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04年12月18日        已经有358位读者读过此文

金刚捣碓类
1、金刚捣碓式名考释:
拳式命名,主要是为了便于记忆。而所取名字,亦各有意义,大概不外以下几种规律,即象形的、说明动作的、说明作用的。
金刚捣碓取义为象形之类。式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拳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至于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使名字美化,更便于记忆。亦可证张三丰创造太极的说法不实。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为名。其它太极均无此名。
要领:陈式一路共四个金刚捣碓,而动作不同。第一式共七个动作。眼法以正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自然步变为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左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前棚、引棚、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震脚等法。
2、左转身捣碓式名考释:与第一捣碓同。但我加“左转身”字样,以别方向。各式太极均无此名。
要领:此式共六个动作:眼以左前方为主,转身后方向不变,即为正前方。身法左、右、左、左、右、左凡六转。步法从单鞭末动作的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左扑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左前棚、右收棚、左转身棚、抱缠、膝打、震脚等法。
此式与前式不同之处,从式的结构观察,便可看出:前者是从两手下垂,两足并立的合式变开式,又变为合式的。此式则系从手足同开的单鞭变为合式的。前式系正面接手,对方的手、步均在我手、步里侧;此式则系对方从我左手外侧进攻,手足始终在我左外方的。
3、右转身金刚捣碓式名考释:
取名意义同前。我加“右转身”三字,以别方向,其它陈式均无此名。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法转向右方。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上式掩手肱捶末动作的蹬步变左半盘步、内八字马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右侧棚、右采左按、右单列兼左转按、右足收扫、抱缠、膝打、震脚等法。
4、左转身金刚捣碓式名考释:
取名意义同前。我加“左转身进步”以别动作方向。其它陈式太极拳书无此名。
要领:此式五个动作。眼法先向左方,因身步变化,成为向正前方。身法右、左、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前式当门炮的左侧马步变左小侧马步、左小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小正马步。手法包括退左步采、左转身进步小捋上捧、右足旋扫、抱缠、膝打、震脚。
5、二路第二捣碓式名考释:
式名取义同前。金刚捣碓是陈式太极拳套路中的母式。许多式子都是从此式变化而来。所以,一路有四个捣碓,二路有三个捣碓。一路的四个捣碓同名,而作用不同,练法各异。二路的第一个捣碓完全同一路首式。二、三两个系从径拦直入转变的。又与一路不同,因取今名。陈式各书亦无此名。不过顾留声同志曾介绍陈家原无金刚捣碓,后方加上。陈鑫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末式为当门炮、陈小旺著《世传陈式太极拳》前言中说:“鉴于二路结束突然,故增加了金刚捣碓和收式两个式子。”实则我从陈发科师学拳时即有最后一个金刚捣碓。不过,没有收式和起式之名。一路第四个捣碓,我初学时,收式方向是与起式相反的。一九五六年我在山东省武术选拔赛结束时,应群众要求表演,我感到面对主席台开始,背着收式于礼不合,加了个转身动作,调整过来,后遂成例。在此说明改变的原因,证明并非师传。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眼法原系从前式径拦直入动作。左足在右足的左前斜角转变的。即从左前方身转270°。成为向正前方;身法右转的同时,左足踵为轴,右足尖划地随身旋转270°,由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右采左按、抱缠、震脚等法。
6、上步骑鲸式名考释:
此式系从前式穿地龙变来。上步的眼、身、步、手法均同捣碓,因附入金刚捣碓类中,取名重在上步。骑鲸系与下一式跨虎之名相对成趣, 同是象形而又说明进退方向的。
各式太极均名“上步七星”。解为:头与两肩两手两足合成七点,因名“七星”。 我认为:人之一身在运作中任何式型,都具有头及手足,独此式名为七星,似不合理。故定为今名。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法以左前为主。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左扑步变为右前虚步。手法包括左前棚变右解拿。
7、抱头推山式名考释:
此式说明动作。陈鑫先生解为:有人从我背后突然袭来(此式系从小擒打末一动作转变的),来势即猛,用意不善,我必须转身应敌。转身时为防击面部,故须抱头。转身后对强敌不应软弱,纵使他是座山,也应以全力将他推倒。
陈式书中式名相同。它式除吴式保留推山字样。却用抱虎二字。杨式等式则名抱虎归山。杨式学者亦有人怀疑无人有如许大力抱起虎来,疑为豹虎归山。
要领:此式共六个动作。眼法在第一动作转向右后,以下系向右方。身法左、右、右、左、左、右凡六转。步法从小擒打末一动作的左侧马步变左半马步、内八字马步、右前虚步、右扑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倒棚、右转靠、右转退步、右列兼右足转带、左引右下挤、左双上列、右双按等法。
(二)拦擦衣类
拦擦衣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作用的。陈鑫原名揽擦衣。我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截拦来劲的着法。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因改为今名。
《陈式太极拳》书中,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理不合。而且戚氏图象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式毫无共同之处,故不采用。其它太极书除孙式采用此名,《世传陈式太极拳》也采用懒扎衣外,杨、吴等式均名揽雀尾。系口传音讹,今已纠正。
陈式一路共四个拦擦衣式,二路只有一个。一路四个式中,退进步拦擦衣及进退步拦擦衣二式系我编的不同着法。下面再详加介绍。
拦擦衣式名考释如上,不再赘述。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式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手法包括右下棚、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式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在习陈式者,左手多合在腹部左侧,我改为合在心口前。
退进步拦擦拭衣式名考释:
取名义同。但此式系我于一九五六年所编,以避重复。各式太极拳均无此练法。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眼法仍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凡三转。步法从前式进步掩手捶的右侧马步,变退步右小侧马步、右扑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退步棚、进步按,变为挤法。
3、第三拦擦衣是一路玉女穿梭后的式子。式名取义同前,只是第一动作系开半步。我加上“第三”字样,以别次序,它式无此二字。
4、进退步拦擦衣式名考释:
同前。但此式亦系我于一九五六年新编,加“进退步”以示别于“退进步”,其它拳书均无此名。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眼法亦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凡三转。步法从前式掩手肱捶的右侧马步变右前虚步、右后虚步、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进步棚、右进步按、左退步挤等法。
六封四闭类
六封四闭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动作的。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作到防守紧严。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己,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式子。在陈式各种着法中,都含有这两层意义和作用。
各陈式太极拳书都有此名。惟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无此式名。但曾说搂膝拗步亦可名六封四闭。一个手足斜开的大敞门式子,反以封闭为名,意更深远。各式太极拳书有“如封似闭”式名,与此式毫不相同。
陈式一路有六个六封四闭,二路只有一个:我把一路第二个三换掌下面的及进退步拦擦衣下面的两个六封四闭式减去,直接变为单鞭,以避重复,而变用新的转换方法。陈式各书均不如此。
要领:此式共有五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右凡五转。步法从右弓步变右侧马步、右扑步、成左后虚步。手法包括棚、采、捋 、棚、按等法。如三换掌、当门炮,及二路的拳炮捶、回头当门炮、玉女穿梭等均以捋按为主,而变化不同,因附于此类。
按陈发科师教此式时,总说:捋时左手贴腰向里缠,右手松肩沉肘下塌外碾,而且捋的姿式是用右腕掌之间搭在对方的左肘关节外上侧。说必须这样方能有四两拨千斤中“拨”的作用。从来不许以右手托对方的左肘,认为手总托不动对方肘部下沉的劲。但如今一般习此式却都左手逆缠,高齐左眼,而且以右手托对方的左肘,不知从何时变的。
2、左转身进步六封四闭式名考释:
取义同前。 我加“左转身”三字,以别方向。各陈式书均无此名。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眼法先看左前方,进步后因方向未变,自然成为向右前方。身左、左、右凡三转。步法从前式野马分鬃的左侧小马步变左小盘步、右前虚步,成左后虚步。手法包括左转身捋、进右步双上棚、跟左步双右按等法。
3、第六六封四闭式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此式只有一个动作。眼法向右前。身法右转。步法左后虚步。手法双右按。
此式系从一路猿猴献果变来。动作、作用均同前式末一动作。今不复述。
当门炮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作用的。双手向前方发劲,故名当门炮。这是一捋、一挤按的动作,与六封四闭同类。但它是从转身摆莲变来,是退步右持变挤按法。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右、左两转。步法从左独立步变左扑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退步捋,左转身挤按。
凡捋法要注意前手是收肘不收手,也就是以肘化劲而退,手在退中有进。证明太极拳的“收即是放”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5、二路左回头当门炮式名考释:
与上式同。我加“左”字以区别方向。因此式系从左变式打桩所变。变式打桩的步法是向左前跃进的,变式时须向右转过身、步、而眼法向左,所以名回头。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法以左为主:身法右、左两转。步法为左扑步、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右捋、左挤按。
6、右回头当门炮式名考释:
同上式,但因以右方为主,因加“右”字,区别方向。陈式各书均无左、右字样。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为右扑步、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捋、右挤按。
7、二路玉女穿梭式名考释:
此式取名是象形的。一路虽有一个同名的式子,但二者形象不同。一路的穿梭是跃进左步,右足跟进,以身步法的跳跃表现穿梭形象。此式则以手法的左右反复旋转表现穿梭形象。陈式各书式名均同。杨、吴等式太极拳却是走四个斜角的动作。但杨式简单,而吴式较为复杂。顾留声等著《陈式太极拳》名连环炮。
要领:此式共六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右凡六转。步法从高探马左转身退步的右半马步变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退捋、右进按。它是六封四闭第四、五两动作的活步,与当门炮不同者是彼则握拳,此则用掌。
