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IEEE 802.3规范定义了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一层)和链路层(二层)的信道访问部分,也就是常说的MAC(媒体访问控制)和PHY(物理层),不包括逻辑链接控制协议,LLC子层的标准定义在802.2。如下图百兆电口以太网信道与OSI参考模型的对照:

图1 百兆电口以太网信道与OSI参考模型

上图中MAC和PHY各子层的功能如下:

MDI(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媒体相关接口):规范物理媒体信号和传输媒质与物理设备之间的机械和电气接口。

PMD(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物理媒体相关)子层:位于MDI之上的负责与媒体传输的接口,进行线路编码,如1000base-X的NRZ。

PMA(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物理媒体附加)子层:负责发送、接收、定时恢复、串行/解串等功能。

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物理编码子层):负责把数据比特编成合适物理媒质传输的码组。

MII(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媒质无关接口):MAC和物理层之间的MII允许多个数据终端设备混合使用各种速率物理层。

RS(Reconciliation Sublayer,协调子层):提供MII信号到MAC层的映射。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子层:负责向物理层的数据转发功能(与媒介无关)。负责封装(成帧、地址标识、错帧检测)和媒体接入控制(冲突监测和延时过程)功能。

802.3最新版为2018版,共有8个section,126个clause,120个annex,共5600页。大体内容如下:

表1  802.3标准内容分布

分区

章节

描述

Section1

8-20章

10M以太网

Section2

21-33章

100M以太网

Section3

34-43章

1000M以太网

Section4

44-55章

10G以太网

Section5

56-77章

用户接入网

Section6

78-79章

节能以太网

Section6

80-95章

40G/100G以太网

Section7

96-104章

单对以太网SPE和数据线供电PoDL

Section7

105-115章

25G以太网(40G电口)

Section8

116-124章

200G/400G以太网

Section8

125-126章

2.5G/5G以太网

标准中每种以太网类型的大体内容差不多,都是对物理层和链路层的信道描述,如RS、MII、PCS、PMA、PMD、MAC控制,外加一些其他接口特性,如端口自协商、POE供电等。如下图所示:

图2 标准章节内容

下表列出了所有章节的目录,可供需要时查阅标准时快速定位到具体章节。

表2  802.3标准章节目录

Section

Clause

Section ONE
包含第1章~第20章,附录A~H,以及附录4A。

第一章:标准介绍

第二章:MAC服务规范

第三章:MAC帧和报文规范

第四章:介质访问控制

第五章:层间管控

第六章:PLS服务规范

第七章:PLS与AUI规范

第八章:介质连接单元与基带信号媒介规范——典型:10BASE5

第九章:10Mb/s基带网络中继单元

第十章:介质连接单元与基带信号媒介规范——典型:10BASE2

第十一章:宽带介质连接单元与宽带介质规范——典型:10BROAD36

第十二章:物理信号,介质连接,基带介质规范——典型:1BASE5

第十三章:关于multisegment 10 Mb/s基带网络的思考

第十四章:介质连接的双绞线基带媒介——典型:10BASE-T (包括 10BASE-Te)

第十五章:光纤媒介与介质连接的公共设施单元——典型:10BASE-F

第十六章:无源光纤与介质连接单元——典型:10BASE-FP

第十七章:光纤介质连接单元——典型:10BASE-FB

第十八章:光纤介质连接单元——典型:10BASE-FL

第十九章:10 Mb/s 基带中继器的层间管理

第二十章:10 Mb/s 基带介质连接单元的层间管理

Section TWO
包含第21章~第33章,附录22A~33A。

第二十一章:100 Mb/s 基带网络介绍——典型:100BASE-T

第二十二章:调和子层(RS)和介质无关接口(MII)

第二十三章:物理编码子层(PCS)和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以及基带介质——典型:100BASE-T4

第二十四章:物理编码子层(PCS)和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以及基带介质——典型:100BASE-X

