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Time_Wait和CLOSE_WAIT时间

修改Time_Wait参数的方法 (在服务端修改)
Windows下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添加名为TcpTimedWaitDelay的
DWORD键,设置为30,以缩短TIME_WAIT的等待时间

解决CLOSE_WAIT的方法:(在客户端修改)
1 一般原因都是TCP连接没有调用关闭方法。需要应用来处理网络链接关闭。
2 对于Web请求出现这个原因,经常是因为Response的BodyStream没有调用Close.
比如Widnows下:
使用HttpWebRequest 一定要保证GetRequestStream和GetResponse对象关闭,否则容易造成连接处于CLOSE_WAIT状态
3 TCP的KeepLive功能,可以让操作系统替我们自动清理掉CLOSE_WAIT的连接。
但是KeepLive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默认是7200秒,也就是2个小时才清理一次。往往满足不了要求。可以调小该数值。
Windows下的调整方法为
HKEY_LOCAL_MACHINE/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下的以下三个参数:
KeepAliveInterval,设置其值为1000 www.2cto.com
KeepAliveTime,设置其值为300000(单位为毫秒,300000代表5分钟)
TcpMaxDataRetransmissions,设置其值为5
Close_Wait引发的问题:
Close_Wait会占用一个连接,网络可用连接小。数量过多,可能会引起网络性能下降,并占用系统非换页内存。 尤其是在有连接池的情况下(比如HttpRequest)
会耗尽连接池的网络连接数,导致无法建立网络连接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KeepAliveTime”=dword:006ddd00
“KeepAliveInterval”=dword:000003e8
“MaxDataRetries”=”5″

From:http://blog.csdn.net/wuzhiping_luke/article/details/9962947

==================================================================================================

Time_Wait和Close_Wait的产生原因及区别

昨天解决了一个HttpClient调用错误导致的服务器异常,具体过程如下:

http://blog.csdn.net/shootyou/article/details/6615051

里头的分析过程有提到,通过查看服务器网络状态检测到服务器有大量的CLOSE_WAIT的状态。

在服务器的日常维护过程中,会经常用到下面的命令:

  1.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它会显示例如下面的信息:

TIME_WAIT 814
CLOSE_WAIT 1
FIN_WAIT1 1
ESTABLISHED 634
SYN_RECV 2
LAST_ACK 1

常用的三个状态是:ESTABLISHED 表示正在通信,TIME_WAIT 表示主动关闭,CLOSE_WAIT 表示被动关闭。

具体每种状态什么意思,其实无需多说,看看下面这种图就明白了,注意这里提到的服务器应该是业务请求接受处理的一方:

这么多状态不用都记住,只要了解到我上面提到的最常见的三种状态的意义就可以了。一般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也不会去查看网络状态,如果服务器出了异常,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下面两种情况:

1.服务器保持了大量TIME_WAIT状态

2.服务器保持了大量CLOSE_WAIT状态

因为linux分配给一个用户的文件句柄是有限的(可以参考:http://blog.csdn.net/shootyou/article/details/6579139),而TIME_WAIT和CLOSE_WAIT两种状态如果一直被保持,那么意味着对应数目的通道就一直被占着,而且是“占着茅坑不使劲”,一旦达到句柄数上限,新的请求就无法被处理了,接着就是大量Too Many Open Files异常,tomcat崩溃。。。

下 面来讨论下这两种情况的处理方法,网上有很多资料把这两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混为一谈,以为优化系统内核参数就可以解决问题,其实是不恰当的,优化系统内核参 数解决TIME_WAIT可能很容易,但是应对CLOSE_WAIT的情况还是需要从程序本身出发。现在来分别说说这两种情况的处理方法:

1.服务器保持了大量TIME_WAIT状态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一些爬虫服务器或者WEB服务器(如果网管在安装的时候没有做内核参数优化的话)上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

