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人口增速逐步下滑

我国人口总量将近14亿,增速持续降低,城镇化率接近60%。建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口总量从1949年的5.4亿人,增长至2018年13.9亿人。从增速来看,70年代人口总量的增速迅速下滑至1.3%-1.5%左右,90年代以来,人口总量增速持续缓慢下滑,近年保持在0.5%左右,但2018年增速进一步降低至0.4%。另一方面,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到2018年已经达到59.58%。

2018年我国人口总量为13.9亿人,同比增长0.4%,城镇化率59.5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我国历年出生人口数、出生率与经济社会环境、计划生育政策和育龄妇女人口数有关。自1949年以来,我国每年出生人口大约在1500万-3000万之间。1959-1961年全国粮食短缺导致年出生人口骤减,而后70年代开始逐步推进计划生育,同时,叠加其他历史原因,再次导致年出生人口与出生率逐渐降低。1982年,计划生育写入宪法,但同时全国育龄妇女总数及占人口比重增加使得年出生人口有所回升。自9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步入正轨,年出生人口逐渐降低,21世纪以来基本维持在1500-1600万人左右,而出生率基本在12‰左右。从死亡人数来看,除粮食短缺年份以外,近年来稳步增长,目前在900万左右,死亡率在7%左右。

出生人口数、出生率与经济社会环境、计划生育政策和育龄妇女人口数有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死亡人口数量及死亡率在除粮食短缺时期以外较为稳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老龄人口占比不断提升

我国2017年人口中,0-34岁占比接近一半,男性比女性多3200万。2017年我国男性人口7.11亿人,女性人口6.79亿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1(以女性为100)。按照年龄层划分,19岁以下人口占比最多,男性为30.75%,女性为28.45%,对应年代95后(为了方便后续研究,年代和年龄的对应可能会有几年的偏差,但绝大部分是对应的,对研究结论影响甚微);20-34岁男性占比23.56%,女性占比23.49%,主要对应80、90后(不包括95后);35-49岁男性占比24.28%,女性占比24.84%,主要对应65后、70后。

我国2017年人口中,95后占比最多,其次为80、90后和65、70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中青年人口占比减少,老龄化趋势明显。自2014年以来,我国中青年人口占比逐渐减少,尤其是20-49岁的人群,男性20-34岁人口占比从2014年的24.2%下降到2017年的23.5%,女性20-34岁人口占比从2014年的23.9%下降到23.0%;男性35-49岁人口占比从2014年的24.5%下降到2017年的23.1%,女性35-49岁人口占比从2014年的25.0%下降到23.5%;50岁以上人口占比提升明显,男性50-64岁人口占比从2014年的18.0%提升到2017年的19.3%,女性50-64岁人口占比从2014年的18.5%提升到19.9%;男性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2014年的8.7%提升到2017年的10.0%,女性岁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2014年的9.9%提升到11.4%。

男性年轻人口占比逐渐减小,50岁以上逐渐增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女性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2018年新生人口下降明显

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2年出生人口略微回升;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4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都有所提升,但幅度不大。2015年10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人口出生率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二孩需求释放后,2017年出生人口、生育率分别降低为1723万、12.4‰,2018年新生人口进一步降低至1523万,而出生率低至10.94‰。2018年新出生人口数大幅减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新生儿数量下降有很多原因:

首先,育龄妇女绝对数、人口占比同时降低,参与生育人数逐年减少。80年代小幅婴儿潮出生的人群逐渐退出生育旺盛期,90后成为生育主力,而90后出生率较低,人口占比较低。从2014年开始,我国育龄妇女(15-49岁)人数从3.65亿逐年下降到3.52亿,占女性人口比例从55%下降到52%。就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20-29岁)而言,人口占比也在逐年降低,尤其20-24岁女性,从7.6%下降至6.2%。

