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及翻译 出处: 作者: FanE『翻译中国』 2005-4-25 19:12:29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FanE『翻译中国』http;//www.FanE.cn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美国哲学教授H.P.Grice在他的Meaning一书中把话语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两种。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这就是Grice的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理论的基础。那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根据我们的观察,英汉习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由此出发,本文提出了英汉习语文化意义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上的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 “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4、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从瞿秋白的“等同概念”,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主张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不断完善的,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和结晶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忠实反映原作的面貌。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应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习语、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有的可能只有字面意义,没有形象意义;有的可能兼有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但没有隐含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对等,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意义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意义,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形象的隐含意义的准确传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诗刊熟悉的形象或得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 在翻译的方法上,直译与意译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我们通过对一些翻译理论及资料的学习与实践认为,直译与意译是相对的,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且没有绝对的界线。大到一部作品,小到一个句子的翻译都会兼有直译与意译。一件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我们认为,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传达原文多种意义的,就直译,如果不能译出原文的多种意义,特别是不能准确译出隐含意义的就采用意译。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根据英汉习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加以具体化。 1、直译 由于人们在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英汉习语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easy go与汉谚“来得容易,去得快”、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与“趁热打铁”、Practice makes perfect与“熟能生巧”、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与“身教胜于言传”等等。相近似的有spend money like water与“挥金如土”;汉语成语“破釜沉舟”与英语burn one’s boats都源于军事家的策略。两个习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近似,略有差别,隐含意义相同,形象意义互译。此类习语直译,保存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保留了原文的风格,译文读者也很容易理解、接受,是一种最佳方式。 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时,读者可以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则直译字面意义。All roads lead to Rome译成“条条大道通罗马”。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再如以下几例: 雪中送炭 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 favor “瓜田李下”来自“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译为Neither adjust your shoe in a melon patch,nor your hat under a plum tree。 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 2、意译 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如何自然教授在《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中举的一个例子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按字面意义直译,读者会不明白,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其实它的隐含意义就是“入乡随俗”,若译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则更为形象生动,关于译成以上两者中的哪一个,则要视原文体、上下文语境而定。 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意义完全不同,所以汉语“望子成龙”的形象在英译时不能保留,可意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又如英语习语a cat on hot bricks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痛苦而狼狈,这个情景和汉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都表示“焦急而狼狈”,翻译时更换了形象,更利于读者的理解。 有些习语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文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而只能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如“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不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会一目了然: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这种情况在源于典故的习语中较常见。如Achilles’heel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的弱点”更恰当。 又如:the dog that will fetch a bone will carry a bone在译成汉语时,其中的字面形象dog、bone都不能直译,只能舍弃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译出隐含意义:“对你说别人坏话的人,也会说你的坏活”。 同类的例子还有fight like cat and dog如果按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虽保留了原文的形象,但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We still love each other very much ,but we fight like cat and dog可译为:“我们常吵吵闹闹,但仍很相爱。” 3、还有一些习语,其中的形象直译后虽不会产生文化冲突,却会造成语用失误,译文读者不能理发解其含义。命名译文形象生动,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如: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 盲人骑瞎马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you can’t take your horse work without feeding her. 4、其它 英汉习语中有一些属“貌合神离”,字面意义相同,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却相去甚远,不能互译。如laugh off one’s head和“笑掉大牙”,前者指to laugh in an extreme that one may,or beyond reasonable limits.而汉语“笑掉大牙”却是“看笑话”的意思。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和“令人发指”,前者含义是看到或听到某些可怕的事物而十分害怕,而后者的意思为“令人非常愤怒”。 有些习语含有褒贬义,翻译时不可随意对应。如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与汉谚“说曹操”并无贬意。把“雨后春笋”与like mushrooms相对应也是不合适的,前者指好的事物大量出现,且有很强的生命力,而英语中的mushroom往往同时含有“生长迅速、灭亡消失也迅速的意思”。 本文分析了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英汉文化差异,并受语用学有关理论的启发,提出在英汉习语翻译中首先要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转达,在没有文化冲突的情况下兼顾形象意义和字面意义,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译出原文的褒贬意义。由此出发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然而,语言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英汉习语亦然,非一篇短文所能涵概。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及翻译相关推荐

  1.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5-10-07 02:20:02 来源:网上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包括成语.谚语.歇 ...

