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简介
  • 二、数学模型
  • 附:笔者阅读时的疑惑与思考

一、简介

在全球导航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载波相位测量中,接收器获得的实际载波相位值包括小于一周的部分和整周的部分。在对观测对象的连续观测过程中,小数部分的相位从 0 至 2 PI 变化累计增加一个周期。由于卫星信号被遮挡或电子干扰等原因引起的暂时性卫星失锁,使得接收器中的计数器在累积操作期间产生中断,导致相位整周数的跳跃或中断。而不到一周的小数值保持不变。其中整周数的跳变即为 周跳

TurboEdit 算法由Blewitt 于1990年提出,是目前最常用的双频非差周跳处理方法之一,它利用MW组合和GF组合相结合来探测周跳。但该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由于 MW 组合受大的伪距噪声限制,在强噪声环境下很难检测到 1~2 周的小周跳;其次,MW 组合存在不敏感周跳;再者,GF组合的探测性能容易受电离层干扰的影响。大量研究对 TurboEdit 方法进行了改进,主要包括 MW 组合和 GF组合周跳探测算法的改进和探测阈值设置方法的改进等。

为甚么 TurboEdit 叫 TurboEdit,目前笔者还未可知。

二、数学模型


摘自:张晨晰,党亚民,薛树强,张龙平.一种基于TurboEdit的BDS周跳探测改进方法[J].测绘科学,2021,46(06):47-52+64.

附:笔者阅读时的疑惑与思考

  • 公式 2 中的LWLL_{WL}LWL​就是公式 1 中的LMWL_{MW}LMW​
  • 公式 3 的由来
  • 关于公式4,笔者做的推导和上述公式有所区别(笔者觉得上述是想表达RMS方),笔者推导结果为:

推导过程:https://blog.csdn.net/Gou_Hailong/article/details/119842419

  • 关于公式5,第一个公式的意思是当前历元MW组合观测值与前一个历元的MW组合观测值差别很大(大于4倍rms),第二个公式的意思是后一个历元MW组合观测值与当前历元MW组合观测值差别小于1周,也即前断后连周跳现;关于公式9,第一个公式的意思是当前历元构造出的GF周跳检验量与前一个历元构造出的GF周跳检验量相差很大(大于6倍的λ2−λ2\lambda_2-\lambda_2λ2​−λ2​),第二个公式的意思是后一个历元构造出的GF周跳检验量与当前历元构造出的GF周跳检验量相差很小(小于1倍的λ2−λ2\lambda_2-\lambda_2λ2​−λ2​),也即前断后连周跳现。
  • 关于上面的公式5和9,如果存在满足第一个式子,但是不满足第二个式子的情况呢?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说明存在粗差呢?
  • TurboEdit的基本思想:MW 组合(双频码相组合)消几何距离,不受大气、钟差的影响,形成的宽巷模糊度仅受多路径效应、硬件延迟和观测噪声等的影响。当两个频率的相位观测值出现大小相等的周跳时,MW组合无法检测到,所以又进行了GF组合来检测。GF组合(分为伪距GF和相位GF)消除几何距离、钟差和对流层,只受电离层和与频率有关的误差项的影响。伪距GF组合中只剩下电离层和伪距GF噪声;相位GF组合中,剩余项除了电离层和相位GF噪声外,还有(λ1N1−λ2N2\lambda_1N_1-\lambda_2N_2λ1​N1​−λ2​N2​),注意这一项并不是宽巷模糊度(以周为单位),它是以米为单位的!好,如何将相位GF中的 λ1N1−λ2N2\lambda_1N_1-\lambda_2N_2λ1​N1​−λ2​N2​ 给提取出来呢?可以对伪距GF观测值进行拟合消除伪距噪声的影响,然后只剩下电离层;然后相位GF组合观测值减去拟合出来的只剩下电离层的“伪距GF组合”,那么现在相减后的结果中就只剩下相位GF噪声以及 λ1N1−λ2N2\lambda_1N_1-\lambda_2N_2λ1​N1​−λ2​N2​,现在就可以将它作为检验量了!
  • 单 MW 组合探测周跳又被称为双频码相组合法的一种;单 GF 组合探测周跳又被称为双频电离层残差法,因为它消去了几何距离,只剩下电离层等与频率相关的误差,故而又被称为电离层残差法。

GNSS 周跳探测方法 之 TurboEdit相关推荐

  1. 周跳探测方法之MW组合法

    周跳探测方法之MW组合(Melbourne-Wubeena combination)法 MW组合是由Melbourne和Wubbena于1985年提的组合观测值算法.该方法由同一历元的相位观测值的宽巷 ...