从 上面的示意图可以看得出来,TIME_WAIT是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保持的状态,对于爬虫服务器来说他本身就是“客户端”,在完成一个爬取任务之后,他就 会发起主动关闭连接,从而进入TIME_WAIT的状态,然后在保持这个状态2MSL(max segment lifetime)时间之后,彻底关闭回收资源。为什么要这么做?明明就已经主动关闭连接了为啥还要保持资源一段时间呢?这个是TCP/IP的设计者规定 的,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防止上一次连接中的包,迷路后重新出现,影响新连接(经过2MSL,上一次连接中所有的重复包都会消失)
2. 可靠的关闭TCP连接。在主动关闭方发送的最后一个 ack(fin) ,有可能丢失,这时被动方会重新发fin, 如果这时主动方处于 CLOSED 状态 ,就会响应 rst 而不是 ack。所以主动方要处于 TIME_WAIT 状态,而不能是 CLOSED 。另外这么设计TIME_WAIT 会定时的回收资源,并不会占用很大资源的,除非短时间内接受大量请求或者受到攻击。

关于MSL引用下面一段话:

  1. MSL 為 一個 TCP Segment (某一塊 TCP 網路封包) 從來源送到目的之間可續存的時間 (也就是一個網路封包在網路上傳輸時能存活的時間),由 於 RFC 793 TCP 傳輸協定是在 1981 年定義的,當時的網路速度不像現在的網際網路那樣發達,你可以想像你從瀏覽器輸入網址等到第一 個 byte 出現要等 4 分鐘嗎?在現在的網路環境下幾乎不可能有這種事情發生,因此我們大可將 TIME_WAIT 狀態的續存時間大幅調低,好 讓 連線埠 (Ports) 能更快空出來給其他連線使用。

再引用网络资源的一段话:

  1. 值 得一说的是,对于基于TCP的HTTP协议,关闭TCP连接的是Server端,这样,Server端会进入TIME_WAIT状态,可 想而知,对于访 问量大的Web Server,会存在大量的TIME_WAIT状态,假如server一秒钟接收1000个请求,那么就会积压 240*1000=240,000个 TIME_WAIT的记录,维护这些状态给Server带来负担。当然现代操作系统都会用快速的查找算法来管理这些 TIME_WAIT,所以对于新的 TCP连接请求,判断是否hit中一个TIME_WAIT不会太费时间,但是有这么多状态要维护总是不好。
  2. HTTP协议1.1版规定default行为是Keep-Alive,也就是会重用TCP连接传输多个 request/response,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发现了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HTTP的交互跟上面画的那个图是不一样的,关闭连接的不是客户端,而是服务器,所以web服务器也是会出现大量的TIME_WAIT的情况的。

