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503145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明: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即将从大学里的博后研究员变成一家科技公司研发部的研发工程师,虽然没有转行,但是深谙工作内容和方式会有很大的区别。希望过来的大牛们能够指导下怎样做好转型,调整自己的期待,培养新的能力。

我的初心源于,研究很爽非常能满足自己的EGO和好奇心,但是我更想能够实在地把知识转换成能够帮到听障群体的全面(holistic)的方案。之前的科研项目都是专注于一个方面,没有足够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这个让我感觉很拘束。

作者:张浩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503145/answer/982459073

科研(research)的目的是分享,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越多人知道、越多人跟进模仿越好,以论文发表为主要产出。

研发(R&D)的目的是赚钱,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越少人了解,越少人能跟进重复越好,以专利和技术秘密为主要产出。

上面是根本性不同,由此会衍生出更多不同,比如research关心单一指标是否足够高、足够新,而对于整体有效性不怎么关注;而R&D关心的是产品是否真的effective,是否有好看的范式,是否有单一指标的突破,不怎么关注。二者的诸多不同都可以用这个框架来理解和解释。

作者:赵俊博 Jake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503145/answer/980324384

持续游走于二者之间,深有体会。要过年了,我就来个脱口秀一样的回答。简单来说:1. 科研和研发都是要解决问题。2. 思维上,科研更深更细、研发更宽更周全。

既然都是要解决问题,我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来解释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今天突然非常想吃柚子。

第一步,我们要定义+分解问题,甚至是花流程图。你看首先我要去看看家里有没有柚子,有的话是否新鲜,没有的话我去哪里买,等等。

第二步,如果我是科研就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里有没有研究上的挑战(research challenge)? 比如说:
    - 脑科学:我能不能模拟大脑电信号,让我不用做任何事就能感觉吃到柚子?
    - 运筹学:我怎么开发一个算法让我走的路是最短的?
    - 机械学:我能不能放一个保鲜的化学制品在冰箱里让柚子永久能吃?

读者读到这里,一定想骂我在胡扯淡了。不过,能让你有这种感觉就对了!可以说,每一个科研问题在一开始都看起来是扯淡的。它背后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1. 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是确定性的,绝对不能叫他科研。2. 很小很细致很能定义的出来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学界经常说的 “Problem narrow down.”

那我们再来看看研发。这里我要思考的问题是很层级化的(按照顺序):
    - 整体的架构是什么样子的?要分几个模块。首先需要有个起床模块,然后去检查冰箱模块,之后出门坐电梯模块,之后出门模块。
    - 每个模块的开发周期有多长?
    - 实际部署的时候哪里可能会成为瓶颈?整体部署后的运营成本会是多少?
    - 最后最重要的:兜底逻辑。要是我常去的超市没有柚子卖怎么办?我的plan B是什么?

研发最重要的是确保整个系统可以稳定得运转起来,以及完善的兜底逻辑。无论如何,系统需要有个稳定的产出。这里不care的事情包括:一个新的生产要素的冲击(模拟脑波信号)、模块内部的极致创新。研发本身需要确保的第一是完备性 —— 系统得先可用。第二才是高可用,这里的高可用不管是从哪个模块进去大改或创新(可能可以利用科研结果),或者是架构、流程上做文章。

总结,科研是单点创新思维,研发是闭环工程思维。

作者:RoseofVersailles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503145/answer/981140100

从个人的体验上来讲,在大学做科研,你是自由的,你可以任意挑战自己认知的极限,使用任何你认为妥当的研究手段,并且不用承担研究失败的后果,你的成果更多的是面向未来的,或者是给后人提供了理论上的新支撑。

在企业做研发,你是受限的,你的研发手段以及研发目标一定不可以跳出企业前人制定的框架,你的任务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微调,你的研究目标是微调之后更赚钱,你一个人无法承担失败的后果,当你决定研究方向和手段的时候,一定会开会,定好责任分配,到时候出问题好甩锅。

如果你喜欢按照规矩办事,想多赚钱,不想多动脑子,尤其是思考整个领域的未来以及探索完全的未知,那么企业研发更适合你。

如果你对循规蹈矩感到无聊,你想做崭新的研究,想你死之后还被后人记住(还有人读并且引用你的文章和理论),用你浑身解数挑战未知,大学更适合你。

作者:JaysonPetrelli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503145/answer/979835333

毕业时一直想找高校教职,然而加拿大位置少,竞争激烈,只能转向国内,但是发现国内也不容易,难的地方一个是国内还停留在数文章数量的level,另一个就是需要“关系”,如果和国内大佬没有connection的话是很难进国内高校的。以前不知道,也是后来才知道国内高校要提前联系大佬,然后各个大佬再给学校上报,最终学校根据大佬报上来的名单再确定招聘简章,也就是说如果是看到招聘简章再投简历的话基本已经晚了,人家早就定好了。

