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接连接 PC 构建 LAN


用PC0 192.168.0.1 ping PC2 192.168.0.3

ping通说明二者连接成功

2. 用交换机构建 LAN

问题:

1.由实验结果:


半天没反应,得出PC3 ping 不通PC5和PC6 ,但是可以ping通PC4(位于同一子网192.168.1/24)

2.PC6 能ping通PC5,但是ping不通PC3和PC4,因为PC6和PC5位于同一子网中,而PC3和PC4所处的子网和PC6不同,由于没有网关所以导致数据只能在子网内流通。

3.将 4 台 PC 的掩码都改为 255.255.0.0 ,使得四台PC位于同一子网中,能够相互ping通

4.使用二层交换机连接的网路需要配置网关,二层交换机配置好网关后可在2个网络间建立传输连接,使不同网络上的主机间建立起跨越多个网络的级联的、点对点的传输连接。

试一试
集线器是一种非智能的网络设备,只能起到信号放大和传输的作用,不能对信号中的碎片进行处理,而交换机是一种智能的网络设备,相当于智能型的集线器,它除了拥有集线器的所有特性以外,还具备自动寻址、交换、处理等功能。

3.交换机接口地址列表

二层交换机是一种即插即用的多接口设备,它对于收到的帧有 3 种处理方式:广播、转发和丢弃(请弄清楚何时进行何种操作)。那么,要转发成功,则交换机中必须要有接口地址列表即 MAC 表,该表是交换机通过学习自动得到的!
仍然构建实验3的拓扑结构,并配置各计算机的 IP 在同一个子网中,使用工具栏中的放大镜点击某交换机如左边的 Switch0,选择 MAC Table,可以看到最初交换机的 MAC 表是空的,也即它不知道该怎样转发帧(那么它将如何处理?),用 PC0 访问(ping)PC1 后,再查看该交换机的 MAC 表,现在有相应的记录,请思考如何得来。随着网络通信的增加,各交换机都将生成自己完整的 MAC 表,此时交换机的交换速度就是最快的!

Switch0交换机最初的MAC Table为空

PC0 访问(ping)PC1 后Switch0交换机的MAC Table

从上图可以看出,最初交换机的 MAC 表是空的,即它不知道该怎样转发帧,那么它将把接收到的帧进行广播;若收到某一端口发回的回复即可知道该帧的MAC地址并存到其MAC表中。
用 PC0 访问(ping)PC1 后,再查看该交换机的 MAC 表,现在有相应的记录,这是通过ARP(地址解析协议)得来的MAC地址。

4.生成树协议

使用交换机,构建如下拓扑:

经过一段时间,随着 STP 协议成功构建了生成树后,Switch5 的两个接口当前物理上是连接的,但逻辑上是不通的,处于Blocking状态(桔色)如下图所示:

在网络运行期间,假设某个时候 Switch4 与 Switch5 之间的物理连接出现问题(将 Switch4 与 Switch5 的连线剪掉),则该生成树将自动发生变化。Switch5 上方先前 Blocking 的那个接口现在活动了(绿色),但下方那个接口仍处于 Blocking 状态(桔色)。

5.路由器配置初步

说明二
因为双绞线的有效传播距离最大为100m,交大和重大之间距离远大于100m,数据传输有限

添加广域网模块

DCE端配置时钟频率为64000

交通大学路由器的初步配置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line vty 0 4 //可支持0-4共5个终端同时登录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dswybs // 远程登录密码
Router(config-line)#login
Router(config-line)#exit
Router(config)#enable password dswybs // 特权模式密码
Router(config)#^Z  // 退出

路由器各接口配置

接口名 IP 子网掩码
交大Router0以太网口 192.168.1.1 255.255.255.0
交大Router0广域网口 192.168.2.1 255.255.255.0
重大Router1以太网口 192.168.3.1 255.255.255.0
重大Router1广域网口 192.168.2.2 255.255.255.0

各 PC 配置数据

节点名 IP 子网掩码 网关
交大PC4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1
交大PC4 192.168.1.3 255.255.255.0 192.168.1.1
重大PC5 192.168.3.2 255.255.255.0 192.168.3.1
重大PC5 192.168.3.3 255.255.255.0 192.168.3.1

