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本文我们介绍FPGA外设DDR2/DDR3硬件设计相关内容,包括PCB板层数估计,信号端接、信号完整性及时序考虑等问题。

1.介绍

Artix-7和Spartan-7器件有各种各样的软件包,它们的设计都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性能和最大的灵活性。Spartan-7 FPGA封装体积小,封装尺寸从8mm到27mm不等,而Artix-7 FPGA封装尺寸从10mm到35mm不等。包装的间距分别为1.0mm、0.8mm和0.5mm。包间距定义为BGA包上连续球之间的距离,从中心到中心测量,如图1所示。

图1、管脚间距

一般来说,随着间距的减小,PCB布线的挑战增加,因为在封装球之间布线和通孔的空间变小了。

2.层计数估算和成本权衡

图2中公式给出了扇出全部FPGA管脚所需的FPGA层叠数。

图2、FPGA扇出层数计算

对于Xilinx® 成本优化的FPGA,信号引脚的数量约为BGA球总数的60%。另外40%包括电源和接地信号,这些信号通常通过过孔直接连接到参考层。这是假定I/O利用率已满。如果使用较少的I/O,则布线的信号层数相应减少。

Routing Channels:是出BGA的可用布线路径的总数,例如,(一侧的BGA球数–1)× 四面。图3显示了5×5 BGA封装,总计16个布线路径,即:

一侧BGA球数 = 5,布线路径 =(5-1)× 4 = 16。

图3、布线路径定义

每个布线路径的布线通常是一个或两个,这取决于可以在顶层/底层的BGA焊盘之间走线的数量。从信号完整性的角度来看,遵守面向制造的设计(DFM)指南对于确保满足走线阻抗要求至关重要。图4显示了每个通道布线的示意图。内层上每个通道的布线取决于通孔之间的间距,并考虑到钻至覆铜的规格要求。

图4、定义TOP/Bottom层每个布线路径布线数

对于间距为0.5mm的封装,焊盘尺寸和封装间距尺寸将PCB设计者限制为BGA焊盘之间的单个迹线。然而,当选择0.8mm或1mm间距的封装时,PCB设计师可以灵活地选择单跟走线或两根走线。

Artix-7和Spartan-7 FPGA布线所需的大致层数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Artix-7 FPGA布线所需的大致层数

表2、Spartan-7 FPGA布线所需的大致层数

在高密度BGA下扇出信号时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

  • 外层焊盘的尺寸
  • 通孔的尺寸和相应的焊盘/反焊盘尺寸
  • 走线宽度和间距要求
  • 可用的信号层数量

PCB设计师在布局期间可用的参数主要由封装间距决定。为降低PCB制造成本,PCB设计人员除了使用更细的宽度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微通孔、盲孔和埋入通孔等先进制造技术。然而,这些先进的制造技术并不是确保DDR3设计成功的必要条件。下图4是各种行业术语的简要说明,以及适用于标准PCB制造成本的近似值。图5显示了各种通孔类型。

图5、显示了各种通孔类型

通孔纵横比:PCB厚度与最小通孔钻孔直径之比。这是用来作为指导,以确保PCB制造商不超过机械能力的钻孔设备。通孔纵横比为10:1在标准PCB制造中相当常见。通过使用先进的PCB制造技术,在保持面向制造的设计(DFM)规则的同时,通孔纵横比可以增加到20:1。

背钻孔过孔:背面钻孔过孔是一种通孔,其部分长度“钻出”使其不再导电。这提高了信号完整性,因为它从路由中删除了不需要的stub。典型的背钻孔成本增加为PCB总制造成本的5-10%。

焊盘中的通孔:焊盘中的通孔是直接钻在焊盘下方的通孔。这样就不需要使用单独的金属迹线(桁条)来放下通孔。这有助于突破布线和改善信号完整性,PCB制造成本会增加+10–15%,取决于通孔纵横比。

埋孔和盲孔:埋孔完全位于印刷电路板内部,不接触顶层或底层;盲孔从顶层或底层传输到内部信号层。两种类型的过孔都为其他布线在上方或下方腾出空间。这与通孔不同,通孔从顶层一直通到底层。埋孔或盲孔的成本增加取决于PCB上不同类型的埋孔或盲孔的数量。每种类型的埋入/盲孔都需要单独的层压循环,从而产生额外的成本。例如,在16层PCB上具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埋置/盲孔(L1–L4、L16–L12、L4–L8)会导致每种类型的埋置/盲孔增加30%的成本。

微通孔:微通孔是盲孔的一种形式。微通孔的尺寸非常小。它们是用激光形成的,通常一次不能穿透超过一到两层。对于每种类型的通孔,成本增加约为15%。

额外层:添加额外信号层的成本可能低于上述一些高级via技术的成本。因此,增加PCB层数不应总是被视为消极的选择。两个附加层的成本通常使PCB制造成本增加15–20%。

