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探讨

綦学尧 18021072025 samson.qi@163.com

摘要:本文采用混沌物理学的理论学说解释了元素周期表。

关键词:量态力学 杂化轨道 荷物质密度流形 正多面体 规则分布 融合度 隔离空间 机械谐振

1.简介

1.1 碳元素结构研究现状

自从普朗克等人提出最小粒子和基本粒子的粒子模型后,近一百年来物理学者采用垒积木的方式构建解释物理世界。

玻尔提出电子轨道理论,也称为电子分层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电子是分层的,每层可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个电子,就是第一层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称为s轨道,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称为p轨道,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一次类推。这些处于原子核外层的电子按照轨道的方式运动。

当玻尔提出电子轨道理论之后,采用s轨道 p轨道结构,这些轨道就是量子态的特征值,按照量子叠加原理,量子态是直接叠加的,当不同的原子结合时,所形成的分子结构应该是这些原子轨道的叠加。但实验并非如此,这时一些学者试图对波尔的电子轨道加以改进,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通过改进的量子力学解释化学键的形成。这些学者采用薛定谔公式,然后利用光谱数值约束条件,计算出SP3以及其它杂化轨道的形状,由于SP3恰好是一个四面体结构,化学键键角为109度28分,就得出这个四面体是电子云形状的结论。

按照玻尔的电子轨道理论,碳原子外层有一个s轨道,有三个p轨道,当一个碳原子与其它原子(也包括其它碳原子)结合形成分子时,这个s轨道和三个p轨道就发生混合,变成四个一模一样的轨道,称这个轨道为sp3轨道,这个混合过程称为sp3杂化。这个sp3杂化学说称为杂化轨道理论。

按照杂化轨道理论,sp1杂化键角为180度,sp2杂化键角为120度,sp3杂化键角为109度28分。

1.2 杂化轨道理论的缺陷

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电子云的形状呈现如此的结构。

按照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处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的空间体积非常小,电子的空间体积更小,原子空间中大部分是真空区域,由于电子的高速运动,电子在原子空间出现的几率呈现电子云形状。波函数的哥本哈根解释,也就是几率解释,这个几率解释演变为现在的电子云概念。

这些电子云为什么呈现如此的形状?这些形状又与发射光子的光谱有怎样的联系?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只有采用量子物理的无赖手段,断言这就是量子的特性。

量子物理的三大缺陷,第一是路丰富的原子模型,第二是玻尔的哥本哈根几率解释,第三是由光子能量一份份得出的基本粒子和最小粒子的结论。

1.3 量态力学的物质观

量态力学的统计诠释认为,不存在最小粒子或者基本粒子,物质是可以无限可分的。这样原子的组成部分质子 中子 电子也是可以无限可分的,同样的也不存在所谓的单位电荷,电荷是有荷物质组成,也是可以无限可分的。

根据宇宙的混沌起源,正荷物质向质子中心沉淀,负荷物质向中子表面漂浮,形成现在的原子结构。物质结构与特性是一个衰变弥散过程,通过自扰动形成现在的物质分层结构。在物质的衰减弥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玻色能。由于衰减弥散的过程,物质特性在不同时期可以采用相同的物理公式描述,但有不同的公式参数。

作为物质的特性,包括物质的衰减弥散特性,正荷物质在物质中的沉淀特性,负荷物质在中的漂浮特性,正荷物质与负荷物质的非常慢速的运动特性。

正荷物质与物质的结合体我们称之为质子,负荷物质与物质的结合体称之为中子,质子与中子占据原子的大部分空间。由于质子与中子的衰减弥散影响,质子与中子的物质密度呈现梯度分布,梯度数值与自扰动时质子与中子的随机结合有关。经过一定时期的衰减弥散,质子中子互相融合,我们称这个融合的程度为融合度。通过互相融合,在原子内部形成封闭的隔离空间,在这个隔离空间内部和外部的物质密度和荷物质密度分布不同,我们称这个密度差值为真空度。

由于蓄能状态的真空度和物质密度的梯度分布,使得这个封闭的隔离空间在外界激励下形成谐振,这个谐振是机械谐振。由于这个机械谐振,使得荷物质密度在原子内部呈现流形状态。注意这里的荷物质是基本不动或者有很小的运动,接近于在原子内的原位置上做跳动,通过有规律地跳动,使得物质密度发生有规则的变化,因而呈现荷物质密度的流形。这个荷物质密度流形是电磁能的直接因素。这个荷物质密度的流形又导致玻色能量快速变化,呈现玻色能量密度流形的快速变化。

