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D点的海拔可能为

A.142m

B.192m

C.98m

D.298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

B.观察者在B处可直接观察到C处

C.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

D.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图示为亚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这里东西之间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3.图中阴影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生产特点有

①商品率高

②劳动密集型农业

②生产规模大

④传统的精耕细作的方式

⑤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4.甲、乙、丙位于同一纬线,三地气候特征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的大小  ②降水的季节分配

③盛行风的方向

④雾天的多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丁地所在半岛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有

①气温高,光热充足  ②降水少,有灌溉水源

③ 有黑棉土

④云雾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读“四国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四个国家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有关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8.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

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9.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图所示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经线。MP、QN为陆地,PQ为海洋。则由M到P地势变化

趋势是

A.变化不大

B.逐渐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2014年2月8日,国家海洋局在京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4个科考站泰山站的建成开站仪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1.南极地区地形特征主要表现为

A.跨经度最广

B.地处高纬度

C.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

D.受海洋影响大

12.南极地区地形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气候严寒的根本原因  B.是降水稀少的根本原因

C.产生烈风酷寒

D.加剧烈风酷寒

某游客的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霞光就撒满了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某边境小镇的市场上,这儿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据此判断回答题。

13.读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位于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14.小镇市场上聚集的境外商人,最有可能来自的邻国是

A.朝鲜  B.韩国

C.俄罗斯

D.蒙古

读图回答问题。

15.与甲乙丙丁四国特征相符的是

A.澳大利亚、索马里、日本、印度

B.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索马里

C.日本、印度、索马里、澳大利亚

D.索马里、澳大利亚、日本、印度

16.图中箭头所示,最有可能的是

A.①表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B.②表示资源和能源的输出

C.③表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D.④表示资金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7.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复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西部的平原地区,地势西高东低

B.该区域地形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

C.图中干流的西部支流主要补给水源是西部高山的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D.该区域降水量总体上自南向北递减

18.有关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

B.热带经济作物多产,主要有甘蔗、可可、剑麻等

C.农业生产的发展严重破坏了热带雨林,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D.60°经线穿过的附近地区地形平坦,降水丰富,水稻种植业发达

19.图中A、B两城市都是世界名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都是所在国家最大的港口

B.气候类型都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都是所在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D.影响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都是在河流入海口

读下图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20.若甲、乙两城市分别使用东八区和西八区区时,在一个太阳日内,两城市同属一天的时间为

A.6小时

B.8小时

C.16小时

D.18小时

21.甲城和乙城所在地区气候类型相同,而且该气候在当地分布面积均较小,其原因主要是

A.两地大气环流均较弱

B.甲乙两处均受寒流影响

C.两地均是高原为主的地形

D.甲处因海陆分布,乙处因地形影响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区域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甲、乙、丙、丁四城市的气候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乙—④丙—③丁—②

B.甲—③乙—①丙—②丁—④

C.甲—④乙—②丙—①丁—③

D.甲—②乙—①丙—③丁—④

23.②所示城市夏季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太阳辐射

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问题。

24.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25.丁地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雨天多,云雾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少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某地区平均年温差图。

材料二  上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某一城市的气温、降水量资料。

月份

气温/℃

降水量/mm

月份

气温/℃

降水量/mm

1

-1.6

77

7

24.0

89

2

-0.5

58

8

23.2

77

3

3.8

87

9

19.2

82

4

10.4

95

10

13.0

67

5

16.3

101

11

4.9

78

6

21.7

117

12

-0.5

68

(1)描述在地区中部年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写出其气温、降水特征,并判断所属城市。(4分)

27.区域的发展与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关系密切。读下列相关材料和图,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新西兰地形、降水、地质构造和地热分布、城市及交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夏时制又称“日光节约时制”或“夏令时间”,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间”,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

材料三  当地时间(夏时制)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北京时间22日7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北岛的鲁阿佩胡火山和周围14座火山的独特地貌形成了世界罕见的火山地热异常带。

(1)根据材料,推算克莱斯特彻奇所在时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区。(2分)

(2)结合材料一中地形图、地质构造图,说明新西兰交通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原因。(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題。(11分)

材料一  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基本重叠在山麓地带,形成世界驰名的“胶锡地带”,带内不仅盛产橡胶和锡,还集中了马来西亚大部分城镇,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内均占绝对优势,堪称国家之精华所在。

材料二  图1为马来西亚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马来西亚部分地区橡胶分布图。

(1)指出该地区中央山脉的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

(2)判断该地因东、西两侧海岸,哪侧更有利于港口的形成和发展,井说明理由。(5分)

(3)“胶锡地带”拥有橡胶生长的完美自然条件,据此判断橡胶的生长习性。指出中国海南岛橡胶种植区与之相比有何不利气象气候条件。(4分)

29.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安全综合和漏洞分析结果显示,马里实际上有1/5的家庭粮食相对不足,约10%的家庭粮食严重短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1分)