8、左拳炮捶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动作的,虽然也是一捋、一挤按的式子,却发掌迅猛。凡是发劲刚速的,均以炮为名。《陈式太极拳》书误以此式为左冲。我曾问顾留声同志:陈式二路左冲原是左蹬脚式,因向左发劲,所以叫左冲。起名的原意以“冲”字为主,左乃表明方向。此式末一动作发劲向右,何以名为左冲?答以:因头一动作系从左起的,此答欠妥。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法先向右前,第四动作身体左转,而目标未变,形成目向左方。身法右、右、左、左、右凡五转。步法从前式掩手肱拳的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左小侧马步、并步、右扑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右引左打,右退步捋、左转身棚,左进步捋,左双按挤等法。
9、右拳炮捶式名考释:
取义同前。我加以“右”字,以别方向。各陈式拳书无此名。
要领:此式共四个动作。眼法先向右前,从第二动作渐转向左前(因对手的方向未变,我已向右转过身来)。身法左、右、右、左凡四转。步法从右侧马步变右小侧马步、并步、左扑步、成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左退步捋,右转并步棚,进左步右捋,左挤按等法。
此式系上式反过来练的。学者可棚上式体会其左右相反之处,兹不复述。
10、一路双推手式名考释:
这个式名是说明动作的。因最后的动作是双手右按法。各陈式书同名。各式太极无之。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法以右前为主。身法左、右、左左、右凡五转。步法从上式下掩手捶的左侧马步变来,向左转膝,左膝弓住为右侧马步、右半盘步、左侧马步、右前虚步,成左后虚步。手法为右收棚、右小采、左捋、右上棚,变成右步双按。
此式系六封四闭的发展变化。它的动作与六封四闭的眼、身、手法完全相同,只是步子因身法大了一倍,所以也变为右步前进,而左步跟随。学者试比较便可知手的按法也略有变化,即前者劲发的近,此则劲发的远。
(四)单鞭类
1、单鞭式名考释:
此式也是象形的,因为式子完成时两手左右展开,如同横担一条鞭似的。一路陈式有七个单鞭,二路只有一个。陈鑫在所著书中说:“左转身蹬脚一式也称为中单鞭。”今已无人知晓。各式太极拳名均相同,惟陈式曾有“丹变”之称,当系音讹、字误。
要领:此式共有五个动作。但一路七个单鞭中的第三、第六两个单鞭经我将练法改变成为四个动作。
此式系从右前方转至左前方,应付两面对手的着法。我所改的也是如此。
单鞭式名考释已见前文。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法在一、二两动注视右前方。从第二动作完成,便转向左前方。身法右、左、右、左、右凡五转。步法从左后虚步,变左前虚步、左小扑步、左侧马步、成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引左按、左引右挤、左进步靠、左采、左按等法。
2、第三单鞭式名考释取义同前。
我加“第三”字样,以区别此式与其它单鞭不同。因此系我根据第二个三换掌后的变化而创造。
要领:此式共四个动作。眼法第一动作向右,后均向左。身法左右、左、右凡四转。步法从三换掌末一动作的右半盘步变外八字马步、右侧马步、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左引右按、左靠、采、按等法。
3、第六单鞭式名考释取义同前。
此式系陈师在我初学拳时所讲解、试验的单鞭两动作手法。因记录于套路中。
要领:此式亦是五个动作。眼亦先右后左。身法右、左、右、左、右凡五转。步法从进退步拦擦衣一动作的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右侧马步、左弓蹬步。同时,手法为右下挤,右肘打,左转靠、采、按等法。
这个动作是我问陈师单鞭两动作两手交替旋转的作用时,而作示范的。当时我因初学三年许,未能理解。反以问彼答此为疑,认为答非所问。一九五六年我从北京向陈师请教复习返济后,已将陈师近中讲解各式编入套路,因忆起此式,因亦编入,以免遗忘。
白鹤亮翅类
白鹤亮翅式名考释:
此式也是象形的。取名重在“亮翅”二字。使人一见此名,便可领悟它是讲手部的开,而不是合,与腿足无关。陈鑫著作中本名“白鹅亮翅”。白鹅、白鹤都是象征性的字样,与动作无大关系,因各式太极均同此名。遂亦名“白鹤”。
要领:此式在陈式一路中共有三个。式名虽同,而练法、作用不同。小擒打、玉女穿梭与二路风扫梅花同以左右手上下斜开为式,与此同类,因而附入。
此式眼法前两个系以左前方为主。身虽左、右两转,步法都是从小正马步而后退,成左前虚步的。手法是棚法变为右采左按。第三式是经我改编成为进右步由棚变靠,对方不是上两式位在左前,而是位于右前方,所以眼向右前,而身只左转一次。手部缠法配合,前两式均为双顺双逆。顾留声等著《陈式太极拳》说明此式为双顺双逆是符合事实的。但在前面举例说为右顺左逆的缠法,显然是误与杨式混而为一。我改的第三个亮翅,因是进右步的靠法,成为右顺左逆,乃是符合技击要求的。
白鹤亮翅式名考释:取义同前。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捣碓末动作的小正马步变左侧马步,经外八字马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左转棚、右转棚、右采左按等法。
第二个白鹤亮翅式名考释:取义同前。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先向右,变成向左。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前式倒卷肱最后动作的右扑步变右前虚步、左前虚步。手法包括收棚、右退步右采左按等法。
3、第三个白鹤亮翅式名考释:取义同前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只左转。步法为左小盘步,变右小侧马步。手法为左转身棚、右进步靠。
此式系我编在第二倒卷肱后的顺拦肘下的式子,所以成为左转的右进靠法。
4、小擒打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作用的。它是接着掩手肱捶而变的。对方接我右拳,欲向右退步,引我右臂使我成背势,我随势进步前棚,再因敌变化的着法。此式只陈式有之,各式太极拳均无此式名和练法。各陈式书名均同。
要领:此式共四个动作。眼看左前方。身先左后变右、左、左凡四转。步法从前式末动的左弓蹬步变右前虚步、左扑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进右步棚、右采左按、左转身棚、左上挤右下按等法。
当年陈发科师讲解此式时说:这个式子的最后一着虽然同是一挤一按,但上挤下按的劲分两截,较为厉害。因为对方只顾注意我的左手,而用右手向上棚挤,我以左手贴其胸部也向上棚挤,双方的气都集中在上盘,对方的右腿在我左腿的里侧,他的劲难以下塌,因而不免下盘空虚,而且未防我同时以在后方的右手攻到小腹气海,我虽用暗劲发出,但劲向下按,可使对方的气突然成为上下两截断开,而致气脱休克。必须在互相试验时,注意右手按劲,不可真的按在对方气海。所以陈师常常教导:对抗不可能常胜,而应常保不败。输要输得有理,赢的须有分寸。这就是:“既有拿手(不败),还有招手(不伤人)” 。
5、玉女穿梭式名考释:
此式名是象形的。陈式一、二路都有这个式名。但练法、作用不同。一路穿梭是左右上下斜开,而左步前跳,右步后随。二路则用双手同时一收一放,都是象织布梭的动作。加“玉女”二字不过是艺术美化而已。陈式各书与各式太极同名。但其它各式减去纵跳,而改为向四个斜角转动。其中以吴式较美观适用,杨式则过于简略,而且两手距离太大。
我因一路穿梭系拦擦衣的发展变化,纳入拦擦衣类中。手法仍是右采、左按,不过加上个大转身和跃步;二路穿梭则系六封四闭左捋、右按的发展变化。在步法方面为跃步的退捋、进按。因此,我将这个穿梭纳入六封四闭类中。
玉女穿梭要领:此式共有两个动作。眼法先以右前方为主,跳出后定式时,则转向左前斜角。身法只右转一次,步法先跃进左脚,右脚随之跃进成右侧马步。同时,左手逆缠向右平按,右手贴身逆缠右采。步法跃出时,左手下按齐左胯,右手上采齐右眼。
6、二路径拦直入式名考释:
陈式二路原有这个式名为“井拦直入”。各陈式书亦同名
但我对“井拦”二字取义不能理解。按其动作、作用,是直接拦截对方按我右手,我身随势右转进步采按的。可能是字误,所以改名为“径拦直入”。“径”是直截了当,毫不迟疑的意思。是否合适,尚待研究。
二路有两个与此同名的式子,它和下一动作,即《陈式太极拳》另取新名为“风扫”的,本是转身换步的过渡动作,原来没有式名。《陈式太极拳》取名可能是顾留声同志和陈照奎共同商定的。我因转身动作有倒扫的作用,赞成加上“风扫梅花”一式名。
径拦直入要领:
此式只一个动作。眼法向右。身亦右转。步法变右小马步成左前虚步。手法是右采兼左下按法。
“风扫梅花”要领:
此式也只有一个动作。眼法不变。但身继续右转后,左足跟为轴
右足倒扫180°,成左小侧马步,眼法形成注视左前方;手法仍是加大的右采、左按。
《陈式太极拳》起了不少新名。也错了二路的不少旧名。我将错的纠正过来,新名之合理、合用,有益于学者理解的,我也分别加以采用。按动作讲,“风扫梅花”有扫的作用,似可纳入扫膛腿类中。但这个动作的着法,还是以采按为主的加大,右足的倒扫,只是附带而动,是以仍纳入本类。
(六)搂膝拗步类
1、搂膝拗步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动作的,重在“拗步”二字。因我们生活中走路时,迈右步则左手向前摆动,迈左步则右手向前摆动。拳式的动作却与人的生活习惯相反,而且右或左手足一同向前,故名之为“拗步”。
各式太极拳均有此名,而练法不同。但陈式有“斜行”或是斜行的异称。我根据陈鑫著作将“斜行”后加了“拗步”二字。步法边续向左前斜进三步,变前膛拗步时,又变为右进两大步。第三步又转而向左,符合陈鑫要求的复归中线。我的设想曾经请陈师鉴定同意。但第二前膛的拗步等于搂膝拗步、斜行拗步与前膛拗步的复习题,所以综合在一起。经过这样的改动,虽然不知与前人的创作原意是否暗合,却将原来直线前进,而且动作重复的缺点纠正过来。
要领:式名为说明动作和方向,义已见前文,但动作多少不同,变化方向不同,作用亦不相同,在每一式中再作说明。
2、二路搂膝拗步式名考释:取义同前。
要领:此式也是五个动作。眼法先从正前,后变左前方;身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上式连环炮的右小侧马步变左扑步,左侧马步、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手转棚、左进步左挤、右捋等法。
3、斜行拗步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动作和方向的。因一连三步都是斜向左前进行的。仅我们没有定名为上三步(如陈小旺拳套式名)。因为每一式子,步法都有进退,还有横、斜、大、小、及不同的步型之分。其它太极均无此式。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虽因身法、步法的变化前进,眼法方向始终不变;身法右、左、左、右、右凡五转,步法从前式初收的左小侧马步变为独立步,左小盘步、右侧马步、右大盘步,成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收棚左转下拿、右进步平列,右转棚,进左步靠等法。
4、前膛拗步式名考释:
亦系说明动作方向的。前膛是步子向前进,但一路有两个前膛拗步;第一个应根据再收的方向连续向右前斜角进两步,第三步的左足向左前斜角迈进,第二个前膛拗步则向正前方迈进两步。
要领:此式共四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右、左、左、右凡四转,步法从再收的左小侧弓步变左前虚步、左半马步、右侧马步,成左半扑步;手法包括右收棚、左进步双按、进右步平列、进左步侧棚等法。
5、第二前膛拗步式名考释:
取义同前。各陈式拳书同名而姿势不同。其它太极拳均无此式名。
要领:此式共四个动作。眼法先向左前,后变右前;身法右、左、左、右凡四转;步法从上式左转身蹬脚的右独立蹬左足的姿势先收左腿,右步仍独立,变左小盘步,右侧马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左手收棚、左转双下拿、进右步平列、进左步左手棚法。
初收、倒卷肱类
1、初收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动作向内收步,而且表明从一路金刚捣碓至此,是初次收法。这一类里如再收,倒卷肱、退步双震脚、退步跨虎等,都是退行步法,也都是说明动作的式名。
陈师教此式时,经常发出收回的口令。我估计当年杨露禅学此式时,也可能因听到“初收”二字,而讹为“手挥”,于是加“琵琶”二字,而名之为“手挥琵琶”。陈式原来初收与再收的练法相同,都是松肩沉肘,手走外下弧线而收的。我改斜行拗步之后的再收是手走里上弧线而改的。因而前者的左手为顺转,后者的左手为倒转,多了一个收法。
要领:初收,再收都是两个动作。眼法都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初收右转,再收则左转变右转;步法初收从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左小侧马步,再收是从左侧马步变右后虚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前者为左棚,收棚,后者为进左步挤、变右转身退步捋。至于其它退步着法,留在各式说明,以免混淆。
初收式名考释已见上:
再收式名考释:
式名是说明动作的,因是第二次收式,所以名为“再收”。陈式各书名相同,但练法不同,其它各式太极拳无此式名。
要领:此式亦两个动作,眼法向左,随身之右转90°。仍为左前方,因身、步法变方向,实际眼法未变;身左、右两转;步法从前式斜行拗步末一动作左侧马步,变右后虚步,左小侧马步;手法包括进步左挤,右退步转身捋法。
3、倒卷肱式名考释:
此式也是说明动作的。因步向后退,两手旋转,故名倒卷肱。陈师教此式时,也常说为倒碾肱。
