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设计者对问题的思考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

阶段一:以片面、固化的眼光看问题,只看到零散的表象和静止的格局。解决方案呈点状随机分布。

阶段二:以宏观、系统的眼光看问题,能看到产品与产业、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关系和位置。解决方案开始具有系统性特征。

阶段三:以动态、演进的眼光看问题;能看到时间长河中问题变化的趋势。解决方案能够助推产品顺势成长。

谈论具体的产品设计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五种最基础的产品思维,它们依次是:本质思维、相对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以及演化思维。

所有产品设计,说穿了都是在构建体系,而只有了解这个体系本质上是什么,才有可能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逆向构建。所以产品设计者最重要的思维能力就是洞察问题本质的能力

创业初期,只需要三个人就可以开始创业,分别是CEO、CTO和设计师,CEO负责产品未来总体发展方向,擅长营销和销售,CTO用编码将想法变成现实产品。

二、促活留存用户的运营思路

促活留存主要分为三步:

(1)找出用户流失原因。可以通过调研的方式,包括问卷、访谈等形式跟用户去交流,看看他们到底是如何从产品上流失的。

(2)修复流失问题。痛点需求没找准?产品bug多、体验差?设计风格不好看?不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3)消息通知用户。找到这些问题并且通知用户已经做了优化,然后观察转化效果,如果转化效果不佳,可以进行更多一些尝试和摸索。

促活留存用户的运营方法:

●适时提醒用户。产品更新或者有活动上线,记得用站内信等方式引导用户回到产品。

●用户分层运营。根据用户属性和产品数据表现,进行用户的分层,得出个性化的运营和分层。给予不同用户精准信息的推送,从而促进用户留存。

●用户成长体系。根据用户的表现,让他通过一些行为获得相应的积分,建立有效的用户积分体系,通过等级晋升去促进用户活跃。

●优质内容沉淀。优质的内容,也是能吸引用户的。比如知乎收藏的经典答案、网盘里存储的资源、视频网站下载的影视,这些优质资源,都能唤起用户。

●社交关系沉淀。它满足了人性的需求,促进了用户流程活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产品,都想做一个社交的原因。

●加强KOL运营。KOL是指意见领袖,通过持续放大他们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用户。比如微博,如果没有这些段子手、网络营销大号,整个平台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很多时候用户就是想看到这些段子手创造的一些精神内容,所以KOL的运营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拉新用户

拉新用户有很多方法,从免费的维度看,我总结出了常用的8种方法。以下这些方法,是种子期运营人员常用的一些方法,产品同学可以不必了解实操细节,知道大概方向即可。

拉新用户的8个免费方法:

1.应用商店首发推荐

2.创业媒体报道/记者专访

3.创始人站台推荐

4.熟人传播

5.百度搜索优化(SEO)

6.社交媒体运营

7.资源互换

8.内测用户社群

通过以上方法,运营同学一般能完成种子用户的初期积累。不过这可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队用户留存数据进行分析,对于后续产品的发展会有更大帮助。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要在意每天是新增了1万个用户还是10个用户,最关键是看新增的用户是否会留下来使用产品。

拉新用户的8个付费方法:

1.活动策划

2.发布会

3.付费广告

4.KOL推荐

5.软文推广

6.应用刷榜/ASO

7.垂直论坛

8.线下地推

平台期提升用户活跃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6种,包括适时提醒用户、用户分层运营、用户成长体系、优质内容沉淀、社交关系沉淀、加强KOL运营。(能生出孩子不算什么本,最难得可贵的是,怎样教育、培养、规划,以后要往什么方向发展,如何成长,如何去应对各种挑战。这才是爹娘应该去深思的课题。)

四、活动策划

我们策划活动,会考虑以下因素,包括活动背景、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环节。也就是说明了为什么我们要做这场活动(活动背景why),活动名称是什么(活动主题what),在什么时间举办活动(活动时间When),在什么地点举办活动(活动地点where),活动怎么玩(活动环节how)这里主要集中使用了3W思想对产品进行多维度的去深挖。