材料一  马里及周边地区略图

材料二  图中C、D两地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单位:m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地

0.0

0.1

0.4

4.3

23.5

56.1

127.0

155.8

80.1

18.5

0.3

0.7

D地

0.1

0.1

0.0

0.3

11.9

82.2

169.3

198.3

131.4

36.5

1.7

1.1

(1)指出A、B两处河流径流量的差异,说明判断依据。(4分)

(2)根据材料判断马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

(3)马里粮食危机十分严重,请你为该国出谋划策解决此问题。(4分)

30.奇洛埃岛是智利南部的近海岛屿,面枳约8.4万平方公里,遍布冷湿性森林。岛上人口约7万,经济以旅游业、伐木业及渔业为主,是世界马铃薯的原产地和基因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该岛东部是人口的主要聚居区,分析其原因。(6分)

(2)部分居民希望推动马铃薯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6分)

六安一中2017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B D B B C A A C D C D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26 C A C C B A C D A A

B

26.⑴特点:年温差向北递增。(1分)原因:纬度向北递增(年太阳辐射的变化幅度向北递增)。(1分)特点:年向南突出。(1分)原因: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的影响,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1分)(2)特征: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多(或接近1000毫米),夏雨稍多(或降水季节变化较小).(2分)城市②。(2分)

27.(1)东十二区(2分)(仅只写十二区不给分,写东西十二区也不得分)⑵分布特点:交通沿海岸呈环状分布;(2分)原因:①中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多断层,施工难度大;②沿海地势低平,有利于节省建设成本;③沿海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4分28.(1)南北走向。(1分)理由:该地区中部的河流流向东西两侧,且大致平行排列,中央山脉应位于中部的分水岭。(1分)(2)西侧海岸。(1分)理由:西侧海岸受两侧陆地阻挡,风力较小(或东侧海岸冬半年受东北风影响大):西侧海岸线更为曲折;西海岸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货流量大;地处国际航运通道。(4分)(3)习性:喜高温、高湿、静风、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2分)不利条件:多台风、热量不足。(2分)

29.(1)A处河流径流量较B处大。(1分)

依据:由A至B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严重。(答任意3点得3分)

(2)由西南向东北递减。(1分)

原因:由西南向东北,距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1分)由南向北,随着炜度的增高,受赤道低压和西南季风的影响不断减弱,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的影响逐渐增强。(1分)

(3)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扩大耕地面积;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稳产;发展经济,进口部分粮食;控制人口的增长;加强国际合作,争取粮食援助等。(任答4点,得4分,每点1分)

30.(1)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气温适宜:地形相对平坦;接近智利本土,交通便利(自然原因选答两点,4分,社会经济原因2分,共6分)

(2)赞同:气候条件适宜;(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促进就业。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答案】

1.B

2.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等高线综合判读的判读。

【名师点睛】该题以等高线为背景材料对等高线的综合判读进行考察,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高线分布的基本规律和局部地形判断的一般思维。(1)根据图示E点附近河流的分布判断,河流处等高线应“凸高为低”,E点的海拔介于150米到200米之间。(2)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地区,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通视情况的判断最直接的办法是将两地连线作为剖面线,画出剖面地形图,在剖面图中再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人的视线,而地势起伏如果高出人的视线,则判定为不能看到。湖泊中有河流进有河流流出,是外流湖,只有进没有出为外流湖;低山丘陵地区要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3.B

4.B

5.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水稻种植业,气候差异,农业区位因素。学科网

【名师点睛】该题以区域示意图为背景对世界重要的区域进行考查,考查的知识点有水稻种植业,气候差异,农业区位因素等。有图示可知,阴影所示为东亚、南亚、东南亚的沿海平原,农业地域类型应为水

稻种植业。特点是劳动力密集;机械化水平较低;传统的精耕细作的方式;商品率低;生产规模小。第12题,三地纬度相同,且纬度较低,全年高温。但处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降水和盛行风差异较大。甲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全年干旱;乙、丙两地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且集中,乙地受南亚季风影响,盛行西南风和东北风,丙地受东亚季风影响,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棉花沪综指可以从地形、土壤、气候中的光照和热量、灌溉水源来进行分析。

【答案】[来源:学*科*网]

6.A

7.A

8.C

【解析】

试题分析:

8.天然橡胶生产国在东南亚,不是巴西;印度工业集中分布在德干高原及东北部地区;澳大利亚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埃及的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答案选C项。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了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埃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名师点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埃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利用经纬度进行准确的国家定位;②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9、【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轮廓可知,A为我国陕西省简称陕或秦,B为山东省简称鲁,C为云南省简称云或滇,D

为辽宁省简称辽;故选:C

【考点定位】中国的行政区。学科网

【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轮廓判断出省的名称,属于基础题.

