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理

Adaboost算法基本原理就是将多个弱分类器(弱分类器一般选用单层决策树)进行合理的结合,使其成为一个强分类器。

Adaboost采用迭代的思想,每次迭代只训练一个弱分类器,训练好的弱分类器将参与下一次迭代的使用。也就是说,在第N次迭代中,一共就有N个弱分类器,其中N-1个是以前训练好的,其各种参数都不再改变,本次训练第N个分类器。其中弱分类器的关系是第N个弱分类器更可能分对前N-1个弱分类器没分对的数据,最终分类输出要看这N个分类器的综合效果。


弱分类器(单层决策树)

Adaboost一般使用单层决策树作为其弱分类器。单层决策树是决策树的最简化版本,只有一个决策点,也就是说,如果训练数据有多维特征,单层决策树也只能选择其中一维特征来做决策,并且还有一个关键点,决策的阈值也需要考虑。

关于单层决策树的决策点,来看几个例子。比如特征只有一个维度时,可以以小于7的分为一类,标记为+1,大于(等于)7的分为另一类,标记为-1。当然也可以以13作为决策点,决策方向是大于13的分为+1类,小于(等于)13的分为-1类。在单层决策树中,一共只有一个决策点,所以下图的两个决策点不能同时选取。

同样的道理,当特征有两个维度时,可以以纵坐标7作为决策点,决策方向是小于7分为+1类,大于(等于)7分类-1类。当然还可以以横坐标13作为决策点,决策方向是大于13的分为+1类,小于13的分为-1类。在单层决策树中,一共只有一个决策点,所以下图的两个决策点不能同时选取。

扩展到三维、四维、N维都是一样,在单层决策树中,一共只有一个决策点,所以只能在其中一个维度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决策阈值作为决策点。


关于Adaboost的两种权重

Adaboost算法中有两种权重,一种是数据的权重,另一种是弱分类器的权重。其中,数据的权重主要用于弱分类器寻找其分类误差最小的决策点,找到之后用这个最小误差计算出该弱分类器的权重(发言权),分类器权重越大说明该弱分类器在最终决策时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Adaboost数据权重与弱分类器

刚刚已经介绍了单层决策树的原理,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训练数据保持不变,那么单层决策树找到的最佳决策点每一次必然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单层决策树是把所有可能的决策点都找了一遍然后选择了最好的,如果训练数据不变,那么每次找到的最好的点当然都是同一个点了。

所以,这里Adaboost数据权重就派上用场了,所谓“数据的权重主要用于弱分类器寻找其分类误差最小的点”,其实,在单层决策树计算误差时,Adaboost要求其乘上权重,即计算带权重的误差。

举个例子,在以前没有权重时(其实是平局权重时),一共10个点时,对应每个点的权重都是0.1,分错1个,错误率就加0.1;分错3个,错误率就是0.3。现在,每个点的权重不一样了,还是10个点,权重依次是[0.01,0.01,0.01,0.01,0.01,0.01, 0.01,0.01,0.01,0.91],如果分错了第1一个点,那么错误率是0.01,如果分错了第3个点,那么错误率是0.01,要是分错了最后一个点,那么错误率就是0.91。这样,在选择决策点的时候自然是要尽量把权重大的点(本例中是最后一个点)分对才能降低误差率。由此可见,权重分布影响着单层决策树决策点的选择,权重大的点得到更多的关注,权重小的点得到更少的关注。

在Adaboost算法中,每训练完一个弱分类器都就会调整权重,上一轮训练中被误分类的点的权重会增加,在本轮训练中,由于权重影响,本轮的弱分类器将更有可能把上一轮的误分类点分对,如果还是没有分对,那么分错的点的权重将继续增加,下一个弱分类器将更加关注这个点,尽量将其分对。

