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福泉炮轰“社科院的调查太雷人”谈:一辈子租房又何妨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得知社科院有关福州房价泡沫最大的数据计算与采集过程后,刘福泉直言,这种计算理论有缺陷,数据采集方式有问题,计算方法也不对。

刘福泉表示,泡沫指数分析,实际上忽略了很多基本的常识。

  “楼盘彼此间不具有可比性,即使是同一楼盘,也有不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比如最近金山交易集中,就无法代表全市均价。由于房地产产品不可移动、产品由不同类型的物业构成,使用平均性的数据本身就不能和市场匹配。每天登记的信息是在售楼盘的自然反馈,没有经过加工,不能比,也没有可比性。”刘福泉打了个比喻,菜要是不洗不炒,能不能上桌食用?这就是一样的道理。再例如,我们选取广州和福州两城市位置相应的住宅市场价格进行平均,得出一个每平方米1万元的价格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对福州整个房价的计算研究,学者有没有对整个房价进行多长时间走势的分析呢?”他对此表示不理解,福州的泡沫指数是70.3%,分母却仅仅是9月份福州的平均房价。还有,基准价凭借省内财政、社会消费品总额、居民收入等11项指标确定,这些数据也难免太片面。

  看到以上新闻,作为半个福州市民的我只能给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无知的“砖”家--刘福泉!

  其实,一直以来都很关注福州的房市,作为一个在福州生活了六七年的人来说,尤其关注,从2003年福州的平均房价不到2000元,到2010的12000,平均相差了近6倍,而福州人民的平均收入长浮不到2倍,这是什么样的概念,说明房地产存在很大的泡沫,而福州已售的房子,平均入住率不到一半,而这些入住户当中,大部份是租房者,而不是户主本人。毫无疑问,福州的×××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泡沫,即使泡沫率没有绿皮书所说的70%,也至少能达到50~60%以上。

而刘福泉早上07年就发表过相关的评论:实际上一方能够控制某个较大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房地产开发商、政府都不可能操纵房价,没有消费的配合,房价长时间持续走高几乎不可能,房价也是供应和消费相互作用的结果。

  看完这句话,我就想起了网上的一篇文章--《一个农民针对房价的震撼发言》,不难看出,事实上刘福泉,还不如一个农民。如果有的选择,没人会愿意去买高价格的房子。当然,你刘福泉可能是个例外。此外,对于那些买房不用花钱或者是不用花自己的钱的人来说,当然,房价越贵越好!但是,我相信80~90%的福州人或者说中国人不在此类人之中。

  作为福州市民,我们希望那些所谓的福州市的专家,能够真正的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说话,为老百姓做事,而不是一味为福州的高房价找措词,找借口。

  在这里,我没有批评刘福泉的意思,你有处事的角度,只是你代表了福州专家,让作为福州市民的我,感到遗憾和失望。

纵观全球房市,这两年,已有2000多万美国人失去了自己的房子。由于实际收入下降,潜在的购房者又担心失业,根本不敢随便购买房屋。房价下跌和股市不同,一个季度下滑超过15%,就可称之为“雪崩”,而股市可能一周之内就能跌去那么多。

看来前路漫漫,拥有自己住房的梦想难圆了,好些人不免心灰意懒,觉得生活没了指望。

其实,为何一定要拥有自己的住房,租房住有何不妥?

众所周知,纽约曼哈顿是全球最富有、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曼哈顿生活的人,高达90%以上的居民都是租房住的。曼哈顿的房价之高令人震撼,一套百万美元以上的公寓稀松平常。
我曾在曼哈顿生活多年,一直租公寓居住。最后那几年每年租金约3万美元。国内好些亲友大惑不解,时常问我为何不买房,每年3万美元的租金不是“白扔了”吗?当我告诉他们,在曼哈顿就是百万年薪的华尔街银行家,都是租房而住,亲友们头一个反应就是以为我在“忽悠”他们。

事实上,曼哈顿的地产税高达3%,如果买下我所租的公寓,至少100万美元,每年单交地产税也要3万美元,再加上几百美元的管理费,一两百美元的水电费,根本就“得不偿失”。这也就是为何90%以上的曼哈顿人甚至一辈子都租房而住。宋美龄女士当年居住在中央公园边上的那套Penthouse,价值七八千万美元,每年地产税要交200多万美元,就是送给你也住不起。

20世纪初,纽约市区人口大约800万,现在还是800万,真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不断有新移民进入,同时也有相当的人群离开。曼哈顿的活力就在于人口的不断流动。最近,哈佛大学一项研究结果指出,要维持一个地区的活力,租房和买房的比例在1比1时最佳。年轻人,特别是单身人士和无孩子的夫妇适合租房,只有孩子多的家庭才适合买房。住房拥有率太高的地区,其发展速度往往会下降。