1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信息告知东经10度在纬度30到55之间的海陆分布概况,根据世界地理概况,可知纬度为北纬,由此可判断出MP为欧洲大陆,PQ为地中海,QN为北非地中海沿岸一带。故排出A,地中海形成原因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故排除B,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位于M处以南,故排除C。M到P依次为平原,安第斯山脉,到地中海,故地势为先升高再降低。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地图和世界区域地理。

【名师点睛】该题世界一条经线的海陆分布作为背景材料,对世界海陆分布和区域定位进行考察,图中MP、QN为陆地,PQ为海洋,则此海洋是地中海。M到P这一段位于欧洲,中间有阿尔卑斯山脉,因此由M到P地势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答案】

11.C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南极地区气候特征

【知识拓展】南极地区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风。酷寒原因:一是南极洲的纬度高,得到的太阳光热少;二是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气温低;三是南极冰盖犹如一面巨大的反射镜,把太阳光热的90%反射回宇宙空间;

干燥原因:南极地区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降雪)。极地东风,由高纬度吹向低纬度地区,不易形成降水。南极

漂流,降温减湿,使南极的气候更加干燥。

烈风原因:南极因为常年受极地高压的影响,近地面地区气压高,风是由高气压处吹向低气压处,且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很大,多产生大风。南极地表被冰雪覆盖,对风的摩擦阻力较小,风势很大。加上风中夹杂着雪、冰,且干燥,所以,南极的风很大,称为“烈风”。[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答案】

13.A

14.C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我国的疆域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学科网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理轮廓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并能结合我国陆上疆域及主要邻国,明确三江平原的乌苏镇的位置即可判断。

【答案】

15.A

16.C

【解析】

【考点定位】世界区域的特征。读图析图能力。

【答案】

17.C

18.B

19.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世界地理,世界主要地区的特征,等高线的判读。

【答案】

20.C

21.D

【解析】

【考点定位】时间计算、气的成因分析。

【名师点睛】该题以区域对比为背景对时间计算和气候的成因和分布进行考察,当西八区为0点时,甲乙两地开始处于同一天,而当东八区为0点时,两地分属两天,其中甲地属于新的一天,其间的时间间隔为8个小时。甲所在地区大约从35°S开始向南均为海洋,乙地西风因受山脉的阻挡,使得两地地中海气候面积较小。本题有一定难度,具有较高的能力要求,且知识内容的整合较为新颖,掌握两个日期问题计算的一般方法和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

22.D

23.A

【解析】

【考点定位】气候类型的判断、影响气温的因素。

【名师点睛】影响气温

的因素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

等五带的划分)

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

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

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3、地形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

【答案】

24.A

25.B

【解析】

【考点定位】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影响气温的因素。

【名师点睛】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

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26.

【答案】

⑴特点:年温差向北递增。(1分)原因:纬度向北递增(年太阳辐射的变化幅度向北递增)。(1分)特点:年向南突出。(1分)原因: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的影响,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1分)(2)特征: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多(或接近1000毫米),夏雨稍多(或降水季节变化较小).(2分)城市②。(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等值线的判读。气候特征的分析。

【名师点睛】该题以区域气候资料为材料对等值线的判读及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和区域气候特征进行考察,(1)从等值线的数值变化、形状弯曲、走向等方面描述分布特点,从纬度、地形等方面分析原因。(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温冬季较低,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夏季气温较高;全年降水量较多,夏雨稍多。

27.

【答案】(1)东十二区(2分)(仅只写十二区不给分,写东西十二区也不得分)

⑵分布特点:交通沿海岸呈环状分布;(2分)原因:①中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多断层,施工难度大;②沿海地势低平,有利于节省建设成本;③沿海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4分

【解析】

【考点定位】时区的计算、影响就爱哦同线路的主要因素。

【名师点睛】该题以新西兰为背景对时就爱你计算和交通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1)本题考查时区的计算。经度/15,余数大于7.5,时区是商加1;余数小于7.5,时区就是商。(2)交通的分布影响因素有地形、地质条件、人口、城市分布等。

28.

【答案】

(1)南北走向。(1分)理由:该地区中部的河流流向东西两侧,且大致平行排列,中央山脉应位于中部的分水岭。(1分)

(2)西侧海岸。(1分)理由:西侧海岸受两侧陆地阻挡,风力较小(或东侧海岸冬半年受东北风影响大):西侧海岸线更为曲折;西海岸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货流量大;地处国际航运通道。(4分)

(3)习性:喜高温、高湿、静风、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2分)不利条件:多台风、热量不足。(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山脉走向的判断、港口区位、农业区位因素。

【名师点睛】锡矿属于有色金属矿,其形成与岩

浆活动有关,但是图中却分布在山麓地带,说明与河流的搬运、沉积作用有关。港口的形成一般从自然条件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这几方面来分析。从气候来分析:我国海南纬度较马来西亚纬度高,热量不足,从气象来分析:地处太平洋西岸,易受台风的侵袭。

29.