这样,达到“你分不对的我来分”,下一个分类器主要关注上一个分类器没分对的点,每个分类器都各有侧重。

Adaboost分类器的权重

由于Adaboost中若干个分类器的关系是第N个分类器更可能分对第N-1个分类器没分对的数据,而不能保证以前分对的数据也能同时分对。所以在Adaboost中,每个弱分类器都有各自最关注的点,每个弱分类器都只关注整个数据集的中一部分数据,所以它们必然是共同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作用。所以最终投票表决时,需要根据弱分类器的权重来进行加权投票,权重大小是根据弱分类器的分类错误率计算得出的,总的规律就是弱分类器错误率越低,其权重就越高。


图解Adaboost分类器结构

如图所示为Adaboost分类器的整体结构。从右到左,可见最终的求和与符号函数,再看到左边求和之前,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轮次的迭代效果,第1次迭代时,只有第1行的结构,第2次迭代时,包括第1行与第2行的结构,每次迭代增加一行结构,图下方的“云”表示不断迭代结构的省略。

第i轮迭代要做这么几件事:
1. 新增弱分类器WeakClassifier(i)与弱分类器权重alpha(i)
2. 通过数据集data与数据权重W(i)训练弱分类器WeakClassifier(i),并得出其分类错误率,以此计算出其弱分类器权重alpha(i)
3. 通过加权投票表决的方法,让所有弱分类器进行加权投票表决的方法得到最终预测输出,计算最终分类错误率,如果最终错误率低于设定阈值(比如5%),那么迭代结束;如果最终错误率高于设定阈值,那么更新数据权重得到W(i+1)

图解Adaboost加权表决结果

关于最终的加权投票表决,举几个例子:
比如在一维特征时,经过3次迭代,并且知道每次迭代后的弱分类器的决策点与发言权,看看如何实现加权投票表决的。

如图所示,3次迭代后得到了3个决策点,
最左边的决策点是小于(等于)7的分为+1类,大于7的分为-1类,且分类器的权重为0.5;
中间的决策点是大于(等于)13的分为+1类,小于13分为-1类,权重0.3;
最右边的决策点是小于(等于19)的分为+1类,大于19分为-1类,权重0.4。
对于最左边的弱分类器,它的投票表示,小于(等于)7的区域得0.5,大与7得-0.5,同理对于中间的分类器,它的投票表示大于(等于)13的为0.3,小于13分为-0.3,最右边的投票结果为小于(等于19)的为0.4,大于19分为-0.4,如下图:

求和可得:

最后进行符号函数转化即可得到最终分类结果:

所以根据上图的直观理解,Adaboost算法通过组合多喝弱分类器的结果,每个弱分类器如果分类错误率越低那么权重越大,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越大,就好比对于同一件事情专家认为是对的,和一个小学生认为是错误的,专家的答案的权重更高因为他出错的可能性低,小学生出错的可能性高因此权重低,我们最终综合起来认为这件事情是对的。

更加直观的,来看一个更复杂的例子。对于二维也是一样,刚好有一个实例可以分析一下,原始数据分布如下图:

Adaboost分类器试图把两类数据分开,运行一下程序,显示出决策点,如下图:

这样一看,似乎是分开了,不过具体参数是怎样呢?查看程序的输出,可以得到如其决策点与弱分类器权重,在图中标记出来如下:

图中被分成了6分区域,每个区域对应的类别就是:
1号:sign(-0.998277+0.874600-0.608198)=-1
2号:sign(+0.998277+0.874600-0.608198)=+1
3号:sign(+0.998277+0.874600+0.608198)=+1
4号:sign(-0.998277-0.874600-0.608198)=-1
5号:sign(+0.998277-0.874600-0.608198)=-1
6号:sign(+0.998277-0.874600+0.608198)=+1
其中sign(x)是符号函数,正数返回1负数返回-1。
最终得到如下效果:

通过这两个例子,相信你已经明白了Adaboost算法加权投票时怎么回事儿了。

Adaboost算法的理解相关推荐

  1. 理解AdaBoost算法

    其它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的全面系统讲解可以阅读<机器学习-原理.算法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雷明著,由SIGAI公众号作者倾力打造. 书的购买链接 书的勘误,优化,源代码资源 与随机森 ...