现在来说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思路很简单,就是让服务器能够快速回收和重用那些TIME_WAIT的资源。
下面来看一下我们网管对/etc/sysctl.conf文件的修改:
  1. #对于一个新建连接,内核要发送多少个 SYN 连接请求才决定放弃,不应该大于255,默认值是5,对应于180秒左右时间
  2. net.ipv4.tcp_syn_retries=2
  3. #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2
  4. #表示当keepalive起用的时候,TCP发送keepalive消息的频度。缺省是2小时,改为300秒
  5.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1200
  6. net.ipv4.tcp_orphan_retries=3
  7. #表示如果套接字由本端要求关闭,这个参数决定了它保持在FIN-WAIT-2状态的时间
  8. net.ipv4.tcp_fin_timeout=30
  9. #表示SYN队列的长度,默认为1024,加大队列长度为8192,可以容纳更多等待连接的网络连接数。
  10.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4096
  11. #表示开启SYN Cookies。当出现SYN等待队列溢出时,启用cookies来处理,可防范少量SYN攻击,默认为0,表示关闭
  12.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13. #表示开启重用。允许将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默认为0,表示关闭
  14. net.ipv4.tcp_tw_reuse = 1
  15. #表示开启TCP连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认为0,表示关闭
  16.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17. ##减少超时前的探测次数
  18. net.ipv4.tcp_keepalive_probes=5
  19. ##优化网络设备接收队列
  20. 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3000
修改完之后执行/sbin/sysctl -p让参数生效。
这里头主要注意到的是net.ipv4.tcp_tw_reuse
net.ipv4.tcp_tw_recycle
net.ipv4.tcp_fin_timeout
net.ipv4.tcp_keepalive_*
这几个参数。
net.ipv4.tcp_tw_reuse和net.ipv4.tcp_tw_recycle的开启都是为了回收处于TIME_WAIT状态的资源。
net.ipv4.tcp_fin_timeout这个时间可以减少在异常情况下服务器从FIN-WAIT-2转到TIME_WAIT的时间。
net.ipv4.tcp_keepalive_*一系列参数,是用来设置服务器检测连接存活的相关配置。
关于keepalive的用途可以参考:http://hi.baidu.com/tantea/blog/item/580b9d0218f981793812bb7b.html
2.服务器保持了大量CLOSE_WAIT状态
休息一下,喘口气,一开始只是打算说说TIME_WAIT和CLOSE_WAIT的区别,没想到越挖越深,这也是写博客总结的好处,总可以有意外的收获。
TIME_WAIT状态可以通过优化服务器参数得到解决,因为发生TIME_WAIT的情况是服务器自己可控的,要么就是对方连接的异常,要么就是自己没有迅速回收资源,总之不是由于自己程序错误导致的。
但 是CLOSE_WAIT就不一样了,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来,如果一直保持在CLOSE_WAIT状态,那么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对方关闭连接之后服务器程 序自己没有进一步发出ack信号。换句话说,就是在对方连接关闭之后,程序里没有检测到,或者程序压根就忘记了这个时候需要关闭连接,于是这个资源就一直 被程序占着。个人觉得这种情况,通过服务器内核参数也没办法解决,服务器对于程序抢占的资源没有主动回收的权利,除非终止程序运行。
如果你使用的是HttpClient并且你遇到了大量CLOSE_WAIT的情况,那么这篇日志也许对你有用:http://blog.csdn.net/shootyou/article/details/6615051
在那边日志里头我举了个场景,来说明CLOSE_WAIT和TIME_WAIT的区别,这里重新描述一下:
服 务器A是一台爬虫服务器,它使用简单的HttpClient去请求资源服务器B上面的apache获取文件资源,正常情况下,如果请求成功,那么在抓取完 资源后,服务器A会主动发出关闭连接的请求,这个时候就是主动关闭连接,服务器A的连接状态我们可以看到是TIME_WAIT。如果一旦发生异常呢?假设 请求的资源服务器B上并不存在,那么这个时候就会由服务器B发出关闭连接的请求,服务器A就是被动的关闭了连接,如果服务器A被动关闭连接之后程序员忘了 让HttpClient释放连接,那就会造成CLOSE_WAIT的状态了。
所以如果将大量CLOSE_WAIT的解决办法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查代码。因为问题出在服务器程序里头啊。
From:http://blog.csdn.net/shootyou/article/details/6622226

TCP连接(Time_Wait、Close_Wait)说明相关推荐

  1. php closewait,Linux网络tcp连接大量CLOSE_WAIT和TIME_WAIT状态的出现和解决方法

    关于CLOSE_WAIT和TIME_WAIT状态,服务器端都有可能出现,TIME_WAIT出现应该是短连接较多,需要通过修改内核参数解决,CLOSE_WAIT状态则是服务器程序可能有问题,服务器需要主 ...

  2. 解决webserver tcp连接大量CLOSE_WAIT 问题

    netstat -n | awk '/^tcp/ {++S[$NF]} END{for(a in S) print a, S[a]}'      LAST_ACK 1   SYN_RECV 15    ...

  3. TCP连接大量CLOSE_WAIT状态问题排查

    CLOSE_WAIT产生原因 close_wait是被动关闭连接是形成的,根据TCP状态机,服务器端收到客户端发送的FIN,TCP协议栈会自动发送ACK,链接进入close_wait状态.但如果服务器 ...

