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财哥,本篇为大家带来互联网测试岗位校招系列第一篇:测试岗位的选择。

关于选择职业这件事情,我想先用两个词语来引题:战略和战术。

战略:指的是决定或者选择做什么事情;而战术:指的是该如何做一件事情。

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举个例子:当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会面临保暖的问题。关于保暖这个选择,你会是穿一件羽绒服还是多穿几件T恤呢?

相信大多数人会说:肯定是穿羽绒服啊,在大冬天的穿N件T恤是不是sha啊?确实,正常人思维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穿羽绒服,其实这就是为了保暖而去制定战术了。穿羽绒服或者是T恤这个事情就是具体的战术策略。那为什么我们没有想过冬天是否应该保暖呢?因为在中国的冬天很冷,保暖这个决定是我们作为人类自然而然的选择:一个不费脑子做出的选择。这里牵出另外一个问题:「在选择保暖or不保暖」和「穿羽绒服orT恤」之间哪个权衡更重要?假如你在夏威夷,到了冬季,你会选择保暖吗?我想大概率不会:夏威夷的冬天并不冷,那里的人不需要为冬天做保暖措施。

因此,选择保暖或者不保暖就是一个战略,而选择穿什么(羽绒服还是T恤)就是战术了。在生活和工作中,战略的产生效果是大于战术的。比如比选择了保暖,但是穿了十件T恤,虽然看起来比较滑稽,总比选择不保暖,继续保持现状(秋季一身轻薄外套)要好得多。同样,关于选择测试岗位和这个行业的选择,我们也应该用战略和战术的思维去思考如何选择。

相信很多人到了大四或研三开始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题海战术:多刷刷题,多看看视频。不论如何,只要是技术类的职位,都是并行准备:优先选择开发岗位,然后选择测试,再不济选个运维或者技术支持,总之要扎堆进互联网这个高薪行业,大不了不合适以后再转行,反正年轻有的是机会。应该大部分人应该是这样的思路吧,但有时候静下来去思考入行测试这件事: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刷题看视频,但是在选择测试岗位的校招仅仅在一念之间,也就是说准备在战略上的时间比战术上的时间要长。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成年人的世界不谈对错,只谈好坏,自己好才是真的好(忘了那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吧)。多年以后,回头看这份选择,才会明白初心让自己到底走了多远,职业的幸福感从选择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当然如果一开始错了,后面倒也是可以补救的,但是正如测试岗位中的“缺陷”一词,缺陷在越早的阶段发现,修复的成本越低,人生如此,职业选择亦如此。如果我们在一开始就遇到了对的人,遇到了对的事,肯定后面的路会走的更顺利,更好,而且无需对人生反复做修补了。所以选择测试之前,首先要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职位。

在国内互联网红火起来之前(我简单地定义为2011年之后,那会儿关于互联网的招聘刚刚启航),测试的职责范围很窄,大多数工作内容就是点点点;测试职位的想象空间也比较小,入行后基本也没有其他可以发展的方向;职位的天花板极低,门槛也低,导致了很多非专业人士都入行测试,最后又有大量的人员进进出出。当然,我们最关心的测试的薪资,也是非常低的。但是在2011年后,随着国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各种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软件测试行业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薪资水涨船高,职位可能性也是愈加丰富,特别是当敏捷这一概念开始深入到国内互联网文化后,测试岗位随之多了很多,测试这一职位在很多大公司里的主导权也越来越大。还记得14年和15年左右,我当时还在百度,很多公司同事都是借着百度的光环去了阿里(我后来也是其中一员),也有许多去了国内名声显赫的独角兽公司,薪资也都是两三倍地增长。当然其中也有人留在了百度,选择内部转岗,有人选择转岗成为研发,有人选择转岗成为产品,也有人选择继续留在测试这个职位,我也是至今仍在测试行业的努力挣扎的人之一。