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人口和比例逐年降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育旺盛期的20-29岁女性占比降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其次,晚婚导致晚育。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近年来人口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越来越多,这部分人的结婚年龄一般在23岁以上,在每年的婚姻登记人口中,20-24岁占比不断下降,30-34岁占比不断提升,我国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不断推迟。

我国受高等教育人数越来越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婚姻登记年龄逐渐推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最后,生育意愿降低进一步降低出生率。90后生育意愿的降低来自多个方面,包括经济压力、时间精力、女性职业发展等。90后父母在养育孩子上经济压力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同时,由于出生年代背景等原因,90后还对老人育儿理念冲突有所担忧。另一方面,我国职场女性对于生育孩子多方面担忧,其中57%受访人群认为生育孩子会对职业发展有较大影响。

我国90后在养育孩子上经济压力更大(201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职场女性对生育的担心主要在于费用和精力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预测

人口预测思路:

每个时期t,人口总体分布在0-100岁的年龄段上(100岁以上人口合并到100岁中)。对于t+1期而言

(1)t+1期1-100岁的人口,通过t期0-100岁的人口结合分年龄、分性别的死亡率(或存活率)可以预测。

(2)t+1期0岁的人口,通过t期育龄妇女,结合生育率及新生儿性别比的假设,可以预测。

(3)最后,加总可得t+1期人口。依次类推,可得后面各期的滚动人口预测。

国内只有在人口普查时会有每个年龄的人口数量,人口抽查时只有范围较大的年龄区间,为了更加准确的预测,这里以2010年最近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初始数据,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预测。

人口预测流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生人口持续下降,人口拐点将在2028年到来。TFR(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这种计算模式并不代表妇女们一生生育的子女数,而是基于妇女的育龄期,国际传统上一般以15岁至49岁为准。2018年的新增人口数量为1523万人,2017年15-49岁女性人数约为35196.68万人,则根据公式:t+1的新生儿数量=t时期15-49岁的女性总数*t+1时期的总和生育率/35倒推出2018年15-49岁女性对应的总和生育率为1.51。假设自2018年起,TFR维持在1.51的水平,那么2025年新生人口将降低至1351万人,人口拐点将在2028年到来,为14.29亿人。

TFR为1.51时,我国新生人口持续下降(百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TFR为1.51时,人口拐点将在2028年到来(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40年,0-20岁青少年人口占比低于20%,而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将超过20%。根据预测,2020年0-20岁、21-35岁、36-50岁人口占比分别下降至22.9%、21.7%、22.7%,而51-65岁、66-75岁、7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提升至20.4%、8.2%、4.1%。而到了2040年,65岁以上人口占23.5%,5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4成,0-20岁、21-35岁、36-50岁人口占比分别下降至19.7%、17.0%、18.2%。

中国老龄人口占比将持续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人口总数、老龄人口占比及2040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预测相关推荐

  1. Java8万人 每年增长25%_看人口增长趋势!1998年到2018年中国历年人口总数、净增人口对比...

    原标题:看人口增长趋势!1998年到2018年中国历年人口总数.净增人口对比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开的信息,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大陆人口总数为139538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530万人.其中,20 ...

  2. 世界人口钟实时数据_全球人口将达80亿 2019年世界人口总数统计数据

    近日,德国全球人口基金会发布统计数据:至2019年底,全球人口总数将达77.5亿,至2023年全球人口将达80亿.联合国人口预期报告估算称,2050年世界一半人口将聚集在印度及非洲等国,2027年印度 ...

  3. 世界人口钟实时数据_中美面积人口数据对比,2020年8月,值得了解的细节

    一.面积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为470多万平方公里,大致是2:1的关系. 美国,百度百科的面积是937万平方公里,传统教科书上比我国面积略小,排名世界第四.按照美国自 ...

  4. 多伦多ajax小镇,加拿大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多伦多都市区人口600万

    加拿大统计局今天公布2016年人口普查的第一批数据,截止2016年5月10日即人口普查日,加拿大总人口:35,151,728:比上次人口普查即5年前的2011年增加170万,在G7国家中增加最快. 阿 ...

