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搞网络这一块的时候,看到了 100Base-T、100Base-TX 等这些东西,在 IEEE802.3 中,也到处是这些词。大体了解了一下,下面是正文。

  以太网采用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监听多路存取和冲突检测)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局域网技术,最初由 Xerox 公司于 1975 年研制成功,1979 年 7 月~1982 年间,由 DEC、Intel 和 Xerox 三家公司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规范 DIX,以此为基础形成的 IEEE802.3 以太网标准在 1989 年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在 20 多年中以太网技术不断发展,成为迄今最广泛应用的局域网技术,产生了多种技术标准。

  这些名字都是不同时期的以太网标准,标准名字来源于所使用的物理介质,下面先拆解一下这类名词:

  • 10/100/1000: 数字 100 用单位 MHz (Megahertz) 表示网线设计的频率。即 100MHz。MHz 的值越大,网线所支持的速度就越快。如果你尝试将这种类型的网线用于更高的频率(和速度)中,那么它将不工作或者变得极为不可靠。100 MHz 以每秒 100Mbit 的速度传输,这在理论上指的就是12Mbps。然而,在实际中,可能还无法获得超过 4Mbps。
  • BASE: BASE 是英文 baseband 的缩写,指的就是基带。表示没有使用频分复用或者其它频率转换技术,每一个信号在一个单一频率上完全控制线缆。
  • 数字T/F/C等: 一般数组表示传输长度;T 代表承载信号的物理介质是双绞线缆(分为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非屏蔽双绞线)和STP(Shielded Twicted Pair,屏蔽双绞线)),在这里每一对传送信号的双绞线互相缠绕以 (FEXT 和 NEXT 之间) 减少电磁干扰和串扰;F 表示光纤
  • 最后的字母或数字(4/X等): 在同一种传送速率下有多种不同的标准,它们之间以一个字母或数字跟随 T/F/C 之后的方式来区隔(例如 TX)。它显示了网线的结构并指出包含的绞线对的数量。某些高速标准使用同轴电缆,则分配代号为 CX。

10base5

  10BASE5(也被称为 thick Ethernet or thicknet)是以太网的第一个商用变体。10BASE5 的名称来源于物理介质的几个特征:10 指的是其 10Mbit/s 的传输速度; BASE 是基带信号的缩写(与宽带相反),5 代表最大段长度为 500 米(1600英尺)。

  使用直径 10mm 的 50 欧姆粗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总线拓扑结构,站点网卡的接口为 DB-15 连接器,每个网段允许有 100 个站点,每个网段最大允许距离为 500m,网络直径为 2500m,既可由 5 个 500m 长的网段和 4 个中继器组成。

利用基带的 10M 传输速率,采用曼彻斯特编码传输数据。 该系统在安装和维护上难度较大。该部分在最新的 IEEE Std 802.3™-2015 的 SECTION 1 的 Clause 8 有详细的介绍。

从 2003 年开始,IEEE 802.3 已经不再使用这个新安装标准。

10Base2

  10BASE2(也被称为 cheapernet,thin Ethernet,thinnet 和 thinwire)是以太网的变体,使用以 BNC 连接器端接的***细同轴电缆***。为降低 10base5 的安装成本和复杂性而设计的。

  10BASE2 这个名字来源于物理介质的几个特性:10 来自 10 Mbit/s 的传输速度; BASE 代表基带信令;2 代表最大段长度接近200米(实际最大长度为185米)。

  其使用廉价的 R9-58 型 50 欧姆细同轴电缆,总线拓扑结构,网卡通过 T 形接头连接到细同轴电缆上,末端连接 50 欧姆端接器;每个网段允许 30 个站点,每个网段最大允许距离为 185m,仍保持 10Base5 的 4 中继器 / 5 网段设计能力,允许的最大网络直径为5x185=925m。

  利用基带的 10M 传输速率,采用曼彻斯特编码传输数据。与 10base5 相比,10Base2 以太网更容易安装,更容易增加新站点,能大幅度降低费用。该部分在最新的 IEEE Std 802.3™-2015 的 SECTION 1 的 Clause 10 有详细的介绍。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这是占主导地位的 10 Mbit/s 以太网标准
此 MAU 不建议用于新安装。 自 2011 年 9 月以来,该部分不再考虑维护变更。

