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为709的事情吵起来了......

HOMEBOY电影洗印厂

HOMEBOY电影数字洗印厂是一家专注于影视调色的后期公司

12 人赞同了该文章

前两天一篇名为“到底啥是Rec.709?”的文章因为一些翻译上疏漏,造成了不少朋友的困惑和争论,对此我们先向大家说声抱歉,在文章稍后的部分会详细的声明。

Oh4k公众号原文:“到底啥是Rec.709?”

小编也看到另外一篇公众号试图通过纠错该文来重新阐释Rec.709的某些概念,相信很多人已经看到了,但是非常不幸,此文中的观点也存在大量容易引起误读的内容,可能会让更多的人迷惑不清,值得探究和分辨。

这篇名为“Rec.709,到底是啥?”链接在此

感谢看到标题进来的各位朋友,不过今天文章的目的绝非是来打口水仗,一是因为前面的失误有必要做一些补救,第二在上述的文章中,一个看起来非常基础的话题被越带越歪,造成了更多人似是而非的理解,当然起因在我们,所以希望这篇迟到的文章尽可能对此问题有更全面和正确的结论,不让各位失望。

进入正题,本文试图回答以下几个在上述文章中产生争议的问题:

  1. Rec.709是不是监看的标准?或者说这个表述是否有问题?
  2. “Rec.709对应的监看标准明明是BT.1886” 此说法是否有误?
  3. Rec.709监看是否可以选择Gamma2.2?
  4. Gamma2.2与Rec.709的Gamma差别到底有多大?
  5. BT.1886是Rec.709监看Gamma的唯一正确选择吗?

在回答以上问题之前,小编我不得不花一点时间重头说起,越是看起来基础的问题回答起来其实越不轻松,文章引述了大量的行业观点,信息量较大,阅读时间需要10-15分钟左右。不过这个过程对于大家绝对是值得的。

我们先从Gamma校正说起,下面的这段话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也是不少人比较认同的结论:

由于过去几十年前CRT电视显像管的特性是非线性的。所以需要对我们的摄影机拍摄到的信号进行灰度预失真的处理。使其和显像管的灰度失真相反。从曲线形态上看一个向上弯曲,一个向下弯曲以保证最后的画面感受更接近场景光。这个过程称为伽马校正。

这个过程被广泛接受的计算方式如下:线性指数为1,摄影机的Gamma校正/OETF由于BT.709的规定指数为0.45。代入公式1=0.45*γ 得出Gamma2.2为显示端EOTF的标准。

实际的情况是否如此呢?

我们来看看权威色彩科学专家Charles Poynton较早的一份文档(1998年)中的相关表述:

From Charles Poynton Color technology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Gamma”Page 4

该文档指出CRT显像管的输入电平与显示亮度的指数关系应为2.5(注一:后续文档变更为2.4),而非2.2,同时该文档进一步指出摄像机通过校正电路实现了0.45= 1/2.2(即2.2的倒数)的gamma值来进行补偿,这里相信有人会问为什么选择2.2的倒数,而不是CRT Gamma 2.5的倒数呢?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眼视错觉效应了。

Surround Effects,或者Simultaneous Contrast Effect,中文姑且我们称为“同时对比效应”,具体意思呢如上图所示,同样的白/灰/黑三个格子在两个亮暗不同的背景环绕下,我们对三个格子的亮度和对比感知是不同的,有怀疑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测一下上面三个格子的RGB值。

所以在通常观看电视的弱光环境下为了补偿人眼的对比度感知,获得期望的画面观看感受,工程师和技术专家们特意让端到端的(或者说整个系统)幂函数指数为1.1或1.2,也就是反差更大的结果,因而选择了0.45= 1/2.2的Gamma来对摄像机进行校正。

From Charles Poynton Color technology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Gamma”Page 6

不过自BT.709在1993年发布第一版标准以来,一直没有对EOTF也就是我们说的Gamma进行明确阐述,主要原因是因为EOTF特性是固化在CRT显示硬件中的,并非像现代显示设备可以更改。