杨式太极则名为倒撵猴,可能因口音听不清,而致讹误。现已与各陈式拳书同名为倒卷肱。但陈鑫著书名为“倒卷红”,解为如红铁出炉,人不敢近。似不妥。又说:古人曾名为珍珠倒卷帘,倒有象形意义。
要领:此式为陈式一路第一倒卷肱,共七个动作。眼向正前方,最后向右前斜角;身右、左、左、右、右、右、左凡七转;步法为左前虚步、右侧马步、右前虚步、左侧马步、左前虚步、左后扑步、右前扑步;手法为右转棚、退左步列、开棚、退右步列、收棚、右转退左步棚,左双手捋等法。
此式步向后退行,而眼向前看,两手更迭旋转,所以叫做倒卷肱。陈鑫著书曾说:“同向后看,恐履非所履。”我认为凡后退的足,都用足尖划地而退,在生活上便是如此,不管后面有水,有坑,足尖自然感觉得出来。“同向后看”之法,实非必要。而且式名的“倒”字不合。陈鑫又说退行步子要低而大,退行时小腹要贴前腿。那样岂不身向前俯?是否有此必要?我认为还是身法中正为妥。
4、第二倒卷肱式名考释同前,加“第二”字样以区别次序。
要领:此式共四个动作。眼法仍向正前,最后转向右前;身法右、左、右、左凡四转;步法从右独立步变右侧马步,左侧马步、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前侧棚、退左步列、退右步列、退左步捋等法。
此式与前一式子同名倒卷肱,为何前者七个动作,此式则是四个动作?陈鑫曾说:“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在拳式中上一个动作便是下一个动作的来脉。来脉有大小、高低、斜正之分,则转关必须因势承接得恰当;第一倒卷肱是接前式肘底捶的左前虚步而变的,所以退步较小,此式则系接右独立的左足悬空而变的,所以退步自然放大。又因来势既猛且快,所以退步自然放大。又因来势既猛且快,所以退的手步自然加快。正是符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所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规律。
5、退步双震脚式名考释:
此式名也是说明动作的。因为动作中确是退步,到最后又是双足跃起而紧接双足震落的。各陈式书同名,其它各式太极无此名。
要领:此式为十五个动作。眼法向正前方;身法左、右、左、左、右、左、左、右、左、左、右、左、左、右、左十五转;步法从上式单鞭的左弓蹬步变右侧马步、内八字马步、右小侧马步、右前虚步、左小盘步、右前虚步、左小盘步、右侧马步、原地跃步、震脚、右小侧马步、滑步;手法包括右倒棚、右转身棚、右退步棚、左转收棚、右转身棚、左转退棚、左转跃棚、右转落步棚、右转滑步按等法。
陈鑫曾说:“此式为突围之法”。我通过学习试验,加以揣摩,方悟以为入围法。下一式玉女穿梭才是突围之法。这种入围并非多数人所围,而是被人挤到一个深窄的胡同里面,后面有墙,已无退路。对方认为一下可以擒住,我只得向上跃起棚之,然后用右采左按,平纵出去,脱离困境。
照奎练此式上跃时不是提膝,而是提足,丢了膝打作用。
我于一九五六年曾以此式与学拳者乔某试验,只知以上棚为主,在无意中碰了他的裆部,方知上下都有着法,因而回忆陈师当年答同学提问之事。陈师和同学试验着法,常常讲中盘手法变化。同学们问:陈式是否上下都有着法?陈师答:上中下全有。但手走上盘时,在试验中,手应走到离对方尺许,便转过去。不用说真打上,就是摸他的脸也是失礼!膝部提高要离对方数寸,碰一下更不得了。试验中盘手法,必须让他用一只小臂横在胸前,以防万一发劲不慎,伤及内部。学拳以保健为主,研究技术是附带的,促使练者有兴趣,并练的正确些。不可争胜,更要注意安全和友谊。一九八四年我和日本姑娘试验此式,偶然大意,右膝碰了她的裆部,幸而是女子,但也蹲下疼了一会。所以应当随时莫忘老师教导。
退步跨虎式名考释:
此式是象形的。取名以退步为主,跨虎则象步法的形状,各式太极同名。《世传陈式太极拳》名为跨肱,不知何所取义。肱如何跨?很难说明。
要领:此式共四个动作。眼从正前方转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右、左凡四转;步法从右前虚步,变左侧马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左转下棚、右退步棚、右引左挤按、左收棚等法。
按陈鑫说,右手应高举过头顶,现在无此练法。
(八)掩手肱捶类
掩手肱拳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动作的。左右拳打出之前,右拳本是合在左掌上方。出拳时忽又以左拳翻到右拳上边;好似掩护着右拳而发的。如对手在我身右侧进攻,右肱又起了棚化作用。所以名之为掩手肱捶。掩手肱捶的发出是多方面的,手足配合也是因势而变。出拳的方向有中、上之分。缠法有顺、逆之别。手足的配合有顺拗不同。一般原则是平发、下发的拳,都是逆缠;劲偏上走的则走顺缠。有的式子动作先向下忽又转上,也有的似上转忽又向下而上转。陈鑫赞此拳为“理精法密”。理精之处,在于对立而统一;法之密处,在于变化万端。不但未习此拳者难以预料,即素习此拳者,亦仅能从姿式上窥探出有形动作之如何,而难料其内劲之变化。我虽不愿自密,祥为解说,以金针度人,实亦只能助有心人受到启发。成效如何,仍在实践。各式太极只有扳拦捶,而用无此式名。
1、第一掩手肱拳式名考释:
如前。加“第一”两字,以别次序。其它陈式太极拳书无此字样。
要领:此式系接前膛拗步而成,共四个动作。眼向右前斜角;身法右、左、左、左凡四转;步法从左半马步变左侧马步,最后成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引左挤、左引右打等法。
陈师初教我时,左手系收在左肋旁,掌心向里;后又改为左手在腹部左侧,掌心顺缠侧向右后下斜角。我将左手移置心口下。因为通过试验,左手收得过大,则右拳劲发不出。这是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过程。照丕师兄此式拳象,则将左手心向上置在左肋旁,缺少缠劲。
原先此式练法系双手左前右后,左下右上地斜着分开。记得陈师曾作几次示范动作,并说:“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就是指的手臂的开合。
2、掩手肱拳式名考释
取义同前。这个式子是右转身蹬脚式下的一个式子。
要领:此式与前式练法不同。共有六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向为主,身法左、右、右、右、左、左、凡六转。步法左独立、右转震脚左侧马步、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左收棚、右转开棚、双拿、左挤右引、左引右打等法。
陈师曾说:陈式发劲方法有四种。 一为轮子边上的劲,只能打起对方,而无损伤。二为轮子内侧的劲,即是列法,能折断骨节,不可轻试。三为钻头劲,掩手肱捶就是这种劲,非遇真正敌人,更不可轻使。武术界常有:“拳打寸劲”之语。一般武术解为:拳到离对方一寸才发劲。陈式则贴住对方皮肉后才发劲,在意念上能打进一寸去,所以易受内伤。四为崩炸劲,当对方紧搂我腰,方用此劲。然非功力深者发不出这种劲。
3、掩手肱拳(二路翻花舞袖后)式名考释同前。动作三个与上式第四、五、六同,作用亦同。
4、第一进步掩手肱拳式名考释同前。第一进步是我改的动作。式名上加“第一进步”其他陈式无此练法。
要领:此式系接第一闪通背而成的。共两个动作。眼法以右前为主;身法只左转一次;步法从前式左小侧马步变右小盘步,成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左引棚、右顺步打等法。
5、第二进步掩手肱拳式名考释义同。但加“第二进步”字样,说明有进步动作,而且是第二个,其它陈式无此名。
要领:此式共有四个动作。眼先向左后向右前方;身左、右、左、左凡四转;步法从前式第二闪通背末一动作的左侧马步变右盖步、左侧马步、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左前棚、右双拿、右引左挤按、左捧右蓄劲、左引右打等法。
6、掩手肱拳(二路进步侧靠后的式子)式名考释义同。
要领:此式共有四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左、右、右、左凡四转;步法从右侧小马步,变右前虚步、并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左转棚、右转棚、左按右引、左引右打等法。
7、下掩手拳式名考释
此式当陈发科教授时,本名“青龙出水”。我见陈鑫著《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此式名“下演手捶”,可以说明动作的方向。而且后面猿猴献果一式,陈鑫名之为“青龙出水”,并加解释说:右手如鞭穗旋转着,配合右足蹬力,跃向右前方,如同鱼龙出水之势。言之有理,因改名“下掩手捶”。各陈式书仍名青龙出水,其它太极拳无此式名。
又陈鑫原名演手的“演”字,取义欠当, 因未依之。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眼以右前方为主;身右、右、左凡三转;步法从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右下棚、蓄劲、左引右下打等法。
8、击地捶式名考释:
这也是说明动作的。“击地”字样只是表示拳打的极低,并非真打地面。陈式各书同名,相当于其它各式太极的“进步栽捶”一式。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右、左两转;步法从左侧马步变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转蓄劲、左上引、右下打法。
我初学此式时,陈师名之为“神仙一把抓”。后来因同学们嫌这个名字有些俗气,而未采用。其实它也说明作用的类型。但在下打之后,那一个变顺缠而再向下松抓着向右转身的动作,那是拳打被化后的抓裆动作。《世传陈式太极拳》有此式名,而无“击地捶”之名。其它陈式各太极拳书无此名。
9、指裆捶式名考释:
这也是说明作用的。实则与下掩手捶、击地捶是同一作用,但有大中小之分。下掩手捶手的旋转最小,而为顺步横打法;击地捶的身、手步法最大;指裆捶则系中型的。
要领:此式共有三个动作。眼法向右前斜角;身右、右、左凡三转;步法从左独立步,变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下棚、左进步靠、左引右下打法。
学者应将三个式子的动作,排列起来练习、试验,进一步认清其中变化。
10、倒插花式名考释:
此式是象形的。可能是以右拳象花,花朵向下,岂非插的倒了。原式系在二路最后的掩手肱捶之后的式子。陈式太极拳误将拳炮捶后的过渡动作定之为:“倒插”,而将末一掩手肱捶后面的式子(应为倒插花,即《世传陈式太极拳》书中的“捣岔捣岔”),误名为“夺二肱”。
要领:此式共六个动作。眼法从掩手肱捶后面向右转身后变向正前方;身法右、右、左、左、右、左凡六转;步法从前式左弓蹬步变右前虚步、提膝震脚,变右侧马步、左独立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身肘棚、提膝攻裆、震脚、左引右下打、左转身右手棚、左足踹、蓄劲兼右膝打、左引右下打等法。
11、二路连环炮式名考释:
说明动作为左右连环发劲。陈式各书无此名。我因二路护心拳后这一过渡动作也是有用的。所以立一式名。各陈式书无此名。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右、左两转;步法从上式护心拳的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右引左打、左引右棚兼右足扫带等法。
12、二路左二肱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动作的。连打两拳都是以小臂交替进攻,因先发左拳,所以名为左二肱。
《陈式太极拳》将此式名误移于倒插花处,又将“左”字误为“夺”字,而写为“夺二肱”,而将左二肱改为“连环炮”。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右、左两转;步法从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拳直打、右拳横打等法。
13、右二肱式名考释:
因先发右肱而名,也是说明动作的。《陈式太极拳》无此式名。《世传陈式太极拳》虽有此名,但左右连着打。右二肱前没有变势打桩一式,而且都打成弓蹬步,出拳时也没有正、斜之分。
要领:眼向左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左侧马步变左半盘步,成左侧马步;手法左引右打,变右引左打。
动作和作用与左二肱完全相反,学者应自己领会,今不多述。
14、二路搬拦捶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作用的。原是单鞭与猿猴献果两式中间的过渡动作,本无式名。《陈式太极拳》一书取名为搬拦肘,我因此式动作并无肘的着法,乃改名为捶,其它陈书无此式名。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法右、左、右、凡三转;步法从单鞭的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左手下棚、转棚、左反捶上击等法。
15、二路猿猴献果式名考释:
这是象形的。左拳为果,向对方口中献出。名为“猿猴”考取其灵敏动作,如同猿猴。各《陈式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此式共一个动作。眼仍向左,身继续右转,又略向左转;步法从左侧马步变左小盘步;手法为左肘收棚而左拳上打。
陈鑫曾说打法:的一引一打(如掩手肱捶),有带引带打(如拦擦衣),有即引即打,即如此式。这是一手应敌最快而使人难防的着法。何况左足尚有带扫其右足之用。
16、一路猿猴献果式名考释:
取义同前。但练法不同。《陈式太极拳》名白猿献果,《世传陈式太极拳》名猿猴探果。探字虽符合动作姿态,却不能表明攻的部位。
要领:此式亦一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继续左转;右足逆缠,走里左前弧线,向左前斜角跃进一大步,左足顺缠走里左前弧线跟进到右足左后外斜角尺许,成左后虚步;同时,右手变顺缠,走里左上弧线,下塌外碾地向右前转出,高齐下颏,拳心侧向左后上斜角,拳眼侧向右前上斜角;左手亦顺缠在胸前自转,掌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垂向右前下斜角,两手仍距离一小臂宽。