扯远了,言归正传,后来就误打误撞来到了华为在渥太华的研究中心。我们组主要做两块,一块是做prototype,一块是做预研。做prototype的同事们应该算是development,毕竟不是产品线,所以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实现paper中的算法,以及效果如何,至于代码的效率以及是否clean,都不是太care。而预研这一块主要是跟当下学术界在搞什么,什么方向比较火,以及看国内的团队是否搞偏了,不像科研research那样更注重的是提新的理论,新的算法。总体感觉下来是科研界的research创新性更高,关注点是如何搞个新的东西出来,至于是否简单,容易实现与否则不太关注。业界的research更保守,更关注的是如何高效简单的解决问题,方法是否可行。

作者:Terrel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503145/answer/980717408

我研究生毕业,现在的工作状态就是R&D。

科研(research)方面我觉得主要侧重于研究方向是否是热点、是否是前沿等等评判维度,但一般不考虑实际的应用。比如我研究生期间研究智能算法,我的重点就是找到好的Idea,然后用Matlab实现一个demo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就可以顺利发paper了,不用特别强调实际的工程落地问题。从我们机械专业的角度看,research就好比在仿真环境加工,而R&D就相当于把程序放在实体机床上加工,仿真随便搞没关系,但实际加工程序出问题可能就把机床撞坏了。

实际工作中的R&D,遇到问题也要有好的Idea,也要去探索解决方案,但一般会保守的选择已经成熟的算法,稍加修改应用到自己的项目中。所以实际工作的R&D就要考虑更多的工程应用,实际的工程问题比单纯的research复杂的太多了,而且繁琐的东西也多。从这个角度讲,从research到R&D需要调整一下心态,research容易做到完美,但R&D牵涉的面太宽,可能有很多东西要妥协,要有接受不完美的准备。

作者:buzzBeater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503145/answer/978410954

很久以前听过面试SDE和research的学生互相开玩笑,SDE说:做research基本上是口嗨,搞一些有的没的,实用价值低,落地难,能带来多少ROI?做research的人对SDE说:你们就是调包和基于ctrl-c、ctrl-v的编程,都是体力活,业务活,创新少门槛还低,有什么意思?

以上虽然是玩笑话,但或多或少反映了两个群体的stereotype的特点。

从职业发展角度,我觉得research转RD,好好找师傅练一下coding,几个工程下来,没太大问题,当然学统计等其他和cs比较远的人可能比较麻烦,学习曲线比较陡;倒是RD转research,可能得找老师好好系统地训练下,得补一下理论、思考idea的套路、和结构化present和writing的流程,而且research得看智商,不太聪明的人上限不高。

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做RD的同时在从业务中抽象出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这是保持个人竞争力的关键。所以我喜欢reserch和rd都不错的学生。

作者:匿名用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503145/answer/982210278

科研注重“磕”,研发注重“研”。

作者:崔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503145/answer/991876829

武林高手和军队的区别。

学术界做科研往往是自己可以一条龙,从上游到下游你都可以自己来搞。一个好的idea,价值千金:大到可以开创一个新领域,小也可以攻克一个难题,为人类知识的增加做贡献。

工业界往往是集团军式作战,讲分工,讲协作。也许你很牛,一个人能够搞定所有问题;然而商场如战场,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很多时候研发的时间是有限、甚至争分夺秒的。企业比学术界有钱,所以它可以堆资源,砸钱砸人砸硬件,把一个大问题拆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齐步前进。这就涉及到一个分工和协作的问题:你做的这小块,要怎样和你的同事步调一致地前进,快速地推进项目,你一个人做的太快没有用,要确保你的同事能跟的上你,当然拖后腿就更不行了。再者,时间规划、PPT汇报、标准化流程这几项技能都是非常有用的,越大的公司越是有用,你工作时间久了自然就有体会。总结起来就是organizational skills不能缺少。

然后就是consistency和reliability在工业界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你能做到均值60分方差5,会比做到均值70但方差30要来的更牛逼。

之前有个前辈跟我讲,做research,你做出的东西别人做不出来,大家朝你竖大拇指;而做development,你做的东西别人也能做出来,大家才朝你竖大拇指。

大致就这样。

作者:Sniffer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503145/answer/980402466

打个比方吧,假如想要实现某个目标。research的目的是,你找到了某种新方法,哪怕是只有1%成功可能性,你的research也是成立的。而R&D的目的是,当你确定了某种方法后(不管新旧),你必须保证它100%的能实现你的目标。

不断更新资源

获取更多精彩

长按二维码扫码关注

科研(research)与研发(RD)思维有什么区别?相关推荐

  1.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有什么区别?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有什么区别? 怎么知道自己是哪种思维? 回答  关注 (3311) | 查看更多问答 144个回答 曾加 蚂蚁金服数据分析师03-11 ...

