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qq_26093511/article/details/51683648

最近再做一个项目,发现485不能发送数据,感到非常奇怪!后来查阅相关资料才发现可能是   485波特率设置过高(我设置的485波特率是115200)!  后来把波特率改小一点,改成9600 ,结果就能正常通信了!

做485实验时,波特率不能设置太高!!

波特率越高,代表传输信号频率越高。

相同的电缆,信号频率越高时,感抗越大,信号在传输线上的损耗也就越大。因此,波特率越高,传输距离越短。

------------------------------------------------------------------------------------------------------------

下面是热心网友nicole088提供的细节性描述,我觉得非常不错。

对“RS485 总线的通讯容量较少,理论上最多仅容许接入32 个设备” 这个点提出不一样的观点:

1. 485通讯中一个串口可以控制多少个设备的问题是与该485网络中的电气特性和协议特性所决定的。 所谓电气特性就是指的是要保证485网络中的特征阻抗在允许的范围内,应该是120欧姆左右,连接的设备越多,特征阻抗越小,所以一般在485网络中一般都要加120欧姆的终端电阻。同时还要保证信号的衰减在可接受范围内。

2. 在MODBUS 协议栈中,协议支持的寻址范围,决定了从机的个数31个+主机1个 = 32个。

--------------------------------------------------------------------------------------------------------------

● RS485 总线的通讯容量较少,理论上最多仅容许接入32 个设备,不适于以楼宇为结点的多用户容量要求。

  ● RS485 总线的通讯速率低,常用波特率为9600bps。而且其速率与通讯距离有直接关系,当达到数百米以上通讯距离时,其可靠通讯速率<1200bps。

  ● RS485 芯片功耗较大,静态功耗达到2-3mA,工作电流(发送)达到20mA,若加上偏置电阻及终端电阻,工作电流会更大。增加了线路电压降,不利于远程布线。

  ● RS485 总线构成的网络只能以串行布线,不能构成星形等任意分支。串行布线对于小区实际布线设计及施工造成很大难度,不遵循串行布线规则又将大大降低通讯的稳定性。

  ● RS485 总线自身的电气性能决定了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稳定性较差,在多节点、长距离场合需对网络进行阻抗匹配等调试,增添工程复杂性。

  ● RS485 总线通常不带隔离,当网络上某一节点出现故障会导致系统整体或局部的瘫痪,而且又难以判断其故障位置。

  ● RS485 总线采用主机轮询方式,这样会造成以下的弊端:
  1) 通信的吞吐量较低,不适用于通信量要求较大(或平均通信量较低,但呈突发式的)场合。
  2) 系统较大时,实时性较差。
  3) 主机不停地轮询各从机,每个从机都必须对主机的所有查询作出分析,以决定是否回应主机,势必增加各从机的系统开销。
  4) 当从机之间需要进行通信时,必须通过主机,增加了从机间通信的难度及主机负担。

  ● RS485 总线长距离传输(1200 米以上)时一般暴露于户外,极易因为雷击等原因引入过电压。RS485收发器工作电压较低(5V 左右),其本身耐压也非常低(-7V~+12V),一旦过压引入,就会击穿损坏。通信节点受损后无法恢复,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以保护。

  RS485布线借助RS485集线器和RS485中继器可以任意布设成星型接线与树形接线。485布线规范是必须要手牵手的布线,一旦没有借助RS485集线器和RS485中继器直接布设成星型连接和树形连接,很容易造成信号反射导致总线不稳定。很多施工方在RS485布线过程中,使用了星型接线和树形接线,有的时候整个系统非常稳定,但是有的时候则总是出现问题,又很难查找原因,一般都是由于不规范布线所引起的。

RS485波特率问题相关推荐

  1. PROFINET转RS485 MODBUS RTU网关PNMD485-K20连接西门子PLC和工业称重控制仪表配置案例RS485 MODBUS RTU转PROFINET网关

    前言: 随着工业现场总线技术以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自动化现场通常有多种通讯协议同时存在,对于不同协议的设备之间如何通讯,是我们必须面临解决的问题,如工业称重自动化项目中为了方便工程师实时监 ...

  2. RS485信号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Linux下io函数read.write和epoll等 2.熟练RS485串口的信号特点 二.实验过程 1.为自己单片机电路板(后面称为A板)下载新的hex文件. 然后按下K ...

