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理论基础
    • 1、樽海鞘群优化算法
    • 2、改进的樽海鞘群优化算法
      • (1)折射反向学习机制
      • (2)自适应控制因子
      • (3)RCSSA算法
  • 二、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三、参考文献

一、理论基础

1、樽海鞘群优化算法

请参考这里。

2、改进的樽海鞘群优化算法

与其他元启发式算法类似,原SSA算法也存在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为此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改进:首先,在种群个体更新时采用折射反向学习机制,从而提高种群多样性,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其次,在追随者位置更新中引入自适应控制因子,进一步提高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

(1)折射反向学习机制

折射反向学习(Refracted Opposition-Based Learning,ROBL)是一种新型的算法改进机制,其本质是在反向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光的折射定律来寻找更优的候选解。近年被用于改进原粒子群优化算法与飞蛾扑火算法等,已被证明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基本算法的性能。ROBL的具体数学原理请参考文献[1]。这里给出在SSA再改进的公式:xi,j∗=aj+bj2+aj+bj2k−xi,jk(1)x_{i,j}^*=\frac{a_j+b_j}{2}+\frac{a_j+b_j}{2k}-\frac{x_{i,j}}{k}\tag{1}xi,j∗​=2aj​+bj​​+2kaj​+bj​​−kxi,j​​(1)其中,xi,jx_{i,j}xi,j​表示当前种群中第iii个体在第jjj维上位置,xi,j∗x_{i,j}^*xi,j∗​为xi,jx_{i,j}xi,j​的折射反向解,aj,bja_j,b_jaj​,bj​分别为搜索空间上第jjj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自适应控制因子

本文提出将控制因子c1c_1c1​引入追随者的位置更新,此时追随者也能够与引导者一样,产生自适应更新,从而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并加快整体的收敛速度。新的追随者公式为xi,j=c12(xi,j+xi−1,j)(2)x_{i,j}=\frac{c_1}{2}(x_{i,j}+x_{i-1,j})\tag{2}xi,j​=2c1​​(xi,j​+xi−1,j​)(2)

(3)RCSSA算法

综合上述策略对基本SSA算法进行改进后,得到的RCSSA算法实现流程如下:
Step 1:设置算法参数:种群规模NNN,最大迭代次数TTT,搜索维数DDD,搜索范围[lb,ub][lb,ub][lb,ub];随机生成樽海鞘种群;
Step 2: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将适应度值最小的个体位置作为食物源;
Step 3:更新控制因子c1c_1c1​,判断当前种群数是否超过N/2N/2N/2:超过则进入Step 5,否则进入Step 4;
Step 4:更新随机数c2,c3c_2,c_3c2​,c3​,更新每个引导者个体的位置,同时采用式(1)计算其折射反向解,比较二者适应度大小,取较小的一个个体作为新的位置,并进入Step 6;
Step 5:采用引入控制因子c_1的式(2)来更新每个追随者个体的位置,并计算其折射反向解,比较二者适应度大小,取较小的一个个体为新的位置;
Step 6:比较食物源和当前樽海鞘最优个体的适应度大小,取较小的一个为新的食物源;
Step 7:若当前迭代次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TTT,则输出最优个体,即算法找到的最优解;否则,返回Step 2。

二、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利用RCSSA算法对23个基准测试函数进行寻优求解,并与基本SSA、仅加入折射反向学习机制的SSA算法(RSSA)以及仅采用自适应控制因子的SSA算法(CSSA)进行对比,以验证所提综合改进策略的效果。此外,选择了5种群智能算法进行对比测试,这5种算法分别为:PSO,GWO,WOA,多元宇宙优化算法(MVO)和正弦余弦算法(SCA)。
为了对比的公平性,将所有算法的参数设置为一致:迭代次数设为500,种群规模均设为30,控制因子初始值均设为2。其余算法参数按原论文进行取值,其中,RCSSA与RSSA中的缩放因子k=10000。独立运行30次。以F1、F2、F3为例。
下图为F1寻优的对比曲线。
9种算法对F1函数寻优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标准差如下所示:

函数:F1
SSA:最大值: 8.8452e-07,最小值:2.8193e-08,平均值:1.2572e-07,标准差:1.6191e-07
RSSA:最大值: 5.988e-146,最小值:3.0939e-146,平均值:4.3496e-146,标准差:5.667e-147
CSSA:最大值: 2.4874e-217,最小值:1.2946e-217,平均值:1.7201e-217,标准差:0
PSO:最大值: 0.19683,最小值:0.035963,平均值:0.11158,标准差:0.041565
GWO:最大值: 1.4386e-26,最小值:6.4863e-30,平均值:1.4198e-27,标准差:2.701e-27
WOA:最大值: 2.2124e-69,最小值:3.2704e-89,平均值:7.3823e-71,标准差:4.0392e-70
MVO:最大值: 2.0713,最小值:0.42499,平均值:1.1223,标准差:0.37768
SCA:最大值: 311.2178,最小值:0.026935,平均值:28.0026,标准差:61.5479
RCSSA:最大值: 0,最小值:0,平均值:0,标准差:0

下图为F2寻优的对比曲线。
9种算法对F2函数寻优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标准差如下所示:

函数:F2
SSA:最大值: 7.3722,最小值:0.033718,平均值:1.7825,标准差:1.5009
RSSA:最大值: 1.2157e-73,最小值:8.1551e-74,平均值:1.0135e-73,标准差:9.3303e-75
CSSA:最大值: 2.3741e-109,最小值:1.5298e-109,平均值:1.9638e-109,标准差:2.2992e-110
PSO:最大值: 13.347,最小值:1.4553,平均值:5.0527,标准差:2.853
GWO:最大值: 2.8264e-16,最小值:1.8844e-17,平均值:1.1082e-16,标准差:6.8351e-17
WOA:最大值: 5.5959e-51,最小值:1.2914e-58,平均值:6.2327e-52,标准差:1.3067e-51
MVO:最大值: 2.0343,最小值:0.41567,平均值:0.90537,标准差:0.33768
SCA:最大值: 0.07071,最小值:5.912e-05,平均值:0.019241,标准差:0.022942
RCSSA:最大值: 2.2982e-173,最小值:1.4374e-173,平均值:1.8867e-173,标准差:0

下图为F3寻优的对比曲线。
9种算法对F3函数寻优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标准差如下所示:

函数:F3
SSA:最大值: 4847.6763,最小值:499.0865,平均值:2223.7686,标准差:1132.344
RSSA:最大值: 3.9855e-145,最小值:6.6326e-146,平均值:1.6626e-145,标准差:7.8808e-146
CSSA:最大值: 1.4113e-215,最小值:2.5987e-217,平均值:2.2568e-216,标准差:0
PSO:最大值: 73.2788,最小值:11.7537,平均值:34.6871,标准差:15.9091
GWO:最大值: 0.00016388,最小值:1.6624e-08,平均值:1.3809e-05,标准差:3.5873e-05
WOA:最大值: 58392.852,最小值:29435.7149,平均值:43614.7392,标准差:6559.6644
MVO:最大值: 636.9562,最小值:86.562,平均值:237.1057,标准差:116.2842
SCA:最大值: 18522.7777,最小值:1250.9147,平均值:7336.1166,标准差:5109.4863
RCSSA:最大值: 0,最小值:0,平均值:0,标准差:0

结果表明:所提RCSSA算法可以有效提升原SSA算法的优化性能,其在整体性能上要明显优于GWO、WOA、SCA等多个当前最先进的群智能优化算法,并适用于处理高维函数优化问题。

三、参考文献

[1] 范千, 陈振健, 夏樟华. 一种基于折射反向学习机制与自适应控制因子的改进樽海鞘群算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20, 52(10): 183-191.

一种基于折射反向学习机制与自适应控制因子的改进樽海鞘群算法相关推荐

  1. 基于精英反向学习和Lévy飞行的鲸鱼优化算法

    文章目录 一.理论基础 1.鲸鱼优化算法 2.改进鲸鱼优化算法 (1)基于精英反向学习的种群初始化 (2)自适应权重 (3)Lévy飞行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三.参考文献 一.理论基础 1.鲸鱼优化算 ...

  2. 基于混沌映射与动态学习的自适应樽海鞘群算法

    文章目录 一.理论基础 1.樽海鞘群算法SSA 2.改进樽海鞘群算法CDSSA (1)基于改进Tent映射的种群初始化 (2)基于Logistic映射的领导者更新 (3)基于动态学习的追随者更新 (4 ...

  3. 混沌映射与动态学习的自适应樽海鞘群算法-附代码

    混沌映射与动态学习的自适应樽海鞘群算法 文章目录 混沌映射与动态学习的自适应樽海鞘群算法 1.樽海鞘群算法 2.改进樽海鞘群算法 2.1 基于改进 Tent 映射的种群初始化 2.2 基于 Logis ...