10base-T(涵10BASE-Te)

  标准的通用名称来源于物理媒体的各个方面。 前导号码(10BASE-T中的10)是指以 Mbit/s 为单位的传输速度。 BASE 表示使用基带传输。 T 表示双绞线(Twisted pair cables),每个信号的一对导线绞合在一起以减少对之间的电磁干扰和串扰。 对于相同传输速度有几种标准的情况下,它们通过 T 之后的字母或数字来区分,例如 TX,指的是编码方法和通道数量,后面介绍。

  这是 1990 年通过的以太网物理层标准。使用***两对非屏蔽双绞线***,一对线发送数据,另一对线接收数据,用 RJ-45 模块作为端接器,星形拓扑结构,信号频率为 20MHz,必须使用 3 类或更好的 UTP 电缆;布线按照 EIA568 标准,站点 - 中继器 和 中继器 - 中继器的最大距离为 100m。保持了 10base5 的 4 中继器 / 5 网段的设计能力,使 10base-T 局域网的最大直径为 500m。10Base-T 的集线器和网卡每 16 秒就发出“滴答”(Hear-beat)脉冲,集线器和网卡都要监听此脉冲,收到“滴答” 信号表示物理连接已建立,10base-T 设备通过 LED向网络管理员指示链路是否正常。

  双绞线以太网是以太网技术的主要进步之一,此前的以太网都是使用同轴电缆,自此以后,双绞线正式取代同轴电缆走上了历史舞台。10base-T 因为价格便宜、配置灵活和易于管理而流行起来,现在占整个以太网销售量的 90% 以上。 该部分在最新的 IEEE Std 802.3™-2015 的 SECTION 1 的 Clause 14 有详细的介绍。

10base-F

  10base-F 是使用光缆的以太网,使用双工光缆,一条光缆用于发送数据, 另一条用于接收;使用 ST 连接器,星形拓扑结构;网络直径为 2500m,定义了 4 种不同的规范,分别对应于最新的 IEEE Std 802.3™-2015 的 SECTION 1 的 Clause 15, Clause 16, Clause 17, and Clause 18

10Base-FL

  L 是 Link 的缩写,10BASE-FL 是以太网光纤上最常用的 10BASE-F 规范。 在 10BASE-FL 中,FL 代表光纤链路。 它取代了原始的光纤中继器链路(FOIRL)规范,但保留了与基于 FOIRL 的设备的兼容性。 支持的最大段长度为 2000米,与 FOIR L设备混合时,最大段长度限于 FOIRL 的1000米。

注意 - 不建议将此 MAU 用于新安装。 自 2003 年 9 月以来,本条款不再考虑维护变更。
如今,10BASE-FL 很少用于网络,并已被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 100 千兆位以太网标准所取代。

10Base-FB

  B 为 Backbone 的缩写,是用来说明一个同步信令骨干网段,用于在一个跨越远距离的转发主干网系统中将专用的 10Base-FB 同步信令中继器连接在一起。单个 10base-FB 网段最长可达 2000m。

注意 - 不建议将此 MAU 用于新安装。 自 2011 年 9 月以来,本条款不再考虑维护变更。

10Base-FP

  P 为 Passive 的缩写,是用来说明点对点的连接方式,一个网段的长度可达 500m。一个光缆无源星形耦合器最多可连接 33 台计算机。这形成了一个以信号耦合器为中心的星型网络。 没有已知的设备实现了这个标准。

100base-T

  又称 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是许多以标称速率 100Mbit/s(较早的以太网速度为 10Mbit/s)传输流量的以太网标准的统称。在快速以太网标准中,100BASE-TX 是最常见的。

  名称中的 “100” 是指 100Mbit/s 的传输速度;而 “BASE” 是指基带信令; 破折号后面的字母(“T”或“F”)是指承载信号的物理介质(分别为双绞线或光纤);而最后一个字符(“X”,“4”等)指的是使用的行代码方法。 快速以太网有时被称为100BASE-X,其中 “X” 是 FX 和 TX 变体的占位符。

