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难的 Java ClassLoader,到了该彻底理解它的时候了

每一个 Java 的高级程序员在体验过多线程程序开发之后,都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Java 内置的锁是如何实现的?最常用的最简单的锁要数 ReentrantLock,使用它加锁时如果没有立即加成功,就会阻塞当前的线程等待其它线程释放锁之后再重新尝试加锁,那线程是如何实现阻塞自己的?其它线程释放锁之后又是如果唤醒当前线程的?当前线程是如何得出自己没有加锁成功这一结论的?本篇内容将会从根源上回答上面提到的所有问题

线程阻塞原语

Java 的线程阻塞和唤醒是通过 Unsafe 类的 park 和 unpark 方法做到的。

public class Unsafe {...public native void park(boolean isAbsolute, long time);public native void unpark(Thread t);...
}

线程从启动开始就会一直跑,除了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策略外,它只有在调用 park 的时候才会暂停运行。锁可以暂停线程的奥秘所在正是因为锁在底层调用了 park 方法。

parkBlocker

线程对象 Thread 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属性 parkBlocker,它保存当前线程因为什么而 park。就好比停车场上停了很多车,这些车主都是来参加一场拍卖会的,等拍下自己想要的物品后,就把车开走。那么这里的 parkBlocker 大约就是指这场「拍卖会」。它是一系列冲突线程的管理者协调者,哪个线程该休眠该唤醒都是由它来控制的。

class Thread {...volatile Object parkBlocker;...
}
class LockSupport {...public static void park(Object blocker) {Thread t = Thread.currentThread();setBlocker(t, blocker);U.park(false, 0L);setBlocker(t, null); // 醒来后置null}public static void unpark(Thread thread) {if (thread != null)U.unpark(thread);}}...
}

排队管理器

当多个线程争用同一把锁时,必须有排队机制将那些没能拿到锁的线程串在一起。当锁释放时,锁管理器就会挑选一个合适的线程来占有这个刚刚释放的锁。每一把锁内部都会有这样一个队列管理器,管理器里面会维护一个等待的线程队列。ReentrantLock 里面的队列管理器是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它内部的等待队列是一个双向列表结构,列表中的每个节点的结构如下。

clas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volatile Node head;  // 队头线程将优先获得锁volatile Node tail;  // 抢锁失败的线程追加到队尾volatile int state; // 锁计数
}class Node {Node prev;Node next;Thread thread; // 每个节点一个线程// 下面这两个特殊字段可以先不去理解Node nextWaiter; // 请求的是共享锁还是独占锁int waitStatus; // 精细状态描述字
}

图片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类是一个抽象类,它是所有的锁队列管理器的父类,JDK 中的各种形式的锁其内部的队列管理器都继承了这个类,它是 Java 并发世界的核心基石。比如 ReentrantLock、ReadWriteLock、CountDownLatch、Semaphone、ThreadPoolExecutor 内部的队列管理器都是它的子类。这个抽象类暴露了一些抽象方法,每一种锁都需要对这个管理器进行定制。而 JDK 内置的所有并发数据结构都是在这些锁的保护下完成的,它是JDK 多线程高楼大厦的地基。

图片

锁管理器维护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双向列表形式的队列,这个数据结构很简单,但是仔细维护起来却相当复杂,因为它需要精细考虑多线程并发问题,每一行代码都写的无比小心。

JDK 锁管理器的实现者是 Douglas S. Lea,Java 并发包几乎全是他单枪匹马写出来的,在算法的世界里越是精巧的东西越是适合一个人来做。

Douglas S. Lea是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和现任计算机科学系主任,专门研究并发编程和并发数据结构的设计。他是Java Community Process的执行委员会成员,主持JSR 166,它为Java编程语言添加了并发实用程序。

图片

后面我们将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简写成 AQS。我必须提醒各位读者,AQS 太复杂了,如果在理解它的路上遇到了挫折,这很正常。目前市场上并不存在一本可以轻松理解 AQS 的书籍,能够吃透 AQS 的人太少太少,我自己也不算。

公平锁与非公平锁

公平锁会确保请求锁和获得锁的顺序,如果在某个点锁正处于自由状态,这时有一个线程要尝试加锁,公平锁还必须查看当前有没有其它线程排在排队,而非公平锁可以直接插队。联想一下在肯德基买汉堡时的排队场景。

也许你会问,如果某个锁处于自由状态,那它怎么会有排队的线程呢?我们假设此刻持有锁的线程刚刚释放了锁,它唤醒了等待队列中第一个节点线程,这时候被唤醒的线程刚刚从 park 方法返回,接下来它就会尝试去加锁,那么从 park 返回到加锁之间的状态就是锁的自由态,这很短暂,而这短暂的时间内还可能有其它线程也在尝试加锁。