【答案】

(1)A处河流径流量较B处大。(1分)

依据:由A至B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严重。(答任意

3点得3分)

(2)由西南向东北递减。(1分)

原因:由西南向东北,距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1分)由南向北,随着炜度的增高,受赤道低压和西南季风的影响不断减弱,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的影响逐渐增强。(1分)

(3)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扩大耕地面积;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稳产;发展经济,进口部分粮食;控制人口的增长;加强国际合作,争取粮食援助等。(任答4点,得4分,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河流、气候、区域农业生产

【名师点睛】该题以马里为背景区域对区域河流的特征,气候特征、区域的粮食问题进行考查。第(1)题,尼日尔河发源地上几内亚高原,向北流,然后在马里境内折向南流,源头区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蒸发量小,河流径流量大,经过马时境内折向南流时途经流经沙漠地区,降水减少,但气温高,蒸发量大,加之下渗严重,河流径流量大大减少。第(2)题,由材料二:C、D两地多年平均月降水量情况,可知西部的D地降水比东部的C地降水多,再由材料一马里及周边地区略图可知,西北部分布大面积的沙漠,说明降水量稀少。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远近,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造成。第(3)题,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答案可以相对灵活。主要从开源、节流等方面,努力提高本国农业生产技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吸收国外支持等方面来回答便可。

30.

【答案】

(1)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气温适宜:地形相对平坦;接近智利本土,交通便利(自然原因选答两点,4分,社会经济原因2分,共6分)[来源:Z_xx_k.Com]

(2)赞同:气候条件适宜;(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促进就业。

或者不赞同:经济基础较差;远离国际市场;劳动力短缺;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危及生物多样性)。(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人口分布的原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名师点睛】该题以南美洲的岛屿为背景材料对人口分布的原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等知识进行考查。(1)人口聚居地区,都应有适宜人类生活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2)该题一般从赞同和不赞同两个方面论述。赞同方面主要从自然条件(气候适宜马铃薯生长、后备土地多)和社会经济条件(延长产业链和多种经营)。不赞同主要从经济基础强弱、市场远近、劳动力丰富程度和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入手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2.D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50米,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以及河流的流向分析,河水由高海拔流向低海拔,故D所临等高线数值为150m,故D点海拔在150m—200m之间。从四个选项分析只有B正确。

2.图中A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地形,河流流经此处形成瀑布景观。但是河流的上游没有蓄水较大的水库可建,A错;由B到C等高线先稀后密,坡度先缓后陡,是一个凸坡,由B处是无法看到C点的,B错;图中湖泊湖水可外泄,为淡水湖,但无法确定河水注入海洋,因此无法确定湖泊是内流湖外流湖,C错;山地地区适合发展立体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D正确。

【考点定位】等高线综合判读的判读。

【名师点睛】该题以等高线为背景材料对等高线的综合判读进行考察,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高线分布的基本规律和局部地形判断的一般思维。(1)根据图示E点附近河流的分布判断,河流处等高线应“凸高为低”,E点的海拔介于150米到200米之间。(2)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地区,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通视情况的判断最直接的办法是将两地连线作为剖面线,画出剖面地形图,在剖面图中再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人的视线,而地势起伏如果高出人的视线,则判定为不能看到。湖泊中有河流进有河流流出,是外流湖,只有进没有出为外流湖;低山丘陵地区要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立体农业。

3.B

4.B

5.C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3.根据图示判断,阴影所示为东亚、南亚、东南亚的沿海平原,农业地域类型应为水稻种植业。特点是:劳动力密集;机械化水平较低;传统的精耕细作的方式;商品率低;生产规模小。

故答案选B项。

4.有图示可知,三地纬度相同,且纬度较低,全年高温。但处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降水和盛行风差异较大。甲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全年干旱;乙丙两地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且集中,乙地受南亚季风影响,盛行西南风和东北风,丙地受东亚季风影响,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答案选B项。

5.结合图示判断,丁地位于印度半岛,其棉花种植的优势有适合棉花生长的黑土,处在热带地区,光热充足。答案选D项。

【考点定位】水稻种植业,气候差异,农业区位因素。

【名师点睛】该题以区域示意图为背景对世界重要的区域进行考查,考查的知识点有水稻种植业,气候差异,农业区位因素等。有图示可知,阴影所示为东亚、南亚、东南亚的沿海平原,农业地域类型应为水

稻种植业。特点是劳动力密集;机械化水平较低;传统的精耕细作的方式;商品率低;生产规模小。第12题,三地纬度相同,且纬度较低,全年高温。但处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降水和盛行风差异较大。甲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全年干旱;乙、丙两地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且集中,乙地受南亚季风影响,盛行西南风和东北风,丙地受东亚季风影响,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棉花沪综指可以从地形、土壤、气候中的光照和热量、灌溉水源来进行分析。

