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28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一 分 数 乘 法新知识点教学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结合计算和解题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查和及时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学建议1.通过教学活动,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这两部分内容。先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通过具体例子,知道一个数乘分数不能再用整数乘法的意义来解释,需要扩展乘法的意义。然后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要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起。

2、来。最后着重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时,也要紧密结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突出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做好准备。2.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时,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计算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有着丰富的现实背景。老师要立足现实基础,把计算问题还原到需要通过分数乘法计算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3.抓住本单元的知识重点,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和算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

3、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学习分数乘分数时,老师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算理与算法,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展示操作方法老师演示学生联想操作过程,尝试计算小组讨论,归纳算法概括计算方法”的过程来完成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以及算法的探索。4.练习的内容和形式要有新意、有深度,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1)加强思考性,学生不仅要算,而且还要想,使学生在思考中计算。(2)富于趣味性。(3)体现教育性。课时安排1分数乘法.5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1 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数乘整数教材第2、第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1、第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

4、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能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难点: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正确进行计算。教具学具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 导入1.求5个12是多少。用加法算:12+12+12+12+12=60用乘法算:125=60提问:125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2.计算。提问: 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3.小结。老师: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法则:分子相加的和作分子,分母不变。二 教学实施1.出示例。

5、1。(1)用加法计算。(3)提问:这里为什么用乘法?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4)小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出示例2。(3)展示学生的做法,让他们分别说一说自己的算法。(4)归纳总结。老师:这一道题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解法,观察一下它们有没有什么相同点。学生发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没有变化。提问: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老师强调: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这样比较简便,不易出错。3.练习。(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的第1题。要求学生说清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的第2题。要求学生写。

6、出计算过程,在订正时叙述过程,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1题。要求学生讲清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再直接口算出结果。加强计算方法的对比,可以请计算快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强化“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4)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2题。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先在正方形中涂出2个29,再算一算涂色部分一共占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四 思维训练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3.293=23思维训练3414教材习题教材第2页做一做板书设计分数乘整数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已学的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

7、进行教学的。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只是这里变成了分数。因此,教材通过“吃蛋糕”这一情境来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学习。通过分数加法来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约分和分数加法计算。学生可以利用分数加法推导出分数乘整数时只需把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刚学习分数乘法时可能会有时想不到先约分,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还要强调这方面的内容。课堂设计说明1.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直观地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

8、,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在教学中突出知识是可以迁移的,沟通加法和乘法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和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虽然分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但是计算的方法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不变的道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数乘分数教材第3、第4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36题。教学目标1.结合。

9、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审题认真、书写工整的好习惯。重点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具学具练习题投影片,每人准备一张形状规则的纸。教学过程一 导入1.口算。2.口头出题列式。强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老师:通过读题,请你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提问:通过找已知条件和问题,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12公顷是这块地的总面积,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种玉米的面积占35,问题是求种土豆和种玉米的。

10、面积分别是多少公顷。2.确定方法。提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学生:用乘法计算,因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用这个数乘分数。学生动手折纸。老师: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追问:你是怎么算的?质疑:分数乘分数应该怎样计算?归纳:分数乘分数,用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4.练习。(1)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3题。老师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程,并指导书写。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过程,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题。学生写完后,要求他们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5题。这是应用题,要强调书写的规范性。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口。

11、算下面各题。四 思维训练参考答案教材习题教材第4页做一做板书设计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分数乘整数意义的扩展,且计算算理较难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记住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尤其是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和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去理解算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另外,学生可能会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要通过判断、改错和对比练习等形式帮助学生区分,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分数乘法。课堂设计说明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借助问题情境将。

12、已有的知识迁移。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应该让他们通过知识迁移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归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培养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思考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2.利用直观操作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形成的过程,并归纳出算理。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的分数乘法教材第5页的内容、练习一的第713题,第8页例5。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加深对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重点难点正确掌握分数。

