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网易智能

为你解读AI领域大公司大事件,新观点新应用

【网易智能讯 4月17日消息】在上周O'Reilly和英特尔联合主办的AI Conference 2018北京站大会上,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发表了演讲,从智能层级的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进化关联。

洪小文将智能层级分为计算、感知、决策、创造力、智慧五层。

最底层的是计算和记忆,在这方面,洪小文认为人类与计算机相比已经没有希望了,没有谁的计算能力可以超过计算机。

第二层是感知,包括语音、视觉等等,目前从感知层面来看,计算机也已经基本上超过人的感知能力了。

第三层是推理和决策。洪小文认为,今天的AI最难的是分析和决策。今天的AI都是黑盒,都无法解释。它能够解决What,但是不知道Why。我们可以用黑盒的方式搜集大数据进行计算机,但是遇到数据不够多的时候就要用白盒的,基本上要靠人。所以在决策层,目前是AI+HI(人工智能+人类智能)的状态,因为计算机还不会自我编程。

第四层是创造力。其实,目前所谓的电脑创造力都是来源于已有的东西。“今天没有一个计算机说可以自己想出一个新的算法,或者自己去编程,所以计算机的创造力都来自于人。”洪小文说到。

第五层是智慧,但是目前都是弱人工智能,所谓的强人工智能或者通用人工智能,我们还不知道能否实现。(小羿)

| 以下为洪小文博士演讲实录:  


洪小文:女士们,先生们,我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跟大家做这个报告。

这里我想讲的是,其实大家对智能的说法,1950年的时候有人就很担心造出一个比人类聪明的东西,当时二战才刚刚结束,全世界的计算机当时可能不到10个,而且每一个计算机都有我们这个房间这么大。那个时候,计算机才出现了一个影子,大家就开始担心。从1950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八十年了,大家还在担心。

我觉得人既期待,又怕受伤害。我们来检验一下什么是智能,包括人类的智能跟AI所有的智能。我画了一个金字塔。我想大家会同意我这样分,智能从下面到最上面,最下面的是的智慧,上面是智慧和记忆。我们中国人常常讲神机妙算,过目不忘,这个肯定有智能的东西。我还记得我这一辈子第一次受到最大的打击,就是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没有被选为珠算队。今天在座的我想很多人已经做了父母,我想几乎没有人会说把小孩子送去参加珠算队。因为今天你跟计算机去比计算不可能。但是在我们那个年代,一个人会心算,心算也分级分段,可以到九段,而且不但可以算很复杂的计算,还可以开根号什么之类的,完全不需要计算机,连算盘都不要,珠心算是非常了不起的。记忆也是一样,我搬家三年了,我家的电话号码我到现在还不记得,我如果手机掉了,我根本回不了家。在计算和记忆方面,我觉得人类与计算机相比已经没有希望了,所以我们就把这部分任务交给计算机了。

到下一个境界是感知,就是我们常常讲的语音识别、视觉。大家也看到,我们大概在两年多以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北京宣布在ImageNet的一个测试集上面,AI第一次超过了人类,我们当时只用了152层,到今天都上千层了,而且不仅仅在计算机视觉上面,今天大家都应用了CNN这样一个很标准的技术。

去年年初,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语音团队,第一次在一个计算机语音识别的系统里面首次超过了人类。这个东西是一个电话,人都看不到,但是你听的时候它可以讲很多的东西,这个非常难。事实上你看,不要说同传,如果今天有人在这里实时的把我讲的话用中文或者英文翻译出来,都会犯错误的。人类大概犯5.9%的错误,这是非常容易的,计算机是可以比人类犯的错误还少,这也是第一次发生。从感知层面来看,计算机基本上已经超过人的感知能力了。

为什么今天AI或者说ABC(指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这么火?用这个图来说。今天AI的应用是什么?其实人类的行为,或者任何一件智能的行为都可以变成,学控制学的叫做Close the Feedback Loop,我今天有一个假设,今天有一个假想,有一个可执行的方案,就放到自然界当中去搜集数据。回来以后我分析,分析以后我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今天AI为什么这么红?最难的是分析和决策。今天做实验,不管在座的是科学家或者是做解决方案,难就难在该怎么做。