6.A

7.A

8.C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6.由经纬度和国土轮廓可知甲为巴西,乙为印度,丙为澳大利亚,丁为埃及。四国中,巴西回归线附近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没有沙漠分布;乙为印度,回归线穿过的西北部,存在热带沙漠气候;澳大利亚为西部和内陆地区为广阔的热带沙漠气候;埃及为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大。故答案选A项。

7.巴西地势东高西低,高原面积广阔;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旱雨季分明,澳大利亚,沙漠气候广布,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埃及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答案选A项。

8.天然橡胶生产国在东南亚,不是巴西;印度工业集中分布在德干高原及东北部地区;澳大利亚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埃及的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答案选C项。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了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埃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名师点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埃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利用经纬度进行准确的国家定位;②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9.C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轮廓可知,A为我国陕西省简称陕或秦,B为山东省简称鲁,C为云南省简称云或滇,D为辽宁省简称辽;故选:C

【考点定位】中国的行政区。

【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轮廓判断出省的名称,属于基础题.

10.D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信息告知东经10度在纬度30到55之间的海陆分布概况,根据世界地理概况,可知纬度为北纬,由此可判断出MP为欧洲大陆,PQ为地中海,QN为北非地中海沿岸一带。故排出A,地中海形成原因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故排除B,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位于M处以南,故排除C。M到P依次为平原,安第斯山脉,到地中海,故地势为先升高再降低。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地图和世界区域地理。

【名师点睛】该题世界一条经线的海陆分布作为背景材料,对世界海陆分布和区域定位进行考察,图中MP、QN为陆地,PQ为海洋,则此海洋是地中海。M到P这一段位于欧洲,中间有阿尔卑斯山脉,因此由M到P地势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11.C

12.D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1.跨经度最广、地处高纬度、受海洋影响大都不是南极地区的地形特征,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使南极地区形成一个厚厚的冰盖,平均海拔达到2350米,这是南极地区主要的地形特征,故C正确。

12.气候寒冷的根本原因是纬度高,A错误;降水少的根本原因是受极地高压控制,B错误;烈风酷寒是极地东风造成的,C错误;平均海拔较高加剧了烈风酷寒,D正确。

【考点定位】南极地区气候特征

【知识拓展】南极地区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风。酷寒原因:一是南极洲的纬度高,得到的太阳光热少;二是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气温低;三是南极冰盖犹如一面巨大的反射镜,把太阳光热的90%反射回宇宙空间;

干燥原因:南极地区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降雪)。极地东风,由高纬度吹向低纬度地区,不易形成降水。南极漂流,降温减湿,使南极的气候更加干燥。

烈风原因:南极因为常年受极地高压的影响,近地面地区气压高,风是由高气压处吹向低气压处,且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很大,多产生大风。南极地表被冰雪覆盖,对风的摩擦阻力较小,风势很大。加上风中夹杂着雪、冰,且干燥,所以,南极的风很大,称为“烈风”。

13.A

14.C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3.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接近于中国最东段: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多)。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理轮廓可判断,①为我国领土最东端;②位于我国西南雅鲁藏布江河谷边疆;③位于我国东北内蒙古西部边界;④位于我国西北边界。所以在图①中可找到。答案选A项。

14.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中国与俄罗斯的接壤处,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毗邻。所以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俄罗斯。答案选C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我国的疆域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理轮廓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并能结合我国陆上疆域及主要邻国,明确三江平原的乌苏镇的位置即可判断。

15.A

16.C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5.读图可知,甲国人口密度低且经济水平发达,为澳大利亚;乙国人口密度低且经济水平落后,为索马里;丙国人口密度大且经济发达,为日本;丁国人口密度大且经济水平落后,为印度,故A正确。16.16.由上题可知,甲国为澳大利亚,资源能源丰富,是典型的能源出口国,故B错误;乙国为索马里,人口密度低,劳动力不足,故A错误;丙国为日本,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故D错误;丁国为印度,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大,经济水平低,但劳动力素质高,故C正确。

【考点定位】世界区域的特征。读图析图能力。

17.C

18.B

19.A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7.如果学生对地图较熟悉,根据经纬度,结合陆地轮廓,可以判断此图为南美洲一部分。因为60°E与回归线交点处没有陆地,只有60°W与南回归线的交点在陆地上。如果不能,则可以据图中所示内容推断。从等高线数值和河流分布位置,可以判断。西部有河流的源头,且支流较多,应该是地势较高的山脉,中部是河流冲积平原,东部为丘陵、山地,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A、B错。西部有高大山脉,这里又是临海地区,所以河流水源可能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C对。图中是等高线数值,不能表示降水量的变化规律,D错。

18.图示区域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充足,降水较多,地形平坦,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不是大牧场放牧业,A错。经济作物有甘蔗、可可、大豆、剑麻等,B对。这里分布的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是热带雨林,C错。从图中可以看到,60°经线穿过的附近地区,地形平坦,但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这一点要求学生能判断出图示地区平原是拉普拉塔河平原才能做出。也可以考虑亚洲是水稻重要产区,美洲是玉米的故乡,水稻种植业不发达,D错。

