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1. 如何定义一个类
  2. 类里通常包含什么
  3. 各个部分解释
  4. 类是怎么来的
  5. type和object的关系
  6. 判断对象的类型
  7. 上下文管理器

类结构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 类名后面写(object)这种写法表示是新式类,不写object是经典类,两种的区别是多继承的问题。
class OOP(object):# 定义类变量,类共享的,那么实例A修改以后实例B也会受到影响(修改不可比那对象感官上看不到修改,如果是可变类型比如列表,感官上就有影响了),# 所以类变量是定义共有的属性通常不能修改,虽然技术上也可以修改。不用实例化也可以访问类变量。var1 = "hello"  # 不可变对象list1 = []  # 可变对象def __call__(self, *args, **kwargs):"""这个函数不是析构函数也不是构造函数,对象或者实例可以像函数一样调用,就像执行普通函数一样。这个如果不需要也不用写。:param args::param kwargs::return:"""print("我是特殊函数 __call__")def __init__(self):"""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类的实例,实例化对象的时候就会自动调用这个方法,比如把实例变量绑定到实例上。这里这个self其实有些特别,也就是实例化的时候会自动把实例对象传递进来,self就是实例对象。oop = OOP() 这里其实是 OOP(oop) 所以self就是实例oop,这个self也就是为了接受隐式传递进来的实例名称除了在 __init__ 方法中定义的东西属于实例自己之外也就是在内存中也是独立的,其他的内容包括类变量、类里面的方法在内存中都只有一份所有实例公用。        多说一句,其实实例化的时候先执行__new__方法,该方法调用__init__方法。"""# 在 __init__ 方法里定义的变量是实例变量,实例独享的。通过实例调用变量或者其他资源是先找实例本身,如果没有就找类的。# 比如类变量和实例变量同名,你通过实例访问这个变量时,它会给你返回实例变量的值。# 加 "_" 表示私有变量,不过使用 "_" 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直接访问,所以要想使用严格的私有变量要使用 "__" 双下划线。self._Var2 = ""print("我是构造函数 __init__")def __del__(self):"""析构函数,当实例对象删除时候调用,所以不需要设置参数,你也传递不了参数。它是在实例销毁的时候自动调用的。对于python解释器来说,它有垃圾回收机制,只要有实例存在解释器就认为这个类被使用。如果你del这个实例,其实你删除的是这个实例,也就意味着切断了实例和类的关系,当解释器发现某个类没有被引用了就可以在内存中删除了。实例保存的是指向类的指针,实例放在栈里,类放在堆里。基本数据类型放在栈里,非基本数据类型真实的数据都是在堆里,而这个变量名在栈里。这个方法你通常不用写。"""print("我是析构函数 __del__")def myMethod(self):"""为什么类里面的每一个方法都是有self呢?因为我们调用的时候虽然是通过实例名称来调用,但是实际上是OOP.myMethod(oop)这种形式,你发现它还是会自动把实例传进来,这个self就是用来接收这个实例的。所以你在自己的方法里面可以访问变量。实例 oop 本身没有 myMethod()方法,之所以可以调用成功就是 OOP.myMonth(oop) 完成的。对于实例来说类里面的方法都是公用的,你实例化多个对象其实这些对象是多个,但是它们所公用的类方法和类变量在内存中也只有一份,哪个个实例调用这个方法那么这个self就是哪个实例。记住一句话实例调用方法都是对实例自身进程操作的。再说详细点,2个针对于同一个类的实例,A实例操作一个方法会影响B实例么?显然不能,这就是self必须存在的原因,在JAVA中也是一样,只是它使用this。:return:"""print("自定义方法")# 设置成属性用于获取内部变量
    @propertydef Var(self):return self._Var2# 设置成属性形式赋值给内部变量,这个必须写在@property下面
    @Var.setterdef Var(self, value):self._Var2 = valuedef main():oop = OOP()oop1 = OOP()# 调用实例的 __call__函数
    oop()# 通过属性方式修改变量oop.Var = "world"print(oop.Var)# 判断是否有某种属性# print(hasattr(oop, "_var1"))# 修改不可变对象(类变量)print("通过实例oop查看类变量var1的值:", oop.var1)print("通过实例oop1查看类变量var1的值:", oop1.var1)print("通过实例oop修改类变量var1的值:改为100")oop.var1 = 100print("通过实例oop查看类变量var1的值:", oop.var1)print("通过实例oop1查看类变量var1的值:", oop1.var1)# 从值上看感觉类变量也属于实例,因为修改不影响,下面打印id你就看出来了# print("通过实例oop查看类变量var1的内存地址:", id(oop.var1))# print("通过实例oop1查看类变量var1的内存地址:", id(oop1.var1))# print("通过实例oop修改类变量var1的值:改为100")# oop.var1 = 100# print("通过实例oop查看类变量var1的内存地址:", id(oop.var1))# print("通过实例oop1查看类变量var1的内存地址:", id(oop1.var1))# 修改类变量可变类型变量print("oop实例向list1添加一个元素A")oop.list1.append("A")print("oop的 list1 内容为:", oop.list1)print("oop1的 list1 内容为:", oop1.list1)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关于类里面的类变量和实例变量还需要在说一下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class A:# 类变量a = 11def __init__(self, x, y):# 实例变量self.x = xself.y = ya1 = A(1, 2)
# 这里你以为是修改的类A里面的a吗?其实不是,为什么,看下面
a1.a = 100
"""
这样定义其实会让a1这个实例多一个bb属性出来(新建到a1这个实例中),
所以上面那个a1.a 其实并不是A类里面的类变量a,而是属于实例自己的
"""
a1.bb = 200
print(a1.x, a1.y, a1.a, a1.bb)  # 这也就是a1为什么会有bba2 = A(5, 6)
# 这里的a值还是11,a2这个实例本身没有a这个变量,但是它自己没有就会向上查找,它的上一级就是A这个类
print(a2.x, a2.y, a2.a)A.a = 500  # 这样才会修改类变量,修改之后实例化的对象(之前或者之后)理论上都受到影响
print(A.a)
a3 = A(8, 9)
print("实例a3的a: ", a3.a)print("实例a2的a: ", a2.a)
# a1之所以不受影响是因为之前 a1自己定义了一个a属性,这样它自己就有a属性,从而就不用去找类的a属性了
print("实例a1的a: ", a1.a)