其次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执行了 Lock.park 方法的线程自我休眠后,并不是非要等到其它线程 unpark 了自己才会醒来,它可能随时会以某种未知的原因醒来。我们看源码注释,park 返回的原因有四种

  1. 其它线程 unpark 了当前线程

  2. 时间到了自然醒(park 有时间参数)

  3. 其它线程 interrupt 了当前线程

  4. 其它未知原因导致的「假醒」

计算机世界非公平锁的服务效率要高于公平锁,所以 Java 默认的锁都使用了非公平锁。不过现实世界似乎非公平锁的效率会差一点,比如在肯德基如果可以不停插队,你可以想象现场肯定一片混乱。为什么计算机世界和现实世界会有差异,大概是因为在计算机世界里某个线程插队并不会导致其它线程抱怨。

public ReentrantLock() {this.sync = new NonfairSync();
}public ReentrantLock(boolean fair) {this.sync = fair ? new FairSync() : new NonfairSync();
}

共享锁与排他锁

ReentrantLock 的锁是排他锁,一个线程持有,其它线程都必须等待。而 ReadWriteLock 里面的读锁不是排他锁,它允许多线程同时持有读锁,这是共享锁。共享锁和排他锁是通过 Node 类里面的 nextWaiter 字段区分的。

class AQS {static final Node SHARED = new Node();static final Node EXCLUSIVE = null;boolean isShared() {return this.nextWaiter == SHARED;}
}

条件变量

关于条件变量,需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需要条件变量,只有锁还不够么?考虑下面的伪代码,当某个条件满足时,才去干某件事

 void doSomething() {locker.lock();while(!condition_is_true()) {  // 先看能不能搞事locker.unlock();  // 搞不了就歇会再看看能不能搞sleep(1);locker.lock(); // 搞事需要加锁,判断能不能搞事也需要加锁}justdoit();  // 搞事locker.unlock();}
void doSomethingWithCondition() {cond = locker.newCondition();locker.lock();while(!condition_is_true()) {cond.await();}justdoit();locker.unlock();
}

图片

阻塞在条件变量上的线程可以有多个,这些阻塞线程会被串联成一个条件等待队列。当 signalAll() 被调用时,会唤醒所有的阻塞线程,让所有的阻塞线程重新开始争抢锁。如果调用的是 signal() 只会唤醒队列头部的线程,这样可以避免「惊群问题」。

await() 方法必须立即释放锁,否则临界区状态就不能被其它线程修改,condition_is_true() 返回的结果也就不会改变。 这也是为什么条件变量必须由锁对象来创建,条件变量需要持有锁对象的引用这样才可以释放锁以及被 signal 唤醒后重新加锁。创建条件变量的锁必须是排他锁,如果是共享锁被 await() 方法释放了并不能保证临界区的状态可以被其它线程来修改,可以修改临界区状态的只能是排他锁。这也是为什么 ReadWriteLock.ReadLock 类的 newCondition 方法定义如下

public Condition newCondition()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条件等待队列

当多个线程 await() 在同一个条件变量上时,会形成一个条件等待队列。同一个锁可以创建多个条件变量,就会存在多个条件等待队列。这个队列和 AQS 的队列结构很接近,只不过它不是双向队列,而是单向队列。队列中的节点和 AQS 等待队列的节点是同一个类,但是节点指针不是 prev 和 next,而是 nextWaiter。

class AQS {...class ConditionObject {Node firstWaiter;  // 指向第一个节点Node lastWaiter;  // 指向第二个节点}class Node {static final int CONDITION = -2;static final int SIGNAL = -1;Thread thread;  // 当前等待的线程Node nextWaiter;  // 指向下一个条件等待节点Node prev;Node next;int waitStatus;  // waitStatus = CONDITION}...
}

图片

ConditionObject 是 AQS 的内部类,这个对象里会有一个隐藏的指针 this$0 指向外部的 AQS 对象,ConditionObject 可以直接访问 AQS 对象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加锁解锁)。位于条件等待队列里的所有节点的 waitStatus 状态都被标记为 CONDITION,表示节点是因为条件变量而等待。

