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o:p></o:p>

在由北京晚报协办的114日人民大会堂新时代健康大课堂上,全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赵霖教授说营养状况影响民族竞争力。<o:p></o:p>

<o:wrapblock><v:shapetype id="_x0000_t75" stroked="f" filled="f" path="m@4@5l@4@11@9@11@9@5xe" o:preferrelative="t" o:spt="75" coordsize="21600,21600"><v:stroke joinstyle="miter"></v:stroke><v:formulas><v:f eqn="if lineDrawn pixelLineWidth 0"></v:f><v:f eqn="sum @0 1 0"></v:f><v:f eqn="sum 0 0 @1"></v:f><v:f eqn="prod @2 1 2"></v:f><v:f eqn="prod @3 21600 pixelWidth"></v:f><v:f eqn="prod @3 21600 pixelHeight"></v:f><v:f eqn="sum @0 0 1"></v:f><v:f eqn="prod @6 1 2"></v:f><v:f eqn="prod @7 21600 pixelWidth"></v:f><v:f eqn="sum @8 21600 0"></v:f><v:f eqn="prod @7 21600 pixelHeight"></v:f><v:f eqn="sum @10 21600 0"></v:f></v:formulas><v:path o:connecttype="rect" gradientshapeok="t" o:extrusionok="f"></v:path><o:lock aspectratio="t" v:ext="edit"></o:lock></v:shapetype></o:wrapblock>

<v:shape id="_x0000_s1026" style="MARGIN-TOP: 0px; Z-INDEX: 1; LEFT: 0px; MARGIN-LEFT: 135pt; WIDTH: 165pt; POSITION: absolute; HEIGHT: 109.5pt; TEXT-ALIGN: left" stroked="t" alt="" type="#_x0000_t75"><v:imagedata o:href="http://www.bjd.com.cn/BJWB/20050115/curdayimg/0115W2-5.jpg" src="file:///E:%5CDOCUME%7E1%5Cxpc%5CLOCALS%7E1%5CTemp%5Cmsohtml1%5C01%5Cclip_image001.jpg"></v:imagedata><w:wrap type="topAndBottom"></w:wrap></v:shape>

<o:p> </o:p>

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营养不仅影响人民的体质、智能、发育和健康程度,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竞争力与创造力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o:p></o:p>

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想健康就是进入小康社会的通行证。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有这样一个很生动的譬喻:一个人毕生从事的事业、成功、家庭、财产等等可以描述成下面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就是前面是一个1,后面有无数个零。第一个数字1就代表健康,如果失去了1,一切都会变成零。

<o:p></o:p>

健康就是GDP

<o:p></o:p>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在过去40年中,世界经济增长的8%至10%都是来源于健康的人群,而亚洲的经济腾飞有30%至40%也源于健康的人群。全国城乡居民因疾病、损伤和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2%,相关的医药费消耗相当于GDP的6.4%,所以不难看出健康就是GDP。中国有13亿人口,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患病人不在少数,如果得了病才忙于治疗,高昂的医疗费不仅普通的家庭难以承受,不仅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增加公费医疗投入与医疗保险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重视营养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才能把庞大的医疗费用节省下来。<o:p></o:p>

把最后28天的抢救费用于预防

<o:p></o:p>

中国国民平均寿命是71.5岁,平均健康寿命是62.3岁。平均每个人有9.5年是带病或残疾生活。人在晚年60岁以上,消耗的医疗费用约占一生的40%以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医疗费是在人生的最后28天花费的,也就是抢救费用。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把抢救费用改为进行预防,可以使人的健康生命延长远远超过28天。<o:p></o:p>

全球1/3患者死于药物滥用

<o:p></o:p>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的模式在发生变化,首先就是食源性疾病增多,2000年WHO宣布,全世界因营养过剩死亡的人数,首次超过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第二,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据WHO统计,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于药物的滥用,我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如果住院病人平均每天合并用药5种的话,不合理用药发生率21.8%,伴随化学合成药物特别是抗菌素的滥用,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难以治愈的疾病不断出现。第三,医源性疾病,医疗模式的商业化倾向日益严重,医源性疾病不断增加。最近国际医学界有人批评中国,临床过度输液的问题,根据我们与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联合研究结果,发现输液问题不能忽视。香港保健协会周文轩主席指出,由于化学合成药物有非常明确的作用点和药物作用效果,因此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副作用很难避免,所以老年人用药后往往出现较多的副作用。导致药越用越多,病越来越多。<o:p></o:p>