此式陈鑫名之为“青龙出水”,说:“右拳拧转上棚,右足下蹬向左前跃进,如鱼龙跃出池中之状”。同样是象形的式名。但只能表示出跃进姿势,不如献果能表明进攻目标,因未采用。
17、窝底炮式名考释:
说明动用是从上翻下的动作。“陈式太极拳”名“窝里炮”,义同。《世传陈式太极拳》名同,但练法不同。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变左、右两转;步法从右侧马步,左退为右小侧马步,右进为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左退步下棚、右进步上打等法。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这个动作就是俯之则弥深的表现。作到这样效果,当然以裆劲的下塌为主,右手的逆缠角度大小也是重要的。对方的按劲越大,我方右手的逆缠角度也应随之加大,使对方有“俯之则弥深”的感觉。而限于其本身松园的条件,不敢亦且不能继续前进,而不得不转变方向,我必须善于掌握这一时机,而因敌变化其有利方向。陈鑫在“争走要诀”文中说得好,“双方都挤到九分九厘的情况,只在这一厘间分胜负”。并说:“争取的方法、在于力争上游”,我认为自所谓“力争上游”,就是争取主动权。主动权即:时间要分秒必争,方向——角度要善于加减。减变的角度——缠法的顺逆必须不差毫厘,时间更必须不差分秒。但是陈鑫讲到“力争上游”的方法为:手在对方下面要提到上面来。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
18、左变势打桩式名考释:
这个式名是说明动作的。拳发而身随之变化形势的方向,由正而斜;跃出后又落步打下桩子,必须稳固。《陈式太极拳》名为“玉女穿梭”;《世传陈式太极拳》无此式名,但有“窝底大捉炮”一式,不知取义何在?
要领:眼先向右前方。当身体转过来后,变为向左前方(实则眼注视的方向并未转动);身法只转一次;步法为向右跃进后变右后虚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左拳前打、步随身换,成为右棚之势。
19、左变势打桩式名考释:
取义同前。但原名无左、右字样。
要领:此式亦只两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向左转。步法左腿顺缠塌地,右足向左前斜角跃进一大步,左足随进到右足的左后外斜角,从左后虚步,落成右侧马步。手法先发右拳,左手随在胸前,都与上一式相反而又相同,这不祥述,留待学者自悟。
20、抹眉肱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动作的。“抹眉”二字可能是说右拳原在右额角上,向右下收回时肱部挨着眉前旋转而发的。肱或作红。也有人解为“横” 字,说是武术中的一个着法的术语。我对这个式名仅照字面体会,不一定恰当。《陈式太极拳》名“抹眉红”,陈小旺之二路式名则为“抹眉肱”。
要领:此式共有两个动作。眼先向左前方,身先跃转后,又向右前;身右、左两转;步法从上式伏虎的末动作左半扑步变左侧马步,再向左前斜角跃进右足,再随进左足成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臂折肘、左引右打等法。
21、护心拳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作用的,此式手法都是围绕胸部反复运动的。可以看出主要是保护胸肋。名为护,十分恰当。陈式各书名同。杨、吴各式则将此式动作分开,名为左、右打虎式,取象形之义,也有道理。
要领:此式共七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左、右、左、左、右、右、左凡七转;步法从右小侧马步,变成右弓步,右前虚步、右扑步、右半盘步、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收棚、右前棚、左腿棚、右进步靠、肘、挤、列等法。
22、二路护心拳式名考释同前。
要领:此式共四个动作。眼法亦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右、左凡四转;步法从上式猿猴献果的左小盘步变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转棚、捋、靠、肘、挤、棚、等法。
23、二路伏虎式名考释:
象打虎之形。各陈式太极拳书,均同此名。杨、武、吴、孙各式只有左、右打虎之名,但不叫伏虎,练法也不同。
要领:此式共四个动作。眼法由右前方转向右后方,惟第四动作与身一同转向左前方;身法左、右、左、左凡四转,步法从前式掩手肱捶末一动作的左弓蹬步变右后虚步、左侧马步、变成左扑步;手法包括倒棚,右转身靠、肘、挤、上棚等法。
24、庇身捶式名考释:
式名是说明作用的。两手左右上下环绕而动,目的为了庇护全身,所以叫作庇身捶。陈鑫说,也可名为“披身捶”,因此式前两动作是两手分披焉的。它与护心的取义虽同,但护心拳动作小于庇身捶。《陈式太极拳》名“庇身捶,”《世传陈式太极拳》则名为“撇身拳”。它式太极无此式名。
要领:此式共四个动作。眼法先右,最后变左;身法左、右、左、右凡四转;步法从右侧马步变左半扑步;手法包括左转棚、右转靠、肘挤、左上列、右转挤等法。
此式如陈鑫的说法,应为七寸靠。这个练法是当两手收合而右足向右迈进时,将右腿贴地前进,顶劲顶住,身向左转,腰向右膝内侧弯下去,以右肩距地七寸为度,所以叫作“七寸靠”。陈鑫解释为:遇到身高力大的人,突然用力猛向下按我顶部,我闪躲不及,便随之进右步插到他的裆内,腰弯到紧贴腿部而肩离地只有七寸时,对方下按之势已不能再低,这时我身变右转,用肩头旋转攻其小腹,可能打出丈余。但陈氏久已无人练这样的功夫。
顾留声同志在香港出版的陈式《炮捶》中,“七寸靠”一式(原套无有),但系面向左方,在左膝弓住时弯腰;陈小旺出版的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第九式撇身拳之六——30图“庇身捶”式是在右膝上弯腰,并无七寸低势,不知有何作用。
此式与伏虎、护心拳是同一类型的式子,但因用法不同,而姿势各异。用法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站立的位置不同,因而进攻的入手不同,则应敌的方法当然也各异。庇身捶我是正面(假设向北)站立的,对手是从我的右前方,左步在前用双手进按的,所以我先向左转以右手棚化(来劲偏下,我的右手顺缠下转;如来劲偏于左上方,则我以右肘下沉,而手向左上转棚化),然后每一动作都因对方的动向而随之;护心拳是从二路脚后接手的,双方都是右足在前,对面而立,所以对方进攻的劲偏我左方,我应向左转化;伏虎则是掩手肱捶,我以右拳向右前发劲时,对方从我的右背后按我右臂,并且因为他的左足踏在我的右足外侧,所以我必须身法加大左转,右臂向右前方松开,并以右足后蹬,上下相随地棚化。这和二起脚第一动作的滑跌法相似,但二起脚的右足不动,只以膝部松垂配合右拳化劲。总的说来,都不外乎“因敌变化。” 的原则。也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科学态度。
兵法要求“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太极拳论也说:“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是“所向无敌”的先决条件。知人的方法,首先是从对方与我站立的位置上看;再看他的步法是什么形式、何足在前,就可以揣测出他是从那个方向,用什么手法进攻;也可以估计到来的劲力偏向何方。至于接触之后,要凭我身体各部分松园的敏感。来感知他的动向变化。我方随时按照缠法的基本规律而适当加减其角度。所以拳论有“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之语。陈鑫也说:“守规矩,而不拘泥于规矩”。根据我的实践经验,认为还是陈发科老师说的好:练拳一要姿势正确,二要熟,三要练细讲明。这方能心中有数,达到条件反射,不思而中的神明阶段。当然“功夫”是随着规矩练出来的,不可能不劳而获。
25、二路撇身捶式名考释:
陈式原无此名。杨、吴等式则有之。可能因为手法从合而开,劲有外撇之意,而取此名,以说明作用。《陈式太极拳》在庇身捶后第十四式增新名为撇身捶。《世传陈式太极拳》一书连一路的庇身捶也改为披身捶了。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后方;身左、右两转;步法从右弓蹬步变左半马步;手法包括双合棚变双开棚法。
《陈式太极拳》说:这是解脱被拿之法,本是对的。但又说下一式斩手是由于这一动作,未能脱开左手,所以再求解脱,就不对了。斩手正是解脱后的反攻法,如前动作未解脱,必无法转身。
26、二路第二撇身捶式名考释:
要领:眼向左前方;身左、右两转;步法右侧马步;手法包括顺缠合棚、逆缠开棚。
此式与前式虽同撇身捶,而练法不同。前者系眼向左方右弓蹬步开始变化,对方系在我左步后外侧进按的,我的左手又合在腰际,因此必须以逆缠变化,兼以左足外摆来调节重心的平衡。此式则系眼向右方,右侧马步开始变化,我的双手均以逆缠向右发劲,而对方系从我的左前方按我左肘腕,劲略偏左,我不如以顺缠棚化,用逆缠拿其左腕,方能为下一式拗拦肘法蓄劲。
27、二路下双撞捶式名考释:
这是我起的新名。在左冲、右冲之间的动作,本来无名,我因它有一定作用,故立一式名,使初学注意。各陈式书均无此名。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右、左两转;步法从左独立步变左小盘步;手法包括收棚、下打。
(九)十字手类
象形。两手交叉如斜十字状。原是陈式太极拳庇身捶前的开合动作,未有式名。我因教初学者对庇身捶动作都感到复杂难记,因取杨、吴等式“十字手”之名,分一式为两式,以便初学者。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右、右两转。步法从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变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右开棚,右进步靠。
2、左进步挤式名考释:
这是第二倒卷肱后的过渡动作。式子是我编的。式名亦我所起,是说明作用的。他书无此式名。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从右前方转向左前;身法右、右两转;步法为并步变右侧马步;手法包括转棚,右引左进步挤法。
3、二路劈架子式名考释:
式名也是说明动作的。《陈式太极拳》名同。《世传陈式太极拳》名为“披架子”。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只右转;步法从前式手肘式的右小侧马步变右后并步,成左半马步;手法包括右转身棚、右引左撩阴等法。
当年我学此式时,陈师教的是双逆缠,而左手为拳前开。《陈式太极拳》陈师的拳象则左手以顺缠变掌而开,与原教的相反。
(十)背折背类
背折背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动作的。用法是从背部右侧转折而发靠的。陈照奎弟所练架式有此式名,但系将庇身捶的动作作为此式。记得一九五六年春我赴北京再向陈师求教时,照奎曾说“我没学过这个动作”。因为这个式子是陈师在教拳数年后才添上的。连三换掌及倒卷肱下面变白鹤亮翅的过渡动作,都是后来添的。我们有学了的,也有没有补学的。各式太极拳无此式名。
此式共三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左、右、左凡三转;步法从右侧马步,变外八字马步,右半盘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转棚、右转棚、左转身背靠等法。
2、二路右转身靠式名考释:
式名也是说明作用的。原是二路搂膝拗步的下面转变第二捣碓的过渡动作,本无此名。我因它有靠的作用,所以立了一新名。《陈式太极其拳》此处也新添一名为“煞腰压肘”。但是陈师有图,和原教的不同。练法也是身向右转,而右手握拳沉肘下转;左手亦握拳,在左上方扬起。有欲向右转身击打之势。我们初学时,陈师没教过这个动作。我从图形观察体会,显然也是抵御有人从我右方来攻。但我原来学的是棚靠来人按肘的着法。此图则是对方从我右前方向下按我拖泥带水,所以右手握拳下转棚化,左手亦握拳蓄劲待遇发。陈师所有各式,都有几个不同的练法及作用,即一、二路各式,也可看出它的变化是怎么来的和为什么这样变。
要领:此式只一个动作。眼从前式搂膝拗步的向左转为向右后方;身变右转;步法从左弓蹬步变为马步;手法为棚化兼靠。
二路进步侧靠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作用的。它是拳炮捶至转身掩手肱捶的过渡动作,本无式名。我因它有靠的作用,因起此名。《陈式太极拳》书名为“倒插”,是误将倒插花之名,置于此处。小旺著书无之。
要领:眼向右前方;身左转;步法进右足滑成小正马步,手法为棚中之靠。
(十一)三换掌类
三换掌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动作作为三次换转掌的方向而名。《陈式太极拳》名同。《世传陈式太极拳》无此式名;各式太极亦无此式名。因为这个式子是陈式练基本功的活桩练法。原来套路中本无此式。陈发科师在北京教拳数年后,方将这种练法增入一路中,令学生练习。肘底捶也是练活桩的式子,但它是大开大合的方法。此式则是两手在胸前交替换转,圈子缩小,显得更加灵活,是实用交手的快速换着方法,学生应当注意多练。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右、左、右凡三转;步法为左后虚步;手法双顺左开右合。变右逆开左顺合,再变双顺合。
双顺合棚的练习方法,虽然眼法不变,身法只有左右旋转,。由于手法的多变,下盘的裆看似简单,而手法有顺、有逆、有开有合。开合的方法,或双顺、或一逆一顺,第三动作双变为双顺缠的合中之开。由于手法的多变,下盘的裆膝配合角度也不一样。必须细心练习体会,莫以简单而忽视之。