  1995 年 5 月正式通过了快速以太网 100Base-T 规范,即 IEEE 802.3u 标准,是对 IEEE802.3 的补充。与 10base-T 一样采用星形拓扑结构,但 100Base-T 包含 4 个不同的物理层规范, 并且包含了网络拓扑方面的许多新规则。 对应于最新的 IEEE Std 802.3™-2015 的 SECTION 2:

在实际使用中,100 Base-T 有时候用于指 100Base-TX 网线规格。

100Base-T4

  100BASE-T4 是快速以太网的早期实现。 它需要四对铜质双绞线,但这些双绞线只需要是 3 类而不是 TX 所要求的 5 类。 一对保留用于发送,一个用于接收,其余两个将通过协商切换方向。

  100Base-T4 是为了利用大量的 3 类音频级布线而设计的。信号频率为 25MHz,因而可以使用数据级 3、4 或 5 类非屏蔽双绞线,也可使用音频级 3 类线缆。最大网段长度为 100m,并且在节点间的最小长度是 2.5 米。采用 EIA568 布线标准;由于没有专用的发送或接收线路,所以***100Base-T4 不能进行全双工操作***; 100base-T4 采用比曼彻斯特编码法高级的多的 6B/6T 编码法。

  100BASE-T4 未被广泛采用,但为其开发的技术被用于 1000BASE-T。对应于最新的 IEEE Std 802.3™-2015 的 SECTION 2 的 Clause 23:

注 - 不建议将此 PHY 用于新安装。 自 2003 年 9 月以来,本条款不再考虑维护变更。

100Base-X

  最新的 IEEE Std 802.3™-2015 的 SECTION 2 的 Clause 24 规定了一系列 100 Mb/s 物理层实现共同使用的物理编码子层(PCS)和物理媒体附加(PMA)子层,统称为 100BASE-X。 目前在这个系列中有两个实施例:100BASE-TX 和 100BASE-FX。 100BASE-TX 指定通过两对双绞线5类电缆进行操作。 100BASE-FX 指定通过两根光纤进行操作。 对应于最新的 IEEE Std 802.3™-2015 的 SECTION 2 的 Clause 24:

100Base-TX

  使用两对 5 类非屏蔽双绞线或 1 类屏蔽双绞线,一对用于发送数据,另一对用于接收数据,最大网段长度为 100m,布线符合 EIA568 标准;采用 4B/5B 编码法,使其可以 125MHz 的串行数据流来传送数据;其支持全双工, 使用 MLT-3(多电平传输-3)波形法来降低信号频率到 125/3=41.6MHz。***100Base-TX 使 100Base-T 中使用最广的物理层规范。 *** 对应于最新的 IEEE Std 802.3™-2015 的 SECTION 2 的 Clause 25。

100Base-FX

  100BASE-FX 是光纤上的快速以太网版本。 它使用通过两根光纤传输的 1300 纳米近红外(NIR)光波长,一根用于接收(RX),另一根用于发送(TX)。 对于半双工连接(为了确保检测到碰撞),最大长度为 412 米(1,350英尺),对于全双工多模光纤,最大长度为 2 千米(6,600英尺)。 100BASE-FX 使用与 100BASE-TX 相同的 4B/5B 编码和 NRZI 线路代码。 100BASE-FX 应使用 SC,ST,LC,MTRJ 或 MIC 连接器,SC 是首选。

  使用多模(62.5 或 125um)或单模光缆,连接器可以是 MIC/FDDI 连接器、ST 连接器或廉价的 SC 连接器;最大网段长度根据连接方式不同而变化,例如:对于多模光纤的交换机-交换机连接或交换机-网卡 连接最大允许长度为 412 m,支持全双工模式,如果是全双工链路,则可达到 2000m。100Base-FX 主要用于高速主干网,或远距离连接,或有强电气干扰的环境,或要求较高安全保密链接的环境。