举个例子,你们可能听过所谓的精准医疗,或者是可预防性医疗的案例,这个在工业上也运用很多。以前都是出了事再回来看看,做很多分析,人在里面看该怎么样解决问题,或者是帮助病人。今天就放很多传感器,如果是在工厂里面放很多的传感器,可以测湿度、温度、速度之类的。人或者是到医院装上很多仪器,去测这些东西。为什么穿戴式大家会这么热衷?因为你不可能每天到医院去,如果你戴这个东西精准的话,能够测这些东西的话,它就可以预防胜于治疗。在你身体快要出状况之前,在机器快要出状况之前,你就能够有大量的数据,就知道该怎么样对症下药。今天我会告诉你,为什么今天AI这么红火?因为每一个企业,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这样去建模的话,能够搜集数据,用AI的方法就可以转起来,这个东西是可以非常了不起的,能够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但是这有没有限制?今天大家讲深度学习,刚才画的那个图都是模式识别,基本上是我能够认识到这个模型就是这个招,认识到这种就出这个招,基本上是一个黑盒,甚至有的时候叫黑箱或黑盒式的认知。今天的AI都是黑盒,都无法解释。所以今天的AI能够解决What,但是我们不知道Why。

1980年代专家就提出了“中文房间”这个测试,今天AI的系统,包括我们所谓的自动翻译,就是“中文房间”的这种方式在运行,这就是这种查表式。当然深度学习可以做很复杂的查表,但是还是查表,基本上没有了解。比如,翻译“我是笨蛋”,如果让人来翻译的话,他会说“你才是笨蛋”,他不会去翻译。但是如果让机器翻译的话,它就会傻傻的翻译说“我是笨蛋”。也就是说,在没有了解的情况下,这个系统是很机械式的。

在认知层,有些东西,我们可以用黑盒的方式搜集大数据进行计算机。但是遇到无法搜集的数据,或者数据不够多的,就要用白盒的,基本上要靠人。

接下来我们讲创造力,微软小冰去年出了一个诗集,用计算机出诗的好处是要多少有多少,我们目前出了一本,让我们出一百本也很容易。尤其是诗这种东西,似是而非就可以,看起来还有那么一点点神韵。我们能够做诗以后,当然可以做歌词,还可以做歌曲,有人说还不错。我们也可以作画,现在小冰可以非常容易做出像《至爱梵高》这样的电影。

大家会问,电脑真的有创造力吗?其实,大家一定听过“Good artists Copy,Great Artists Steal”,这是皮卡索说的。你Steal(偷走)以后,人家不知道你有Copy,天下文章一大抄,一点都不意外。其实计算机可以产生一种东西看起来很有创造力,但是它不知道哪一个比较好,或者他不知道里面要表达什么样的理念,所以我觉得还没有到创造的那个阶段。我的定义就是,Step by Step。今天数学上的定理,物理上的发明,包括我们怎么教一个小孩,这些都是属于创造。其实我们今天创造看不到一个影子,刚才讲过那个看起来像创造。但是大家想一想,所有的计算机背后编程都是人编的,算法也是人想出来的。虽然有人在那里吹牛,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根本没有,今天没有一个计算机说可以自己想出一个新的算法,或者自己去编程,所以计算机的创造力都来自于人。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东西都是AI+HI,都是人工智能+人类智能,因为至少有人在那里编程。所以我一直都说,除非有一天,有一个计算机可以自己编程了,大家真的是不要惊讶了,而且人跟计算机是很和谐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以把那个AI改变成AI+HI,事实上今天所有了不起的东西都是AI和HI一起做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并没有完全的自动化,因为创造本身是没有自动化的。如果谁告诉我创造可以自动化的话,就是不用谈创造力了,每天去睡觉,去玩,让计算机去创造就完了。哪有那么简单?人必须要在里面。

最后是智慧。我没有资格将这个,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定义智慧。耶鲁大学有一个教授出了一个书,他把跟人意识有关的东西分成两个,高意识和浅意识。当你意志力集中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做很多计算,复杂的东西不会出错。所谓第一意识就是你在恍神,做白日梦,甚至于睡着了。所有脑神经科学家跟一些做认知科学的人,目前为止他们得到比较相信的理论是说,人事实上是在第一意识的状态之下,最容易有最好的创造力。他说大部分了不起的理念,并不是我们用心去想,而是当我们不经意,甚至于在睡觉的时候想出了不起的理念。有一个化学家,他证明了苯离子的结构,他告诉人家说他睡觉的时候梦见了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最后他也说,光睡觉是没有用的,我们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马上跑到实验室做了上千个实验,最后才证明了这个东西。所以在座如果有同学的话,千万不要以此为借口只是睡觉就行了。