13、和整数相乘的约分方法,灵活计算。教具学具口算卡,练习题投影片。教学过程一 导入1. 说出下面各算式的意义。二 教学实施1.揭示课题。老师:我们已经会计算分数乘分数了,而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分数乘分数的法则来计算分数乘整数的算式。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2.出示例4。(1)明确题意。请学生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理解题意。少千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学生甲:应该用乘法计算。因为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乙: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乘法计算。老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有的同学想到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有的同学想到了“路。

14、程、速度和时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真的很棒。学生互相交流,得出结论。(3)计算。提问:怎样计算更加简便?明确: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5)分析错因。提问:为什么第三种答案与其他两种不同呢?错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追问: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小结:因为整数都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也适用于分数乘整数。3.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学生可以先说意义再计算,集体订正答案时,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7题。老师对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找出当一个数分别乘一个比1大的数、比1小的数和等于1的数时,积与第一个因数之间的大。

15、小关系。(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81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答案。4.出示例5。(1)明确题意。请学生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探究算法。老师:我们已经学会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分数乘小数怎么算呢?板书: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学生1:可以把2.1转成分数进行计算。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在里填上“”“”“”或“=”。参考答案思维训练1. =2. (1)B(2)B(3)A(4)A1 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数连乘应用题教材第13、14页的内容及练习四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16、。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3.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突出一次计算。难点:会解答用分数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练习题投影片。教学过程一 导入1.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学生同桌讨论,集体订正。二 教学实施1.出示例8。多少平方米?学生读题,明确题意。2.指导学生折纸或画图。提问:怎样用画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提问:要求红萝卜地的面积,就要知道哪个量?(萝卜地的面积)萝卜地的面积和哪个量有关系?(整个大棚的面积)用下面的图来表示数量关系:3.列式解答。提问:根据以上分析,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提问:怎样列综合算。

17、式解答?根据综合算式,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每一步分别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强调:分数连乘不必像整数、小数连乘那样,逐次计算,可以一次计算,遇到整数和分数相乘,要用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不能约分的直接与分数的分子相乘。4.练习。(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1、第2题。学生做完后,要说明每一步表示的意义,每一步都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3题。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计算下面各题。四 思维训练光。小聪、小明和小智三人谁喝到的果汁多?为什么?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教材习题教材第14页做一做板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18、”的实际问题教材第14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4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2.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重点难点掌握分析方法,正确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练习题投影片。教学过程一 导入1.把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连起来。二 教学实施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老师可以启发。(3)问题是求谁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婴儿)3.用线段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老师:观察线段图,你能想到解决的方法吗?学生1:我可以先求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然后加上青少年心跳的次数即为所求。学生2:我可以先求出婴儿每分。

19、钟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然后乘青少年心跳的次数即为所求。老师:根据两位同学的描述,板书解答过程。=135(次)答:婴儿每分钟心跳135次。4.小组合作,总结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是多少的解题方法。汇报:(1)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另一个数量比单位“1”多的几分之几=另一个数量。(2)单位“1”的量(1+另一个数量比单位“1”多的几分之几)=另一个数量。5.练习。(1)完成教材第15页的“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47题。1.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2. 根据题意,把相对应的数量用线连起来。2.分析数量关系。四 思维训练参考答案练习三板书设计“。

20、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的解题方法:(1)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另一个数量比单位“1”多的几分之几=另一个数量。(2)单位“1”的量(1+另一个数量比单位“1”多的几分之几)=另一个数量。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注意当多个单位“1”出现时,一定要找准所给分率以哪个量为单位“1”,做到正确对应。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仍然学习解决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例9与例8不同在于它不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较,而是两个数量的比较关系,即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解答方法和思路与例8相同,但因为是两个数量。