在2000年代的早期,BBC的测量结果确定专业的CRT显示设备Gamma在2.3和2.4之间。当时BBC对新一代的等离子和LCD显示器的Gamma一开始的推荐设置是2.35以接近CRT的显示结果,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2.35/2.4都是行业接受的标准。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BBC R&D 相关白皮书和EBU(欧洲广播联盟)的Tech3320标准获取到相关的信息。

以Tech3320为例,从V3.0开始,该标准推荐Gamma值从2.35更改为2.4(注二),以保证新一代平板显示器的Gamma特性与参考CRT显示设备的亮度Gamma特性等效,同时在弱光暗环境下电视系统中能够实现预期的观看结果。

该文档同时特别指出,为了在弱光环境下电视系统中能够实现预期的观看结果(注三),电视系统从端到端的Gamma系数应为1.2,以补偿“昏暗环绕”的视觉误差(也就是前面说的同时对比效应),因此显示端的Gamma不是且从来不是摄像机Gamma的倒数。这与前述色彩科学专家Charles Poynton的论述吻合。

在2011年,ITU也同样发布了以Gamma 2.4为基础的BT.1886标准。

From RECOMMENDATION ITU-R BT.1886

那BT.1886等于Gamma2.4吗?

答案:简单说No!更复杂一点说,BT.1886是对假设中可以理想显示全黑电平监视器的Gamma2.4幂函数公式的一种修正,以解决不同黑电平水平监视器间的观看差异问题。BT.1886以Gamma2.4公式为起点,加入了更多的辅助参数,同时会根据显示设备的黑电平和白电平来调整总体相应曲线,具体说,BT.1886不再将0亮度的纯黑作为假设值,而是会根据测量到的实际屏幕最暗情况下的亮度自动进行计算,修正计算结果。因此完整的BT.1886,相比标准的2.4幂函数公式,是一个更复杂的规范,在较亮的部分,BT.1886与Gamma2.4几乎是吻合的,但在较暗区域则有很大不同,暗部层次起跳的更快更亮。而只有在黑电平绝对为零的情况下,BT.1886才等效于Gamma2.4。

因此两者并不相同。

另外在实际上,BT.1886对显示效果的修正也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如果监视器原始对比度很低,黑电平过亮,BT.1886修正的显示效果会产生比较大的偏差和错误。

那么BT.1886在行业中大家的看法如何呢?

典型正方观点:

校准厂商SpectraCal一直致力积极的推动BT.1886标准,在SpectraCal的官方主页相关文章中有以下表述:

“BT.1886可以让不同的显示设备显示结果更加接近和匹配,而且可以让暗部层次被更多的分辨,同时随着该标准越来越广泛在制作中应用,有相同设置的显示端将获得最佳的观看体验。”

From SpectraCal Official Site

典型反方观点:

权威色彩管理专家Light Illusion CEO Steve Shaw不建议采用BT.1886。

From http://lightillusion.com/forums

“BT.1886 并非针对观看环境的任何特定亮度而设计,它基于显示设备的黑电平,我们完全不建议采用。”

在Lightillusion官网的另一篇文章中,Steve指出:

“BT.1886可能在黑位较高的显示设备上出现问题,这是因为BT.1886在阴影区域会显著提高Gamma值,会影响调色师判断进而对暗部进行压暗的错误操作,该操作结果在一个符合标准幂函数如Gamma2.4的显示设备,以及黑位较低并已校准到BT.1886的显示设备上观看,暗部层次可能会出现问题。”

From http://lightillusion.com/

Provideocoalition专栏作者/摄影师Art Adams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从理论上讲,BT.1886会适应显示设备的最大黑白值,并在不同显示设备之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统一体验,但现实中有很多人抱怨说,它会在显示器上过分地提升阴影,对于暗部层次显示发飘。相比BT.1886,他们觉得Gamma 2.4才是更好的选择。”

From http://Provideocoalition.com

更多类似观点小编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小编总结一下,从校准厂商的角度来说确实BT.1886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绝对是最优解决方案,不过暗部提升和对调色师观察的误导也是无法忽视的问题。现实中为了保证信息接收者能得到和制作者希望看到的结果,观看设备标准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条件,现实中消费者的家用电视/移动显示端多是2.2/2.4这样的标准,绝大多数调色师也坚持使用2.2/2.4这类标准幂函数Gamma来完成工作,所以BT.1886的推广之路还很长很长。

