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 前言
  • 如何保障线程安全
  • CAS原理剖析
  • CPU如何保证原子操作
  • 解密CAS底层指令
  • 小结

前言

日常编码过程中,基本不会直接用到 CAS 操作,都是通过一些JDK 封装好的并发工具类来使用的,在 java.util.concurrent 包下。

但是面试时 CAS 还是个高频考点,所以呀,你还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死磕一下这块的技能点,总比一问三不知强吧?

一般都是先针对一些简单的并发知识问起,还有的面试官,比较直接:

面试官:Java并发工具类中的 CAS 机制讲一讲?
小东:额?大脑中问自己「啥是 CAS?」我听过的,容我想一想...
一分钟过去了...
小东:嘿嘿~,这块我看过的,记不大清楚了。
面试官:好的,今天先到这吧~
小东:在路上

当然 CAS 你若真不懂,你可以引导面试官到你擅长的技术点上,用你的其他技能亮点扳回一局。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示例代码来说:

// 类的成员变量
static int data = 0;
// main方法内代码
IntStream.range(0, 2).forEach((i) -> {new Thread(() -> {try {Thread.sleep(2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IntStream.range(0, 100).forEach(y -> {data++;});}).start();
});try {Thread.sleep(2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System.out.println(data);
}

结合图示理解:

上述代码,问题很明显,data 是类中的成员变量,int 类型,即共享的资源。当多个线程同时 执行 data++ 操作时,结果可能不等于 200,为了模拟出效果,线程中 sleep 了 20 毫秒,让线程就绪,代码运行多次,结果都不是 200 。

2如何保障线程安全

示例代码执行结果表明了,多个线程同时操作共享变量导致了结果不准确,线程是不安全的。如何解决呢?

方案一: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

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线程内使用同步代码块,由JVM自身的机制来保障线程的安全性。

synchronized 关键代码:

// 类中定义的Object锁对象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synchronized 同步块 () 中使用 lock 对象锁定资源
IntStream.range(0, 100).forEach(y -> {synchronized (lock.getClass()) {data++;}
});

方案二:使用 Lock 锁

高并发场景下,使用 Lock 锁要比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在性能上得到极大的提高。因为 Lock 底层是通过 AQS + CAS 机制来实现的。关于 AQS 机制可以参见往期文章 <<通过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场景,揭开并发包底层AQS的神秘面纱>> 。CAS 机制会在文章中下面讲到。

使用 Lock 的关键代码:

// 类中定义成员变量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执行 lock() 方法加锁,执行 unlock() 方法解锁
IntStream.range(0, 100).forEach(y -> {lock.lock();data++;lock.unlock();
});

结合图示理解:

方案三:使用 Atomic 原子类

除上面两种方案还有没有更为优雅的方案?synchronized 的使用在 JDK1.6 版本以后做了很多优化,如果并发量不大,相比 Lock 更为安全,性能也能接受,因其得益于 JVM 底层机制来保障,自动释放锁,无需硬编码方式释放锁。而使用 Lock 方式,一旦 unlock() 方法使用不规范,可能导致死锁。

JDK 并发包所有的原子类如下所示:

使用 AtomicInteger 工具类实现代码:

// 类中成员变量定义原子类
AtomicInteger atomicData = new AtomicInteger();// 代码中原子类的使用方式
IntStream.range(0, 2).forEach((i) -> {new Thread(() -> {try {Thread.sleep(2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IntStream.range(0, 100).forEach(y -> {// 原子类自增atomicData.incrementAndGet();});}).start();
});try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通过 get () 方法获取结果
System.out.println(atomicData.get());

结合图示理解:

之所以推荐使用 Atomic 原子类,因为其底层基于 CAS 乐观锁来实现的,下文会详细分析。

方案四:使用 LongAdder 原子类

LongAdder 原子类在 JDK1.8 中新增的类, 跟方案三中提到的 AtomicInteger 类似,都是在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 并发包下的。

LongAdder 适合于高并发场景下,特别是写大于读的场景,相较于 AtomicInteger、AtomicLong 性能更好,代价是消耗更多的空间,以空间换时间。

使用 LongAdder 工具类实现代码:

// 类中成员变量定义的LongAdder
LongAdder longAdderData = new LongAdder();// 代码中原子类的使用方式
IntStream.range(0, 2).forEach((i) -> {new Thread(() -> {try {Thread.sleep(2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IntStream.range(0, 100).forEach(y -> {// 使用 increment() 方法自增longAdderData.increment();});}).start();
});try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使用 sum() 获取结果
System.out.println(longAdderData.sum());

结合图示理解:

但是,如果使用了 LongAdder 原子类,当然其底层也是基于 CAS 机制实现的。LongAdder 内部维护了 base 变量和 Cell[] 数组,当多线程并发写的情况下,各个线程都在写入自己的 Cell 中,LongAdder 操作后返回的是个近似准确的值,最终也会返回一个准确的值。

换句话说,使用了 LongAdder 后获取的结果并不是实时的,对实时性要求高的还是建议使用其他的原子类,如 AtomicInteger 等。

volatile 关键字方案?

可能还有朋友会说,还想到另外一种方案:使用 volatile 关键字啊。

经过验证,是不可行的,大家可以试试,就本文给出的示例代码直接执行,结果都不等于 200,说明线程仍然是不安全的。

data++ 自增赋值并不是原子的,跟 Java内存模型有关。

在非线程安全的图示中有标注执行线程本地,会有个内存副本,即本地的工作内存,实际执行过程会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1)执行线程从本地工作内存读取 data,如果有值直接获取,如果没有值,会从主内存读取,然后将其放到本地工作内存当中。

(2)执行线程在本地工作内存中执行 +1 操作。

(3)将 data 的值写入主内存。

结论:请记住!

一个变量简单的读取和赋值操作是原子性的,将一个变量赋值给另外一个变量不是原子性的。

Java内存模型(JMM)仅仅保障了变量的基本读取和赋值操作是原子性的,其他均不会保证的。如果想要使某段代码块要求具备原子性,就需要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并发包中的 Lock 锁、并发包中 Atomic 各种类型的原子类来实现,即上面我们提到的四种方案都是可行的。

volatile 关键字修饰的变量,恰恰是不能保障原子性的,仅能保障可见性和有序性。

3CAS原理剖析

CAS 被认为是一种乐观锁,有乐观锁,相对应的是悲观锁。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使用了 synchronized,如果在线程竞争压力大的情况下,synchronized 内部会升级为重量级锁,此时仅能有一个线程进入代码块执行,如果这把锁始终不能释放,其他线程会一直阻塞等待下去。此时,可以认为是悲观锁。

悲观锁会因线程一直阻塞导致系统上下文切换,系统的性能开销大。

那么,我们可以用乐观锁来解决,所谓的乐观锁,其实就是一种思想。

乐观锁,会以一种更加乐观的态度对待事情,认为自己可以操作成功。当多个线程操作同一个共享资源时,仅能有一个线程同一时间获得锁成功,在乐观锁中,其他线程发现自己无法成功获得锁,并不会像悲观锁那样阻塞线程,而是直接返回,可以去选择再次重试获得锁,也可以直接退出。

CAS 正是乐观锁的核心算法实现。

在示例代码的方案中都提到了 AtomicInteger、LongAdder、Lock锁底层,此外,当然还包括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 并发包下的所有原子类都是基于 CAS 来实现的。

以 AtomicInteger 原子整型类为例,一起来分析下 CAS 底层实现机制。

atomicData.incrementAndGet()

源码如下所示:

// 提供自增易用的方法,返回增加1后的值
public final int incrementAndGet() {return unsafe.getAndAddInt(this, valueOffset, 1) + 1;
}// 额外提供的compareAndSet方法
public final boolean compareAndSet(int expect, int update) {return unsafe.compareAndSwapInt(this, valueOffset, expect, update);
}// Unsafe 类的提供的方法
public final int getAndAddInt (Object o,long offset, int delta){int v;do {v = getIntVolatile(o, offset);} while (!weakCompareAndSetInt(o, offset, v, v + delta));return v;
}

我们看到了 AtomicInteger 内部方法都是基于 Unsafe 类实现的,Unsafe 类是个跟底层硬件CPU指令通讯的复制工具类。

由这段代码看到:

unsafe.compareAndSwapInt(this, valueOffset, expect, update)

所谓的 CAS,其实是个简称,全称是 Compare And Swap,对比之后交换数据。上面的方法,有几个重要的参数:

(1)this,Unsafe 对象本身,需要通过这个类来获取 value 的内存偏移地址。

(2)valueOffset,value 变量的内存偏移地址。

(3)expect,期望更新的值。

(4)update,要更新的最新值。

如果原子变量中的 value 值等于 expect,则使用 update 值更新该值并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再看如何获得 valueOffset的:

// Unsafe实例
private static final Unsafe unsafe = Unsafe.getUnsafe();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valueOffset;static {try {// 获得value在AtomicInteger中的偏移量valueOffset = unsafe.objectFieldOffset(AtomicInteger.class.getDeclaredField("value"));} catch (Exception ex) { throw new Error(ex); }
}
// 实际变量的值
private volatile int value;

这里看到了 value 实际的变量,是由 volatile 关键字修饰的,为了保证在多线程下的内存可见性。

为何能通过 Unsafe.getUnsafe() 方法能获得 Unsafe 类的实例?其实因为 AtomicInteger 类也在 rt.jar 包下面的,所以 AtomicInteger 类就是通过 Bootstrap 根类加载器进行加载的。

源码如下所示:

@CallerSensitive
public static Unsafe getUnsafe() {Class var0 = Reflection.getCallerClass();// Bootstrap 类加载器是C++的,正常返回null,否则就抛异常。if (!VM.isSystemDomainLoader(var0.getClassLoader())) {throw new SecurityException("Unsafe");} else {return theUnsafe;}
}

类加载器委托关系:

4CPU如何实现原子操作

CPU 处理器速度远远大于在主内存中的,为了解决速度差异,在他们之间架设了多级缓存,如 L1、L2、L3 级别的缓存,这些缓存离CPU越近就越快,将频繁操作的数据缓存到这里,加快访问速度 ,如下图所示:

现在都是多核 CPU 处理器,每个 CPU 处理器内维护了一块字节的内存,每个内核内部维护着一块字节的缓存,当多线程并发读写时,就会出现缓存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此时,处理器提供:

  • 总线锁定

当一个处理器要操作共享变量时,在 BUS 总线上发出一个 Lock 信号,其他处理就无法操作这个共享变量了。

缺点很明显,总线锁定在阻塞其它处理器获取该共享变量的操作请求时,也可能会导致大量阻塞,从而增加系统的性能开销。

  • 缓存锁定

后来的处理器都提供了缓存锁定机制,也就说当某个处理器对缓存中的共享变量进行了操作,其他处理器会有个嗅探机制,将其他处理器的该共享变量的缓存失效,待其他线程读取时会重新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的数据,基于 MESI 缓存一致性协议来实现的。

现代的处理器基本都支持和使用的缓存锁定机制。

注意:

有如下两种情况处理器不会使用缓存锁定:

(1)当操作的数据跨多个缓存行,或没被缓存在处理器内部,则处理器会使用总线锁定。

(2)有些处理器不支持缓存锁定,比如:Intel 486 和 Pentium 处理器也会调用总线锁定。

5解密CAS底层指令

其实,掌握以上内容,对于 CAS 机制的理解相对来说算是比较清楚了。

当然,如果感兴趣,也可以继续深入学习用到了哪些硬件 CPU 指令。

底层硬件通过将 CAS 里的多个操作在硬件层面语义实现上,通过一条处理器指令保证了原子性操作。这些指令如下所示:

(1)测试并设置(Tetst-and-Set)

(2)获取并增加(Fetch-and-Increment)

(3)交换(Swap)

(4)比较并交换(Compare-and-Swap)

(5)加载链接/条件存储(Load-Linked/Store-Conditional)

前面三条大部分处理器已经实现,后面的两条是现代处理器当中新增加的。而且根据不同的体系结构,指令存在着明显差异。

在IA64,x86 指令集中有 cmpxchg 指令完成 CAS 功能,在 sparc-TSO 也有 casa 指令实现,而在 ARM 和 PowerPC 架构下,则需要使用一对 ldrex/strex 指令来完成 LL/SC 的功能。在精简指令集的体系架构中,则通常是靠一对儿指令,如:load and reserve 和 store conditional 实现的,在大多数处理器上 CAS 都是个非常轻量级的操作,这也是其优势所在。

sun.misc.Unsafe 中 CAS 的核心方法:

public final native boolean compareAndSwapObject(Object var1, long var2, Object var4, Object var5);public final native boolean compareAndSwapInt(Object var1, long var2, int var4, int var5);public final native boolean compareAndSwapLong(Object var1, long var2, long var4, long var6);

