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濒死体验”,即是“死去活来”。

对人类而言,人死后的感觉完全无法获知,甚至“死后的感觉”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但濒临死亡的感觉却真正地被捕捉到了。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有过记载,中国的古籍中也有提及,但基本都是零星的只言片语。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抢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生命垂危的人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由此产生的,则是更多人所说的“濒死体验”。

这种体验的时间很短,因处于“死而未死”之间,故或可将其看做生命的临界点。而濒死体验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不仅让人很少感觉到生命消失的疼痛,反而会在此之间产生不可言说的愉悦、奇妙的经历,甚至是传说中的灵魂出窍。

所以,说到灵魂出窍,濒死体验是不是顿时就变得很刺激了?

从灵魂出窍到神灵指路:

充满奇幻色彩的濒死体验

经过研究者们的总结,濒死体验的主要表现形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灵魂出窍。关于灵魂出窍的记载多出现在手术台中。这种手术一般是重度昏迷或严重的脑部疾病,危及生命。比如帕姆·雷诺兹在1991年接受了一台脑动脉瘤切除手术。主刀医生将其体温冷却到了15.6摄氏度,停止其心跳,然后将脑部的血液吸出。通过仪器的检测表明,帕姆确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脑死亡状态,但她却在手术结束之后回忆了手术发生时的很多细节。

另一项观察了2000多起心脏骤停案例的研究最终确认,一位57岁的男性说在做手术的时候,自己浮在手术台的上空中央,亲眼看见医护人员在对他实施抢救,甚至描述了抢救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最终也被验证。

灵魂出窍正符合了多年以来人类关于“肉身”和“灵魂”二分的古老看法,因此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心绪平静。活着的人认为,死亡一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死亡的那一刻,即便是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但很多濒死体验者却表示,当确知死亡真的要来临的时候,他们的情绪反而变得平静下来。眼前会出现亮光,耳边会响起优美而令人陶醉的音乐,视力变得清晰,呼吸舒畅而新鲜。死亡似乎是一件可以接纳并且从容走向的事情。

回顾一生。这大概是被很多人提及最多的一点了。无论是在影视还是书籍当中,我们往往能看到一个人将要撒手人寰,然后镜头开始播放从小到大的种种画面。很多濒死体验者表示,他们会以倒叙的方式观看自己的一生,涉及的往往是重要的人生节点,七成以上的人表示回顾的内容全都是人生的开心时刻,但有三成左右的人会表示回顾了一些痛苦的往事,并且还有可能会遭到来自神秘人的审判。

亲人团聚。一部分人回忆自己在濒死的时候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人,这些人有的还活着,有的却已经死了。在美国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生死与轮回》中,有人回忆自己看到了已经去世的父亲,以及很多其他的亲戚。这些亲戚会看着自己走过来,然后提醒自己阳寿未尽,赶紧回到肉身中去……

濒死体验的表现形式多达四十多种,除了以上四种之外,还有时空隧道说、神灵指路说、空间切换说……任何一种体验,都足以令人兴奋。

有人认为,濒死体验根本是不存在的,这些所谓的种种堪称奇幻的经历,其实都是患者们拿来博眼球而已。但问题在于,经过长期的案例积累和总结,大量互不相识的患者所表述出的濒死体验具备高度相似的特征。这种情况是无法用简单的编造和巧合概括的。

因此,濒死体验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甚至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也就水到渠成了。

科学与超自然:

谁才是濒死体验的真因?

需要注意的是,濒死体验绝非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猎奇谈资。由于涉及的人数众多,并且经历千奇百怪,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现代生理学乃至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但对濒死体验的研究又存在一个显著的困难。目前而言,科学家所掌握的濒死体验资料大多是由于亲历者口述回忆而来。既然是口述,其中涉及虚假编造、记忆模糊的内容就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无法实时地对体验内容和发生机制进行联系性研究,也就导致科学探索变得不是特别“科学”。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濒死体验的成因的研究,就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类。

第一类研究者坚持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索原因。

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濒死体验的形成是建立在脑部功能活动异常的前提下。比如如果前额叶曾经受损的话,其可能会引起精神分裂症;而那些声称灵魂悬浮的人,则很有可能有睡眠麻痹的历史,导致自己的感知信息混乱。由于死亡的某种因素导致大脑活动异常,也就产生了混乱的意识,而这些混乱的意识则表现为濒死体验。