21、间的比较,要区分出把哪一个数量看作单位“1”,理解上相对难一些。课堂设计说明=800+300=1100(台)答:今年生产拖拉机1100台。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材第17页的内容及练习四的第13题。教学目标1.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的推广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法的熟练程度和灵活计算的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及良好的审题习惯。重点难点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教具学具口算卡,投影片。教学过程一 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指名学生回答)提问:以上几道题有的是整数。

22、乘分数,有的是分数乘分数,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分别说出以上几道题的意义。二 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看教材第17页的第3题,指名读题目要求。提问:为了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应该先做什么?(指名回答)(先约分,再做乘法)提问:这道题中,有一个因数是整数,约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请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各题。三 复习乘法运算定律和剑简便计算提问: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它们在分数乘法中适用吗?全班同学完成教材第17页的第2题,老师检查巡视。课上练习,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四的第13题。先让学生独立审题,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

23、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着重说一说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直接写出得数。五 思维训练教材习题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分数乘法的应用题教材第18页的第4、第5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分数乘法的应用题,进一步加深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意义的理解。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具学具练习题投影片。教学过程一 复习分数乘法的应用题1.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四的第4题。学生独立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在练习本上解答。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数量关系式,并讲一讲是怎样分析的,在计算中。

24、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解,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要把那个数量看作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时,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在两步计算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四的第5题。先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析解答的,集体订正。二 复习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1.投影出示。(1) (2)指名学生口述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思考,口答列式。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单位“1”的量。

25、已知,都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2.出示练习。(1)(2)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单位“1”的量已知,都是两个数量的比较关系)学生口述条件和问题,并列式解答。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 填空。四 思维训练参考答案2. (1)C(2)A思维训练4教材习题练习四二 位置与方向(二)新知识点教学要求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教学建议1.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具有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26、也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2.在这个年龄,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老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材第19页例1及第20页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

27、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重点难点根据条件正确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具学具例题主题图,教材第20页“做一做”图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 导入联系实际。新学期,我们班又迎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对于学校的位置还不很熟悉,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给他当向导,让他尽快熟悉各专用教室的位置。集体来到操场,用手势表示出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分组练习,辨认方向。二 教学实施1.出示例1。老师板书: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

28、线向A市移动。学生反复读几遍。老师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然后集体订正答案。老师追问: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小组讨论,说说各小组的想法。老师接着问:如果只知道台风中心到A市的距离,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想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行的,要同时知道这两个条件才行。老师:前面我们已经掌握了准确确定位置的方法,那怎么求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到达A市?学生: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可以求出。60020=30(时)答:台风大约30小时后到达A市。2.尝试练习。(1)投影出示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2)说出八个方向。

29、。(3)看一看: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4)投影出示要解答的问题。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25的方向上,距离是400米。书店在小明家东偏南 30的方向上,距离是200米。邮局在小明家西偏南 35的方向上,距离是600米。游泳馆在小明家西偏北 40的方向上,距离是600米。(5)想一想。解答这些问题,需要用什么工具?(量角器、直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6)尝试独立完成。(7)交流解题中遇到的问题。互相解疑。怎样算出小明家到各建筑物的距离?引导观察,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400米)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从小明家到学校这段距离被平均分成了4份,4002=200(米),那么每一小段的距离是200米。

30、,由此可以推导出小明家到各建筑物的距离(8)再次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9)集体交流反馈。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教材第23、第24页练习五的第15题。四 思维训练动手连一连。南偏西40超市5千米北偏东30医院3千米东偏南45学校4千米北偏西25公园2千米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略2.(1)正西400(2)西北45300(3)东北30300(4)南东30400(5)西南403003.西南40东北404.西南451000东北45思维训练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例1呈现了台风的运行情况,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物体的位置时可能会出现两种答。

31、案:东偏南30或北偏东30,教师应告诉学生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例如,本例题中的方向一般说成“东偏南30”。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地感知和体验了周围的事物,发展了空间观念。课堂设计说明1.通过尝试练习,学生能理解本节课的难点,会清晰地表述任意角度的方向。2.教师指引学生科学的探索方法,鼓励学生敢说敢想,逐层深入;学生通过观察、独。