配置完成后进行ping测试: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到,交大和重大内部网络中各台PC及网关能互相ping通,但是重大的PCping交大的PC就不能通,反之也是相同的
可以看出这是因为交大内的PC属于同一个子网同时使用交换机连接,重大内的PC也属于另一个子网同时也是使用交换机连接;但在重大和交大之间是通过路由器连接,由于路由器的路由表没有初始化,因此交大内的PC不能与重大内的PC通信。

6.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非自适应性路由协议,是由网络管理人员手动配置的,不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静态路由简单高效,适用于结构非常简单的网络。
在当前的拓扑结构中可以使用静态路由,即直接告诉路由器到某网络该怎么走即可。
在实验5中路由器基本配置成功的情况下使用以下命令进行静态路由协议的配置

交大静态路由器配置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   // 告诉大学A的路由器到 192.168.3.0 这个网络的下一跳是 192.168.2.2
Router(config)#exit   //退到特权模式
Router#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

重大静态路由器配置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   // 告诉大学B的路由器到 192.168.1.0 这个网络的下一跳是 192.168.2.1
Router(config)#exit   //退到特权模式
Router#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

查看路由表你可看到标记为 S 的一条路由,S 表示 Static 。



PC全部相互ping通

这幅图是交大的PC4进行ping重大的PC6和PC7的操作,均能ping通

注意:现实中路由器连接的网络数量非常多,我们还需要配置一条缺省路由,否则其它网络皆不能到达!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缺省全部转发给 … 这个IP)。

7.动态路由 RIP

动态路由协议采用自适应路由算法,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而重新计算机最佳路由。
RIP 的全称是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距离矢量路由的代表(目前虽然淘汰,但可作为我们学习的对象)。使用 RIP 协议只需要告诉路由器直接相连有哪些网络即可,然后 RIP 根据算法自动构建出路由表。

因为我们模拟的网络非常简单,因此不能同时使用静态和动态路由,否则看不出效果,所以我们需要把刚才配置的静态路由先清除掉。
清除静态路由配置:
直接关闭路由器电源。相当于没有保存任何配置,然后各接口再按照前面基本配置所述重新配置 IP 等参数(推荐此方法,可以再熟悉一下接口的配置命令);
使用 no 命令清除静态路由。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重大路由器使用:no 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交大路由器使用:no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相当于使用 no 命令把刚才配置的静态路由命令给取消。

交大路由器RIP配置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router rip   // 启用 RIP 路由协议,注意是 router 命令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 网络 192.168.1.0 与我直连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 网络 192.168.2.0 与我直连
Router(config-router)#^z   //直接退到特权模式
Router#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

重大路由器RIP配置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router rip   // 启用RIP路由协议,注意是 router 命令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 网络 192.168.3.0 与我直连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 网络 192.168.2.0 与我直连
Router(config-router)#^z   //直接退到特权模式
Router#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

查看路由表可看到标记为 R 的路由,R 表示 RIP 。


这些PC也全部相互ping通

注意:可以在特权模式下使用 debug ip rip开启 RIP 诊断,此时会看到路由器之间不停发送的距离矢量信息,以判断网络状态是否发生改变从而更新路由表。但是该命令会不停的显示相关信息,打扰我们的输入,可使用no debug ip rip关闭 RIP 诊断。

8.动态路由 OSPF

清除 RIP 路由配置:

直接关闭路由器电源。相当于没有保存任何配置,然后各接口再按照前面基本配置所述重新配置 IP 等参数
使用 no 命令清除 RIP 路由。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各路由器都使用:no router rip命令进行清除

交大路由器OSPF路由配置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   // 启用 OSPF 路由协议,进程号为1(可暂不理会进程号概念)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 自治域0中的属于 192.168.1.0/24 网络的所有主机(反向掩码)参与 OSPF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0   // 自治域0中的属于 192.168.2.0/24 网络的所有主机(反向掩码)参与 OSPF
Router(config-router)#^z   //直接退到特权模式
Router#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