类中其他特殊方法(也叫做魔法方法)

__dic__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class TestObj(object):# 类变量var1 = 999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self.list1 = ['A', 'B']self.set1 = (1, 2)self.dic1 = {"a": "a", "b": "b"}def main():TO = TestObj(name="Tom", age=23)print(TO.__dict__)TO.name = "张三"print(TO.__dict__)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作用:查看实例里面的属性,键为属性名,值为属性值,那都包含哪些属性呢? 所有 self.XXX 的都是属性。而且类变量也算。它永远返回的是实例当前的最新值。从输出看到类变量并没有输出。

其实这个属性通过类也可以调用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class TestObj(object):# 类变量var1 = 999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self.list1 = ['A', 'B']self.set1 = (1, 2)self.dic1 = {"a": "a", "b": "b"}def main():# TO = TestObj(name="Tom", age=23)# print(TO.__dict__)# TO.name = "张三"# print(TO.__dict__)# 通过类来调用print(TestObj.__dict__)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除了输出类变量之外还有一些类本身的东西。

__str__和__unicode__方法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class TestObj(object):# 类变量var1 = 999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def main():TO = TestObj(name="Tom", age=23)# 打印实例print(TO)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输出是对象的地址

这是默认输出,如果你想改变输出就是通过__str__来设置的,__unicode__是python2的方法,在python3中使用__str__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class TestObj(object):# 类变量var1 = 999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 定义__str__方法def __str__(self):return "我是TestObj"def main():TO = TestObj(name="Tom", age=23)# 打印实例print(TO)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作用:在类里定义这个方法,那么在打印对象时将输出该方法的返回值。在python3中是__str__ 在python2中是__unicode__。这个方法用的最多的是在Django的module中。

__getitem__、__setitem__和__delitem__方法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class TestObj(object):# 类变量var1 = 999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self.dic1 = {}def __getitem__(self, item):print("__getitem__", item)return self.dic1[item]def __setitem__(self, key, value):print("__setitem__", key, value)self.dic1[key] = valuedef __delitem__(self, key):print("__deleteitem__", key)def main():TO = TestObj(name="Tom", age=23)TO["name"] = "Lucy"TO["age"] = 23print(TO.dic1)print(TO["name"])del TO["name"]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运行结果

通过这三个方法可以让操作实例跟操作字典一样。至于使用场景我也不知道,目前没有用到过。

这些魔法方法属于谁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class Company(object):def __init__(self, employee_list):self.employee = employee_listdef __getitem__(self, item):return self.employee[item]company = Company(["Tom", "Lucy", "Lily"])
print(company[:2])for item in company:print(item)

换成字典就不行了

__getitem__可以让我们增加一些更加方便的方式去操作对象,但是上面之所以不能切片了是因为字典本身不能切片,而且__getitem__里面的item是索引并不是键,所以当我们换成字典的时候就会出错。其实这种魔法方法不是为类而创建的的也不是object才有的,而是一种可以丰富对类的操作的一种方式。