对应于最新的 IEEE Std 802.3™-2015 的 SECTION 2 的 Clause 26。

100Base-T2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只用 2 对 3 类 UTP 线就可以传送 100Mbps 的数据,因而针对 100Base-T4 不能实现全双工的缺点,IEEE 开始制定 100Base-T2 标准。100Base-T2 采用 2 对音频或数据级 3、4 或 5 类 UTP 电缆,一对用于发送数据,另一对用于接收数据,可实现全双工操作;采用 RJ45 连接器,最长网段为 100m,符合 EIA568 布线标准。采用名为 PAM5x5 的 5 电平编码方案。

对应于最新的 IEEE Std 802.3™-2015 的 SECTION 2 的 Clause 32:

注 - 不建议将此 PHY 用于新安装。 自 2003 年 9 月以来,本条款不再考虑维护变更。

100BASE-T1

  100BASE-T2 没有被广泛采用,但为其开发的技术被用于 1000BASE-T。100BASE-T1 在 IEEE 802.3bw-2015 条款 96 中标准化的 100BASE-T1 中,​​数据通过单个铜线对传输,每个符号 3 位(PAM3)。 它仅支持全双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 双绞线电缆需要支持 66 MHz,最大长度为 15 米。 没有定义特定的连接器。 该标准适用于汽车应用,或者快速以太网将被集成到其他应用中。 在 IEEE 标准化之前,它已被开发为 BroadR-Reach。

  ***自动协商模式:***在 100Base-T 问世以后,在以太网 RJ-45 连接器上可能出现的信号可能是 5 种以上不同的以太网信号(10Base-T、10base-T 全双工、100base-TX、100Base-TX 全双工或 100Base-T4)中的任一种。为了简化 管理,IEEE已 推出了 Nway(IEEE 自动协商模式),它能使集线器和网卡知道线路另一端能有的速度,把速度自动调节到线路两端 能达到的最高速度(优先的顺序为:100Base-T2 全双工,100Base-T2,100Base-TX 全双工,100Base-T4,100Base-TX,100Base-T 全双工,10Base-T)。这是增强型的 10Base-T 链路一体化信号方法,并与链路一体化反向兼容。这种技术避免了由于信号不兼容可能造成的网络 损坏。具有这种特性的装置仍允许人工选择可能的模式。

  千兆以太网技术有两个标准:IEEE802.3z 和 IEEE802.3ab。IEEE802.3z 制定了光纤和短程铜线连接方案的标准(1000BASE-X)。IEEE802.3ab 制定了五类双绞线上较长距离连接方案的标准(1000BASE-T)。

1000BASE-X

  IEEE802.3z 定义了基于光纤和短距离铜缆的 1000Base-X,采用 8B/10B 编码技术,信道传输速度为 1.25Gbit/s,去耦后实现1000Mbit/s 传输速度。

IEEE802.3z 具有下列千兆以太网标准。

1000BASE-CX

1000BASE-X 在特制的屏蔽电缆传输的接口规格(参见 IEEE 802.3 Clause 39.)屏蔽类双绞线,传输距离 25 米。

1000BASE-LX(long wavelength laser)

  1000BASE-X 采用单模或多模长波激光器的规格(参见 IEEE 802.3 Clause 38.)。采用直径为 62.5um 或 50um 的多模光纤时,工作波长范围为1270-1355nm,传输距离为 550m;采用直径为 9um 或 10um 的单模光纤,工作波长范围为 1270-1355nm,传输距离为5km 左右。

1000BASE-SX(short wave-length laser)

  1000BASE-X 采用多模短波激光器的规格(参见 IEEE 802.3 Clause 38.)。只支持多模光纤,可以采用直径为 62.5um 或 50um 的多模光纤,工作波长为 770-860nm,传输距离为 220-550m。

1000BASE-T

采用四对五类平衡电缆的1000 Mb/s 物理层规格 (参见 IEEE 802.3 Clause 40.)。与10Base-T、100Base-T完全兼容。

转载:Network 之三 Ethernet(以太网)物理介质(10Base、100Base-T、100Base-TX等)介绍相关推荐

  1. Network 之三 Ethernet(以太网)物理介质(10Base、100Base-T、100Base-TX等)介绍

      在搞网络这一块的时候,看到了 100Base-T.100Base-TX 等这些东西,在 IEEE802.3 中,也到处是这些词.大体了解了一下,下面是正文.   以太网采用 CSMA/CD(Car ...

