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10年发展,应用交付成核心架构

编者按:十年前,很少有人知道网络负载均衡,十年后,网络负载均衡已经成为网络应用的重要设备,特别是大型网络应用的核心设备。如今,负载均衡设备市场甚至并驾与基础路由、交换设备市场。

负载均衡市场机会是如何被发现的,它是如何成长起来的?现在,我们通过专访F5总裁John McAdam,来深入了解网络负载均衡的发展内幕。

了解:负载均衡设备就在你身边

1996-1999年:发现商机:网络负载均衡的起始阶段

2000-2003年:网络泡沫破裂的生存考验 将重心锁定企业

2003-2005年:网络流量不断升级 TMOS显威力

2006-2008年,负载均衡升级:向应用交付发展

了解:负载均衡设备就在你身边

你是否觉得负载均衡设备,跟你没有关系呢?

其实,今天,每当你打一次手机,上主要门户网站看一次新闻,进行一次网上银行交易,你的访问信息就会经过负载均衡设备,它在后台保证了巨量的网络应用访问。可见,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还是先让我们先解释一下:何为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英文名称为Load Balance,其意思就是将负载(工作任务)进行平衡、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执行,例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企业关键应用服务器和其它关键任务服务器等,从而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图: 在F5亚太区马来西亚吉隆坡渠道峰会上,F5总裁John McAdam接受了IT168网络频道和新浪科技频道的联合采访,他向笔者畅谈了F5网络负载均衡的发展历史。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负载均衡设备不是基础网络设备,而是一种性能优化设备。对于网络应用而言,并不是一开始就需要负载均衡,当网络应用的访问量不断增长,单个处理单元无法满足负载需求时,网络应用流量将要出现瓶颈时,负载均衡才会起到作用。

负载均衡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单个重负载的运算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做并行处理,每个节点设备处理结束后,将结果汇总,返回给用户,系统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集群(clustering)技术。

第二层含义就是:大量的并发访问或数据流量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分别处理,减少用户等待响应的时间,这主要针对Web服务器、FTP服务器、企业关键应用服务器等网络应用。

通常,负载均衡会根据网络的不同层次(网络七层)来划分。其中,第二层的负载均衡指将多条物理链路当作一条单一的聚合逻辑链路使用,这就是链路聚合(Trunking)技术,它不是一种独立的设备,而是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常用技术。

现代负载均衡技术通常操作于网络的第四层或第七层,这是针对网络应用的负载均衡技术,它完全脱离于交换机、服务器而成为独立的技术设备。这也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对象。

近几年来,四到七层网络负载均衡首先在电信、移动、银行、大型网站等单位进行了应用,因为其网络流量瓶颈的现象最突出。这也就是为何我们每通一次电话,就会经过负载均衡设备的原因。另外,在很多企业,随着企业关键网络应用业务的发展,负载均衡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大了。

996-1999年:发现商机:网络负载均衡的起始阶段

Foundry最早提出了四层网络负载均衡的概念,当时的负载均衡技术主要实现四层的交换。因为Foundry是传统的交换机设备厂商,它将此项技术集成在了自己的交换机设备里。

1996年,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几个学生创立了F5公司,一个新的网络负载均衡企业诞生了。

据F5总裁John McAdam介绍:F5当时的几位学生创业者,比较热衷于虚拟现实,当时,他们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就发现,负载均衡是一种很有用的技术。如果将这项技术应用在网络上,就一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所以他们就在1996年就创办了这家公司。

F5为何会选择网络负载均衡作为创业点呢?John McAdam介绍到:Internet的规模每一百天就会增长一倍,网络应用流量也越来越大。网络的各个核心部分随着业务量的提高、访问量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其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也相应增大,使得单一设备根本无法承担。在此情况下,如果扔掉现有设备去做大量的硬件升级,这样将造成现有资源的浪费,而且如果再面临下一次业务量的提升,这又将导致再一次硬件升级的高额成本投入,甚至性能再卓越的设备也不能满足当前业务量的需求。

于是,网络负载均衡机制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F5当时的这几个创业者就正好选择了这个机会。

因为当时一部叫《龙卷风》的电影非常红,而龙卷风的最高等级就是F5,这代表极限的意思。所以,F5网络的创业者就把公司取名为“F5”,代表最高的极限追求。

F5的第一个客户是有名的Playboy(花花公子),虽然,在概念上,F5网络负载均衡与“花花公子”一点关系都没有,但Playboy的大名非常有利于F5的推广销售。1999年,F5成功上市。

000-2003年:网络泡沫破裂的生存考验 将重心锁定企业

网络负载均衡的机会在于网络应用的扩张,网络流量的增大,所以,它非常依赖于网络的发展。然而,在2000年里,当互联网的泡沫破裂时,所有的网络负载均衡厂商都面临了生存的考验。

在这个时期,刚创立不久的F5可谓是生不逢时,同样受到了生存的考验。于是,F5将业务重心从互联网转移到大企业方面,专门针对电信、银行,以及联邦政府等大企业做网络负载均衡。

与此同时,F5还开始与微软、甲骨文、DELL等这样大的厂商展开了合作,通过合作厂商,把网络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卖到大型企业里面去。例如,F5通过与DELL的合作,在2001年的时候,就把BIGIP Blade Server(F5的早期负载均衡产品,集成在DELL设备里)卖到了大型银行机构中,这保证了F5生存下去。

你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F5仅仅是一家才几年的新兴网络厂商,微软、DELL等IT巨头为何会跟F5合作呢?