原子内的玻色能量是一个储能概念,原子内的能量包括机械谐振能量,荷物质流形的电磁能量和玻色能量。正荷物质与负荷物质对于质子球形呈现延迟型球面对称关系。

1.3 量态力学对元素周期表的解释

采用薛定谔公式,然后利用光谱数值约束条件,计算出的杂化轨道的形状,这个杂化轨道形状代表着怎样的物理意义?例如SP3杂化轨道恰好是一个四面体结构对称的图形形状,化学键键角为109度28分,这个四面体结构对称图形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量态力学的统计诠释认为,这个四面体结构对称图形代表的物理意义是量态空间的波形分布,也就是波函数。首先,它是由薛定谔方程求解得出的,第二它是在光谱谱型的约束下得出的,第三是量态空间与三维时空空间有相似的拓扑关系。

我们下面探讨量态空间与三维时空空间拓扑关系的相似性

首先,以电机磁场为例说明电机的量态空间与三维时空空间有相似的拓扑关系。

我们按照麦克斯韦方程,可以求解出电机内部磁场的分布,按照磁场矢量的统计关系,将这些矢量统计映射到量态空间,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相似性,就是三维时空空间的电机有几对极,映射到量态空间后映射图形也会出现几对图形对称性。

再次,在电机内部的电磁场呈现连续流形,映射到量态空间后,也会出现连续流形。

同样的道理,在原子内部,能量密度流形呈连续流形,统计映射到量态空间,也会是一个连续图形。在原子内部有几个中子和质子,在量态空间也会有相应的波函数分布出现,它们有相同的拓扑函数,而这个拓扑关系就是爱因斯坦所讲的“隐函数”。

这个杂化轨道实际上是量态空间的波函数,由于统计映射过程的连续性不变和拓扑不变,那么杂化轨道的图形可以推算出原子内部荷物质密度的流形,根据这个流形就可以得出原子内部质子中子之间的融合度和真空度,以及这种原子的物质密度梯度,也就是这种结构的原子的的物质衰减弥散程度。

2.几何结构简介

2.1 几何结构

2.1.1球面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是正多面体在球面的分布。

这些正多面体有:

正四面体 4面;6棱;4顶点;每面3边;每顶点3棱。

正六面体6面;12棱;8顶点;每面4边;每顶点3棱。

正八面体8面;12棱;6顶点;每面3边;每顶点4棱。

正十二面体12面;30棱;20顶点;每面5边;每顶点3棱。

正二十面体 20面;30棱;12顶点;每面3边;每顶点5棱。

2.1.2 球面规则分布

规则分布是在均匀分布的基础上每个面的中心向外延伸至球面。

正四面体的规则分布是8个顶点。

正六面体的规则分布是14个顶点。

正八面体的规则分布有14个顶点。

正十二面体的规则分布是32个顶点。

正二十面体的规则分布是32个顶点。

均匀分布和规则分布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2.1.3 6方最密分布

六方最密堆积 配位数12,中心一个点,8个顶点。晶胞含2个原子。

晶胞原子数计算=内部原子数+顶点数/顶点棱数。

6方最密分布8个顶点到中心原子的距离不完全相等。

2.1.4球体排列分布

2.1.5 球体面心分布

2.1.61球体体心分布

球体排列分布和球体面心分布以及球体体心分布以及6方最密分布是空间分布。

2.2元素周期表

2.2.1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的排列顺序,分别是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纳 镁 铝 硅磷 硫 氯 氩等

一般元素的中子数等于质子数。

也有中子数不等于质子数的元素,称为同位素,比如碳12和碳13。

惰性气体:氦气 氖气 氩气等。氦气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4,氖气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20;氩气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36,36可以分解为4加32。

