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计算机视觉工坊”,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编辑丨小木从

图片来自网络

一、采访背景简介

每两年增选一次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17日(2011年)一经公布,314位候选人锐减为145位,淘汰过半。时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享誉海内外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是美国著名大学的终身讲席教授。

回国就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

而他在博客中最新表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落选如此牵动人心是公众对科学公信力的质疑吗?院士又能否代表中国科学的最高境界?对此,饶毅接受了中央台记者车丽的独家专访。

饶毅发布的“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文一上午点击量就将近2万次,这是历次院士增选中少有的现象。昨天(2011年8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公众的质疑远远超出了饶毅落选本身,人们更关注的或许是何时可在制度透明、规则明确的环境里轻松地生活。”

二、采访文字实录

图片来自网络

主持人:这次中科院增选院士的第一轮评选,其实落榜的占到一半以上,可是您的落选却让很多网友和业界人士鸣不平,他们觉得很意外,作为当事人,您怎么看呢?

饶毅: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虽然有可能有需要改革的部分,但可能还会在很长时间内存在,跟行政权利是一个平衡。我不主张其他人表态不参选。行内,特别是生命科学界,里面的人都知道问题在哪里,不可能是学术的事情。有些人可能会说(落选是因为)我多说话,有一点这个因素,但不是绝对的因素

主持人:在您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落选呢?

饶毅:我觉得首当其冲,别人对我们这一群人回来感到不安、不自在。有一个人说是老院士反对我们,我觉得绝大多数老院士非常支持我们,反对我们的主要是比我年资低的人。我是78级大学生,我的实验室是1994年成立的。在生物(科学)里,1994年以后在中国(设立)实验室的这些人做院士比较多。

图片来自网络

主持人:我注意到您发博客说,(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而您自己说这个博客3月就写好了,只是刚刚发出来,这是您真实的想法吗?为什么隔了将近半年您才发布呢?

饶毅:我只写了这一个,并不是写了两个版本,一个当选的,一个不当选的。我已经猜到(落选)这个事情。我这个人我说什么就做什么,不希望跟别人搞黏黏糊糊的关系。有正常的关系,对工作好,对私人也好。

至于饶毅没有当选的原因,记者咨询了中科院,工作人员表示,这次评选都是院士们在做独立的评选,也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然而,院士论文抄袭、科研经费分配不公、项目评审不够公开透明等等……正是由于中国科学界近年来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才让公众有了猜想的空间和理由。也才出现了种种尴尬: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但学术风气和学术水平并不令人满意,自主创新能力还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

图片来自网络

主持人:从1996年起,您的博客中介绍了许多个中国科学家的情况,在您看来 “院士”可以代表“科学”的最高境界吗?

饶毅:中国科学界里,院士代表了很多不错的(科研人员)。有两个人可以得诺贝尔奖金,但在中国都不是院士,连提名都没有。他们的工作很重要,是过去一个世纪里,在重要现代科学研究里,做得非常突出的两个例子。有很多院士比他们的工作差得很远。

做科学一定要对科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有追求,而不是以当选什么为追求。在中国科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学没有兴趣。

主持人:现在,科学界很多人在追求论文数量,学术头衔等等,可是2006年、2009年、2010年,您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有什么理由让您如此不同呢?

饶毅:做研究的论文都是要发表的,但有时快有时慢。你不要着急,要先为你最重要、最好的工作努力

图片来自网络

主持人: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提到目前中国科学界“腐蚀精神、阻碍创新” 您认为这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

饶毅:在中国科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学没有兴趣。如果对科学(有兴趣),就很想听报告,很想看科学杂志。可是,在生命科学界,有相当好的国外的重要科学人物来作有趣的科学报告的时候,全国90%老师、教授、研究员不参加,参加的都是学生。这就说明这些老师一(对科学)没有兴趣。有些人很有趣,只有中国院士作学术报告,他才一定去听,露个脸希望人家认识他,下次给他投票。

主持人:在未来的科学界,您打算怎样来发展自己的科学研究,站在什么角度上以及您想做什么样的科学家呢?