(1)活动策划的9个要素

1.活动目标

2.活动背景

3.活动主题

4.活动时间

5.活动地点

6.活动环节

7.预期效果

8.活动预算

9.风险预估

(2)线上形式的活动

主要环节包括确定目的、活动策划、开发测试、宣传预热、活动上线、数据监控、结果公布、后期宣传、复盘总结。

确定目的-活动策划-开发测试-宣传预热-活动上线-数据监控-结果公布-后期宣传-复盘总结。

(3)线下活动

主要环节包括确定目的、活动策划、宣传预热、活动筹备、用户报名、活动举办、后期推广、复盘总结。

确定目的-活动策划-宣传预热-活动筹备-用户报名-活动举办-后期推广-复盘总结。

五、新媒体运营

一款产品进行推广的时候,先要审视自己的产品属性以及能够给用户提供什么核心的价值,我觉得这个核心的价值有三点:

●一个是流量

●第二个是金钱

●第三个是高格调(社交货币)

经过市场调研、熟悉产品、竞品分析、战略战术确定之后,大概做了这两件事:

●拼命包装,塑造了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出来,当然也少不了狗血的情怀;

●争取公司已有产品资源,简单粗暴直接上弹窗广告;

用户类产品,最重要的是内容贡献和消费的闭环,也就是有进有出的流动运转,产品本身是一个供他们进进出出的平台。

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缺谁都玩不转,是个双边模式。因此,冷启动是个难题。难点在于,产品刚上线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却要把相互依赖的双边建起来。解决办法:

●Step 1:搞定双边模式中的关键一方

●Step 2:把产品建成你期望的样子

●Step 3:引导关键一方融入产品

●Step 4:撬动另外一方参与

●Step 5:把控双边节奏,提升平台量级

第一步:搞定双边模式中的关键一方

换个说法,就是在产品上线前,先组建种子用户团队

步骤依次是:

1.明确产品定位

2.根据定位圈定受众人群

3.分析人群需求

4.确定满足需求的方式

5.找到人群聚集地

6.通过运营措施引入群

7.群内再运营保持活跃

8.待上线后导入产品

第二步:把产品建成你期望的样子

建立种子用户团队是上线前做的准备,等到内测的时候,就需要把产品从里到外「收拾」一下。

第三步:引导关键一方融入产品

到这个阶段,种子用户已经在群里了(如果是B端种子用户,也已完成引入前的沟通),产品也收拾完了。所以,产品上线。

第四步:撬动另外一方参与

前三步完成后,产品已经搞定了双边模式中的「关键一方」

第四步就是把「关键一方」包装推广出去,用活动、品牌推广、干爹导流等方式,吸引另外一方参与。

这一步的目标是让两边协同运转起来,先做好这个平台,不追求量。看看其中的问题或机会,是个验证。等到运行稳定之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五步:把控双边节奏,提升平台量级

走完前四步,平台已经开始正常运转,有基本的供求或吞吐需求流动。第五步的目标是让平台做到更大,也就是双边用户的量级要提升。

六、影响转化率有三个因素

(1)种子用户选取的精准度

新上线的产品,理应是满足种子用户的核心需求,毕竟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2)种子用户对新产品的预期

笼络种子用户进群时,产品还未上线。这个阶段可通过需求调研、UI曝光、产品内测等方式,引导用户对新产品的预期,与实际情况吻合。

(3)导入活动的质量

让种子用户从群到产品,需要一个手段的引导。群的作用是聚集人群,是培养品牌忠诚度,是控制预期做好预热。

(4)做活动需要注意

●活动目的需要非常明确,能直接带动产品的核心数据。如,回答问题(百度知道)、发布职位(拉勾)、接单(滴滴)。

●用户的收益需要非常给力,做到快速拉动。可以有钱的补贴、物质奖励,或者给限量特权。这时候可以投入一些成本,因为单个种子用户的价值都很大。

●活动的操作门槛低,方便便捷。虽然种子用户运营很久了,但还是面对了一个新产品。要通过降低操作门槛、落地页、活动文案等方式,提升转化。

七、大家对社群的误解

不是建个微信群就是社群了。不要以为,将用户拉到微信群里,有事发个链接要求转发,没事互相唠嗑吐槽,就是社群运营了。

不是在线上的才能叫社群。正如我们不要将互联网神话一样,也不能以为网络社交便是万能的。

社群不一定是以运营人员为中心的。由于运营人员是社群的建立者,所以很多社群会变成以运营人员为中心,形成一个一对多的反馈机制。这种机制,会给运营人员很大的压力,也不利于信息的有效传达。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基于用户圈层组建金字塔型的管理结构。