F5总裁John McAdam解释到:“F5当时开发了iControl技术,这是一种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通过这种技术,可以控制和优化企业网络,这是当时微软、甲骨文等企业都做不到的,但又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

在2002年里,F5的发展非常缓慢,其营业额停滞不前,作为一家华尔街的上市公司,每个季度也就2700万美金。正是在这个时候,F5投入250人年展开了新一代网络负载均衡平台TMOS的开发。

同期,其实,思科、北电等传统网络设备厂商也注意到了四层网络负载均衡技术,于是,他们各自都收购了相应的负载均衡小厂商,例如思科收购了Arrow Point等。但是,思科、北电在网络负载均衡这块市场,同样遇到了像F5这样厂商的网络泡沫困难。

John McAdam强调到:“因为市场未打开,前景不明,所以思科未在这块做更大的技术投入。但我们却不断的往里面投入,所以,最后思科和F5的距离就这么拉开了。”

2003-2005年:网络流量不断升级 TMOS显威力

2003年非典爆发,这是一个灾难,然而,却是互联网的发展机会。网上看新闻、网上定餐、电话问候等等,网络应用快速发展起来。在全球市场上,众多的企业也从互联网的泡沫经济中走出来,开始走向理性化的发展方向。在前面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开始更加重视增值业务/数据业务的建设工作。

此外,互联网泡沫时代所引导的客户经济,也在这个时间开始体现出了真正的经济效益,各种增值业务如网上银行、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增值业务,也在这个时期开始蓬勃发展,并产生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接踵而至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流量瓶颈问题开始凸显,网络游戏这个典型的互联网经济在这个时候也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此外,加上国内的电信、网通南北分拆,导致南北互通问题,这导致不少企业的网络流量瓶颈问题更显突出。

这种种问题,并不是单纯升级传统的路由、交换设备而能解决的。

而网络负载均衡设备正好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时期,包括F5、Netscaler在内的网络负载均衡设备厂商,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F5来说,从2002年开始研发的TOMS平台,于2004年正式投入市场。

F5总裁John McAdam表示:TMOS平台是全套的网络流量管理系统,它包括BIG-IP、WANJet、Web Accelerator、FirePass、Trafficshield等系列产品。分别针对网络访问、数据中心同步访问、远程办公、应用防火墙等多种为了提升关键业务访问效率的解决方案。

例如,TOM在线部署了F5 3DNS负载均衡设备,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南北互通的问题,保证了用户访问TOM网页的速度,这对于保证TOM在线的SP增值业务快速发展,领先竞争对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06-2008年,负载均衡升级:向应用交付发展

从2006年开始,国内股市开始火爆起来,随着上交所、深交所的股票交易量不断创新高,证券交易的“堵单”现象越来越严重。

此外,企业电子商务的网络应用越来越多,而彩信应用的推广,对网络带宽也有了新的要求;此时,国内视频网站开始纷纷出现,流媒体形成的巨大访问量,需要提供更高的网络流量处理能力,对于四层负载均衡交换机的压力会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的负载均衡设备已经难以满足网络应用流量增长的需求。

此时,以应用为导向的方案越来越明显了,综合多种技术手段的需求越来越强。于是,F5进一步完善了TOMS平台,并开始倡导 “应用交付、Advanced ADC”概念,这是网络负载均衡概念的扩充。我们可以这样形象地理解:基于网络二层、三层的是路由交换,而基于网络七层的则是“应用交换”,应用交付是完全基于网络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它将关键应用与基础网络设备关联起来。

从下图的Gartner市场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负载均衡“L4-7 Load Balance”和应用交付“Advanced ADC”是两个独立的设备市场。

其中,网络负载均衡“L4-7 Load Balance”指具有传统的网络负载均衡机制的设备;而“Advanced ADC”则是传统的网络负载均衡的升级、扩展,它是一种综合的交付平台设备,其综合了负载平衡、TCP优化管理、链接管理、SSL VPN、压缩优化、智能网络地址转换、高级路由、智能端口镜像等各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平台。

从此Gartner市场报告图可见,综合了多种交付手段的应用交付设备(包括有L4-7 Load Balance功能)将是未来的趋势,而仅有L4-7 Load Balance功能的设备的市场将越来越小。

到现在为止,F5已经连续几年位居Gartner的应用交付(ADC)神奇像限的领导地位。不过,最近两年来,思科也越来越重视这个应用交付(网络负载均衡)市场了,因为思科有强大的基础网络设备用户群,再加上其销售队伍的庞大,这给F5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不过,正是因为更多厂商对应用交付(网络负载均衡)的重视,这个市场才会更大,技术也更成熟

http://support.huawei.com/ecommunity/bbs/10152627.html

负载均衡10年发展,应用交付成核心架构相关推荐

  1. 构建百万访问量电子商务网站之LVS负载均衡(前端四层负载均衡器)[连载之电子商务系统架构]...

