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评审(Technical Review, TR)的目的是尽早地发现工作成果中的缺陷,并帮助开发人员及时消除缺陷,从而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评审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范阐述了技术评审过程域的三个主要规程:

  • 制定技术评审计划 [SPP-PROC-TR-PLANNING]
  • 正式技术评审 [SPP-PROC-TR-FTR]
  • 非正式技术评审[SPP-PROC-TR-ITR]

上述每个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16.1 介绍

技术评审最初是由IBM公司为了提高软件质量和提高程序员生产率而倡导的。技术评审方法已经被业界广泛采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被普遍认为是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之一。

技术评审能够在任何开发阶段执行,它可以比测试更早地发现并消除工作成果中的缺陷。技术评审的主要好处有:

可见技术评审有助于“提高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符合软件过程改进的根本目的。

技术评审有两种基本类型:

理论上讲,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所有工作成果都应当接受技术评审。现实中,为了节约时间,允许人们有选择地对工作成果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方式也视工作成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而定。

技术评审过程域有三个主要规程:“制定技术评审计划”、“正规技术评审”和“非正规技术评审”,如图16-1所示。

技术评审的注意事项:

技术评审过程域产生的主要文档有:

16.2 制定技术评审计划

16.2.1 目的

  1. 确定需要评审的工作成果、评审方式,预定评审时间、地点以及相关人员。

16.2.2 角色与职责

  1. 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制定《技术评审计划》。
  2. 项目经理审批《技术评审计划》。

16.2.3 启动准则

  1. 《项目计划》已经制定。

16.2.4 输入

  1. 《项目计划》

16.2.5 主要步骤

[Step1] 确定需要评审的工作成果

  1. 如果项目的时间充足,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应当对产品的所有工作成果都进行技术评审。如果项目的时间不充足,为了节约时间,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工作成果对其进行技术评审。

[Step2] 确定技术评审方式

  1. 根据工作成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确定技术评审方式。将重要性、复杂性各分“高、中、低”3个等级。重要性-复杂性组合与技术评审方式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Step3] 预定评审时间、地点以及相关人员

  1. 根据《项目计划》中的进度表,预定评审时间和地点。
  2. 根据工作成果的特征预定评审主持人和其他评审员。

[Step4] 审批计划

  1. 项目经理根据《项目计划》以及现实情况(如可以支配的人力资源),审批《技术评审计划》。
  2. 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应根据项目经理的批示修正《技术评审计划》。

16.2.6 输出

  1. 《技术评审计划》

16.2.7 结束准则

  1. 《技术评审计划》已经制定并被项目经理批准。

16.2.8 度量

  1. 技术负责人(或技术骨干)统计工作量和上述文档的规模,汇报给项目经理。

16.3 正式技术评审

16.3.1 目的

  1. 对工作成果进行正式技术评审,尽早地发现工作成果中的缺陷,并帮助开发人员及时消除缺陷。

16.3.2 角色与职责

  1. 作者:是指待评审的工作成果的开发者,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个小组。在评审会议期间,作者答复评审小组的问题,并与评审小组共同查找缺陷、商讨缺陷解决方案。评审会议结束后,作者应当及时消除工作成果中的缺陷。
  2. 评审小组
    • 评审主持人是应当具备比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比较丰富的评审经验,能够控制评审会议的进程。评审主持人可以是项目内的技术骨干也可以是项目外的技术专家。评审主持人本身是一名评审员,评审结论必须有评审主持人的签字才能生效。
    • 评审员主要来源于项目内和项目外的技术人员,必要时还应当邀请客户和质量保证人员担任评审员。工作成果的作者不能担任评审员。评审员的人选以及分工都由评审主持人来确定。评审员应当根据“检查表”认真地查找工作成果中的缺陷,并和作者共同商讨缺陷解决方案。
    • 评审小组的总人数一般在3~7人之间。
  1. 记录员:由评审主持人指定一位评审员来担任记录员。记录员如实地将评审过程记录在指定的文档中。

16.3.3 启动准则

  1. 作者已经按照指定的格式(如模板)完成了工作成果,对工作成果进行了内部检查,消除了拼写、排版等初级错误。
  2. 根据《技术评审计划》,该工作成果进行正式技术评审的时间已到。

16.3.4 输入

  1. 待评审的工作成果。
  1. 与该工作成果评审相关的一些材料,如检查表。

16.3.5 主要步骤

正式技术评审的流程如图16-2所示。

[Step1] 准备评审

  1. 评审主持人首先确定评审会议的时间、地点、设备和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包括评审员、记录员、作者、旁听者等),然后起草《技术评审通知》,并告知所有相关人员。
  2. 评审主持人把工作成果及相关材料、技术评审规程、检查表等发给评审员。
  3. 评审员阅读(了解)工作成果及相关材料。