2.2.2 分布原则

质子或者中子分别处于几何结构的顶点上。这种分布可能是球面分布,也可能是球体空间分布。

当元素的质子数或者中子数不处于均匀分布或者规则分布时,会出现凹缘和凸缘。

这里所说的质子或者中子不是一个边界明确的均匀球体,而是有分布梯度的物质密度不均匀球体。

在固体物理学或者晶体学中,各个晶粒之间不可以叠加,而在我们讨论的结构中,质子和中子以及质子之间 中子之间可以叠加,叠加部分采用融合度来测度。

通过叠加,在球体空间分布中会出现密闭的隔离空间,在球面中心也可能出现密闭的隔离空间,隔离空间的出现与融合度相关联。

质子内部沉淀有正荷物质,中子外部会存在溢出的负荷物质。这些负荷物质会在整个原子空间呈现密度流形分布。

负荷物质在流行分布不等于负荷物质的流动速度。实际上负荷物质在所处的位置的跳动造成负荷物质的密度流形。这种流形传递较少的机械能量,传递大量的玻色能量。

原子中的凸缘和凹缘由于衰减弥散的原因呈现变化,凸缘的尺寸大于质子和中子的尺寸,凹缘的尺寸小于质子或者中子的尺寸,这样在两个原子结合时,两个原子间凸缘与凹缘的距离大于原子内部中质子和中子的距离,形成所谓的弱结合,这种弱结合称为化学键。

原子或者分子中的物质密度流形和玻色能量密度流形决定了他们的性质,细胞内部也存在玻色密度流形,这种玻色密度流形的能量密度较低。人体和所有生物体内部也存在这样的玻色能量密度流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魂魄,这些玻色能量密度流形的能量密度非常低。人的生命体征结束时,这些玻色能量密度流形会溢出人体之外,也就是人们看到的鬼魂,这些玻色能量密度流形很快会被空间的高能粒子射线破坏,也就是魂魄的存在时间较短。

3. 物理研究方法

3.1 量子力学的研究方法

1900年,普朗克发现光的能量与频率呈正比,呈现一份份的能量状态;随后在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模型;再后来在1913年卢瑟福的学生波尔提出氢原子的轨道学说,以此来解释光谱规律,玻恩提出波函数的几率解释。

1926年薛定谔提出量子的时空连续方程,薛定谔认为方程中的波函数是电子的电荷在空间的分布,这个观念与波尔的粒子学说发生强烈冲突。在1926年的物理学术会议上,薛定谔同波尔发生激烈争议,薛定谔认为,一切物理现象都可以归结于波,归结于某种连续介质的分布和运动,波函数是用来表征真实空间内的电荷运动,一切粒子可以归化为“波包”; 玻尔认为电子是粒子。波尔与薛定谔的争论被普朗克基于基本粒子和最小粒子折中的波粒二象性观念压制,以后的量子力学走入歧途。

量子力学基础是基于光子的能量离散性得出发光粒子的离散性。首先,能量的离散型是一个受测量手段制约的观测量,实际上光子的发光频率在中心点附近有一定的分布,这种分布受测试设备的限制没法测试出来。第二,从发光过程中分析,决定发光的波长的因素是粒子内部的能量密度分布以及发光阈值,不是粒子的结构尺寸。当然粒子的结构尺寸对能量密度分布有影响,这种影响是间接影响。

由于卢瑟福 波尔 玻恩的最小粒子以及基本粒子假设,使得量子力学走入歧途,比如薛定谔的猫 ERP佯谬 崂山道士穿墙等已经脱离人们的常识,量子力学在遇到这些脱离常识的情况时,只是将他们归结于量子力学的规则。

量子力学是基于发光粒子的光谱特性采用倒推的方式总结的一套解释,这些解释由于粒子的垒积木结构堆叠方式而无法再深入发展下去,只能推到重来,重建新的物理大厦。

由于量子力学是基于发光粒子的光谱特性采用倒推的方式总结的一套解释,所以在解释元素周期表是貌似可以解释得通,但是最小粒子和基本粒子以及轨道理论有天生缺陷,对于波函数的诠释完全错误。

3.2 量子场论的研究方法

量子场论是以场的方式研究粒子,由于研究的对象与光子的光谱隔着能量层面,量子场论无法给出实例,也就是无法解释这个场是什么场,长的物理意义不明确。实际上与粒子的光谱直接发生联系的是粒子的能量密度场,但是这个能量密度场与粒子的尺寸无法发生直接的联系。粒子光谱的波长还涉及一个参数,就是发光过程中的连锁反应速度,这个连锁反应速度是发光能量密度的两次方关系,这样粒子的发光波长与尺寸就不是正比关系,而是反比关系。

量子场论是一种研究粒子的方法,由于没有建立正确的物理几何模型,所以至今没有建立起来光谱频率与粒子在相空间的直接联系。

与量子场论和波函数建立联系的是量态空间

3.3 固体力学的研究方法

固体力学是研究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假设是理想粒子,粒子之间不能重叠,这样在研究粒子的内部结构时就无法给出密闭的隔离空间的概念。无法采用固体力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粒子的内部结构。