  5. 人口流向数据_数读:全国各省人口流入流出图

    近日有媒体报道指出,东三省人口危机越发严重.多年的人口净流出以及明显的老龄化,让东三省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然而事实上面临同样窘境的不仅东北三省,全国近半数省份正在失去活力. 依 ...

  6. 获取人口_「微科普」14亿人口数据是如何得到的?

    中国经济交出了2019年终答卷 GDP总量近百万亿元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小伙伴们在关心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非常关注人口数据 14亿人口的话题 嗖的一下就上了热搜 大家想不想知道 14亿人口的数 ...

  7. 简报 | 中国区块链项目数量占25% 千亿市场冠顶全球

    行情概览 51BB8财经 对接全网大数据行情,收录币种5,350个,截至4月9日10时30分,24h交易量295.95亿美元,上涨币种3,687个,下跌币种1,663. 24h成交量板块分布 24h成 ...

  8. 人口数据集:地级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人口1%抽样调查数据两大维度指标数据

     一.地级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 1.数据来源:地级市常住人口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地政府公报),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时间跨度:2003-2019年 3.区域范围:280 ...

  9. R语言ggplot2可视化:可视化人口金字塔图、人口金字塔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是了解人口组成的最优可视化方法、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用来表示按体积排序的群体的分布、形成漏斗结构

    R语言ggplot2可视化:可视化人口金字塔图.人口金字塔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是了解人口组成的最优可视化方法.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用来表示按体积排序的群体的分布.形成漏斗结构(Populati ...

  10. Python使用matplotlib可视化人口金字塔图、人口金字塔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是了解人口组成的最优可视化方法、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用来表示按体积排序的群体的分布、形成漏斗结构

    Python使用matplotlib可视化人口金字塔图.人口金字塔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是了解人口组成的最优可视化方法.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用来表示按体积排序的群体的分布.形成漏斗结构(Popu ...

最新文章

  1. DM 源码阅读系列文章(二)整体架构介绍
  2. VTK:InfoVis之GraphPoints
  3. 如何一次性复制带有markdown/mathjax/latex的博客内容
  4. mysql slave_mysql master slave
  5. 计算机音乐lover88,Lover Boy 88-Higher Brothers/Phum Viphurit
  6. 5g pdu session_设备 | NEC被选为NTT DOCOMO独立5G移动核心的供应商
  7. Linux学习笔记:wc查看文件字节数、字数、行数
  8. 西班牙出差见闻之三(普拉多博物馆)
  9. 8款微信公众号编辑器,哪个最好用?
  10. 国内免费高匿IP代理软件
  11. 朗强科技讲解:HDMI分配器的作用与使用方法
  12. instant app入门和开发指南
  13. Windows10下载到U盘怎么安装?
  14. ubuntu下python安装wx包出错解决办法
  15. RT-Thread Studio学习(十一)IIC
  16. 【开源】STC单片机免冷启动自动下载器
  17. Spring AOP官网学习
  18. 2.Excel vba开发-从选择中突出显示重复项
  19. VScode下载安装+使用
  20. 使用Python,Open3D对点云散点投影到面上并可视化,使用3种方法计算面的法向量及与平均法向量的夹角

热门文章

  1. 简易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2. Photoshop2018安装
  3. 2021宇哥八套卷总结—第三套试卷分析
  4. fatal error LNK1123 错误解决方法
  5. xp系统打开internet服务器,xp系统浏览器无法打开internet选项的解决方案
  6. 最受家长们欢迎的10本家教好书
  7. 64位计算机可以装32位的系统么,电脑是要装32位还是64位系统?
  8. Python基础(学习笔记)
  9. 零极点分布对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
  10. 项目vite1.0升级到2.0打包遇到Some chunks are larger问题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