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为移动互联网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各式LBS应用一度大量涌现,但其发展局限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业界同行清楚认知,LBS只是一个功能特性还是可以支撑起一个产品?签到如何添加黏性和用户核心需求结合?LBS厂商们也在做各种尝试。日前美国创业企业Goby联合创始人兼CEO Mark Watkins在ReadWrite上发表文章,深入探讨了LBS的发展形式,认为“签到”只有找到更深入的用户需求,使更广泛的大众接受,才能改变消亡的命运。

全文如下:

在过去的一年里,“签到”无疑是最受追捧的科技热点之一,在各大科技新闻上,那些LBS创业企业如Foursquare、Gowalla、Loopt、BriteKite等成为争相报道对象。业界巨头也快速跟进,Yelp引入“签到”功能、Facebook推出“Facebook Places”、Google latitude升级将原先的“登录”和“退出”功能合并,但目前的事实是:这股潮流发展得并不太美妙。

让我们看看Foursquare和Facebook的数据吧。首先,值得肯定的是Foursquare吸引了大量用户(最近Foursquare宣布用户数达到8 500 000),这一数据是总用户数而不是更具意义的活跃用户。然而在用户量持续猛增的情况下,据compete.com 数据显示,其Web流量已连续5个月下滑,Web流量并不能全面反映用户情况,但也不是一个正面因素。

2010年7月,Foursquare用户2百万用户,每日签到1百万次。到2010年年度,用户数上升到5百万,但每日签到只增加一倍到2百万,签到活跃率从0.5下降到0.4,同样意味着存在大量僵尸用户。

Facebook的表现更糟,作为一项拥有海量用户基数的新推功能,Facebook Places至少签到一次的用户有3千万。然而Facebook Places提供的价值还不如Foursquare,没有更多服务只有一句平淡无奇的声明“我在星巴克”。结果是,早期调查数据显示,Facebook的“签到”表现远远不如Foursquare。

一天,我计划到数字精英的聚集地——纽约Ace旅馆签到入住(Foursquare的数据显示Ace旅馆是全球单次签到最多的地方),发现旅馆已经人满为患,我很困难的穿过店门,基本找不到一个地方落座,然而就在这样的地方,我呆了两个小时,却只发现三个人签到。

为什么“签到”将消亡?

在2011年,“签到”将消亡,你或许已看到这个趋势在发生。在你的周围好友中,有多少人一直在“签到”和“广播”呢?你收到多少类似“我在某地的星巴克”的消息?就我了解,即使在IT重度使用人群里,也不会超过10%的用户会经常在任何一种服务中“签到“,而且频率也在下降。一些人或许经常采用“隐私”模式签到,但这对于LBS发展没有任何推动作用。

Yelp和Facebook在用户量上具有极大的优势,这些用户目的单纯,在Facebook上是社交,而在Yelp上是寻找合意的旅馆。“签到”服务既不能增大用户量,也不能帮助他们焦聚核心服务,从而也难以使“签到”成为主要用户活动。不少产品已认识到这点并马上放弃了“签到”,BriteKite 整个就将“签到”去掉,而Gowalla则整合Facebook和Foursquare的“签到”服务。

然而这些颓势并不意味着Gowalla、Foursquare、MyTown、Loopt这些以“签到”为核心的LBS创业企业要倒闭了。只是他们需要超越“签到”找到更深的用户需求。对于Google和Facebook这样的领先企业也是一样,除非他们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不然其“签到”服务也只能萎靡下去。

知道为什么“签到”服务消亡之后,我们再谈谈哪些领域是它的更深更持续价值所在。

用户为何要“签到”?

1. 找到附近的人。 人们会对在同一地点遇到朋友而感到惊喜,此外在大会上结识别人也很有用。这是“签到”最基本价值。

2. 获得积分和奖励。无论是在Foursquare还是SCVNGR, 人们希望获得折扣、免费的开胃菜或者折价咖啡。这个业务在早期LBS服务中都有涉及。

3. 事件记录。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经常会非公开的签到一下看是否之前来过。

4. 扩大个人影响力。尽管大多数人并不热衷于此,但也是一个发展方向。“签到”可以广播人们的活动,有助于在网上建立个人品牌和影响力。

这四个方向为什么不能引领LBS厂商飞速发展呢?

