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流(BitTorrent,比特急流)是一种内容分发协议,由布拉姆·科恩自主开发。它采用高效的软件分发系统和点对点技术共享大体积文件(如一部电影或电视节目),并使每个用户像网络重新分配结点那样提供上传服务。一般的下载服务器为每一个发出下载请求的用户提供下载服务,而BitTorrent的工作方式与之不同。分配器或文件的持有者将文件发送给其中一名用户,再由这名用户转发给其它用户,用户之间相互转发自己所拥有的文件部分,直到每个用户的下载都全部完成。这种方法可以使下载服务器同时处理多个大体积文件的下载请求,而无须占用大量带宽。

技术特点

2003年,软件工程师Bram Cohen发明了BitTorrent协议。

BitTorrent(简称BT)是一个文件分发协议,每个下载者在下载的同时不断向其他下载者上传已下载的数据。而在FTP,HTTP协议中,每个下载者在下载自己所需文件的同时,各个下载者之间没有交互。当非常多的用户同时访问和下载服务器上的文件时,由于FTP服务器处理能力和带宽的限制,下载速度会急剧下降,有的用户可能访问不了服务器。BT协议与FTP协议不同,特点是下载的人越多,下载速度越快,原因在于每个下载者将已下载的数据提供给其他下载者下载,充分利用了用户的上载带宽。通过一定的策略保证上传速度越快,下载速度也越快。在很短时间内,BitTorrent协议成为一种新的变革技术。

实现原理

普通的HTTP/FTP下载使用TCP/IP协议,BitTorrent协议是架构于TCP/IP协议之上的一个P2P文件传输协议,处于TCP/IP结构的应用层。 BitTorrent协议本身也包含了很多具体的内容协议和扩展协议,并在不断扩充中。

根据BitTorrent协议,文件发布者会根据要发布的文件生成提供一个.torrent文件,即种子文件,也简称为“种子”。

.torrent文件本质上是文本文件,包含Tracker(追踪者,跟踪者)信息和文件信息两部分。Tracker信息主要是BT下载中需要用到的Tracker服务器的地址和针对Tracker服务器的设置,文件信息是根据对目标文件的计算生成的,计算结果根据BitTorrent协议内的B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它的主要原理是需要把提供下载的文件虚拟分成大小相等的块,块大小必须为2k的整数次方(由于是虚拟分块,硬盘上并不产生各个块文件),并把每个块的索引信息和Hash验证码写入种子文件(.torrent)中。所以,种子文件(.torrent)就是被下载文件的“索引”。

技术依赖

bittorrent 的发展依赖于peer-to-peer技术。对等网络 (Peer - to - Peer 简称 P2P) 的研究一直是国外知名学府和知名企业以及研发机构最关注的重点。它甚至被美国《财富》杂志称为改变因特网发展的四大新技术之一 , 被认为是代表无线宽带互联网未来的关键技术。现广泛应用于新技术与软件等工程。

P2P是近年来互联网最热门的技术 ,在VoIP、下载、流媒体、协调技术等领域得到飞速发展 , 被财富杂志评为影响互联网的四大科技之一。P2P技术体现了互联网最根本的内涵——自由和免费,它的主要优点如下:和检索相关的节点上去 , 存储有和该检索 ;对等性高 : 非中心化 , 互联网回归本色——联系和传输 ;扩展性强 : 用户扩展与资源、服务、系统同步扩展 ;健壮性高 : 服务分散和自适应 , 耐攻击、高容错性 ;性价比高 :P2P成本低、存储和技术能力强 ;负载均衡 :分布存储和技术 , 整个网络负载得以均衡。

在P2P网络中,每个参与的节点既是服务器又是客户端, 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消费者。P2P信息检索的目的就是网络中的任意节点都可以提交检索的请求 ,然后这些检索通过相关信息的节点将会回应请求 ,把本地相某种路由机制被路由到关的内容以对等的形式直接传送到请求节点上 , 如上图所示。