32、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在自我反复修正中,掌握本节课知识要点。3.当学生遇到复杂的知识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讨,鼓励学生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探索其应用价值,以便今后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知识资料链接定向运动的诞生和发展1.了解定向运动的诞生。定向运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诞生在北欧。早年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广阔而崎岖不平的土地上覆盖着一望无际的森林,其中还散布着无数的湖泊,城镇和村庄稀疏地点缀在其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常常需要穿越人迹罕至的森林,行走在时隐时现弯弯曲曲的小道上,地图和指南针就成了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没有地图和指南针,稍不留神,就可能。

33、迷失在茫茫的林海中。2.定向运动的发展。不少国家的军队发现,如果他们不具备在山林中辨别方向、选择道路和越野行进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军事任务,因此,军人不知不觉中成为开展定向运动的先驱。定向运动能迅速普及和发展起来,与定向运动自身的特点有关。它不仅对提高野外判定方向的能力及学习使用地图有好处,还能培养和锻炼人的勇敢、顽强的精神,提高人的智力和体能水平。平民百姓也发现,这项运动不像其他体育项目那样需要在经费、器材等方面进行很大的投入,有一个指南针和一张地图就可以开展此项运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教材第20页的例2及第21页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

34、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2.培养学生互相交流的习惯。3.培养学生从各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能够在图中正确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具学具例2主题图。教学过程一 导入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一 教学实施1.学习在图中标出物体的位置。(1)确定A市的四个方向。(东、南、西、北)(2)分组合作。小组合作绘制,并尝试用语言叙述绘制方法。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要明确在图上标出B市和C市的位置时,要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3)交流各组绘制方法。(4)比较各种方法。说一说哪种绘制方法更简便、更清楚。(5)介绍画法。请一名学生到投影前演示平面图形的一般画法:先确定B市和C市的方向,再确定角度,最后确。

35、定距离。2.展示和交流绘制结果。互相交流,全班评价,查找差距,进行改进。3.尝试练习。(1)确定校园的四个方向。(东、南、西、北)(2)观察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3)分组合作。小组合作绘制,并尝试用语言叙述绘制方法。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要明确在图上标出建筑物的位置时,要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4)交流各组绘制方法。(5)比较各种方法。说一说哪种绘制方法更简便、更清楚。(6)介绍画法。请一名学生到投影前演示平面图形的一般画法:先确定某建筑物的方向,再确定角度,最后确定距离。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教材第24、第25页练习五的第57题。四 思维训练结合自己找到的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

36、、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在绘图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筑物的位置。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略思维训练略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这里出示了校园平面图,图上画好教学楼和校门,以及它们之间有几个单位长度,并给出了单位长度的实际距离,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其他建筑物的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其位置。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以一建筑物为例标出其位置,使学生明确在标其位置时,应先确定其方向,再根据距离确定其位置。另外在确定距离时要计算出是几个单位长度。知识资料链接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与方向的关键确定好观测点及单位长度。方向要找准。线段上每一段的长度要与图例中的单位长度统一。第三。

37、课时教学内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教材第22页的例3、“做一做”及第26页练习五第810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正确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教具学具投影仪,主题图。教学过程一 导入1.游戏辨认方向。2.游戏找朋友。一人说出方向和大约角度,另一人确定这个位置上的同学。二 教学实施1.学习例3。(1)投影出示主题图。(2)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3)小组合作。老师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4)全班汇报。(5)相互质疑。(6)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和感受。2.应用实施。说一。

38、说今天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22页“做一做”。2.教材第26页练习五的第8题。3.教材第26页练习五的第9题。四 思维训练1.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行进路线。(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400千米的地方是1号位置点。(2)在1号位置点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2号位置点。(3)终点在2号位置点西偏南20方向距离300千米的地方。2.根据绘制的路线图回答问题:(1)1号位置点的西北方是,终点在起点的方向,2号位置点在起点的方向。(2)描述行进具体路线:从起点出发,先向偏度方向走km到1号位置点,再向偏度方向走km到2号位置点,最后向偏度方。