我是14年加入的百度,之前我在一家500强企业做C++开发,那家企业是我校招进去的。之所以后来选择去百度做测开,完全是误打误撞,当时国内外企,不管是日韩企业还是欧美企业,都已经显现出来了下滑路线。在外企待了一年多的我,经历了身边同事一个又一个地离开。外企的流程非常规范,工作的节奏并不快,刚毕业的我没有感觉到工作上有多大压力。也正是这种没压力的感觉,让我心里隐隐感到不安,这种不安和北京的房价对比,让我觉得心累。于是我开始大量投递简历,想看看自己的未来定位。我面试了许多家中小企业,但没有一家公司让我心动。机缘巧合之下,我意外地接到了百度的测试开发岗的面试通知,当时我真地挺激动的(我在大学期间就想着能去百度阿里这样的公司),但是我心里有有些犯嘀咕:什么是测试开发岗位?我从开发转过去适合吗?那会儿才2013年,整个测试行业依旧是那个“点点点”的行业,我在网上搜了很多关于测试的话题和文章,但当时的测试开发这个职位在国内很少见。大部分话题都是像:“测试开发就是会写代码的测试”,“测试开发基本没有市场”,“测试开发不如做开发”等等之类,在现在的我看来,说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当时我手上除了百度的测试开发offer,还有一家外企的研发offer,我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因为自己当初的大学时的梦想,选择了百度。这次开发转测试的经历让我记忆尤深,最开始也是也是各种碰壁,跟着百度里的各种大神一路下来,让我的测试之路坚持到了现在,整整干了七年。做测试岗位的七年职业生涯中,我后面去过阿里,也在后来某二线互联网大厂带过测开团队。今年正好是我工作九年之际,作为一个测试老鸟,我不后悔选择做测试这份岗位,虽然我中间也在思考是否转回老本行开发岗,但是最终我还是坚持到了现在。

盘点我的测试生涯中,我面过很多测试从业者,发现做测试的同行大多分为两种:一是校招进来就是测试,一路做到了现在,还有一部分是做了一年左右的开发,然后进入培训机构或者自学,最终转型测试,后来也发现很多是非科班出身,几经周折,最后转到了测试岗。当我问他们的职业规划的时候,大多数回答都是比较模板化的:“未来三到五年内发展技术,然后有机会做管理的时候考虑转管理岗位”。然而现状是:仍旧有不少纯业务测试人员在做点点点的测试。也一些选择在业余学习开发技能的,走向了测试开发方向,做自动化或者内部测试平台,还有些人直接转岗:开发,产品,项目管理。大多数测试人的职业路径大概就是这几类了。总结下来,无非是当初为了什么选择的测试岗位,最终反倒是因为那个原因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比如说,我身边的一位测试朋友,最开始进来做的是测试开发,后来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技术,随着他对业务的了解愈来愈深,他最后在工作五年后选择做了产品经理;还有一个测试朋友,他是转行做的测试,当时也是因为薪资高才来的,后来发现自己与这份职业并不那么契合,最后工作一年后做了保险行业。这里也请朋友你来回忆一下:当你选择测试这个岗位的时候,是出于怎样的选择,对测试岗位有怎样的期待?

再谈谈2020年的测试岗位秋招,我面试了很多投递测试岗位的应届生朋友,在面试时候问答「你为什么选择做测试的时候」,大部分人地回答中都包括“因为投递了开发的职位,但是没有拿到心仪的offer,或者担心自己技术不过关”之类的。简单总结一下这类回答的背后深意,可能很多都会觉得“做测试是在技术上的退而求其次”。这里先不去争论做测试是否低开发一等,我想表达的是:如果是这种想法去进入测试行业,可能在三到五年的职场生涯里面会过得比较痛苦(也不排除有少数朋友做着做着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但是大部分没有进行规划的人做到后来现状都是:不上不下,进退维谷,所以选择测试这个行当,还是要想清楚了再做,即使是退而求次而进入这个行业,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职场策略和职场退路。这里说说我自己的一个小插曲:在我工作五年的时候,家里的小生命出生了,这让我倍加焦虑。虽然我在职场上还发展地不错,薪资算是比较靠前的,尽管处于这种高光的时刻,但家里新添的成员,还有年迈的父母,市场让我在家庭和职场上感到身心俱疲。那时候我就在想,我未来的五到十年该怎么走?我是否能够依然在职场游刃有余?是否会和别人一样遭遇中年危机?这份职业到底能做多久?四年过去了,有些问题已经有了答案,有些问题也仍旧在困惑着我。反观身边的同事和同学,大多数的程序猿,不管是开发,测试,产品或者其他技术岗位,走到五到十年的阶段,都会遇到职场的困境。刚入行测试这行时候有个说法:“测试的职业生命周期长,能在职场干的久”。后来想想,其实这种说话是不成立的,任何职业在逼近三十五岁的时候,都会遭遇职场危机,谁都无法幸免。所以在选择测试职业的时候,千万不要抱着测试轻松,在职场待得时间长之类的想法,反倒是一开始就要对测试职场路径做好规划,做好事业发展方向(事业不一定是职业),包括未来的城市选择,人生大事,理财投资都是非常关键的,也许你选择做测试出于一时的冲动,但是在后续很多节点上,一定做好规划,专注职业,但也要努力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这样下来仍旧会获得不亚于一般人的回报,努力不一定是有用的,只有正确的努力才是有用的。这个话题在后面的系列文章里面会更详细地去展开。