我们再来说说2.2的问题。

虽然ITU并未以官方立场为Rec.709指定过Gamma2.2,不过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有大量的用户包括调色师在内一直在坚持使用Gamma2.2.也是不争的事实。

调色师Jason Myres:“虽然技术专家们在房顶上大喊“2.4”不过一整条街的人仍然安静的继续采用2.2”( 2013年8月/http://Liftgammagain.com)。

而真正明确第一次提出Gamma2.2标准,来自于1996年惠普和微软发布的sRGB标准,主要用于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印刷行业。sRGB完全采用了BT.709的原色(primaries),Gamma虽然不能表达为单一数值,但总体为2.2,行业及从业者也完全接受sRGB Gamma为2.2这一说法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From wikipedia.org“sRGB”

由于操作系统的设计概念和历史等原因,Windows和Mac OS之间的Gamma有所不同。Windows系统采用与广播电视相近的Gamma2.2,而Mac OS采用与商用打印机相对应的Gamma1.8。在sRGB色彩空间中,Gamma2.2是标准配置,也是互联网和数字内容的标准配置,鉴于sRGB的广泛使用,苹果从2009年9月发布最新的Mac OS X 10.6 SnowLeopard,已将默认的Gamma从1.8切换到了2.2。

因此无法忽视的是,从手机,移动平板乃至电脑显示器这些海量的终端,采用的都不是广播电视系统推荐的Gamma2.4,绝大多数在Gamma2.1-2.2左右(如图)

那在Gamma2.4监看环境中完成的图像放到Gamma2.2的显示端中会不会不一样?从而对调色师的创意结果造成伤害?

这个问题就略有一点复杂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在2.4监看下的物料交付需要在渲染输出时在软件内部变换Gamma到2.2,以适应网络等移动终端能获得在后期制作时同样的观看感受。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2.4监看下的结果无需变换作特别处理,即可发布。

Mixing Light的调色师Patrick Inhofer属于第一种观点,建议如下:

如果在符合广播电视制作环境下(Gamma 2.4)制作网络发布的视频,调色师要坚持使用与调色间暗环境相匹配的Gamma2.4,在渲染输出时进行必要的Gamma转换,以使输出物料符合对应的观看条件。同时调色师有必要在转换Gamma后,对画面逐场逐镜进行必要的版本修剪(Trim Pass)。

同时调色师要坚持显示设备Gamma与观看环境匹配,而不是与输出物料的Gamma规格相匹配,如果想要将调色间暗环境下的监视器的Gamma从2.4调整到2.2,提升调色间的环境亮度则是必需的。

From http://Mixinglight.com

绿皮书的调色师Walter Volpatto的建议则稍有些不同:

“如果最终物料只面向网络,建议把显示设备调校到Gamma2.2,同时保证软件内部计算与2.2一致”。如果最终物料同时需要在电视和网络上发布,他的做法是“在显示设备为2.4的环境下完成工作并提交物料,由电视台来负责对应的网络播出物料的转换。”

From http://forum.blackmagicdesign.com

第二个问题有点甩锅了,哈哈,那么电视台收到在2.4环境下制作的物料会不会进行转换呢。

我们来看在Liftgammagain论坛上新近的讨论,来自加州STAMPEDE POST的Igor Riđanović有非常丰富的电视预告片制作经验,他的实际工作中并不对电视和网络两种播出物料作分别的处理,对此他坚持第二种观点。

From http://Liftgammagain.com

综合以上看法,小编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观点,无需变换,当然前提是必须在符合昏暗环境下监看Gamma为2.4这一条件,同时假设使用Gamma2.2显示设备观看的环境属于相对明亮的环境。

简单说还是前述的“昏暗环绕效应(Dim Surround effect)”对人眼感知的影响,因此环境亮度在这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当然在观众观看影片时我们根本无从确认他们的观看环境有多亮,所以严谨的说,这个问题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正确答案。