电流的速度是电子抢占空穴的速度是一个非常错误的物理认识。

3.4 弦论的研究方法

首先,量子场是采用长的方式研究粒子内的运动模式,这种运动可以采用希尔伯特空间分解的方式分解出各个特征向量,这些特征向量代表着正弦运动的空间矢量,这些空间矢量在粒子内部表现为一个个的振动,这些震动就是弦。

弦论的这种研究模式与电机设计的电磁磁路的研究方式类似,是采用路的方式研究粒子内的振动模式。

弦论依旧没有建立粒子内部的结构与振动的联系,只是研究粒子内部的振动,这种振动只是粒子的表象。

3.5 杨振宁老先生指出的研究方向

杨振宁老先生曾经指出理论物理的研究方向应该是美妙的几何结构。我理解的意思是:杨老先生所说的几何结构是指微分几何结构,是指粒子内的几何流形结构。

从这里可以看出,杨振宁老先生与王贻芳院士关于“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观念碰撞已经不仅仅是建设费用的问题,而是根本物理思想的碰撞。王贻芳院士还是抱着“垒积木”的物质结构理念不放,而杨振宁老先生已经放弃了“点粒子”的思想观念,代之以粒子精细的物质结构。

首先,杨老先生指出的研究方向是非常准确的,垒积木的量子力学研究方式已经走入死胡同,高能物理的研究方法是错误的,人们很难想象一个纳米级不到的电子能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导线内行走。高能物理所假设的电子的高速运行,只是通过实验手段制造出来的,不是原子内部电子的真实运行。实际上也不存在电子这个东西,电子只是荷物质的荒谬认识。电流流动的不是电子,而是内部的玻色能量场。

还应该看到,杨老先生以及弦论等研究者没有解决实验验证问题。在粒子尺度空间,我们没有办法直接变到粒子内部去查看究竟,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去验证,就是采用光学方法的方法验证粒子,通过粒子的反应去验证光子,这时就要建立粒子与光子之间的联系。光子与发光粒子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只有通过发光过程的连锁反应速度来建立联系。发光过程的连锁反应速度与粒子内部的能量密度的平方呈正比,因此现在弦论以及按照光谱所得出的振动只是量态空间的能量密度,不是粒子的相空间特性。

要建立粒子相空间与粒子的能量空间的联系,需要通过统计方式将相空间的能量密度矢量映射到量态空间。

3.6 量态力学的研究方法

粒子的密闭的隔离空间与微粒子的物质密度的不均匀分布是粒子内部发生谐振的根本,密闭的隔离空间有储能作用,具有融合度的粒子密度不均匀梯度分布有弹性概念,这样才构成与外界激励的谐振。物质密度的谐振形成空间物质密度流形,进而形成更高密度的玻色密度流形,玻色密度流形可以瞬时快速改变,这就有了粒子的各种性质。

物质密度 物质密度流形 荷物质密度 荷物质密度流形 玻色密度 玻色密度流形的运行速度不一致,玻色密度流形运行速度非常高,也就是玻色场的传递速度,与电流速度是一个速度。而物质密度流形则运行速度非常慢,几乎不动,荷物质密度流形的运行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这些流形的速度与粒子的空间几何结构一起,形成千变万化的连续能量变化,成就了缤纷多姿的世界,这就是量态力学的认识。

4.新物理大厦的物质结构简介

质子和中子之间以及质子之间 中子之间相邻时会有一部分的叠加,这部分的叠加采用融合度来度量。由于融合度的缘故,在一些情况下会出现密闭的隔离空间,这个空间由于衰减弥散的缘故会有内外压力差的不同,我们定义这个压力差为真空度。粒子内部的真空度并不是真的真空,只是压力差的度量。

融合度是由于衰减弥散导致的物质密度不同而形成的,真空度也是衰减弥散导致的粒子内部密闭的隔离空间的内外压力不同而形成的,这两者形成粒子的机械谐振要素。这些机械谐振要素导致荷物质密度呈现流形,而荷物质密度流形有产生玻色能量密度流形。这玻色能量密度流形才是元素各种性质的根本。

