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用到:

Numpy库

Pandas库

手写识别数据 下载地址

数据说明:

数据共有785列,第一列为label,剩下的784列数据存储的是灰度图像(0~255)的像素值 28*28=784

KNN(K近邻算法):

从训练集中找到和新数据最接近的K条记录,根据他们的主要分类来决定新数据的类型。

这里的主要分类,可以有不同的判别依据,比如“最多”,“最近邻”,或者是“距离加权”。

整个程序的几个部分:

1.数据的归一化处理(normalization)

2.(重要)找出与test数据最接近的train数据的编号,根据编号查找到对应的label,将label赋给test数据的预测值

3.统计知道的test的label值与test的预测label值得正确率

Step 1

导入Numpy与Pandas库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Step 2

对数据进行归一化

对数据归一化的方法很多,比如:

一、max-Min标准化

max – Min标准化方法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设minA和maxA分别为属性A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将A的一个原始值x通过max-Min标准化映射成在区间[0,1]中的值x’,其公式为:

新数据=(原数据-极小值)/(极大值-极小值)

二、

新数据=原数据/(原数据的平方和开根号)

三、

y = ( x – min )/( max – min ) 其中min为x的最小值,max为x的最大值,输入向量为x,归一化后的输出向量为y 。上式将数据归一化到 [ 0 , 1 ]区间,当激活函数采用S形函数时(值域为(0,1))时这条式子适用

在这里采用方法二

def normalize(x):

norms = np.apply_along_axis(np.linalg.norm,1,x)

return x / np.expand_dims(norms,-1)

调用np中的linalg.norm(x)和 apply_along_axis(func, axis, x)函数

linalg.norm(x)函数的作用是 return sum(abs(xi)**2)**0.5,

apply_along_axis(func, axis, x)函数的作用是将x按axis方向执行func函数,axis=0表示做列方向上的运算,axis=1表示做行方向上的运算

step 3

找出与test数据最接近的train数据,这步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这里,test数据与train数据就是空间的两个向量,问题就变成了如何计算这两个向量的相似程度。

我们可以把它们想象成空间中的两条线段,都是从原点([0, 0, …])出发,指向不同的方向。两条线段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如果夹角为0度,意味着方向相同、线段重合;如果夹角为90度,意味着形成直角,方向完全不相似;如果夹角为180度,意味着方向正好相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夹角的大小,来判断向量的相似程度。夹角越小,就代表越相似。

假定a向量是[x1, y1],b向量是[x2, y2],那么可以将余弦定理改写成下面的形式:

余玄定理

def nearest_neighbor(norm_func,train_data,train_label,test_data):

train_data = norm_func(train_data)

test_data = norm_func(test_data)

cos = np.dot(train_data,np.transpose(test_data))#np.transpose为求转置,dot为矩阵的乘积,结果为cos的一列值为test与train的相似度

max_cos = np.argmax(cos,axis=0)#np.argmax为cos中一列上方的最大值

test_pred = train_label[max_cos]#train_label为一列,max_cos为一个数组,train_label[max_cos]会读出train_label中max_cos数组编号的元素

return test_pred#返回test的预测值

step 4

统计预测值的正确率

def validate(test_pred,test_label):

c=len(test_pred)#在数组里面套数组的时候,len得到的是大数组里数组的个数,在只有一层数组的时候,得到的是数组中元素的个数

correct=(test_pred == test_label).sum()#统计两个数组中有多少个元素相同

return float(correct)/c#必须转变成浮点数再做除法,之前使用correct/c得到0

测试代码:

if __name__ == '__main__':

train_num = 200

test_num = 300#测试数据起始是test_num-train_num

x = pd.read_csv('train.csv')

x_train = x.values[0:train_num,1:]#读取pandas中读取出来的数据,需要用data.values[]

x_train_label = x.values[0:train_num,0]#第一列是label,每幅图的数据是一行

x_test = x.values[train_num:test_num,1:]

x_test_label = x.values[train_num:test_num,0]

test_pred=nearest_neighbor(normalize,x_train,x_train_label,x_test)

prec=validate(test_pred,x_test_label)

print u"正确率为%.2f"%(prec)#浮点数是%f

注解:

上面部分主要是讲解KNN算法,运用到的是现成的28*28的数据,而在实际做笔迹分析的时候,首先需要将图像转化成矩阵数据。

现在介绍一下,图像转化成矩阵与矩阵转化成图像的方法

矩阵转化成图像

需要用到的库是图像处理库Python Imaging Library (PIL)

在Windows下使用pip install PIL安装失败,采取了下载PIL.exe双击安装的方法

下载地址:

PIL官方下载地址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PIL import Image

# load data

train = pd.read_csv('train.csv')