2、第二个三换掌式名取义同前。
要领:此式亦三个动作。眼法、身法、手法都与前者相同,但前者是左后虚步。此式则从右侧马步开始。所以当身法、手法变化时,步法也随之而变。前三换掌对于腿法,主要是练的右腿;这个三换掌则是练的左腿。我们看第二个三换掌要领,动作一是身继续加大右转,步法从右侧马步,变右膝顺缠弓住塌劲,左膝松垂,成右半盘步;动作二,身变左转,而腿部缠法左顺右逆,成为右侧马步;动作三,身又变右转,而手法缩小为双顺缠的合中之开,步法也随之变成大半盘步。这种反复旋转互变,是能练得周身上下相随的。
3、肘底看捶式名考释:
式名也是说明动作的。并且也是太极拳法中练基本桩功的一个主要式子。各太极拳书同名。
要领:眼向正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为左前虚步;手法逆缠双开,顺缠双合法。
我们可以借以练三种身法。步法作成高、中、低三样姿式。一个开合,走高架;次走中架;最后走低架。三周已过再由低而中、而高。这样反复多练,腿部虽然初觉酸疼,十天后便无感觉。练过两天,腿力必可大增,而且是螺旋式的上升和下降。对拳法是极为有益的。
(十二)闪通背类
1、闪通背式名考释:
式名是说明练法作用的。动作中有闪法,中气由任脉通督脉。督脉在背,所以名为“通背”。《陈式太极拳》、《世传陈式太极拳》与陈鑫之《陈式太极拳图说》名皆同。杨、吴等各式太极拳,则名“闪通背”或“三通背”乃音讹。
要领:此式共八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随身步的转换最后仍向左前方;身法右、右、左、右、左、右、右、右凡八转;步法从左马列蹬步变左侧马步、左前虚步、右前虚步、右小盘步、左半马步、内八字马步、右后虚步,成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棚,右退步捋,左转身捋,右转身棚、左进步挤,右转身右采左按,右转身背靠、退右步平列等法。
我初学时,左转之前,两手向右转的多些,然后向左捋回。不如这样:左手在心口前转小圈,右手从左手上走立圈,更为简捷。
2、第二闪通背式名考释同前。
但此式不是原学之法,而是我从一位广饶的老拳师延崇仁的着法中吸取来的。所有全国习陈式者都无这种练法。
要领:此式共六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右、左、左、右、右、右凡六转;步法从上式搂膝拗步的左弓蹬步变右侧马步、右小侧马步、右侧马步、左半马步、内八字马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棚、左转退步列、进右步右拳攻。右转左撩阴、右转蓄劲,右转背靠手法。
3二路倒骑驴式名考释:
此式是象形的。因为它是从上式玉女穿梭向右转180°的动作。陈发科师教我们时,全名为“张果老倒骑驴”。张果老是古代民间流传的一位仙人。原有“张果老倒骑驴”的故事,意思可能是教人向前进行时须要回顾走过的路是否正确。后来我们简称为“倒骑驴”。《陈式太极拳》书中,名为“倒骑麟”, 不知“麟”的原意如何。据顾留声说,陈式旧名原为“倒骑龙”。《世传陈式太极拳》名之为“倒骑龙”。都将驴升级为“麟”,为“龙”,因而练法在右转身时,都将左腿提的很高,照奎的图象甚至连右足跟也拔起离地。陈师教此式时转身,要求左膝与右膝里侧磨擦而过,不许散开,我想是对的。
要领:此式共六个动作。眼法原向右前方,转身180°。眼法还是向右前方;身法右、左、右、左、右凡五转;步法为左半马步、左小侧马步、左半马步、左小侧马步、左半马步;手法为右转身棚、左进步挤、右转身退步捋,反复两次后,变右进步右采左按等法。
4、二路闪通背与一路第二个闪通背第五、六动作同,为下面变进步掩手肱捶作好准备。但《陈式太极拳》书中的陈师拳照,改为“海底翻花”,较之原教的掩手肱捶用法,更为简捷。在下文“海底翻花”式再行说明。
(十三)云手类
云手式名考释:
式名也是象形的。中国画云习惯以螺旋状表示云之随风旋转。因此式两手交互旋转有似画云笔法,故取以为名。杨、吴等式均同名。叭陈式各书名为“运手”其实似以此式是手的运用为主。实则太极拳任何式子都是整体运动,手、眼、身、步都是一动无有不动的。所以我认为应以“云手”为名方对。
陈鑫曾说:武术中攻防手法以左右两方用的较多。因为对方进攻多从侧面而入,因之云手一式在整个套路中,不但每式反复作三、五次,而且一路就有三个云手。这个看法是合乎实际的。我根据这个道理,认为一路除三个云手之外,前招、后招是云手的活步而缩小的架子,野马分鬃则是单云手(原名黄龙三搅水),更明显地表达云手虽单手应敌,也是有用的。因将各式均纳入云手类中。
1、上云手式名考释:取义同前。
陈鑫之《陈式太极拳图说》将云手分上、中下,因采用之以分次序。其它各式太极拳书除陈鑫著作外,均无此字样。
要领:此式共八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凡八转;步法从上式单鞭的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左侧马步、右后虚步、左扑半步、左小侧马步、左半扑步、左小侧马步、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左侧棚、右收棚、右采、左进步靠、左肘、挤、采、左进步靠,左肘、挤、采、左进步靠、左收棚等法。
陈鑫曾说,云手的步子本是以左行为主,但也可左、右互移。以练应付对方之用。不过左移的步大,右移的步小,最后还是逐渐左行。这样练的眼法,便不应专注左方了。
中云手式名考释:取义同前。因采用陈鑫规律,第二个云手加上中字。其它陈式无之。
要领:此式亦八个动作。眼法亦向左前方;身法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凡八转;步法前三动作同前;第四动作右足从左足的后方进到左足的左前方少许,右膝恰合在左膝弯里侧,用足尖向右斜角踏地,成左小盘步;第五动作左足从右足的前方向左横开,足尖亦偏于右前斜角,成左侧马步;手法仍为一上一下、上逆下顺地双正旋,但身右转时手偏右些,左转进左步时,手向左走的略少些。
3、下云手式名考释同前,但加“下”字,以表次序,各书无此字样。
要领:此式亦八个动作。是盖步练法。第四动作也是不进左步,而以右足从左足的前方转进,落步时用踵踏落,足尖斜向左前方,右腿弯正好合在左膝上,成右小盘步;手法从第四动作向右转的少些,第五动作左足从右足下方向左横进时,偏于左方多些,但须注意:不论偷步、盖步,都是身向右转,手向右收时右足左进的姿式。
4、前招式名考释:
说明作用以前方为主,陈鑫拳书名为“前昭”。解“昭”为看。可能是豫省方言。我幼时常闻人说:“你看看”为“你昭昭”。当时尚不知是何字。见陈鑫著作,始知乃是“昭”字。各式太极无此式名。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法向前,略偏左;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单鞭之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左前虚步;手法为左侧棚、右收棚法。这个式子的动作手法是云手的缩小,步法是斜的活步。陈鑫引《易经》封象为“小过”。谓此式转折小巧灵便,如鸟之回旋,角度不大。而十分轻巧。
5、后招式名考释:
取义同前。但眼睛转而向后,所以名为后招。
要领:此式亦两个动作。眼转向右后方;身左、右两转;步法从左小侧马步变右后虚步,成右前虚步;手法左退步棚,右转身挤。
拳论有“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已先动”之句。我曾体会前句对交手的方法应当是有礼、有利、有节的。太极拳的战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以说是“有礼”;先动手在战术上容易被人看出我的动向,而乘机防御并进攻,不先动则使人难测,所以是有利的。至于如何做到有节,却在于功夫的深浅,也表现出人的品质。陈发科师常说:“与人交手,既要有拿手,更要有掐手”。拿法是保证不败,掐手是赢的要有分寸。陈师和别人研究着法,虽然对手是外人,也总是先说:“你有什么绝着,尽管使出来,我就是输了,不但不怪你,还拜你为师。我对你只是点到为止,绝对不伤你一根毫毛”。当时我听了陈师这番话,总以为是非常谦虚的。现在回忆起来,又觉得谦慎之中,隐含着一种自豪感。
我对“彼微动,已先动”这句话,虽然承认它说得有道理,但彼虽动的微小,终是先动,怎么我又成了先动?按句意讲,不如孙子兵法“后人发。先人至”讲得合理易明。最近我结合实验细加体会,感觉所谓“微动”是在背势中欲转背为顺之际的微动。我们感觉出来这个“微动”的方向,就是立刻按照拳的理法,不待他的动作形成,应该借劲时就要顺其动向而加大借法,迫其不得不转变,而从这一背势变为另一背势。所以不如说为:“彼微动,已先发”。 这就是陈鑫说的“出奇在转关”那个转关的奥妙时刻。
我们这个动作,就是利用彼方微动,而发出的一种着法。
6、野马分鬃式名考释:
这是象形的式名。这个式子是云手的放大。动作的身法、手法和步法都有是开展奔放的。陈鑫说:步子放大到三尺宽,老练法手的中指能够划地前转,如同野马奔驰中鬃毛被风吹的左右分披。如今没人再作得那么大而又快了。各式太极均有此名,而练法不同。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看右前方,但身步转变后,眼的方向虽未移动,却形成向左前方;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后招的右前虚步变右侧马步、左侧马步、左小侧马步、左前虚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转进步右棚变靠、右转右采左靠、左转身挤、右退步棚、左进步挤等法。
野马分鬃前两动作是原来学的,后三动作是我采用金刚捣碓前三个动作,加上活步进退而新添的。
7、二路大红拳式名考释:
式名也是说明动作的。此式与下面的小红拳有大、小之别,根据“大”“小”的字样,以说明动作。因此式是从飞步拗拦肘变化的。这个拗拦肘是马步,步子较大,所以变成此式,名为大红拳。“红拳”之名来自其它套路。《陈式太极拳》名为“运手”。《世传陈式太极拳》名“大肱拳”、“小红拳”。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左侧马步变右前虚步、左后虚步、右前虚步、左后虚步、右后虚步。手法包括左退步棚、右进步采挤、左退步棚、右进步采挤、左退步棚等法。
8、二路小红拳式名考释:取义同前。
要领:此式亦五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右、左、右、左、右凡五转;步法从前式高探马的左独立步变右小盘步、左侧马步、右后虚步、左前虚步、右后虚步、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右小列、左进步挤、右退步列、左进步挤、右退步棚等法。
此式虽略同云手,除第一动作是身向右转左步前进与手的右收方向相对外,其余四个动作都是手足同开、同合。但从大肱拳的斜进斜退变成左进右退,而且把对方的手变为在我左手下方。
9右单云手式名考释:
此式原名“黄龙三搅水”,是象形的。陈式各书均同名。我将它改为“单云手”,并加“右”、“左”字样,使学者易于明了其动作,并从而体会为什么却用单云手之谜。
传说宋代梁山英雄武松曾有“单臂擒方腊”的故事。在战争中免不了一手受伤,但技术高深,胆气壮烈,亦能败中取胜。我认为:陈式二路拳法是群战的技术。因创出单手着法,以教人败中取胜之法。原名“黄龙搅水”,《陈式太极拳》、《世传陈式太极拳》书名仍旧。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前式抹眉肱的右侧马步变右前虚步、左后虚步、右前虚步、左后虚步,成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左腿棚、右进挤,反复三次后,成右退侧棚。
动作中的左手原来是左手掐腰,《陈式太极拳》书中陈发科师的拳照为左手掐左腰,我改为左手合在胸前,以便变式时与右手配合。
10、二路左单云手式名考释同前,但加一“左”字,以别方向。《陈式太极拳》、《世传陈式太极拳》均用此旧名。
要领:此式共七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右、左、右、左、右、左、右凡七转;步法从前式拗步折手的右小盘步变右小侧马步,即收成左前虚步、右后虚步、左前虚步、右后虚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收棚、左进挤、右收棚、左进棚等法。
(十四)高探马类
式名考释:高探马的式名是象形类的。它的动作,好似探抚马背,一手引缰,一手抚缰之状,一路中有两个高探马,二路也有两个。其中有一个完全重的。因此只介绍三个。《陈式太极拳》名同,《世传达室陈式太极拳》无此名。
1、第一高式名考释,取义同前。
要领:此式共四个动作。眼法以左眼为主;身法左、右、右、左、左凡五转;步法从云手末一动作的左前虚步变左侧马步,虽然随着身体的左右旋转而腿部的缠法顺逆互变,只是暗换裆劲,步型不变;手法包括左转棚,左右双棚、右采左按、左引右蓄劲,左引右肘打等法。
2、第二高探马式名考释:取义同前。
要领:此式亦四个动作。眼、手法均同前,只是末一动作身加大左转,步法随身转向左方,成右后虚步;眼法虽未变转方向,因身步左转加大,眼法自然形成向右。这是我学拳的原来练法。陈鑫说是转身捋法。
3、二路第一高探马式名考释:取义同前。
要领:此式只一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身法变右转;左足逆缠,弓膝塌劲,独立。右腿变顺缠,提膝向左合,高及裆部;同时。左手变顺缠,走外右下弧线向胸前收转,掌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右手仍顺缠,走外左前弧线,从胸前经左小臂上侧转在右肘前方。掌心侧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左前上斜角。
这是大小肱拳中间过渡的动作,它的手法类似三换掌第三动作,右膝盖提起必须向左内合, 一为护裆,兼为下一动作蓄势。
(十五)左右插脚、蹬脚类
1、右插脚式名考释:
式名是说明动作的。原来名为擦脚。我因“擦”字讲不通,这个式子的动作以踢法为主,踢时必须利用对方的空隙,所以我名插脚,并加“左”“右”字样以区别方向。陈式各书都名“擦脚”,杨、吴等式则名之为“左右分脚”。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凡三转;步法从前式高探马的左侧马步,变左半盘步、左小盘步, 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左捋、左封、左引右打兼右踢等法。
左足收回这个动作是一九五六年我在北京向陈师请教纠正拳式时,陈师教我推手,用这一法几乎使我跌倒,我方知陈式不但有手法,还可以配合腿法。回济南之后,加在这个捋法中,为学者增加一个新着。
陈式着法,凡以手进攻,必先以步法创造条件。所以陈鑫说:“手到腿不到,打人不巧妙。”但用足的着法攻人,又必须先用手创造条件,然后根据对方形势,而发踢、蹬等着法。这是符合“先保全自己,然后打击敌人”的科学方法之妙用,至于用什么手法,则又因敌而变,不应拘泥。
2、左插脚式名考释:取义同前,加“左”字以别方向。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眼法转向右前方;身法右、右、右凡三转;步法从上式的左独立步、右足随身之右转走外右下弧线,落在左足的右前方尺许,足尖外摆,成右半盘步;同时,右手加大顺缠,沉肘下塌外碾,走外右下弧线向胸前转落;掌心侧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扬起向左前上斜角,同时,左手也顺缠走外右下弧线,从左后方向右转落在右腕上侧,掌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
双手棚法。当上式我以右足上踢时,有人在我右方左步在前,双手按我腰部,意欲为被踢之人解危,我塌裆劲右转,右足落在他的左足侧,以双手顺缠,从他的两手里侧向外棚之。
3、二起脚式名考释:
式名说明动作。前两式是单踢法,这一式为双踢法,也就是先左踢,后右踢的方法。各式太极书均同名,也有的称为“踢二起”。《陈式太极拳》加“翻身”二字。
要领:此式共七个动作。眼法先右前,后右后,最后向正前方,身法左、右、右、右、左、左、左凡七转;步法从前式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内八字马步、右前虚步、左小侧马步、右独立步、双跃步,成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右侧棚,右转肘靠、右转左列兼右扫带、左引左踢、右打右踢、右侧棚等法。
我曾见一抄本,为夏国勋著作拳谱末印本。该书写法,甚为特别、细致。他虽然写的是杨式名称,却对每个式子的每一动作都起了个小名,并说明其作用。我记得第一式分解为:“顺手牵羊”、“猴爬竽”,近于陈式金刚捣碓的头几个动作:第三动作则为“二龙取珠” ,是用两指直攻对方双眼的着法。对二起脚的转身手法名“仲由负米”,对转身的右腿则名为“乌龙搅柱”。可知当时的杨式也是每一个动作,都讲技击作用的。我从他的说明,体会出太极拳不但有手的着法,也各有腿法。因为他是杨露禅的学生,后赘为婿,后来又是山东东阿王恭甫的老师。据知王恭甫的功夫极好。他是在北京燕京大学读书时从夏国勋学的。可惜我未见过。我的表弟武建中曾从他学拳,又可惜他又改学社会上流行的架式,把原来学的全忘掉了。
我现在写的拳式说明,就是模仿那本拳稿的格式,不过只分解动作,未起小名。
照奎师弟在《陈式太极拳》此式图中,跃的较高,是有功夫的表现;但双手都向上高举,不合拳理。一九六五年照奎过济南住在我家,我问:“你喜欢打篮球吗?”他答以“是的”。他反问:“师哥怎么知道?”我笑答:“是从书本上看到你练的二起脚跃起的动作看出来的。练拳同时练球,不很好吗?”他听了也笑起来。我又说:“武术、特别是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最接近甚至符合人们生活劳动规律。因此我体会出:武术的基本规律,原来是由劳动中提炼创造而来的。我们练拳结合生活劳动是好办法,但应以拳的理法为主。两手在跃起同时高举,未免专练接球,而忽略拳的攻防了。”至今已二十余年,照奎已成古人,思之不禁慨然!
4、左转身蹬脚式名考释:
式名也是说明动作的。各式太极拳名同。陈式则名为“蹬一根”,也有时加个“子”字,名“蹬一根子”。听老师说:当初陈家练拳从实战出发,埋在地下一些木桩子,一根一根地蹬,蹬到有功夫时,不但蹬倒它,也可能蹬断它,所以叫作“蹬一根”。照奎在二路将左冲、右冲改名为“蹬一根”是可以的。但误将左冲、右冲的式名移为拳炮捶之名,则是错误的,各式太极名“蹬脚”。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眼先转左后方,成为向左前方;身左、右、左凡三转;步法从右独立步变左小侧马步、右独立步;手法包括左转身肘棚、提棚、左打左蹬等法。
注意:凡足向前蹬、左蹬则左拳发在左膝外旁,右蹬则右拳发在右膝外旁。因为手法是开棚法,如不将拳走到此处,则被拿的手解不开,便会被对方松肩沉肘随化,而不能抬腿更无法蹬出。现在练这个式子的都是拳只发到膝部内侧,腿部抬得较高,因为这是练空架子,所以用错的配合方法仍能错着去练。如经过试验,便会认识到“无过不及”的要求是多么重要子。
5、右转身蹬脚式名考释:取义同前。我加“右转身”三字以别方向;杨、吴等式名同;各陈式书均名“蹬一根”。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法从前式旋风脚由向左方转向右后方,但因身步向右转过180°,所以它第二动作为眼法向左前方,从第三至第五动作又转而向右;身法右、右、左、左、左凡五转;步法由右独立步变左侧马步、右小侧马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右转身右截棚、左进步挤、右转身收棚、下棚变拿、右打右下蹬等。
此式是应付两方对手的着法。一、二两动作应付右后方,当身步已向右转进,便以左前方为主,接着又有人从我右后方来攻,我急转身迎之。但两个右转身的上下手足配合的不同,而且由于前一式的来脉不同,所以手足必须因敌而变。第一个动作的前一动作是我以左足横攻左方之敌。有人为了援救他,利用我右足独立,左足向左发劲,向右后方拧我右手,本来可以使我向右仰跌,但我先塌好裆劲,继续右转,却将右手向左拧转过来,以致反背为顺,赢了对方。但有人从我右后方进攻,不敢向右后再拧我的右手,却进左步向左按我右手,我立即变为收棚、下棚,拿其右腕,而以右足蹬之。
陈鑫说:足的踢蹬,较手法更重,不遇真正死敌,不可轻用。而且用足法必然一足独立,万一发出之足被人接住,最易仰跌。所以陈鑫在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中介绍了两个式子,作为补救失着被拿之用。
一个是当旋风脚的左脚被人捉住,而向上掀我,我趁势向右大转身,双手按地,提起右足贴左足里侧向上蹬其捉我的手,以求解脱。此式图象是头下足上,但头仍扬起。因头如全部向下,等于失去轴心,且易使血液集于头部,对脑有害。
二是左足被捉住,即身向右转180°,身体平俯,双手同向右展出发劲,如某拳架中的“夜叉探海”之势,转身时左足必然向外拧转,并利用此机,蹬其胸部。二式都应回头看住对方,方能奏效。
我认为:太极拳是以柔克刚的近身战术。所以发劲要“刚柔相济”,是对立统一的,并非时而用刚,时而用柔。刚柔是互相旋动,又互相制约的。因而周身的配合是缜密无间的。手法的开合,步法为之创造条件;步法的转换,也必须手法为之创造条件。这样作,自然不会因足无掩护,一抬起攻人,便被捉住。
《陈式太极拳》对此式的说明,将旋风脚与右转身蹬脚的右转身后的前三个动作混为一式,因此在说明中说:“旋风脚步是一脚站立,一脚悬空的横扫腿劲。前四个圈是表现旋风扫劲的开合——。左掌与左脚侧拍后转体,在转的过程中,要求左腿微弯不直地横转过来,但不允许屈着腿转过来。这是对腰劲和右手平衡的训练——。”
下面又说:“陈式太极拳为了适应不同的对象,有些动作分为难易两种练法。另一种练法是先将右腿上前半步,左腿跟提起,双手交叉于胸前,接着左脚向前踢(不是横扫)踢后屈膝收腿转身下落(不是直着腿横转过来-------)”
从说明中所说,动作有难易,直着腿横扫过来是难动作,是高级的。却不知旋风脚的动作在左脚发出时,便已作手脚同时上下作圈,所以称为“旋风脚”。右转身的动作是属于右蹬脚的范围。再者右转身是因为我身后右方又有敌攻来,如果直腿怎能转得过来?我曾听到陈式嫡系后裔说过:“陈式每次进步,都应将足高抬而出,才为高级练法;前足贴地前进的乃是低级练法。这种说法显然欠妥当”。我认为陈式家学,陈氏子孙应当继承下来,也有责任继承发扬。但陈师曾说:“子孙有继承的优先条件,而无继承权。因为这是艺术,不是家产。”
6、二路左冲式名考释:
此式说明动作方向及发劲是向左冲击。《陈式太极拳》改名为“蹬一根”。《世传陈式太极拳》仍名左冲、右冲。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左转;腿法变左前虚步、右独立步;手法左收棚变左手打、左足蹬。
7、右冲式名考释:取义同前。名之为左冲、右冲,而不名“蹬”字,是强调这两个蹬法必须发劲。
要领:此式亦两个动作。眼转向右前方;身变左转;左足变顺缠弓膝塌劲,右足变逆缠,足尖内扣,成右小侧马步。同时,右拳变逆缠,走外左后弧线,拳心自转向右前下斜角,拳眼侧向左后下斜角;左拳也变逆缠,拳心侧向右后下斜角,拳眼侧向右后上斜角。
8、双摆莲式名考释:
这是象形的式名。言足之摆动近乎风摆莲叶。《陈式太极拳》名“摆脚跌叉”,摆脚是实说动作,取义更为明显。但将跌叉合为一式,似欠斟酌。《世传陈式太极拳》则名“双摆”,有“双”字可区别“十字摆莲”的单摆。各式太极均有此名。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法从云手的向左看转为向右;身右、左两转;步法右侧马步变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右平棚、右手引、右足捭法。
注意:右足尖承右膝内合提起。
9、转身双摆莲式名考释:取义同前。加“转身”二字,以区别动作。《陈式太极拳》名同。《世传陈式太极拳》无“转身”二字。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法先右后左,最后三个动作转为左前方;身法右、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退步骑虎的左前虚步变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右侧马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右转棚、右采左按、右转身棚、左引棚右足捭等法。
下面十字摆莲,则系从小擒打与抱头推山各式发展变化。前三动作因与小擒打前的来脉不同,所以步法斜向左开。第四动作手的双合,又近乎抱头推山第三动作。只是最后一动作变为左单拍右脚。所以我经常想到:许多人都感觉陈式难学,实则只要能把前部式子学的熟,后部只是加以变化而已。接着写出十字摆莲以证我言。
10、十字摆莲式名考释:
这是说明动作的。此式先以两手交叉横排成十字状,然后单手摆右脚,固名十字摆莲。《陈式太极拳》与各式太极名同。小旺书则名之为“十字脚”。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法先向左前方,后两动作转为向右;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第二高探马的左后虚步变左扑步、左侧马步、右转内八字马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左合棚、右采左按、左挤右按、右转合棚、左单打兼右单捭等法。
这个手法比较特殊。一般两手合住,只合在腕部,此式却是横排成为十字。陈鑫说:这样作法,名为“横栓”乃陈家太极所忌。但只要两臂放松,裆劲塌好,重心不偏,转身进步用靠法反击,最为便利。
11、二路扫膛腿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作用的,这是腿法中的一种扫法,《陈式太极原》名词同。《世传陈式太极拳》名为“扫膛腿”。
要领:此式共四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掩手肱捶的左弓蹬步变左独立步,右侧小马步、右独立左前扫、左独立右后扫、左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右棚左打、右转身棚、右捋、右转合肘等法。
当年我见陈发科师练此式前扫,以右足为轴,如同圆规画图将立针插在地中,扫的左脚虽是虚的,在土地上能以足跟划出寸许深的沟子。倒扫是用足尖划地,也显出一道痕迹。练完全之后,地面上留极规矩的图样“ ”,两足的距离只尺许宽,所以裆劲虽然塌下,而步法不大。这是由于双方距离较近,步法大了反扫不着对方。《陈式太极拳》有照奎此图像,步子就放低加大了。陈小旺所著《世传陈式太极拳》此式图像,却是两手按地的旋扫。按陈鑫在一路“穿地龙”(亦名铺地鸡)一式说明:此式是有人从背后搂腰,我先用右臂下坐压开他在我臂后的腿,如压不开,即身向右后转,两手按地以扫膛鞭解之。《世传陈式太极拳》此式也用双手按地而扫,与一般长拳同。
12、二路内扫梅花式名考释:-
从“扫”字看是说明作用的,但由风与梅花字样来看,又是象形的。二路此处原是径拦直入与右捣碓的过渡动作,并无式名。《陈式太极拳》为之起新名,因从之。
要领:已见前。
13、一路旋风脚式名考释:
象形。此式前三动作手、足均由右向左旋转,如旋风之状。最后方以双手横开,左足向左横开,如同旋风越刮越猛。陈式各书名同,其它太极无此式名。
要领:此式共四个动作。眼法先向正前,后转向左前;身法右、左、右、右凡四转;步法从上式护心拳的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右小盘步、右独立步;手法包括右转棚、左转捋、右转封棚、右转左手棚打、左膝平攻等法。
此式虽用腿法、却非蹬、踢。因踢蹬踹都是对方在我前方,捭法系对方在我右侧;此则我从原来斜对面的形式,变为在他的右侧。所以左手从他的前面向左后发劲,又以左膝从他的后面向左前发劲。手足前后夹击,使之成背势。
14、二路倒插花第二步式名考释:
取义已见前文;在此之所以单摆出解释,因前者归入掩手肱捶类,此处则归入腿法之类。