  2.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底层系统不一样

    首先我们要明白: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底层系统不一样 它决定了穷人和富人不管对待任何事情上,都会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底层系统就和电脑的cpu,手机的操作系统一样,不同的CPU在处理同一件事情 ...

  3. 打破科研人员成长道路的思维定势

    <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20年第10期卷首语,作者:包云岗 2019年10月,李国杰院士在<中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新时期呼唤新的科研模式--中国70年信息技术发展的回 ...

  4. 计算机思维与数学思维的本质区别

    计算机思维和数学思维,都包括了抽象和逻辑. 数学的抽象,在于剥离具体.数学研究从公理出发,可以变成纯思维的活动,和具体的的现实脱离关系.数学上的人为"定义",就是为了尽可能给出范围 ...

  5. Mindmanger,iMindMap,MindMappe密钥激活版思维导图区别对比

    常用的基本导图软件iMindMap,Mindmanger,MindMappe等等. iMindmap由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先生代言,绘制出的导图漂亮,最接近手绘.适合个人制作小型思维导图或者头脑风 ...

  6. 开车的人和不开车的人思维有什么区别?

    开车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你能横穿马路跑过去,不是因为你跑得快,而是过来的车都踩了刹车. 作者:海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627388/answer/ ...

  7. 读大学,大学四年培养的思维与工作能力,(读研,读博)

    > 中国985/211大学名单,其他 211大学名单-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41827647.html 中国有哪些985院校?- https:/ ...

  8. 何晓冬:做科研与其各拿十块“铜牌”,不如合力做一块“金牌”

    [专栏:创新机制]据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在学术期刊上有关AI的论文引用率占比为20.7%,美国为19.8%,这是中国首次超过美国. 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前段时间发文认为,我国目 ...

  9. 达摩院2022十大科技趋势发布:人工智能将催生科研新范

    来源:ScienceAI 本文约5000字,建议阅读5分钟 近日,阿里达摩院发布了 2022 十大科技趋势,其中 AI for Science 占据了卷首位置. 一个世纪以来,数字科技的演进推动了人类 ...

最新文章

  1. Linux 小知识翻译 - 「命令行的提示符」
  2. Kafka的生产者优秀架构设计
  3. OpenAI联合创始人:AI的极限?我真的不知道!
  4. ORA-12514: TNS: 监听程序当前无法识别连接描述符中请求的服务
  5. Java中的基本类型变量储存方式
  6. python下载图片-Python下载URL图片
  7. 编写python程序、创建名为class的数据库_Python中的元类(metaclass)以及元类实现单例模式...
  8. 在WordPress中添加简书风格的连载目录和文章导航
  9. excel表格不够怎么添加_这个Excel表格,怎么做的这么漂亮
  10. ei加声调怎么加_ei在e还是i上标声调
  11. python json传参数可以传对象吗_廖雪峰的python系列教程(52)——IO编程之序列化...
  12. setupUi()引起的麻烦
  13. Git(2)-- Git安装后首次配置与第一次使用Git和Github管理自己的代码(超详细纯小白图文教程)
  14. nbu备份oracle中途停止,NBU异构还原Oracle完整备份的一些总结
  15. Python中 实现过采样和下采样
  16. k3cloud6.0文件服务器,K3Cloud系统集成配置详解
  17. 新员工入职表_医院新员工入职培训怎么做?
  18. 计算机共享在哪里找,电脑共享文件在哪里找
  19. 如何在微信直接下载app?
  20. 充电宝建议买多大的?充电宝有多大的

热门文章

  1. 计算三角形面积循环结构c语言,c语言如何求三角形的面积_后端开发
  2. js逆向之爬取网易云音乐和歌曲评论
  3. 计算机基础-分类介绍
  4. 自学编程该如何入手?
  5. 联科教育【免费公开课】每周一和周三晚19:30分:C#程序设计--基础篇,赶快围观啦~~~
  6. scatter python_Python中scatter()函数--转载
  7. 智能扫地机器人十大品牌排行
  8. 【VMware vSAN 7.0】6.11 为见证流量配置网络接口—我们有软硬件解决方案
  9. 和腾讯工作十几年的资深测试工程师讨论今年校招标准。
  10. 进程管理---经典进程的同步问题及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