刚才讲了智能的简史,但是智能往前走是什么?在人工智能来讲,有一个Weak AI(弱人工智能),有一个Strong AI(强人工智能)。Weak AI说只有单一的,以前叫做专家系统,今天就叫DNN,针对一个东西,你要做视觉,我就拿这个做这个东西。只能做单一的,但是每一样都是专家。

Strong AI就像我,我可以谈技术,可以谈教育、经济、政治,我刚刚从博鳌回来。但是除了技术以外,每一样我都是半吊子。有的时候半吊子的人反而可以在其他的领域做出很了不起的创造,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创造都是这样出来的,这就是Strong AI。所以他在每一个领域都不是专家,其实哪些东西比较有用。当然,你说有没有可能每件事情都有一个算法?有没有可能创造力有一个算法?我觉得是很难,但是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做这个东西?不知道。

讲到人的智能,《未来简史》的作者是比较悲观的,他说将来所有的东西都是大数据和算法。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数据当然我们要管理,我还问这个问题,创造力有算法吗?如果有的话那是不得了的,全世界的问题都要去解。我们今天事实上解了一个问题,下一个问题会更近吗?其实不见得。我们到今天都还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虽然有什么理论。但是有很多宗教,各种其他的理论,我们从将来会走向哪里?如果有一天真的创造力有一个算法,我们把世界上的问题都解了,这个世界我猜很多人会说,这个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到底人跟机器的智能是什么?我刚刚讲过AI+HI。事实上更贴切的是,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共进化。我们在研究AI的时候,包括我自己和在座的很多人,我们对于AI的了解也会改变。未来可预期吗?虽然很多人在那里讲,包括我只能讲历史,未来事实上是不可预测的。而最大的原因是,未来是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创造的,谢谢大家!(完)

网易智能

聚焦AI 读懂下一个大时代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加入社群


AI社群(AI专家群、AI黑板报)火热招募中,欢迎对AI感兴趣的小伙伴,添加小助手微信 kaiwu_club,说明身份即可加入。

往期精华


人物专访  沈向洋 | 于尔根 | 洪小文 | 李德毅 | 尤瓦尔 | 哈萨比斯 | 宋继强 | 杨强 | 余凯 | 邓志东 | 芮勇 | 戴文渊 | 石博盟 | 韦东 | 黄学东

行业特稿  抢滩智能音箱(上) | 抢滩智能音箱(下) | 自动驾驶行业素描(上) | 自动驾驶行业素描(下) | 机器翻译技术与应用

重磅报告  麦肯锡(二) | AlphaBeta & ABC | 埃森哲 |  英国政府 | Internet Society | Forrester | VertoAnalytics | 麦肯锡(一) | 苹果公司 | 耶鲁大学

微软洪小文全面解读智能层级:目前的智能都是AI+HI相关推荐

  1. 微软洪小文:AI将成为人类未来最好的左脑

    演讲嘉宾 | 洪小文 整理 | 夕颜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导读:2019 年 6 月 14 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清华大学研究生会联合 ...

  2. 解读 --- 基于微软企业商务应用平台 (Microsoft Dynamics 365) 之上的人工智能 (AI) 解决方案...

    9月25日微软今年一年一度的Ignite 2017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还是如期开幕了.为啥这么说?因为9月初五级飓风厄玛(Hurricane Irma) 在佛罗里达州登陆,在当地造成了挺大的麻烦.在这 ...

  3. 聚观早报 | 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开幕;阿里云智能裁员7%

    今日要闻: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开幕:阿里云智能裁员7%:亚马逊中国宣布停止应用商店服务:苹果汽车项目启动已近10年:阿迪达斯中国将重新出售YEEZY系列 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开幕 5 月 24 ...

  4. 我们能达到电影里的智能吗?最可能实现的AI场景是什么?如何看待AI自主性?...

    来源:学术头条 本文共3709字,建议阅读7分钟. 本文为你分享大咖们对人工智能安全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 AI Time "论道AI安全与伦理",邀请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 ...