(1)社群运营四步法

1、树立社群的核心价值观

人类合作的前提条件便是有统一的目标,社群运营也是。社群所聚拢的是那批有同样需求或者同个属性的用户,而要想让这批用户长期的活跃于社群之中,并释放其价值,就必然需要树立社群的核心价值观,筛选出那批认可社群价值观的用户,通过以点带面来影响后期加入的用户,形成良好的社群氛围。记住,社群用户不再于多而在于精,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培养KOL,形成规范的制度和管理

以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进行管理。而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用户的圈层管理,筛选出那批与社群核心价值最契合并且有服务精神的核心关键用户,有意识的去培养他们成为社群的KOL。

3、定期举办活动,形成用户粘性

在活动的选择上,我们初期一定选择“轻、快、高频”的活动开始做起,这种活在短期即可看出效果如何,便于我们激动调整,也有助于用户粘性的快速形成。

●“轻”是指活动成本相对较低包括企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和用户的参与成本两个方面。

●“快”是指单个的活动的耗时要短,不要想选秀一样,海选、初选、八强赛、半决赛、总决赛之类的搞个十天半个月,后来用户都失去兴趣了,留你一人在自嗨。

●“高频”是指活动的举办频次要保证,不要心血来潮了,才搞一次。而是要养成定时或者定点的举办,这样有助于让用户养成习惯,最好是你不用通知他,他就知道你那天要在哪个平台举办活动了。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最好能定期举办些线下活动,让用户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同时也让用户之间加深了解。

4、工具化提高运营效率

做社群运营,一定要懂得一些工具和技巧。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下小U管家,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社群:包括签到、活跃度、群聊天精华整理、群任务发布等,一步了然。

八、从零开始搭建用户激励体系

建立用户激励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以及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如果一款产品,本身就是能很好的满足用户与生俱来的需求,那么“运营激励”是在加速用户消亡,相反需要“节制”用户,比如微信的PM考虑的问题是“用户健康度的管理”即如何有节制的使用这款产品,诸如让用户更快更轻的生成营销内容的诱导分享的刷屏方案“柏拉图”、“大字”,都被限制禁言。

(1)为什么需要有因为主导的促活跃机制?

运营的过程是在内因不强的情况的下增加外因的影响,从而增加用户对产品的黏性。

●所谓内因就是因对产品本身有需求而产生的内在驱动力;

●而外因,则是通过一些辅助的条件来增加你体验产品的次数,更深刻的理解产品,或者是把使用这种产品培养成一种行为习惯从而强化内因。

微信不断净化朋友圈,控制用户痴迷“柏拉图”、“大字”这些短平快的活动,对比QQ空间的,用户就会血脉贲张,血脉贲张多了,非理性的狂欢多了,用户慢慢就理性起来了,能刺激大家转发的的阀值不断上升,自然而然对QQ空间的依赖性就会变弱。

(2)提升产品体验是激励体系的核心

互联网发展至今,“产品”的概念正在不断的被重新定义,产品的形式不仅仅是技术人员用户代码实现的功能,而是发展到了“功能+服务”的组成

(3)基于次要需求的产品的用户激励体系

1、次要需求

除了上面提到的普适的刚性需求外,还有很多需求是我们后天习得的,比如你家庭背景、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导致的性格理想爱好追求不同时,又会衍生出更多的次要需求。

●获取信息:今日头条

●满足好奇性:无秘

●效率:GTD软件、Office

●便捷

●质量

●表达美与风格

●追求经济

●喜欢物美价廉的需求

次要的需求,是建立在主要的需求完成之上的。用户的时间是衡定的,投入到某一款产品的时间变长了,使用另一款产品就变弱,这个时候,如果解决的本身就是“次要需求”的产品,就需要深谙用户的心理进行激励,才能保持活跃度。

2、产品的社会属性

当产品的用户基数达到一定量级时,用户的组成会越来越复杂,有的用户能清楚地知道使用产品能解决什么具体需求,目前大部分的网站除用户账户体系外,对于用户的成长体系主要分为几种方案:用户等级体系、积分体系、信用体系、虚拟币体系等。

3、用户激励体系的构建方法

《****游戏》的特征来设计这个流程:

●目标:用户努力达成的一个结果,它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不断调整用户的参与度,为用户提供目的性

●规则:为用户如何实现目标作出了限制,消除或者限制了达成目标最明显的方式,推动了用户去探索此前未知的可能空间

●反馈系统:告诉用户距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通过点数,等级,进度条,来反映,它给用户继续玩下去的动力

●自愿参与:所有用户了解并愿意接受游戏的目标,规则和反馈,玩用户就是自愿尝试克服种种不必要的障碍

4、用户激励体系

用户激励体系的核心关键词,欢迎补充:

●互惠

●社会认同

●喜好

●权威

●稀缺

●喜好

●恐惧

●贪婪

●虚荣

●攀比

●嫉妒

九、怎么才能让用户留下来?