通过先进的制造工艺,PCB设计师可以指定窄至2.5mil、间距为2.5mil的走线,以实现最佳SI性能的目标阻抗规格。

3.低成本DDR3设计指南

根据系统要求,DDR2/3内存作为一组离散SDRAM或DIMM模块连接到Artix-7和Spartan-7 FPGA。并非这些产品系列中的所有器件都支持所有可能的内存配置。支持的确切内存配置取决于特定的芯片/封装组合。

无论拓扑结构如何,DDR2/3接口能否以尽可能高的数据速率成功运行取决于驱动器和接收器缓冲器、终端、互连阻抗、延迟匹配、串扰和电源完整性。两种内存类型的一般比较如表3所示,而DDR2和DDR3共用的信号如图6所示。

表3、DDR2和DDR3内存要求比较

图6、DDR2和DDR3内存通用的体系结构和接口技术

本节提供了实现低成本PCB设计的高级布局指南。成功的内存布局面临的关键挑战是:

  • 在最少的路由层上扇出所有数据和地址信号
  • 通过最小化串扰、阻抗不连续引起的信号反射等,确保可靠的信号完整性。

4.信号完整性

DQ、DM、DQS网络通常是点对点连接。这些网络是双向的,数据锁存在其相关数据选通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上。Xilinx建议如下:

  • 选择输出阻抗最接近传输线阻抗的FPGA驱动器设置
  • 从FPGA到存储设备的PCB上的特性阻抗使用50Ω
    • 在DRAM上启用最接近50Ω的片上终端(ODT)设置,以最小化写操作期间的反射
    • 在读取操作期间启用FPGA端接,以确保双向高数据速率操作的匹配端接

为了尽量减少串扰,建议在换层期间将信号间距尽量加大并尽量减少通孔stub长度。然而,FPGA和DRAM器件下的面积受到空间的限制,很难将信号间距加大。为了简化PCB布局,Xilinx允许最小间距,即在扇出区域中为1X间距。1X间距是指走线之间的距离,等于走线宽度。当扇出FPGA/DRAM器件时,只要走线长度小于1in,就可以保持这种间距。为进一步确保可靠的信号完整性,还必须遵循以下准则:

  • 扇出BGA器件区域后,走线间距保持2X间距或更大间距。
  • 使用FR4型基板,从FPGA到DRAM的PCB互连总长度不大于4英寸。

时钟、地址、命令和控制信号

时钟、ADDR(地址)、CMD(命令)和控制信号通常是点对多点连接,需要一种称为Fly-by的独特拓扑结构。这些信号是单向的,从FPGA驱动到存储器设备。差分时钟时序信号分析的参考信号。

外部端接

ODT不适用于这些网络,需要外部离散终端。推荐的形式通常是在远端放置一个电阻器,经过最后一个存储设备,然后拉到VTT(VVDDQ/2)。上拉电阻器的值和互连线路的阻抗取决于网络上的设备数量。这些值通常通过模拟进行优化。

对于低成本设计,Xilinx建议遵循以下准则。

  • Xilinx建议使用50Ω 特性阻抗端接电阻到远端的VTT(VDDQ/2)。这适用于大多数情况。
  • 对于CLK差分对,建议实现100Ω 的差分阻抗,使用两个单独的50Ω 上拉电阻VDDQ和电容器。图7显示了时钟fly-by端接的示意图。

图7、Fly-By端接

图8显示了VTT电容器的布置。为确保可靠的电源完整性,Xilinx建议每四个终端电阻至少放置一个0.1μF电容与VTT相连。

图8、VTT电容放置

此外,Xilinx建议将DRAM之间的互连长度和从最后一个DRAM到端接电阻的stub长度保持在0.75in以内。

5.信号网的延迟匹配

虽然走线长度、阻抗和终端可以确保信号完整性,确保同步网络之间的延迟匹配同样重要。字节通道中的所有DQ和DM网络必须与其关联的DQS网络相匹配。Xilinx建议如下:

  • 所有DQ/DM网络应与其相关的DQS网络匹配,对于800Mb/s的DDR2/DDR3接口,走线时延保持±15ps
  • 所有DQ/DM网络应与其相关的DQS网络匹配,对于1066Mb/s的DDR2/DDR3接口,走线时延保持±15ps
  • 对于单向信号,所有ADDR/CMD/CTRL信号必须与CLK信号匹配。它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实践,匹配每个传输线段(FPGA到DRAM1,FPGA到DRAM1)DRAM2、FPGA Fly-By端电阻等)在合理公差范围内±25ps。

6.结论

Xilinx Artix-7和Spartan-7器件可以分别以1066Mb/s和800Mb/s的速度与DDR2/3进行互操作。本文的目的是为使用先进制造技术的层数估计和成本影响提供指导。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低成本PCB设计的高层次布局准则,有助于优化I/O性能,降低性能问题的风险。


欢迎关注FPGA技术实战公众号,持续更新原创!