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濒死体验是由于体内的某种致幻物质被激发而出现。比如一种名为二甲基色胺的强致幻剂,其不仅存在于植物当中,而且在人体内也有被发现,虽然剂量并不多。那么,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则很有可能是二甲基色胺或其他尚未被发现的致幻成分被激发,从而导致人的精神出现宛若真实的幻觉。

而认为濒死体验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研究者依据则是,很多亲历者所经历的濒死体验会因为自己的经历、职业、信仰等产生不同的差异。比如信仰耶稣的人大多会觉得自己是在走向天堂的路上,而唐山大地震中的一位幸存者则回忆自己跟着一个小鬼到阴曹地府走了一遭,结果因为生死簿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就被赶了回来,然后继续活下去。

但这些所有存在可能性的生理或心理研究大多数都是一种理论推断,也就是说事实上并无法正是濒死体验会和某一种因素存在必然的关系。所以,当科学对它的解释仅仅存在可能的前提下,另一类研究者则打出了超自然主义的大旗。

这杆超自然的大旗核心观点就是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独立于人的肉体而存在的。

至今人们仍然无法弄清楚意识的发生机制究竟是怎样的。它到底是存在于大脑中,还是神经中,亦或是身体里某一个神秘区域,或者独立于人的肉体而存在,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在很多人看来,“意识”就是通俗意义上的灵魂。一旦肉体死亡,人的意识也就没有依附的实体,就会随之离开。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灵魂悬浮、看到过去的人物等一切奇幻的事情了。

如果说科学是在努力地寻求证据来为濒死体验提供一个可信的解释的话,这种超自然注意更大程度上可以算作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无奈之举。就像传统上人们无法解释洪水地震现象,而将之称为天神发怒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个听起来充满“迷信色彩”的东西,为什么能够引起那么多人的重视?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心中的猎奇之意?

研究濒死体验,

绝不仅仅是为了猎奇

研究濒死体验,探明发生机制,目的之一便在于如何挽救更多的生命。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比如“虚惊一场”,比如“化险为夷”,比如“九死一生”。对曾有过濒死体验经历的人来说,他们表面上来看是活了过来,但其实与死亡只有一线之隔。那么,他们迈过这一线仅仅是靠身体机能支撑起来的吗?在这其中,个人意志和精神会不会起到什么关键性的而我们又尚未探知的作用?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能从鬼门关走一遭再回来的人,并不是多数;更多的人是踏进鬼门关,从此再无回路。

因此,发现濒死体验是如何对生命延续产生影响,并将其运用于医疗救助当中,可以看做是濒死体验研究的现实意义之一。

第二个重要的作用,则在于其可能有助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缓解。

最近,路易斯安纳大学的神经学家研究者们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对13名志愿者注射预定剂量的二甲基色胺和安慰剂,来观察其是否会产生濒死体验。最后的研究结果表明,13名志愿者基本都确定有过濒死体验,除了有回顾人生的经历之外,还更明显地产生了灵魂悬浮的情况。

我们上文提到,濒死体验中可能会产生平静或愉悦的情绪,并让自己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在濒死体验结束、人们回到正常的状态之后,会对这一体验印象深刻,并再次基础上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比如一位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回忆自己在当时回顾了从小到大的快乐时光,即便震后双腿截肢,但仍然有信心活下去。

那么,通过模拟濒死体验,将有可能会对精神疾病患者,比如抑郁症,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也将成为精神和心理疾病治疗的途径之一。

在这两种意义之外,由于濒死体验涉及的内容基本上与肉体无关,也就是纯粹的意识流动,那么,对其研究也就意味着“意识”这一涉及人类根本的问题也将有可能取得突破。

尽管科学家们从19世纪末就开始对濒死体验进行科学化研究,但一个多世纪以来,却并没有取得巨大的突破性进展。死亡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人的意识是否真的独立存在?濒死体验会意味着死后真的有灵魂吗?

或许等到濒死体验的谜底被揭开,一切也就便都有了答案。

濒死体验的背后,会否隐藏着人类意识的秘密?相关推荐

  1. 电脑屏保海底世界_世界上最后一个深海实验室,隐藏了人类未来的秘密

    如果世界末日来了,人类站在荒废的土地上,仓皇奔往未来的逃生门,我们应该往哪去? 有人说,是太空.有人说,是海洋. 现在有一个地方,正把两者结合起来--Aquarius Reef Base 深海实验室. ...

  2. 共享单车背后还隐藏着多少惊天秘密?

    共享单车背后还隐藏着多少惊天秘密? 文/马继华 有人说,骑自行车是绿色出行,而且,自行车可以多人连续使用,所以就出现了"共享单车"的概念,而且还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产能过剩才是共享 ...