前面说了这么多,主要都是是在围绕着Display Gamma,又称之为Decoding Gamma(解码伽马),也就是硬件显示端的Gamma,解码Gamma通常大于1,比如我们常说的2.2,2.4,2.6。

相对解码,在计算机/调色系统中还存在着编码伽马(Encodeing Gamma),理论上编码Gamma是解码Gamma的反运算过程,通常小于1,在DaVinci Resolve中色彩空间转换的计算使用的就是编码Gamma。 但为了减少混淆,大多数情况下编码Gamma仍以对应的解码Gamma作为名称,比如色彩空间转换中的“Gamma2.2”实际上是0.45= 1/2.2。

这个概念尤其对于后期制作人员、调色师特别重要,如果混淆了这两个概念,就会闹出大笑话了。

蓝线即是Encoding Gamma,黄线为Decoding Gamma,当你描述显示设备的Gamma时曲线是向下弯曲的,当你描述编码Gamma时曲线就是向上弯曲的。

那接下来我们再回到开篇的几个问题,相信大家就比较好理解了。

疑问一 :Rec.709是不是监看的标准?

首先小编我支持“Rec.709是监看的标准”这一说法!

“Rec.709,到底是啥?”一文的反对意见似乎认为该官方文档中只包含了OETF(光-电转换总特性),而未有EOTF(电-光转换总特性),以及作者对文档Title进行了一些解读,综合以上原因得出结论Rec.709并不是一个监看标准。

如果遵循文本解释和历史,小编我倾向认为Rec.709是一种系统标准,如果是系统标准为什么只有OETF而没有EOTF呢?小编前面说过,由于CRT硬件长期广泛的使用,是Rec.709官方文档在开始很长时间里没有监看端的EOTF阐述的主要原因。

不过,专业技术名词的阐述,要尽可能的严谨规范,同时也要尊重行业已经普遍接受的表述,“Rec.709是监看的标准”就是这样一种在实际工作几乎人人都会使用的说法,大家也都懂对方在说什么,默认这个标准不光包含了EOTF特性,也包含了色域、动态范围等等。

而“Rec.709不是监看的标准”在该文语境下作者这种带有绝对化语气的表述,对很多人会是一种混淆和误导,也会在沟通中造成不必要的信息误解。

所以,请大家继续并放心的说“Rec.709是监看标准”吧!大家都知道你在说什么!

疑问二:“Rec.709对应的监看标准明明是BT.1886?” 此说法是否正确?

这又是该文不容置疑和绝对化的表述带来的一个很大的误导,恐怕又会带歪一大片人,一说到标准,估计每个人的心里就会悬起来,。

如果说“Rec.709对应的监看标准明明是BT.1886!”过去那么多年在没有BT.1886之前就真的没有标准吗?Gamma2.2/2.4可不可以作为标准?况且现实中BT.1886应用的广泛程度要远远低于2.2/2.4,一旦有人把这句话当成金科玉律恐怕会贻害无穷。

就像上面说的,在实际工作中,行业人更倾向于把监看标准描述为一个包含了EOTF特性、色域、动态范围等宽泛集合,而不是单单的一个EOTF特性。

所以,建议各位在实际应用中忽略掉这个说法吧!如果你坚持,只会给你和别人沟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疑问三 :Rec.709监看是否可以选择Gamma2.2?

YES,虽然BT.1886作为ITU的官方推荐EOTF,但2.2/2.4同样是行业广泛接受的标准,在实际应用中,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显示设备厂商和调色师倾向使用Gamma2.4,但使用2.2并非是不可接受的情况,前文中绿皮书的调色师亦赞同为了符合网络交付可以使用2.2,不过需要对工作环境的亮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测定。(注四)。

疑问四:Gamma2.2与Rec.709的Gamma差别到底有多大?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Rec.709,到底是啥?”的内容:

这是一处继续会带来混淆和观点撕裂的内容。

当有人问你“Rec.709的Gamma是多少?”我想大部分人会说Gamma2.4或者BT.1886 Gamma,这是大家默认把Rec.709作为监看标准对显示Gamma作出的回应。