队列转移

当条件变量的 signal() 方法被调用时,条件等待队列的头节点线程会被唤醒,该节点从条件等待队列中被摘走,然后被转移到 AQS 的等待队列中,准备排队尝试重新获取锁。这时节点的状态从 CONDITION 转为 SIGNAL,表示当前节点是被条件变量唤醒转移过来的。

class AQS {...boolean transferForSignal(Node node) {// 重置节点状态if (!node.compareAndSetWaitStatus(Node.CONDITION, 0))return falseNode p = enq(node); // 进入 AQS 等待队列int ws = p.waitStatus;// 再修改状态为SIGNALif (ws > 0 || !p.compareAndSetWaitStatus(ws, Node.SIGNAL))LockSupport.unpark(node.thread);return true;}...
}

Java 并发包常用类库依赖结构

ReentrantLock 加锁过程

下面我们精细分析加锁过程,深入理解锁逻辑控制。我必须肯定 Dough Lea 的代码写成下面这样的极简形式,阅读起来还是挺难以理解的。

class ReentrantLock {...public void lock() {sync.acquire(1);}...
}class Sync extends AQS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if (!tryAcquire(arg)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selfInterrupt();}...
}

如果在循环重试加锁过程中被其它线程打断了,acquireQueued 方法就会返回 true。这时候线程就需要调用 selfInterrupt() 方法给当前线程设置一个被打断的标识位。

// 打断当前线程,其实就是设置一个标识位
static void selfInterrupt()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acquireQueued 和 addWaiter 方法由 AQS 类提供,tryAcquire 需要由子类自己实现。不同的锁会有不同的实现。下面我们来看看 ReentrantLock 的公平锁 tryAcquire 方法的实现

图片

这里有个 if else 分支,其中 else if 部分表示锁的重入,当前尝试加锁的线程是已经持有了这把锁的线程,也就是同一个线程重复加锁,这时只需要增加计数值就行了。锁的 state 记录的就是加锁计数,重入一次就 +1。AQS 对象里有一个 exclusiveOwnerThread 字段,记录了当前持有排他锁的线程。

if(c == 0) 意味着当前锁是自由态,计数值为零。这时就需要争抢锁,因为同一时间可能会有多个线程在调用 tryAcquire。争抢的方式是用 CAS 操作 compareAndSetState,成功将锁计数值从 0 改成 1 的线程将获得这把锁,将当前的线程记录到 exclusiveOwnerThread 中。

代码里还有一个 hasQueuedPredecessors() 判断,这个判断非常重要,它的意思是看看当前的 AQS 等待队列里有没有其它线程在排队,公平锁在加锁之前需要 check 一下,如果有排队的,自己就不能插队。而非公平锁就不需要 check,公平锁和非公平锁的全部的实现差异就在于此,就这一个 check 决定了锁的公平与否。

下面我们再看看 addWaiter 方法的实现,参数 mode 表示是共享锁还是排他锁,它对应 Node.nextWaiter 属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addWaiter 需要将新的节点添加到 AQS 等待队列的队尾。如果队尾 tail 是空的意味着队列还没有初始化,那就需要初始化一下。AQS 队列在初始化时需要一个冗余的头部节点,这个节点的 thread 字段是空的。

将新节点添加到队尾也是需要考虑多线程并发的,所以代码里再一次使用了 CAS 操作 compareAndSetTail 来竞争队尾指针。没有竞争到的线程就会继续下一轮竞争 for(;;) 继续使用 CAS 操作将新节点往队尾添加。

下面我们再看看 acquireQueue 方法的代码实现,它会重复 park、尝试再次加锁、加锁失败继续 park 的循环过程。

图片

acquireQueue 在尝试加锁之前会先看看自己是不是 AQS 等待队列的第一个节点,如果不是它就继续去 park。这意味着不管是公平还是非公平锁,在这里它们都统一采取了公平的方案,看看队列中是不是轮到自己了。也就是说「一朝排队,永远排队」。

private final boolean parkAndCheckInterrupt() {LockSupport.park(this);return Thread.interrupted();
}

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锁是可以取消的 cancelAcquire(),准确地说是取消处于等待加锁的状态,线程处于 AQS 的等待队列中等待加锁。那什么情况下才会抛出异常而导致取消加锁呢,唯一的可能就是 tryAcquire 方法,这个方法是由子类实现的,子类的行为不受 AQS 控制。当子类的 tryAcquire 方法抛出了异常,那 AQS 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取消加锁了。cancelAcquire 会将当前节点从等待队列中移除。

ReentrantLock 解锁过程

解锁的过程要简单一些,将锁计数降为零后,唤醒等待队列中的第一个有效节点。

public final boolean release(int arg) {if (tryRelease(arg)) {Node h = head;if (h != null && h.waitStatus != 0)unparkSuccessor(h);return true;}return false;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Release(int releases) {int c = getState() - releases;// 解铃还须系铃人if (Thread.currentThread()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throw new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boolean free = false;if (c == 0) {free = true;setExclusiveOwnerThread(null);}setState(c);return free;
}