1. 与朋友结识这个特性因城市人口密度不同而受欢迎的程度各异。如果你在纽约,那么恭喜你,在纽约10区里和朋友偶遇的机会很高,而且从这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也很快,但如果你在洛杉矶则是另一种情况。

2. 我们为一个新游戏着迷的时间不会一般不会超过两周,游戏会令人感到新奇但仅限保质期内。同样,“签到”并获得奖励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低黏度和短生命周期的游戏。

3. 个人记录作为产品价值对时间的要求较长,可手持的电子记录空间是长期“签到”的意义,但我不能肯定用户真的需要这个服务。除非你经常外出,否则记录没有多大意义。

4. 树立个人品牌的活动在数字精英中较为普遍——博客、社交媒体。对于这些人来说,问题不仅在于他们并不“签到”而在于告诉为何应该“签到”。

如何使“签到”流行开来?

目前,“签到”还只是在科技圈流行,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它被大众所接受呢?

社交化。 如果我看到我的朋友一直在做,也许我也会和他一样。但目前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隐私模式”签到,阻断了病毒式循环。所以要找到一个不扰人的社交化方法告诉别人你在哪或者你将要去哪,隐私权限模式是关键。

商业模式。如果我能不断从签到获得经济上的好处的话,我一定会持续。但建立一个本地化商业模式具有较高的挑战,Groupon做的不错,基于签到的本地化商业模式一定要具有较高的实质性以改变用户习惯。

必须到规定地点才有优惠限制了交易的进行,也不能促进用户走到商店。一本书在Groupon上会得到10到20美元的折扣,这样实在的优惠会吸引我到商店去。而我在Facebook和Foursquare上没有找到这样的例子,要知道我现在并不在目的地附近。

照片。分享某时某地的照片是Facebook照片分享功能的主要需求驱动力,用户还乐于浏览朋友上传的照片,一幅照片的吸引力远远超乎一句地址声明。Facebook的照片分享就非常有趣,但通过Facebook我乐于分享某一刻时光,还不知道添加地理信息有何必要性。

地理探索。签到的影响力和缺陷都在于它是个事后动作,它最核心的价值在于表明此刻你在哪里。不利的地方在于它不能帮助我们做任何决定,而只是事后简单的识别和广播。如果你想知道去哪吃饭或去哪玩,签到没有任何帮助。如果你想要建立改变用户的影响力,你需要在用户决定之前提供信息而不是之后,这就是签到面临的困境。

大型签到服务已经支持现实探索了,但如果Foursquare的应用鼓励我广播我周末要去签到的地方,或者告诉我那些是最受欢迎的签到点,它将爆发出极大的威力,但Foursquare还没有推出此项服务。

Facebook Places则更加局限,你在Facebook上是否尝试过搜索地点,Facebook的移动应用只有通知你在哪,你没办法搜索知道你的朋友是否推荐了某个地点,也没办法向你的朋友推荐你在做什么,只有你的地点通知。

在2011年,签到作为一项服务是找出一条新路(最好的情况)还是死亡(最坏的情况)。取决于是否成功发现核心价值而不是提供徽章和自我广播。也许会发展成优惠卷和折扣的形式,但会和Groupon和Facebook模式冲突。也许会发展成某种形式的推荐网站和探索服务、或个人旅游产品。Foursquare最新的产品特性将会类似于这个方向。

真正的机会就蕴含在这里,签到服务拥有海量数据来套入这个模式,但除非大众能很方便的找到签到服务中的个人价值,否则他们不会成为用户,签到将沦为技术玩具。

LBS新案例:Life360如何在10周内增加一百万用户

ReadWrite的另一篇文章介绍了家庭应用Life360于近日用户数达到两百万,值得关注的是最新的一百万用户是在10周内新增的。Life360很早就受到关注,曾赢得2008年Google Android开发者竞赛大奖,以及包括Google、Facebook等多个基金的数百万奖金。尽管并不是唯一的此类应用,但Life360获得了非常好的盈利。

Life360的火热在于给“签到”重新赋予新的价值,在其他LBS厂商不能提供用户为什么使用的理由时,Life360提供了明确清晰的服务:通过签到和GPS定位让家长和孩子交互。家长们要求孩子“晚上外出时签到让我知道你在哪并且没事。”(译/杨东杰)

原文链接:2011: The Year the Check-in Died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ixer/archive/2011/04/21/2448380.html

2011年:签到已死?相关推荐

  1. SIEM已死?标题党!

    今天(2011年9月15日)看到一则新闻叫做"65% of Security Professionals Say SIEM is Dead",很自然被吸引进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个标 ...