上下文管理器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正常使用try语句我们是这样的
"""
def exe_try():dic1 = {"A": "2"}try:print(dic1["B"])except KeyError as e:# 抛出异常执行这里print("KeyError")else:# 不抛出异常执行这里print("没有异常")finally:# 无论是否抛出异常最后都执行这里print("finished")# exe_try()"""
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打开文件会抛出异常,通常打开文件后也需要关闭文件流,为什么用 with open()语句可以不用手动关闭文件流呢?
这就是上下文管理器
"""class Sample:def __init__(self):# 首先执行这个方法print("__init__")def __enter__(self):# 然后会自动调用这个方法,可以理解为获取资源print("__enter__")return selfdef __exit__(self, exc_type, exc_val, exc_tb):# 这个函数会自动调用,当跳出with语句的时候,目的是为了释放资源print("__exit__")def toDo(self):print("to do something")# 这个用法是不是很像 with open()呢?
with Sample() as sample:sample.toDo()"""
__enter__和__exit__构成了上下文管理器
"""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如何把上下文管理器更加简化一下呢?
"""import contextlib@contextlib.contextmanager # 这个装饰器把下面的函数包装成上下文管理器,主要利用了yiele的特性
def myFun(arg1):print("begin", arg1)  # 相当于 __enter__ 里面的代码yield {}  # 这里必须有个生成器print("finished")  # 相当于 __exit__ 里面的代码with myFun("AAA") as my:print("BBB")

类是如何创建的

一切皆对象,任何一个对象都可以找到它属于什么类型,那么类也是对象,那类的类型是什么呢?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__metaclass__ = typeclass TestObj(object):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 定义__str__方法def __str__(self):return "我是TestObj"def main():TO = TestObj(name="Tom", age=23)print(type(TO))print(type(TestObj))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输出

类的类型就是type,也就是说类是通过type来创建的。到底是怎么创建的呢?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
TestObj 对象名称
type() 函数
"TestObj" 类名称
(object,) 继承自哪里,可以为空
{} 方法名称和方法,字典形式 方法就是上面定义的
"""
TestObj = type("TestObj", (object,), {"__init__": __init__})def main():TO = TestObj(name="Tom", age=23)print(type(TO))print(type(TestObj))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现在知道为什么TestObj的type是type了吧。

关于type和object

type用来生成类,而类用来生成实例,所以我们通过type命令可以查看这个实例或者说是对象是由谁生成的也就是其类型

a = 1
print(type(1), " 生成1")
print(type(int), " 生成int")
print(type(type), " 生成type")

# 基类
class MyClass:pass# object是所有类都要继承的类也就是最顶层的类,或者说所有类的父类,类的祖先print("MyClass的基类是:", MyClass.__bases__)
print("type的基类是:", type.__bases__)
print("object的type是:", type(object))
print("Object的基类是:", object.__bases__)

type的基类是object, 而object的type是type,看起来是个环形。object是type的实例,而type又继承自object,type也是自己的实例。在Python中
一切为对象,list、str、int等都是对象,可能有人问这命名是类啊,没错它们是类但也是对象。这一点和JAVA有所区别。这些东西之所有是类但同时也是对象
是因为他们都是type的实例。它们继承自object但是它们也是type的实例,只有实例才可以叫做对象,否则它们就是类。

type是自己的实例,object是type的实例,而type又继承了object,str是type的实例同时继承了objcet。

判断对象类型

我们知道获取对象类型通过type来查看。但是还有一个叫做isinstance,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class A:passclass B(A):def test(self):print("Test")b = B()print(isinstance(b, B))
print(isinstance(b, A))print(type(b) is A)

结果是type不认为实例b是A的类型,但是isinstance则任务b是A的类型,b是B的实例,而B继承了A所以说b是A的类型也没有错。那他俩有什么区别呢?

发现用 isinstance 和 type 得到的结果不同,因为type(b) 指向的就是B这个类,而A就是A这个类,显然不相同,虽然B继承自A,但是用 isinstance 就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它会追溯它判断b是不是A这个类型,因为b是B的实例,而B继承自A,所以结果为 True。

说到底type不会认为子类的对象的类型是父类,而isinstance则会子类的对象也是父类的类型。

多继承时super的执行顺序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class A:def __init__(self):print("A")class B(A):def __init__(self):print("B")# 调用父类方法,Python2写法# super(Son, self).__init__()# 调用父类方法,Python3简化写法super().__init__()  #class C(A):def __init__(self):print("C")super().__init__()  #class D(B, C):def __init__(self):print("D")super().__init__()  ## 打印D的MRO看一下
print(D.__mro__)d = D()

常规上我们说super是调用父类方法,没错但是不太严谨,它是调用MRO路径寻找的下一个类的方法。当你使用单继承的时候看不出来,
当使用多继承的时候就会看出来。

__new__方法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class TestObj(object):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print("__init__方法执行了")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该方法会在__init__之前调用.:return:"""print("__new__方法执行了")"""如果你的类里自己重写了 __new__ 方法那么下面的这个返回必须写,否则你定义的类将不会执行__init__方法。这个类是继承自object,那么你其实并不知__new__原本具体都做什么,出于某些原因你必须要重写__new__方法,当你的逻辑写完之后,就要通过 object.__new__(cls) 来调用父类的__new__方法,完成初始化。"""return object.__new__(cls)def main():TO = TestObj(name="Tom", age=23)print(TO.name)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rexcheny/p/9496570.html