重大路由器OSPF配置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   // 启用 OSPF 路由协议,进程号为1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0   // 自治域0中的属于 192.168.3.0/24 网络的所有主机(反向掩码)参与 OSPF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0   // 自治域0中的属于 192.168.2.0/24 网络的所有主机(反向掩码)参与 OSPF
Router(config-router)#^z   //直接退到特权模式
Router#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

查看路由表可看到标记为 O 的一条路由,O 表示 OSPF 。

PC能够全部ping通

9.基于端口的网络地址翻译 PAT

使用重庆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两个学校的拓扑进行 PAT 实验。我们需要保证两个学校的路由已经配置成功,无论使用静态路由还是动态路由,以下我们给出完整的配置过程:设定这两个学校的路由器使用 OSPF 协议,模拟交通大学使用内部 IP 地址(192.168.1.0/24),模拟重庆大学使用外部 IP 地址(8.8.8.0/24),两个路由器之间使用外部 IP 地址(202.202.240.0/24),在交通大学的出口位置即广域网口实施 PAT。
各 PC 配置数据如下:

节点名 IP 子网掩码 网关
交通大学 PC0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1
交通大学 PC1 192.168.1.3 255.255.255.0 192.168.1.1
重庆大学 PC2 8.8.8.2 255.255.255.0 8.8.8.1
重庆大学 PC3 8.8.8.3 255.255.255.0 8.8.8.1

路由器各接口配置数据如下:

接口名 IP 子网掩码
交通大学 Router2 以太网口 192.168.1.1 255.255.255.0
交通大学 Router2 广域网口 202.202.240.1 255.255.255.0
重庆大学 Router3 以太网口 8.8.8.1 255.255.255.0
重庆大学 Router3 广域网口 202.202.240.2 255.255.255.0

交通大学路由器接口配置如下:
以太网口: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nt f0/0   // 进入配置以太网口模式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配置 IP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 激活接口

广域网口: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nt s0/0   // 进入配置广域网口模式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202.202.240.1 255.255.255.0   //配置 IP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 其为 DCE 端,配置时钟频率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 激活接口

重庆大学路由器接口配置如下:
以太网口: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nt f0/0   // 进入配置以太网口模式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8.8.8.1 255.255.255.0   // 配置 IP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 激活接口

广域网口: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nt s0/0   // 进入配置广域网口模式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202.202.240.2 255.255.255.0   // 配置 IP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 激活接口

交通大学路由器 OSPF 路由配置: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   // 启用 OSPF 路由协议,进程号为1(可暂不理会进程号概念)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 自治域0中的属于192.168.1.0/24网络的所有主机(反向掩码)参与 OSPF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202.202.240.0 0.0.0.255 area 0   // 自治域0中的属于202.202.240.0/24网络的所有主机(反向掩码)参与 OSPF

重庆大学路由器 OSPF 路由配置: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   // 启用 OSPF 路由协议,进程号为1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202.202.240.0 0.0.0.255 area 0   // 自治域0中的属于202.202.240.0/24网络的所有主机(反向掩码)参与 OSPF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8.8.8.0 0.0.0.255 area 0   // 自治域0中的属于8.8.8.0/24网络的所有主机(反向掩码)参与 OSPF


此时,这些 PC 能全部相互 ping 通!如在交通大学内部使用 PC0(192.168.1.2)来 ping 重庆大学的PC2(8.8.8.2)成功。

将重庆大学的路由器看着 Internet 中的骨干路由器,那么这些路由器将不会转发内部/私有 IP 地址的包(直接丢弃)。我们通过在重庆大学路由器上实施访问控制 ACL ,即丢弃来自交通大学(私有 IP 地址)的包来模拟这个丢包的过程。
重庆大学路由器丢包的配置: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deny 192.168.1.0 0.0.0.255  // 创建 ACL 1,丢弃/不转发来自 192.168.1.0/24 网络的所有包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any  // 添加 ACL 1 的规则,转发其它所有网络的包
Router(config)#int s0/0   // 配置广域网口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1 in  // 在广域网口上对进来的包实施 ACL 1 中的规则,实际就是广域网口如果收到来自 192.168.1.0/24 IP的包即丢弃