图中的检索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节点在加入网络的时候 , 会对存储在本节点上的内容进行索引 , 以满足本地内容检索的目的。然后按某种预定的规则选择一些节点作为自己的邻居 , 加入到P2P网络当中。发起者P提出检索请求q,并将 q发送给自己的邻居 P的邻居收到 q后 , 再按照某种策略转发给它在网络中的其它邻居节点。这样 ,q就在整个网络中传播开来。收到请求 q 的节点如果存储有相应内容信息 , 则将对应的内容返回。

如何在一个大规模分布的环境下定位资源是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集中在如何组建P2P网络,如何选择有效的资源请求路由策略以便以较少的消息通信开销 ,获得较多的相关查询结果返回 , 同时能够保证较好的服务均衡性。

下载特点

和常规下载文件不一样的是,当你进行BT下载时,你开始链接的地址都是.torrent结尾的文件。其实只要下载此文件,在本机运行此文件一样可以进行BT下载工作。而网上的BT下载链接都是由广大用户自己发布提供的,这样使得下载资料非常广,不受常规管理人员的限制。

种子

BT原理示意图

无论何种BT客户端程序,默认设置都未对下载速度和上传速度进行限制,这是因为BT软件会给上传速度较快的用户优先提供服务,也就是说上传速度越快,下载速度也越快,因此如果你使用的是宽带的话,下载时就不要去限制上传速度了。

当下载结束后,如果未关闭BT客户端程序(例如一边运行BT提供上传服务,一边浏览网页、编辑文档等),这时你将成为一个传递圣火的使者,即“种子”(seed)。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文件被分成10个部分,但拥有第9部分的人只有一个,即只有一个种子,如果这位用户由于某种原因断线或关机,那么其他用户就只能下载到90%了,在进行BT下载时是令人最为苦恼的。

想想自己下载时遇到的“种子数为0”的痛苦吧,将心比心,尽可能在下载结束后不要立即关闭BT程序窗口,做一个传递圣火的使者吧。

下载注意

下载者要下载文件内容,需要先得到相应的.torrent文件,然后使用BT客户端软件进行下载。

下载时,BT客户端首先解析.torrent文件得到Tracker地址,然后连接Tracker服务器。Tracker服务器回应下载者的请求,提供下载者其他下载者(包括发布者)的IP。下载者再连接其他下载者,根据.torrent文件,两者分别对方告知自己已经有的块,然后交换对方没有的数据。此时不需要其他服务器参与,分散了单个线路上的数据流量,因此减轻了服务器负担。

下载者每得到一个块,需要算出下载块的Hash验证码与.torrent文件中的对比,如果一样则说明块正确,不一样则需要重新下载这个块。这种规定是为了解决下载内容准确性的问题。

存在问题

一般的HTTP/FTP下载,发布文件仅在某个或某几个服务器,下载的人太多,服务器的带宽很易不胜负荷,变得很慢。而BitTorrent协议下载的特点是,下载的人越多,提供的带宽也越多,种子也会越来越多,下载速度就越快。

而有些人下载完成后关掉下载任务,提供较少量数据给其他用户,为尽量避免这种行为,在非官方BitTorrent协议中存在超级种子的算法。这种算法允许文件发布者分几步发布文件,发布者不需要一次提供文件所有内容,而是慢慢开放的下载内容的比例,延长下载时间。此时,速度快的人由于未下载完必须提供给他人数据,速度慢的人有更多机会得到数据。

网络技术

又发展出DHT网络技术,使得无Tracker下载成为可能。

DHT全称为分布式哈希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是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在不需要服务器的情况下,每个客户端负责一个小范围的路由,并负责存储一小部分数据,从而实现整个DHT网络的寻址和存储。使用支持该技术的BT下载软件,用户无需连上Tracker就可以下载,因为软件会在DHT网络中寻找下载同一文件的其他用户并与之通讯,开始下载任务。