要领:此处共有三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凡三转;步法从上式的右侧马步变右独立步、左独立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引左踹,进步右膝打,左引右下打等法。
我们从以上十四个不同的式子中,可悟出踢有左、右、单、双;蹬亦有左、右不同的来脉。捭虽仅有右式,用时亦可有左捭。扫法有前扫、后扫之别。踹法须用足掌。旋风脚须明确手足如何前后配合发劲。陈鑫说:“此拳理精法密”。确非虚语。惜蒙陈师殷殷教诲,期以有成,但我终为不成材的老学生,愧对师恩良多。
(十六)跌岔类
1、跌岔式名考释:
此式是说明动作的。因腿部岔开,而且是从上式双摆莲后右脚从悬空震落而左腿岔开,所以名为跌岔。陈鑫说:“这是单岔,双岔是两腿同时岔开,但必须纵跃方能起来,不适于拳的用法,故用单岔。”《陈式太极拳》将跌岔与摆脚合为一体,未免含混;《世传陈式太极拳》仍分为两式,杨式吴式则名为“单鞭下式”。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左、右两转;步法从震脚并步变左扑步;手法包括左转合棚、右采左按兼左足前蹬等法。
2、穿地龙式名考释:
此名为象形,凡拳套中的低势,差不多总用龙、蛇、蟒之类作为式名,因为这些动物都是地上爬行的。陈鑫说“此式亦名为‘铺地鸡’,因鸡性畏热,常于热季在地面刨坑,伸腿侧卧坑内。”也是象形的意思。
《陈式太极拳》采取戚继光拳经之名“雀地龙”为名,不知何所取义。《世传陈式太极拳》也将此式名为“雀地龙”,各式太极仍名“下式”。
要领:此式亦两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变左、右两转。步法从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左扑步;手法包括左转棚、右转后臂压。
这个式子与跌岔好似相同;但作用不同。所以练法也自然略有不同。细看说明便知。
(十七)独立类
金鸡独立式名考释:
是以公鸡经常一爪独立,一足蜷曲而象形取名的。此式有左、右两式。陈鑫将右式名为“朝天镫”,是说左手高举过顶有似古兵器中之朝天镫状。《陈式太极拳》将左右金鸡独立合为一式。《世传陈式太极拳》与各式太极拳均名“金鸡独立”,不分左右。我因两式练法与作用各不相同,因分之为二。
1、金鸡独立式名考释已见前面,但加“左”字,以别方向。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后因身、步转变,或为向正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法左半盘步,变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左棚下引、右手上托兼有膝打等法。
吴孟侠著《九诀八十一式》中金鸡独立一式歌云:“提膝先打致命处。”可见杨式练法早期略同陈式,而且晓其用法。该诀下句为“下伤两足不留情”。又可见提膝攻裆之后,还有震脚动作。
2、右金鸡独立式名考释:取义同前,加“右”字以别方向。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身法右、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左独立步变小正马步、左侧马步、左前虚步,成右独立步;手法包括下棚,右转棚、右退步棚捋、右独立右下引、左上托兼左膝攻裆等法。
凡用膝攻裆之法,都是生死关头,不可轻用。陈发科师平日教人总说:上盘的着法,在与人试验时,我的手必须离开对方尺许便走开, 不但不许真实打上,就是摸人的头、脸也不礼貌。提膝时,是下盘着法,不可提成平裆,以免误伤。走中盘的挤、按,一定让人把小臂横贴在胸肋,方能发劲试验,前辈对友谊何等重视,我等后学,应当永记。
(十八)各种肘类
太极十三式中的肘法,在陈式套路中也分多种,如顺拦肘、拗拦肘、背折肘等。背折肘法如裹身鞭,手肘式等,各有不同练法和用法。今依次介绍。
1、顺拦肘式名考释:
这是说明动作的。凡是肘法与步法同一方向的名为顺拦。拦是说明着法为截拦对方来力。顺是肘、步的劲路一致。陈式老谱名为顺鸾。鸾是鸟类,与此式无关,可能是口传音讹,因改为“拦”字。
陈发科师曾说:“此式攻击部位近在心部,亦名穿心肘”。从我们攻的部位来讲,可名之为“穿心肘” ,从肘步配合来讲,便应名之为顺拦肘。《陈式太极拳》仍误名“顺鸾”,并误分穿心肘为两式。《世传陈式太极拳》采用了“顺拦肘”的式名。以下先介绍顺拦肘。
一路顺拦肘式名考释同前。
要领:此式为两个动作。眼法向右;身法左、右两转;步法右前虚步,成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左引、右击。陈式发肘,手心不超过心口,则肘尖不超过肋部,其作用全仗步法先进入所需要的部位,即对方裆内,所以身体略转,劲即发出,不但发劲快速,也不易被人拨开。
2、二路顺拦肘式名考释同前。但《陈式太极拳》将向左收棚的动作名之为“顺鸾肘”。向右发肘的动作,名之为“穿心肘”,似欠妥。
要领:此式也是两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左、右两转,步法双足向左退,又同向右进,均为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退棚、进攻等法。但前者为对方双按我的右肘,此则是对方用左肘棚我而变化的。
3、二路飞步拗拦肘式名考释:
因肘步虽是以右为主,而右肘前发,右足在后,配合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叫作“拗拦肘”。《陈式太极拳》加“飞步”二字,表示步法纵跳。《世传陈式太极拳》无此二字。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左、左凡三转;步法从掩手肱捶的左弓蹬步向左前方跃出变左后虚步、左前虚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进步棚、左转身棚、退左步发右肘等法。
4、二路第二拗拦肘式名考释:
《陈式太极拳》书名同,但练法不同。《世传陈式太极拳》则名“腰拦肘”。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眼从左前方转向右前方;身法左转;步法从前式撇身捶的左侧马步变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左缠棚,震脚发肘等法。
细看以上两个拗拦肘动作介绍,可知式名虽同,而练法作用却不相同。前者系对方以左手从右上方接我右手按来的劲向我左下偏,所以我随其劲路从其左臂下面棚化攻之;此则系以左手从我左下方接我左手,按来的劲偏向我身左上方。因用左手引化,用右肘从其左臂上方向左下攻之。
5、裹身鞭式名考释:
这是说明动作的。式中两手动作变化,都是裹着身体而动的,所以名为裹身鞭。《陈式太极拳》改名为“裹身炮” ,去掉“身”字,仅从发劲着眼名之“炮”,已不知所裹何物。《世传陈式太极拳》一书,则名之为“里变,” 不知何据,何所取义。陈式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陈鑫曾说“此拳理精法密”。近年来,不但逐渐为国内人士特别是青年们的热爱,甚至外国有科学常识者亦爱而来学。我认为我们凡是爱护陈式者,均有责任继承发扬这一宝贵文化遗产,而不应随意改变陈式太极拳的原来式名。陈式的式名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过去由于口传,经后人记录不免有讹误。但陈式书已出版多种,式名亦已经为中外学者所熟悉,忽以“世传”而改变名称,是否笔误,未免遗憾。
要领:此式共十一动作。眼法转向右前方;从动作三变向左前方,左、右、左、右、右、左、右、右、左、右、右凡十一转;步法从前式掩手肱捶的左弓蹬步变左盘步、左侧马步、左独立步、右盖步、左侧马步、左独立步、右盖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双手合棚、右转开棚、左收转棚、右转提棚、进左步双开棚、左打等法。
从作用上看,此系从左前方接手的着法,如从背后接手则与此不同。在右转裹身鞭中祥述。因陈式太极拳动作皆是螺旋,其作用可以应付多面。文中只根据一方面讲述,倘能练到正确而又纯熟,则用时自能体会陈鑫所说:“周身上下”的妙用。
6、右转身裹身鞭式名考释:取义同前。
要领:此式共走三步,九个动作;眼转向右方;身法右、左、右、左、左、右、左、左、右凡九转;步法从左侧马步变右小盘步,左独立步、右盖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身棚、左合棚、提棚、右背折肘等。
7、手肘势式名考释:
在陈式原名为“兽头势”。陈鑫解释为:如旧式老房建筑,屋脊上必有兽头,其形甚恶。我怀疑这样取义不明。从陈发科师学拳时,听他说的式名并无“头”字之音却近于“手肘”二字。因此式的作用与手肘有关,因名之为“手肘势”。陈式等书均名“兽头势”。
陈师曾为我讲解试验此式作用。陈师说:裹身鞭和手肘势都是解脱有人从背后搂腰的着法。裹身鞭是人刚搂住,我即身向左、右转,左转是化劲,右转是发肘劲。手肘势则系对方将我搂住,即欲向左摔我,我身略向左转化劲,对方趁势向右摔我,我身随之右转并退右步。以右肘向后攻之。但这是虚着,当我向右转身退步时,对方因搂得很紧,自然会随我的右转,为避我右肘,而身偏左移,我立变左转,足下塌劲,以左肘向后击其左肋,陈师又说:这个动作是连环肘的打法,也可以用右、左肘交替向后打去,而美其名为“鸳鸯肘”。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眼法先向右后,再转向正前;身法左、右、左凡三转;步法从前式裹身鞭的右侧马步变左侧马步、左小侧马步、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左转腰棚、右肘打、左肘打等法。
(十九)折手类
1、斩手式名考释:
式名是说明作用的。此式一手媚对方腕部,一手迅速击其肘关节,可以将对方手肘斩断。这与上式“手肘式”都是比较凶狠的着法。只可明了其法,都不可轻试。
原来二路只有一个斩手,我因右单云手转折动作有此作用,因新立一式,名为“拗步斩手”。《陈式太极拳》名同。《世传陈式太极拳》斩手前加了一个“指裆 ”的式名。
要领:此式只两个动作。眼法先向左前方,因步法转过来而向右前方,实则方向未变;身法左、左凡两转;步法从上式撇身捶的左侧马步变右小马步;手法包括左转棚、右上引、右肘打等法。
按长拳中有“马步下压”的着法,与此式似乎相类,但他们注意“压”字,而用力直向下发劲,对方如不会松转,同样可被压得肘关节折断,陈式发劲是螺旋式的,顺缠下打劲虽向下,同时又有向外转上的惯性,所以棚化比较麻烦,也必须具有螺旋的动作,而且动的角度,时间、分秒不差,方能收效,甚至反败为胜。陈鑫说“出奇在转关”,正是如此奇特。
《陈式太极拳》说:撇身捶的两手开法是解脱对方的手是符合拳法的。但说:第一解脱不了,便转身再求第二解脱。盖不知如果前式不能解脱,便不能转身,何得从第二解脱?接着还说:第二解脱不成,再翻身作翻花舞袖,以求第三解脱。未免有妄解陈式拳法之嫌。
2、拗步斩手式名考释见前。
我因此式是拗步右转的,所以加“拗步”二字,以别于上式的左转顺步着法。
要领:此式也只有两个动作。眼法先右后左;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上式的右后虚步变左独立步、右小盘步;手法包括右侧棚、右上引左下打等法。
(二十)翻花舞袖类
1、翻花舞袖式名考释:
式名是说明形象的。练起来两臂左右上下前后回旋而舞。如果穿上长袖衣服,确能表现出“袖舞踊跃”的姿态;并且由于身步也随手翻转,类似鱼龙穿浪翻花之状。式中步法转换也有虚实之分,应注意双足下落时要先左后右地震落,如今练此式者,在跳起下落时,往往双足同落。这种配合,是错误的。
要领:此式有两个练法。 一是原来学的动作,二是我从教学中新创的练法。
前者为四个动作。眼法以左为主;身法先左左、后右右;步法从斩手一式的震脚发劲后,便跃起在空中旋转360°,落地为右侧马步,为第一动作。第二动作是转身后左足落实,再出右步,继续左转提起右足与左足并立,再出左步为第三、四动作。因连翻纵跃,青年较为适应,这是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练法是一九五六年我教七旬老人张伯麟时,为适应他的身体情况而创造的。它共分六个动作,只需随身转,不须纵跳,较为和缓。今先介绍四个动作。
眼法从斩手的向右转而向左,跃后落步又转而向右,再由右前方,转向左前方;身法左、左、左、右凡四转;步法跃起在空中旋转360°,落下成右侧马步,提右足成左独立步,落右足成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左旋棚、左捋、右收棚、左合棚等法。
2、翻花舞袖第二练法式名考释:
要领:眼法从一、二动作转向左方,三至六动作均向右前方;身法左、左、左、左、右、右凡六转;步法从上式斩手的右小侧马步变左小半盘步、右小侧马步、右侧马步、左独立步、并步、左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右下挤、左转棚、左双捋、右收棚、右转棚、左合棚等法。
3、二路第二翻花舞袖式名考释:
要领:此式共六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转向右前;身法右、左左、右凡四转;步法从前式劈架子的左半马步变左前虚步、右侧马步、并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退左步棚、进右步捋、收右步棚、进左步捋等法
二路海底翻花式名考释:
式名属象形。因两手随身一上一下地左右旋转,类似波浪的翻滚,这个动作在一路拳右转身蹬脚下面已有此式,二路也是衔接在右冲之后,本是过渡动作,无有式名。《陈式太极拳》出版,我方见到著者为二路起了不少新名,我采取其合理的式名用之。
要领:此式只两个动作牛奶 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为左独立步;手法先收棚、后右开棚反拿。
逆缠是合劲,顺缠是开劲。所以用逆缠合棚、顺缠开棚来应付对方着法的变化。必须注意方向变化的角度,要分毫不差;而掌握应变的时间尤须注意,要尽力做到不差分秒。方向与时间的配合,是陈式太极拳任何着法动作都应密切注意的。