不过该文章此部分的709 Gamma和显示端的2.4以及BT.1886没有半毛线关系。该文作者不承认Rec.709标准有EOTF后半截,只有OETF前半截,所以在这个非常Nerdy同时会搞晕很多人的设定下,讨论的只是OETF,也就是上面我们的说的Encoding Gamma。

先不要晕,我再试着尽量说的好理解一些,当我们在没有明确限定讨论Rec.709的Gamma是多少时?我们通常默认在讨论曲线向下弯的程度,而此处作者在讨论的是曲线向上弯的程度。

那709的OETF到底是不是简单的Gamma2.2呢?请注意这里的Gamma2.2表述是向上弯的Encoding Gamma2.2,也就是2.2的倒数0.45,并非显示端向下弯的Display Gamma2.2(希望你没晕),也就是你在公式中看到的那个小小的0.45。那这么说709的OETF不就是Gamma2.2吗?!那为什么在达芬奇里看到结果和Gamma2.2的不一样呢?而且作者最后也没告诉所谓Rec.709的Gamma到底是多少?
这里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了:

第一种广为人支持的观点是认为Rec.709的OETF就是0.45= 1/2.2,也就是软件内部的编码Gamma2.2。

第二种观点指出,虽然Rec.709的OETF幂函数指数为0.45,但是考虑到接近黑位的部分接近线性,实际的Gamma可能等效于0.5-0.53,转换成解码Gamma大约为1.9左右。

而诸位在达芬奇里看到的就是第二种结果。

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所以当有人再问你“ Rec.709的Gamma是多少?”是1.9、2.2、2.4还是BT.1886呢?希望小编上面的答案能帮你拨开迷雾。

疑问五:BT.1886是Rec.709监看Gamma的唯一正确选择吗?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认真读完这篇文章的你,已经有答案了。

在文章的最后小编我向大伙郑重说一声抱歉,“到底啥是Rec.709?”一文确实存在着相当多的错误与问题,给各位朋友带来了困扰,为此我们深表歉意。“到底啥是Rec.709?”一文将不会被删除,且通过编辑我们将在文章开头标示“此文翻译存在失误与疏漏,请勿阅读,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等提醒字样,也是给我们自己一个严重的警示,提醒我们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关于本文内容如有疏漏,也同样欢迎大家给出建议和指正,让广大从业者和学习者有一个更正确的认识。

另外我们也附上英文原址,有兴趣的朋友请自行前往浏览:
https://www.redsharknews.com/technology/item/3289-what-exactly-is-rec-709

我们欢迎任何人以客观和善意的心态对我们的错误和过失提出意见,我们将努力改正,也心怀感恩。如果有人以哗众取宠、博人眼球为目的,搅浑水误导读者,传递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信息,我们也会采取必要的行动,以正视听!

谢谢大家!

  • (注1)Charles Poynton在稍后的其他文档中修正电视Gamma为2.4。
  • (注2)EBU Tech3320标准V3发布晚于BT.1886标准, 2014年之前EBU一直推荐Gamma为2.35,后来的测试认定2.35与2.4差别极小,改为推荐2.4。
  • (注3)Gamma2.4的观看环境亮度为显示设备峰值的10%左右,Rec.709的监视器亮度通常为100nit,1/10约为10nit,SMPTE尝试将该标准改为5nit,Lightillusion的Steve Shaw认为过低的环境亮度无法适应基于PQ的HDR制作。
  • (注4)Gamma2.2环境照度可以参考sRGB标准,为32勒克司。

HOMEBOY调色会员给大家一个安心学习的购买策略,提供有价值的课程,形成多种授课讨论形式的知识叠加,还带给你线上一起奋进的小伙伴。

HOMEBOY调色学院订阅会员众多新课程上线啦
干货内容多到让你学习停不下来

关于BT.709标准相关推荐

  1. 大时代势不可挡,隔行扫描已经消失。BT.709色彩空间也开始离我们远去

    BT.709,这个色域空间满足ITU-R BT.709标准,并被用于现有的视频摄像机中.以前被ITU-R推广的Rec.709这个名字已经改变了.在升级后被称为BT.709. 去年下半年,国际电信联盟无 ...

  2. ITU-R BT.709诞生始末

    http://xingbo.wang.blog.163.com/blog/static/990249920071020115251287/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在对角线长达1 m的屏幕上显示出了 ...

