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拓扑架构介绍

移动互联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手机、平板等智能移动设备通过移动网络访问互联网的应用。这里更多的讨论是互联网数据内容的交互,比如互联网中的视频、文字、语音等内容,而不关心移动设备比如手机自身的通话、短信等通信方面的内容。从端到端的数据通道看来,一条较为完整的通信链路为:

终端设备 ————> 移动/无线接入网络 ————> 核心网络 ————> 承载网 ————> 互联网上的应用服务器

其中移动接入网络,泛指2G、3G、4G的接入网部分(广义上讲2/3/4G包含接入网部分和核心网部分,但也可以侠义地指接入网部分,毕竟接入网部分是研究得最多也是最赚钱的部分,两种理解都没有错,都能在网上和书上找到出处)。无线接入网络,指代例如Wlan、Wimax这类接入网络。其中Wlan和我们自己建一个wifi还不太一样,这里一般指代的是移动运营商在基站那儿建设的Wlan接入点,类似于CMCC这种无线接入。wifi其实是Wlan的一个标准,是属于Wlan的子集。比如Wlan包含802.11的所有子协议,但是wifi一般就是指802.11b这个协议。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wifi也属于Wlan接入网络,但wifi接入后其实后面就没有核心网络这个概念了,但这个不重要,不需要写得那么细。核心网络其实是移动接入部分的扩展一旦使用运营商的移动/无线接入部分,那么后面必然会有核心网络。核心网络的出口,便通向更广域的网络。这个网络有的地方认为就是承载网,承载网上再出去就是应用了。

但是本文的链路图跟上面有所不同,按照如下形式组织:

终端设备 ————> 移动/无线接入网络 ————> 核心网络 ————> 互联网 ————> 互联网上的应用服务器/云计算平台

改变的原因是很多的网上和书上的资料都直接写核心网络出去就是internet访问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的:
1.这种写法和上面的写法不冲突,上面的写法更强调实际的拓扑,本种写法更具有抽象和概括性。两种都是对的。
2.移动互联网其实更强调的是移动和互联网,固网链路的情况它其实是不关心的,所以可以用一个抽象的实体来表示。
3。internet其实也可以反映这是一个网络,很显然这个基于IP的网络肯定也是光纤作为骨干网的,所以本质上也没有错。

下图,为所画的简单的拓扑架构。


终端

终端广义地讲,其实只要有无线接入能够访问互联网的终端都可以算。
比如:智能手机、智能平板、带wifi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手持PDA、GPS终端、kindle这类功能型终端等等。
侠义地来讲,很多网上或者书上专门指代智能手机的会比较多。

在2G网络中移动终端被称为MS。Mobile station 移动终端。在2G中MS是移动终端MS+用户识别卡SIM的合成。这个MS的概念也是被用坏了!!
在3G、4G网络中移动终端被称为UE。User Equipment。
在其他无线接入网络中一般是没有专门的名词来称为终端的。这是因为往往移动互联网,研究得更多的还是2/3/4G网络接入的那些终端。


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系统更多的是指1G 2G 3G 4G (Wlan Wimax广义上讲也可以划分进去)的通信系统。

先来介绍下1G的移动通信系统。1G最大的特征是:
1.接入网部分:终端和基站之间传的是模拟信号,信号无加密,带宽很小。
2.核心网部分:只有电路交换域。
1G终端就是大哥大这种啦。各国1G网络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来自《大话无线通信》)

2G移动通信系统
2G技术基本可被切为两种,一种是基于TDMA所发展出来的以GSM为代表,另一种则是CDMA规格,复用﹙Multiplexing﹚形式的一种。
主要的第二代手机通讯技术规格标准有:
GSM:基于TDMA所发展、源于欧洲、目前已全球化。
IDEN:基于TDMA所发展、美国独有的系统。被美国电信系统商Nextell使用。
IS-136﹙也叫做D-AMPS﹚:基于TDMA所发展,是美国最简单的TDMA系统,用于美洲。
IS-95﹙也叫做cdmaOne﹚:基于CDMA所发展、是美国最简单的CDMA系统、用于美洲和亚洲一些国家。
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基于TDMA所发展,仅在日本普及。
其中用得最多的是GSM,其次为IS-95。IS-95也被称为CDMA95,之后会发展为CDMA 1X,再之后会过渡到CDMA2000系列,就是3G了。

接下来介绍3G无线通信系统:
都是基于CDMA技术的,欧洲的WCDMA,中国的TD-SCDMA,美国的CDMA2000这个系列。

接下来就是4G无线通信系统:
两种制式:FDD-LTE TDD-LTE。

此外,还有2.5G GPRS 2.75G EDGE,3G或者说4G的Wimax(有人认为是4G)。

接下来给出2G 3G 4G的典型网络组图。

上图中,BSC和BTS构成了基站子系统BSS,交换子系统NSS负责实现数据的电路交换。

上图为GPRS的网络结构。

上图为某个版本某个时间段内的3G的网络结构。

上图为4G某个版本某个时间段内的网络结构。

上图为2G 3G 4G 以及其他无线接入,通过4G核心网,访问网络资源的示意图。

其中可以用GSM泛指二代移动通信系统,UMTS来泛指三代移动通信系统,LTE来泛指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接入网