第二十五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和基带介质——典型:100BASE-TX

第二十六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和基带介质——典型:100BASE-FX

第二十七章:100 Mb/s基带网络中继单元

第二十八章:双绞线自动协商的物理层连接信号

第二十九章:关于100BASE-T网络的思考

第三十章:管控

第三十一章:MAC控制

第三十二章:物理编码子层(PCS)和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以及基带介质——典型:100BASE-T2

第三十三章:利用介质相关接口(MDI)实现数据终端设备供电

Section THREE
包含第34章~第43章,附录36A~43C。

第三十四章:1000 Mb/s 基带网络介绍

第三十五章:调和子层(RS)和吉比特介质无关接口(GMII)

第三十六章:物理编码子层(PCS)和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典型:1000BASE-X

第三十七章:自动协商功能——典型:1000BASE-X

第三十八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和基带介质——典型:1000BASE-LX和1000BASE-SX

第三十九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和基带介质——典型:1000BASE-CX

第四十章:物理编码子层(PCS)和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以及基带介质——典型:1000BASE-T

第四十一章:1000 Mb/s基带网络中继单元

第四十二章:关于1000 Mb/s网络的思考

第四十三章:转移至IEEE Std 802.1AX-2008的内容(链路聚合)

Section FOUR
包含第44章~第55章,附录44A~55B。

第四十四章:10 Gb/s 基带网络介绍

第四十五章:管理数据的输入/输出接口(MDIO)

第四十六章:调和子层与10G 介质无关接口(VGMII)

第四十七章:XGMII扩展子层(XGXS)与10G 介质连接单元接口

第四十八章:物理编码子层(PCS)与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典型:10GBASE-X

第四十九章:物理编码子层(PCS)的64B/66B编码——典型:10GBASE-R

第五十章:WAN接口子层(WIS)——典型:10GBASE-W

第五十一章: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

第五十二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10GBASE-S、10GBASE-L、10GBASE-E

第五十三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10GBASE-LX

第五十四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10GBASE-CX4

第五十五章:物理编码子层(PCS),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与基带介质——典型:10GBASE-T

Section FIVE
包含第56章~第77章,附录57A~76A。

第五十六章: 用户接入以太网介绍

第五十七章:运营、管理、维护(OAM)

第五十八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介质——典型100BASE-LX10、100BASE-BX10

第五十九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介质——典型1000GBASE-LX10、1000GBASE-BX10

第六十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介质——典型1000GBASE-PX

第六十一章:物理编码子层(PCS),传送汇聚子层(TC)与通用规范——典型10PASS-TS、2BASE-TL

第六十二章: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与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典型:10PASS-TS

第六十三章: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与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典型:2BASE-TL

第六十四章:多点MAC控制

第六十五章:多点连接与前向纠错的1000BASE-X的调和子层(RS)扩展与物理编码子层(PCS)/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

第六十六章:单向传送的10 Gb/s 调和子层(RS)、100BASE-X物理层、1000BASE-X物理层的扩展

第六十七章:以太接入网络的系统考虑

第六十八章:物理介质无关子层(PMD)——典型:10GBASE-LRM

第六十九章:关于以太电层背板运行的介绍

第七十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1000BASE-KX

第七十一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10GBASE-KX4

第七十二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10GBASE-KR

第七十三章:电层背板与铜缆组件的自动协商

第七十四章:BASE-R物理层的前向纠错编码子层(FEC)

第七十五章:面向无源光网络的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介质——典型:10GBASE-PR、10/1GBASE-PRX

第七十六章:10G-EPON的调和子层(RS)、物理编码子层(PCS)与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

第七十七章:10G-EPON的多点MAC控制

Section SIX
包含第78章~第95章,附录83A~93A。

第七十八章:节能以太网(EEE)

第七十九章:IEEE 802.3 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的类型、长度、值(TLV)信息部分

第八十章:40 Gb/s 、100 Gb/s网络介绍

第八十一章:调和子层(RS)与40Gb/s、100Gb/s的介质无关接口(XLGMII、CGMII)

第八十二章:物理编码子层(PCS)的64B/66B编码——典型:40GBASE-R、100GBASE-R

第八十三章: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典型:40GBASE-R、100GBASE-R