读写锁

读写锁分为两个锁对象 ReadLock 和 WriteLock,这两个锁对象共享同一个 AQS。AQS 的锁计数变量 state 将分为两个部分,前 16bit 为共享锁 ReadLock 计数,后 16bit 为互斥锁 WriteLock 计数。互斥锁记录的是当前写锁重入的次数,共享锁记录的是所有当前持有共享读锁的线程重入总次数。

读写锁同样也需要考虑公平锁和非公平锁。共享锁和互斥锁的公平锁策略和 ReentrantLock 一样,就是看看当前还有没有其它线程在排队,自己会乖乖排到队尾。非公平锁策略不一样,它会比较偏向于给写锁提供更多的机会。如果当前 AQS 队列里有任何读写请求的线程在排队,那么写锁可以直接去争抢,但是如果队头是写锁请求,那么读锁需要将机会让给写锁,去队尾排队。

写锁加锁过程

读写锁的写锁加锁在整体逻辑上和 ReentrantLock 是一样的,不同的是 tryAcquire() 方法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if (!tryAcquire(arg)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selfInterrupt();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int acquires)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int c = getState();int w = exclusiveCount(c);if (c != 0) {if (w == 0 ||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return false;if (w + exclusiveCount(acquires) > MAX_COUNT)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setState(c + acquires);return true;}if (writerShouldBlock() ||!compareAndSetState(c, c + acquires))return false;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return true;
}

如果计数值为零,那就开始争抢锁。取决于锁是否公平,在争抢之前调用 writerShouldBlock() 方法看看自己是否需要排队,如果不需要排队,就可以使用 CAS 操作来争抢,成功将计数值从 0 设置为 1 的线程将独占写锁。

读锁加锁过程

读锁加锁过程比写锁要复杂很多,它在整体流程上和写锁一样,但是细节差距很大。特别是它需要为每一个线程记录读锁计数,这部分逻辑占据了不少代码。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Shared(int arg) {// 如果尝试加锁不成功, 就去排队休眠,然后循环重试if (tryAcquireShared(arg) < 0)// 排队、循环重试doAcquireShared(arg);
}
wlock.lock();
if(whatever) {// 降级rlock.lock();wlock.unlock();doRead();rlock.unlock();
} else {// 不降级doWrite()wlock.unlock();
}
private transient ThreadLocalHoldCounter readHolds;static final class HoldCounter {int count;final long tid = LockSupport.getThreadId(Thread.currentThread());
}static final class ThreadLocalHoldCounterextends ThreadLocal<HoldCounter> {public HoldCounter initialValue() {return new HoldCounter();}
}
private transient HoldCounter cachedHoldCounter;
private transient Thread firstReader;
private transient int firstReaderHoldCount;final int getReadHoldCount() {// 先访问锁全局计数的读计数部分if (getReadLockCount() == 0)return 0;// 再访问 firstReader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if (firstReader == current)return firstReaderHoldCount;// 再访问最近的读线程锁计数HoldCounter rh = cachedHoldCounter;if (rh != null && rh.tid == LockSupport.getThreadId(current))return rh.count;// 无奈读 ThreadLocal 吧int count = readHolds.get().count;if (count == 0) readHolds.remove();return count;
}

读加锁还有一个自旋的过程,所谓自旋就是第一次加锁失败,那就直接循环重试,不休眠,听起来有点像死循环重试法。

final static int SHARED_UNIT = 65536
// 读计数是高16位final int fullTryAcquireShared(Thread current) {for(;;) {int c = getState();// 如果有其它线程加了写锁,还是返回睡觉去吧if (exclusiveCount(c) != 0) {if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current)return -1;...// 超出计数上限if (sharedCount(c) == MAX_COUNT)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if (compareAndSetState(c, c + SHARED_UNIT)) {// 拿到读锁了...return 1}...// 循环重试}
}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ReleaseShared(int unused) {...for (;;) {int c = getState();int nextc = c - SHARED_UNIT;if (compareAndSetState(c, nextc)) {return nextc == 0;}}...
}

小结

Java 并发能力的基石是 park() 和 unpark() 方法、volatile 变量、synchronized、CAS 操作和 AQS 队列,深究进去这几个知识点都不简单,本节内容提及到的锁相关知识点也不是特别完备,其中还有很多细节我自己也还没有完全吃透,那么关于锁更多的细节我们后续再讲吧。

老大难的 Java ClassLoader,到了该彻底理解它的时候了

精品文章,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码洞」

打通 Java 任督二脉 —— 并发数据结构的基石相关推荐

  1. 安卓影像飞升时刻:vivo X90 Pro+打通HDR任督二脉

    在手机产业中,大多数人会有一种刻板印象:一项新技术/功能,苹果发布会上展示意味着已经成熟,具有很高的产品完成度,好用且有效:而安卓厂商在发布会上展示出的一些炫酷技术,往往还需要时间观望,才能确定是不是 ...