19.如果已经判断出是南美洲的部分图,根据回归线和河流河口的位置,可以判断A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首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临海且位于河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B是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的港口,临海,不临河,也不是首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所以选项A对。选项B、C、D错。

【考点定位】世界地理,世界主要地区的特征,等高线的判读。

20.C

21.D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20.该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结合图示时间计算和推理的能力。当东八区进入新的一天0点时,甲乙两地开始处于不同一天;直到当西八区也进入新的一天0点时,两地则进入同一天,故两地处于不同一天的时间为16个小时,则两地处于同一天的时间间隔为8个小时。答案选C项。

21.该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结合图示对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的分析能力。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城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乙城位于北美洲西岸,均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澳大利亚大陆大约从35°S开始向南均为海洋,陆地面积较小,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较小,从而影响了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而北美洲西岸由于西风受山脉的阻挡,限制了地中海气候向东发育,故地中海气候在西部沿海呈狭长分布。由此分析可知,D为正确选项。

【考点定位】时间计算、气的成因分析。

【名师点睛】该题以区域对比为背景对时间计算和气候的成因和分布进行考察,当西八区为0点时,甲乙两地开始处于同一天,而当东八区为0点时,两地分属两天,其中甲地属于新的一天,其间的时间间隔为8个小时。甲所在地区大约从35°S开始向南均为海洋,乙地西风因受山脉的阻挡,使得两地地中海气候面积较小。本题有一定难度,具有较高的能力要求,且知识内容的整合较为新颖,掌握两个日期问题计算的一般方法和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

22.D

23.A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22.读图,甲、丁位于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②、④,甲纬度较低,所以冬季气温较丁地高些,所以甲对应②,丁对应④。乙位于半岛中部,大陆性较强,冬夏温差最大,对应①。丙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对应③。所以D对。A、B、C错。

23.②所示城市夏季气温较低,是因为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A对。位于沿海平原,气温较低与地形无关,B错。海陆位于与丁相同,不是主要因素,C错。甲比丁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应强,所以太阳辐射不是主要因素,D错。

【考点定位】气候类型的判断、影响气温的因素。

【名师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 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 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3、地形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

24.A

25.B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24.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图中甲、乙、丁都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昼夜温差较小;丙处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和秘鲁寒流的影响,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该地全年少雨、空气干燥。多晴天,白天没有或少有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吸收作用也弱),气温高;夜间也没有或少有云层,大气的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所以丙处的昼夜温差较大.故答案选A项。

25.该题主要考察影响气温的因素。根据丁处的地理位置可知它位于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区即该处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答案选B项。

【考点定位】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影响气温的因素。

【名师点睛】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

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 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26.

⑴特点:年温差向北递增。原因:纬度向北递增(年太阳辐射的变化幅度向北递增)。特点:年向南突出。原因: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的影响,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2)特征: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多(或接近1000毫米),夏雨稍多(或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城市②。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等值线的数值变化、形状弯曲、走向等方向描述分布特点,从纬度、地形等分析原因。太阳辐射影响温度,从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以看出年温差向北递增,原因是纬度越向北递增,年太阳辐射的变化幅度向北递增。地形影响气温,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年温差线向南突出,原因是因为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的影响,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温冬季较低,最冷月在0℃以下,夏季气温较高,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夏雨稍多。根据最冷月在0℃以下,判断其为温带气候,年温差小,降水季节变化小判读其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结合美国气候分布知识,图中城市②符合。

【考点定位】等值线的判读。气候特征的分析。

【名师点睛】该题以区域气候资料为材料对等值线的判读及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和区域气候特征进行考察,(1)从等值线的数值变化、形状弯曲、走向等方面描述分布特点,从纬度、地形等方面分析原因。(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温冬季较低,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夏季气温较高;全年降水量较多,夏雨稍多。

27.(1)东十二区(仅只写十二区不给分,写东西十二区也不得分)

⑵分布特点:交通沿海岸呈环状分布;原因:①中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多断层,施工难度大;②沿海地势低平,有利于节省建设成本;③沿海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题主要考查所在时区的推算,经度/15,余数大于7.5,时区是商加1;余数小于7.5,时区就是商。

(2)该题主要考查交通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交通的分布影响因素有地形、地质条件、人口、城市分布等

由图可知新西兰的交通线主要沿海岸呈环状分布;原因是中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多断层,施工难度大,而且沿海地势低平,有利于节省建设成本,再加上沿海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考点定位】时区的计算、影响就爱哦同线路的主要因素。

【名师点睛】该题以新西兰为背景对时就爱你计算和交通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1)本题考查时区的计算。经度/15,余数大于7.5,时区是商加1;余数小于7.5,时区就是商。(2)交通的分布影响因素有地形、地质条件、人口、城市分布等。

28.