好的,本篇文章到这里就快结束了,如果坚持看到这里了,相信本文对你应该是有所帮助和启发的。 最后也分享几个关于测试岗位上的几个比较大的话题吧。

问题1:测试这个职位是干什么的?自己是否适合测试岗位?

对于应届生来说,如果没有在学校期间做大量的职业规划与调研,对测试岗位肯定既熟悉又陌生。在观念中可能会认为:测试就是「点点点」。实际上,测试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越来越偏技术化和工程化,方向也越来越多元化。点点点是确实是测试的工作之一,因为测试承担了产品质量保证工作,质量是服务于用户的,如果用户觉得产品质量有问题,那一定是交互和功能上的问题,所以作为测试,点点点是必备技能之一,我们作为一个产品owner之一,必须去亲身体验这个产品使用过程。所以点点点是必须要会的技能之一,在网上很多文章都在强调测试自动化的功效:主要讲得都是自动化测试,测试平台,而想要发掘用户体验的问题,点点点是必经路径之一,业务测试并不low,自动化包括以后的AI技术,能提高的人效只是那些可替代的测试活动,真真涉及到用户体验,一个有血有肉有产品思维和用户意识的测试时无可替代的。只是说:光是会「点点点」这个技确实会比较尴尬。在互联网行业,测试已经越来越前置(左移)了,一个完整产品生命周期包括产品,研发,测试,运维,用户反馈(可能是客户/技术支持)大概这五个关键节点,其中产品负责通过大量的用户需求调研和竞品对比来确定产品的整体走向,然后根据整体走向提出具体的需求。当有了需求的概念之后,产品研发和测试会参与需求评审,并进行需求拆分和功能开发排期,一般一二线公司的测试人员,都是在功能设计/开发初期,开始设计测试用例,然后在开发完毕后,根据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执行,在经过充分的测试之后,后面配合运维进行上线。在上线之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部分是由产品,技术支持去收集用户需求,然后再进行新的一轮产品流程。

伴随整个行业的发展,上述流程已经越来越不符合测试这个职业的定位了。测试人员可以深入到任何一个环节,比如产品反馈,我在阿里的时候,但是组内的QA团队就开发了用户反馈平台,通过与APP和WEB产品的对接,用户可以反馈问题到该平台,测试通过人工筛选用户问题和采用数据分析的方式来对用户问题做进一步分析,其实这个过程中,QA基本已经做到了很多产品应该做的事情。还有在开发环节,QA提供静态扫描平台,提供本地代码测试工具,让开发在提交代码前后能够有基本的质量保证,在测试阶段,也不是单纯地手工测试,有许多身怀绝技的QA也做了各种各样的测试工具和平台,方便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测试人力。在运维阶段,测试人员和运维一起,使用jenkins,结合docker进行自动化部署,在这个方向,测试有需要具备devops的意识和技能。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测试还可以充当项目经理的角色,把控整体风险,推动整个项目进度。总的来说,测试的发展是T型的,是多元化的。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储备也远超过点点点的范畴,所以对于测试是否适合自己这个问题,我们仍旧有许多选择,也无需抱有“测试就是点点点”的恐惧,当然,我们也必须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对公司和职业进行充分调研,才能前三年职业发展过程中是有效地得到发展与晋升。对于已经进入测试行业一到三年的朋友也一样:如果本身对业务测试不满意,觉得不适合,也可以多去招聘网站上看看其职位的要求,在掌握了知识技能后,可以在项目中稳步转换,一步一个脚印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状态。年轻对应着比较低的试错成本,一旦方向摸索清楚,就加油往前冲,不管是做测试或者是不做测试,又或者发展测试哪个方向,吃准了努力后,结果都不会差。怕的就是稀里糊涂地进来,然后又稀里糊涂地退出,又或者一直处在不断犹豫摇摆的状态,这样才是最可怕的。

问题2:测试的前景如何?