2、2.5、2.7G的接入网被称为GERAN;
3G及3G和4G之间的接入网被称为UTRAN;
4G接入网被称为E-UTRAN,

2G接入网技术:
2G接入网起源于20世纪90 年代初期,它有时分多址(TDMA)与码分多址(CDMA)两种多址方式,与第一代通信系统相比,第二代通信系统把时间与频率相结合并以此来寻址,频谱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也提供了更大的容量;不仅能够提供语音业务,而且能够提供数据 业务;通话过程稳定、音质清晰;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能够进行省内和省际漫游;但是数据传输率低,而且业务发展有限,无法满足人们日 益增长的对数据传输类业务的需求。具有代表性的2G接入网技术有欧洲的GSM 和美国的CDMA95。

2.5G接入网技术:
GPRS是介于2G和3G之间的技术,也被称为2.5G。GPRS接入技术基于GSM接入技术,GPRS在原GSM网络的基础上叠加了支持高速分组数据的网络,向用户提供WAP浏览(浏览因特网页面)、E-mail等功能,推动了移动数据业务的初次飞跃发展,实现了移动通信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尤其是Internet技术)的完美结合。GPRS的峰值速率可达到 153.6kbps。
2.75G的EDGE。

3G接入网技术:
3G接入网技术的寻址方式是码分多址(CDMA),因为使用伪随机码来区分用户,因此可以共用带宽。由于寻址方式是码分多址,使其具有比较强的抗干扰和抗多径的能力,与第二代通信系统相比,其通信速度显著提高,在高速移动环境中,其传输速率支持144kbps,步行慢速移动 环境中支持384kbps,静止状态下支持2Mbps。3G移动通信系统能够覆盖全球范围,可以支持高速的数据传输服务,并且可以与互联网进行快速对接,能够通过有效利 用宽频带顺畅完成对图像、声音、视频流等多种数 据形式的处理过程,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业务。3G接入网在使用过程中暴露了以下 缺点:由于缺乏全球统一的标准,各接入网彼此不兼容,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不便;3G接入网的带宽有限,抗干扰能力与传输速度之间存在矛盾; 3G通信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还不够成熟,接入速率有限。 3G接入网技术包括美国倡导 的CDMA2000、欧洲提出的WCDMA以及中国主推的TD-SCDMA。

4G接入技术:
4G接入网以OFDM技术为 核心技术,它是多载波传输的一种。与3G接入网相比,4G接入网不管是上行速度还是下行速度都 有了显著提高。OFDM技术将频带划分为一个个正交的子带,再把信号调制到这些子带上,以使这些信号在时间上也是正交的,在接收端采用相反的技术,能显著提高频带利用率和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4G系统应该具备很高的数据传输 速率;极强兼容,4G标准能够达到GSM、 CDMA、TDMA兼容,实现全球漫游,人们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信;能够支持多种QoS 等级,通过动态带宽分配以及调节发生功率来提供质量不同的业务;具有良好的覆盖性能, 能提供高速以及可变速传输;网络结构自治,完全 自治、自管,动态变换结构以配合系统的变化要 求,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智能性。4G接入网技术有TDD-LTE和FDD-LTE这两大类。


核心网

2G核心网技术:
2G采用的是时分复用电路交换技术,无法应对突发的分组业务。所采用的电路交换技术比较浪费资源,即使用户不使用这个时隙,该时隙仍然分给用户。
2.5G核心网技术:
GPRS核心网在GSM的基础上,引入分组交换技术,实现了分组域。分组域中,固定时隙分配改成了统计时分复用,从而使数据传输速率有所突破。
3G核心网技术:
3G核心网在由电路域和分组域组成,电路域引入软交换,实现IP传输;分组域以IP为主要传输手段传输分组数据,支持多媒体业务,能够实现Qos的保障。
4G核心网技术:
4G技术的核心网只有分组域而无电路域。EPC是分组域演进的核心网架构,为LTE无线接入提供业务服务,同时支持2G/3G和WLAN等接入。它以IP为基础,以分组交换为核心,在移动宽带化时代,将会为运营商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核心网解决方案。EPC的特点是控制承载分离(LTE接入),全IP的数据通道,支持多种接入以及单一分组域架构,且网络结构扁平化。

移动互联网中的网络小结相关推荐

  1. 网络营销专员浅析在当下移动互联网中实施网络营销的基本特点

    所谓的移动互联网就是"移动+互联网",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结合是现在移动通讯中满足用户对于互联网检索需求.这一应用的实现不仅满足用户需求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商业模式的进一步拓 ...