Artix-7 and Spartan-7 FPGAs DDR2/DDR3 PCB设计指导相关推荐

  1. 精通DDR3 PCB设计

    DDR3的布局和布线非常严格,需要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来进行,下面总结一下该设计过程和相关的注意点: 1.  确定拓扑结构 l  数据线(DQ,LDM,UDM,LDQS,UDQS):点对点,每一片单独与 ...

  2. FPGA-Xilinx 7系列FPGA DDR3硬件设计规则

    Xilinx 7系列FPGA DDR3硬件设计规则 引言:本文我们介绍Xilinx 7系列FPGA DDR3硬件设计规则及约束,包括Bank选择.管脚位置约束.管脚分配.端接.I/O标准和走线长度. ...

  3. DDR,DDR2,DDR3,DDR4,LPDDR区别

    DDR,DDR2,DDR3,DDR4,LPDDR区别 作者:AirCity 2019.12.17 Aircity007@sina.com 本文所有权归作者Aircity所有 1 什么是DDR DDR是 ...

  4. DDR,DDR2,DDR3区别

    DDR是一种继SDRAM后产生的内存技术,DDR,英文原意为"DoubleDataRate",顾名思义,就是双数据传输模式.之所以称其为"双",也就意味着有&q ...

  5. ddr2是几代内存_DDR1 DDR2 DDR3内存条有什么区别?怎么区分?

    DDR1,DDR2,DDR3内存条(DDR是Double Data Rate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就是俗称的一二三代内存条.这三种内存条工艺不同,接口不同,性能不同,互不兼容.要区分它 ...

  6. ddr2是几代内存_教你区分DDR1 DDR2 DDR3内存条的方法

    DDR1,DDR2,DDR3内存条俗称的一二三代内存条,有什么区别呢?这三种内存条工艺不同,接口不同,性能不同,互不兼容.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区分DDR1 DDR2 DDR3内存条呢?其实区分它们不 ...

  7. DDR,DDR2,DDR3,DDR4,LPDDR的区别

    1 什么是DDR DDR是Double Data Rate的缩写,即"双比特翻转".DDR是一种技术,中国大陆工程师习惯用DDR称呼用了DDR技术的SDRAM,而在中国台湾以及欧美 ...

  8. 什么是DDR RAM DDR2 DDR3 DDR4 之间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在配组装机的时候都会看到DDR4这个硬件,那么到底什么是DDR RAM呢?DDR2和DDR3 RAM与较新的DDR4 RAM的区别在哪呢? 什么是DDR RAM DDR2 DDR3 DDR4 之 ...

  9. FPGA逻辑设计回顾(10)DDR/DDR2/DDR3中的时序参数的含义

    前言 本文首发自:FPGA逻辑设计回顾(10)DDR/DDR2/DDR3中的时序参数的含义 上篇文章:FPGA逻辑设计回顾(9)DDR的前世今生以及演变过程中的技术差异有提到,制造商会以一系列由破折号 ...

最新文章

  1. P1066 2^k进制数 NOIP 2006 提高组 第四题
  2. 为什么LED内部不集成限流电阻呢?
  3. 吴穹博士谈软件工程未来发展趋势
  4. 第三章:3.2  get 请求
  5. 深入理解Spring Redis的使用 (一)、Spring Redis基本使用
  6. mysql_result函数用不了_mysql_result()函数怎么在PHP中使用
  7. java面向对象练习题一
  8. 练习-CSS3 多栏(Multi-column)
  9. SDWebImage下载和缓存图片(UIImge)
  10. 清华EMBA课程系列思考之九 -- 中国经济前沿问题解读
  11. 【基于canvas实现雪花飘落】
  12. [Codeforces1155F][DP]Delivery Oligopoly
  13. ABeam中国2022社招 | ABeam旗下艾宾信息技术开发(大连) 最新招聘信息
  14. [转]最速下降曲线:重力场中两点之间曲线更快
  15. 自制操作系统5-结构体、文字显示与GDT/IDT初始化
  16. 拉姆.查兰《执行》笔记
  17. HTML制作圣诞树来啦
  18. Ubuntu 18.04 ———(Intel RealSense D435i)运行VINS-Mono
  19. 自主开发的遥感图像数据处理系统
  20. VIVADO如何打开.ila波形文件

热门文章

  1. 写给大家看的PPT设计书
  2. matlab伽玛函数,[MATLAB数学相关] 求助!类似伽玛函数 带参变量广义积分 积分结果是求极限...
  3. Java第一课学习,开启学习之旅!
  4. 重新设置用户名之后vscode连接出错
  5. 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平安证券为例-课后检验-满分
  6. 亵渎小说介绍_从PHP过渡到:亵渎神灵,虚张声势还是常识?
  7. 锂电充/放电全集成控制芯片
  8. word修改标题编号
  9. js处理浏览器声音提示
  10. 关于分布式事务、两阶段提交、一阶段提交、Best Efforts 1PC模式和事务补偿机制的研究[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