孕妇吃药生出两万无手海豹儿

<o:p></o:p>

“甘蔗没有两头甜,凡药都是双刃剑”。职业妇女为了不影响工作,克服妊娠反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中医治疗妊娠反应常用伏龙肝(即农村烧柴的灶心土)煎水喝。但西方不知道这个方法,于是德国格律塔尔公司生产了合成药物“反应停”(困特甘),这个药物做了许多实验,据说老鼠点头了、猴子也点头了,但人类食用之后,最后在全世界诞生了两万个海豹儿,生下来的孩子没有手、没有脚,像海豹一样。造成了20世纪最大的药物丑闻!<o:p></o:p>

再就是拜耳药厂新的降脂药“拜思亭”带来的教训,全球31人服用后,因发生横纹肌溶解症而致死。<o:p></o:p>

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被称为“无声杀手”,英国每年因药物中毒住院的患者有48%是因为服用了“扑热息痛”,其中有200至300人死亡。抗生素的滥用造成霉菌感染。不在饭后服用“阿司匹林”,造成胃出血;抗心律失常药使用不当,引起“药物性猝死”;消炎痛的滥用诱发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美国哈佛大学的调查显示,非处方药物止痛药布洛芬和醋氨芬可以增加高血压的发生,达86%。<o:p></o:p>

健康损失1年8000亿

<o:p></o:p>

“预防胜于治疗,牢记营养经济学”。2001年全国卫生资源消耗6100多亿,因疾病、伤残等造成的损失约7800亿,总计约14000亿。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众所周知,“三峡工程”,15年的总投资才2000亿。<o:p></o:p>

2004年12月,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正式公布了《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中国人因健康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仅2003年就高达8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GDP比重的7%左右。<o:p></o:p>

国家“九五”攻关期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疾病的预防工作上投资1元钱,就可以节省8.5元的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用。<o:p></o:p>

健康长寿不靠高科技

<o:p></o:p>

18年前,作为中国卫生部官员的一位医生赴美深造。他到达美国之后,有两个问题让他困惑不解,一个是美国富人瘦,穷人胖;第二是美国的研究证明,医学的高科技化对美国人健康长寿的贡献竟然非常有限。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中,这位曾在美国三个大都市卫生局任部门负责人,在数所大学任中国教授的中国医师响应祖国的召唤回到了中国。他就是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黄建始教授,他在2004年5月出版的著作《最大回报:健康投资》一书中告诉我们,美国人之所以在总体上比中国人健康水平高,其原因是许多美国人一生都在不断进行健康投资。<o:p></o:p>

医药费用20年涨了200倍

<o:p></o:p>

现代医学越来越强烈地受到仪器公司和制药公司的控制,美国的医药公司每年仅为“培训”医生就要花费2亿美元。形形色色的、不同检查目的的生化指标,越来越多的各种检查仪器、使得临床诊察费用直线上升。美国斯坦福大学内分泌专家杰拉尔德·里文教授指出:“当前,医生受的许多教育来自医药公司,他们之所以知道胆固醇,是因为每个公司都在关心这一问题。但许多医生对胰岛素抵抗及其后果却知之甚少,这真令人遗憾。”<o:p></o:p>

2002年全球人口62亿,中国要为占全球人口20%以上的13亿人提供医药服务,但我们所掌握的卫生资源却只占世界卫生资源总量的2%。20年来职工工资提高了10至20倍,但医药费用上涨的幅度却达到了100至200倍。用“食疗”进行饮食调理,必须广泛推广中医针灸、耳针和耳穴压豆、按摩、刮痧、拔火罐等传统治疗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充满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既实用有效,又非常廉价,易于掌握。充分体现了高级、简单的原则。<o:p></o:p>