(1)提高产品优势和直接需求吻合度

影响用户最终成交,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用户需求和产品之间的吻合度。而在用户还没有转化之前,它和用户的留存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潜在需求

满足了直接需求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一些潜在需求。这种需求通常是我们挖掘出来的,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引导的用户需求;用户本身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是这种需求又是真实存在并且还很强烈!

潜在需求的挖掘,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

(3)、引起用户情感共鸣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亲情、爱情、友情等。

十、如何知道用户有没有“沉”下来?

a、跳出率(Bounce Rate):浏览一个页面就离开的访问次数占所有访问次数的比例,可以反映用户对网站的喜好程度。通常情况下,跳出率越高,用户粘性就越差,反之亦然。

b、访问深度(Visit Depth):即用户访问了几个页面。页面数越多,就代表用户兴趣越大,反之亦然!

c、访问时间(Visit Time):进入网站开始到离开网站中间差我们叫做访问时间,通常情况下,时间越长代表用户越感兴趣;

d、活跃用户数(Active Users):在选定的有效时间内,至少访问一次的比例。反映了用户在某段时间内的活跃度;Google analytics中有专门的用户活跃度报告。

e、用户留存率(User Retention):留存率很多时候说法不一,下面是作者认为的用户留存率,供大家参考:在某个时间段内,重复访问用户数/新增访问用户数*100%,叫留存率。

f、还有很多指标参考,页面的退出率(指的是离开网站最后访问的页面),用户时间转化率(比如网站上面的客服咨询点击次数)等!

(1)点击行为会产生两个数据

●页面UV点击率=页面点击总次数/页面UV数;

●跳失率=通过一个入口进入就离开的次数/通过该入口访问的总次数。

点击率越高,说明页面呈现的内容有吸引力能够有效的吸引用户的关注;跳失率越高,说明页面呈现内容具备欺骗性,所呈现的链接内容和文案不具备吸引力。

在进行第一层滤网的优化方面,应尽量提高页面的点击率,降低页面的跳失率。尽量让用户下沉到二级页面(或者目标页面)。同时通过这个数据,也可以判断流量来源的质量是否过关。

一般而言,页面低质量的流量判断往往符合以下几个特点:在排除页面问题的情况下(比如页面bug,技术故障等)产生的1,低点击率(只浏览,不点击);2,高跳失率(进入页面后,不产生任何点击行为,即关掉页面的概率);3,低页面停留时间(页面浏览时间过短)。

(2)低质量流量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渠道引流上呈现的文案内容与承接落地页面不符。

●投放渠道上,与目标用户活跃范围不符的渠道,也就是说投放的渠道不精准。

●承接页出错等以及其他原因(包含但不限于404错误、网页过期、跳转出错等)。

(3)搜索点击率=点击次数/搜索次数

这个指标衡量搜索页面的呈现质量。理论上而言,搜索点击率要在200%及以上才是比较健康(不绝对)。

UV到详情页转化率=详情页UV/搜索或者列表页UV

该指标在搜索和列表中同样适用,用来平衡点击率的作弊可能,也是反映三级页面呈现质量的指标之一。

(4)搜索结果页首屏点击率=搜索首屏点击次数/搜索次数

该指标用以衡量搜索结果首屏的商品排序质量与呈现质量。该数据指标的好坏可以间接的反映出搜索词呈现的页面排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同理,列表页的首屏指标也与此一样,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5)列表页首屏点击率=列表页首屏点击次数/列表页PV

搜索次数:搜索词产生的搜索次数(可以理解为搜索pv):一个搜索词的搜索次数高表示该词所涉及的类目需求量高,反之亦然;如果是在列表页,则为访问PV。

(6)低点击率的区域,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图片以及图片里的文案不能吸引消费者点击,需要调整。

●产品头图展示样式不合理,需要调整图片内容或者调换商品。

●展示区域位于首屏以下,关注度不高-需要调整展示位置。

分析逻辑:还是以用户下沉为目的,分析涉及的元素,逐个排查。

(7)加入购物车的数量多少由基本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详情页页面综合质量(图片、排版、展示、参数说明、售后信息);