这三个方法可以对应去查看 openjdk 的 hotspot 源码:

源码位置:hotspot/src/share/vm/prims/unsafe.cpp

#define FN_PTR(f) CAST_FROM_FN_PTR(void*, &f){CC"compareAndSwapObject", CC"("OBJ"J"OBJ""OBJ")Z",  FN_PTR(Unsafe_CompareAndSwapObject)},{CC"compareAndSwapInt",  CC"("OBJ"J""I""I"")Z",      FN_PTR(Unsafe_CompareAndSwapInt)},{CC"compareAndSwapLong", CC"("OBJ"J""J""J"")Z",      FN_PTR(Unsafe_CompareAndSwapLong)},

上述三个方法,最终在 hotspot 源码实现中都会调用统一的 cmpxchg 函数,可以在 hotspot 源码中找到核心代码。

源码地址:hotspot/src/share/vm/runtime/Atomic.cpp

cmpxchg 函数源码:

jbyte Atomic::cmpxchg(jbyte exchange_value, volatile jbyte*dest, jbyte compare_value) {assert (sizeof(jbyte) == 1,"assumption.");uintptr_t dest_addr = (uintptr_t) dest;uintptr_t offset = dest_addr % sizeof(jint);volatile jint*dest_int = ( volatile jint*)(dest_addr - offset);// 对象当前值jint cur = *dest_int;// 当前值cur的地址jbyte * cur_as_bytes = (jbyte *) ( & cur);// new_val地址jint new_val = cur;jbyte * new_val_as_bytes = (jbyte *) ( & new_val);// new_val存exchange_value,后面修改则直接从new_val中取值new_val_as_bytes[offset] = exchange_value;// 比较当前值与期望值,如果相同则更新,不同则直接返回while (cur_as_bytes[offset] == compare_value) {// 调用汇编指令cmpxchg执行CAS操作,期望值为cur,更新值为new_valjint res = cmpxchg(new_val, dest_int, cur);if (res == cur) break;cur = res;new_val = cur;new_val_as_bytes[offset] = exchange_value;}// 返回当前值return cur_as_bytes[offset];
}

源码中具体变量添加了注释,因为都是 C++ 代码,所以作为了解即可 ~

jint res = cmpxchg(new_val, dest_int, cur);

这里就是调用了汇编指令 cmpxchg 了,其中也是包含了三个参数,跟CAS上的参数能对应上。

总结

任何技术都要找到适合的场景,都不是万能的,CAS 机制也一样,也有副作用。

问题1:

作为乐观锁的一种实现,当多线程竞争资源激烈的情况下,而且锁定的资源处理耗时,那么其他线程就要考虑自旋的次数限制,避免过度的消耗 CPU。

另外,可以考虑上文示例代码中提到的 LongAdder 来解决,LongAdder 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来解决 CAS 大量失败后长时间占用 CPU 资源,加大了系统性能开销的问题。

问题2:

A-->B--->A 问题,假设有一个变量 A ,修改为B,然后又修改为了 A,实际已经修改过了,但 CAS 可能无法感知,造成了不合理的值修改操作。

整数类型还好,如果是对象引用类型,包含了多个变量,那怎么办?加个版本号或时间戳呗,没问题!

JDK 中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 并发包下,提供了 AtomicStampedReference,通过为引用建立个 Stamp 类似版本号的方式,确保 CAS 操作的正确性。

希望此文大家收藏消化,CAS 在JDK并发包底层实现中是个非常重要的算法。

cas无法使用_一文彻底搞懂CAS实现原理相关推荐

  1. layer output 激活函数_一文彻底搞懂BP算法:原理推导+数据演示+项目实战(下篇)...

    在"一文彻底搞懂BP算法:原理推导+数据演示+项目实战(上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BP算法的原理和推导过程,并且用实际的数据进行了计算演练.在下篇中,我们将自己实现BP算法(不使用第 ...

  2. cookie代码加时间多久出现一次_一文彻底搞懂Cookie、Session、Token到底是什么

    前言 在了解这三个概念之前我们先要了解HTTP是无状态的Web服务器,什么是无状态呢?就像上面夏洛特烦恼中经典的一幕对话一样,一次对话完成后下一次对话完全不知道上一次对话发生了什么.如果在Web服务器 ...