陈式太极拳式名考释、动作、着法要领说明相关推荐

  1.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精要

    发表日期:2004年12月30日      作者:洪均生   已经有277位读者读过此文 习练体悟.思辨剖析 眼法 眼,是传达意志.指挥全身因敌变化的器官,又是负责观察敌情和地形以便能进攻退守的器官, ...

  2. 陈式太极拳的练习步骤与方法

    陈式太极拳的练习步骤与方法 (一)熟练套路 明确姿势 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结构 .初学时主要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 ...

  3. 圆转随意运鸿蒙,解析陈式太极拳的螺旋缠丝劲——陈式太极拳

    发表于 01-11 625 次查看 诗曰:一. 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果然认得环中趣,辗转随意见天真. 二. 阴阳无始又无终,来往屈伸寓化工.此中消息真渗透,圆转随意运鸿蒙. 这是陈式太极拳 ...

  4. 计算机学硕专业课可以自学吗,考研专业课怎么考?高效复习法三条就够!

    原标题:考研专业课怎么考?高效复习法三条就够! 充足的睡眠可以使你一天精力旺盛,状态在线.好的方法可以使学习更加有效,今天从考研专业课怎么考出发,总结三条高效复习法,帮助大家有效进行考研备考! 202 ...

  5. 基于Frenet优化轨迹的⾃动驾驶动作规划⽅法

    来源丨 深蓝AI 点击进入->3D视觉工坊学习交流群 动作规划(Motion Control)在⾃动驾驶汽⻋规划模块的最底层,它负责根据当前配置和⽬标配置⽣成⼀序列的动作,本⽂介绍⼀种基于Fre ...

  6. 陈式太极拳小架一路拳谱(陈鑫拳架)

    陈鑫拳架 六十四式三段十三势分节 六十四式的英文译名按香港出版的 CHEN STYLE SHADOW BOXING(TAJIJUAN) 第一段 为第一至五势 第一势 只一势 言太极阴阳之理 预备势 p ...

  7. 《弹丸论破·希望学园与绝望高中生》:浅谈颠覆性的推理动作玩法

    <逆转裁判>&<雷顿教授>&<弹丸论破> 颠覆了文字冒险类型的佼佼者 2001年的10月份,卡普空的<逆转裁判>横空出世,颠覆了文字冒险 ...

  8. 数据结构 树的链式存储(二叉表示法)

    //树的链式存储--二叉表示法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typedef str ...

  9. Swift变量名的一种玩法

    大熊猫猪·侯佩原创或翻译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觉得写的不好请多提意见,如果觉得不错请多多支持点赞.谢谢! hopy ;) 是的,Swift的变量名可以用任何合法的Unicode字符,这 ...

  10. 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_昭通2020名师助考? 丨掌握控制变量法轻松搞定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

    当某个物理量由几个因素共同决定时,为了分别得出它与各个因素的关系,我们采用控制几个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的实验探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实验结论,一般表述为:当××一定时,××与× ...

最新文章

  1. httpClient学习的初步认识
  2. c语言无符号中符号什么意思,C语言中无符号与有符号及相加问题
  3. Atitit。DD dragdrop拖拽功能c#.net java swing的对比与实现总结
  4. 以独占方式锁定此配置文件失败.另一个正在运行_JVM深入解析:运行时数据区+HotSpot+JMM+堆+GC+JVM优化+类加载
  5. Windows注册表操作基础代码
  6. javaee 中文帮助文档_从中游公司跳槽阿里必知:K8s、Nginx、Redis、微服务面试文档...
  7. 张量网络机器学习:最近的进展和前沿,109页ppt
  8. GitHub改为token验证后,如何提交代码?
  9. CCF201312-3 最大的矩形(解法二)(100分)(废除!!!)
  10. 无法写入最后一个_手机资讯:iPhone 扩容机能否进行刷机刷机后无法激活怎么办...
  11. 北航的计算机与技术专业如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北航的这个专业怎么样
  12. 5101是多大的电阻_贴片电阻1206-5101(5.1K) 1206
  13. 开启和关闭Windows远程管理(WinRM)
  14. 【转载 | 强化学习】Curriculum Learning和Self-paced Learning的相关知识及应用
  15. 用户需求管理 - KANO模型
  16. 产品经理,该如何做好「自己」这款产品?
  17. 富文本编辑器mavon-editor文章回显
  18. Stetman读paper小记:BackdoorBench - A Comprehensive Benchmark of Backdoor Learning
  19. win7系统下u盘安装linux系统,Win7下U盘安装CentOS-7-x86_64-DVD-1503-01(入门版)
  20. 夕颜的python笔记003

热门文章

  1. 桌面管理 | Windows自带工具
  2. Verilog 练习 7段数码管译码器
  3. Waiter,Servant, Attendant的区别
  4. Why、When的疑问代词_22
  5. html如何在背景的基础上添加文字,如何创建背景图片并在其上添加文字
  6. ITSM基础框架开发维护指南
  7. 一个华为人在华为工作十年的感悟 --徐家骏
  8. 单片机2017福建省中职省赛_我院学子在2017年福建省合泰杯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中再获佳绩...
  9. 关于mscorsvw.exe
  10. SpringBoot的@Value注解设置默认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