  4. 通讯系统经验谈【一】TCP连接状态分析:SYNC_RECV,CLOSE_WAIT,TIME_WAIT

    摘自:http://maoyidao.iteye.com/blog/1744277 面试时看到应聘者简历中写精通网络,TCP编程,我常问一个问题,TCP建立连接需要几次握手?95%以上的应聘者都能答对 ...

  5. 【Tcp】TCP连接中存在大量TIME_WAIT、CLOSE_WAIT的原因【转】

    TCP连接中存在大量TIME_WAIT.CLOSE_WAIT的原因 TCP通信图 TIME_WAIT CLOSE_WAIT TCP通信图 TIME_WAIT 表示客户端主动关闭socket. 原因: ...

  6. TCP连接状态详解及TIME_WAIT过多的解决方法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以及关闭连接的四次握手过程.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以及关闭连接的四次握手过程. 1.建立连接协议(三次握手) (1)客户端发送一个带SYN标志的TCP报文到服务 ...

  7. 网络基础2-3(TC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TIME_WAIT状态的作用,TCP如何保证可靠传输,TCP连接中状态转化,滑动窗口,流量控制,快速重传,拥塞窗口,延迟应答,捎带应答,粘包问题)

    TCP协议 TCP协议概念 TCP全称为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人如其名, 要对数据的传输进行一个详细的控制 TCP协议 ...

  8. Linux记录-TCP状态以及(TIME_WAIT/CLOSE_WAIT)分析(转载)

    1.TCP握手定理 2.TCP状态 l  CLOSED:初始状态,表示TCP连接是"关闭着的"或"未打开的". l  LISTEN :表示服务器端的某个SOCK ...

  9. 面试官问:大量的 TIME_WAIT 状态 TCP 连接,对业务有什么影响?怎么处理?

    点击上方蓝色"方志朋",选择"设为星标" 回复"666"获取独家整理的学习资料! 几个方面: 问题描述:什么现象?什么影响? 问题分析 解决 ...

最新文章

  1. 手把手教你写电商爬虫-第二课 实战尚妆网分页商品采集爬虫
  2. module 'torch.jit' has no attribute 'unused'
  3. hello word 程序 ——简单的spring ioc 学习
  4. 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小技巧
  5. 【Python】Flask 框架安装虚拟环境报错—处理中......
  6. 炒菜机器人的弊端_机器人炒菜真不是你想的那样!
  7.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点状符号制作,地理空间信息符号化表达研究
  8. 功能至上!国内外最实用的协作类软件盘点
  9. 为什么defineProperty不能检测到数组长度的“变化”
  10. sql隐式转换_SQL Server中的隐式转换
  11. dpkg-buildpackage: error: debian/rules binary subprocess was killed by signal 2
  12. ab压力测试_使用ab来一次压力测试之旅
  13. 检查mysql数据库脚本_MYSQL 数据库状态检查脚本(Python版)
  14. java jad_Java反编译工具 jad安装及使用的指南
  15. 塑料粘结硬质铁氧体磁铁的全球与中国市场2022-2028年:技术、参与者、趋势、市场规模及占有率研究报告
  16. JeeSite(2):导入数据,进入系统
  17. memset()函数怎么用?
  18. 跨境电商独立站流量起飞!社媒 Hashtags 营销全攻略!
  19. 协同数据交换平台详细设计方案(word)
  20. 2019 年 9 月编程语言排行榜

热门文章

  1. WordPress 博客平台
  2. WEB产品展示Bootstrap4模板
  3. Mybatis-Plus批量插入数据太慢,使用rewriteBatchedStatements属性优化,堪称速度与激情!
  4. AppScan 7.8.1 - 简体中文
  5. 国内外独立IP行情及网站用独立IP优势面面观
  6. Linux: terminal 终端生存指南
  7. 你所不知的 CSS ::before 和 ::after 伪元素用法
  8. 在Ubuntu上安装mongoDB
  9. 使用js实现思维导图
  10. Magento教程 22:如何确认订单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