关于测试的发展方向其实也在问题一种做了分析,我估计很多人是想了解测试岗位的薪资情况。就我了解的情况而言,测试并不是一个低薪行业,在工作十年以内,其实测试和其他职位的薪资上限差距并不多,或者说这些薪资的差距对应着代价和优势。先说薪资这一块儿,在一二线互联网公司,五年以内测试也能做到60w以上的package,当然同等工作经验的产品和开发整体总包比测试可能还能多几十万,但是其实他们承担的压力和责任也是测试大很多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别的策略去对冲掉这个差距,比如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探索副业,又或者多了解下投资理财的知识,只要你努力争取付出到位,职业上的薪资差距并不能决定人生的差距。在职业上,大家真正比拼的不是职业薪资,而是长期的资本积累和资源积累。对于产品和开发而言,他们更能接触到用户行业资源,对于创业来说更有利,对于测试来说,正因为入行门槛稍低,如果你足够优秀,反倒是能够凸显你的优势,而且由于测试工作对产品整体上下游的了解比较多,你也可以考虑在合适的时候切换职业赛道;如果你像我一样仍然坚持耕耘在测试行业,也可以慢慢地寻觅副业,找到人生中需要奋斗终生的事业,在达到35之前,由于你的技能更为宽泛,更容易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planB。之前也谈到我的职场经历:就我本人而言,在工作两年时候,我从开发转向了测试,最开始挺不适应的,但现在我并不觉得是一件很错误的决定,我利用开发+测试的组合拳找到了职业的突破口,拿到了还不错的职业薪资,这两年通过经过合理地投资理财,我也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虽然三十五岁会有危机,对于我来说,我更多的关注点在于,我应该为什么而活,我并不讨厌测试,但我知道一定有更要要的事情在等我,我要找到这件事情。我大概率不会遭受35岁的经济危机。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在早期跟上了行业的发展,探索出了自己职业路径,并为之不懈努力。在后来接触到一些圈子后,我合理的使用了杠杆,实现了初步的财务保障。

感谢大家能坚持看完,第一篇其实很多都是我曾经多年的职业和生活经历,虽有痛苦,但却回味无穷。第二篇会和大家分享测试校招中,关于投递测试岗的一些准备工作的建议,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既然选择了测试,那就充分准备。这样后面能够多拿几个测试岗位的offer,也能对职业进行更好地选择。

本篇是互联网测试岗校招的那些事儿的第一篇「赢在测试岗位」篇的部分内容,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测试生财微信公众号,后续获取文章完整篇的推送。

传送门:2021最新测试资料&大厂职位

博主:测试生财(一个不为996而996的测开码农)

座右铭:专注测试开发与自动化运维,努力读书思考写作,为内卷的人生奠定财务自由。

内容范畴:技术提升,职场杂谈,事业发展,阅读写作,投资理财,健康人生。

csdn:https://blog.csdn.net/ccgshigao

博客园:https://www.cnblogs.com/qa-freeroad/

51cto:https://blog.51cto.com/14900374

微信公众号:测试生财(定期分享独家内容和资源)

互联网测试校招系列1:赢在测试岗位相关推荐

  1. 互联网测试校招系列4:面试篇

    大家好,我是财哥,今天给大家继续带来互联网测试岗位校招系列第四弹:面试篇. 前面讲到笔试题目的准备,如果你笔试通过,那么恭喜你,你离校招offer只差一场面试了.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从求职者/招聘方两 ...

  2. 互联网测试校招系列3:笔试篇

    大家好,我是财哥,今天给大家继续带来互联网测试岗位校招系列第三弹:笔试篇. 在提前准备篇里,已经给各位朋友分享了如何做面试前的准备,也提到了笔试的准备范围,本篇会更详尽地介绍笔试前后需要准备的事情以及 ...