39、向走km到终点。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略2.(1)略(2)20072(15+7+8+18)=1753(米/分)3.略思维训练1.2.(1)2号位置点西北东北(2)东北40400西北25200西南20300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这里呈现了“台风路径图”,让学生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距离,练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路线图。课堂设计说明1.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解决新知识中的难点,充分体现了“教学生活化”的理念。2.学生在掌握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的基础上去掌握绘制路线图的方法,体现了学习知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三 分数除法新知识点教。

40、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2.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3.使学生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进一步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建议1.发展学生的比较、辨析能力。分数除法是分数计算的最后一部分内容,随着所学新知识的增多,学生往往会受旧知识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将相近相似、易混易错的内容组织在一起,进行对比练习,以便进一步区别异同,在比较中鉴别,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同样要注意安排对比练习,使学生对。

41、它们的内在联系加深认识。明确它们在解题思路上的共同点都是要认清以谁为标准,把谁看作单位“1”;不同点则是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做好准备。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合理、灵活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抄写数据、认真审题、认真书写、认真演算、及时检查验算的习惯,减少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此外,学生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式,即看到“简便运算”这一要求时,才会运用简便方法,如果没有这一要求,学生则可能不会运用运算定律。

42、和性质进行简算。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计算技能,更应通过教学计算的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掌握基本简算技能的基础上,强化简算意识,创设简算与不简算的对比情况,将简便运算融入四则混合运算的研究中,先提供得到正确答案的多种方法,再优化出简便方法,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进行简算的意识,形成科学、合理、灵活的思维方式。课时安排1倒数的认识.1课时2分数除法.3课时3解决问题.2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1 倒数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倒数的认识教材第28、第2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2.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

43、人交流的习惯。3.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 导入1.课件出示。找一找下面文字的构成规律。呆杏土干吞吴学生分组交流,找出文字的构成规律。学生汇报:字的上、下部分位置发生了调换。课件闪动,发生变化。2.按照上面的规律填数。老师:你能根据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一个名字吗?(老师板书学生起的名字,先不予评价)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数倒数。二 教学实施1.老师:关于倒数,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什么叫倒数?倒数的意义是什么?倒数。

44、有什么特点?2.学习倒数的含义。(1)学生观察教材第28页主题图。(2)学生根据所举的例子进行思考,还可以与老师共同探讨。(3)学生反馈,老师板书。学生可能有以下发现:每组中的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每组中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互相颠倒。每组中的两个数有相互依存的关系。(4)举例验证。老师验证,学生积极参与讨论。(5)学生辩论:看谁说得对。(6)归纳: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特殊数:0和1。老师:0和1有倒数吗?学生1:0和1都有倒数。学生2:0和1都没有倒数。学生运用上述方法,自行辩论,自我评价。板书: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4.求倒数的方法。(1)出示例1。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独立解。

45、决。(2)归纳方法。提问:你是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的?学生汇报,课件反馈。学生总结求倒数的方法。板书:分子、分母调换位置。看教材第28页,完善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用1除以这个数,这个数如果是分数,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5.反馈练习。(1)完成教材第28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视。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2)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六的第15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明想法和思路。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1.找一找下列各数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四 思维训练参考答案练习六1. 略2. (1)对。(2)不对。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不。