有些软件(比特精灵)还会自动通过DHT搜索种子资源,构成种子市场。

另外,这里使用的DHT算法叫Kademlia(在eMule中也有使用,常把它叫做KAD,具体实现协议有所不同)。

这种技术好处十分明显,就是大大减轻了Tracker的负担(甚至不需要)。用户之间可以更快速建立通讯(特别是与Tracker连接不上的时候)。

相关概念

Tracker:收集下载者信息的服务器,并将此信息提供给其他下载者,使下载者们相互连接起来,传输数据。

种子:指一个下载任务中所有文件都被某下载者完整的下载,此时下载者成为一个种子。发布者本身发布的文件就是原始种子。也指.torrent文件。

做种:发布者提供下载任务的全部内容的行为;下载者下载完成后继续提供给他人下载的行为。

功能

bittorrent下载界面

BitTorrent对于大型文档和自由软件如Linux、FreeBSD的发布帮助很大。对于发布数百MB以至数GB的档案时,如Fedora的光盘镜像格式档,BitTorrent的使用能大大减低服务器的数据流量从而减低发布的成本。另外,一般有新版本软件推出时,服务器必定人山人海,使用BitTorrent也能大大减低繁忙时间服务器的负担。

浏览器

Opera 9

BT软件

p2psearcher

BT Plus!

BitBuddy

BitTornado

Azureus

比特精灵

比特彗星(BitComet)

BitTorrent

迅雷

Frostwire

uTorrent

脱兔

Flashget

QQ旋风

历史

2002年,Bram Cohen在CodeCon初次露面,发表首个BT软件BitTorrent。它以Python写成,以MIT许可证发布。

合法性

简介

BT下载方式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

利用BT免费发布版权内容肯定损害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但传播非收费性内容的好处有目共睹。争论的焦点是,是否应因此立法全面禁止BT,并且对从事BT下载的人作出惩罚。但到目前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和西欧国家等,如德国,对BT仍没有任何法律上的约束。而在香港,已经有人(绰号为古惑天皇)因为发布电影的种子而被海关拘捕。2005年10月24日,香港司法机关裁定“古惑天皇”的侵权罪成立,需要即时“监禁”三个月。香港工商贸易部门领导曾俊华与“海关关长”汤显明对今次裁决感到欢迎,并表示香港将不容忍任何侵权行为的存在,同时政府亦会随时与商人合作打击侵权行为。

BitTorrent

(简称BT,俗称BT下载)是一个多点下载的源码公开的P2P软件,使用非常方便,就像一个浏览器插件,很适合新发布的热门下载。其特点简单的说就是: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快。 BitTorrent下载工具软件可以说是一个最新概念P2P的下载工具、它采用了多点对多点的原理,一般简称 BT(BitTorrent) 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变态下载。该软件相当的特殊,一般我们下载档案或软件,大都由 HTTP 站点或FTP 站台下载,若同时间下载人数多时,基于该服务器频宽的因素,速度会减慢许多,而该软件却不同,恰巧相反,同时间下载的人数越多你下载的速度便越快,因为它采用了多点对多点的传输原理。

用途

BitTorrent 用来做什么

当通过HTTP协议来下载一个文件的时候,所有的上载开销都在主机上。而使用 BitTorrent,当多个人同时下载同一个文件的时候,他们之间也相互为对方提供文件的部分片断的下载。这样,就把上载的开销分摊到每个下载者那里,也就可以在理论上支持无限多个下载者来下载同一个文件。

研究人员以前也在寻找一种达到这种效果的可实用的技术。这种技术原来并没有在大的范围内运用过,因为逻辑和的问题非常棘手。如果仅仅计算哪些 peers 拥有文件的哪些片断以及这些片断应该被发送给谁,那么很难只产生比较小的系统开销。Peers之间的连接很少会超过几个小时,通常是几分钟而已。最后,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公平性。

我们将解释BitTorrent 是如何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

1.1.BitTorrent接口

BitTorrent 的接口可能是最简单的。用户点击希望下载的文件的超级链接,然后会弹出一个标准的“保存到”对话框。此后,出现一个下载进度的窗口,在这个窗口中,除了显示下载速率外,还显示一个上载速率。BT在使用上非常简单,使得BT能广泛的被运用。

