的ASCII码,并且在最后一个字符的后面存放一个0,这段连续的内存空间就叫字符串,最后的0叫字符串的结束符。注意这里的0和加单引号的0不是一个概念,加单引号的0是指0的ASCII码。

数组与字符串的关系:字符串是数组的一种特殊情况,数组在特定条件下可当做字符串用。C语言用双引号描述一个字符串,如“abcd”。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展示如何发送字符串。我们实验的目标是打印字符串“Hello World ! 第一!”到打印机。直接上代码。

#include “reg51.h”

#define u16 unsigned int

#define u8 unsigned char

void delay(u16 x)

{

while(x--);

}

void Uart_Init() //串口初始化

{

SCON=0x50; //8位异步模式

TMOD|=0x20; //定时器1工作方式2

TH1=253;//9600bit/s

TR1=1;

}

void Send_Byte(u8 dat) //串口发送一个字节

{

SBUF=dat; //启动发送,只需要把发送内容给SBUF这个寄存器

while(TI==0); //等待发送完成,因为TI为1时表示在发送停止位

TI=0;

}

void Send_String(u8 *str) //发送一个字符串 *str为字符串第一个字符的地址

{

abc: //标号

if(*str != 0)

{

Send_Byte(*str);

str++;

goto abc;

}

}

void main()

{

Uart_Init();

while(1)

{

Send_String(“Hello World! 第一!”);

Send_Byte(10);

delay(60000);

delay(60000);

}

}

实验效果

c语言单片机串口通讯,单片机C语言之串口通信协议相关推荐

  1. Unity3D 串口通讯(二)---进行串口通讯

    Unity3D 串口通讯(二)---进行串口通讯 传送门:Unity3D 串口通讯(一)---添加虚拟串口 写在前面: 代码中引用using System.IO.Ports;报错的话,把PlayerS ...

  2. pc机串口通讯实验c语言,单片机实验六 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讯

    实验报告六 实验名称: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讯 实验目的 : 1.掌握串行口工作方式的程序设计,掌握单片机通讯的编制. 2.了解实现串行通讯的硬环境,数据格式的协议,数据交换的协议. 3.了解PC机通讯 ...

  3. VS中创建MFC界面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人脸识别+串口通讯+单片机STM32F407)

    首先来说要做这个门禁系统,必须拥有三大功能板块儿,一是软件部分,也就是MFC界面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人脸识别.人脸采集.并且录入人的相关信息:二是硬件部分,需要实现人脸识别成功之后开锁,人脸识别失败之后不 ...

  4. python串口通讯数据过长_Python 串口通讯

    摘要: pyserial module: https://github.com/tbusf/pyserial Python使用pyserial进行串口通信:http://blog.csdn.net/l ...

  5. plc和pc串口通讯接线_Plc与pc串口调试手册

    Plc 与 pc 串口调试手册 硬件连接线 制作串口连接线, plc 管脚 23459 ,不可连接错误! ! pc 管脚 23875 , 串口模块 232 插在 1 号插槽,通信时 sw4 保持 of ...

  6. matlab和ccd相机通讯,串口通讯在CCD相机系统中的应用

    1引言 CCD相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许多来自工作现场的数据需要实时采集,处理和记录.以便上级管理系统及时掌握相机的工作状态.并且上级管理系统需要实时调整相机参数,并发出相应的指令,使得相机采集到的图 ...

  7. 第十九节 串口通讯与终端设备

    本章主要讲解串口和终端设备的基本使用,并且通过这个过程解构如何使用ioctl 系统调用向设备文件写入特别的命令,控制硬件.我们需要熟悉ioctl 的使用,是因为在后面编写驱动时,某些硬件需要向内核提供 ...

  8. MKS SERVO42C 闭环步进电机 使用说明(三)串口通讯

    第1部分 硬件介绍 1.1 硬件清单 序号 品名 数量 1 MKS SERVO42C V1.0(包含电机) 1 2 PCBA连接线 1 3 串口助手模块/单片机 1 4 DC 12V-24V电源 1 ...

  9. MKS SERVO42C 闭环步进电机 使用说明 V1.1 (三) 串口通讯

    注意: 该说明书V1.1对应MKS SERVO42C V1.1固件,如果不确定,可以上电时观察屏幕显示,如下图所示: 第1部分 硬件介绍 1.1 硬件清单 序号 品名 数量 1 MKS SERVO42 ...

最新文章

  1. Ubuntu下编译内核
  2. php提交raw_PHP中$GLOBALS['HTTP_RAW_POST_DATA']和$_POST的区别分析
  3. 面向对象编程(OOP)特性 类和对象
  4. B+树 范围查询_为什么 MySQL 使用 B+ 树,而不是 B 树或者 Hash?
  5. 计算机毕业设计中用Java实现商场库存清单案例
  6. highcharts插件使用总结和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7. CSS3控制背景图片大小
  8. 2022年第十三届蓝桥杯省赛B组python题目部分解题
  9. 短时傅里叶变换原理解
  10. python写一个网络测速脚本_网络测速工具——Speedtest
  11. oracle sql语句加减,Oracle sql 常用加减法
  12. 利率掉期(利率互换)的解释
  13. 如何快速提高Python能力
  14. 陆羽茶交所严建红:陆羽茶产业互联网三螺旋模式
  15. SMB Signing not required漏洞修复方法
  16. Sorry, The number you dialed is power off.
  17. android 定位工具类,高德地图定位工具类
  18. 每一次人生的最低点便是最好的修炼阶段,只有坚持过好最低点,才能挑战更高点---致自己
  19. 微信小程序 音乐播放控件,监听播放事件, 音乐播放的基本实现
  20. 对梯度幅值进行非极大值抑制

热门文章

  1. ASP.NET常用代码汇总
  2. Could not find artifact com.sun:tools:jar:1.5.0
  3. applicationstatewinec7 电源管理
  4. 使用C#创建Windows服务 并发布Windows 服务
  5. 关于std::string和 C-style string的一些知识点备忘
  6. Linux IO模式和select,poll,epoll解释
  7. 表单单选多选项清除默认样式小技巧
  8. Jquery各种前台效果JQ
  9. javaWeb -- 虚拟主机以及虚拟目录映射的配置
  10. Linux创建swap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