第八十四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40GBASE-KR4

第八十五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40GBASE-CR4、100GBASE-CR10

第八十六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40GBASE-SR4、100GBASE-SR10

第八十七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40GBASE-LR4、40GBASE-ER4

第八十八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100GBASE-LR4、100GBASE-ER4

第八十九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40GBASE-FR

第九十章:以太网对事件同步协议的支持

第九十一章:100GBASE-R物理层中的RS前向纠错子层(RS-FEC)

第九十二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100GBASE-CR4

第九十三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100GBASE-KR4

第九十四章: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100GBASE-KP4

第九十五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100GBASE-SR4

Section SEVEN
包含第96章~第115章,附录97A~115A。

第九十六章:物理编码子层(PCS)、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与基带介质——典型:100BASE-T1

第九十七章:物理编码子层(PCS)、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与基带介质——典型:1000BASE-T1

第九十八章:单极性差分介质的自动协商

第九十九章:MAC融合子层

第一百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同轴线缆介质的分布式网络——典型:10GPASS-XR

第一百零一章:调和子层(RS)、物理编码子层(PCS)与EPoC的物理介质连接

第一百零二章:EPoC 物理层链路

第一百零三章:EPoC的多点MAC控制

第一百零四章:单平衡的双绞线以太网数据线供电

第一百零五章:25 Gb/s 网络介绍

第一百零六章:调和子层(RS)与25 Gb/s 的介质无关接口(25GMII)

第一百零七章:物理编码子层(PCS)的64B/66B编码——典型:25GBASE-R

第一百零八章:25GBASE-R物理层中的RS前向纠错子层(RS-FEC)

第一百零九章: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典型:25GBASE-R

第一百一十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25GBASE-CR、25GBASE-CR-S

第一百一十一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25GBASE-KR、25GBASE-KR-S

第一百一十二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25GBASE-SR

第一百一十三章:物理编码子层(PCS)、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与基带介质——典型:25GBASE-T、40GBASE-T

第一百一十四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基带介质——典型:25GBASE-LR、25GBASE-ER

第一百一十五章:物理编码子层(PCS)、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典型:1000BASE-RHA、1000BASE-RHB、1000BASE-RHC

Section EIGHT
包含第116章~第126章,附录119A~120E。

第一百一十六章:200 Gb/s、400 Gb/s 网络介绍

第一百一十七章:200 Gb/s、400 Gb/s 网络的调和子层(RS)和介质无关接口(200GMII、400GMII)

第一百一十八章:200GMII扩展器、400GMII扩展器、200GMII扩展子层(200GXS)、400GMII扩展子层(400GXS)

第一百一十九章:物理编码子层(PCS)的64B/66B编码——典型:200GBASE-R、400GBASE-R

第一百二十章: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典型:200GBASE-R、400GBASE-R

第一百二十一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物理介质——典型:200GBASE-DR4

第一百二十二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物理介质——典型:200GBASE-FR4、200GBASE-LR4、400GBASE-FR8、400GBASE-LR8

第一百二十三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物理介质——典型:400GBASE-SR16

第一百二十四章: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D)与物理介质——典型:400GBASE-DR4

第一百二十五章:2.5 Gb/s、5 Gb/s网络介绍

第一百二十六章:物理编码子层(PCS)、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A)与物理介质——典型:2.5GBASE-T、5GBASE-T

【以太网硬件二】802.3标准里有哪些内容?相关推荐

  1. 3.6 局域网(以太网与IEEE 802.3、IEEE 802.11、)

    文章目录 0.思维导图 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 (1)局域网的概念及特点 (2)局域网拓扑结构 (3)局域网传输介质 (4)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局域网分类 (6)IEEE 802 标 ...

  2. 【以太网硬件一】802.3xx标准怎么这么多?它们有什么关系?

    一.802.3标准是什么? 802.3标准的全称为:以"载波侦听多路复用/冲突检测"(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

  3. TCP/IP 详解(第 2 版) 笔记 / 3 链路层 / 3.2 以太网与 IEEE 802 LAN/MAN 标准 / 3.2.2 以太网帧格式

    目录.参考文献 3.2.2 以太网帧格式 所有的以太网(802.3)帧都基于一种通用的格式 自最初的规范以来,帧格式已经演变为可以支持附加的功能 图 3-3 展示了以太网帧的布局以及它与 IEEE 引 ...