  3. 隔行的BT.656标准信号

    标准的 8bit BT656(4:2:2)YCbCr SDTV(标清) 数字视频信号格式,每秒25帧,时钟是27MHZ. 电视使用的PAL-D制采用的是隔行扫描方式,隔行扫描时电子束首先从左到右.从上 ...

  4. BT.656标准简介-内同步并口-以及波形测量

    BT.656标准简介-以及波形测量 1.定义 2.协议 2.1. 帧的概念(Frame) 2.2. 场的概念(field) 2.3. 每一行的组成(Lines) 2.4. EAV和SAV 3 波形测量 ...

  5. HDR电视显示技术概况及标准发展前景汇总

    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16)上,HDR成为电视领域继4K之后的又一关注焦点.LG.三星.索尼三家知名电视厂商均展示了支持HDR显示的电视新品,例如LG的SIGNATURE 4K OLED ...

  6. 《Ultra-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 (Rec. ITU-R BT.2020): A Generational Leap in the Evoluti》,译名:超高清电视

    Ultra-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 (Rec. ITU-RBT.2020): A Generational Leap in the Evolution of Televi ...

  7. 组播应用场景_推介4K IP切换系统在5G媒体集成制作中的应用

    作者:中央电视台 汪波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迎来了5G和4K超高清时代.2019年3月1日,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印发<超高清视频产 ...

  8. 10双屏鼠标过不去_升级到2.0版本的双屏工作桌!家中工作高效还需利器辅助

    前言 由于没有书房,电脑桌是放在的客厅,准确来说放在阳台上,装修时打通了就变成客厅的一部分.最早和老婆达成的协议是原阳台部分给我做一个工作区,宽度大概在1300mm左右,所以桌子选了个1200mmX6 ...

  9. 三星r750美版刷Android,这是才是全面派 三星space monitor详解

    01三星space monitor详解 进入"冷兵器办公"时代,每个人每天都在和显示器打交道,如何选一款满足使用场景需求的显示器真的很重要:选对了对眼睛和颈椎还算友好,要是买错了体 ...

  10. DaVinci:HDR 调色

    调色页面:HDR 调色 Color:HDR Grade HDR 调色 HDR Grade调板不仅可用于 HDR 视频的调色, 也可用于 SDR 视频. 其调色功能与标准色轮类似,但能调整的区域却要细致 ...

最新文章

  1. 仅用几行Python代码就能帮小姐姐复制U盘文件,实用干货
  2. yarn的组成部分_图解YARN工作原理
  3. 推荐:浏览器是怎样工作的?
  4. 创建一个安全的Spring REST API
  5. 更快地重复访问Java的Java类名?
  6. 16.1117 NOIP 模拟赛
  7. ClipDrawable
  8. 跳频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技术研究
  9. 搭建ftp服务器的超详细步骤。
  10. mpdf配置自定义字体
  11. 开发中接口的类型都有哪些以及如何调用?
  12. 【通俗理解】股票、基金、证券、债券、信托、期货、国债、外汇
  13. ThingsBoard设备在线状态-active服务端属性分析
  14. 计算机的计量单位以及常见的数据类型
  15. React基础 ① -- 从零开始
  16.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 | 面向安全生产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17. C++:vector的push_back()与emplace_back()
  18. UCOSIII操作系统学习笔记——任务
  19. 回字的四种写法之编程
  20. 1.5功能播报:搜狐畅言社会化评论系统智能应用

热门文章

  1. 初中英语听力计算机考试反馈,【初中英语】英语听说机考,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
  2. 人事管理工作难开展?这几个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用了没
  3. Litjson快速入门
  4. javaweb入门教程
  5. Linux安装redis最详细的教程
  6. element拼音模糊搜索
  7. 微信免费检测僵尸粉方法,微信免费检测僵尸粉工具
  8. visio画图常见问题解答
  9. 三星530换固态硬盘_小米笔记本Air13.3加装固态硬盘(三星860EVO)
  10. 华硕主板固态硬盘不识别_主板启动设置无法识别固态硬盘 - 卡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