  3. 访问网址 token的格式_一文彻底搞懂Cookie、Session、Token到底是什么

    欢迎关注文章系列 ,关注我 <提升能力,涨薪可待> <面试知识,工作可待> <实战演练,拒绝996> 如果此文对你有帮助.喜欢的话,那就点个赞呗,点个关注呗! Co ...

  4. python异步读写文件_一文彻底搞懂python文件读写

    Python文件读写 一,I/O操作 I/O在计算机中是指Input/Output,也就是Stream(流)的输入和输出.这里的输入和输出是相对于内存来说的,Input Stream(输入流)是指数据 ...

  5. mysql三次握手_一文彻底搞懂 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过程及原理

    原创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码农富哥」,欢迎收藏和关注,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TCP 协议简述 TCP 提供面向有连接的通信传输,面向有连接是指在传送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数据传送完成后要释放连接. 无论 ...

  6. redis 集群搭建_一文轻松搞懂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与使用

    转载:https://juejin.im/post/5ad54d76f265da23970759d3 作者:SnailClimb 这里总结一下redis集群的搭建以便日后所需同时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7. mysql怎么实现事务序列化_一文快速搞懂MySQL InnoDB事务ACID实现原理(转)

    这一篇主要讲一下 InnoDB 中的事务到底是如何实现 ACID 的: 原子性(atomicity) 一致性(consistency) 隔离性(isolation) 持久性(durability) 隔 ...

  8. mysql gui 分区_一文彻底搞懂MySQL分区

    一.InnoDB逻辑存储结构 首先要先介绍一下InnoDB逻辑存储结构和区的概念,它的所有数据都被逻辑地存放在表空间,表空间又由段,区,页组成. 段 段就是上图的segment区域,常见的段有数据段. ...

  9. 一文彻底搞懂快速幂(原理、实现、矩阵快速幂)

    前言 大家好,我是bigsai,之前有个小老弟问到一个剑指offer一道相关快速幂的题,这里梳理一下讲一下快速幂! 快速幂是什么? 顾名思义,快速幂就是快速算底数的n次幂.你可能疑问,求n次幂算n次叠 ...

最新文章

  1. EQ设置的基础知识(音乐爱好者必知)
  2. 试图加载格式不正确的程序。 (异常来自 HRESULT:0x8007000B)
  3. 【Android 电量优化】JobScheduler 相关源码分析 ( JobSchedulerService 源码分析 | 任务检查 | 任务执行 )
  4. wxWidgets 示例展示了 wxSecretStore 类的使用
  5. C语言: 函数调用的开销
  6. HDU - 2196 Computer(树形dp)
  7. linux svn同步到本地目录,LINUX中SVN服务的搭建与实现SVN 自动同步到web目录,SVN自动启动...
  8. 深度学习之 RPN(RegionProposal Network)- 区域候选网络
  9. 从hadoop-0.20.2升级到hadoop-1.0.3
  10. Linux——更换python版本
  11. 修改树状控件TreeCtrl的节点名称
  12. 牛客 小a与星际探索 bfs
  13. 统一建模语言UML简答题/期末考试分享
  14. 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程序猿2018个人总结
  15. WIN10笔记本任务栏无反应(卡住)有效解决方法
  16. 松翰单片机--SN8F5702学习笔记(二)HelloWorld
  17. blt功能_BitBlt使用详解 | 学步园
  18. hive开窗/窗口函数
  19. 安卓开发高仿QQ空间
  20. Java实现 LeetCode 528 按权重随机选择(TreeMap)

热门文章

  1. 测量一条反斜线的频率和质量n+m=9
  2. java五子棋代码详解_java打卡9.5 用方法封装循环点菜代码 详解
  3. STM32 进阶教程 2 - micropython 使用
  4. android中关于手机屏幕的相关操作(获取屏幕的宽高等操作)
  5. 【Android工具】更新WPS全功能正版授权无广告版
  6. 【S操作】轻松优雅库移植解决方案,arduino库移植应对方案
  7. 【任务脚本】0530更新淘宝618活动领喵币脚本,OrangeJs基于autojs全自动程序稳定运行,向大神致敬...
  8. Win10系统下Visio安装失败问题
  9. Web开发(一)·期末不挂之第二章·HTML基础一(考试必考冷知识)
  10. php动物书总结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