1.2.部署

决定采用BitTorrent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些文件需要发布。而下载者使用 BitTorrent,是因为这是他们获取所需要的文件的唯一途径。下载者经常一完成下载,就停止为别人上载,虽然说,在BT客户端完成下载之后,继续为别人提供一段时间的上载是一种礼貌的行为。标准的实现是让客户端一直保持上载,除非窗口被关闭。

在一个典型的部署中,未完成的下载者

一台主机负责提供原始的文件,下载者通过BT来下载这个文件。下载者在下载的同时,为其它人提供上载,最后,离开这个系统。

技术框架

2.1发布内容

为了部署 BT,首先将一个扩展名为 .torrent 的文件放在一个普通的web服务器上。.torrent文件包含了要共享的文件的信息,包括文件名、大小、文件的散列信息和一个指向tracker的url。Tracker负责帮助下载者能够获取其它下载者的信息。Tracker和下载者之间使用一种很简单的基于HTTP的协议进行交互,下载者告诉tracker自己要下载的文件、自己使用的端口以及类似的信息,tracker告诉下载者其它下载同样文件的下载者的联系信息。下载者利用这些信息相互之间建立连接。一个被成为“种子”的下载者,必须首先被启动,它知道完整的文件信息。对tracker和web服务器的带宽需求很低,而种子必须至少发送原始文件的一份完整拷贝。

译注:

P2P的核心思想就是没有服务器的概念,任何一个下载者既是client,又是server。

下载者从别人那里取文件的时候,称为下载,而为别人提供文件的时候,称为上载(传)。

为了完成一次部署,至少需要一个tracker和一个seed。所谓tracker,是一个服务器,负责帮助peers之间相互建立连接。而seed,通常是第一个向tracker注册,然后它就开始进入循环,等待为别人提供文件,也就是说,第一个seed只负责上传文件。一旦有一个peer向tracker注册后,就可以取得seed的信息,从而与seed建立连接。从seed处读取文件。由于原始的文件,只有seed拥有,所有说,seed至少要上传原始文件的一份完整拷贝。如果又有一个peer加入进来,那么它可以同时和seed和前一个peer建立连接,然后从这两者处获取文件。

2.2对等发布

所有和文件下载相关的逻辑问题,通过 peers之间的交互来解决。一些关于下载和上传的速率的信息被发送给tracker,tracker搜集这些信息用于统计。Tracker的职责被严格限定为“帮助peers相互发现对方”。

尽管tracker是peers之间相互发现的唯一途径,也是peers之间相互协作的唯一地点,标准的tracker算法返回一个随机的 peers的列表。随机图具有非常强大的特性,许多的peer选择算法最终产生了一个幂律图,幂律图能以少量的搅拌来获得分片。注意,peers之间的连接都是双向传输的。

为了跟踪每个peers都拥有什么,BT将文件切割为固定大小的片(典型的大小是256k)。每个下载者必须通知其它peers,它拥有哪些片。为了验证文件的完整性,对每个片断都通过SHA1算法计算出它的hash信息,并保存在torrent文件中。Peers只有在检查了片断的完整性之后,才会通知其它peers它拥有这个片断。删除代码是一种被建议使用的帮助文件分布的技术,但是这种更简单的方法(既分片)也是可用的。

Peers不断的从它能连接到的peers那里下载文件片断。当然,它不能从没有跟它建立连接的peers那里下载任何东西。即使是建立了连接的peers,有的也并不包含它想要的片断,或者还不允许它去下载。关于不允许其它peers从它那里下载文件片断的策略,被称为 阻塞choking,后文将进行讨论。其它关于文件分布的方法通常都要用到麻烦的树结构,而且树叶的上载能力并没有被利用起来。简单的让 peers 宣布它拥有什么会导致不到 10 % 的带宽开支,却可以可靠的使用所有的上载能力。

2.3流水作业

构架在TCP之上的应用层协议,例如BT,很重要的一点是应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以避免在两个片断发送之间的延迟,因为那样会严重影响传输速率。为了达到这种目的,BT将每个片断又进一步分为子片断,每个子片断的大小一般是16k,同时,它一直保持几个请求(通常是5个)被流水的同时发送。流水作业所选择的data(应该是指的同时发送的请求数目,也就是5个request)的依据是能使得大多数连接变得饱和。

