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家赖声川曾提到过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他的第一位佛法老师嘉初仁波切有次到台湾传法住在他家,他很想借此机会请教上师问题,却苦于每天早上都过于忙碌没时间聆听。结果这位上师居然能预知他的苦恼,并在每天早上不等他提问直接讲出答案。

这简直太神奇了!难道这位上师真是神仙下凡,能未卜先知?

赖声川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说了这样一段话:

多年以后,我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测谎器”。我在导戏的时候非常自信地运用这个测谎器,我的演员对我的工作方式习以为常。有时当一个学生要发问的时候,我也可以感觉到他要问什么问题。这不算通灵,也不是超能力,这只是一个导演工作中所需的技能而已,相信李安、杨德昌、侯孝贤都有。说出来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让读者了解这种能力确实可以培养,一种高度专注地“看”,也是一种高度专注地“放下”。【1】

这种高度专注地观察和放下的状态,就是“王者匠心”。

我们常常说要“高度专注”,对细节进行敏锐而深刻的洞察,但事实却往往做不到。之所以做不到,并不是我们当下的专注力不够,而是心力不足——更确切地说,是由于我们对当前所面对的对象缺乏长期而深入的洞察,导致无论如何都无法进入到全然的状态之中。

就像一位打坐初学者,每次闭上眼睛都会忍不住要抓耳挠腮、前倾后仰,根本无法安静下来,这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安静,而是由于他实在过于缺乏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心力”。

王者匠心,意味着你需要在某条选定的道路上坚持跋涉很多年,无论遇到多少沟壑,无论遇到多少障碍,无论遇到多少虫蛇莽兽,都义无反顾地往前走,直到走入前人未曾探索过的地方,继续走,你会在人迹罕至之处找回你自己,并发现全人类。

抱着这样的信念,莎士比亚在20余年里笔耕不辍,一鼓作气创作了37部戏剧和154首十四行诗——如果你将这归因于灵感,那请问谁的灵感可以持续足足20年?什么灵感又能支撑自己像疯子一般地进行如此大量而艰辛的创作?

抱着这样的信念,莫扎特在自己短短35年的生命里给世人留下了600多首作品。其中包括63首交响曲、16首嬉游曲、13首小夜曲、15首进行曲、105首小步舞曲、172首舞曲、27首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23首弦乐四重奏、4首管乐弦乐重奏曲、9首钢琴重奏曲、43首小提琴奏鸣曲、23首钢琴奏鸣曲、15部歌剧、4部清唱剧、4首康塔塔、50首宗教合唱曲、18首重唱歌曲、55首独唱和管弦乐队曲、32首歌曲——如果你将这归因于天才,那请听听他自己是怎么说的: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2】

抱着这样的信念,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亲自解剖了几十具尸体,对人体骨骼、肌肉、关节以及内脏器官进行了精确了解和绘制。他会蹲在地上仔细的观察一朵野花很久从而把每一片花瓣,每一个叶齿甚至雄蕊和雌蕊的顺序画的清清楚楚;他将衣服在石灰水中浸泡,等晾干后对着固化后的衣服开始临摹,以便完成画作中人体不同姿势下那栩栩如生的衣服褶皱的创造。而为了完成一幅画作中对战马姿态的创作让他对马匹足足观察了16年,这些通过细节对事物本质的探索让他始终保持着最敏感的触觉和不断涌现的创作火花。【3】

达芬奇人体图,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或许你认为只有天生伟大的人物才能做到,事实却并非如此——但凡能称作“匠人”的手艺人们每日都潜心埋首钻研着各自的手艺,毫无怨言地静坐在那里默默打磨,区别只在于他们钻研的领域和深度的不同。

用微信之父张小龙的话说,甚至看上去更仰仗天赋和才华的领域,也远比普通人想象的更依赖基础学习、严格自律和辛苦劳作。感官过于敏感、注意力过于分散、沉浸于即时满足的人,是无法负担如此消耗心力的工作的。

而李宗盛的原话是,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4】

而创新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在对不同领域的优秀创新者们进行多年调研后也感叹道,无论艺术家还是科学家,都一再强调学习基础知识、熟识符号信息以及学科基本程序的重要性。【5】

是的,固执而缓慢的基础学习,对符号信息以及学科基本程序的熟悉,严格的自律,辛苦的劳作——这些近乎于笨拙的方式,恰恰是匠人们所秉持的态度,这其中所包含的,是对细节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从大量劳作中所获得的对人性的洞察。

比如创作卫斯理系列的倪匡,他一个小时可以写完11张稿纸,每张稿纸500个格子,一共5500字——写1个字甚至连1秒都用不到,正是这样的速度才使他能够在10天内就能完成一本十余万字的小说,并能同时给12家报纸写连载。【6】

在这种近乎疯狂的辛苦劳作下,倪匡一生光剧本就创作了561部,邵氏的400多部武侠剧本中竟有261部是倪匡撰写,此外还有90多本卫斯理(连同原振侠)科幻小说。

而另一位我很尊敬的作家,严歌苓,也常常将自己称作“写稿佬”,并不以作家的身份自居。她在保证极高质量的前提下,居然也能以每年一本书的速度写作——如果没有极其严格的自律,这是完全做不到的。怪不得出版人张立宪会感叹,严歌苓每次回国,空运来的都是耳光,响亮地告诉这群生活在北京的朋友,看啊,你们又虚度了多少光阴!