  3. 同一MODBUS读写多(两)个BH32角度传感器

    作者:卓晴博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更新时间:2020-08-18 Tuesday 实验过程没有达到最开始的目的! ■ 设计背景 在 双轴机械臂调试 中所使用的 基于STC8H1K28的双轴机械臂驱动模 ...

  4. can隔离器 总线隔离适配器简单应用

    LCAN485-Optoadapter是一款通用型总线隔离器,完全的硬件逻辑设计,具有2路CAN通道和2路RS485通道,每个通道采用金升阳电源模块和信号隔离芯片实现1000VDC电气隔离,每个通道独 ...

  5. 西门子HMI设备与V20变频器如何实现通讯?

    通常情况下,要实现HMI设备与V20变频器的通讯,需要一个支持USS通讯或MODBUS通讯的PLC,比如S7-200系列PLC.其通讯电缆连接如图1所示.PLC的一个通讯端口与触摸屏连接,可以采用PP ...

  6. 阿尔泰三相全参数交流电量采集模块

    三相全参数交流电量采集模块,RS485 通讯接口,带有标准 ModbusRTU 协议. 配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用方便,性能稳定. 产品尺寸 主要指标 模拟量输入 输入通道 3 路电流通道. 3 路 ...

  7. RT Thread Free Modbus移植问题整理

    RT Thread Free Modbus移植问题整理 问题描述: 在读写寄存器中,写数据正常,只能读1个寄存器的值,多个值会异常. 在移植过程中发现串口(或RS485)数据接收长度异常. 一.环境描 ...

  8. can总线不加末端电阻_高手写的CAN总线入门总结

    1. 简介 CAN总线由德国BOSCH公司开发,最高速率可达到1Mbps.CAN的容错能力特别强,CAN控制器内建了强大的检错和处理机制.另外不同于传统的网络(比如USB或者以太网),CAN节点与节点 ...

  9. can总线不加末端电阻_高手写的CAN总线入门总结,对全面理解CAN总线特性很有帮助...

    1. 简介 CAN总线由德国BOSCH公司开发,最高速率可达到1Mbps.CAN的容错能力特别强,CAN控制器内建了强大的检错和处理机制.另外不同于传统的网络(比如USB或者以太网),CAN节点与节点 ...

最新文章

  1. 第一篇博客,java学生管理系统(挑战全网最全)
  2. MyBatis 实际使用案例-核心对象的生命周期
  3. 【玩转cocos2d-x之二十六】数据结构CCDictionary
  4. 如何设置jinternalframe无边框_word文档美化技巧:加个边框提升版面颜值
  5. 国产OS推广应从娃娃和体制内双管齐下
  6. Redis运维和开发学习笔记(2) redis持久化
  7. c语言中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包含另一个字符串
  8. 荣耀总裁赵明:如果开机很快 也就没有必要给消费者看任何广告了
  9. 给网站外链进行重定向跳转
  10. 开发 面试_农行软件开发中心实习面试
  11. PHP CURL实现远程下载文件到本地
  12. 扇贝有道180911每日一句
  13. 零基础如何入门MATLAB(适用于所有编程语言)?(建议收藏)
  14. i2c-tools使用及调试
  15. nekohtml转换html时标签变大写的问题
  16. 【Selenium Grid 分布式测试】Selenium Grid下载安装
  17. css3背景颜色渐变属性(Gradients)
  18. 【day13】【洛谷算法题】-P5713洛谷团队系统-刷题反思集[入门2分支结构]
  19. 80C51单片机:2.初学点亮发光二极管,流水灯案例
  20. 【Nand2tetris】Project01

热门文章

  1. 第四天 可用试验环境和创建快照
  2. 咳咳,会用redis的帅哥拿到了上万,我这会用redis,还会配置redis的小鲜肉最低也待18k吧
  3. 探探(一级页面) 产品体验
  4. 我国古代数学家张邱建在《算经》中出了一道“百钱买百鸡”的问题,题意是这样的:5文钱可以买一只公鸡,3文钱可以买一只母鸡,1文钱可以买3只雏鸡。现在用100文钱买100只鸡,那么各有公鸡、母鸡、雏鸡多少
  5. Conformal ECO 流程介绍
  6. 如何区分US、PAW、LDA、GGA、PW91
  7. 微信小程序语言与web开发语言的区别
  8. 2018.09.25【洛谷P4472】【BJWC2018】八维(字符串哈希)(倍增)
  9. Linux系统编程-文件的操作
  10. 记一次业务系统拆分的数据迁移及系统切换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