  2. 互联网中网站建设如何体现出企业品牌的企业网络推广能力?

    现如今互联网市场中大大小小的企业品牌琳琅满目,各行业之间的品牌更新速度也非常之快,如果企业品牌想要在互联网中站稳脚步自然离不开对企业品牌网站建设的搭建.不过有了基础的企业网站自然也逃不脱对企业网站推广 ...

  3. 音视频框架-webrtc中的网络反馈与控制

    webrtc中的网络反馈与控制 引言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雷布斯的这句名言,已经被大家传的家喻户晓了,说起当下站在风口上的猪,除了丁老板的未央猪,这头实实在在的猪,视频直播应该可以算一个.今年各 ...

  4. 第78节:Java中的网络编程(上)

    第78节:Java中的网络编程(上) 前言 网络编程涉及ip,端口,协议,tcp和udp的了解,和对socket通信的网络细节. 网络编程 OSI开放系统互连 网络编程指IO加网络 TCP/IP模型: ...

  5.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网络安全技术

    [ IT168 信息化]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也随之而生,并在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应用形式,改变了传统商务的运作模 ...

  6. vmware中的网络(bridge,nat)(转载)

    vmware中的网络(bridge,nat)(转载) vmware中的网络(bridge,nat) 概述: VMWare提供了三种工作模式,它们是bridged(桥接模式).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 ...

  7. 工业互联网不只是网络:网络是基础,平台是关键

    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工业革命的交汇,催生了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在不同国家有不同叫法,在美国叫工业物联网,在德国叫工业4.0.在国内,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独树一帜,因而正宗的叫法应该是工业互联网(也是国家工 ...

  8. 论无线网络中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试题一 论无线网络中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无线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无线网络各类应用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问题,迫使管理员采用相应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请围绕"论无线网络 ...

  9. python网络通信传输的数据类型_Python网络编程中的网络数据和网络错误。

    上一个章节我们说的是套接字名和DNS.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解决下面问题. 我们在两台主机之间建立与关闭TCP流连接以及UDP数据报连接后.我们应该怎么准备我们需要传输的数据,该怎么对数据进行编码与格式化. ...

最新文章

  1. 【Linux 内核】进程管理 ( Linux 中进程的 CPU 资源调度 | 进程生命周期 | 创建状态 | 就绪状态 | 执行状态 | 阻塞状态 | 终止状态 | 进程生命周期之间的转换 )
  2. 142. Leetcode 93. 复原 IP 地址 (回溯算法-切割问题)
  3. iOS快速开发框架Bee-Framework应用和解析(二) - Bee framework架构概览
  4. c语言 线程a每隔10秒执行一次,线程b每隔100秒执行一次,线程池执行时多线程每隔100ms执行一次线程任务 求解答...
  5. 科学地花钱:基于端智能的在线红包分配方案 (CIKM2020)
  6. oracle job 定时执行参数
  7. 实现三元组表示的两个稀疏矩阵的加法_K-BERT | 基于知识图谱的语言表示模型
  8. 一主多备几影响 oracle,Oracle 10g 一主多备的搭建技巧
  9. python 编程服务_Python编写Windows Service服务程序
  10. android sdk 官网说明,神目人脸识别Android SDK Demo说明
  11. Mac新手教程:Adobe Illustrator 如何创建文件
  12. 最受欢迎Java数据库访问框架(DAO层)
  13. 为什么房间的 Wi-Fi 信号这么差
  14. 零时科技创始人邓永凯先生受邀出席中国创交会之科创湾区创新论坛
  15. 物联卡、物联网卡、物联网语音卡你能分清吗?
  16. web工程师的自我修养
  17. BT下载会损害硬盘吗?--硬盘的工作原理,硬盘寿命
  18. 如何为服务器配置路由协议,服务器如何配置路由
  19. H3C-S5560交换机设置
  20. Error occured processing XML 'Cannot find class [springmvc.extention.BeanArgumentResolver]'.

热门文章

  1. PCM和WAV数据结构详解
  2.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六轴惯性传感器_六轴加速度传感器Beacon
  3. spring的redis注解清除指定前缀的数据@CacheEvict
  4. 论恋爱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5. 程序员的算法趣题Q45: 排序交换次数的最少化
  6. Android Studio: Design editor is unavailable until a successful build 问题处理
  7. 真正努力和不努力的人,发朋友圈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8. 鼠标拖拽菜单栏控制宽度大小及flex实现经典左右两栏布局
  9. BIM建模助手上线一周,已有236支战队参加了这场有奖公测活动!
  10. Netty介绍及实战(二)之IO与NIO和多路复用与零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