  5. python 用户的画像可视化呈现技术_一人一车一面:解读汽车大数据用户画像背后的AI技术...

    背景介绍 大数据 大数据主要有五个特征,我们称为5V特征:Volume(大量).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locity(速度).Veracity(质量). Volume(大量): ...

  6. 杨旸:从边缘智能迈向泛在智能

    内容来源:2022年11月12日,在全球边缘计算大会·上海站上,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特斯联集团首席科学家杨旸博士来分享,杨旸博士曾任上海科技大学教授.科道书院院长.上海雾计算实验室主任:科技部&quo ...

  7. 深度丨一文读懂智能制造的主线——智能生产(工厂/车间数字化)

    来源: 亿欧 摘要: 发展智能制造对于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先进制造业作为深耕制造业领域的专业媒体,长期关注智能制造发展,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努力做"中国制造2025&q ...

  8. 上云就上百度智能云,百度智能计算峰会召开,AI原生云全新升级

    百度智能云 AI 原生云全面升级.6月3日,百度云智峰会智能计算峰会在北京召开,百度沧海存储技术与百度百舸 AI 异构计算平台两大新品牌首次亮相.百度智能云同时发布和升级了一系列 AI 原生云产品,包 ...

  9. 专访实在智能CEO孙林君:聚焦AI+RPA赛道,为全社会贡献100万个数字员工

    "[报名已开启]"❶产业图谱+❷企业盘点+❸行业报告+❹榜单/奖项+❺落地大会"全方位开启合作:欢迎报名咨询. ☆2021年度度颁奖季主题策划活动将于9月份正式开启,尽情 ...

  10. 2018-3-14(论文-优化问题的智能算法及其哲学内涵)笔记二(智能算法与人类智能以及遗传算法与生物进化对比)

    随机优化技术: 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尝试在计算机上模仿生物进进化过程而发展处随机优化技术,解决传统的优化算法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我们将学习自然界各类生物进化的特点,创造和构建的求解优化问题的方法称 ...

最新文章

  1. tf.keras.layers.Dense() 示例
  2. excel 2010 学习笔记一 Vlookup 函数的使用
  3. NLP之TM之LDA:利用LDA算法瞬时掌握文档的主题内容—利用希拉里邮件数据集训练LDA模型并对新文本进行主题分类
  4. 字符串转换成ascii码
  5. Flume 实战开发指南
  6. python中面向对象的特殊成员_Python面向对象特殊成员
  7. Task类的简单介绍
  8. check oracle 为空值_索引(index)-Oracle高级知识(3)-数据库(23)
  9. 揭秘Harbor镜像仓库——首个源自中国的CNCF毕业项目
  10. 午夜时分的51CTO博客与白天有什么不同?
  11. 吃了核辐射食物怎么办_不瞒你说:经常胃酸烧心怎么办?,多吃这些食物,保护胃黏膜远...
  12. 内网通v3.1.2141无捆绑绿色官方版
  13. C# 海康人脸识别设备初开发(二)话不多说以下完整例子
  14. c语言析构函数的作用,详解析构函数出现的必要性
  15. win7计算机打开显卡设置在哪,[win7显卡设置在哪里]WIN7显卡优化设置在哪
  16. Win11未识别的网络无internet怎么办?
  17. 英语 词根 词缀 查询网址
  18. poj 1125 Stockbroker(多源最短路径)
  19. 第一个C编译器的诞生图
  20. 编程语言-什么是高级语言?

热门文章

  1. Java 编程问题:三、使用日期和时间
  2. iOS13 Scene Delegate详解
  3. php类似滴滴系统,除了滴滴顺风车还有哪些顺风车平台好用?
  4. RTCP 协议的 NACK 报文
  5. 哔哩哔哩mac客户端!亲测!支持big sur系统
  6. python一维数组定义,python如何定义数组
  7. 5G手机的赛点争夺战
  8. 深度学习笔记----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网络(Dropout,Drop Connect, Stochastic Depth, BranchyNet,Blockdrop,SkipNet)
  9. oracle11g安装卡在94,winserver2008R2 安装64位 oracle 11G R2 卡在2%,求解
  10. 关于Eclipse在servlet中连接数据库时出现驱动加载失败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