[Step2] 举行评审会议

  1. [Step2.1] 主持人宣讲

    • 主持人宣讲本次评审会议的议程、重点、原则、时间限制等。
  2. [Step2.2] 作者介绍工作成果
    • 作者扼要地介绍工作成果。
  3. [Step2.3] 识别缺陷和答辩
    • 评审员根据“检查表”认真查找工作成果的缺陷。
    • 作者回答评审员的问题,双方要对每个缺陷达成共识(避免误解)。
  4. [Step2.4] 讨论缺陷解决方案
    • 作者和评审员共同讨论缺陷的解决方案。
    • 对于当场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主持人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讨论”或者“另定时间再讨论”。
  5. [Step2.5] 会议结束决议
    • 评审小组给出评审结论和意见,主持人签字后本次会议结束。评审结论有三种:
  1. 工作成果合格,“无需修改”或者“需要轻微修改但不必再审核”。
  2. 工作成果基本合格,需要作少量的修改,之后通过审核即可。
  3. 工作成果不合格,需要作比较大的修改,之后必须重新对其评审。

[Step3] 修正、跟踪与审核

  1. [Step3.1] 修正与跟踪
  1. [Step3.2] 提交审核
  1. [Step3.2] 审核工作成果
  1. 修正后的工作成果合格。
  2. 修正后的工作成果仍然不合格,需重新修改,重复[Step3]

16.3.6 输出

  1. 该工作成果的《技术评审报告》。
  2. 根据评审报告修正后的工作成果。

16.3.7 结束准则

  1. 工作成果中所有已识别的缺陷都已经被消除。

16.3.8 度量

  1. 评审主持人统计工作量和上述文档的规模,汇报给项目经理。

16.4 非正式技术评审

16.4.1 目的

  1. 对工作成果进行快速、灵活地评审,及早地识别和消除工作成果中存在的缺陷。

16.4.2 角色与职责

  1. 作者:是指待评审的工作成果的开发者,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个小组。作者答复评审员的问题,并与评审员共同查找缺陷、商讨缺陷解决方案。评审结束后,作者应当及时消除工作成果中的缺陷。
  2. 评审员:由作者的同伴或者同行专家担任评审员,通常一两个人即可。评审员应当根据“检查表”认真地查找工作成果中的缺陷,并和作者共同商讨缺陷解决方案。由于参加非正规评审的人员比较少,由评审员兼做记录员即可。

16.4.3 启动准则

  1. 作者已经按照指定的格式(如模板)完成了工作成果,对工作成果进行了内部检查,消除了拼写、排版等初级错误。
  2. 根据《技术评审计划》,该工作成果进行非正式技术评审的时间已到。

16.4.4 输入

  1. 待评审的工作成果。
  1. 与该工作成果评审相关的一些材料,如检查表。

16.4.5 主要步骤

[Step1] 准备评审

  1. 评审员与作者共同确定评审的时间、地点、设备、人员等。起草并将《技术评审通知》发布给相关人员。
  2. 评审员阅读(了解)工作成果及相关材料、评审规程、检查表等。

[Step2] 评审

  1. [Step2.1] 介绍

    • 评审员介绍本次评审的议程、重点、原则、时间限制等。
    • 作者扼要地介绍工作成果。
  2. [Step2.2] 识别缺陷和问答
    • 评审员根据“检查表”认真查找工作成果的缺陷。
    • 作者回答评审员的问题,双方要对每个缺陷达成共识(避免误解)。
  3. [Step2.3] 讨论缺陷解决方案
    • 作者和评审员共同讨论缺陷的解决方案。
    • 对于当场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双方商定“是否有必要继续讨论”或者“另定时间再讨论”。
  4. [Step2.4] 给出评审结论

评审员给出评审结论和意见。评审结论有三种:

  1. 工作成果合格,“无需修改”或者“需要轻微修改但不必再审核”。
  2. 工作成果基本合格,需要作少量的修改,之后通过审核即可。
  3. 工作成果不合格,需要作比较大的修改,之后必须重新对其评审。

[Step3] 修正、跟踪与审核

  1. [Step3.1] 修正与跟踪
  1. [Step3.2] 提交审核

作者消除所有已发现的缺陷后,再将修正后的工作成果递交给审查员审核。

  1. [Step3.2] 审核工作成果

审查员审核修正后的工作成果。审核结论有两种:

(1)修正后的工作成果合格。

(2)修正后的工作成果仍然不合格,需重新修改,重复[Step3]

16.4.6 输出

  1. 该工作成果的《技术评审报告》。
  2. 根据评审报告修正后的工作成果。

16.4.7 结束准则

  1. 工作成果中所有已识别的缺陷都已经被消除。

16.4.8 度量

  1. 评审员统计工作量和上述文档的规模,汇报给项目经理。

16.5 实施建议

  1. 对于重要性和复杂性都很高的工作成果,建议先在项目内部进行“非正式技术评审”,然后再进行“正式技术评审”。
  2. 技术评审应当与质量保证有机地结合起来,请质量保证人员参加并监督正规技术评审是很好的方式。
  3. 技术评审应当与配置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规定没有通过技术评审的工作成果不允许成为基准文件(Baselined)。
  4. 建议机构采用统一的缺陷跟踪工具,使得技术评审所发现的缺陷能被及时地消除,不被遗漏。

大家好,我是Doker品牌的Sinbad,欢迎点赞和评论,您的鼓励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欢迎加微信进入技术群聊!