健康生活增寿25年

<o:p></o:p>

在20世纪,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30岁,您也许认为这是先进发达的现代医学科技带来的。事实上美国的医疗服务系统只使美国人的寿命延长了5年;而正是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种服务于民众的预防和公共卫生措施使得当今的美国人多活了25年!对最广大的民众而言,现代医学科技和庞大的医疗系统并没有对您的健康帮太多的忙。真正使群众受益的却是健康教育传递给您的科学信息,正是它指导您如何进行健康投资,在亚健康和疾病状态下及时寻求真正有效的帮助。<o:p></o:p>

提倡健康保健

<o:p></o:p>

在《最大回报:健康投资》一书的序言中,中国医科院院长刘德培院士指出:“中医历来重视预防,强调养生保健,从整体、动态和辩证的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战略观念与现代健康领域的许多新概念不谋而合。”他又指出:“中医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整合调节的干预方式,追求人体功能平衡状态,适应了生命过程的多样性和病变复杂性的实际情况。”<o:p></o:p>

膳食平衡

<o:p></o:p>

学习营养学知识,接受平衡膳食的观念可以预防许多疾病。在北欧国家芬兰,有一个省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很高,芬兰将该省作为这些疾病重点防治的试点省,5年内用于宣传教育和防治措施的经费约投入了100万美元。此后该省居民因心肌梗死、脑血栓、脑溢血发生偏瘫的患者数目大幅度减少,五年内总共节省了600万美元的医疗支出。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事例。<o:p></o:p>

牢记“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加强健康教育,使人民群众接受平衡膳食、贯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极其重要!<o:p></o:p>

聪明人投资健康,<o:p></o:p>

明白人爱护健康,<o:p></o:p>

普通人漠视健康,<o:p></o:p>

糊涂人透支健康!<o:p></o:p>

<o:p> </o:p>

<o:p> </o:p>

第二篇

<o:p></o:p>

一个两小时的讲座赢得了28次热烈掌声,7000人同时发自内心为他喝彩。因为,他讲述的是中国版的健康智慧。在这次新时代健康大课堂上,全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赵霖教授说———吃什么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

<o:p></o:p>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o:p></o:p>

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强烈地批评长期统治着西方医学领域的教条主义模式———疾病模型(即生物医学模型),正是这种医学模式带来了下面两个结果:<o:p></o:p>

一、加速了药物的淘汰;<o:p></o:p>

二、对服用的药物产生依赖,如降压药、降血糖药必须天天吃,一旦停药就会反跳。<o:p></o:p>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医学观念

<o:p></o:p>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庄严宣布: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掌声)毫无疑问,现代医学的医学模式应当向健康医学、生态医学、稳态医学的方向转化。中医学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基本理论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医学观念极为接近。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召开的《医学目的的再审查》会议指出:世界性的医疗危机,源于近代医学模式造成技术统治医学的长期结果。<o:p></o:p>

西医治“人得的病”中医治“有病的人”

<o:p></o:p>

西医治的是“人得的病”,中医治的是“有病的人”,所以平衡就是健康,调整就是治疗。(掌声)营养状况是人口素质和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营养不仅影响人民的体质、智能、发育和健康程度,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竞争力与创造力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o:p></o:p>

膳食安排不合理每天损害健康

<o:p></o:p>

膳食结构平衡与否,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一个70岁的人,摄取食物总重量约为体重的1000多倍,也就是说每人每年平均饮食消费达一吨之多。人之所以能够维持生命、工作、思维都依靠食物中的营养供应。有些人不相信平衡膳食对健康的作用,觉得不像吃药那样,立竿见影,殊不知,如果膳食安排不合理,每天都会损害健康,日久天长,自然会带来百病丛生的后果。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心脏健康会议发布了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脏病的四项原则,即所谓“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掌声)<o:p></o:p>

均衡、天然、生鲜、洁净———日本的健康食经

<o:p></o:p>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现在世界上的长寿国家,日本居民为什么长寿?主要是膳食的均衡和生活质量的提高。<o:p></o:p>