4.1 元素周期表的惰性元素

惰性元素特点,不易参与化学反应,性能稳定,这是与元素的几何结构和物理结构决定的。几何结构是质子或者中子的空间排列,物理结构是由融合度以及真空度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融合度和真空度是衰减弥散导致的,而衰减弥散的速度由于几何结构有关,所以几何结构是根本原因。

几何结构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在宇宙的混沌起源过程中,伴随着自扰动的发生,这个自扰动如同现在的冠状病毒一样,随机地使得多个微粒子聚集,这些微粒子就构成了粒子的几何结构。同样的,微粒子也是这样的过程,通过更早期的自扰动,由微微粒子随机组成微粒子。以上过程向前类推,无穷无尽,宇宙物质可以无限细分。

我们研究的元素只是在原子层面的一种几何结构分析。元素的排列只是由于自扰动而产生的随机组合,在随机组合后,衰减弥散的过程依据随机组合的几何结构而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的融合度,融合度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密闭的隔离空间,进而产生内外压力差的真空度。融合度和真空度的不同数值,构成粒子的不同谐振频率,进而在发光时产生不同的光谱。粒子在发光时在粒子内部呈现连锁反应,连锁反应的速度正比于粒子内能量密度的平方,进而使得发光频率正比于光子能量。

惰性元素是不易与其它元素发生反应的物质,它的性能比较稳定,可以断定惰性元素是一个呈现均匀分布结构或者规则分布结构,原子的中子和质子的物质密度梯度较大,原子的融合度较大,原子内的隔离空间变化较小,真空度几乎不变。

比如氦气,氦气原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质子与中子在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内部隔离空间接近于零。

比如氖气,氖气由10个质子和10个中子组成,分布在正十二面体的20个顶点上。氖气内部有较大的隔离空间,但由于物质密度梯度较大,隔离空间的空间变化不大,性能也比较稳定。

比如氩气,氩气由18个质子和18个中子组成。氩气由双层结构组成,内层分布4个质子和中子,外层分布32个质子和中子,外层的32个质子和中子呈规则分布。这样氩气的结构呈现实心球一般,也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4.2 元素周期表的碳元素

4.2.1 化学键

惰性元素一般呈现均匀分布或者规则分布,它们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4 或者 20 或者36。

当质子数和中子数不是上述均匀分布或者规则分布时,就出现空位或者在外围增加额外添加位置,这些空位或者额外添加位置就形成凹缘和凸缘,经过一定时间的衰减弥散,凸缘的外形会增大,凹缘的形状会缩小。当凸缘与凹缘相遇结合时,就无法完全契合进去,导致契合的质子中子距离大于原子内正常的质子中子融合距离。这种结合的契合程度较弱,在化学研究上称之为化学键。由于这种化学键结合,使得分子内部的荷物质密度流形呈现特殊形态。

4.2.2 碳元素

碳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是12,碳有多种结构,有石墨,植物,石墨烯,钻石等结构。

常见的碳结构是一个正二十面体结构,每一个面都是正三角形,每一个角上都有5个质子或者中子相连,有12个顶点,形成规则分布,中间是一个隔离区域。这是碳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融合度接近于零,也就是质子与中子之间的距离等于半径之和,这也是碳能够燃烧的原因。

正因为谈结构的临界融合度,造就了其极易突破起隔离层,一旦隔离层突破,就可以成为菱形体结构。这种菱形体结构造就了植物的纤维真空。

一种是双层六边形结构,上层是个六角形,下层也是一个六角形。这是石墨烯的结构。

还有一种可能结构是内外双层结构,内层是四个质点,外层是八个点。这是钻石的结构。

还有一种可能结构是带有两个凹槽的的正14点结构。当碳原子的质子中子呈正14点结构时,由于碳原子的质子数加中子数为12,那么碳原子结构上呈现两个凹槽。

当正14点的碳原子与正20面体的氮原子结合时,碳原子的两个凹槽与氮原子的凸缘契合,可以形成长链。但由于正14点的碳原子的两个凹槽与正20面体的氮原子的两个凸缘的角度不一致,这就导致碳氮链接呈现一定角度,这个角度就使得DNA和RNA呈现螺旋结构。

4.3 元素周期表的氮元素

氮元素是形成动物DNA双螺旋结构的关键,氮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是14。

氮原子可以是正14点结构,正14点结构是正方体8个顶点各放置一个点,在六个面的中心垂线与球形外圆的交点各放置一个顶点,这样14个顶点在球面上呈均匀分布。

当氮原子的中子与质子是内外分布时,内层可以是正20面体,分布12个质点,外层有两个质点,这两个质点就是凸缘。

当氮原子的中子质子呈内外层分布时,内层也可以是缺少中心点的6方致密结构,这种6方致密结构需要16个质点,而氮原子只有14个质子中子,那么氮原子就缺少2个质点,呈现两个凹槽。