译注:也就是说,每次发送5个请求,然后过一段时间,又发送5个请求。流水作业在HTTP 协议1.1版本中被广泛运用。

2.4片断选择

选择一个好的顺序来下载片断,对提高性能非常重要。一个差的片断选择算法可能导致所有的片断都处于下载中,或者另一种情况,没有任何片断被上载给其它 peers。

2.4.1严格的优先级

片断选择的第一个策略是:一旦请求了某个片断的子片断,那么该片断剩下的子片断优先被请求。这样,可以尽可能快的获得一个完整的片断

2.4.2最少的优先

对一个下载者来说,在选择下一个被下载的片断时,通常选择的是它的peers们所拥有的最少的那个片断,也就是所谓的“最少优先”。这种技术,确保了每个下载者都拥有它的peers们最希望得到的那些片断,从而一旦有需要,上载就可以开始。这也确保了那些越普通的片断越放在最后下载,从而减少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某个peer当前正提供上载,而随后却没有任何的被别人感兴趣的片断了。

译注:

也就说说,每个peer都优先选择整个系统中最少的那些片断去下载,而那些在系统中相对较多的片断,放在后面下载,这样,整个系统就趋向于一种更优的状态。如果不用这种算法,大家都去下载最多的那些片断,那么这些片断就会在系统中分布的越来越多,而那些在系统中相对较少的片断仍然很少,最后,某些 peer 就不再拥有其它 peer 感兴趣的片断了,那么系统的参与者越来越少,整个系统的性能就下降。

在BT系统中,充分考虑了经济学的概念,处处从整个系统的性能出发,参与者越多,系统越优化。

信息理论显示除非种子上传了文件的所有片断,否则没有任何下载者可以完成所有文件的下载。如果在一个部署中,只有一个种子,而且种子的上载能力比它的大多数下载者都要差,那么,不同的下载者从种子那里下载不同的片断,性能就会变得比较好,因为,重复的下载浪费了种子获取更多信息的机会。“最少优先”使得下载者只从种子处下载新的片断(也就是整个系统中其它peer都没有的片断),因为,下载者能够看到其它peers那里已经有了种子已经上传的片断。

在某些部署中,原始的种子由于某些原因最终关闭,只好由剩下的这些下载者们来负责上传。这样显然会带来一个风险:某些片断任何一个下载者都不拥有。“最少优先”也很好的处理了这种情况。通过尽快的复制最少的片断,减少了这种由于当前的peers停止上载后带来的风险。

2.4.3随机的第一个片断

“最少优先”的一个例外是在下载刚开始的时候。此时,下载者没有任何片断可供上传,所以,需要尽快的获取一个完整的片断。而最少的片断,通常只有某一个peer拥有,所以,它可能比多个peers都拥有的那些片断下载的要慢。因此,第一个片断是随机选择的,直到第一个片断下载完成,才切换到“最少优先”的策略。

2.4.4最后阶段模式

有时候,从一个速率很慢的peer那里请求一个片断。在下载的中间阶段,这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却可能潜在的延迟下载的完成。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最后阶段,peer向它的所有的peers们都发送某片断的子片断的请求,一旦某些子片断到了,那么就会向其它peer发送cancel 消息,取消对这些子片断的请求,以避免带宽的浪费。实际上,用这种方法并没有浪费多少带宽,而文件的结束部分也一直下载的非常快。

阻塞算法

BT并不集中分配资源。每个peer自己有责任来尽可能的提高它的下载速率。Peers从它可以连接的peers处下载文件,并根据对方提供的下载速率给予同等的上传回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对于合作者,提供上传服务,对于不合作的,就阻塞对方。所以说,阻塞是一种临时的拒绝上传策略,虽然上传停止了,但是下载仍然继续。在阻塞停止的时候,连接并不需要重新建立。