经济学家安德鲁·奥斯瓦尔德更明确指出,在美国和欧洲,拥有住房的比例与失业率成正比,那些拥有住房率更高的地区,失业率也更高。因为拥有住房把人们固定在了一个地区,迫使他们在当地寻找工作,无论他们是否有适当的技能,也无论这里的经济是处于繁荣还是衰退。

最近看到一则国内新闻,说南京有个年轻人,为了买房,非但要父母拿出所有存款,还逼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掏空所有的养老金,说是没有自己的房子就不能结婚,不结婚的话,就要断子绝孙。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我个人认为,其实在中国更没有必要买房。

1997年,我第一次回国探亲,感受到国内最大的变化是商品房多起来了。当年上海有几栋香港开发商建造的高层公寓,100万元人民币左右一套,每年租金10万元左右,10年租金便可以买一套。这样的价格无论是买还是租,相对于那时国内普通百姓来说都是“天文数字”。没想到,这些年国内的房价更像火箭般飞涨。

去年回国时,当年的豪华公寓大楼,相同的地段房价涨到了500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一套上千万元的“总统单位”,三房两厅两卫家具电器齐全,如果按10年前的情况,租金也该同步增长,上百万元一年也是合理的。令我吃惊的是租金居然只有7500元一个月,我以为眼睛花了少看一个零,再仔细一看,的确是7500元一个月,还注明长期租住可以打折!千万豪宅的租金却不到10万元一年,颇感意外,更耐人寻味,我真不明白为何还要买。千万元人民币即使存银行,每年至少20万元的利息,足够支付租金了。

在国内,可能人们觉得拥有房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并能给人带来自信以及安定的幸福感。而据沃顿商学院的经济学家格雷西的研究表明:在美国,在收入和人口数量不变的条件下,住房拥有者并不比租房者的幸福指数更高。他们获得自尊的程度在两种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差异。那当国人了解到在海外就算是百万富翁也会租房而住时,是否也会释然了呢。

目前,国内的房价居高不下,老百姓望房兴叹。房子不降价,一辈子都买不起,即使降价一半,大城市的老百姓还是买不起,同时还伤害高价买入者的利益。然而,房子既然是商品了,其价格最终必然由供求关系来调节。中国完全可以借鉴纽约的经验,征收高房地产税来贴补租房者,把它的增长限制在每年的通胀率内。这样的话,富人们享受了成功的快感,普通百姓也会心理平衡。虽然,是租房住,但也是居者有其屋,岂非皆大欢喜?

前几年,那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在天堂上相遇”的故事,在国内流行。大家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个故事非但忽悠了中国老百姓,也忽悠了美国老百姓。其实,200多年来,美国的房价一直很便宜,一直保持在个人平均年收入的1.6到1.8倍而已。也就是说,大家一般存四五年钱,就能买一栋房子了。

记得20年前,我刚到美国克里夫兰,第一个周末,教授请我们去他的新居———市中心的一栋镇屋去聚会。那时的我,好奇又不懂规矩,冒昧地问教授那房子多少钱买的。教授太太大概想到,我初来乍到不懂规矩,就告诉我3万美元,估计还不到教授一年的工资吧。

后来,美国放松信贷,鼓励人们借钱买房。结果,低收入者都能买房,中高收入者看到房价不断上涨,便用第一栋房子抵押买第二栋,再用第二栋抵押买第三栋,恶性循环,就这样,虚拟需求大增。到2006年,克里夫兰的房价涨了6倍,而个人平均收入呢,增加了一倍都不到。泡沫一破,克里夫兰到处都是法拍屋(一般是因为屋主有债务问题而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由鉴价、公告等程序,成为法院待拍卖的土地或房屋),成了这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

显然,银行一旦放松信贷,而大家都借贷买房的话,供求关系就会扭曲,房价就会飞涨。到最后,金融危机必然来临。

中国目前也面临着这样的情况!

说到底:其实一辈子租房又何妨?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vssis.com/article/1908.htm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wws5201985/449770

从刘福泉炮轰“社科院的调查太雷人”谈:一辈子租房又何妨相关推荐

  1. 全国计算机二级算国奖吗,如何区分竞赛证书的等级和含金量?(太多人傻傻分不清国奖、省奖、市奖)...

    原标题:如何区分竞赛证书的等级和含金量?(太多人傻傻分不清国奖.省奖.市奖) 止到今天,已经有近90所高校发布了自主招生简章,各学校对五项学科竞赛成绩都有不同的要求,然而很多同学和家长还是傻傻搞不清国 ...