氮气分子是两个氮原子组成,那么它的结构组成较大可能是这两种几何结构的组合,也就是说氮分子不是对称结构,而是正20面体和缺少中心点的6方致密结构的组合。

4.4 元素周期表外的水分子

4.4.1 冰花各不相同

冰花雪花形状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如果在水分子结构相同的假设下,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冰花形状。以现有的水分子结构来解释形成冰花的形成机制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美国加州Kenneth Libbrecht研究雪花20余年,提出了表面能量的概念,认为冰花雪花形成时,原有的冰花雪花表面上有一层表面能量,新加入的水分子分布位置受制于原有冰花雪花的表面能量分布。水汽在雪晶生长过程中会落在晶体的角上,然后在扩散至晶体的边缘或其他表面。Kenneth Libbrecht的说法无法解释原始晶体的产生,也无法解释表面能量来自何处。这一切的理论缺陷就在于水分子的组成粒子的不可分割性,也就是粒子性。

假如采用物质可以无限分割的观念,那么可以很容易解释冰花雪花的形状的各不相同性。水分子以及组成水分子的氢氧原子,以及组成氢氧原子的原子核以及电子,以及组成原子核的中子 质子,以及组成质子中子的夸克,它们不再是一个个“子”,而是内部有精细结构的粒团融合,夸克 质子 中子 原子核 电子 原子 分子以及分子团,同一层面都是有互相融合的结构,都有各自的物质密度流形和玻色密度流形,不同层面之间不再是垒积木的叠加,而是依据结构的不同有不同的融合度,也就是粒子的部分叠加。这些物质密度流形变化较为缓慢,而玻色能量密度流形则变化较快,可以与粒子外部进行能量交换,也就是能量弥散。这些能量弥散以晶体结构呈现分布的不确定性,因而形成不同形状的冰花雪花。

冰花雪花的各不相同性还来自水的特殊结构,这种特殊结构的物质,老子讲“上善若水”,老子将“上善”与水建立联系,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水与其它物质的不同点。

4.4.2 水的特性

大部分物质是热胀冷缩,水在零下结冰时却表现出冷冰膨胀特性。

水还与生物结构有关,老子所讲的“上善若水”的意思就是在种庄稼时要给种子浇一点水。

植物离不开水,动物也离不开水,人身体中有60%~70%是水。

以上各种现象,如果用同一个垒积木结构的水分子难以解释。只有对水分子进行深入分析才能解释这些现象。这些对水分子的分析包括衰减弥散形成的物质密度流形的不同,空间分布结构的不同,氢氧原子的融合度不同,融合形成的内部的真空分布和真空度的不同。

4.4.3 水的结构

氧为16 氢2 ,水的结构呈现正20面体,呈纺锤,水与氖的区别。氖是密封结构,水是临界结构。

5.结论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分别是 2,8,8,18,18,32,32,这几个数字代表什么意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周期数呢?我们来看惰性元素。

第一系列元素最多4个质子和中子,分别占据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

第二系列元素最多20个质子和中子,分别占据正12面体的20个顶点上。

第三系列元素最多36个质子和中子,分两层结构,内层四个质子和中子分别占据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外层分布32个质子和中子。外层的32个质子和中子,在正十二面体的20个顶点上,剩下的12个质子和中子分布在十二个面的垂直线与外接圆的交点处,呈规则分布。

第四系列元素最多72个质子和中子,分三层分布,内层分布在正六面体的8个顶点上,中层分布在正十二面体的20个顶点和12个面中心线上。外层也是32个这样的分布。

第五系列元素最多108个质子和中子,分四层分布。

元素周期表不是起源于原子层面,而是起源于比原子层面更小的物质层面。原子中质子 中子与原子层面有相似的物质结构。

参考资料:

2020年5月15日

html使div内部元素水平排列_元素周期表探讨相关推荐

  1. html使div内部元素水平排列_实现元素水平排列的六种方法

    众所周知,块级元素默认是垂直排列的,行内元素是水平排列的,而在布局时基本上都是用块级元素,如div等常用块级标签,那么如何让块级元素也进行水平排列呢?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六中方式,实现块级元素的水平排列 ...