此时,再使用交通大学内部的 PC0(192.168.1.2)来 ping 重庆大学的 PC2(8.8.8.2)就不成功了,会显示目的主机不可到达(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信息。
开始实施 PAT。即:我们将会在交通大学路由器的出口上将内部/私有 IP 地址转换为外部/公开 IP,从而包的源 IP 发生了改变,就不会被重庆大学路由器丢弃,因此网络连通。

交大路由器PAT设置:

Router>en   // 从普通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   //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0 0.0.0.255  // 创建 ACL 1,允许来自 192.168.1.0/24 网络的所有包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interface s0/0 overload  // 来自于 ACL 中的 IP 将在广域网口实施 PAT
Router(config)#int f0/0   // 配置以太网口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 配置以太网口为 PAT 的内部
Router(config)#int s0/0   // 配置广域网口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 配置广域网口为 PAT 的外部

现在,再次使用大学A内部的 PC0(192.168.1.2)来 ping 大学B的PC2(8.8.8.2)则OK

ping 成功后,在交通大学路由器特权配置模式下使用 show ip nat translations 可查看这个翻译的过程!

10.虚拟局域网 VLAN


交换机 VLAN 配置: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vlan 10    // 创建 id 为 10 的 VLAN(缺省的,交换机所有接口都属于VLAN 1,不能使用)
Switch(config-vlan)#name computer    // 设置 VLAN 的别名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 10    // 该 VLAN 为一个子网,设置其 IP,作为该子网网关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vlan 20    // 创建 id 为 20 的 VLAN
Switch(config-vlan)#name communication    //设置别名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 20
Switch(config-if)#ip addr 192.168.1.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vlan 30    // 创建 id 为 20 的 VLAN
Switch(config-vlan)#name electronic    // 设置别名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 30
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range f0/1-8    // 成组配置接口(1-8)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    // 设置为存取模式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 划归到 VLAN 10 中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Switch(config)#int range f0/9-16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Switch(config)#int range f0/17-24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
Switch(config-if-range)#^Z
Switch#show vlan // 查看 VLAN 的划分情况

至此,在该交换机上我们就划分了 3 个 VLAN(不包括缺省的 VLAN 1)。

各 VLAN 下 PC 的网络配置及连接的交换机接口如下表:

机器名 连接的接口 所属VLAN IP 子网掩码 网关
PC0 F0/1 VLAN 10 192.168.0.2 255.255.255.0 192.168.0.1
PC1 F0/2 VLAN 10 192.168.0.3 255.255.255.0 192.168.0.1
PC2 F0/17 VLAN 30 192.168.2.2 255.255.255.0 192.168.2.1
PC3 F0/9 VLAN 20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1
PC4 F0/10 VLAN 20 192.168.1.3 255.255.255.0 192.168.1.1
PC5 F0/18 VLAN 30 192.168.2.3 255.255.255.0 192.168.2.1
PC6 F0/19 VLAN 30 192.168.2.4 255.255.255.0 192.168.2.1

使用 ping 命令进行测试,你会发现只有在同一 VLAN 中的 PC 才能通信,且广播也局限于该 VLAN。

**思考:**不同VLAN中的PC的网段不同,因而它们之间不能相互通信;VLAN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负责划分广播域,而不需要考虑IP;网关是用来进行协议转换的,不同的网段之间要想通信一定需要网关。如果需要发起广播测试则需要三层交换机。

11.虚拟局域网管理 VTP


3560 VTP Server 配置: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hostname 3560    // 更改交换机名称(可选)
3560(config)#vtp domain cqjtu   // 设置 VTP 域名称为 cqjtu
3560(config)#vtp mode server    // 设置其为 VTP 服务器模式
3560(config)#vlan 2             // 新建VLAN 2
3560(config-vlan)#name computer // 设置 VLAN 2 的别名(可选)
3560(config-vlan)#exit
3560(config)#vlan 3             // 再建 VLAN 3
3560(config-vlan)#name communication    //设置 VLAN 2 的别名(可选)
3560(config-vlan)#exit
3560(config)#int vlan 2    // 配置接口 VLAN 2,它将是该子网(左边)的网关
356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3560(config-if)#exit
3560(config)#int vlan 3    // 配置接口 VLAN 3,它将是该子网(右边)的网关
356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2960A(左边) VTP Client 配置: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hostname 2960A    // 更改交换机名称(可选)
2960A(config)#vtp domain cqjtu   // 加入名为 cqjtu 的 VTP 域
2960A(config)#vtp mode client    // 设置模式为 VTP 客户
2960A(config)#int g0/1    // 配置与核心交换机 3560 连接的 g0/1 千兆接口
2960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 设置该接口为中继(trunk)模式
2960A(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 允许为所有的 VLAN 中继
2960A(config-if)#exit
2960A(config)#int f0/1    // 配置接口 1
2960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 设置该接口为正常访问模式
2960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 将接口划分到 VLAN 2
2960A(config-if)#exit
2960A(config)#int f0/2    // 配置接口 2
2960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 设置该接口为正常访问模式
2960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 将接口划分到 VLAN 3