  3. 互联网测试校招系列2:准备越充分,机会越大!

    大家好,我是财哥,今天为大家带来互联网测试岗位校招第二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在职位选择篇一文中,我大概介绍了测试岗位的现状,从战略的角度给大家分析了测试岗位未来的发展可行性.如果你已经下决心要投递校 ...

  4. 服务器硬盘如何验收,系列服务器及存储测试安装验收报告.doc

    系列服务器及存储测试安装验收报告 p系列UNIX服务器测试安装说明 1.测试p系列UNIX服务器系统开关机及系统启动 测试目的:系统操作系统是否安装完好,主机能否正常开关机. 测试方法:用正常关机手段 ...

  5. Jest测试语法系列之Expect

    Methods Expect主要用于实现验证操作,Jest的Expect提供了如下的验证方法: expect(value) expect.extend(matchers) expect.anythin ...

  6. 测试软件测试赢在测试2: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

    新手发帖,很多方面都是刚入门,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见谅,欢迎批评指正 赢在测试2: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品专家脚印悟测试真理本书已在台湾发行) 蔡为东著 ISBN 978-7-121-20066-3 ...

  7. 赢在测试2: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

    赢在测试2:中国软件测试专家访谈录(品专家足迹 悟测试真谛 本书已在台湾发行) 蔡为东 著 ISBN 978-7-121-20066-3 2013年5月出版 定价:59.00元 280页 16开 编辑 ...

  8. 赢在测试:中国软件测试先行者之道

    [书名]赢在测试:中国软件测试先行者之道 [作者]蔡为东编著 [ISBN]978-7-121-09830-7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 [定  价]39.50元 [本书特色 ...

  9. 优酷质量保障系列(四)—客户端测试有效性分析

    文娱妹导读 如何来衡量测试有效性,评估体系的建设中有哪些坑和重点?本文分享优酷客户端测试有效性评估能力建设经验,如何辅助测试人员调整方向和策略. 本系列文章将陆续发布,感兴趣的朋友持续关注! 背景 移 ...

最新文章

  1. 2020-09-19
  2. 单击时选择HTML文本输入中的所有文本
  3. 什么是html的编码方式,HTML网页中“上”是什么编码方式啊?网页中&# 爱问知识人...
  4. 苹果7plus元件分布图_苹果iphone7 plus手机拆解全过程评测 iphone7 plus拆机图解教程...
  5. 华大 MCU 之一 HC32F460 替换 STM32F411 移植记录
  6. VTK嵌入MFC同步显示
  7. RocketMQ中的死信队列
  8. 二维数组做函数参数传递
  9. vscode gcc debug dbg gdb c cpp c++ cuckoo monitor
  10. 最长回文子串_【每日编程142期】最长回文子串II
  11. 2020年第十届C/C++ B组第二场蓝桥杯省赛真题
  12. TensorFlow2 学习——RNN生成古诗词
  13. VAT number 增值税号码以及GST
  14. 公司网站应该外包SEO公司还是自己去做?
  15. 【统计学】三大相关系数之肯德尔相关系数(kendal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16. PL2303HXD驱动
  17. java实现轮播图片_Banner框架实现图片轮播
  18. 从数据库中读取经纬度,在google map 上进行标注(一)
  19. 阻塞数据直到步骤都完成帮助文档
  20. 青少年蓝桥杯python组(STEMA初级组)

热门文章

  1. [项目管理]十五至尊图
  2. 自己动手写一个QQ空间网络爬虫--qqzoneSpider
  3. The Old Man and the Sea-读书笔记(20130908)
  4. 【BZOJ 2733】 [HNOI2012]永无乡|Splay启发式合并
  5. 浅谈腾讯的创业史及目前的发展趋势分析
  6. Linux Curses编程实现贪吃蛇
  7. 【FanOne的博客导航】希望你能喜欢这里 | 欢迎光临~
  8. 电脑是自动获取ip,VMware安装linux时候,设置固定ip并且能访问外网
  9. match在java中文翻译_match是什么意思_match翻译_读音_用法_翻译
  10. python中frame是什么意思_“***Oldest frame”在ipdb中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