  2. html使div内部元素水平排列,如何使三个div水平排列

    trying to make three divs line up. heres what I'm working with About Contact F.A.Q. I've tried makin ...

  3. div+css让div内部元素均匀分布

    享受优美排版,请到博客原地址div+css让div内部元素均匀分布 RT,做网站中有多个单选按钮,想让其均匀分布,网上找了好多,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 <div style="width ...

  4. 浮动div 内部元素 垂直居中

    浮动div 内部元素 垂直居中 在内部放个div  2,要居中元素放进去 div 2{ height: 50px; line-height: 50px; display: table-cell; ve ...

  5. div 内部元素出发 mouseout 和mouseover 事件解决

    在用到mouseover和mouseout事件来作为事件触发的条件,但是如果我们用做触发的元素内部有其他的元素的时候当鼠标移上的时候会反复的触发mouseover和mouseout事件.因为内部元素在 ...

  6. alertdialog怎么水平排列_轻钢二级吊顶怎么安装

    吊顶在家庭中起到很重要装饰效果,为此备受很多家庭喜欢.那轻钢二级吊顶怎么安装?PChouse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安装流程如下: 1.吊顶以前,应将室内管道.线路.较重的灯.扇支架装饰就绪. 2.根据 ...

  7. alertdialog怎么水平排列_网图骗人?别墅挂画怎么挂都不好看?答案在这里

    你是不是时常怀疑,为什么网图上面的装饰画挂起来这么好看,同样的装饰画买回家,悬挂起来却完全不是这样的感觉.实际上,如何悬挂装饰画可是一门大学问,并不是简简单单就把画挂在墙上就可以了,其中包含着相当多的 ...

  8. div的水平排列、垂直排列

    垂直排列 –css– .lay1{ width:200px; height:20px; border:1px solid #FF6699;} .lay2{width:200px; height:20p ...

  9. 块级元素水平排序布局

    块级元素默认是垂直排列的,而行内元素是水平排列的,而在布局时基本上都是用块级元素,如div等常用块级标签,那么如何让块级元素也进行水平排列呢?我有100种方式(准确说是100-94种)让元素水平排列, ...

最新文章

  1. 用 Flask 来写个轻博客 (25) — 使用 Flask-Principal 实现角色权限功能
  2. 在JAVA中使用MongoDB
  3. Axure高保真移动端智能数据监控+用户画像+饼状图+条形图+折线图数据统计+抖音直播app用户数据统计+智慧移动端主播粉丝、评论、播放量大数据统计+套餐购买、续费套餐prd流程
  4. sqlserver得到行号
  5. PAT甲级 1003 Dijkstra的口诀干货
  6. 考前必背的50个知识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
  7. 优秀IT顾问的七大能力之一--专业技术能力
  8. SCAU软件开发基础C++复习
  9. 投毒后门防御阅读笔记,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Robust (er) Adversarial Training against Poisons and Back
  10. 微信扫描自定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11. 数据库简介、SQL 语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命令
  12. DAVINCI和OMAP架构的区别
  13. Java并发编程系列18:多线程之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式_信号灯法(wait/notify通知机制)
  14. 国内外优秀的垂直搜索引擎
  15. cordon、drain、delete node区别
  16. 电脑不用,不用电脑,你还会写字吗?
  17. 微软输入法的m图标怎么设置_如何在Microsoft Word中获取“ L”形的格式设置图标?...
  18. 【SQL Server】10分钟快速安装SQL Server
  19. #VERDI# 关于 实用Verdi 的使用技巧
  20. pearson相关系数的数值为多少证明有相关性?

热门文章

  1. Nginx在多层代理下获取真实客户端IP地址
  2. Linux 中如何安装卸载软件
  3. 算法的封装与切换——策略模式
  4. leetcode 357. Count Numbers with Unique Digits | 357. 计算各个位数不同的数字个数(Java)
  5. 【Spring接MySQL数据库的坑】Could not open JDBC Connection for transaction
  6. 【Servlet】Listener监听器
  7. 【PAT甲级 sc.nextInt()的使用】1008 Elevator (20 分) Java版 9/9通过
  8. 【GitHub教程】如何使用Eclipse将本地项目上传到github
  9. 分布式系统原理 之5 日志技术
  10. ae灯光插件_AE教程|Particular粒子插件全面讲解介绍官方视频教程 「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