46、对。0没有倒数。(4)不对。小于1的数的倒数比这个数大。5. 小红说得对。(提示:参照倒数定义)板书设计倒数的认识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找倒数的方法:如果是分数,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如果是整数,看作分母为“1”的假分数。一定要注意,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倒数是相互依存的。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把“倒数的认识”编组为分数除法这一单元的第一节,其意图就是突出这个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倒数的概念是学习分数除法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乘这个数的倒数。教材还注意突出倒数是表示两数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要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倒数不能孤立存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通过对乘法算式的观察,比较容易掌握本课内容。课堂设计说明1.老师多“让”,学生就会多“得”。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节省教学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多“让”的结果就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这样做不仅增添了课堂活力,而且还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解决了学生的困惑,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领略到了数学的魅力。2.通过学生“质疑自学交流讨论评价”的模式,充分发挥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由学生自己完成。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

六年级上学期计算机上册教案,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相关推荐

  1.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机教案,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案(49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 ...

  2. 二年级数学计算机教学教案,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2014年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21 页 2014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备课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 ...

  3. 人教版计算机全册教案,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信息学科全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计算机教学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小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不仅是为了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劳动者 ...

  4. 六年级上学期计算机上册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 ...

  5. 二年级数学计算机教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2014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 ...

  6.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计算机教案,小学二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案范文【三篇】

    [导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 ...

  7. 八年级上学期计算机教学计划,八年级上学期劳技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学期劳技教学计划 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指标,可以将计划分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那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应该如何制定呢?下面是爱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供大家 ...

  8. 六年级下计算机教案封面,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 主备教师:赵满合作教师:李媛.李智.刘霞复备教师:赵满 课题 圆柱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9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 ...

  9. 七年级上册计算机工作总结,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教学工作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2)和(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个学期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怒力实施教学工作计划,有组织,有步 ...

  10. 初二年级估算要不要用计算机,期中备考:人教版1-6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抓紧为孩子收藏!...

    原标题:期中备考:人教版1-6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抓紧为孩子收藏! 一年级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1. 数一数 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 ...

最新文章

  1. JVM运行时数据区---堆(TLAB)
  2. 再次推荐数据安全清除软件----Eraser
  3. EJBCA使用之注册用户及创建证书
  4. zTree的调用设使用(跨两个系统,两类技术实现的项目案例SpringMVC+Spring+MyBatis和Struts2+Spring+ibatis框架组合)
  5. LeetCode 第 34 场双周赛(385/2842,前13.5%)
  6. win8 apache php mysql_windows8.1下Apache+Php+MySQL配置步骤
  7. python Fabric库学习
  8. React Native (一) react-native-video实现音乐播放器和进度条的功能
  9. html图标框架中文版,常见css框架有哪些?
  10. 如何更改应用路径_【电脑】实用技巧分享:如何更改电脑桌面路径?
  11. windows server 2012/2016 开启桌面图标
  12. adalm pluto_Apache Pluto和Velocity集成教程示例
  13. Android复习之冒泡排序
  14. protel 99se 层次原理图的切换
  15. java的输入输出流类型_理解JAVA输入输出流
  16. (译)如何使用spritehelper和levelhelper教程:引子
  17. python程序加密狗_加密狗 超级狗 加密程序 程序授权示例 程序授权验证
  18. C语言怎么用键盘复制,怎样复制粘贴,复制粘贴的快捷键.docx
  19. 华为云教程(弹性云服务器ECS)
  20. python全套数据分析课程_B 站疯传,堪称最强,一整套Python数据分析课程,学完月薪30K+!...

热门文章

  1. android11怎么降级真我,安卓11怎么降回安卓10?安卓11降回安卓10相关操作步骤
  2. Linux环境安装之Ant
  3. 大学生旅游风景主题dreamweaver网页设计大作业-陕西渭南HTML+CSS制作网页
  4. 用window.dialogArguments时出现window.dialogArguments is undefined
  5. 【Android】ListView刷新、加载
  6. class文件的加载过程
  7. PPT中导出高分辨率图片的方法
  8. HP OMEN品牌机配3090显卡,驱动,CUDA,Cudnn安装过程
  9. Random随机数和for循环,实现猜数游戏和双色球
  10. EXTJS源码分析与开发实例-原创2章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