  2. 深入理解机器学习——集成学习(二):提升法Boosting与Adaboost算法

    分类目录:<深入理解机器学习>总目录 Boosting是一族可将弱学习器提升为强学习器的算法.这族算法的工作机制类似:先从初始训练集训练出一个基学习器,再根据基学习器的表现对训练样本分布进 ...

  3. AdaBoost元算法学习理解与应用实战

    据说在Deep Learning出来之前,SVM和Adaboost是效果最好的 两个算法.上一节,我们已经学习理解了SVM,本节让我们一起学习理解Adaboost并且应用吧! 1.拟解决基本问题描述 ...

  4. AdaBoost算法理解

    AdaBoost的前身和今世 强可学习和弱可学习 在概率近似正确(PAC)学习框架中, 一个类如果存在: 一个多项式复杂度的学习算法,正确率略大于随机猜测(例如二分类问题中大于1/2),称弱可学习的 ...

  5. 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分类器!

    ↑↑↑关注后"星标"Datawhale 每日干货 & 每月组队学习,不错过 Datawhale干货 作者:陈锴,Datawhale优秀学习者,中山大学数学系 人脸检测属于计 ...

  6. Adaboost 算法的原理与推导

    Adaboost 算法的原理与推导 0 引言 一直想写Adaboost来着,但迟迟未能动笔.其算法思想虽然简单:听取多人意见,最后综合决策,但一般书上对其算法的流程描述实在是过于晦涩.昨日11月1日下 ...

  7. 机器学习知识点(十六)集成学习AdaBoost算法Java实现

    理解http://blog.csdn.net/fjssharpsword/article/details/61913092中AdaBoost算法,从网上找了一套简单的代码加以理解. 1.基分类器,实现 ...

  8. EL之AdaBoost:集成学习之AdaBoost算法的简介、应用、经典案例之详细攻略

    EL之AdaBoost:集成学习之AdaBoost算法的简介.应用.经典案例之详细攻略 目录 AdaBoost算法的简介 1.理解AdaBoost算法 1.1.从前向逐步递增角度来看理解AdaBoos ...

  9. eclipse的jsp第一行代码报错_机器学习之AdaBoost算法及纯python代码手工实现

    Adaboost算法是boost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它是adaptive boosting的简称(自使用算法);在训练数据中的每个样本赋予一个权重,构成初始的向量D(每个样本的权重初始时均相等). ...

最新文章

  1. PHP isset()与empty()的使用区别详解
  2. linux进入文件夹命令,如何在 Linux 中不使用 CD 命令进入目录/文件夹?
  3. 调了 好几天的问题 treeview 的js 处理复选框之间的关系,选中子框父框自动选中,单独执行 没问题 放到框架页里 就有问题...
  4. 会员编号生成规则_单据编号规则浅析
  5. EXCEL中与数据库打交道的好工具-JXL
  6. C#:const 和readonly的区别
  7. 使用Git上传文件至Github中
  8. linux之iconv命令
  9. 用TCL调用Hypermesh中的求解器
  10. XML编程(CRUD)
  11. 构建综合性平安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全面保障在校师生安全
  12. 内存条带宽的换算方法以及DDR4内存理论带宽
  13. 抽象代数笔记-环、域、扩域、伽罗瓦理论
  14. [整理]邮件里常用英文缩写
  15. 没有巨头公司做内容支撑 剪辑软件公司小影科技上市后能跑多远?
  16. Photoshop 油画效果
  17. 通过wal文件查看lsn和txid,lsn和txid对应关系
  18.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19. 人工智能基础 | 机器学习介绍(一)
  20. 冷存储王者,磁带当仁不让,减碳共识下的企业优选

热门文章

  1. Win7系统更改桌面文件路径的详细步骤
  2. 威廉.布莱克 和 他的诗歌
  3. 接口 和 http协议
  4. 浮点数表示的计算方法
  5. HTML5讲解与演示转载整理
  6. RuntimeError: DataLoader worker is killed by signal: Killed.报错解决
  7. 1万+字原创读书笔记,机器学习的知识点全在这篇文章里了
  8. C++ getchar()函数
  9. Android最火的框架系列(五)GreenDao
  10. 天正坐标标注显示不全_CAD命令栏坐标显示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