  3. 4-灵魂存在与否的论证(3):自由意志、濒死体验以及笛卡尔的论证(耶鲁大学公开课-哲学-死亡)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物理主义者认为人和机器人没有区别,人类和机器人都只是物理实体. 对以上观点的反驳就是,机器人是服从决定论的,机器人是被人类编程的,必须按照人类编写好的程序做事.机器人受制于决定论法则 ...

  4. 一图带你了解全球疫情爆发背后的隐藏机会

    文章内容来源于得到[王煜全]老师讲座,根据其内容整理的思维导图,旨在帮助自己了解疫情背后的隐藏机会,培养架构思维

  5. 杰瑞·卡普兰:不要期望AlphaGo有人类意识,但需要它像人一样完成任务

    [转] http://36kr.com/p/5061327.html <人工智能时代>的作者卡普兰认为,中国拥有比美国更加强大的能力来发展人工智能. 编者按:日前,著名计算机科学家.连续创 ...

  6. 量子计算机人类意识云,我们的大脑很可能就是一台高度发达的量子计算机

    原标题:我们的大脑很可能就是一台高度发达的量子计算机 人的大脑可能在像量子计算机一样运作,嗯?不是说人的大脑像计算机吗,怎么又扯上了量子计算机呢?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物理学家 Matthew Fi ...

  7. 人类意识由大脑信号协调的复杂动态模式支持

    通过采用大脑动力学框架衡量人类意识,我们确定了在脑损伤之后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状态下,动态信号的协调是否具有与之相关的特定.可概括的模式.结果发现,健康个体和有最小化意识状态的患者分别表现出协调和不协调的 ...

  8. 量子计算机人类意识云,意识上传-人类距离永生还要多久(大脑的工作原理很有可能与量子计算机一致)...

    事情的引子是最近的科幻电影<炭变>, 300年后,人类意识上传到数字植入物(称为"堆栈")中,并且富人还可以不停的升级,并基本上永远活着.虽说这只是部科幻电影,但也会让 ...

  9. 华为错误报告在哪个文件夹_华为手机隐藏的这7个秘密小技能,现在开启,手机还能再用3年...

    日常使用华为手机,如果这7秘密小技能还没开启,建议现在就开启哦,手机好用不止一点点. 1.手机文件夹 华为手机中有很多文件夹,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哪个可以删除,哪个不能碰.其实华为手机 ...

最新文章

  1. NBT:MaPS-seq测序方法揭示肠道微生物空间分布
  2. Web认证及API的 使用TOKEN的一些思考
  3. SQL语句执行顺序以及oracle基本查询优化
  4. 为什么函数式编程很重要:不一样的白板图
  5. WPF效果第一百七十八篇ItemsControl旋转
  6. 红帽JBoss企业应用平台7.0 ALPHA发布了!
  7. mysql linux导入csv主键,MySQL导入csv文件内容到Table及数据库的自增主键设置
  8. python处理shp和栅格文件的相关库shapefile、gdal等
  9. 轻松生成ip地址的姿势,最快得到批量***目标
  10. redhat,centos Linux常用命令LS之常用功能
  11. Java修饰符的访问权限
  12. 【Android游戏开发二十一】Android os设备谎言分辨率的解决方案!
  13. 薪水太低的你,为什么不跳槽?
  14. 10个Excel VBA实例教程-刘欢-专题视频课程
  15. 西门子转以太网模块连接S7-300以太网驱动
  16. DevExpress Office文件API打印 PDF 文档
  17. 电子束光刻胶(SU-8 GM1010,HSQ,XR-1541-002/004/006,HSQ Fox-15/16,PMMA)
  18. 单模光纤VS多模光纤
  19. 如何通过几何画板学这些定理
  20. vmware下虚拟机自动换ip的解决办法

热门文章

  1.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智能驾驶产业联盟揭牌成立,近80家企业助力智能驾驶行业发展... 1
  2. scrapy爬取漫画
  3. Trojan一键脚本
  4. Windows 11最新版中恢复IE11浏览器的方法2023更新
  5. java什么都听过_【Java】程序员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6. 根据指定网站路径下载文件
  7. Apsara Clouder云计算专项技能认证:云服务器ECS入门
  8. 我一路向北,寻找有你的季节
  9. 我的世界整合包内自带服务器,我的世界服务器整合包怎么用
  10. Face Paper: 目标检测RSSD论文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