2960B(右边) VTP Client 配置: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hostname 2960B    // 更改交换机名称(可选)
2960B(config)#vtp domain cqjtu   // 加入名为 cqjtu 的 VTP 域
2960B(config)#vtp mode client    // 设置模式为 VTP 客户
2960B(config)#int g0/1    // 配置与核心交换机 3560 连接的 g0/1 千兆接口
2960B(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 设置该接口为中继(trunk)模式
2960B(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 允许为所有的 VLAN 中继
2960B(config-if)#exit
2960B(config)#int f0/1    // 配置接口 1
2960B(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 设置该接口为正常访问模式
2960B(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 将接口划分到 VLAN 2
2960B(config-if)#exit
2960B(config)#int f0/2    // 配置接口 2
2960B(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 设置该接口为正常访问模式
2960B(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 将接口划分到 VLAN 3

各 PC 连接的交换机和接口以及网络配置如下:

至此,VTP 配置完成。同 VLAN 可以 ping 通,而不同 VLAN 不行(即使在同一交换机下,如从 PC0 到 PC1),且能够方便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12.VLAN 间的通信

3560 交换机配置:

3560>en
3560#conf t
3560(config)#int g0/1    // 配置连接左边 2960A 交换机的接口
356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 封装 VLAN 协议
356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 设置为中继模式
356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 在所有 VLAN 间转发
3560(config-if)#exit
3560(config)#int g0/2    // 配置连接右边 2960B 交换机的接口
356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封装 VLAN 协议
356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 设置为中继模式
356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 在所有 VLAN 间转发
3560(config-if)#exit
3560(config)#ip routing    // 启用路由转发功能

至此,各 VLAN 中的 PC 可以正常通信。

PC0能够正常ping通PC1,PC0也能ping通PC2

13.DHCP、DNS及Web服务器简单配置

该拓扑中,服务器及客户机都连在同一交换机上。为简单起见,服务器 Server-PT 同时作为 DHCP、DNS 以及 Web 服务器,各客户机无需配置,将自动获取网络配置。

点击 CPT 拓扑图中的 Server 图标,设置其静态 IP 地址为 19.89.6.4/24,然后选择 Service 进行如下相关配置

设置静态IP地址

开启HTTP服务

开启DHCP服务

开启DNS服务

查看各 PC,看看是否获得网络配置
可以看到,PC0和PC1电脑都由DHCP自动分配了IP地址、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等网络配置。

在 DNS 服务器中把谷歌和百度的 IP 都设为了 19.89.6.4,即 Server-PT,所以,如果打开 PC0 的浏览器,输入 www.google.com 或者 www.baidu.com,我们都应该看到默认的 Server-PT 这个 Web 服务器的主页(也可进行编辑)。

14.WLAN初步配置

构建如下拓扑的一个家庭 WLAN 来练习一下其相关的配置:

笔记本及台式机默认只有有线网卡,请先关机,在关机状态下删除有线网卡,添加无线网卡,然后再开机。

配置好后的PC0和Laptop-PT无线联网的计算机都能自动获取网络配置并且PC0能够ping通Laptop-PT

Cisco Packet Tracer实验相关推荐

  1. cisco packet tracer实验案例-重置路由器ENABLE特权密码

    cisco packet tracer实验案例-重置路由器ENABLE特权密码 0 文章标签:cisco, 路由器 cisco路由器ENABLE密码忘记了怎么办?通过本实验你将熟悉当cisco路由器E ...