阻塞算法并不属于BT对等协议(指peers 之间交互的协议)的技术部分,但是对提高性能是必要的。一个好的阻塞算法应该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为所有下载者提供一致可靠的下载速率,并适当惩罚那些只下载而不上传的peers。

3.1帕累托有效

帕累托有效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境地,即任何重新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在没有其他人受损的情况下受益。这一资源配置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状态,或称为“帕累托有效”(Pareto efficient)

在计算机领域,寻求帕累托有效是一种本地优化算法

BitTorrent的阻塞算法,用一种针锋相对的方式来试图达到帕累托最优。(原文不太好翻译,我简化了)。Peers对那些向他提供上传服务的peers给予同样的回报,目的是希望在任何时候都有若干个连接正在进行着双向传输。

3.2 BitTorrent的阻塞算法

从技术层面上说,BT的每个peer一直与固定数量的其它 peers 保持疏通(通常是4个),所以问题就变成了哪些peers应该保持疏通?这种方法使得TCP的拥塞控制性能能够可靠的饱和上传容量。(也就是说,尽量让整个系统的上传能力达到最大)。

严格的根据当前的下载速率来决定哪些peers应该保持疏通。令人惊讶的是,计算当前下载速率是个大难题。当前的实现实质上是一个每隔20秒的轮询。而原来的算法是对一个长时间的网络传输进行总计,但这种方法很差劲,因为由于资源可用或者不可用,带宽会变化的很快。

为了避免因为频繁的阻塞和疏通 peers造成的资源浪费,BT每隔10秒计算一次哪个peer需要被阻塞,然后将这种状态保持到下一个10秒。10秒已经足够使得TCP来调整它的传输性能到最大。

3.3.optimistic unchoking

如果只是简单的为提供最好的下载速率的peers们提供上载,那么就没有办法来发现那些空闲的连接是否比当前正使用的连接更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任何时候,每个peer都拥有一个称为“optimistic unchoking”的连接,这个连接总是保持疏通状态,而不管它的下载速率是怎样。每隔30秒,重新计算一次哪个连接应该是“optimistic unchoking”。30秒足以让上载能力达到最大,下载能力也相应的达到最大。这种和针锋相对类似的思想非常的伟大。“optimistic unchoking”非常和谐的与“囚徒困境”合作。

3.4.反对歧视

某些情况下,一个peer可能被它所有的peers都阻塞了,这种情况下,它将会保持较低的下载速率直到通过“optimistic unchoking”找到更好peers。为了减轻这种问题,如果一段时间过后,从某个peer那里一个片断也没有得到,那么这个peer认为自己被对方“怠慢”了,于是不再为对方提供上传,除非对方是“optimistic unchoking”。这种情况频繁发生,会导致多于一个的并发的“optimistic unchoking”。

3.5仅仅上传

一旦某个peer完成了下载,它不能再通过下载速率(因为下载速率已经为0了)来决定为哪些 peers 提供上载了。采用的解决办法是,优先选择那些从它这里得到更好的上载速率的peers。这样的理由是可以尽可能的利用上载带宽。

真实体验

BitTorrent不仅仅早已经实现,而且早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它为许多并发的下载者提供成百兆的文件下载。已知的最大的部署中,同时有超过1000个的下载者。当前的瓶颈(实际还没有达到)看来是trakcer的带宽。它(trakcer的带宽)大概占用了带宽总量的千分之一,一些小的协议扩展可能会使它降到万分之一。

BitTorrent相关推荐

  1. bt下载加速 BitTorrent trackers服务器列表

    有时候用BT软件下载文件的时候,经常会碰到没速度的情况,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设置BT Tracker服务器地址了.网上有人专门做了一个列表放在github上面,不定时更新.BitComet软件可以直接添加 ...

  2. 手把手教你在Linux上搭建BitTorrent服务器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迅速普及使其成为数据通信的重要手段,网络规模越来越大,连入网络中的计算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而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果能将这些计算单元的处理器计算能力.磁盘存储能力. ...