Python的魔法函数相关推荐

  1. 零基础学python:魔法函数都有了解吗

    python中常见的内置类型 什么是魔法函数? python的魔法函数总被双下划线包围,它们可以给你的类增加特殊的方法.如果你的对象实现了这些方法中的一个,那么这个方法就会在特殊情况下被调用,你可以定 ...

  2. gj3 Python数据模型(魔法函数)

    3.1 什么是魔法函数 类里面,实现某些特性的内置函数,类似 def __xx__(): 的形式. 不要自己定义XX,并不是和某个类挂钩的 class Company(object):def __in ...

  3. python中魔法函数_Python魔法函数

    python中定义的以__开头和结尾的的函数.可以随意定制类的特性.魔法函数定义好之后一般不需要我们自己去调用,而是解释器会自动帮我们调用. __getitem__(self, item) 将类编程一 ...

  4. python常用魔法函数

    1.__init__(): 所有类的超类object,有一个默认包含pass的__init__()实现,这个函数会在对象初始化的时候调用,我们可以选择实现,也可以选择不实现,一般建议是实现的,不实现对 ...

  5. python 魔法函数 运行时_16个python常用魔法函数

    ==,is的使用 ·is是比较两个引用是否指向了同一个对象(引用比较). ·==是比较两个对象是否相等 1.__ init__(): 所有类的超类object,有一个默认包含pass的__ init ...

  6. python常用函数-python常用魔法函数

    1.__init__(): 所有类的超类object,有一个默认包含pass的__init__()实现,这个函数会在对象初始化的时候调用,我们可以选择实现,也可以选择不实现,一般建议是实现的,不实现对 ...

  7. python中魔法函数_02 python中魔法函数

    什么是魔法函数 简单的说,python中的魔法函数,就是以双下划线开头和双下划线结尾的函数,在类中定义后python解释器会执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场景需要使用不同的魔法函数 一个小实例假如我们想 ...

  8. python 的魔法函数

    魔法函数简介 魔法函数是 python 语言的一大特色,魔法函数能增强类的类型,并且可以扩展类的行为.比如新声明的一个类是不能被迭代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增加 __getitem__ 或 __iter_ ...

  9. 16个python常用魔法函数

    1.__ init__():所有类的超类object,有一个默认包含pass的__ init ()实现,这个函数会在对象初始化的时候调用,我们可以选择实现,也可以选择不实现,一般建议是实现的,不实现对 ...

最新文章

  1. 用指针和函数的方法完成两个数的交换
  2. Django 和 Ajax 简介
  3. 2018.03.03、android-照虎画猫搭建简易Rest服务器
  4. IIS启动时出现0x8ffe2740的错误
  5. Amarino例程无法使用的问题
  6. JavaScript原生的节点操作
  7. C# 三种方式实现Socket数据接收(经典)
  8. How Much Memory Your Code Is Using? Gym - 101955J
  9. MSSQL-最佳实践-Always Encrypted
  10. (五)从头开始构建风格迁移CycleGAN
  11. MAC 系统下允许NTFS磁盘读写
  12. 指标公式c语言源码下载,自用60分钟指标源码
  13. 你不知道的Event
  14. activity状态的保存和恢复
  15. Shell脚本检测文件夹是否已被挂载的方法
  16. 《程序人生》风雨十年-从大学到技术专家我做了啥?
  17. 手游渠道分成的那些坑来等你跳
  18. java insert方法_Java StringBuilder insert()方法
  19. llc变换器计算机仿真,LLC谐振变换器的参数设计
  20. BatchUpdateException: Incorrect string value: '\xE9\x87\x8D\xE5\xBA\x86...'

热门文章

  1. python中的语言特性_python自测——语言特性
  2. 悖论对计算机科学影响,引力波的发现对计算机科学有什么意义?
  3. java动画闪烁_优化Java动画编程中的显示效果
  4. matlab msgbox 换行,[转载]Matlab/GUI笔记
  5. 后端技术:一个注解解决 SpringBoot 接口防刷
  6. 前端:Element UI 多选框组用法笔记
  7. 程序员幽默趣图(动物篇)
  8. 利用rfcomm实现树莓派与手机通信_工业物联网 | 怎么用NodeRed实现树莓派与阿里云物联网平台通信?虹科告诉你!...
  9. php中定义css样式的好处,CSS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10. b端 ux 设计思维_借助系统思维从视觉设计过渡到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