  2. 计算机网络实验--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 直接连接两台 PC 构建 LAN 用交换机构建 LAN 交换机接口地址列表 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 ...

  3. 泡芙噶的计算机网络(3)-扑朔迷离的Cisco Packet Tracer实验

    泡芙噶的计算机网络(3)-扑朔迷离的Cisco Packet Tracer实验 实验内容 准备阶段 实验内容 直接连接两台 PC 构建 LAN 用交换机构建 LAN 交换机接口地址列表 生成树协议(S ...

  4.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 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 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 CPT 软件使用简介 一.直接连接两台 PC 构建 LAN 二.用交换机构建 LAN 机器名 IP 子网掩码 ✎ 问题 ✎ 试一试 ...

  5. 计算机网络---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

    目录 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 CPT 软件使用简介 一.直接连接两台 PC 构建 LAN 二.用交换机构建 LAN 三.交换机接口地址列表 四.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 ...

  6. Cisco Packet Tracer实验————组建虚拟局域网

    前言 大三局域网实验,使用Cisco Packer Tracer模拟软件,本篇内容为组建虚拟局域网 Cisco Packet Tracer实验----组建虚拟局域网 您好,我的博客是不周阁 实验目的 ...

  7. 计算机网络学习④——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

    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 本部分实验共有 15 个,需使用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完成. 请大家先了解 VLSM.CIDR.RIP.OSPF.VLAN.STP ...

  8. Cisco Packet Tracer实验及实训

    Title:<Cisco Packet Tracer实验及实训> Author:Hugu StartedDate:Oct. 10th. 2019 FinishedDate:Oct. 24t ...

  9. 计算机网络实验-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

    文章目录 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 直接连接两台 PC 构建 LAN 用交换机构建 LAN 交换机接口地址列表 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 路由器配 ...

  10. 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配置交换机

    前言 您好,我的博客是不周阁 大三局域网实验,使用Cisco Packer Tracer模拟软件,本篇内容为路由器的配置 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配置交换机 实验目的 辨识交换 ...

最新文章

  1. end-to-end 的神经网络
  2. 补3.31 部分成果以及上周的工作
  3. xxl子任务_阿里面试官:聊一下分布式任务调度有那些解决方案?
  4. 卫星定位导航行业的产业链
  5. Android 数据库(SQLite)【简介、创建、使用(增删改查、事务、实战演练)、数据显示控件(ListView、Adapter、实战演练-绿豆通讯录)】
  6. linux目录所属用户和组,管理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Linux 文件与目录权限 》
  7. CSS基础(part14)--定位
  8. java给图片坐标描点,记录一下, canvas实现获取图片每个坐标点,以描点方式渲染图片...
  9. C/C++:Winsock网络编程—ping命令的简单实现
  10. 宁夏2021高考成绩查询,宁夏教育考试院:2021年宁夏高考成绩查询入口、查分系统...
  11. 计算机设备的变化,这些年电脑桌上的变迁 篇一:设备的更迭
  12. 为什么 Deno 没有众望所归?超越 Node.js 还要做些什么?
  13. 万维网之父:Facebook、Google 等硅谷巨头必须被拆分!
  14. Nginx二级域名及多Server反向代理配置
  15. java为什么会乱码_Java中文乱码原因
  16. VS2017 Git操作教程
  17. 谷歌官方Android镜像下载(中文站)
  18. 计算机毕业设计ssm大学生日常行为评分管理系统9gl38 (1)系统+程序+源码+lw+远程部署
  19. 用matlab四边形中心,matlab4
  20. LIN自动雨刮:雨量传感器原理与安装

热门文章

  1. SpringBoot实现第三方QQ登录
  2. 斯坦福大学机器学习笔记(2)逻辑回归
  3. 数据库分库分表中间件对比(很全)
  4. mysql分库分表中间件6_当当开源sharding-jdbc,轻量级数据库分库分表中间件
  5. 冲顶数据产品经理笔试题及解答
  6. 【程序员猎奇】分享一个好东西给大家!
  7. 用于锂电池管理系统的BMSSOXLib核心算法c库
  8. OC 基础 Label
  9. POI操作word模板并生成新的word.docx
  10. windows11下vone客户端无法启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