饶毅:科学家是要做出有意义、很有趣的工作。科学研究外界对我没有影响,北大对我很支持,国家对我们很支持。我自己的研究是做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的,有一些简单的就是怎么打架,为什么社交,为什么选择对象,我们都能在动物领域做实验。我们这方面可以提高,可以和学生一起把这些方面做得很好,现在做的很有趣。

90年前的五四运动时期,前辈们就曾提出“今日之急务,莫如科学精神之普及”。饶毅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这个话题时饶有兴致,他说自己的科学理想是“做出有意义同时很有趣的工作”。

中科院发布公告称,“中国科学院学部是严肃严谨之科学荣誉团体,一旦发现并查实有不正当行为者,将严肃处理,欢迎社会各界监督。”其实,只有一个充满公信的科学界,才能让公众期待它的创造力,也才能使得科技工作不仅有意义同时有趣。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于中国广播网,仅做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虫友们下方留言区评论,共同探讨与交流~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

下载1

在「计算机视觉工坊」公众号后台回复:深度学习,即可下载深度学习算法、3D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框架、目标检测、GAN等相关内容近30本pdf书籍。

下载2

在「计算机视觉工坊」公众号后台回复:计算机视觉,即可下载计算机视觉相关17本pdf书籍,包含计算机视觉算法、Python视觉实战、Opencv3.0学习等。

下载3

在「计算机视觉工坊」公众号后台回复:SLAM,即可下载独家SLAM相关视频课程,包含视觉SLAM、激光SLAM精品课程。

重磅!计算机视觉工坊-学习交流群已成立

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可申请加入3D视觉工坊-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 微信交流群,旨在交流顶会、顶刊、SCI、EI等写作与投稿事宜。

同时也可申请加入我们的细分方向交流群,目前主要有ORB-SLAM系列源码学习、3D视觉CV&深度学习SLAM三维重建点云后处理自动驾驶、CV入门、三维测量、VR/AR、3D人脸识别、医疗影像、缺陷检测、行人重识别、目标跟踪、视觉产品落地、视觉竞赛、车牌识别、硬件选型、深度估计、学术交流、求职交流等微信群,请扫描下面微信号加群,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例如:”3D视觉 + 上海交大 + 静静“。请按照格式备注,否则不予通过。添加成功后会根据研究方向邀请进去相关微信群。原创投稿也请联系。

▲长按加微信群或投稿

▲长按关注公众号

3D视觉从入门到精通知识星球:针对3D视觉领域的知识点汇总、入门进阶学习路线、最新paper分享、疑问解答四个方面进行深耕,更有各类大厂的算法工程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此同时,星球将联合知名企业发布3D视觉相关算法开发岗位以及项目对接信息,打造成集技术与就业为一体的铁杆粉丝聚集区,近2000星球成员为创造更好的AI世界共同进步,知识星球入口:

学习3D视觉核心技术,扫描查看介绍,3天内无条件退款

圈里有高质量教程资料、可答疑解惑、助你高效解决问题

觉得有用,麻烦给个赞和在看~  

回顾:饶毅教授的一次采访相关推荐

  1. 推荐北大饶毅教授的《生物学概念与途径》课程(慕课视频+讲义)

    课程概述 <生物学概念与途径>课程由饶毅教授从2008年始于北京大学设立并主持,面向所有大学生.研究生,目的是让年轻的学生了解生物学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概念是如何提出的,一些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

  2. 饶毅教授:中国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研究生的问题,很多博士不合格

    本文来源:饶议科学.募格学术  作者:饶毅教授 研究生硕博分流 目前中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得到重视:中国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研究生的问题,很多博士不合格,发表没有意义的文章(或者有意义但 ...

  3. 饶毅教授对非升即走的思考

    来源:公众号饶毅科学 作者:饶毅 前言 饶先生从终身轨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为大家科普了什么是非升即走的预聘制,非常值得一读. 关于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引用文章中的言论: "所谓华中某校 ...