首先是食用生鲜食品的爱好,养成了清洁卫生的饮食习惯。在家就餐时一般分餐,每个人的碗筷分开。第二,经常吃海产品、豆腐、酱汤等传统食品,加上西方的牛奶、酸奶等,搭配蔬菜,保持了膳食的平衡。第三,吃生鱼片用的佐料日本芥末(天葵),像中国大蒜一样,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第四,日本大力提倡减盐运动。配合药物治疗,现在患脑中风的人数已下降到20世纪60年代的一半以下。<o:p></o:p>

2000年日本提出以预防“生活习惯病”、减少壮年期死亡、延长健康寿命为目标的“健康日本21”计划:在以下9个领域(营养、饮食、运动、精神健康、吸烟、酒、糖尿病、循环器官病、癌)提出了以加强信息提供、推行终生保健、完备健康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增进健康法案”。<o:p></o:p>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o:p></o:p>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第一位的就是遗传因素,占到15%,第二位是膳食营养因素,占13%,医疗条件因素的作用则少得可怜,只比气候环境的影响(7%)多了一个百分点,为8%。所以,如果把自己的健康完全寄托在医院是非常不明智的。<o:p></o:p>

中医称肾为“先天之本”。由于“肾”关系生长、发育与衰老,老年人往往“肾虚”,中医称“久病穷必及肾”。<o:p></o:p>

古今医家都注重脾胃功能,称脾胃为“水谷之海”,是“后天之本”,对健康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医素有“调理脾胃,以治百病”之说。所以饮食适时、适量,劳逸适度,讲究卫生,精神愉快,“正气内守”,才能保持健康。(掌声)<o:p></o:p>

消化道———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o:p></o:p>

人体肠道黏膜的总面积约有一个网球场大,它的结构和防御功能构成了机体强大的黏膜免疫系统,外界的细菌、病毒和毒素很难突破这道防线。小肠免疫细胞种类多,数量大,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大肠的免疫细胞和淋巴组织与众多的微生物也是黏膜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o:p></o:p>

流感等病毒在不断变异变异的病毒和细菌“无药可治”

<o:p></o:p>

人类每天都要接触各种病毒和细菌,由于它们都在不断地变异,因此许多病“无药可治”。如每年导致全世界约20万至30万人死亡的流感病毒就是如此,由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免疫因子组成的人体免疫系统,其发挥识别、屏障、吞噬、清除作用,始终与各种传染病相抗衡。因此保持免疫功能的稳定和完整,是预防传染病的根本手段。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医学观念需要改变,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调节能力、抗病能力,即人体自我防护和痊愈能力上来。<o:p></o:p>

任何一种营养的缺乏或失衡,对免疫系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当今社会,许多人都缺乏对免疫系统有益的植物营养素、抗氧化剂与多糖等;营养失调会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人体更容易受病毒的侵袭与感染。在抵抗感染方面,营养因素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免疫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依赖于饮食,因此一旦营养失调,受影响最大、被严重损害的就是机体免疫系统。对非洲儿童的研究发现:幼年期营养不良导致的免疫系统不健全,会造成呼吸道和胃肠道为主的重复感染。<o:p></o:p>

古代先贤提倡“寓医于食”应该牢记!关注“寓医于食”的结果,就是个人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疗费,造福全社会。(掌声)

参考地址:http://bili.blog.hexun.com/337397_d.html

吃什么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相关推荐

  1. 能不吃最好别吃:一个食品专业本科生的自白

    想当初系主任展望我们专业的美好前景的时候,曾说"中国的食品行业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现在终于知道什么是"发展空间"了套用师兄的话"中国的很多东西还 ...

  2. [转] 能不吃最好别吃:一个食品专业本科生的自白

    想当初系主任展望我们专业的美好前景的时候,曾说"中国的食品行业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现在终于知道什么是"发展空间"了 套用师兄的话"中国的很多东西 ...

  3. 一个食品专业本科生的自白:能不吃最好别吃

    核心提示: 想当初系主任展望我们专业的美好前景的时候,曾说"中国的食品行业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现在终于知道什么是"发展空间"了. 想当初系主任展望我们专业的 ...