(1)南北走向。理由:该地区中部的河流流向东西两侧,且大致平行排列,中央山脉应位于中部的分水岭。

(2)西侧海岸。理由:西侧海岸受两侧陆地阻挡,风力较小(或东侧海岸冬半年受东北风影响大):西侧海岸线更为曲折;西海岸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货流量大;地处国际航运通道。

(3)习性:喜高温、高湿、静风、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不利条件:多台风、热量不足。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

由“西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基本重叠在山麓地带”这句话可得出该地区中央山脉的走向应与锡矿带的分布基本一致,均为南北走向。

(2)

港口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风力、海岸线曲折、水深)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和城市分布、地理位置条件等)。

(3)

“胶锡地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风力较小,土壤肥沃,山麓地带排水良好,而我国海南橡胶种植区纬度相对较高,热量条件较“胶锡地带”差,并且海南岛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

【考点定位】山脉走向的判断、港口区位、农业区位因素。

【名师点睛】锡矿属于有色金属矿,其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但是图中却分布在山麓地带,说明与河流的搬运、沉积作用有关。港口的形成一般从自然条件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这几方面来分析。从气候来分析:我国海南纬度较马来西亚纬度高,热量不足,从气象来分析:地处太平洋西岸,易受台风的侵袭。

29.

(1)A处河流径流量较B处大。

依据:由A至B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严重。

(2)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原因:由西南向东北,距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由南向北,随着炜度的增高,受赤道低压和西南季风的影响不断减弱,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的影响逐渐增强。

(3)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扩大耕地面积;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稳产;发展经济,进口部分粮食;控制人口的增长;加强国际合作,争取粮食援助等。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河流的补给和排泄的角度去分析,A河段位于B河段的上游,由于由A至B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支流汇入少,所以河流的补给少;而气候干燥,气温高,蒸发量大,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严重,所以排泄的多,因此A处河流径流量较B处大。

(2)因D地位于C地的西南侧,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国的降水是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因该地的降水一方面是因受海洋的影响,由西南向东北,距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空气越来越来干燥,所以降水少,另一方面受赤道低气压带和西南风的影响,由南向北,随着纬度的增高,受赤道低压和西南季风的影响不断减弱,所以降水少。

(3)解决粮食问题,首先要增产粮食,一是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扩大耕地面积,二是要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三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稳产;其次要进口粮食,加强国际合作,争取粮食援助等。第三要减少粮食消费,控制人口的增长。

【考点定位】河流、气候、区域农业生产

【名师点睛】该题以马里为背景区域对区域河流的特征,气候特征、区域的粮食问题进行考查。第(1)题,尼日尔河发源地上几内亚高原,向北流,然后在马里境内折向南流,源头区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蒸发量小,河流径流量大,经过马时境内折向南流时途经流经沙漠地区,降水减少,但气温高,蒸发量大,加之下渗严重,河流径流量大大减少。第(2)题,由材料二:C、D两地多年平均月降水量情况,可知西部的D地降水比东部的C地降水多,再由材料一马里及周边地区略图可知,西北部分布大面积的沙漠,说明降水量稀少。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远近,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造成。第(3)题,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答案可以相对灵活。主要从开源、节流等方面,努力提高本国农业生产技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吸收国外支持等方面来回答便可。

30.

(1)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气温适宜:地形相对平坦;接近智利本土,交通便利

(2)赞同:气候条件适宜;(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促进就业。

或者不赞同:经济基础较差;远离国际市场;劳动力短缺;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危及生物多样性)。

【来源】【百强校】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人类聚落分布区,主要是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光照条件较好的自然条件有利地区。奇洛埃岛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岛屿的西侧是西风带的迎风坡,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温带气候气温适宜;由水系可以看出:东部河网密布,地形相对平坦;东部更接近智利本土,交通便利。

(2)开放性问题,答赞成或不赞成只要理由充分都可。

赞成:当地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条件适宜;岛屿人口稀少,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可大规模种植马铃薯;推动马铃薯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还有利于促进就业。

不赞成:当地经济基础较差,不利于产业化经营;地处南美南部西海岸,远离国际市场;岛屿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大规模种植马铃薯,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危及生物多样性。

【考点定位】人口分布的原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名师点睛】该题以南美洲的岛屿为背景材料对人口分布的原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等知识进行考查。(1)人口聚居地区,都应有适宜人类生活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2)该题一般从赞同和不赞同两个方面论述。赞同方面主要从自然条件(气候适宜马铃薯生长、后备土地多)和社会经济条件(延长产业链和多种经营)。不赞同主要从经济基础强弱、市场远近、劳动力丰富程度和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入手分析即可。

ug筋板不能正确覆盖开放轮廓_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解析】...相关推荐

  1. ug筋板不能正确覆盖开放轮廓_UG12.0不使用筋板命令怎么创建加强筋?