CMMI-技术评审管理方案相关推荐

  1. 司普沃浅谈豆角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案

    豆角营养丰富,很多人都喜欢吃.那么豆角的种植技术与管理你都知道吗? 一.豆角种植技术与管理 1.豆角种植技术 (1)地块选择 以选择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并与豆科作物轮作2-3年,粘重土壤或地 ...

  2. 浅谈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案

    玉米是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要获得高产首先要选择优良品种.经过精心种植.科学管理.合理投入.同时在在配置前要了解玉米的播种时间.生长周期.施肥方法等等.只要学会正确的管理方法,玉米想不高产都难. ...

  3. 白萝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案

    白萝卜具有消食.生津解毒.通便利尿.等功效,还可治便秘.气胀.肺热.痰多等症状,白萝卜不仅可以生吃,还可做菜,煲汤,煮水,入药等用途.所以白萝卜还被人们称为小人参.小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白萝卜的种植 ...

  4. 深入探讨大数据权限管理方案-从哲学到技术

    大数据平台的权限管理工作,听起来不就是用户和密码管理这点事么?找个数据库存储一下两者的映射关系,然后再找个地方记录一下每个人可以做什么事,最后在需要的时候验证一下就好了,如果不讨论各种加解密原理和算法 ...

  5. 技术转管理的成功率不到70%!你必须先迈过这9道坎...10页PPT详解

    来源| CSDN学院 && 技术领导力 整理| Emma 导读:曾经看到过一个数据,技术转管理的成功率不到7成,也就是说好不容易在职场中拼杀突围,获得了晋升机会,10个人里至少有3 个 ...

  6. 被遗忘的角落-CMMI的团队管理

    摘要: 不少人士可能都会对CMMI有这样的一些误解: CMMI重视过程不太重视人员管理: CMMI强调按过程执行,而忽视人员的主动性.创造力: 过程是死的,文档也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事情也是变化的,C ...

  7. 技术转管理难,难在这9个“坑”!

    来源| CSDN学院 整理| Emma 导读:曾经看到过一个数据,技术转管理的成功率不到7成,也就是说好不容易在职场中拼杀突围,获得了晋升机会,10个人里至少有3 个人没能完成技术转管理的" ...

  8. PDM系统在技术状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PDM(产品数据管理)技术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以技术管理为依托,具有四大内容即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和技术状态审核,形成自动化的办公流程,随着国民经济的不 ...

  9. 技术转管理,就要丢掉技术吗?

    许多技术管理者都有这样的困惑,我们做技术管理的,写代码的时间越来越少,手越来越生疏,但是参与了更多的技术评审和技术决策,这似乎是件很矛盾的事情. 因此,他们时常感到很焦虑,自己技术能力越来越差,日常管 ...

最新文章

  1. MySQL基础篇:数据操作语言DML
  2. 9.10 css
  3. Android常见控件— — —EditText
  4. 【Excel】日常记录
  5. 微信小程序的线程架构
  6. read cache_通过READ-BEHIND CACHE控制您的慢速生产者
  7. 信号扫描_科研必备“武器”之扫描电子显微镜
  8. (转)spring中的拦截器(HandlerInterceptor+MethodInterceptor)
  9. VS系列编译器内部调用malab(32位/64位)函数指南
  10. Node.js 14 发布,改进了诊断功能
  11. Python自动化运维开发----基础(八)字符串
  12. Spring Boot配置文件规则以及使用方法官方文档查找以及Spring项目的官方文档查找方法...
  13. K3S kubernetes-限制节点可启动的pod数量
  14. Word文档统一图片格式快捷操作
  15. Redis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16. 南邮计算机就业,这两所大学实力强劲,从专业到就业率分析,来看看谁更强吧...
  17. python提取某一列数据,Python numpy 提取矩阵的某一行或某一列的实例
  18. 大麦路由器dw22d不拆机刷breed和openwrt
  19. Android 新增API Autofill
  20. 虚拟机显示网络不可用

热门文章

  1. 使用trash-cli给Linux服务器加一个回收站的功能
  2. 怎么用python编写记事本_利用Python开发实现简单的记事本
  3. 美国大学硕士研究生计算机专业几年,美国大学博士几年 - 美国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研究生学几年...
  4. brpc介绍、编译与使用
  5. MX87QD主板使用说明书
  6. NAT ALG DNS — DNS在外部,内网通过域名访问内部服务器
  7. 如何翻译Word文档
  8. 服务化-mysql-01 mysql基础框架
  9. 浅析3种电池容量监测方案
  10. 上海11月月赛乙组解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