  2. 再谈搜索已死,推荐上位

    最近开始写ResysChina公众号之后,断断续续地又开始有朋友问我怎么看「推荐」这个事情,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在2011年初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标题党嫌疑的blog「搜索已死,推荐上位 ...

  3. 2012,独立B2C已死!天猫战后观格局

    虎嗅注:在整整半年前的5月13日,电商分析师李成东为虎嗅(那时还未正式上线)写了第一篇文章,题目是<传统零售公司或将面临柯达命运>,谈到电子商务渠道对传统零售渠道商的灭顶式冲击.在这半年里 ...

  4. 山石网科杨庆华:边界防御已死?网络安全永远需要防护叠加而非取代

    科技云报道原创. 云计算时代的汹涌而至,让"云安全"一词在近年来变得炙手可热.随着"边界防御已死"的观点在业界广为流传,有人甚至将云安全与传统边界安全划为壁垒分 ...

  5. 传华为将抢先苹果首发卫星通信 ;1200亿亿次每秒,阿里上线世界第一智算中心;wxPython团队辟谣已死传闻|极客头条

    「极客头条」-- 技术人员的新闻圈! CSDN 的读者朋友们早上好哇,「极客头条」来啦,快来看今天都有哪些值得我们技术人关注的重要新闻吧. 整理 | 梦依丹 出品 | CSDN(ID:CSDNnews ...

  6. 表格已死,可视当立——给数据穿上美丽的外衣

    给数据穿上美丽的外衣 如今,在设计,通讯,信息及数据新闻,用户界面多个领域都可以见到数据可视化的身影,引入视觉设计的数据大大提升了说服力,可读性和逻辑性都得到了增强,他带来的不仅仅是颠覆表格那么简单, ...

  7. python程序如何执行死刑图片_如何判断对象已死

    已死的对象就是不可能被任何途径使用的对象,有以下几种方法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已经死了: 引用计数 给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他,计算器就加 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减 1:任何时刻计数器 ...

  8. 百度“已死”,百度“真香”

    骂百度已然成为互联网的政治正确了. 10w+阅读量刷屏的一篇<搜索引擎百度已死>,和后续到达的作战大队<百度搜索引擎死了吗?><谁杀死了百度搜索?><百度双手 ...

  9. 批着DDD,实则是以数据库为中心------数据库已死

    现代软件和以往传统软件主要区别在于:现代软件基于internet互联网技术,运行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不象传统软件只是运行在封闭的局域网,运行环境的区别就决定了软件操作用户的多少,在一个开放互联网环境, ...

最新文章

  1. Ascend Pytorch算子适配层开发
  2. python replace函数_Python3 replace()函数使用方法
  3. 把JS 脚本嵌入CS运行
  4. 【cocos2d-x从c++到js】16:使用cocos2d-console工具转换脚本为字节码
  5. 面试官,你考我那么多基础知识干什么?
  6. 【免费活动】解析腾讯云音视频通信三大核心网络技术实战与创新
  7. Winform中FormClosing与FormClosed区别与使用
  8. [健康]女人喝红酒的好处
  9. NoSQL系列:选择合适的数据库
  10. Reids 批量删除有相同前缀的keys
  11. oracle pls 00905,Oracle数据库存储过程出错了!大神帮忙看下什么问题!急急急!...
  12. 免费又稳定的短链接生成工具
  13. 【题目记录】——2021 年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 - 初赛二
  14. 西方文学名著鉴赏——英文诗歌翻译赏析
  15. Luogu_P4556 雨天的尾巴【题解】树上差分 线段树合并
  16. 佳能2900打印机与win10不兼容_佳能LBP2900 64位驱动下载|佳能LBP2900打印机64位驱动支持Win10/Win7 下载_当游网...
  17. 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的种类与应用
  18. Matlab画的玫瑰花
  19. android 指南针不稳定,Android指南针方向不可靠(低通滤波器)
  20. 关于BERT预训练模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热门文章

  1. c++中在堆和栈中申请空间的差别
  2. 通过init-connect + binlog 实现MySQL审计功能
  3. CCD与CMOS摄像头的区别
  4. Mschart图表制作
  5. 蓝桥杯 2011年第二届C语言初赛试题(1)
  6. 计算机用户账户无法打开浏览器,请问怎么样禁止一个电脑用户使用IE浏览器
  7. 我所知道的Ribbon库
  8. Liunx 命令大全
  9. oracle exp 00006,Oracle 12.1新特性----使用RMAN从备份中实现recover table
  10. Vue+ECharts的小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