# now draw the numbers

for ind, row in train.iloc[0:3].iterrows():#iloc方法(介绍见后)来获得前3行数据

i = row[0]#[0]为标签项

arr = np.array(row[1:], dtype=np.uint8)#1-784列组成一幅图,,uint8为8位无符号整数

#arr = np.array(255 - row[1:], dtype=np.uint8)#如果需要颜色取反,用255减去当前每个像素点的值

arr.resize((28, 28))#把它变成28*28的矩阵

#save to file

im = Image.fromarray(arr)

im.save("./train_pics/%s-%s.png" % (ind, i))#第一个%s(ind)表示它是第几幅图像,第二个%s表示这个图像里面数字是几 ,注意该语句不能产生文件夹,需要现在指定目录建一个文件夹

.iloc()方法

iloc[行位置,列位置]

df.iloc[1,1]#选取第二行,第二列的值,返回的为单个值

df.iloc[0,2],:]#选取第一行及第三行的数据

图像转化成矩阵

需要用到的库是opencv(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下载安装方式请参照python_OpenCV安装

这里主要讲它的几个简单功能

1.静态图像的输入,输出

cv2.imread('xxx.png')#输入,#这里输入image的维度image.shape = (w,h,3),w*h是图片的长宽,3是BGR等三种颜色的channel值,每个值为0~255

cv2.imwrite('xxx.jpg', image)#输出

2.将图片转化为灰度图片

#灰度图片的颜色channel只有一个,0~255表示灰度值

grayImage = cv2.imread('xxx.png',cv2.CV_LOAD_IMAGE_GRAYSCALE)

3.改变图像的大小

print grayImage.shape#查看图像的shape,shape为(137,301),如果查看的是图像的size,则为42137(41237=137*301)

res=cv2.resize(grayImage,(28,28),interpolation=cv2.INTER_CUBIC)#将图片grayImage以cv2.INTER_CUBIC方式变化为(28,28)大小的图片

变换的方法:

CV_INTER_NN – 最近邻插值,

CV_INTER_LINEAR – 双线性插值 (缺省使用)

CV_INTER_AREA – 使用象素关系重采样。当图像缩小时候,该方法可以避免波纹出现。当图像放大时,类似于 CV_INTER_NN 方法..

CV_INTER_CUBIC -立方插值.

下面是有关输入,输出,改变成灰度图,改变图像大小,显示的完整程序,注意图像在窗口中的显示

import cv2

image = cv2.imread('111.png')#读

cv2.imwrite('111.jpg', image)#写

grayImage = cv2.imread('111.png',cv2.CV_LOAD_IMAGE_GRAYSCALE)

print grayImage.shape

res=cv2.resize(grayImage,(28,28),interpolation=cv2.INTER_CUBIC)

#显示图像

cv2.imshow('test',grayImage)#显示灰度图

cv2.imshow('change',res)#显示改变了大小的图

#捕获键盘输入

k=cv2.waitKey(0)

if k==27:#27表示ESC键

cv2.destroyWindow()

cv2.imshow()用于将图片显示在窗口中,后面必须跟个cv2.waitKey()函数,才能让显示持续,不然显示出来程序就中止了,窗口就会被关闭。cv2.waitKey()函数是捕获键盘的输入,cv2.destroyWindow()是释放窗口。

在学习了如果读取,输出图片后,我们就可以用写好的KNN算法识别我们的笔迹了。

问题:

我使用了很多手写的数据去验证识别是否准确,发现准确率还不够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图片大小问题,大小的调节不应该把整张图片变为28*28的图,而应该识别出写有数字的中心图片,把旁边的白边去掉

2.手写的数字照片,不能保证写字的地方为黑(像素值为255)

解决方式:需要使用一个滤波器,把因纸张,拍摄问题出现的像素值降。再没有使用滤波器的条件下,我把照片换成了在画图板上写的数字。

3.写字的粗细会影响判断

解决办法:这个可能是训练样本不够多,整体训练样本的字迹偏粗,在输入很细的笔迹时,不能识别出来。还有就是应该监测输入字体的粗细,对输入的很细的笔迹做膨胀处理,对很粗的笔迹做腐蚀处理

欢迎有经验的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交流学习

微信二维码

python笔迹识别_python_基于KNN算法的笔迹识别相关推荐

  1. python模拟手写笔迹_Python实现基于KNN算法的笔迹识别功能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基于KNN算法的笔迹识别功能.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需要用到: Numpy库 Pandas库 手写识别数据 点击此处本站下载. 数据说明: 数据共有785列, ...