    构建百万访问量电子商务网站之LVS负载均衡(前端四层负载均衡器)[连载之电子商务系统架构] 版本:V1 出处:http://jimmyli.blog.51cto.com/我站在巨人肩膀上Jimmy L ...

  2. DDD+分布式+负载均衡+服务治理已撸!微服务架构不就这点事?

    孙玄,前58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前转转二手交易平台首席架构师.今天想跟你聊聊企业里那些年薪百万的架构师,他们的架构设计思维是如何升级的. 话不多说,咱们直接来聊点儿干的! 01.百万年薪的核心竞争力 ...

  3. 面试官:关于负载均衡你了解多少 | Nginx面试题 | Nginx架构

    面试官:关于负载均衡你了解多少,知道哪些常用框架? 问题分析: 工作中小编也会经常接触到 Nginx,比如美团的 Oceanus 框架,是一款 HTTP 服务治理框架,这个框架就是基于 Nginx和 ...

  4. 智能、弹性、易用:云时代的负载均衡之道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步落地,SDN和NFV正在重构云数据中心网络,软硬件解耦成为趋势.这让负载均衡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作为国内最早在云计算领域进行探索的负载均衡厂商,弘积科技参与了许多大型 ...

  5. 阿里云SLB负载均衡理论与操作

    目录 一.负载均衡概念 二.SLB 1.CLB与ALB 2.负载均衡包含的模块 3.使用ECS的优势 3. 负载均衡的使用场景 4.SLB的优势 5.SLB提供的功能 6.SLB的应用场景 7.SLB ...

  6. 多活分布式数据中心如何实现DNS域名解析和负载均衡?

    最近没时间写文章,只能暂时给读者分享一些老技术文章.关于双活技术和业界主流方案,之前应大家要求做了分析和分享,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笔者把重要知识点做了梳理和细化,并整理成"业界主流数据中 ...

  7. 万字雄文讲透现代网络负载均衡和代理技术,终于弄懂负载均衡那点事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最近我注意到,针对负载均衡和代理这两项现代网络技术,有教育意义的介绍性材料相当稀缺.这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在可靠的分布 ...

  8. Docekr风暴:负载均衡那点事儿

    最近我注意到,针对负载均衡和代理这两项现代网络技术,有教育意义的介绍性材料相当稀缺.这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在可靠的分布系统的架构中,负载均衡是核心概念之一,这一地位要求有对应的高质量信息. 1 ...

  9. SpringCloud微服务-服务注册发现-负载均衡-服务调用-服务降级-服务网关-配置中心-消息总线-消息驱动-链路追踪-alibaba-nacos-sentinel-seata理论原理分析

    SpringCloud理论技术 概述 ​ Spring Cloud是一系列框架的有序集合.它利用Spring Boot的开发便利性巧妙地简化了分布式系统基础设施的开发,如服务发现注册.配置中心.消息总 ...

最新文章

  1. web模拟telnet
  2. linux传输文件无密码,Linux下scp无密码上传 下载 文件 目录
  3. javaweb学习总结(二十三):jsp自定义标签开发入门
  4. oracle之三手工不完全恢复
  5. 如何使用移动硬盘加密
  6. 指针辨析:悬垂指针、哑指针、野指针、智能指针
  7. H3C PBR实验(策略路由)
  8. php post 漏洞_漏洞研究|ThinkPHP request函数远程代码执行
  9. ibm watson_使用IBM Watson Assistant构建AI私人教练-第1部分
  10. coolfire文章四
  11. STM32学习——半天学完正点原子入门篇例程,STM32:学会了吗?我:学废了✨
  12. 百度万年历接口实现和分析
  13. 华为eSight 监控AR系列路由器端口流量
  14. linux上shc下载和安装
  15. C++关键字分析系列
  16. 服务器pe系统ghost系统安装教程,极速PE U盘安装GHOST系统详细图文教程
  17. 1.1 区块链的前世今生
  18. Python Pygame制作简单五子棋游戏(详细代码+解释)
  19. 12C创建用户问题 ORA-65096
  20. 织梦网站 mysql,织梦(DEDECMS)网站程序及数据库迁移搬家教程

热门文章

  1. html5地图编辑器,Tiled地图编辑器 Tiled Map Editor 的使用(一)基础功能+地形功能...
  2. 【vscode 插件】为 markdown 文章标题自动添加多级序号
  3. 爪哇国新游记之十五----泛型动态数组类
  4. Android studio3.6.3的jdk版本设置在哪里?
  5. NVP2650和NVP2650D的区别是什么?
  6. java哪些类重写equals方法_Java自定义类中重写equals方法
  7. 音乐、房产可一键投资:资产证券化才是区块链的最大想象力?
  8. 天啦,从Mongo到ClickHouse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9. Hostwinds教程:如何使用Hostwinds注册域名?
  10. 基于FPGA的数字钟设计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