  2. shell,打通 Linux 任督二脉,任何武功都随你所用

    文章目录 护花使者 shell 的工作原理 shell 的必要性 shell 的功能 shell 的优越性 系统的合法 shell bash shell 的功能 总结 护花使者 管理整个计算机硬件的其 ...

  3. 打通物联网任督二脉,海天味业畅谈AI+大数据

    2018年11月24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CCF YOCSEF深圳分论坛共同承办的主题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将如何打通物联网的任督二脉"活动在 ...

  4. 下一波模式移转-订制化制造 打通物联网任督二脉

    订制化制造可望打通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任督二脉.由于各种终端装置都可连网.互动,势将衍生许多新兴应用与服务的发展空间.物联网产业已是大厂竞相投入的兵家必争地,也为新创企业打开机会之窗,可思考发展建构订制化 ...

  5. 60小时打通Python任督二脉

    重磅:教育部考试中心已经公布,在计算机二级考试加入"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科目,将于2018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首次亮相.这将促进Python在大学生中的普及. 教育部也 ...

  6. 阿里架构专家教你打通Git任督二脉,20分钟搞定Git工作原理

    如何配置本地的git环境并拉取代码? 1.下载 git ,选择自己系统对应的版本下载即可. 2.在你的电脑上生成 ssh 秘钥,打开终端,执行 ssh-keygen -t rsa -C "你 ...

  7. 一文打通 Git 任督二脉

    Git 一.概述 二.Git的安装 三.常用命令 1.配置命令 2.基本命令 3.git reset 4.分支命令 四.git文件状态 五.忽略文件 六.Git团队协作示意图 七.GitHub基本使用 ...

  8. 打通设计模式任督二脉 -- 单例模式

    文章目录 1.设计模式介绍 2.单例模式 2.1.什么是单例模式? 2.2.单例模式实现方式 2.3.单例模式存在的问题 2.4.JDK源码中使用到的单例模式 前言:想必想了解设计模式的各位都是走开发 ...

  9. BPM流程管理协助打通企业管理“任督二脉”

    编者按: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对于风险管控.流程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业务的增长,管理工作流程变得更为繁琐,为避免形成数据孤岛,天翎自研的BPM业务流程管理为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 ...

最新文章

  1. python下载网页里面所有的图片-Python 爬虫零基础教程(2):下载一组网页上的图片...
  2. 心得体悟帖---12、志向还是太短浅,目光也是
  3. 地震也能照常运行的数据中心新设计
  4. 02函数-03-闭包
  5. Mybatis generator创建项目核心文件
  6. QCC3003x BLE 设置私有地址
  7. 携手网易打造世界杯主题房 YUNIK HOTEL玩转兴趣社交新场景
  8. matlab计算方差和平均值,matlab求平均值和方差
  9. Redis 过期策略都有哪些?
  10. webservice接口对接
  11. 飞行控制系统的快速原型设计与半物理仿真方法及系统ETest_DEV
  12. 实时Linux之PREEMPT_RT篇
  13. 计算机视觉论文-2021-06-10
  14. 【MAVEN】maven仓库搜索功能
  15. 用keil编写C语言流水灯程序,简述关于Keil、STM32 用C++编写流水灯程序
  16. 脚本防止电脑自动锁屏
  17. 【C++】洛谷P1873 [COCI 2011/2012 #5] EKO / 砍树
  18. 全倒装超微间距COB(COB微间距)显示主导新型显示技术。
  19. 新书《Python Qt GUI与数据可视化编程》
  20. DAGM2007数据集扩增(COCO格式以及VOC格式的灰度图数据集都可用)

热门文章

  1. 第23节 三个败家子(23)——天煞孤星说孙权
  2. CUDA (一):CUDA C 编程及 GPU 基本知识
  3. Android拨号器的实现
  4. 快递公司泄露买家信息最高罚3万 快递员双挨罚
  5. 【计算机网络】以太网供电PoE - Power over Ethernet
  6. mysql 视图 事务 存储过程 触发器——龙腾
  7. IMU的数学模型与误差标定问题
  8. 虚拟机环境搭建: virtualBox6.1+window10
  9. Unity Execution failed for task ‘:launcher:signReleaseBundle‘
  10. 基于ueditor 扩展的电子病历编辑器-新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