  2.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 译--张宁

    Achilles: [ ə'kili:z ] 1. Vanity is his Achilles' heel.  虚荣自负是他的致命伤.  2. His Achilles' heel was his ...

  3. [转贴]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通讯员供稿) [ 2006-10-06 09:24 ]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 ...

  4. 【英语论文】英汉委婉语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特质比较(节选)

    语言作为人类交往的符号系统,被视为文化的载体和基本组成部分.委婉语 euphemism 一词源于古希腊,意为用"好字眼说话".陈望道在其<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对它的定义是 ...

  5. Python 小工具:调用「百度翻译API」实现英汉互译及多语言翻译

    Python 小工具:调用「百度翻译 API」实现英汉互译及多语言翻译 API 简介 过程详解 完整代码 结果展示 附:官方 Demo - Python 2 版本 Python 小工具:调用「百度翻译 ...

  6. python英汉互译-中汉英在线翻译

    中国最早走出国门与国外人交流的人要上溯到唐朝,唐三藏西游与鉴真东渡的故事人人皆知,尤其是传说中的玄奘法师能与九天十地的妖魔鬼怪及各国元首交流,最终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佛经而归.历史记载真实的唐 ...

  7. 英汉互译在线翻译-英文翻译中文的翻译

    您是否曾经遇到需要翻译英语文件,但被繁琐的翻译过程所拖慢了工作进度?或者遭遇了机器翻译的低准确率和翻译错误困扰?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的英语翻译中文转换器将是您在这方面的最佳选择! 我们的英语翻译中文转 ...

  8. 英汉翻译词典软件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j As String Dim n As Integer i = Text1.Text For n = 1 To 6 Selec ...

  9. 新英汉翻译词典软件vb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Z As String Dim n As Integer i = Text1.Text For n = 1 To 960 Sel ...

最新文章

  1. 启动vue项目失败,报错Failed at the node-sass@4.14.1 postinstall script.
  2. mysql管理应用_如何在PHP和MySQL中制作出色的库存管理应用程序
  3. PLSQL存储过程中的内部存储过程
  4. 怎么样判断页面是否在iframe框架里
  5. matlab版VLFeat安装
  6. 使用IE缓存提取微博相片
  7. 12个开放平台大家一起来玩
  8. 面向物联网的可重构流式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
  9. 特征函数(characteristic function)
  10. poi-java导出word的表格中换行
  11. 世界 5G 通信频段和运行模式
  12. 计算IP地址的有效范围
  13. 衢州市中高级职称评审要点
  14. python中以只读形式打开文件的模式是_详解python中各种文件打开模式
  15. 华为认证的网络工程师证好考吗,含金量高吗 ?
  16. MAC jmeter+ant 实现接口测试并将接口测试报告以邮件的形式发出-超详细
  17. 空气净化器排名十强 空气净化器哪个品牌好
  18. 数字货币正确的交易理念——第四章:操作形态的重要意义
  19. Revit2016 笔记04
  20. FreeNAS安装过程

热门文章

  1. Flink Forward Asia 2020 大会精彩总结
  2. qrcodejs二维码
  3. 使用云监控实现GPU云服务器的GPU监控和报警(下)-云监控插件监控
  4. VAT (Vertex Animation Texture) on Unity HDRP examples
  5. 怎么用WordPress创建自己的第一个博客 怎么设置blog主题
  6. python打开import找不到matplotib_python - ImportError:没有名为matplotlib.pyp的模块
  7. 张高兴的 UWP 开发笔记:定制 ContentDialog 样式
  8. itext 生成 PDF(五) 使用外部字体
  9. 第6篇:SELECT查询基础篇
  10. vba中dir用法_利用Dir函数遍历某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 | VBA实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