  2. CAN总线和Ethernet以太网的接线对比

    物理层主要特性对比: CAN总线 单信道 两芯 差分信号 CAN_H CAN_L 半双工 CSMA/CA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 冲突避免 遇到冲突,高优先级继续发送,低优先级退出 Ethernet 双 ...

  3. 【HIMI转载推荐之三】基于Cocos2dx引擎UI扩展引擎包[cocos2d-x-3c]

    [前言点评] 此篇主要作者:jason-lee-lijunlin  基于Cocos2d-x引擎进行封装的UI框架的扩展包. 此文章Himi已经仔细看过,总体来说是篇很好的文章,是给使用-x引擎的童鞋们 ...

  4. 【HIMI转载推荐之三】新手教程之如何向APP STORE提交应用

    当你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开发出了自己的App,下一步就是向App Store提交应用了,这时应该如何操作呢?我的App真的准备好提交了?我敢肯定这些问题将会浮现在你的脑海.基于这篇教程,我将告诉你一个完整 ...

  5.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冗余功能及发展历程介绍

    由于工业环境对工业控制网络可靠性能的超高要求,工业以太网的冗余功能应运而生.从快速生成树冗余(RSTP).环网冗余(RapidRing)到主干冗余(Trunking),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特点.报警. ...

  6. 以太网 VLAN数据帧格式、交换机接口类型介绍、u和t的区别和作用

    2.8.2 以太网 VLAN(VLAN数据帧格式.交换机接口类型) 原始的以太网数据帧没有802.1QTag字段,在网络中进行转发的时候能够被主机接收.解封查看. 而一但有了802.1Q Tag字段的 ...

  7. Network 之一 国际标准组织介绍、互联网/因特网、以太网概念区分、协议标准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时,互联网.以太网.因特网.万维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这些概念常常对理解计算机网络造成很大的困扰.并且在很多文章中,这些概念经常被混为一谈.但是当我们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时就会 ...

  8. Network 之五 TCP/IP 协议族、工作流程、常用协议格式

      最近工作需要搞网络相关的内容,由于之前对网络了解比较少,因此开始重点学习一下网络相关的各种知识.博文中的有些内容来自于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互联网上我认为的重点知识的记录,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

  9. 计算机常用英语术语、词汇表(上)

    Computer Vocabulary In Common Use 一.硬件类(Hardware) 二.软件类(Software) 三.网络类(Network) 四.其它 CPU(Center Pro ...

最新文章

  1. WinCE项目应用之车载导航
  2. 2017.04.15【NOIP2017提高组】模拟赛B组 T2:渡河
  3. Storm入门之第一章
  4. Python装饰器执行顺序详解
  5. javascript中常用数组函数
  6. 1-3-顺时针旋转矩阵
  7. Opencv visual studio c++ 环境搭建
  8. 41.进程池--Pool
  9. JQuery根据值设置radio选中
  10. 初学JAVA——方法重载练习
  11. android 代码 华为 os,Android | 带你零代码实现安卓扫码功能
  12. whose view is not in the window hierarchy
  13. JS实现实时显示时间
  14. 运用ECharts展示股票k线图
  15. Xcode6 安装 IOS7.1 Simulator
  16. PhoneGap 微信插件 for iOS
  17. Python【词云】《长恨歌》
  18. 苹果12轻点背面不灵敏如何解决
  19. 超实用后台UI模板有这些就够了!(三)
  20. WinRAR突现骇人漏洞,官方:没必要修复

热门文章

  1. java rsa sha1_将SHA1和RSA与java.security.Signature和MessageDigest和Cipher结合使用
  2. NOIP2014提高组A.石头剪刀布
  3. Lucas定理与扩展Lucas
  4. 侠客行:一技压身,天下行走
  5. 循环和switch语句中的continue、break
  6. win10家庭版打不开组策略的解决方法和彻底关闭病毒和威胁防护
  7.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笔记-应用层-P2P应用
  8. 如何在 Linux 中找出内存消耗最大的进程
  9. matlab tic toc 分段计时,Python模仿matlab的tic/toc计时
  10. 《SpringCloud Alibaba 微服务架构》专题(二十一)-Seat简介与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