  3. [译]BitTorrent协议规范

    BitTorrent 是一个用于文件分发的协议.它通过 URL 来标识内容,其设计使其可以与 Web 无缝集成.BitTorrent 相对于一般 HTTP 的优势在于,当相同文件的多个下载并行进行时, ...

  4. linux可用机场客户端,Linux系统可用的6款Bittorrent客户端

    大家都知道迅雷目前尚不支持Linux系统,其实使用Bittorrent客户端进行下载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里给大家介绍6款Linux可用Bittorrent客户端,方便经常需要进行文件下载的Linu ...

  5. BitTorrent协议规范(BitTorrent Protocol Specification)系列之元信息文件结构(Metainfo File Structure)-第二部分...

    元信息文件结构(Metainfo File Structure) 元信息文件里面的所有数据都以B编码方式编码,B编码规范请参考本系列文档之B编码. 元信息文件(就是平常咱们经常接触到的以.torren ...

  6. Syncthing vs BitTorrent Sync

    Syncthing 是一款跨平台的文件同步工具.即你在一台设备上创建.修改或删除文件,在其他设备上会同步执行相同的操作.Syncthing 不会将你的数据上传到云端,而是在你的多台设备同时在线时对指定 ...

  7. BitTorrent协议与MagNet协议原理

    BitTorrent协议 1.简介 BitTorrent(简称BT)是一个文件分发协议,每个下载者在下载的同时不断向其他下载者上传已下载的数据.而在FTP,HTTP协议中,每个下载者在下载自己所需文件 ...

  8. BitTorrent应用

    配置 nginx.conf location /RPC2 { include scgi_params; scgi_pass 127.0.0.1:5000; #scgi_pass unix:///tmp ...

  9. linksys 打印软件_Linksys固件DD-WRT BitTorrent优化

    linksys 打印软件 After updating my Linksys Router to DD-WRT I turned on syslogd, the router's equivalent ...

  10. 用python实现bt下载_Python边学边用--BT客户端实现之(一)BitTorrent文件解析

    原博文 2012-09-29 23:17 − BitTorrent文件解析: BitTorrent文件使用bencode编码,其中包括了4种数据类型: 'd' 开头表示是dict类型,'e'表示结束 ...

最新文章

  1. 音视频技术开发周刊 | 203
  2. DCASE2013挑战赛介绍
  3. 设置Mac自动显示和隐藏 Dock 栏的速度
  4. codeforces C. Inna and Huge Candy Matrix 解题报告
  5. NLP算法学习路线-自己整理
  6. example 排序_个性化推荐系统源代码之基于 WideDeep模型的在线排序
  7. 突击计划——求整数中的较大者
  8. .Net中俩种使用不定参数的方法
  9. 日活两亿的快手,如何用AI理解视频、做好分发
  10. 学习笔记-安全-MAC地址攻击
  11. 嵌入式开发(二):开发板配置(自用)
  12. 如何下载浏览器中的flash 视频
  13. 推荐系统与搜索引擎的差异
  14. rtmp/rtsp测试地址 2019/11/22日亲测可用
  15. 华为设备远程登陆配置
  16. 网易云个人收藏歌单信息获取
  17. PAT A1110 Complete Binary Tree ——雨打梨花深闭门
  18. 三维电子沙盘数字沙盘可视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教程MR VR AR M3D GIS第56课
  19. Windows10登录不上Micrsoft账户,解决办法
  20. DellOptiPlex 5060台式机WinServer2012系统安装网卡驱动回顾

热门文章

  1. linux mariadb默认密码,mariadb设置初始密码
  2. 猕猴桃的红色果肉受到特定的激活-抑制系统的控制
  3. 微信小程序 实现路线规划
  4. 重磅丨美国公布长达35页的《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5. 【历史上的今天】6 月 1 日:Napster 成立;MS-DOS 原作者出生;谷歌出售 Google SketchUp
  6. 【Python】通过 Python 设置电脑代理端口
  7. 【合成图片】——Graphics2D
  8. 2100 年的世界会怎样?特拉华教授用机器学习开启“上帝之眼”
  9. android 常用action和category
  10. 2.自动加载(phalapi框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