  4. 饶毅教授纵论“科学家的九个层次”;看到最后一句,终于绷不住了

    撰文 丨 饶毅 编辑 丨 Henry A,科学家的层次 一流:对人类文明有影响的科学家: 二流:研究超过一般诺奖水平,而被优秀科学家所长期赞誉,影响长远: 三流:研究达到诺贝尔奖平均水平,本学科出类拔 ...

  5. 2021北大生命科学院饶毅教授毕业致辞

    在祝福裹挟着告诫呼啸而来的毕业季,请原谅我,不敢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因为历史不幸的记载着有人的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 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 ...

  6. 北大教授饶毅500余字毕业典礼致全文

    饶毅:做自己尊重的人 含标点,535字!北大201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教师代表饶毅教授的这一份致辞,堪称中国最高学府的最短毕业典礼致辞,更赢得3'56内的9次满场热烈掌声. (北大2015年本科生毕业 ...

  7. AI英雄 | 八问机器学习泰斗Jordan教授:AI其实并不神奇

    关注网易智能,聚焦AI大事件,读懂下一个大时代! 出品| 网易智能(公众号 smartman163) 期号| AI英雄-第109期 作者| 小羿 薛雅芹 近日,由松鼠AI.IEEE.雷锋网联合举办的& ...

  8. 复旦教授:在一般院校里,我可能连当副教授都不够格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来源:<中华读书报>专访姚大力教授文章 姚大力,现任 ...

  9. 刚刚!饶毅再次撰文,回应耿美玉,称其未遵守学术规范

    点击上方"AI遇见机器学习",选择"星标"公众号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研究生v 近日,饶毅教授在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题为Omission o ...

  10. 耿美玉起诉饶毅名誉侵权,法院判了!驳回请求,但对饶毅方也应给予批评

    判了!驳回原告耿美玉诉饶毅的诉讼请求,双方属于学术争议,不构成侵犯名誉权,但饶毅确实存在言辞过激.方式方法不当等问题,应给予批评. >>>> 一审判决来了! 耿美玉诉饶毅名誉侵 ...

最新文章

  1. 统计之都统计分析和R语言方面的图书
  2. AndroidManifest.xml配置文件属性详解
  3. python字母后移5位加密_LabView对字符串进行加密,规则是每个字母后移5位,例如A变为F,b变为g,x变为c,y变为d…...
  4. zz 聊聊并发(一)
  5. [导入]从函数RND的使用想到的!
  6. 工作中常用到的 Spring 依赖管理技术盘点
  7. centos 安装jdk_新Jenkins实践-第2章 JENKINS SERVER的安装部署方式
  8. python与开源_Github上Top20 Python与机器学习开源项目推荐
  9. 3 个 Zabbix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10. 怎样在Git码云上上传项目
  11. VM虚拟机安装及安装Windows系统
  12. 基于特征子空间的波束形成算法原理介绍及MATLAB实现
  13. 通过电脑重置解决小米笔记本巨卡无比的问题
  14. 一加7使用adb强制90hz时遇到的问题
  15.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18-背包问题
  16. R语言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召回率和精确度作为选型标准的华夫图案例
  17.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系列解读一:如何判断出海企业是否受GDPR管辖?
  18. C++第一讲——Demon和Angela的魔法之旅
  19. sdl+ffmpeg视频播放器
  20. 反掩码、掩码、通配符

热门文章

  1. 文件权限管理命令chmod,chown与文本搜索命令grep
  2. 【BZOJ 3990】 [SDOI2015]排序
  3. easyui 分页保存checkbox的选中状态
  4. WPF使用中知识点总结一
  5. 《Advanced .NET Debugging》 读书笔记 Listing 5-6: Pining的简单示例
  6. [转]六步使用ICallbackEventHandler实现无刷新回调
  7. sql server从数据库导出导入教程
  8. uniapp监听PDA激光扫描
  9. java 常用缓存描述
  10. jQuery命令汇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