    UG12.0中并不是所有加强筋都要通过筋板来完成的,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另一种制作加强筋的方法. 1.这个模型由底板.立柱.筋板.孔四部分组成:创建模型从底板开始,四个部分都可以通拉伸得到.所以先绘制出这 ...

  2. ug筋板不能正确覆盖开放轮廓_UG复习试题解析

    .以上都对 3 . UG 草绘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旋转了草图视角,可以通过对话框中的( C ) 使草图 恢复到正视状态. A .捕捉到栅格 B .锁定已修改的尺寸 C .转到草图的视图方向 D . 定点 ...

  3. java 中覆 写tostring_如何在Java中正确覆盖toString()?

    如何在Java中正确覆盖toString()? 听起来有点愚蠢,但我需要帮助我的toString()方法,这是非常irking. 我尝试在网上查找,因为toString是搞砸了,"没有找到K ...

  4. win10专业版没有触摸板选项_Windows10触控板的正确使用方法

    如何正确使用Windows10系统的触控板?Windows的触控板虽然不及macBook,但是它的功能也不能小觑哦!如果你觉得Windows的触控板太LOW了,可能是你的使用方法不对.下面小编给大家分 ...

  5. 惠普触控板使用指南_Windows10触控板的正确使用方法

    如何正确使用Windows10系统的触控板?Windows的触控板虽然不及MacBook,但是它的功能也不能小觑哦!如果你觉得Windows的触控板太LOW了,可能是你的使用方法不对.下面小编给大家分 ...

  6. 云之讯融合通讯开放平台_提供融合语音,短信,VoIP,视频和IM等通讯API及SDK。...

    云之讯融合通讯开放平台_提供融合语音,短信,VoIP,视频和IM等通讯API及SDK. 云之讯融合通讯开放平台_提供融合语音,短信,VoIP,视频和IM等通讯API及SDK. undefined 全明 ...

  7. java中对象的清除 正确的说法是_下列关于Java中垃圾回收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简答题]审证中要审核的要点有哪些? [单选题]幼儿以积木.雪.沙土等材料为道具来模仿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 ) [简答题]What is the requirements & what ' ...

  8. 弘毅一体计算机配置似乎是正确的但,浙江省杭州市2020届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0届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pì)谣平台29 ...

  9. 微信公众号正确使用开放标签wx-open-launch-weapp

    1.绑定安全域名 登录微信公众平台,进入"公众号设置"的"功能设置"里填写"JS接口安全域名": 2.引入JS文件 工程化项目可通过npm下 ...

  10. 基于小梅哥AC620开发板的NIOS II LWIP百兆以太网例程移植到自己做的板子上

    原程序是运行在小梅哥AC620开发板上的:基于小梅哥AC620开发板的NIOS II LWIP百兆以太网例程_ZLK1214的专栏-CSDN博客_小梅哥ac620[开发板]开发板型号:小梅哥AC620 ...

最新文章

  1. gdal java shp_【GDAL/OGR】利用GDAL/OGR读取shp文件并转换为json文件(Java版)
  2. return true Java_[Java教程]js中return,return true,return false的用法及区别
  3. TypeScript之Https通信
  4. android 仿qq it蓝豹,《IT蓝豹》listview实现各种版面设计功能
  5. 最短路径——SPFA算法(蓝桥杯试题集)
  6.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nicode and UTF-8?
  7. Socket,CAsyncSocket,CSocket介绍
  8. Error: Cannot find module ‘webpack-cli/bin/config-yargs‘ 解决办法
  9. css代码颜色十六进制大全
  10. 哨兵系列卫星_国外卫星典型应用
  11. 计算机子网掩码在线,ip子网掩码计算器 子网掩码计算
  12. Atmega128串口配置的坑
  13. 子慕谈设计模式系列(三)
  14. RPA之家直播公开课
  15. 集总参数电路抽象---线性电路叠加定理理解
  16. 野派,阡陌人生路,泪断愁肠,滚滚红尘中,情留心房
  17. CSDN日报180521——《如何选择值得深入学习的技术方向》
  18. C#控件的创建、属性设置及事件注册
  19. php如何给导航加链接,修改phpcms导航链接的方法
  20. NIOS II 8:SDRAM(W9825G6KH-6),从这里开始使用软件版本改为18.

热门文章

  1. 将tensorflow与微信小程序结合,微信开发者工具使用tensorflowJS插件出错:Error: Plugin tfjsPlugin has not registered.
  2. 根据excel模板导出多sheet且生成条形码或二维码插入excel指定位置中
  3. 网站跳出率(Bounce Rate)
  4. 小学计算机课教师教学笔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育随笔
  5. 暖身驱寒的三种瑜伽呼吸法
  6. vue 修改模板{{}}标签_Vue模板语法
  7. iOS开发调试技巧之模拟定位国外位置
  8. 70人团队创造超30亿美元年交易额,这家美国电商竟是中国制造
  9. 德保罗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德保罗大学专业
  10. 10个空手套白狼案例:不花一分钱为自己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