●在线客服综合服务指数(响应时间、在线时长、答复满意度);

●评价信息(好评率、差评回复内容、晒单信息)

(8)复购率过低

●表示没有对老会员进行足够的唤醒,可通过短信、push、线下广告等等活动进行推广激活;

●也有可能近期投入的拉新的资源较多,导致新客增多降低了复够率,需要核实拉新活动的数据;超低价或者超优惠活动引流也会导致大量新用户引入,也会对复够率产生影响。

上面的两点并不是对复够率有坏的影响,针对的客群不同,数据也应有所取舍。

(9)针对数据分析中的几点小技巧

1.不要盲目相信数据,数据为王本身就是悖论,只有结果为王。

2.单日的数据波动较大不具备参考性,需要横向统计,分析趋势图,解释转折点。

3.能变成图表就不要用表格展示。

4.分析结论简单化。

十一、如何进行团队管理

在未来的计算机开发中,单兵作战的程序员将难以支撑一款软件的开发,我们必须学会团队协作的能力,才能有机会保证软件的质量。

其实,无论是在互联网行业,或是金融行业、咨询行业,甚至是体育事业,团队协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团队管理的工作变得越发重要,对方式、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团队管理的根本是管理团队的目标,确保整个团队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整个团队拥有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期望、相同的目的,从而表现出一致的战斗力,带来高涨的士气,最终实现团队的目标。

特别是对于团队成员背景不一致,甚至出入比较大的团队,只有目标一致,才能保证后续的沟通、协作能够劲儿往一块儿使。

作为团队的管理者,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团队传递明确的团队目标。目标往往分为两种:一是长期的目标,我们将其称之为期望,二是阶段性目标。拥有期望,意味着任何一个成员都会明确跟随的团队未来在哪里,团队的野心是什么,团队战斗欲的根源是什么;而短期的阶段性目标,能够指导每一个成员更好地执行当下的工作

(1)明确的期望

在我所经历过的团队中,那些让我感到舒适、感到放心、感到有领导力的老大,都是能够明确告知团队期望的管理者。在我看来,团队期望含有两方面。

使命:所谓使命,是指我们所在的团队要完成的那个终极的目标

一个好的使命,能够激发团队中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的成员,因为那些愿意为团队事业贡献自我的人,往往也是个人的理想得到了激发和满足。

个人预期:这些年,在一些人的理解中,个人预期被比喻为“画饼”。

(2)明确的阶段性目

所谓扁平化管理,是通过减少团队中的汇报层级,以期达到信息沟通的快捷和准确,从而提升团队的机动性。

(3)扁平化中的高执行力

在我所熟知的一些好的扁平化的团队中,往往会存在一种天然的“二八”结构:20%的人在思考和制定战术打法,剩下80%的人快速执行。

所谓的人性化,是先有建立在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战术思想之上的共同认知,然后基于此认知再搭建的人文关怀。这种管理方式要求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快速前进。因为在团队管理中,沟通成本越大,团队的执行力就越低。

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必须要清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该说的在什么场合说。这里有几个大原则可以考虑。比如:

●不确定的事情不和底层员工说

●确定的事情一定在集体会议中说

●会设身处地站在员工角度思考

●战略性事宜不和底层员工说

●不以个人意志来向员工传递信息

●不在员工面前谈论其他leader

一款To B的App运营,其中涉及到销售和运营两队人马,销售需要去地推,挨家挨户去进行开发,而运营要确保销售拉新之后的留存。

一个完整的流程是:

运营对销售进行产品培训,销售前往客户处获取意向,销售对客户进行产品培训,运营接收客户上线,运营开启线上运营,销售后续维护客情。

效率”包括两大类:

●对外效率:主要是指和用户的连接效率

●对内效率:指内部工作的协作效率。

结束语:关注我,有更多的领域咱们携手一起探索~~

产品学习手册-只要看懂这一篇就够了相关推荐

  1. linux kvm切换器,KVM切换器是什么,看懂这一篇就够

    原标题:KVM切换器是什么,看懂这一篇就够 在服务器机房的机架不便于存放多个显示器和键盘的空间里,KVM切换器起着重要的作用.KVM切换器能从本地或远程监视与控制多个计算机与服务器,由键盘.鼠标和显示 ...

  2. s-function学习总结(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首先,利用过年的几天时间系统学习了一下s-function如何编写,并用其编写了park变换和反park变换. 我的学习过程是,先是看matlab给的官方文档,链接(https://download. ...