  4. 基于改进樽海鞘群寻优SVM的土壤含水量预测算法

    摘要: 针对传统土壤含水量预测算法存在的精度和效率较低等问题,采用支持向量机(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建立预测模型,提出一种改进樽海鞘群算法(SSA, salp swa ...

  5. 基于混沌映射的自适应樽海鞘群算法-附代码

    基于混沌映射的自适应樽海鞘群算法 文章目录 基于混沌映射的自适应樽海鞘群算法 1.樽海鞘群算法 2.改进樽海鞘群算法 2.1 混沌映射 2.2 自适应权重变化 2.3 追随者机制变化 3.实验结果 4 ...

  6. 基于正交设计的折射反向学习樽海鞘群算法

    文章目录 一.理论基础 1.樽海鞘群算法 2.正交反向学习樽海鞘群算法OOSSA (1)正交反向学习策略 (2)惯性权重策略 (3)OOSSA算法 二.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三.参考文献 一.理论基础 ...

  7. 基于精英反向学习的逐维改进蜻蜓算法-附代码

    基于精英反向学习的逐维改进蜻蜓算法 文章目录 基于精英反向学习的逐维改进蜻蜓算法 1.蜻蜓算法 2. 改进蜻蜓算法 2.1 基于精英反向学习的种群初始化 2. 2 基于贪婪保留的逐维更新策略 2.3 ...

  8. 【优化求解】基于精英反向学习带扰动因子的混沌蚁狮算法(EOPCALO)求解单目标优化问题附matlab代码

    1 简介 针对蚁狮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本文提出了基于精英反向学习带扰动因子的混沌蚁狮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蚂蚁的随机游走公式引入扰动因子,有效提高了寻优精度,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有 ...

  9. 一种基于随机投影的本地差分隐私高维数值型数据收集算法

    一种基于随机投影的本地差分隐私高维数值型数据收集算法 孙慧中, 杨健宇, 程祥, 苏森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6 摘要:对满足本地差分隐私的高维数值型数据收集问题进 ...

  10.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WSN节点部署优化

    文章目录 一.理论基础 1.PSO算法(经典粒子群算法) 2.UPSO算法(均匀搜索粒子群算法) 3.CPSO算法(本文算法) 二.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三.参考文献 一.理论基础 1.PSO算法(经典 ...

最新文章

  1. Redis单例、主从模式、sentinel以及集群的配置方式及优缺点对比
  2. 蚂蚁森林合种计划(2020.12.19更新,7天有效)
  3. BSP 二叉树再次讨论
  4. css3属性box-sizing:border-box 用法解析 击败边框:带border的百分比布局
  5. U3D prefab
  6. opengl游戏引擎源码_跨平台渲染引擎之路:拨云见日
  7. 【酒桌文化】座次、上菜、喝酒的规矩
  8. 网易对象存储NOS图床神器
  9. Linux FastDFS 分布式文件系统安装
  10. 计算机常见文件后缀名
  11. python-机器学习的两种传统算法-knn,k-means
  12. 4244. 【五校联考6day2】yi
  13. 简单粗暴理解【阿姆达尔定律】
  14. R7-7735HS和i5-13500H 差距 锐龙R77735HS和酷睿i513500H对比
  15. linux下将多个文件去除文件头合并_Linux下把多个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 - 卡饭网...
  16. Mosaicking to Distill Knowledge Distillation from Out-of-Domain Data
  17. dw编写html缩小间距,dw段落行距怎么设置 用DW怎么控制文章的行间距
  18. 一个棋牌游戏的服务端开发1
  19. mysql daemon failed to start._MySQL Daemon failed to start错误解决办法
  20. 小米手机冻结智能服务以减少系统开屏广告

热门文章

  1. Python利用Reportlab生成PDF文档
  2. lua luarocks luacheck linux安装
  3. 网页版bpc电波对时_电波表对时软件下载-BPC(中国码)电波表对时模拟软件 20170308 官方版 - 河东下载站...
  4. mapgis二次开发教程
  5. 好用的屏幕录像截图工具:Movavi Screen Capture Pro 10 Mac
  6. VC编程实现运行Excel宏 Run
  7. 脑电时频分析I:谱分析
  8. 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步骤
  9. CUMCM 2021-B:乙醇偶合制备C4烯烃(1)
  10. 有限元分析及运用课程笔记第一章: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