  2. 对话美团 CEO 王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

    博主说:虽然经常使用美团和大众点评,但之前并没有真正的去了解"新美大"的历史,偶然读了这篇美团网 CEO 王兴写的文章之后,让自己对美团有了新的认知,无论是从使命还是愿景来说,美团 ...

  3. 《太傻十日谈》读后感

    <太傻十日谈>读后感 起源 大约三月的时候,当时我在搜集保研信息.在保研论坛上看到了一个学长的保研经历,他最后极力推荐保研的同学看一看这本<太傻十日谈>,是关于留学申请的,觉得 ...

  4. 借贷宝如何找到自己的二维码(太多人问了)

    动动手指,20元人民币立即到手:http://www.cnblogs.com/mfryf/p/4754384.html 注册提现流程:扫码领取20元现金-->下载借贷宝APP -- 打开APP点 ...

  5. 回忆太美 也太伤人:伤感日志

    回忆太美 也太伤人:伤感日志 - 回忆太美 也太伤人:伤感日志 夜空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一颗孤独的星,默默地,为着谁发亮? 我想,永恒是多久,无人知晓.但它会从此时此刻记录我们的一生. 风轻轻地吹来,仿 ...

  6. 做真实的自己:不要试图让太多人喜欢你

    冬虫不语夏 不管你有多单纯,遇到复杂的人,你就是有心计的.不管你有多真诚,遇到怀疑你的人,你就是在撒谎.不管你有多专业,遇到不懂的人,你就是在对牛弹琴. 你得知道夏虫不可语冰,试图向别人解释自己,只是 ...

  7. 太多人关注,太少人理解,这就是“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公开课:从德谟克利特.计算复杂性到自由意志>译后感. "将计算.物理.数学和哲学整合成一种连贯的世界图景的探索,可能永远不会结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在 ...

  8. 华米变心:只因大健康前景太勾引人?

    大健康行业近来好不热闹! 这不,在数字医院.医疗信息化和远程医疗等大健康的细分领域混得风生水起的华为,在3月21日更改了天眼查经营范围,新增销售医疗器械这一项经营项目,其全面布局大健康行业的野心路人皆 ...

  9. 对话迈克尔·乔丹:太多人关注个体智能,而不关注体系

    作者 | Just 在这一波技术热潮中,AI 就像灵丹妙药一般被推向了技术进步的神坛,它用在哪个领域似乎都不违和.但在一片热情的喧嚣声中,有举足轻重的人物时不时跳将出来,泼一泼冷水. 其中机器学习的泰 ...

最新文章

  1. Azure Redis 系列之 Azure Redis 虚拟网络部署
  2. 《分布式系统》教学大纲
  3. [转载] 七龙珠第一部——第063话 悟空大反击
  4. 如何查看本机安装的python支持哪种.whl文件
  5. sh脚本和bash脚本_在脚本中使用Bash陷阱
  6. 【带着canvas去流浪(15)】threejs fundamentals翻译系列1-scene graph
  7. 位带操作全解释,个人觉得不错就转过来理解下
  8. Element-UI + Vue.js + SpringBoot 实现前后端分离入门项目
  9. python有什么用-Python为什么这么火?学习python有什么用?
  10. matlab矩阵元素绝对值,如何解决矩阵内部元素绝对值化
  11. Android 传感器篇:(一)方向传感器
  12. 组织行为学笔记(3)——情绪和心情
  13. XJOI_3571_求十位数
  14. 四级语法4——定语从句
  15. 科学家与超级计算机结合,科学家计算出银河系质量:约为2100亿个太阳
  16. 杰里之主动降噪与物理降噪的区别【篇】
  17. 长途汽车信息管理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18. 北京气象局回应为何不发短信预警:存技术障碍。(你信吗)
  19. 网络嗅探器的设计(1)
  20. Botball比赛5岁孩子参加有意义吗

热门文章

  1. 利用电脑投放手机声音且可不冲突同时播放电脑声音的方法
  2. 在windows7上搭建STF
  3. 使用ClickHouse JDBC官方驱动,踩坑无数
  4. TASKCTL4.1不同版本下载
  5. 从动网论坛的衰落谈技术与运营的关系
  6. 报名 | 相约杭州,我们来聊聊区块链技术与行业应用落地
  7. 自学C++编程,掌握这三项技能就可以工作了
  8. python分层抽样_基于列的sklearn分层抽样
  9. Linux 进程管理学习笔记(一)
  10. 技术人员如何判断靠谱的创业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