  3. 揭秘 AnolisOS 国密生态,想要看懂这一篇就够了

    此文原系 2021 年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开源操作系统社区和生态分论坛,题为<国密技术开发与实践>的分享会后解读. AnolisOS 国密是社区在 AnolisOS 上做的国密技术解决方案, ...

  4. 根据端口不同来切换站点_KVM切换器是什么,看懂这一篇就够

    在服务器机房的机架不便于存放多个显示器和键盘的空间里,KVM切换器起着重要的作用.KVM切换器能从本地或远程监视与控制多个计算机与服务器,由键盘.鼠标和显示屏组成的KVM控制台是最方便和经济的理想解决 ...

  5. 光纤中的多种光学模式芯径_光纤基础知识介绍,看懂这一篇就够!

    弱电监控系统中,当链路传输距离超过100米后,我们就会考虑使用光纤传输,光纤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带宽大等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光纤的基础知识! 1.光纤的定义 光纤是一种柔软.纤细的固态 ...

  6. 深度学习小白如何看懂神经网络模型/图?

    深度学习小白如何看懂神经网络模型/图? 神经网络的图还是比较容易看懂的,比电路图什么的要好懂多了.只是刚开始接触有些不习惯罢了,多看一些就好了. 下面举几张神经网络图作为例子(由简单到复杂). 简单的 ...

  7. beeline执行sql文件_MyBatis的SQL执行流程不清楚?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前言 MyBatis可能很多人都一直在用,但是MyBatis的SQL执行流程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了,那么既然进来了,通读本文你将收获如下: 1.Mapper接口和映射文件是如何进行绑定的 2.MyB ...

  8. 分享一波关于做Kaggle比赛,Jdata,天池的经验,看完我这篇就够了。

    @Author : Jasperyang @School : BUPT 这篇文章同时在知乎里放着- 写在前面 Kaggle的数据挖掘比赛近年来很火,以至于中国兴起了很多很多类似的比赛,做了两个这种类型 ...

  9. 程序员入门教程【非常详细】从零基础入门到精通,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

    零基础编程入门先学什么?编程语言有几百种,我们应该怎么选择.想学习编程,加入互联网行业,哪一个更有前途?在小白学习编程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小编我就来为你解答. 一.怎么选择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有很多 ...

  10. 学习SQL数据查询,这一篇就够了!

    [任务概述] 建立数据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以便能够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而数据查询则是数据库操作的核心. 扩展阅读:<学习SQL数据更新,这一篇就够了!> 文章目录 一.SQ ...

最新文章

  1. 通达oa与mysql集成_安装通达OA后想使用其自带的Mysql数据库的解决方法
  2. vue npm run serve/dev命令后台运行:nohup npm run serve >web.log 2>1 exit
  3. 呕心沥血为小白总结13个学习网站-错过了你注定绕弯!
  4. 大数据分析要学习什么_为什么要学习数据分析
  5. android 编译 sdl,SDL编译 - Android本地视频播放器开发_Linux编程_Linux公社-Linux系统门户网站...
  6. 《高级着色语言HLSL入门》系列文章
  7. JS获取填报扩展单元格控件的值
  8. AsyncResult使用场景
  9. bootstrap入门之Code代码显示
  10. php输出excel乱码,如何解决php导出excel乱码的问题
  11. 智方8000系医疗器械销售管理系统 免费
  12. 【FPGA】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实验
  13. 有没有好用的视频压缩软件?分享几个好用的压缩视频软件
  14. Servlet与表单、数据库综合项目实战【学生信息管理】
  15. 软件设计师(软考中级)考试大纲
  16.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二)
  17. 炫龙P6笔记本搭建Windows 10+Ubuntu双系统
  18.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No instances www.xxxx.com available for localhost
  19. Indian Summer
  20. Unity预制体生成几秒后消失

热门文章

  1. Google FCM推送后台通知铃声自定义
  2. 幼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认识200字,11春幼师 《计算机应用基础》.doc
  3. 业界首部SASE白皮书发布,SASE或将成为企业数字化的关键模型
  4. 【精】一文就明白 并发编程/多线程
  5. python入门:NO.16 while循环
  6.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八大热点公司以及九大应用场景
  7. django ajax 表单联动,Django-ajax之三级联动
  8. 【C/C++】C语言的指针总结
  9. AIC, BIC v.s. Crossvalidation
  10. docker tomcat镜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