用李叔同的话说,做到这一切,皆是因为“认真”二字。所以这位大师无论画画、作诗还是演话剧、做音乐,都能做到一丝不苟。他的学生丰子恺曾如此回忆自己的恩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都是“认真”的缘故。【7】

那么,我们该如何修炼自己的王者匠心呢?

许奔创新社-第29问:什么是创新者的王者匠心?相关推荐

  1. 许奔创新社-第56问:创意洞见的基础是什么?

    创新者史蒂文·约翰逊曾说过,在人类科学史上,大量的变革思想都是从受到污染的实验室环境中转型出来的.[1] 史蒂文·约翰逊,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硫化橡胶是查尔斯·古德伊尔(Charles Goodyear ...

  2. 许奔创新社-第54问:如何突破创造力的边界?

    在<许奔创新社-第38问:如何练就跨界打劫的本领?>中,我们详细聊过如何将一个领域的经验和智慧像涟漪一般扩展到其它领域. 这个过程听起来颇为迷人,但事实上,当你把一个领域的经验应用到另一个 ...

  3. 许奔创新社-第28问:创新符合用进废退原则吗?

    很多资深创新者常常会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最常用的翻来覆去总是那几个创新原则,而对于其它原则,不是说不好,而是自己用得不顺手.不习惯,渐渐也就弃用了. 这种情况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危害十分严重. 首先, ...

  4. 许奔创新社-第27问:创新者们如何进行跨界交流?

    在<第26问:专家们创新时为何需要外行来指手画脚?>中,我们聊到了专业人士与业余人士深度交流的诸多好处.这促使我反思一个问题: 既然专家们就某个话题进行深度讨论时引入业余爱好者都能取得良好 ...

  5. 许奔创新社-第21问:如何唤醒创造力?

    在<第13问:创新者是酒神还是日神?>中,我们曾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两种原生力量下过定义: 1. 日神代表左脑,是线性的.归类的.整齐划一的,方便检索但却缺少联想的: 2. 酒神则代表右脑,是 ...

  6. 许奔创新社-第26问:专家们创新时为何需要外行来指手画脚?

    很多人问我,在你创建的15个创新者的世界里,你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在这120余个创新原则中,你又对哪个青睐有加? 这个问题让我思考了很久,最终的答案是,我最喜欢的世界是"悬浮世界", ...

  7. 许奔创新社-第17问:头脑风暴,我从一开始就错了吗?

    某个周五下午,作为部门创新负责人的我受邀参加了一场据说是"内部高级技术机密"的跨部门头脑风暴. 受邀的嘉宾据说都是各部门层层筛选后的创新精英和技术专家,而会议的主持居然是某位平时很 ...

  8. 许奔创新社-第51问:如何利用产品缺陷去创新?

    很多创新者在得知我是一名软件测试工程师后,都忍不住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做测试与做创新,究竟有没有相关性? 大家的潜台词其实是:做软件测试是不是让你更容易获得灵感进而申请大量专利? 如果我要抱怨,大可举 ...

  9. 许奔创新社-第25问:创新者的刻意练习怎么做?

    创意清单是一个需要反复迭代.不断优化的实践指南,它里面包括了针对不同场景的精细化列表--这些列表不是绣花枕头,不是为了装门面,而是一个个需要具体落实的行动. 说到行动,很多初入门的创新者最感兴趣的就是 ...

  10. 许奔创新社-第18问:静默头脑风暴怎么玩?

    在<第17问:头脑风暴,我从一开始就错了吗?>中我们曾聊过,之所以大部分头脑风暴是失败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人压根就不会玩这个游戏. 而一个游戏如果掺入了太多不入流者.不懂规则者.不主动者 ...

最新文章

  1. kvm虚拟化学习笔记(十一)之kvm虚拟机扩展磁盘空间
  2. 使用 RxJS 实现 JavaScript 的 Reactive 编程
  3. ubuntu 下mysql的常用命令
  4. mysql四种隔离级别知乎_详解MySQL事务的四大特性和隔离级别
  5. iview 3.x 升级指南 —— Icon 篇
  6. 招聘数下降71%!程序员:你的努力正在毁掉自己!
  7. 20145120 《Java程序设计》实验一实验报告
  8. Graylog日志管理系统---搜索查询方法使用简介
  9. SpringBoot优缺点总结
  10. 并发容器Map之一:ConcurrentHashMap原理(jdk1.8)
  11. 链家终于掏空了链家!
  12.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数字化校园学工信息系统
  13. cocos入门2:骨骼动画
  14. 史玉柱自述:我是怎么带队伍的
  15. 华硕无线网卡测试软件,高端便携无线网卡来了 华硕USB-AC68首测
  16. IMAX [生活时尚]
  17. 如何查询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 Java+MySQL基于SSM的二手玩具交换网站
  19. Pytorch中如何理解RNN LSTM GRU的input(重点理解seq_len / time_steps)
  20. 一文搞定Pandas中的数据合并

热门文章

  1. 确定互异字符(编程基础)
  2. OC Extension Color(颜色宏定义)
  3. 5V转24V差分信号转TTL电平脉冲信号隔离变送器
  4. 3G技术与UMTS网络-1
  5. xbox 360手柄驱动程序_魔派PRO手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一览
  6. USB:Type-A、Type-B、Type-C、miniUSB、microUSB接口类型区分
  7. 多重中介效应的示例数据(内附STATA代码)
  8. JAVA 使用aspose.cad将dwg文件转PDF(每个布局转为一页)
  9. c语言if函数嵌套公式例子,IF 函数 - 嵌套公式和避免错误
  10. 第五章---面向对象---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