  2. gps卫星位置计算程序matlab_卫星空间大地测量中GPS周跳探测的四种方法

    有哪些习惯值得坚持LESS IS MORE,SIMPLER IS BETTER THAN MORE 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GPS信号处理相关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卫星空间大地测量相关的信号异常时常用的四种 ...

  3. kubernetes Pod Lifecycle生命周期与livenessProbe、 readinessProbe探测方法

    kuberenetes pod Liveness, Readiness and Startup Probes tags: Pod,探针,健康检测 文章目录 kuberenetes pod Livene ...

  4. 高次差周跳检测C语言,利用高次差与自相关函数对周跳探测与处理

    0引言在高精度BD/GPS数据处理中,由于接收机所获得的载波相位是用于估计参数的主要观测量.在 连续观测中由于某种原因(卫星信号被遮挡而无法到达接收机,外界干扰或者是环境恶劣引起接收机失锁)而导致整周 ...

  5. 《城市出租车上下客的GPS轨迹时空分布探测方法》(阅读笔记)20171229

    <城市出租车上下客的GPS轨迹时空分布探测方法>2015 Abstract: 本文将出租车不同时段上下客量投影到城市路网上,提出采用线密度概念和模型,对出租车上下客进行时空分布特征探测和分 ...

  6. V2X定位-GNSS系列定位方法小结

    定位对V2X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否能有效的定位,定位的精确度如何,会对V2X场景算法的设计和软件开发造成巨大影响.最近在工作中也刚好在负责location模块的开发,顺便整理了V2X中常用的定 ...

  7. 网络入侵检测初步探测方法

    经过精心配置的Win2000服务器可以防御90%以上的入侵和渗透,但是,就象上一章结束时所提到的:系统安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新漏洞的出现和服务器应用的变化,系统的安全状况也在不断变化着;同时由于攻 ...

  8. 网络***检测初步探测方法

    经过精心配置的Win2000服务器可以防御90%以上的***和***,但是,就象上一章结束时所提到的:系统安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新漏洞的出现和服务器应用的变化,系统的安全状况也在不断变化着;同时由 ...

  9. 【GNSS】GNSS原理:GF组合探测周跳

    GF组合是利用GNSS信号中两个频率的载波相位观测数据组成无几何距离组合以探测周跳,以第L1和L2为例,公式如下: = (1) 式中, 为GF组合载波相位值, 分别为第1.2频率上的载波相位观测值(m ...

  10. 关于RTKLIB中用多普勒检测周跳方法的改进和思考

    文章目录 RTKLIB中的周跳检测方法 多普勒积分检测周跳中存在的问题 对多普勒积分检测周跳方法的改进和思考 1. rtklibexplore的改进 2. 其他博主改进 参考文献 熟悉RTKLIB中周 ...

最新文章

  1. 基于Dijkstra算法的武汉地铁路径规划!(附下载)
  2. think php 缩放图片,THINKPHP+JS实现缩放图片式截图的实现
  3. python中print是什么意思_python中print什么意思
  4. 代理模式——HeadFirst设计模式学习笔记
  5. mysql binary模式_MySQL数据库之MySQL的binary类型操作
  6. 做了项目才知道的Cookie和Session
  7. 接口测试——测试用例执行
  8. tensorflow之成品模型
  9. 设计模式-01-设计模式简介及分类
  10. 笔记 -- Maxwell软件仿真
  11. WebSocket实现简单多人聊天
  12. 道与术丨华为云数据库战略启示录
  13. java远控_基于java的远程控制 示例源码
  14. CTFHUB POST
  15. 实现自适应布局Element
  16. 解决sublime汉化后部分中文显示为繁体字
  17. 一次Python爬虫实战,解决反爬问题!
  18. 关于ZXing二维码扫描的时候偶然出现数字问题
  19. 第 2-3 课:流式布局组件详解(Flow、Wrap)
  20. 新星计划Day4【数据结构与算法】 稀疏数组与队列

热门文章

  1. java 系统临时目录_在java中创建临时文件夹
  2. 星门跳跃-rqnoj-341
  3. linux 使用team实现双网卡绑定单个IP
  4. python画图像_使用python绘制SDSS图像
  5. linux未备案本地网站访问,教你如何解析未备案的域名到国内服务器
  6. ddr老化测试_老化测试标准
  7. windows-sys15:windows11 Android 子系统安装和apk应用安装
  8. MySQL笔记:第11章_数据处理之增删改
  9. 可以嵌入ppt的课堂点名器_异地授课+大屏直播,打造沉浸式线下多地互动智慧课堂...
  10. 人口空间分布格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