  4. 想多活几年吗??在中国到底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转)

    作为一个食品专业的本科生 我对我们专业是彻底失望了 想当初 系主任展望 我们专业的美好前景的时候 曾说"中国的食品行业还是有很大发 展空间的" 现在终于知道什么是"发展空 ...

  5. 回头草,该吃还得吃。

    有黑.白二马,共居一牧场.某日,二马分别以草料不足难以果腹与马场太小影响奔跑为由双双离去,各自投奔草料更充足.马场更广阔之甲乙牧场.一年后,甲牧场因经营不善,效益降低,原本充足的草料开始逐渐减少,且出 ...

  6. 还是花3-5秒存一下吧,以后不该吃的不能吃了

    建议您:还是花3-5秒存一下吧,以后不该吃的不能吃了 一.12种食物狂吸走你多余脂肪 1.燕麦:2.玉米:3.芦笋(还是抗癌之王) 4.山药:5.海藻:6.银耳: 7.土豆:8.芹菜:9.红枣: 10 ...

  7. python吃显卡还是内存条_玩天际线吃U还是吃显卡或者还是吃内存?--天际线配置需求个人见解...

    作为一个天际线的伪萌新,经常能听到天际线的朋友各种问"求各位吧友,群友,水友,基友,我电脑CPU i7XXXX, 内存 XXG,显卡 GTX10XX,能否带的动天际线?" 每当看到 ...

  8. 吃鱼还是吃肉 (10 分)

    吃鱼还是吃肉 (10 分) 国家给出了 8 岁男宝宝的标准身高为 130 厘米.标准体重为 27 公斤:8 岁女宝宝的标准身高为 129 厘米.标准体重为 25 公斤. 现在你要根据小宝宝的身高体重, ...

  9. 2019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L1 L1-1 PTA使我精神焕发L1-2 6翻了L1-3 敲笨钟L1-4 心理阴影面积L1-5 新胖子公式L1-6 幸运彩票L1-7 吃鱼还是吃肉

    L1-1 PTA使我精神焕发 (5 分) 以上是湖北经济学院同学的大作.本题就请你用汉语拼音输出这句话. 输入格式: 本题没有输入.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样例输出,以惊叹号结尾. 输入样例: 无 ...

最新文章

  1. sudo: apt-get:找不到命令_Linux重复执行历史命令方法详解
  2. Kotlin when 流程判断
  3. nodejs python 通信_Nodejs环境实现socket通信过程解析
  4. 线性表:顺序栈算法实现
  5. Windows域环境下部署ISA Server 2006防火墙(二)
  6. Linux上开启TUN
  7. 记一次免费让网站启用HTTPS的过程
  8. android学生管理实例,学生管理系统-基于SQLite数据库的Android应用
  9. 编译原理——设计一个词法分析程序,实现对C程序设计语言的源程序(自定)的词法分析
  10. Mac PS 之 简单去除背景并设置背景透明,变更图片宽高。。。
  11. python生成树状图_python如何把数据变成树状图
  12. 上古卷轴5:重制版Skyrim Together用MO无法替换游戏菜单Menu图像LOGO的问题解决
  13. python 如何读取excel表格数据
  14. 格签名相似概念区分: SVP、SIS、LWE的区分
  15. webstorm 插件拓展(一)
  16. 国际现货黄金换算须知
  17. LVS负载均衡集群介绍(4种工作模式10种调度算法)
  18. json转换格式错误
  19. 攒机的“三大忌律 八项注意”
  20. 成都工业大数据研究院

热门文章

  1. 数据分析漏斗模型浅谈
  2. 程序人生 - 如何绘制二维码?
  3. 2021年茶艺师(中级)免费试题及茶艺师(中级)模拟试题
  4. 腾讯AI Lab 2020年度回顾:科技向善,迈向通用人工智能
  5. Good Luck in CET-4 Everybody! HDU - 1847
  6. 最强大脑王昱珩,一个近乎完美的男人
  7. 椭圆积分函数和雅各比椭圆函数
  8. 【Java网络编程】:Netty实现OIO和NIO
  9. npm安装任何包都报错解决方法
  10. java 法定节假日_【java】如何获得每年的法定节假日期以及全年的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