  2. python 数学公式识别_Python实现基于KNN算法的笔迹识别功能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实现基于KNN算法的笔迹识别功能.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需要用到: Numpy库 Pandas库 手写识别数据 点击此处本站下载. 数据说明: 数据共有785列, ...

  3. 基于KNN算法的颜色识别

    KNN实现魔方颜色识别 1.颜色识别 该程序利用KNN实现魔方颜色识别,特征采用RGB的颜色直方图,它可以区分白.黑.红.绿.蓝.橙色.黄色和紫色,如果你想分类更多颜色或者提高分类准确率,可以通过调整 ...

  4. 【Python】基于kNN算法的手写识别系统的实现与分类器测试

    基于kNN算法的手写识别系统 1.      数据准备 使用windows画图工具,手写0-9共10个数字,每个数字写20遍,共200个BMP文件. 方法如下,使用画图工具,打开网格线,调整像素为32 ...

  5. 基于KNN算法的手写体数字识别

    基于KNN算法的手写体数字识别 KNN分类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分类算法,属于懒惰学习算法的一种. 1.算法原理 工作原理:存在一个样本数据集合,也称作训练样本集,并且样本集中每个数据都存在标签,即我们知道 ...

  6. CV之FR:基于DIY人脸图像数据集(每人仅需几张人脸图片训练)利用Hog方法提取特征和改进的kNN算法实现人脸识别并标注姓名(标注文本标签)—(准确度高达100%)

    CV之FR:基于DIY人脸图像数据集(每人仅需几张人脸图片训练)利用Hog方法提取特征和改进的kNN算法实现人脸识别并标注姓名(标注文本标签)-(准确度高达100%) 目录 基于DIY人脸图像数据集( ...

  7. 基于PCA 人脸识别/人脸识别算法/人脸检测程序源码MATLAB ELM+PCA人脸识别 PCA人脸识别matlab代码 基于PCA算法的人脸识别

    1.基于PCA的人脸识别代码 2.MATLAB ELM+PCA人脸识别 2.基于PCA的人脸识别(matlab)(采用PCA算法进行人脸识别,通过抽取人脸的主要成 分,构成特征脸空间,识别时将测试图像 ...

  8. 物联网毕设 - 基于Kociemba算法和颜色识别的解魔方机器人 - 单片机

    ⭐️基于Kociemba算法和颜色识别的解魔方机器人⭐️ STM32开发板 亚克力机械手 全志 ARMPC C30 开发板 Kociemba算法 安卓APP 源码: https://blog.csdn ...

  9. [Python]profile优化实践(基于A*算法)

    本文由恋花蝶发表于http://blog.csdn.net/lanphaday 欢迎转载,但敬请保留全文完整,并包含本声明. [Python]profile优化实践(基于A*算法) 在<用pro ...

最新文章

  1. 姚班代有才人出:清华本科生用“最简单的形式”,大幅提高少样本学习性能...
  2. VUE -- Mac上解决Chrome浏览器跨域问题
  3. python Intel Real Sense D435 异常检测与抛出(获取/打印异常详细信息 traceback.print_exc())
  4. OS- -内存之页面置换算法
  5. 10-30 章鱼大数据学习
  6. 单元测试Junit 测试类与测试方法 java
  7. POJ 3045 Cow Acrobats (最大化最小值)
  8. 64bit 用户空间内核空间
  9. 如果计算机正执行屏幕保护程序 当用户,计算机一级考试参考试题(含答案)篇节一.doc...
  10. Adober Pro DC 破
  11. mysql双机热备份windows_window下使用mysql双机热备份
  12. Java学习笔记第七天:极其基础的家庭记账系统
  13. WPS表格简单入门_我的笔记_一些常用操作
  14. 删库是不可能删库的,这辈子是不可能删库的
  15. oracle otm运输管理系统_OTM服务中国十年-Oracle.PDF
  16. 2022最新性能测试面试题(带答案)
  17. sqlserver知识---表的创建
  18. onenote 思维导图_印象笔记、OneNote、熊掌记 哪个笔记App更适合文字工作者?
  19. hdu 5535 Cake 构造+记忆化搜索
  20. 2017十大网络黑客攻击事件丨阿里云河南

热门文章

  1. 二叉树遍历与java实现
  2. LinkedList底层链表结构
  3. MVC5 + EF6 + Bootstrap3 (9) HtmlHelper用法大全(下)
  4. 机器学习中的数学——距离定义(九):测地距离(Geodesic Distance)
  5. Linux- 网络配置
  6. golang 编译错误:unknown revision xxx
  7. 几款.Net加密/加壳工具的比较
  8. PHP单例模式与常驻内存(总结)
  9. [分块] 分块入门1~4
  10. 目前国内几大著名报表软件