  4. IEEE 1588/802.1AS标准、硬件,Linux软件学习建议

    欢迎淘宝搜索飞灵科技,我司相关新产品陆续上线. 想学习IEEE 1588/802.1AS时钟同步技术?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从哪里入手学习了.IEEE 1588/802.1AS首先它是IEEE制定的标 ...

  5. 1996 年 3 月. IEEE 成立了 802.3z 工作组开始制定 1000Mb/s 标准。下列千兆以太网中不属于该标准的是(19)【答案】C

    1996 年 3 月. IEEE 成立了 802.3z 工作组开始制定 1000Mb/s 标准.下列千兆以太网中不属于该标准的是(19) (19)A.1000 Base-SX B.1000 Base- ...

  6. 汽车以太网- IEEE 802.3标准

    关于汽车以太网,大家看到最多的标准大概就是IEEE802.3bw,也就是我们车内使用的百兆以太网,专业称呼是100BASE-T1,该标准是车内百兆以太网的物理层协议,是我们学习汽车以太网必须要了解的协 ...

  7. 【以太网硬件八】1000base-T怎么做到全双工通信的?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双工.单工这些概念: 单工:指数据传输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双工:指二台通讯设备之间,允许有双向的资料传输.通常有两种双工模式.一种叫半双工,另一种叫全双工: ...

  8. Network 之一 国际标准组织介绍、互联网/因特网、以太网概念区分、协议标准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时,互联网.以太网.因特网.万维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这些概念常常对理解计算机网络造成很大的困扰.并且在很多文章中,这些概念经常被混为一谈.但是当我们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时就会 ...

  9. 无线射频专题《协议类,IEEE 802.11/802.11b/802.11a/802.11g/802.11n/802.11ac标准简介》

    IEEE 802.11 标准和格式 IEEE 802 是指处理局域网和城域网的一系列IEEE 标准.IEEE 802 家族标准由IEEE 802 局域网/ 广域网标准委员会(LMSC) 维护.各个工作 ...

最新文章

  1. 关于反爬虫,看这一篇就够了
  2. 用PHP实现单向链表
  3. 吴恩达深度学习 —— 3.11 随机初始化
  4. 炸裂!手摸手教你如何吃透一个 Java 项目,yyds
  5. 笔试 | 平安银行笔试题
  6. JavaWeb网上购物系统项目源码+论文
  7. word自动生成目录和页码设置
  8. Python 将矩形图片转为圆形图片
  9. UKey税务系统开票及打票流程
  10. 前端实现QQ聊天气泡
  11. linux操作-快捷键
  12. 邦纳PVA100P6感测器
  13. python添加水印的几种方式
  14. 下行物理信道rs_LTE上行、下行物理信道及物理信道及信号的区别
  15. Electron系列教程——第二篇:第一个示例
  16. win10taskkill强行结束进程_Window 命令行(taskkill)强制杀死进程
  17. Java 类java.security.spec.PKCS8EncodedKeySpec 实例源码
  18. 人均月薪过万?打工人最大的错觉!
  19. 在线考试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网站WEB,在线考试系统毕业设计
  20. Git的简介与Git详细操作流程

热门文章

  1. Name or service not known, ping域名报错
  2. 山东科技大学2020年6月1日作业题解
  3. 计算机管理中打开移动硬盘磁盘必须格式化,最佳解决方案:无法打开移动硬盘分区,并且未格式化解决方案。...
  4. 羽毛球比赛规则及场地
  5. 平头哥面试——芯片工程师面经
  6. 我看车展感(tu)想(cao)
  7. 7——18 day 24 35min 类属性
  8. Xcode升级以后构建ios出现 “unable to find utility PackageApplication, not a developer tool or in PATH”的报错解决
  9. 【自己写全景】TreeJs实现全景图
  10. 服务器启动项目抛错 没有到主机的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